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可是我有点碎碎念,剧情反复回想啊回想的,于是决定过来写点剧透式观后感1234567。
以下:1、大叔的废旧回收站成了最初相遇的地方,便利店的一包烟成了两人相识的契机,最后在智书小屋子里确定了心意,剧情发展的有点让我措手不及。
两人躺在床上的时候,智书凑上去那突然的一吻,是确定了允珠的心还是为了确定允珠心意的试探?
2、借一位豆友的总结,老司机对上小白兔。
允珠的小开心小心事总是表现在脸上:便利店第一次面对面结识智书之后的某一天,允珠一边进行作品一边想心事忍不住独自傻笑;忍不住想要见面的心情于是找喝酒的借口去智书打工的店,即使是在厕所简单聊天,也会因为有点开心又不好意思,又担心别人发现自己心意而拘谨;智书说一起过夜时转身,留下的是低头腼腆的允珠;而对于智书的突然袭击,允珠有点无措,但是却没有拒绝。
从允珠遇见智书,到相互确定心意,除了为了见智书特地跑去她打工的店和朋友喝酒,允珠给人的感觉一直比较被动,被约出来喝酒,被留宿,被亲吻,然后发生不可描述。
但是往后的剧情,允珠给人的感觉几乎大反转。
藏在怀里怕冷掉的吃的,联系不上智书和发现大醉的智书时的紧张和关怀,再到忍不住思念从首尔转车到智书家,允珠越来越主动。
因为思念,允珠三次从首尔到智书家里去,也是从这里,给观众的狗粮突然撤的一干二净。
因为担心父亲发现自己其实喜欢的是女人,智书在允珠第一次来的时候并没有和允珠一起待在家里,带允珠上山,即是独处,也是回避。
拒掉允珠的烟,允珠眼里含有落寞。
第二次意外的在家中和父亲相遇,智书有些慌张,不断的用替允珠回答父亲的疑问而掩饰两人的关系,而允珠,略带失望回到首尔。
第三次,允珠因为与室友的相处和学业上的事情,心情低落的去找智书,允珠是希望得到爱人的安慰,但是这次,却是怀中藏着的爱意也换不来爱人的笑脸。
允珠“被动的”失去了智书的爱。
3、一开始的允珠是被动的,智书是主动的,主动的约到家里喝酒,主动的言谈间带有挑逗,主动亲吻,主动索爱。
但是从允珠从被动变的主动,智书开始从主动变的被动,被允珠更加热烈的爱,被动的接受相亲。
在因为无法向父亲坦白而冷淡的对待允珠之后,她其实是“主动的”失去了允珠。
4、允珠曾经因为智书而错过了一些学业上的事情,然后在智书来首尔时,又因为学业上的进度而错过了和智书见面的机会。
5、我最爱的场景有三:时间顺序一,智书热烈的亲吻允珠,即将发生不可描述时却被有些犹豫的允珠叫停之后,智书失笑然后为允珠整好衣服,两人躺在床上,智书看着允珠,允珠看着智书,有点尴尬但是又不算尴尬的笑。
(好么,在这里,作为观众的我被甜的忍不住笑了。
)时间顺序二,留宿第二天的早上,允珠仔细思考了一下,说出了那句“我想做”,智书看着允珠,一笑,略带挑逗,说“才不要”,然后转身走开,听到这句回答的允珠没能体会到那句才不要里的撒娇,以为是被拒绝,双手捂脸,自己好不容易下定决心主动提出想做却被拒绝,有难过和受挫,又有因为是自己主动提出而生出的羞愧感,一系列情绪突然一起袭来,不知如何是好,想要找地方藏起自己的脸但是又找不到,只好把头埋在床沿上开始扒拉衣服准备走人。
时间顺序三,两个人相互失去之后,允珠搬到了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继续学业,而智书则终于决定来首尔找允珠,允珠面对智书不再是之前的热烈,就算允珠像猫一样粘着她偎依着她。
允珠情绪很淡的拉着醉乎乎的智书回小窝,给智书倒水,无论智书如何索吻,也只是淡然的推开和停止,但是在智书抱着不肯撒手说出我很想你时,却又突然满眼泪意。
轻轻的拍拍抱着自己不肯撒手的智书。
6、当初让我爱上你,但是又在我如此爱你的时候离开了我,在我收拾完心情决定走出你的生活彻底的过没有你的日子的时候,你又这样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好像之前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为什么。
7、印象深刻允珠的小动作:独自想起心事时的傻笑,被留宿时的小小窃喜,羞羞时被脱去小内内时的小害羞,被冷淡对待时的落寞和难过,被智书抱着不撒手时突然的泪满眼眶。
每个小情绪每个小动作,如此自然真实,我在此再次送上我的膝盖。
以下是剧情观后感的分割线。
当年看隐秘而伟大,突然间掉进了韩国电影的坑里,至今都没有爬出来反而越陷越深,不管是题材还是讲故事,我们的电影到底差了多少?
