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那天如此重要》算是牙医(Greeeen)的传记电影。
最近上班上得巨烦真想不干,今天在不知道该如何开始的时候,突然想让自己去听牙医的歌,也是因为想相信它的功效。
结果一天边听边干活,哇感觉一天都神清气爽!
到了下班还超级有精神!
感觉连效率都变高了!
一点都不觉得累的!
牙医的歌真是!
能注入神奇的能量!
超神!!
所以回来马上找出这个电影来看。
啊…感觉好开心…………感觉明天都能好好上班了…………
因为牙医团的音乐,来看了这部电影,然后就被老套的剧情又触动了🙄在脱离又加入GReeeeN、キセキ发布成功后,主唱HIDE和女友复合时这么说:我想继续从事音乐,这心情无法控制,所以我就继续了。
梦想和现实的冲突是贯穿影片的一对矛盾。
哥哥想做音乐却天赋欠佳,父亲反对;父亲想让儿子学医,两个儿子却没一个喜欢学医;HIDE想继续音乐,却被家里的压力逼着学医。
有一段HIDE站在电车即将到来的轨道上发呆,就是他极度彷徨无措的时候。
可是他突然跑出来了,沿着轨道,和电车一起狂奔。
因为“这心情无法控制啊”。
在自己遇到这种矛盾时,大概做心里最想去做的事,追下“梦”,才不会那么后悔吧。
有人说电影只有“轨迹”没有“奇迹”。
我觉得正如キセキ里写到:能够与你邂逅,就是所谓的“奇迹”。
倘若HIDE没有被逼学医,倘若HIDE没有选择牙医,倘若哥哥没去他们的演唱会,倘若绝症女孩没有听到キセキ…就不会有牙医有“奇迹了”。
奇迹不一定瑰怪,其实就可以在各种小事里,在身边,是所谓的“奇迹”。
影片里还有些小细节,比如四个校服女孩哼着キセキ从牙医身边走过,大概是指GReeeeN的妹妹团whiteeeen吧😂;牙医们说:如果露面可能粉丝追到医院会给患者带来不方便吧,大概就是牙医不愿意露面的原因吧;电影最后的照片,是牙医的一首歌的封面哦!
细节也很用心,点赞。
就是这么一部剧情老套的电影,却是真人真事改变,并且有所感触。
最后说,我并不怎么懂音乐,但也有音乐带给我无数感动,欢喜和激励的时刻。
牙医带给了很多人温暖和鼓励的感觉,祝福他们可以一直为自己的梦而创作下去。
偶然间得知了这个电影,当时并没有抱很大的期待去看,但是看完后感觉还可以。
首先,整个电影下来我感觉很流畅舒服,没有那种很刻意的成分,演员的表现很自然,虽然剧情略显单薄。
其次,电影里的歌真的是太棒了,我之前不知道牙医这个组合,单纯就是被电影吸引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了这个组合,他们的歌很励志,很有想法,前一阵子我期末复习好几次都感觉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听一会他们的歌感觉又好像恢复满满的能量😊。
最后,我想说一下演技,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场戏就是哥哥在台上表演的时候,虽然我没有见识过真实的在那种场合唱歌是什么样子的,但我感觉他演的不错,我从他的脸上可以看出,仿佛他有什么情绪相对我们诉说,不论是激昂的青春,亦或是愤世嫉俗的愤怒。
当然其他人的演技,颜值也都很好。
当然,我就随便写写,你们也就随便看看吧。
看完之后第一时间跑来写一写胡乱的感受。
无意中在翻苏打演过的电影时看到这一部电影,キセキ正好是我很喜欢的一首歌,双厨狂喜!
令人羡慕的青春,虽然会在平衡“想做”和“要做”之间苦恼,但是能拥有一向出色的才能,以及上了大学以后,能找到自己志同道合的挚友,一起追梦的青春,真的令同为大学生的我又感动又羡慕。
男主有个好妈妈和好哥哥,哥哥真的是男主这一生中最重要的贵人。
哥哥发掘弟弟的才能,弟弟和哥哥一同实现梦想,这种兄弟之间互相依存的感情真的好有感触。
同时感叹日本传统父权家庭的窒息,封建死板的父亲是兄弟俩前进路上最大的阻力,如果不是兄弟两人有天赋和毅力,恐怕永远无法冲破父权的愚昧思想。
电影中间男主一行人的live house是我最感动的时候,但是结尾情绪处理完全拉胯了。
我本以为最重要的歌キセキ会以演唱会或者其他能够调动情绪的方式出现,虽然可能会有些俗套但是至少不会像电影里那样,仅仅至少作为bgm突兀地插入,父亲对音乐的态度突兀地转折,最后又突兀地落幕,让我的期待落了大空……(二编:我超我错了,因为GReeeeN乐队是不露脸乐队所以最后不可能以live或者之类的演唱会来作为高潮……才反应过来!
