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根据真人故事改编的电影,我看得非常感动。
基督教徒们信仰上帝,主要是为了救赎(自我)与洗涤(心灵),通过“神的旨意”来提升修养、唤回人性,并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感化、帮助他人,是一种利已主义与利他主义相结合的信仰。
比如这个山姆·奇德斯,信教之后,不再吸毒、不再犯罪,而是变得上进、关心家人,彻底向过去say goodbye了,有点洗心革面的味道,给家人带来了希望与温暖,接着因为偶然的机会去了非洲,目睹了因战争而无家可归的孩子们的悲惨与疾苦而坚持设立了孤儿院,不仅如此,为了保护他们,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扛上枪与叛军对阵,不惜回国不厌其烦地向富人募捐,不惜变卖自己的公司与房子。
他所做的一切并未给他带来任何好处,只不过是一种高尚风格下而产生的自发的行为(他只想帮助他们),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神迹”。
实际上,我们传统的宗教教义中也包含了类似的东西,如佛教主张的慈悲、众生平等,道教的清静寡欲、天道承负等,但就像国家的许多政策一样,落到具体实施上却变了味。
我们的善男信女们求神拜佛,只是保平安、求子或保佑升官发财等,希望自己所信仰的对象能够念在自己的虔诚,在吉凶祸福、成败荣辱上能够帮助自己,保佑自己大吉大利,是一种赤裸裸的利已主义。
我个人倒是认为,文明与道德的基础是信仰,一个国家信教的国民越多、信仰越统一,它的文明程度与道德水平也就越高。
我们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根本原因在于信仰的缺失,据称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信仰度至今只有1%,无怪乎据传“火星男孩”波力斯卡曾预言:“2009年地球上的一个大陆将要发生第一次大灾难,这场灾难是针对一个无信仰的国度的警告”,“更具毁灭性的灾难将在2013年发生,因为神国的众神将要干预,更新地球一切污秽,为神国伟大的指导灵扫除一切障碍,让无信仰的国度的人类获得伟大的指导灵的感召。
”另一个原因在于缺乏信仰而导致的拜金主义盛行,整个社会与人心充满了浮躁与贪婪。
4月份,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主任阎学通在给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讲授国际形势时提出一个观点:我们有一个强大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拜金主义”。
在他看来,“拜金主义”思想已经遍布全中国,在世界上是没有吸引力的。
这话非常有道理。
姑且把这个社会分为一个金字塔的三个层级,最顶层的是位居高位者、家缠万贯者,中间层是中产阶级、上班族,最底层是城市底层人民、农民,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信神的比例为最顶层与最底层多,中间层最少。
什么原因,自己琢磨,欢迎来电咨询。
不过你要问我如果我是是山姆·奇德斯会不会像他那样做,我会很肯定地告诉你不会,若你实在要问原因的话,我只能告诉你我拼死拼活这辈子也不一定有机会出国。
不过这不代表我没有信仰,我是有信仰的,你若要问我是什么,我会骄傲地告诉你,我信党!
这是一部很难打分的片。
它没有片名和海报给人以想象的火爆场面,也没有出现之前在其他评论看到的小萝莉加肌肉叔的奇怪组合,有的只是一望无际非洲平原上的贫穷、危险和混乱,和一个人想改变这一切的努力。
一开始我以为这像一部拍的不那么烂的宣教片,一个吸毒伤人打老婆的烂仔被老婆拉去教会听两次礼拜受一次洗就成为神的忠实信徒,这样的故事如果有着良好的展开或许是一部感人的心灵鸡汤式电影,但集中在影片前半小时,反而像为后半段他的偏执作了一个铺垫。
影片中间大部分内容,都在讲述他投入他全部身心到援助苏丹人民的事业中去。
虽然Kony和LRA的种种罪行和当地妇女儿童那种朝不保夕的无助都一次又一次震撼到我,但是一个连家庭责任都没有尽到,连家人生活水平都无法保证的人,粗暴的对待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去给万里之外的人们送温暖,这种雷锋式的故事配合着他对非洲孩童的温柔和对自己家人的粗暴,与其说给人感动,不如说给人偏执狂般病态的感觉。