当年的隐秘而伟大看了大概十遍,每一次都是为了抓住里面人物的每句话每个动作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然后每看一次心塞一次,每心塞一次情绪低落两三天,不可自拔到无可救药。
我把2017年首部最佳给这部恋爱谈,说是恋爱谈,其实是谈恋爱,从甜到苦一样不差。
1月2号加完班,在想,去哪看一部让人心动的电影,会让人看着看着会心一笑那种,好巧不巧,关注的电影公众号写了这部电影的推文。
确实是会让人会心一笑,但是接下来却让我心塞的白天上班的时候都没能出戏。
太真实了,如此自然,看不出是在看电影的痕迹,就好像在看身边的另外的人的经历,然后我现在还是出不了戏,在这默默的写观后感,告诉自己这是一部电影。
如果说最美是卡罗尔,那最真实就是恋爱谈。
以上,看完电影出不了戏的碎碎念。
2017年1月4日晚22点。
平淡如水又尖锐深刻。
心疼懵懂无知被撩到全身心投入又几乎被放弃的允珠。
想到林宥嘉的《天真有邪》,“请问好想知道 这个世界会有什么人 愿意把第一支枪送给未经污染的灵魂”。
虽然不能说谁是谁非,现实面前,爱情算不了什么。
但可能经历相似,还是更心疼允珠一些。
感情最怕的就是拖着,总有人要做抉择,受家庭约束的智书选择做先放弃的人,允珠再迟钝也会察觉的啊,第一次恋爱总是这样,奋不顾身又敏感。
真的希望所有还没经历过爱情的人不要被伤害。
在努力也挽回不了之后只能用“硬邦邦”来伪装自己。
然后发现爱情不顺利,还把生活搞得一团糟,想得到温暖换来的只有一个人住酒店。
从而不会想再去触碰爱情了吧,大概就是我爱你,但是我不能不要尊严。
我可以不怕辛苦地去找你,但是不能委屈自己一次次承受突如其来的莫名的冷漠。
我就这一颗心,你伤的时候能不能轻点?
开头允珠的眼睛里看得到单纯的快乐,但是和智书在一起后很明显有的不安、焦躁、委屈和迷茫,这大概是爱带给我们喜悦之外的另一部分。
没有谁能代替谁选择,也不能判定谁对谁错。
有的人就是可以一夜之间变得像陌生人,什么也不说,对对方是不公平且残忍的。
而放不下逃不开的那个人注定会痛苦难过。
可是,说俗一点,爱情啊她是不讲道理的。
再怎么决绝、淡漠,喝酒之后还是想要在错过末班车之后腻歪在一起。
只要在一起,感受得到彼此的体温、感受彼此的气息,再在被挣脱的时候说压抑许久的“我好想你”。
在爱的人面前脆弱得像个孩子,卸下所有的盔甲,你就是我的软肋。
《卡罗尔》里面也有相似的一句我想你,同样没有回应,说真的,我好想你比我爱你更动人,超级喜欢回心转意这个词。
有落差才有对比,相亲对象什么都好,看起来有车有钱有礼貌,但是怎么比得上允珠大冷天站在门外等着智书回来,怀里还揣着热腾的食物呢。
爱是感受得到的,也是骗不过自己的。
既然还爱着对方,就好好在一起吧。
愿所有人都能像智书一样认清自己的内心,然后你会发现回心转意这个词有多美好。
很多人是冲着女同的噱头看的吧,不知道点进来会不会失望:接近清水。
并且,这里的爱情几乎可以套用到任何人身上,所谓的同性恋的压力,是在恋爱本身带来的不愉快之外的,很少的一部分。
看电影的时候我开了弹幕。
好多人感叹啊啊啊女二(智书)好会撩。
是,她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妹子,为什么不使劲撩啊?