)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电影,已经彻底对音乐电影坠入爱河了~
最爱的一幕!
电影处理3.5分,歌值5分!
2017年6月23日修葺一新的天山电影院,借着上海电影节,我独自一人穿越半个上海只为来看我爱了8年的组合有关的电影,就在前几天我因为鬼使神差的乌龙搞错了观影时间而错过了大光明影院的那场,就差没吐血了,经历了不平静的几天,终于还是不甘心,再度斥60元巨资咬牙入了一张天山场的(在这里感谢豆瓣好心人的转让),就怕人生留下遗憾。
然后我发现也许真的是注定的,竟然天山场有主创见面会,哈哈,人生总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惊喜的。
电影的前半程,是让我感觉有些拖沓的,因为我以为电影的主旋律会像GReeeeN的歌,燃、青春澎湃、紧凑、激荡。
但是仔细想来生活不就是如此,电影就好像CD的反面,跟歌曲呈现的截然相反,而是背后的故事,青春也并不总是高潮迭起、激动人心、挫败、徘徊、迷茫、无聊、心酸都不会缺席。
这10年来我的华语歌曲曲库就没有更新过,后来都是听一些J-POP,而80%都是GReeeeN,是一首歌反复听的那种。
当身边的人听着摇滚、爵士、民谣、电子,我听的音乐叫“少年”,也许外表丧如我,完全看不出是那种会沉迷这种”阳光”“元气”歌曲的人!恩,缺啥就要补啥。
最早听的《旅立》,被魔怔了,接着《奇迹》、《刹那》、《爱呗》、《歩み》、《恋文~ラブレター~》、《Every》…一发不可收拾,为什么可以每首歌都那么好听陪伴我度过平凡、开心、不开心的每一天。
果然在电影的高潮,当KISEKI的音乐响起的时候,我就料到我会泪目,而在现场何止我一个人这样呢?
当电影里的绝症女孩听着《キセキ》哭着说出”我想活下去“的时候,其实我们看到的又何尝不是这些年曾经被牙医的歌治愈的自己呢?
在绝望、受伤、疲惫不堪、孤单的每一天、每一刻,牙医的歌就是支撑走下去的力量。
电影里,HIDE说过很多次“我是要当牙医的”,这句话更多的是使命感还是认命感呢?
而生活都被音乐填满,不惜为此与父亲反目、离家出走的哥哥JIN,没能成为主流歌手,做不了自己喜欢的音乐,费力妥协甚至与队友分道扬镳换来的只是一句“重金属”已经不流行了。
最后,意外成为了弟弟音乐道路的“伯乐”! 考上大学,拾起音乐旧爱的弟弟,随随便便就拉到了同学搞起了组合,”随随便便”创作了歌,唱着轻轻松松的元气歌曲就能”轻轻松松”走红,对比JIN把音乐视作生命,追求音乐梦想道路的沉重,电影把GReeeeN的诞生到走红都处理的非常顺遂、甚至有些轻描淡写,对比起来JIN的“壮志为酬“似乎带着玩笑和嘲讽,可是人生就是如此,幸运、有才华的人,同时兼任都轻松赢赌上一切的你。
而所谓“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如果没有JIN也就没有GReeeeN,最后JIN也和自己和解,认清了自己该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不管在哪条轨迹,怀抱希望,就会有奇迹发生。
恩,希望奇迹能发生,有生之年能看一场利用全息投影之类的GReeeeN的LIVE,跟所有跟我一样爱着他们的人一起。
做音乐就跟人的所有爱好一样,慢慢的会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音乐那么久了,且还一直不由自主的坚持着。
剧中的哥哥和弟弟,两人虽然同在颇为严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但选择却不一样。
哥哥不惜离家出走也要做音乐,虽然弟弟也喜欢音乐,但弟弟为了家人还是选择了成为一名牙医。
其实,他们都无法抗拒音乐的魅力。
看过之后还是很感动。
非常日系的一部电影,带着典型的那种我说不出来的感觉。
冲着苏打来看的,苏打演技真的很棒!
