片子其实还可以,很真实地表现了北漂的困境。
生活真的是不容易,现在这个社会我们压力太大了。
大多数人没有主角那么不幸,也没有主角那么幸运。
电影固然是戏剧性、夸张化的,但是很多人也能从片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我有点被电影触动到。
另外,主角的设定是热心肠见义勇为,但是莽撞不过脑子,还有大男子主义,可以说是缺陷很多了。
不知道是不是电影故意表现出主角见义勇为的后果,提醒观众见义勇为也是要有分寸的。
其实从设定上,我感觉还是挺真实的,主角就应该是这么个性格,有优点有缺点。
不是这个性格他早发达了,也不会也电影的情节了。
最后说一下电影的缺点,有些情节拍的不太行,比如大爷和主角咋这么熟了,明明之前还不认识。
看到好多人拿本片和《当幸福来敲门》来对比,不能否认在人设上确实有雷同之处,但是比起《幸福》传达的“坚持就是胜利”的理念,本篇多了一个“多管闲事”的矛盾点,这就更符合我国想当一部分“男子汉”的性格了。
没有几个中国的男人不想又几分“侠气”,“侠义”文化曾经在我国有着肥沃的土壤,当然也有很多悲怆的故事。
故事里的李安全是一个让人恨大于爱的人物:当第一次为了打抱不平而赔了一万块,又知道是孩子的救命钱的时候,只会觉得这就是个莽夫。
连自己女儿的事儿都操不上心,还帮个白眼狼…长点心吧…谁知道又惹上代驾赔钱那事,搞得里外不是人,让孩子的救命钱又少了好几万…这是谁嫁给这么个男人都会感叹倒霉…但是,等等,生活中这样的男人少吗?
跳水救人的、托举哥、当街捉贼的、勇斗歹徒的…这种新闻好像也不少,并且这些人也有相当一部分负了伤甚至牺牲了性命。
甚至你我再看到不平事的时候也忍不住要出手……我们难道就没有扮演过莽夫的角色吗?
退一万步来说,假如中国的男人都不“莽”了,真的好吗?
PS:想到托举哥在救人的时候是不是在工作时间,如果是的话,那么是不是也是像某些人说的:“不好干好本职工作多管闲事”?
还有,为了准时送达跑步上高层,把送餐时间精确到秒,同时打两份高强度的工,是不是那些嘴上叫嚷着“干不好本职工作”的人能做到的?
想反驳一下有的影评说“找到孩子之后不应该那么凶…”对待拆邮政屋的人不应该无理取闹“云云呵呵只能说您一定是玛利亚转世,可以无限慈爱…或许您已经达到了无色无我完全没有情绪的地步,就算天塌下来也不会让您的心起半点波澜,当然电影中代驾赔钱那件事在您看来就是小事一桩,甚至孩子无家可归在您看来也可以泰然处之。
当然您更不可能体会到以为孩子走丢的崩溃。
我觉得本片最大的槽点就在于大团圆式的结局,也是最多人诟病的地方。
现实当中我们会因为一则悲惨的新闻而慷慨解囊,为什么在电影中不能为了一个英雄捐款?
也有人说为什么这些事情都这么巧发生在他的身上?
其实我告诉你,因为这电影的原罪就在于它是“中国电影”而且是“非大牌”电影,所以,既不符合您的“好莱坞或者你更喜欢叫荷里活”情节,也不配您“大腕齐聚”的欲望,因为在您的概念里,只有好莱坞的片子才有资格“无巧不成书”。
最后,我恨这种千篇一律的大团圆,但看到可爱的孩子最终手术成功,还是让我一直揪着的心感到一些安慰。
没办法,这就是中国人希望看到的结局,因为影片需要迎合中国人的善良,但至少没有像某些人为了迎合外国人的价值观把自己故意弄成眯眯眼,就够了。
从来不评论但是看完这个电影实在是忍不住要吐槽一下,整部电影无线扩大外卖员的伟大,导演刻意安排N多次的见义勇为,现实生活中哪有这么多路见不平的事,还有就是女儿与父亲的那种情感完全感受不到,从台词到表情有总莫名其妙的感觉,特别外卖延误一个女人说你从河北送过来的吧?