欲擒故纵地撩,成竹在胸地撩,柔情满满地撩,反正她如此擅长撩,也许是天生的,有的人就是很会讨人喜欢,何况对面坐着自己喜欢的人,摇着酒杯,欲盖弥彰的躲闪着眼神,还有止不住的笑,这个人明明就也喜欢自己,智书这自信的,攻击力满满的女孩子,干嘛不撩。
对面这个就很不擅长撩。
也很不擅长被撩。
她擅长全心全意爱一个人,飞蛾扑火般的。
她擅长羞涩的回应,坦诚的做人--她几乎不会撒谎。
不是不想骗别人,其实是受不了骗自己。
这样的人生活在江湖上可能适合做个大侠吧,坦荡磊落又沉默寡言。
可是,现实社会不是武侠世界,允珠的坦荡,会给别人带来负担。
成人的世界,不需要完全的诚实。
除了在床上,也不需要百分百的袒露自己。
坦荡荡的心好像一把明晃晃的剑,晃得智书心烦意乱,在智书本来就摇摆不定的天秤的一端加上了一个又一个沉重的砝码。
智书本来也不认真的,本来就要走的,本来想在负起人生中某种不应推脱却被自己推脱了好久的责任之前的日子里,给自己的人生来一场浪漫的告别。
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允珠应该心照不宣,可她没做到。
不是不明白,而是,没做到。
就像这段日子里一塌糊涂的学业、人际关系一样,她可能也知道怎么做最好,可是就是超出了能力范围之外,做不到。
她忍不住看智书,这么敏感的人,怎么会没看出来智书的慌乱和小脾气呢,无非就是想着智书喜欢自己,放任自己罢了。
她也想到了智书不高兴,可是,她觉得自己能让她也开心,我们是相爱的呀,相爱的人在一块,有情饮水饱呀。
后来一次次终于把自尊心磨光了。
爱一个人,怎么这么辛苦啊。
允珠嚎啕大哭。
她累了。
承认失败了。
放弃了作品——乱糟糟的情绪让她全无灵感;放弃了挽回——追着跑让两个人都这么难过;放弃了恶心自己的室友——搬到了智书曾经的房子。
我还是很爱你,可是你不愿意和我在一起,我不能让你回心转意,也不愿意给你添加负担,也不愿意求你回来,我在心里默默想着你吧,就当你死了,我无限的缅怀你,不过不会要求你活过来。
正好住你的屋子,有时候想想你。
说得自己都信了。
智书也不好过。
她是喜欢允珠的,允珠那么温柔可爱,全心投入的爱情,谁也不是铁石心肠,有什么不懂?
可是,她做不到自己的爱人一样坦荡勇敢,可能她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如何做一个勇敢的人。
一面是爱情,一面是独居的老爸,催婚的世俗,还有出柜后未知的伤害,她的选择,实在让人没办法指责,即使允珠那么可怜。
智书在想要不要做一个像自己的允珠一样诚实的人。
她的思念也让自己快受不了了。
见到了允珠,再用力撩。
当初一样的话,允珠听着一样心动,却能理智又温柔的说:坐回去吧。
就是这份温柔让智书丢盔卸甲,她再也无法老神在在如探囊取物一般的撩允珠了,她也委屈,害怕,疲倦,爱而不得的苦,折磨的不只是允珠一个人。
生对了性别,两个人就能在一起吗?
如果是男女相爱,也会有种种不如意吧。
第二天智书在允珠床上睡着,眉宇间带着某种忧愁和警觉,很不踏实;允珠在外面露台抽烟,一口又一口,食指老练的弹烟灰,她已经是个中老手了。
允珠很帅气地,靠着墙头,若有所思的看着下面来往的车流,如此潇洒,仿佛掌控了全局。
电影结束了。
谈恋爱真辛苦啊。
除了爱情,还有许多要考虑的事情,那么戒掉吧?