他总是能成为那个角色,把自己沉浸进入,让我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秀,一个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少年。
啊啊啊我想说一百遍苏打好帅!
我身边有人就get不到他的长相,像我们get到的就特别喜欢!!
松坂桃李也好帅,几个演员也都很自然。
另外这个歌真的好听,那段时间天天循环。
《奇迹,那天如此重要》主题曲好听但是暂时没搜到。
主要人物有两个,哥哥和弟弟,他们的父亲是位德高望重的医生。
哥哥玩摇滚,服饰夸张,性格比较冲,在外和乐队的其他三个成员玩音乐经常晚归,爸爸男和哥哥冲突很多次,甚至动起手来。
哥哥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不久被一公司签约,但是乐队和制作人有很多矛盾,一群人就都散伙了,哥哥陷入迷茫,思考接下来的人生该怎么过。
弟弟乖巧懂事(表面现象)循规蹈矩,按照父母亲的意愿学医,虽然曾经落榜,但是最后还是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医科大学。
上了大学之后加入学校音乐社团。
几个人组成小乐队写了几首歌。
在哥哥男的帮助下,可以成hit了。
于是哥哥男就卑躬屈膝地求他的前制作人,一开始,大便脸制作人根本不care,但是后来听了他们录的Demo后觉得很棒很棒就帮他们成名了。
中途弟弟曾经迷茫了一段时间,到底是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音乐呢?
还是听从父母做医生呢?
后来弟弟选择了自己真正喜欢的音乐,但是牙医事业也没落下。
所以说啊,主角就是那么强大,得到的同时也不会失去,换成我们普通人就不行了,想躺床上的时候就不能坐在沙发上(一个不恰当的比喻,whatever. )另外还有一个人物就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叫结衣,心脏病活不久了,爸爸男是她的主治医师。
爸爸男建议她立马做手术,但是那个时候正赶上结衣要考美术大学,所以结衣觉得很痛苦,很纠结。
但是他听了弟弟男乐队的歌,觉得充满了力量,也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当她把弟弟男乐队的歌给爸爸男听时,爸爸男也感动了。
后来,弟弟跟爸爸男摊牌,请求爸爸同意他做音乐,爸爸男也同意了。
人真的很奇怪啊,自己的亲生儿子那么耐心地跟你沟通你却想不开,别人几句话竟然能让你耳根子突然软掉,儿子和路人孰轻孰重呢?
plus, 父母不应该太过分搅和孩子的生活,因为你喜欢钢琴或许他(她)喜欢二胡,你喜欢西瓜或许他(她)更喜欢柚子,who knows. ╮(╯▽╰)╭
从《啊,荒野》开始迷恋菅田将晖,那是部很重的电影,上下两部一共五个多小时,看完后呆坐良久,内心各种情绪交织。
然后我开始了解苏打这个人,不得不说他的外貌就充满吸引力。
上扬的眉梢眼角、精致的鼻尖、瘦削的体型,满溢着孤独骄傲。
但是我错了,随着看了越来越多他演的电影/日剧,我发现苏打的可塑性极强,就是传说中的好演员雌雄同体、千变万化。
更何况,他真是再丑的发型都能驾驭啊!
在这部有关Greeeen出道的半写实电影里,苏打的少年感撑起了整个男团。
我怀疑他自带某种神秘磁场,否则为何每个和他搭戏的配角也都熠熠生辉?
因为他的存在,我甚至可以容忍小松菜奈每一帧板着的臭脸,和永野芽郁哭哭啼啼的傻样。
相较之下,电影中的哥哥似乎少了些rocker的感觉,好像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八三夭,尝试着做出心中的音乐,却终究无法让更多人产生共鸣。
然后在那个小小的衣橱里,green boys录制了第一首单曲。
说实话,我本不喜欢这种一上来就副歌叠加、高潮不断的音乐,但不知为何在少年的欢快歌声中,学生时代初识偶像的那种触电感喷薄而出。
喜欢他们脸上饱满荡漾的青春,喜欢歌词里阳光普照的积极,喜欢和弦变换节奏换档的惊奇。
在如今越来越多人钟意着“丧”文化之时,我喜欢这样热血的电影。
我心中那个昏昏欲睡的少年似乎被推醒。
我永远不会写歌谱曲,但我还能被一首歌曲击中,在心跳加速中体验着本杰明巴顿的奇幻之旅。
我甚至在大脑僵化的几年之后,又可以言叶真实的感受。
音乐这玩意儿,你永远不知道它会把你带到哪里。
于是,我抵挡不住心中洪水猛兽般的好奇心,在看完电影之后,我搜了Greeeen的live...他们真的没有露脸!