然后看到小女孩说一句我们从饭店送来的,然后就释怀了还给了50块钱奖励我真无语,太多地方不清不楚的,比如男主住进报亭,也不知道是男主跟人家租的还是别人看男主可怜让她住进去的,太多的莫名其妙了,最后的结尾也感觉是强行插入,我就想说编剧和导演啊! 你长点心吧!
换个职业也许比你们现在过的好。
刚从南坊厦门回来 回到东北,有一个比较好的工作,中间有一个月的等待期每天就在家呆着看了很多电影,港片,老片,美国大片,有很多电影确实不错,但是都没有让我激动下载豆瓣APP 去发评论中国飞侠 真的是一部非常非常好的电影 尤其是生活在底层,家里条件比较困难,有这样遭遇的人会更深有体会我在南方也送过外卖,虽然没有这么大的生活压力,但也很能理解男主角的状况 电影的节奏真的太好了,前面一直都是轻喜剧,虽然有一些压力,也有苦中作乐的感觉,但后面压力越来越大,男主还在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自己女儿住院了还是坚持做好事,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得到了社会的回报 也理解为什么电影叫中国飞侠 这确实就是侠,我们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的侠 大侠,不是说你多有本事都有能耐,都有权利才能去做好事 才能叫做大侠 在你自身生活遭遇都很困难的情况下,还能坚持去做好事 坚持正义,打抱不平,这才是最牛的侠 所以真的向中国飞侠这部电影致敬同时也要致歉因为刚开始因为觉得是网络电影包括外面题材因为会很狗血或者烂片,好几天都没有点开看 真的对不起许君聪大哥演的真的好 他把一个真实的东北人演的太活灵活现了 他对老婆的说话的时候那种霸道,豪横 对女儿的那种父爱 还有教育陪伴耐心的哄着对身边朋友的包容对身边闲事的热心演绎的太到位了 ,所以电影不在于投资多少,也不在于是不是院线电影,而在于是不是用真心去拍摄演员是不是用真心去演 希望有机会能见面的时候真的给他鞠个躬,也让我对他这个演员更关系更近了,更有一种崇敬之情,希望有机会有一天能见面,能在一个桌上喝顿酒
挺感人的一部电影,佩服电影中的李安全,生活中的重击没有打垮他,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还存在人的善良与美好,自己的底线依然存在。
同时也勉励了现在的我好好努力,大城市里虽然有见识,但可能活的会很辛苦。
同时一句话很励志,只要你肯坚持,总有一个希望的大门为你开启的。
且行且努力,加油吧。
没有金钱,谈何理想。
今天聊聊电影《中国飞侠》。
片名China Hero (2020)。
看到本片主演是许君聪、李琦时,我还以为《中国飞侠》是一部喜剧电影,会讲述快递小哥的欢乐故事。
你看海报上,许君聪身披披风,神情严肃,说不定下一秒就去拯救地球了。
可看了才知道,这是一部从头到尾都在煽情的催泪影片。
越是生活得辛苦的人,越会感同身受。
男主角是一位名叫李安全的快递员,每天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奔波。
在他身上浓缩了大量快递小哥的影子,他们走街串巷、他们助人为乐,他们生活拮据、他们热爱生活。
李安全尤其喜欢路见不平一声吼,又是阻止打架又是解救妇女的,可偏偏每次都不被人认可,不但被当做多管闲事,还赔了不少钱。
为了强化矛盾冲突,李安全的家里还有一位身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女儿。
心脏手术费用需要20万,而李安全和老婆拼死挣钱,三年才攒了五万块。
眼看着手术刻不容缓,偏偏手术费一筹莫展……
《中国飞侠》作为一部网络大电影,最难能可贵的就是真实接地气。
影片强调展现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很多地方都会让打工人感受到真实,可以想象主创人员没少搜集素材。
在这家人里,挣钱成了生活的主要矛盾。