允珠在电影开头,没有爱情,过得开心吗?
两个人在电影末尾,丢掉爱情,日子更难过。
一旦遇到了喜欢的人,就要做好被伤害的觉悟。
现代城市中的大龄青年,艺术生,晚熟者,诚实拘谨,不善沟通,这就是金允珠。
这样一个人忽然遭遇爱情会是怎样?
说老房子着火也不算太离谱。
越发觉得我们对电影的标签还是简单粗暴,一部电影可以有两个三个四个多个主要特征,为什么很多人拿着一个就开跑。
光靠一个标签来看电影的人,看到往往不是他想看的东西。
比如这《恋爱谈》,更应该被划为青春片,关于初恋的电影,关于成长的电影,而不是同志片,百合片(以及“百合片”究竟是个什么鬼?
)。
电影讲的是艺术院校的学生金允珠在设计作品期间在废品站捡材料时,偶遇了心仪对象的事。
这事偶然性很大,可遇不可求。
情节我不复述了。
偶然性很大,却还是有很多人说,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过去;因为它刻画的是初恋啊。
单纯的懵懂的冲动的初恋,是恒古不变最易共情的主题。
从心底涌出的爱慕,只见树叶不见森林的蒙蔽双眼的力比多,丢盔弃甲,朝思暮想,过后想起来往往觉得愚蠢但是,别否认,回忆们你们还好吗?
电影讲了两个人相遇的事,简单的线性故事结构可谓单薄,转折也略生硬,胜在叙事细腻真实。
这是身兼导演编剧的李贤洙的首部长片,做到此也无可厚非。
人说作家的作品究其本质,终究摆脱不了自己的影子,只是换了不同的人物表现出来,那么电影也同理,尤其自编自导的电影,尤其初期作品。
希望导演再接再厉,摆脱隐约的自传感,进入更宽的创作空间。
然而话分两头,源于自身体验的电影有其优点,就是情感的真实,它使电影有了诚意,认真的观影者能体会到。
这不光是邻家女孩一样的素面人物造型,简单平民的生活起居场景,这种真实,来自于创作者第一手情感体验的再现,有他/她自身情感的代入,而非预知效果的刻意造作的,二手或三手的为情感而营造的情感,那就容易落入刻奇(如《艺术人生》一般)的沟渠了。
一方面是情感的真实呈现,另一方面它塑造了可信、独特的人物,这便是它令人赞扬处。
这不是一部以情节推动(plot driven)的电影,喜欢它的观众记住的不是引人入胜的情节——也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情节——而是金允珠和李智书这两位主角,以及她们各自的性格。
对此,两位主演也功不可没,尤其是扮演金允珠的李相喜。
一个现代城市中的大龄青年,艺术生,晚熟者,诚实拘谨,不善沟通,这就是金允珠。
这样一个人忽然遭遇爱情会是怎样?
说老房子着火也不算太离谱。
当然老与不老不能光看年龄数字,她虽然30出了头,在恋爱面前仍是新手。
突然遭到爱神眷顾,她晕头转向,用力过猛,不知所措,凡此种种,莫不是初恋的动人之处。
同样是城市独居青年,年纪小一些的智书则热情主动,心思灵巧,对恋爱经验丰富。
这样两人擦出火花,是必然的互补。
生活压力的焦虑,同性爱的不被看见(是的,不被看见而不是被反对),是存在感强大的无声背景。
在这个背景下,可以发生的真挚美好,已经发生了,还要怎样?
