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不是一个专业影评人,只属于那种闲散时间随便找两部电影来过过眼瘾或者虐虐心。
用我自己的话说,我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或许是因为我太肤浅,但这部电影必须让我向老罗和因为Face OFF认识的屈伏塔致敬,不管是本人,还是他们所饰演的角色,老而弥坚。
人与人之间的仇恨是否有终点?
在整片一次又一次的打斗后,两人才发现,这永远都没有终点,可直到结尾,上校端起枪,才发现,他还是在重复自己的罪恶… 仇恨的终点其实仅仅在于,你是否能向自己忏悔,只有这样你才能正视自己,以及他人的罪恶。
我想再深入一点探讨,也许会是个悖论,但是导演仅仅点到而止,处理的很好。
至于战争是否有终点,导演已经在结尾给出很明确的答案——-哪怕是上校终于可以坦然的面对家人,怀里揣着给孙子的礼物,车里的收音机里依然播放着战争的背景音。。。
而波西米亚人的Live long相信也是送给上校最好的祝福语。
电影结尾后,有近7分钟的OST,配上岿然不动甚至坚硬的自然风光,着实是一部很纯爷们的片子。
我想,也许你真应该去看看。
战争与人性是人类探讨的永恒主题,人性的抒写也成为战争电影的重要表现内容。
《六韬三略·百战奇略·好战》中说,“夫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
人类发动战争,采取大规模的惨不忍睹式的屠杀活动,仿佛就像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拐点。
电影《致命对决》正是通过塞尔维亚战的杀戮与血腥、暴力的悲惨为引子,展现出经历战争之人背后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部影片创意式的大胆的叙事模式令人吃惊:一部电影就是通过战争表现两个人的对决。
这让笔者想起了路易·马勒于1981年拍摄的《与安德烈共进晚餐》。
两部影片在叙事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又能让人沉浸于其中,随着罗伯特·德尼罗与约翰·特拉沃尔塔的表演,感受到他们在银幕之上的鲜活生命与人性的光芒。
由马克·斯蒂文·约翰逊执导,罗伯特·德尼罗、约翰·特拉沃尔塔主演的剧情电影《致命对决》,以塞尔维亚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美国老兵隐居在深山中独自生活突遇复仇者的故事。
电影《致命对决》的故事并不复杂,和同类影片一样,单一的线索,让观众一看即明。
故事前置于塞尔维亚战争,一群美国士兵派遣到该地进行武装镇压,回到祖国后,上校本杰明·福德(罗伯特·德尼罗饰)不仅家庭破裂,一个人隐居深山老林,而且还遭遇新朋友的突然追杀,这无意间组合成了一个过去(塞尔维亚战场)与现在时空的矛盾空间。
在这个看似随意建构的空间中,我们透过两人的对白,透过影像的呈现,看到了尘封于历史缝隙之中的战争,包括死亡杀戮与血腥、暴力的奇观。
“电影的主要魅力和社会文化功能基本上是属于意识形态的。
”美国电影更是深谙其道。
“为什么我们要打仗”一直是美国战争电影探讨的核心主题之一。
比如《黑鹰坠落》表现出“你绝不能抛弃自己的同胞”的命题,《我们是军人》诠释的是“为了我们彼此”的真理,等等。
而电影《致命对决》同样如此。
影片通过现代时空的视角叙说经年的战争故事,好似在谈论一场无关紧要的战争故事,实则是更深层次的挖掘战争带给人的心灵创伤。
导演透过上校本杰明·福德与狩猎爱好者埃米尔·科瓦克(约翰·特拉沃尔塔饰)的丛林对决,其内里却是透过一个民族与民族的对决,真正的表现出和为贵的内核。
片中,不管是看到满车厢的死体,无情的杀戮塞尔维亚叛乱者,还是埃米尔·科瓦克与本杰明·福德的残酷斗争,都将战争所遗留的人性问题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致命对决》中的埃米尔·科瓦克与本杰明·福德是不同“身份”的代表,它表现出来的是性别、种族、职业、阶级、信仰等众多方面的不同,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因果关系。
这种由战争勾连的关系从战争之人与成长之人形成了一个时空的错位,也可以说,是指向个人主体意识的身份认同。
影片中,狂风暴雨之夜,本杰明·福德与埃米尔·科瓦克相谈盛欢,却无奈遭遇对方的无情追杀。
一方面是退休后隐居深山的美国老兵,一方面是带着深深仇恨的塞尔维亚战士,一老一中的对峙,产生了强烈的思想震荡和巨大的精神磨难。
由此,本杰明·福德面对着埃米尔·科瓦克的咄咄逼人,面对着埃米尔·科瓦克残酷的方式,不得不勇敢面对,并以战士的方式解决这场来自战争所引发的后续问题。
从《拯救大兵瑞恩》到《风语者》再到《黑鹰坠落》、《现代启示录》等,无不通过战场暴力的展现,真实还原出战争的原貌。
电影《致命对决》亦是如此。
虽说,该片在表现战争的场面相对较少,但两人的对抗的刺激与残酷还是让观众深切感知到战争的冷酷,以此,更加生动形象的体悟生命价值的重要性。