男主人白天做外卖快递小哥,晚上做兼职代驾,女主人给别人做保姆,而后南下去洗浴中心按摩师。
每天生活都在四处奔波,照顾女儿加上挣钱做手术,他们甚至要把每天行程精确到分钟。
观众们通过李安全这个阶层,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他们没有生产技能,仅仅想凭借一腔热情和满身力气,就像在大北京落稳脚步。
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又一记耳光,租房、报刊亭接连出事,最惨的时候他们甚至连一片栖息地都找不到。
北京很美,但他不属于我们。
每一位在大城市打拼的异乡人看到这句话时,肯定会一阵心酸。
有多少人像李安全一样,为这座城市付出青春和汗血之后,最后只能带着一身伤痛离开。
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
为了给女儿做这个救命手术,李安全夫妻俩真是拼了老命在挣钱。
可能他们过得太过于悲惨,影片在刻画完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后,安排了一出并不意外的转机,也让整部影片最终回归正能量。
类似李安全的人很多,他们心地善良为人质朴,没有做错什么事情,却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摩擦。
他们很努力地生活工作,拼死拼活到头来却只能拿到微薄的薪酬。
这还不是最悲哀的,最悲哀的是他们只能在努力这条路上走下去。
努力的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
勤劳致富其实早已被寡头们变成一个美丽的谎言,互联网巨头野蛮生长后,两头盘剥,敲诈完店家后敲诈骑手,自己摄取巨额利润,却把所有风险转嫁给店家和骑手。
影片前半段把李安全们写得越惨,我就越期待最后的转机。
尽管这种转机不亚于撞大运中大奖,但一部影片肯定需要这样的转机。
如果李安全的见义勇为没有被电视台报道,没有得到大家募捐,整件事情真的不敢想象。
《中国飞侠》最终回归最基础的价值观,好人有好报,多少让观众们感到欣慰。
寡头们在现实社会中酒池肉林的时候,打工人至少还能在影片中感受到一丝慰藉。
现实生活中苦命人用燃烧自己的方式寻求正义,大荧幕上却可以憧憬着到处见义勇为。
你永远不会知道现实和艺术哪个更荒诞。
好人有好报,加油打工人。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原图文地址:http://r6d.cn/abZLg
上一次看许君聪,还是东北往事里头的大侠。
不知道是不是犯了事儿,跑到北京来送外卖了。
故事里头的许君聪,为了剧情硬尬,实在太多的不合理。
这哥们上来就遇到同事被车撞了,双方正在扯皮呢,许大侠上来就动了手,那个司机欠揍也就算了,还顺带把李老爷子的鸟笼给搂了,这脑回路不是一般人常有的。
不过,剧情设计的,大概就是为了体现太多的农民工,在北京这个城市里头,遭遇过太多的不公平待遇。
这个地方可以划重点,看看多年以后,这样的情况能不能有所改变。
多年以后,北京大概可以以“折叠”方式打开了,问题大概还是依旧。
许大侠的第二件诡异事件,是在反复强调自己当过消防员。
这消防员,可是“铁饭碗”,怎么滴就跑北京来送外卖了?
刨去在北京的开销,和许大侠在东北的纯收入也差不离啊,消防员的工资,编剧就没有好好查一查再编?
硬尬也可以解释,为了女儿治病,这病只有在北京能治。
或者,就是在为后头救小孩在铺垫来着?
第三件诡异事件,是许大侠在“代驾”期间,相当不专业的管闲事儿,结果把车给撞了。
管闲事儿的事儿暂且不说,你说一个代驾,正在工作,把人车给撞了,这专业精神到底是咋体现的呢?
故事在拼命表达许大侠是个为了女儿多么靠谱的一人,但同时也在拼命折腾证明许大侠是个多么不靠谱的父亲。
这么多破事儿,有一件降临在普通家庭身上,已经是灾难,许大侠就不一样了,难道是“主角光环”加持?