不是每一个邂逅都要配上白头偕老。
有人软弱,有人逃避,有人受伤,有人成长,这都是可以理解的,这些都是所得。
允珠并没有明珠暗投,有一段忘我的快乐时光,就值得了。
有人问怎么看这开放式结尾,我审慎乐观。
既然回来认了“我很想你”,就是一个转机。
如果这两人有心把一段浪漫感情变成实在的关系,认真谈谈具体解决问题的构想,总会找到出路。
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但那完全是另外一种冗长的故事了。
生活不能段段都精彩,泥沙俱下,哪段沙下都可能掩藏着过往的珍珠。
我们说人生如戏,往往需要拉开一个时间框架来说,十年、二十年,当你人到中年回头看,哦真的人生如戏。
当年的天花龙凤变成今天的安静如鸡,当年的歪瓜裂枣变成今天叱咤风云,河东的变河西,前卫少女搞起了灵修家排,那才是戏剧感十足。
说回这电影,它捉到的是那一个完美的片段,爱的甜和痛,焚心以火的初恋滋味,这已足够。
身在爱中,就是一寸光阴一寸金。
精彩故事,讲究好起好收。
恋爱谈,停在这里就是最好。
无关性别,只关乎爱。
细腻与真实让人觉得就在身边。
不认为是He(happy ending),结尾的戛然而止让人太多遐想。
允珠倚靠栏杆,弹动烟灰,思绪菲菲。
不再是那个想到喜欢的人就傻笑,智书想多睡会就放下所有工作,毫不掩饰想和朋友分享自己恋爱喜悦的初恋小女孩。
允珠一直是个活在自己世界的人,她学习优秀。
得老师喜爱,却拒绝老师所谓赏识的安排,在自己的破烂废弃世界里开心着。
她在等待一个吸引她的人,灵魂的吸引,不只是肉身的欲望。
遇到后就毫不掩饰,毫不保留,强悍的帮她买烟,做一切爱她的事。
直到受伤,才收敛,却不会停止爱。
智书看似不羁自由却给自己加了期限,看似勇敢却对父亲说谎,对自己说谎。
记得她信教,所以她是个内心有约束的人,她想爱却不敢爱。
她也许已经经历了内心的挣扎,爱人的背叛,朋友的不理解。
所以更加害怕。
允珠的家庭没有交代,32岁的美术生,还在读书,家庭应该自由。
智书应该是传统的小康之上的家庭。
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允珠是那个更勇敢,更专注,更简单的人。
她疑惑智书向家里隐瞒自己的性向,对室友坦白,认为是不必讲出来的事。
遭恐同后仍然对峙认为自己没错。
她在意的只是爱人的想法,自己的感受。
只要爱人和她一起,她有无穷力量。
所以智书的一句我想你,她就崩了。
而智书一直不在意允珠的感受,也不关心她的工作。
当允珠学习遇到困难想要安慰 ,智书也只是轻轻问了句,出什么事了吗。
最后回到曾经的住处 也还是第一次看到允珠的作品。
结尾,智书的那句我很想你,是要回来一起面对自己的爱情 ,还是暂时的投降。
允珠推开智书却又轻抚着智书的头,悲喜交加。
还是有些问题不懂,允珠在废品站一见钟情智书,不甚理解。
在这之前她应该怀疑过自己的性向。
片头允珠醒来的恍惚和张望,是梦见什么了吧。
也许是不可描述之事。
导演就是简单的讲了个简单的故事,没有太多评论,没有政治,无关人性。
只是爱。
直面自我的爱。
最后,允珠真的好美,那种不是惊艳却舒服的美。
感觉允珠的嘴是歪的,智书好像赵玉田,太会撩,哈哈。
我不是专业的电影评论家,我回答不出他到底好在哪里,但它的确是部好电影,因为它看着很真实。
它有我们所有人在爱情中的影子。
喜欢一个人是藏不住的,尤其是第一次,而恰好对方也喜欢你,那种喜悦感根本藏不住,迫不及待告诉自己的朋友,有些人认可,有些人反对,可我只管乐呵。