电影最后按照剧情的说法Sam终于和家庭和解,但是仅仅是一个打回家对女儿温柔说话的国际长途电话,如果不是回头看了评论几乎就被我彻底忽略掉,而这样一个电话,既比不上之前对家庭的伤害,也无法证明他在思想上有任何改观。
如果全片就是这样结束,那么给我留下印象的也仅仅是动荡的非洲残酷的叛军,和一个烂仔浪子回头居然能在几年内带给家人有声有色的生活这样一个真实的美国梦。
直到最后字幕告诉我们,这部片子并非虚构,而是基于Sam的真人真事,让人很难对这部电影在苛求什么,生硬的剧情转折,缺乏亮点的剧情设计都变得可以接受了。
为他加上一星。
随便逛豆瓣是发现这部片子,想起来电脑里很早就下了,以为是类似于暴力史的片子,这牧师像枪神里那个神父一样就一直没看,正好有预告片,也因为是杰拉德巴特勒演的,从守法公民开始记得他,所以看完预告片觉得有兴趣昨天吧电影看了片子还不错,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喜欢叙事的剧情片,这片合我的口味,主角真激进啊,也许用这个词表达不够确切,但文化水平让我之能想到这个词,片子中程的时候主角做礼拜开始越来越激动了,感觉有些走偏了。
而且从不相信上帝到一下那么信奉上帝感觉主角会走偏,之后确实偏离的轨迹,让我想起21克里撞死人的那个人,过于那个什么了,我表达不出来了。
在非洲的几段非常的喜欢,这些画面是我们不曾理解和接受过的,剧情安排的儿童不断的被发现和涌出,有点太快了,沙姆一出就就能朋友难民的孩子,哇太多了,也太快了。
同时也无法理解为了救助非洲的孩子们能放弃现实生活的一切,甚至影片的最后太强硬了,太激进了啊。
影片结尾放出真实主角的照片,真的很喜欢这样安排,很真实,就像荒野求生,无法触碰,127小时,弱点,定罪(非常喜欢定罪,这个妹妹太伟大了),结尾的照片都让我太喜欢了.
改刀换枪 非洲杀戮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表现手法,竟然得到这样的评分。
太失望了。
看来我们找不到信仰太久之后,甚至都不能理解别人的信仰了。
这不电影说法不一,一个人一个口味。
不过就故事本身而言还是值得推荐的,因为是真人真事,且故事的积极性和所要表达的意义尚且对我们有益,我还是推荐大家看看的。
9分。
初识米歇尔·莫娜汉的诸位,一定不会忘记她极富特征的相貌。
它美丽、端庄,却有些说不出的感受。
就好比看着《源代码》中她出演吉伦哈尔的女朋友一样,有些年轻,又有些沧桑。
同样矛盾的还有她的舞台生涯,有她的片子基本可以保证票房,但也就是那样儿,《碟中谍》算唯一例外。
对手戏的杰拉德·巴特勒压力显然是小了许多,这朵六年奇葩,在《300》之后终于盛开。
他不仅用完美的眼神提升了剧情的深度,还使得几种角色类型的转换浑然天成。
在教堂中受洗的场景中、在苏丹看到儿童因焚烧而熔成一团焦黑的瞬间,以及在孤儿院的单人卧室里被孩子的述说和劝导而触动的时刻,都堪称在最佳程度上还原了意境。
面对一个剪辑出色,毫无废料,又满载丰富音乐的电影来说,谁还能有什么不满呢。
也许唐尼之死略有迷惑,对此,导演似乎没想多说什么,他的心思不在这,都在主角身上;也许萨姆轰走唐尼的镜头让萨姆彻底堕落,可没过多久他就拿起了电话,跟女儿小虫玩起了游戏,然后说“小虫,我爱你”,然后小虫说“爸爸,我也爱你”,接着小虫开始哭泣,观众也在湿润的眼圈里找回了久违的英雄。
这部述说非洲苦难和慈善的枪战片,不仅仅捞得了票房,也捞得一阵好评。
绝品异类的突起一向如此,《大白鲨》《星球大战》《异形》《低俗小说》《泰坦尼克号》《断背山》……《阿凡达》都是这样。
可惜大众的审美几近饱和,看着看着就够了;学院的意思也很明确——“《拆弹部队》不是给你们奖了嘛!
”搭不上奥斯卡的顺风车,也不能指望它成什么传奇大作。
《机关枪传教士》还有一个更深的主题,即如何判断伸张正义的方式正确与否,片中原话是这样说的:“如果某天恐怖分子闯进来将你的孩子掳走,然后我告诉你,‘我能把人带回来’,我如何把人带回来还重要吗?
”这样就能理解,对一部影片而言,奥斯卡能带来多大辉煌。
显然的,卡梅隆也只能在前妻手捧小金人之时笑笑,换别人肯定不是这张脸。
再把镜头对准斯科塞斯,砍下众多奖项的《雨果》居然败给那个不说话的家伙,个中苦闷他最清楚。
Fadeoc KhaosMar.9th, 2012
我擦评低分的人是怎么想的?