演唱会居然是全息投影!
很佩服他们选择keep a low profile,至少将艺人身份和真实生活平衡地很好。
然后我又去看了电影中green boys的live。
四个男孩的台风有种浑然天成的逗逼感,看着觉得好欢乐。
最喜欢《道》这首歌了,比《キセキ》还百听不厌。
在这样一个阴冷昏暗的雨天,能遇见这部电影,我感到万分荣幸。
一.我想,这部电影想说的是,坚持就是奇迹。
GREEN BOY 乐队的第二张唱片歌里有这句话“奇迹那天如此重要”。
这首歌激励了患有心脏肥大症女孩相信奇迹,让她鼓起勇气,对医生说,请给我做手术,我想要活下去。
也正因此,让爸爸知道了,心脏医生是可以救人的心,但音乐同样可以。
音乐并不是什么愚蠢的游戏。
世界需要音乐,音乐是有价值的。
古板的爸爸认可了音乐,也认可了喜欢音乐的两个儿子,这也是奇迹。
然而奇迹不是那么容易发生的。
如果没有哥哥的坚持反抗,我相信爸爸依旧是难以转变的。
撬动所需的力量太大,没有什么是徒劳的。
弟弟也在咬牙坚持,不是每个人都能兼顾牙医和音乐。
他付出的是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但他也坚持下来了。
二.我起初以为弟弟说他想做牙医只是安慰自己,想尽孝道也只是一种阻止自己勇敢追梦的苍白无力的借口。
然而,他最终依旧选择了兼顾,他并没有屈服于父亲——因为父亲其实是希望两个儿子做心脏科医生,他想做牙医,其实就是一种小小的反叛。
他是真的担起了责任,一方面来自梦想,一方面来自家庭。
他既孝顺了父亲,从事医学方面的工作,又孝顺了母亲,希望能帮母亲治牙。
三.当看到弟弟在大学如此沉迷于音乐时,我为他捏了一把汗。
他知道音乐之于他是什么吗?
他能经受音乐对他的诱惑吗?
他竟然敢在音乐与学医之间反复横跳。
他不是不想暴露吗?
果不其然,他只有一个下场,就是折服于音乐——他的梦想,他自己。
这是音乐的魅力,是梦想的魅力。
四.哥哥坚持音乐到底给了弟弟什么?
弟弟认为他是自私的,因为这个家里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已经不管不顾地奔向音乐,作为剩下的那个,他怎么还能那样做。
于是家庭和自己给他套上了枷锁。
乐队名GREEN BOY,然而就是那么巧,哥哥就是一头绿毛,弟弟是不是在嫉妒哥哥,希望能像哥哥一样不管不顾地追梦。
无疑,哥哥这个green boy在音乐上指引了弟弟,无论是在小时候——弟弟会吉他;还是长大后——哥哥让弟弟在音乐方面的天分得以发挥和施展。
其中有两个片段很打动我。
一个是弟弟要放弃时,哥哥说你不想和我工作也可以。
情节发展到这里,我们不难体会出,哥哥对音乐的爱已经从台前转到幕后,他希望成为音乐制作人。
而对音乐的爱也投射到为弟弟制作歌曲当中。
但误认为弟弟是因为他才不继续音乐的,他竟然主动提出抽身。
一个是哥哥去找父亲,对他说弟弟需要你的支持,为此他竟然情愿屈服,说要做一名心脏科医生——言外之意,让父亲放过弟弟。
我实在分不清哥哥是对音乐的爱多一点,还是对弟弟的爱多一点,但好像也没有必要分清楚。
因为弟弟本身热爱音乐,他能够也愿意同时承受哥哥的这两份情感。
所以,他们是彼此成就的关系吧,我想。
五.在家里,永远是黑的,难以看清什么,充满了压印,这是来自父权的压迫。
母亲仿佛微不足道,在家里没什么发言权,只能在儿子被打时,跳出来拦一拦。
当父亲同意儿子玩音乐后,家里才真正明亮了起来,观众也才看清楚那个家,原来家外有很多绿植,原来弟弟的书桌在明亮地窗边,原来这个家并不逼仄和昏暗。