爱情中的不安、彷徨甚至影响了我的生活起居工作,那种爱而不得的痛苦来临的时候我几乎什么都不想做只想躲在床边或者窝在床上。
可以说,在整个观看过程中,我几乎变成了第一视角,也就是这个电影中的“姐姐”。
敏感又脆弱,是第一次感知爱情的模样,也会想发脾气却始终隐忍,不知道彼此出现问题是不是跟自己哪里做得不够有关,可还是想要对方的一个拥抱,我蹲在你身边,其实就是想要你的一个拥抱,你的一个服软,只是一句“我很想你”,所以在我看来这个剧是个Happy Ending。
爱情常常伴随疼痛,有时候身体对于疼痛的感知度要比喜悦来得真,这种疼痛感甚至可以与性高潮的感知划等号,简单地说就是,你的生理反应会告诉你你喜欢什么人,而你心灵的疼痛感会告诉你,你喜欢这个人有多深。
既有性欲又有疼痛,才是爱情真实的样子,所以这部电影才真实。
不得不说韩国的导演真的太会拍这种细腻的感情戏,以前有部《难为情》让我看了好几遍就为了里面一两个小动作,而这部电影,更加满足了我看现如今国产同性电影看不到的真实。
同性电影一般带有的社会现实写照,她也一个没落,长发妹子的父亲,短发姐姐的室友,一个催婚,一个避而恐之,才是现实中会遇到的问题,解释不清楚也不可能一下子解决,后者用了搬家避免矛盾,前者索性不讲了,导演很清楚,他想讲的是爱情也仅仅是爱情,和那些伦理社会批判无关。
小声感慨一下,当国内只能用《七月与安生》中的三角恋打打同性爱的擦边球的时候,韩国拍出了这么一部《恋爱谈》,在电影方面,就这么一部就比只能由同性交友软件拍出来一堆堆的MV宣传片们好太多了。
当然我相信他们肯定也有烂片。
【以下包含剧透】 既然已经这么多人已经看了,其实看完之后想说的很多,接下来想说些跟剧情有关的内容。
允珠是一个敏感的人,但她有着自己的主意,在她拒绝为教授制作展出的时候她是充满自信的,这从学长以及学妹的对话可以看出,她一直以来都在被认可。
可在感情方面,遇见她如同处子一般敏感且羞涩,她跟室友讨论性的时候会有羞耻感,也许她也有过男朋友,可她没有心动过包括在性方面,她无法为之悸动,也就无法理解恋人间的调情,可在她和智秀在一起后,她对智秀和自己之间的调情却非常甘之若饴。
她是真的爱上了这个人,毋庸置疑,第一次身心都感受到了爱情。
如同所有第一次恋爱的人一样,她笨拙的付出着,敏感于恋人的每个细节,她把全身心都投入在恋人身上,无论是工作还是与朋友聊天,她想到的想讨论的都是她的恋人,受了委屈也只是问对方我做错了什么,她想要独有恋人的一切,得不到就会不安,在恋人面前小心翼翼的就怕惹对方不开心,久而久之她觉得自己一定是哪个地方做错了,她开始不自信,无论是工作还是朋友,她都觉得自己做得不好。
这像极了所有第一次恋爱的人,没人从一开始就是会恋爱的呢。
如果允珠是让人会有代入感的人,那么智秀,则是很多同性恋们的缩影,看讨论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智秀渣,可不是我们无法要求每个人都能做到绝对的洒脱。
简单的来说就来问大家一个问题,对朋友出柜容易还是对家人出柜容易?
我们可以很随性的给朋友说出自己的性取向,可对父母,我们即使再做好准备,也不见得可以说出口。
智秀便是如此。
智秀这个角色,从一出现就是很强势很洒脱自由奔放的感觉,可我们从一开始就被告知,她过段时间会回家去陪自己丧偶的父亲,也许那也是她对自己潇洒的一个期限。
我们中无论异性恋或者同性恋也一定会有人说过这样的话,“等到XX岁,我就要去XXX”,一样的道理,她看似潇洒,可她在内心深处仍然无法相信自己可以用现在的生活方式度过余生,无论是她的工作她的房子或者她的性取向,所以她问允珠姐姐要养我吗?