故事大概是想表现大城市里头的小老百姓如何挣扎求生,可是单纯靠卖惨,太多硬尬的小品味儿。
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通过救一个小孩,然后获得捐助,然后还顺带得到了好的工作。
原来成功就是靠这些?
故事最后还来了句“唯有行动,才能带来改变”,难不成要求在大城市苦苦求生的大众,到处去找被困的小孩儿?
也很久没见着李老爷子了,前半段把个老北京演得活灵活现,可是这个“打死他也不说”的老爷子,到最后45°仰望天空,来了句“中国飞侠”,彻底崩了。
像这样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电影,看着真的太有意义了,电影几乎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
大致剧情:外卖李安全女儿朵朵有先天性心脏病,急需用钱做手术救命,被同行抢餐,爬17层送外卖,超时拒收,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看不惯同行受欺负,看不惯路边男人打女人,最后因为救了一个小男孩而超时,当他快丢工作的时候,世界终于发现了这样的一个人,这么苦,但又这么好,最后,众人集资救了朵朵。
话题1.该一直坚持留在北京吗剧中多次提到北京鸟巢,多次提到朵朵要在北京上学,于是乎,很多人看完后可能都会认为,这样还不如回老家过得舒坦,没有必要一直在北京坚持。
但是,我完完整整看下来之后,完完全全地被李安全的乐观和坚持所打动,我只想说,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正如卢梭所言,人人平等。
话题2.学历是最重要的吗?
片尾团团外卖的领导对李安全说你身上有的比学历重要的多。
这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学历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就业资本吗?
我认为学历只是一份你曾经为这份工作努力过的证明,HR看学历更多是为了降低试错成本,在不知道对方能力高低的情况下,当然优选学历高的一方。
而且当今本科生的水分很大,上课就玩玩手机,下课回寝室继续玩手机,当然,我认为现在研究生水分也比较大,研一上跟本科相差不大的课,研二小论+实习,研三大论+实习,研究生毕业之后,收获到了什么呢,谁也不好说,只能说出来之后,从事与自己专业对口工作的人还是少之又少。
亮点:剧中说我们要用双手去创造幸福,不能靠别人的同情,男人不能打女人等等,引导了正确的价值观金句:只要我们坚持,就一定有希望致敬网约外卖员,致敬中国飞侠,致敬每一个在平凡岗位上用双手创造幸福的人
当我对许君聪的印象停留在《欢乐喜剧人》中,在这个片子中,依旧,没有多大的改变。
直到许君聪穿上外卖服,骑上小电动车,抱起女儿的那一刻,我才觉得,他不仅仅是一个喜剧演员。
不得不说,外卖员这个身份选择真的是恰到好处。
现在的北漂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学历,有知识的追梦人,一类就是李安全这样没学历,没知识的打工人。
影片并没有特别的镜头去展示这种隐形的阶层差异,只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一带而过,尽管如此,这部剧的喜剧成分依旧不多。
在北京追梦本来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外卖员这个几乎算是社会底层身份的职业恰好更能显示出北漂的残酷。
当李安全强行让厨师重新换一块炸鸡的时候,我们就要明白,李安全的正义在这座竞争残酷的城市似乎是那么的多余。
作为一位外卖员,他是敬业的,但作为一个父亲,他却有点不合格。
自古以来中国的男性就要承担起养活整个家庭的责任,这不仅是这个社会给予男人的压力,更是几千年的文化深深烙印人们血脉中摸之不去的印记。
沉默寡言,独自坚强,不知疲倦的拼搏,这些是一个父亲的代名词。
夸奖还是贬低似乎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
许君聪的演技完全演绎了父亲应有的品质。
笑脸永远给家庭,心酸永远只有自己咽下。
