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后的宇宙碎片
Crumbs
导演:米格尔·兰索
主演:丹尼尔·塔德塞,策加耶·阿贝格兹,希泰·亚伯拉,勒布·贝克勒,门格斯图·伯哈努,格图·菲沙,吉尔马·盖布里荷沃,季诺·皮尼罗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芬兰/埃塞俄比亚语言:阿姆哈拉语,南非语年份:2015
简介:文明灭绝的大战落幕后,一对男女独自在杳无人烟的废墟中相依为命,但天边高挂的巨大太空船、破旧保龄球馆裡的各种奇怪现象环绕著两人,不祥预兆一再显现。 仅耗费二十余万美金制作,全片选在埃塞俄比亚北部几乎无人居住、对外交通断绝的鬼城达洛尔拍摄,将怪石嶙峋的大地奇景与颓敝凋零的古老遗迹尽收眼底,擦撞出怪诞扭曲的超现实光景。详细 >
发现很多下面的评论都是从对非洲的刻板印象出发来分析电影,而并非将其放置在sci-fi或者afrofuturism的脉络里。之前在一个讲座中听过关于这个电影的分析,但当时没看过,没什么印象。这次看了之后个人观感还不错,镜头画面以及很多文化符号的运用,太多可以深挖的地方,有时间再来补长评论吧。
去晚了没看到片头。中间睡了会。片尾那飞船变成人的前臂一样飞走...爆炸了
如果美国梦仅凭其残片遗骸便足以在浩劫后的北非荒原虽远必诛地勾唤出一整套物神信仰,则我们这些身逢其盛的观众岂能不更懔畏于美国梦本体的强大魔力。即便是我(又如何?)看完电影也觉得该学学男主角买个小狮子玩偶回家,而我能做到的最大抵抗不过是买个本地仿制品而已,还是逃不出美国梦的疆界。
后来我想大概在埃塞俄比亚这种原来是白人统治后来被黑哥们平等后光复的地方,这种废弃的相对于生存在来说并不必要的地方还是很多的,估计非洲黑哥们有这种情趣的不多,也懒得拆掉重建,就这么荒着好了。
感觉想象合理。
呃,看不懂
Shit
如果非洲被提起,部落、木雕、带图腾的披肩便出现;但这不是真相,至少仅是真相的一小部分。非洲是一片超越时间的土地,非洲未来主义不指向未来,它是一座过去、现在、未来的桥 像这部影片,碎屑。古埃及文化、天主教、东正教,欧洲殖民文化,以及可口可乐. 它们都存在于非洲。 混乱、变化、结合;无人能叙,非洲文化为何;像这部影片,碎屑,在这片大陆,一切都是隐喻的。
一部有趣的电影
一个字,困
也不是不可以分析,分析完了也没什么太多意义的“超现实”电影
额…
整个制作感觉有点学生气,还是好看,而且很飞。发生在末日之后的故事一律归为超现实,基于这个设定,片子里的角度是应该被鼓励的。除了浩劫后的荒凉和绝望,我们还可以回外星啊,世界末日又怎么样呢,还有爱啊,还有梦啊,哈哈哈爱和梦以及上天的冲动,本身就构成了最大的荒诞,so called黑色幽默。
莫名其妙的风格。我猜导演想实现的意图是人心中臆想出来的所谓的神都是假的,虚幻的。人们yy出来的所谓的美好最后都像收古董典当行老板的飞船一样最后在宇宙深处爆炸,变成了末日后的宇宙碎片。里面还有一些奇怪的笑点,崇拜一些我们众所周知的明星,大概都是用来讽刺这些愚昧的崇拜。节奏略慢。。。
超人看了会沉默,乔丹看了会流泪。忍者神龟、迈克尔杰克逊、家乐福纷纷点赞。中二到一定程度……导演你脑袋被门夹过吧……
观影前就困得要死,电影又相当沉闷对白较少,于是我一次又一次的睡着了,但却又好似没有错过什么剧情……坦白说并没有看懂这部电影,对我来说它也太过沉闷无聊,这是我北影节选择最失败的一部电影。虽然有可乐供奉乔丹,家乐福产的宝剑,迈克尔杰克逊的唱片等亮点,但是也一点都不好笑。2016.04.17
没拍出末日的废弃虚无感,几个场景也没有末日的感觉,更没有表现出什麽东西
神神叨叨里有丝丝的恐惧
估计欧美国家看我们的科幻也有这种尴尬吧
我还不如好好睡一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