所以她说住了五年的房子看起来很陌生。
她爱着允珠,她也爱自己的父亲,三个人吃饭的时候,她忐忑不安,允珠跟父亲寒暄的时候,她心烦意乱,她怕父亲知道了自己的性取向,她又怕让允珠不开心。
她一直在撒谎,对父亲,对允珠,更是对自己。
细细想来,这两个角色还挺有趣的,一个看起来是老司机却无法完全坦然自己的性取向,一个虽然是才上车但是已经很坦然接受自己内心。
(也许可能是我想得太多了) 今天看了一句话,觉得也许就是她们的结局:你要懂得适可而止,尤其是在伤心之后。
晚安。
Ps:我发誓,以后绝不让谈恋爱影响我的工作了,否则就饿死我。
假如还没有准备好,一定不要开始假如你还什么都不清楚,想不到后果,一定不要开始假如你心里脆弱,害怕,敏感,一定不要开始假如你没有信心,一定不要开始求求你,放过自己,也饶过她那个姑娘那么好我不想看她被你一次次伤害被你冷漠地对待被你无情地转身被你冰冷的催促她心里那么热,她那么单纯,她对你那么多爱你没有见到她和朋友们说起你的样子你没有见到她锯木头的时候发呆傻笑的样子你没有见过她喝酒喝到吐伤心到死的样子你不知道她有多么喜欢你到希望和全世界的人分享那个被你躲躲藏藏掩盖起来的消息她那么瘦,脸那么小,眼睛也小小的那么无助讨好的看着你冻得嘴唇都麻了鼻头都是通红的从怀里拿出零食给你对你说我想你了她毕业展示也不要了教授给的任务也推掉了从首尔飞奔到这个小城来看你你却因为害怕而只是拒绝她你逃避 试图掩盖说谎她的心都要碎掉了啊。
情不知所起 更缘不知所终你甜蜜 我对你也甜蜜你冷漠 然后是我冷漠依次伤心难过拒绝拥抱 反复几次 心都冷了幸好最后 你回来找她对她说我想你了她虽然倔强地把头扭到一边还是揉了揉你的头发。
多像你和我多像你们和我们
太喜欢太喜欢了 没法用语言表达我对这部电影的喜欢 所有les电影里 这部和小姐不分伯仲的爱 小姐是高雅的百合 这部是接地气的百合 看第一部感动的哭 第二遍已经痛哭流涕 第三遍还是会哭 智秀最后一句台词“我很想你”太戳心了 但是电影有两个地方没有说明有些可惜 也许是导演故意留悬念:1、允珠被智秀邀请到自己住处的时候,两个人一边喝红酒一边聊天,智秀说你也说说自己的事吧,我想听听。
然后镜头就转到了两人下楼允珠要回家,其实可以稍微延展一点的,把女一的背景稍微解释一下,也许这块被剪切掉了;2、智秀在酒吧打工,前女友(90%的可能性)来找她,俩人出去聊,之后智秀就烂醉的回家了,这之间发生了什么好像也被剪切掉了。
还是故意留悬念?
真的太好奇了,尤其是转天一早智秀的表现好像特别对不起允珠一样,让人浮想联翩...总之真的太喜欢这电影,经历过的人都懂有多真实。
最后要提到我的标题这句台词了,智秀信的是什么教呢?
应该是基督或者天主吧,饭前的祷告以及感谢,我估计是基督教徒了。
但是基督教徒一直以来都是不赞成同性恋的。
所以这部电影可能还透露着作者以及导演的某种隐隐的反抗吧。
我很想你平时这句台词也听了不少,也有更沉甸甸的表达,别离开我;也有更轻盈的说法,真对不起;还有更贵重的对白,我好爱你。
我想每一句话,我们都互相说过吧。
无论是沉重的还是轻薄的,都不如这句克制更惹人眼泪。
分手时是撕心裂肺的吗,分手时是歇斯底里的吗,所有的呼喊早已变成内心戏千百次上演,最后我们互相安慰认真拥抱但却假装没有眼泪,近乎偏执的捍卫自尊保留虚无的体面。
明明曾经一丝不挂,却在最后害怕赤裸。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真的很开心,允珠和智书的拥抱与接吻也一定发自真心。
为了爱情我们终有牺牲,学业友谊是其他。
我惋惜遗憾却只是恼火自己,但不负你我想爱不是克制。
智书的父亲催促她去找男朋友,唯一一句外界的催促,就让我们觉得压力大到无法呼吸。
不禁让我重新审视,外界的压力究竟是不是一个借口,也许并不是爱情的死亡原因,只是自己的懦弱我不愿承认。
你说黎明前才是最冷的,而我却缴械在子时的恐惧。
允珠去酒吧赴智书最后的约,收起狼狈相顾无言。
想起我曾面无表情直面的赤诚,曾假作无心忽略的渴望,甚至最后慌不择言撒过的谎。