当妻子和李安全因为孩子的手术问题争吵的时候,李安全一直倔强近乎于偏执要留在北京给孩子治病上学,那是一种深知农村落后,深知自己的无力,深知知识的重要性的坚持,或许李安全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到底如何,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和不懈努力留在北京,不知道能不能让女儿获得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这只是一个父亲的倔强,一个男人的尊严,哪怕自己辛苦也要让自己的后代过得好的愿望。
还记得羽蒙以前在贷款公司上班时,有个快递员送快递到公司。
我们的团队经理正好认识这个快递员,但是并没有跟他打招呼。
事后团队经理是这样说的:“以前他是一个老板,好像是公司倒闭了,现在干起来了送快递,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都是凭本事吃饭嘛,但是可能人家还是怕被认出来,毕竟以前是一个老板,现在只不过是个送快递的。
”当时的我,很是佩服我们的团队经理,觉得他很懂得察言观色,也深谙人的本性。
现在的我再回顾这段对话,就会发现一个问题。
其实送快递的、送外卖的都是凭本事吃饭,虽然干的是辛苦活,不要求学历,基本上健全的人都能干这行,但是他们很多人的工资可能比很多坐办公室的白领工资高。
在这里又想到一件事,以前在平安上班时,当时的男朋友也就是现在的老公因为没什么业绩,就选择兼职送外卖,而他送外卖时正好被我组的主任看到了,他非常关切的问了一下男朋友送外卖的事,眼里都是一副瞧不起的样子。
当时我就看不下去了,因为很多人表面光鲜,可能一个月的收入都不够自己吃饭、付房租了。
如果你这个时候还要瞧不起那些凭自己的劳动吃饭的人,你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话题扯得有点远,我想表达的只是外卖小哥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虽然表面上要求不高,但是你要想在里面出类拔萃,获得高收入,也是需要自己的努力的:如熟悉每条街道,善于合理规划送餐路线,一个微笑,用自己的汗水把单量做上去。
这些都是需要付出的,想做好这些其实并不简单。
基于外卖这个群体,羽蒙今天也特意推荐一部电影给大家——《中国飞侠》:表现外卖小哥的生存现状,深度剖析外卖行业的苦与乐,其实外卖小哥并没有大家看起来的那么不起眼。
《中国飞侠》是由陈静执导,许君聪领衔主演,赵培琳、陈羽汐、黄鑫主演,李琦特别出演,徐春妮友情客串的现实题材电影。
李安全是一位外卖员,他期望用自己的努力让妻子和女儿在北京过上体面生活。
但却接连遭遇打击:女儿重病,需要一笔高额手术费;夫妻不睦,妻子断然离开;偷着去干代驾,又撞了豪车。
一个外乡人,如何在北京站稳脚跟;一个中年人,如何用信念征服现实;一个好人,如何在世俗和偏见中坚守善良本真;李安全用行动向观众呈现了生命的硬度。
电影基于现实题材的创作,并没有过度煽情,因为这些都是现实当中能看到的。
俗话说:“压垮一个家庭,一场大病就够了。
”作为一个没有什么资产的中年人,每天靠体力去赚钱,付出得越多,赚得也越多,但是这些跟那些用头脑赚钱是比不了的,因为人的体力是有限的,正如许君聪饰演的李安全,在女儿需要一笔二十万的手术费的情况下,他选择白天送外卖,晚上干代驾,一个月收入不到两万,不知道的肯定会羡慕,这接近2万的收入可是比很多人的工资都高呢,但是李安全说:“反正就是觉得不够睡。
”对于送外卖和干代驾,疲劳问题都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小问题可能是把外卖洒了:被扣分,被投诉,被扣钱。
大问题可能是:出车祸。
这些都是过度用体力换钱的弊端,他不是不知道,但是对于没有学历、又没有什么口才的他来说,他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凑手术费。
非常现实的一部电影。
站在客观角度来说,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人是瞧不起送外卖的,觉得他们没文化,干着体力活,甚至认为这些活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是个人就能干。
光是我的身边,以上提到了,还是有这么多带着偏见的人,何况是我们看不到的周遭。
而《中国飞侠》这部电影却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外卖世界。
都是送外卖的,为什么你就那么不同?