这片子绝对五星好吗!
这不是一部商业片,是活生生的事实!
那些期待枪战大片的人可以不用看了,因为本片根本不是你们想的爆米花电影。
Sam的心路历程拍得很真实,特别是他陷入仇恨的低谷想自杀时,男孩对他说:别让仇恨侵蚀你的心灵,那样他们就赢了(大意)。
一席话瞬间治愈了他,抱着男孩嘤嘤地哭了这段太感人了!
是啊,看了太多黑暗的心灵也容易被侵蚀,所见皆是罪恶,人慢慢地也变得满怀仇恨。
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还有美好的事物存在。
一星给GB叔,叔你拿着枪的范儿真是狂拽酷帅叼炸天啊!
片子我看了2次,才看完,情节的确有点拖沓。
另外,sam的转变,特别是一开始信教那段,有点生硬,太快了点。
但是这些,都没法掩盖这片子最后那段真人秀的光辉,既然是真人改变,我觉得一切都是合理的了。。。
一个外国人,不远外里到了那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看完此片,片中sam传奇一生,鄙人理解好似一个场景,sam大叔满面泪水却手持ak47,大喊:“我要和平!!!
”,想起一个笑话,被改编无数,到底是先有的笑话还是先有的此片,思索....物尽天择,芸芸众生那种生物都如同sam一样,一面想法保护,一面想法不受到伤害,不要纠结于是上帝还是神或者是佛,更有法力,不要纠结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更加有信仰,活着就是不容易,就像片头,黑小孩的杀母救兄,片尾sam杀叛军救小孩,我面对我的午餐小鸡炖蘑菇,我很是惆怅,吃鸡养我,我不敢想,真的会很纠结的......最后补充那个笑话:“丑女向神(上帝或者佛)要一个愿望,神(上帝或者佛)问之何愿望?
丑女说我想变美,神(上帝或者佛)回答搞不定,丑女失望再求一愿望:我想世界和平!
神(上帝或者佛)回答还是谈谈如何让你变美的事吧。
心灵。抛开政治的正确,电影的水准,给4星是我对个人感受的尊重。因为愤怒可以是污染心灵的力量,无论开始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有多正义。正是因为长期在于个人内心的斗争中,我深切地发掘自己的心灵,深切地了解各种陷阱和谬误,各种对于世间的痛苦,对于自己的堕落、斗争、世间的伪善、不公和残忍。
竟然是个真实故事,还挺悲壮。但反过来,现实中曾经的摩托党混混皈依上帝,又抛家弃子去做个非洲难民营长和土八路,可歌还是可笑?PS: Butler很适合这片。但还是不如血钻和园丁。
提不起什么兴趣的传记。
男孩那句话碉堡了
3星半
故事我很喜欢,也很同意主人公的想法。一个人得相信些什么,但是光相信没有用,还应该去做点什么来捍卫这些信仰,至于做的方式就各异了。再说电影,我只能说这是部拍得很烂的电影,前面铺陈太长,又没有完整反映出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我一心觉得,这世上有些事儿唯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好象路径盐害之地,边跪地颂经边亲手栽下松苗,后终成名胜千松原的长圆和尚,这些人固然可称伟大,但这里面也肯定怀有些执。
这就是最近传得很疯的kony背景啊……整一个苏丹兰博+格瓦拉
不管情节,不管摄影,不管一切一切,只因为在那里有这么一个人在做这么一件事
原来Kony去年就中了一枪了。。那今年这个Kony2012真心属于补刀。。鄙视之
本片更像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一般,导演让我们看到的只是行为的表象,对主人公及周围人的内心却罕有刻画。当然对于某些人来说,信仰和主题才是最重要的,无关乎影片的质量。★★☆
“要是我们让自己充满仇恨,那他们就赢了”
人生比电影还传奇
传记的角度来看则可,但是宗教宣传的意味太浓了点吧
沒什麼動作場面,片子又長,全片快進,真有點悶,無論豆瓣或是IMDB都評分太高了!!
如果杀戮是为了和平,如果暴力是为了拯救……
好悬没睡着。。。。
雖然沒有讓所有人都滿意的選擇,但我相信Sam在真實世界裡能做得更好。
the LORD with us
开头觉得好难看,有多难看就多难看,后来想看这药汤里面卖的是什么药?哦。原来是卖宗教和信仰跟自由。感觉电影里面的苏丹貌似和我天草有什么关系?记得别国就苏丹民族上好像指责过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