也许,爱是克制。
你知道吗,再平淡无奇的台词只要放到合适的场景里就会有杀伤。
智书问姐姐你要给我买烟吗,智书说这是第一次来姐姐家呢,允珠问智书你喝水吗,最后的最后,阳台又一次飘起了烟圈但这次是允珠,不是智书。
每一场恋爱都要先表白才能接吻吗,每一个结局都要仪式感的说完再见才分手吗,每一点冷淡都要戳破后横加指责吗,每一段感情有因果就一定要分出对错吗,每一次久别重逢都要去解释无辜吗。
不需要的。
以及,允珠笑起来真的很好看。
非常喜欢,喜欢到无以复加。
连续两天不断回放,很久没有感受到心的疼痛了。
看到智书最后去找允珠时说出的我很想你,心就一刀刀的被撕裂。
慢节奏,小场景,细节到位。
每一句话,每个表情,每个场景都有浓浓的感情。
没有大风大浪,但却在我心里长驱直入,很好,真的很好。
开放式结尾虽然意犹未尽,但却是最合适的结局。
希望还能出续集,希望还能有下一部。
导演是否也与女生谈过恋爱,否则情节不会如此真实逼真。
喜欢女二号,喜欢这样的性格,但也十分同情她,整部戏中她应该是压力最大折磨最多的角色。
伪装的躯壳是永远的枷锁,真实的自己无处安放。
其实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但却迫于现实的压力,无法做真实的自己。
折磨自己,伤害爱人。
这里没有谁对谁错,爱情里也从来没有对错,更别说这同性之爱了。
爱了就是值得。
想死的晚上看这个简直是重击。如果不把过去的我当成sb我就该去死,而我没有死。当然当我很容易地说出死这个字,我肯定不会死。活着好累(´;︵;`)不想起床。
好真实的镜头感。默默地虐,默默地戳,哪有那么多大雨滂沱,山盟海誓,天崩地裂啊,苦苦的青涩,才是青春片嘛
19年的第一个五星,细节特别好,平淡又真实的感觉,演员的反应也特别自然,真的好,竟然觉得比卡罗尔还好。
三星半,智书和允珠都太憋屈了,但总觉得其实两个人并不合适。智书回到首尔才敢做自己,允珠谈个恋爱把事业搞得一团糟,全片唯一看着舒心的角色就是允珠的男性朋友。最心疼的台词是“我告诉他我有女朋友了。”“如果你这样到处说,你会没有朋友的。”
女主角太丑了!!看不下去!我老公说亲热戏拍的一点都不唯美!比男的还怂的女的!
22_123。导演竟然还被metoo运动爆了丑闻?
不喜歡
二位姐姐身材真好。允珠姐姐不漂亮,但是可爱,我愿意为姐姐做1。
谁没有大老远的跑去过她的城市,谁没有剩自己孤零零的在车站等着车,谁又不是想到了以前的自己就流了泪。
一段高速升温后突然冷却的感情,虽是智书主动,但后来允珠搭长途车,去讨欢心,换来的不过是冷漠和麻木。爱让人光芒万丈,却也让人卑微落入尘埃。忽然想到那句话,“一个姑娘最酷的时候,是她心里没有任何喜欢的人。”
看到一半看不下去了前面倒不难看
女生与女生的感情容易来得快,去得也快,因为很难经受住世俗的考验。所谓的真爱,或许就是经受过波折,除却激情、试探以外有超强的坚定,以及不可忽视的灵性的连结吧。感情上的成熟,真是需要造化。相较之下阿黛尔的生活的性爱戏不够真实(体力也太好了吧),可后者的故事就更完整和曲折(更好看)。
怪不得都说真实,这个光影和镜头语言太差劲了,就像随便拍的,不知道为什么分这么高。
没什么感觉,我可能是直男癌了
我的心里还有你,只是生活已经让我容不下你了。
能感到挺真实细腻的,但是对我没有什么感情共鸣。
比较写实。其实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都一样,人想要不受任何社会家庭关系的影响来主宰自己的生活,唯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财务自由。
三星半吧,之前各种推送说的太好,看了觉得就还好。也没啥可说的,哎。
只要你给我看百合,我们就是好朋友!... :q
初恋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