李安全成功的让我看到了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外卖员。
他在送外卖时,遇到同行,发现他的箱子没绑好,会善意的提醒对方。
遇到同事被车撞,会上前路见不平。
在干代驾时,遇到一个男人打女人,会上前解救这个女人。
看到有小孩卡在高空的窗户上,会充当消防员的角色,救这个小孩。
这些在外人看来,会给他竖起大拇指,给他一个顶呱呱,但是他身边的老婆、领导都看不惯。
他因为路见不平,进了一趟公安局,还赔了一万,因为急于解救被打的女人而撞上了路虎车,赔了3万,因为救小孩,耽误了送餐,顾客集体拒收,可能会面临失业。
这些让我感到深深的无奈,如今做件好事,太不容易了。
即使不会伤害到自己的个人利益,很多人都会选择视而不见,而像李安全这样不顾自己的利益,而去帮助他人的人越来越少了。
不是这个社会变冷漠了,而是因为做好事的成本越来越高。
因此,电影发挥了主流价值观,给了李安全一个好的结局。
他做的好人好事被社会广泛传播了,因为他乐于助人的精神,大家也愿意帮助他了。
《中国飞侠》反映时代精神,传递出昂扬向上的生活态度,让观众在不知不觉间受到鼓舞和感染。
影片以外卖员为主角,一下子拉近了观众的心理距离。
这些普通人身上发生的故事让观众感到真实亲切,引发情感共鸣。
《中国飞侠》有感而发,塑造出具有时代特点的人物形象,讲述生机盎然的“新北京”故事,充满浓浓“北京味“。
外卖员李安全穿梭在充满烟火气的老城胡同,也忙碌于鸟巢、水立方等新型建筑周边,勾勒出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城市画卷,塑造新北京、新行业、新劳动者形象,彰显包容的城市精神,是京派影视剧又一次成功尝试。
这个世界,谁也不比谁高贵。
都是凭本事赚钱,行业不同而已。
如果一个凭本事赚钱的人附带了一个高尚的人格,那他就比其他人高出一头,而并不是工资比别人高,长得比别人好看,开的好车等这些外在因素。
换我早打起来了
好看,不知道为啥才6分出头…
不强行完美结局的话我可以给五星
最大的bug就是,小孩挂在窗外防盗铁窗上,消防居然没有记者到现场快,倒是等外卖小哥从看热闹人群中借了登山绳、爬到楼顶、救了小孩后,消防才现身,太扯了。。。
演技在线,但整个故事属于我很讨厌的故意煽情类型。说实话,这种人只适合家庭平稳的富二代人设,心地善良,爱帮忙(管闲事且能管得动)
故事大体不错,拍法太网大了。
这既软广又带毒鸡汤啊
还不错的网剧
电视台记者都赶到了 消防队却最后才来 服 太过于生硬了
好看!
2.5
还行的,演技
中国底层人民不就是这样吗?是他们不想努力吗?富贵命永远都看不懂!
有一点点小尴尬,有一点点过于巧合,生活没有这么多戏剧结局,却有更多的心酸。
本来想看喜剧片的,谁知道还看哭了,当了父母之后真的看不了这样的电影。剧情可能太假,但是普普通通的剧情拍了有什么意思呢。许君聪演技太赞了。
关注歌颂外卖小哥挺正能量挺好的,模仿当幸福来敲门也没啥不好,但是大家都不容易,别瞧不起服务老人的保姆和洗脚妹,也不应该垛着指头怼自己老婆,这些点真的很减分,故事也太春晚化
还口以哦,柱子哥
题材选得很好,可是总感觉带着圣母婊视角,以为主人公会当上站长啥的改变生活,竟然是通过捐款。。。
评论一句话特深刻 说太夸张了中国现在哪还有这种生活
这题材用小品式的煽情和常规套路就是晚会呈现了,如果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拍出来搞不好可以是《药神》骑手版。过度集中于渲染角色的底层的艰难,在立意上可以理解,但效果显得臃肿且失真。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