原来这个家这么美好。
六.电影中,弟弟的音乐真的很好听。
七.我始终认为创作最终需要的还是忠实于自己。
有些东西就是小众的,而小众和主流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
17年的电影剧情和人设竟然可以如此老套,父子冲突、梦想和才能的冲突、梦想和现实的冲突、既定轨迹和突发事件的冲突都描写得没什么亮点。不过歌还是好听的。
节奏慢到死的同时音乐声奇大对话声音奇小
题材比较常见了,看多了没惊喜,音乐励志追逐梦想,当牙医的父亲生的两个儿子倒是都有音乐天赋,配乐蛮好听的。
苏打真是直击心灵的キセキ的可爱boy(:3_ヽ)_
拍攝手法是挺爛,Jump Short 太多,劇情太拖拉,三星是給 Greeeen
冲着牙医看的选角一本满足苏打演技太棒了在桥下挥手唱歌时自己也想跟着挥手。但是剧情拖沓散漫,各种转折黑人问号。
音乐类的慢节奏剧情,总感觉有点难以看得投入。这个医生父亲也过于暴躁了。
为了凌凌来看的 但片子本身真的比较糟……首先不懂为什么以牙医团的故事改编的电影会变成了以哥哥为主角 反而牙医成团立的过程都一路开挂无障碍 人物性格也刻画得很不到位……场景也切换得很草率 比如苏打跟妹子在一起得也太顺理成章了?不过苏打的颜真的很迷 明明不是标准帅哥却越看越好看233
音乐突出,其他的就...
如此套路的电影,为什么手指不由自主的划了四颗星呢。苏打太可爱了,做我的弟弟吧(˶‾᷄ ⁻̫ ‾᷅˵)
大部分邦画的老毛病,场景切得太快,剪辑混乱,很难让观众产生代入感。不过我就是纯为了苏打去的,真可爱啊,一开始那句尼酱软得我心都化了……然后村长略帅有点要被圈粉了w其他三只小哥也可爱,就是戏份少了些略感可惜。牙医的歌就是棒啊www
竟然是GReeeeN牙医乐队的传记片啊啊啊!
剧情其实也没啥,毕竟结果都是知道的,觉得哥哥真的超级好。然后多一星给曾经挺喜欢greeeen的我。很久不听了觉得歌还是好听的!
日式雞湯
【2019年1月9日-北京电影学院-补映第8周电影教学观摩片目-标准放映厅】日版《歌曲改变人生》。父权社会下的个人音乐梦想的追求,子承父业的思想看来不仅仅只限于我国的语境下。整体影片节奏也很舒服,而且强调对比的冲突。歌是真的好听啊!(弟弟有点像易烊千玺和董子健啊😂)
初三就爱上了牙医的歌。中二时期的我,因为迷恋小众,便自顾躲在耳机里,循环播放,音乐从左耳顺着电流来到右耳,走进了牙医创造的绿色星球。所以就算电影没有那么出彩,因为是牙医的传记所以还是给了五星。刚接触牙医时,搜遍了全网也找不到他们的照片,可能是丑吧(毕竟牙医亲自说了角色们都很贴近本人哈哈),但是电影把这四个一进到音乐里就会发光的男生具象化了,以前是想象,想象他们的那种感觉,现在虽然是戏剧化的表达,但音乐里传递的爱是能切实体会到的。他们的音乐对于很多人来说都算是一种奇迹,电影里有因为他们的歌而选择把生命继续下去的人,对于我而言也是这样的存在。不管怎样,还是要感谢电影,让我看到奇迹出现的那一天是这样可爱的。
我为什么看这种片子也哭成鬼啊!
嗯,為了牙醫們和キセキ,但是片子實在拍得太亂太磨嘰了
不行了就算男主神颜这剧情也气死人了!又当医生又开演唱会,你咋这么厉害呢?谁要看天才少年的成功之路啊!
可能和greeeen本身比起来略显平淡。greeeen有五星,苏打有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