当本杰明·福德丢掉枪坐在一角与“敌人”埃米尔·科瓦克交谈时,说,“我现在是不是该告诉她战争结束了”,一切都不言自明。
这一刻,笔者看到了人与人的互相理解,看到了战争背后的人性反思,也看到了对于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与肯定。
没有说的那么差,从杀戮到止杀,最后两个人都得到了心灵的宽恕,开始重新直面家庭,社会,导演想通过这些来反思战争和杀戮对人性带来的杀害。
前半个小时带入感很强,全片自然画面摄影优美,本身暗示着自然与杀戮的对立。
虽然两位主演不断转换猎人和猎物式的互虐是为了给心灵转变做铺垫,但还是感觉拧巴了,不自然,反而没能给观众带来指引和共鸣。
《致命对决》注定是一部硬汉电影,虽然曾经是美军上校的罗伯特·德尼罗从塞尔维亚战场撤军后,隐居山林已经有了十八年,但面对着当年战场仇敌——塞尔维亚敢死队的约翰·特拉沃尔塔,还是丝毫不见颓势,沉着冷静而又毫不胆怯的应战,茂密的丛林和林间的木屋,成了两个人的战场,有那么几个瞬间,让人恍惚觉得时光又回到十八年之前,枪与弹,弓与箭,你来我往,但这一次,却多了些英雄惜英雄的意味,你争我夺的你死我活,也伴随着觥筹交错的知你知我,影片就是在这样复杂而矛盾的情绪与氛围中,拉开了一段迟到十八年的仇杀。
影片有着太多令人意外的地方,即使在观影前知道了前情提要,知道了约翰·特拉沃尔塔扮演的埃米尔,是前来寻仇,但依然无法放宽心的跟随剧情踏实走下去,因为你不知道突然在哪一刻,这看似和谐的画面,就是被无情的刺杀所击穿,所以,当罗伯特·德尼罗扮演的本杰明一如既往的在丛林中生活,并且在大雨的路边邂逅这位颇有机缘的狩猎爱好者的时候 ,谁都知道这是一场《农夫和蛇》的故事,早知道蛇会苏醒,咬人,只是不知道会发作在哪一刻,两人相遇后的故事,充满了巨大的张力,观影者似乎比剧中人更紧张,那是来自内心的悬空,反倒是待两位在狩猎时突然“撕逼”之后,这种心理纠结放下了一些,只是取代而来的,则是激烈的斗勇和惊险的斗智所延伸出的视听快感。
不久前北京国际电影节刚展映的《美国往事》,当年的罗伯特·德尼罗风头正劲,虽然是内敛及深邃的演出,但丝毫盖不住一身的英气,成就了一代的经典,而今再看《致命对决》中的罗伯特·德尼罗,不禁有英雄迟暮之感,但任凭沧桑的脸颊和苍苍的白发,依然掩盖不住那犀利的眼神,如今的德尼罗,极其符合片中隐居十八年之久的美军上校的角色诉求,尽管心已无战,但并不代表 他的各路触感有所退化,反倒是在“战火”被瞬间点燃之后 ,敏捷的身手,精准的判断,令人目瞪口呆的反败为胜,都令观众刮目相看,若盘点好莱坞老当益壮的动作大叔甚至大爷,罗伯特·德尼罗必定占有一席之地。
再说下约翰·特拉沃尔塔,这个曾经的青春潮流的象征,后来被吴宇森再次发觉,凭《断箭》和《变脸》二次翻红之后,又陷入了不愠不火的尴尬境地,特别是他主演并导演的《地球战场》,简直是好莱坞制片史上的巨大灾难,但 这一切都不能掩盖约翰·特拉沃尔塔的个性光芒,他依然是人群中最出挑的那抹亮色,只是在《致命对决》中,又一心隐藏自己的外形和身份,并神不知鬼不觉的获得了伯特·德尼罗的信任,然后在他刻意的安排下,展开了充满玄机的复仇。
在最恰当的时间和最恰当的地点,展开双雄对决,这种公平的竞争,体现的是他作为一个复仇者所遵循的武士道精神,或者是江湖的道义,无论怎样解析,这里面都饱含着残酷战争背后的冷静反思,但本片又无疑是致命仇敌化身忘年好基友的佳作,当约翰·特拉沃尔塔扮演的来自敢死队的死士,要正大光明、公平对决的取下罗伯特·德尼罗的性命时,一场迟到了十八年的复仇之战,就此开启。
下午看了马克的《杀戮季节》,两个男主角也都是大牌,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美国老兵福特,约翰·特拉沃尔塔饰演赛尔维亚老兵科瓦奇。
虽然故事情节单一,但内涵却很是丰富。
信仰这东西,在西方人看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于是为了信仰,便产生了两大元素,战争与宗教。
作为影片背景的波塞尼亚战争和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让这部两个人的影片笼罩上了恐怖的气氛,加上洛基山脉里荒草丛生、死寂幽暗的丛林,心灵的压抑始终难以拭去。
两个老兵为了各自的信仰,像两头巨兽一般在黑暗里互相倾轧,直至其一于死地。
这一过程当然是整部片子的重头戏,情节与很多战争片相似,但有些细节却显示了在晦暗的环境里人性的暂时性扭曲,与那种若即若离的苏醒。
如,被用线穿透小腿肌肉倒挂着;被用柠檬盐水浇灌流血的两腮;在张弓却又未射下逃脱的儿女;彼此为赎罪重复着忏悔辞。
最终,当金色的阳光驱散阴霾,仿佛也照亮了缺失光明的灵魂,一切罪孽都被原谅,人活着才是最好的救赎。
就像酒吧女郎送来的酒:Live long。
看完了,最让我震撼的镜头是两个死敌并排的坐在山崖边,看旭日的初生,其中颇具深意。
喜欢外国的电影,就像喜欢外国作家的小说一样,因为里面没有多少宏大的叙事,而是通过环境、心理等真实的影像打动读者。
如此,便喜欢深林,喜欢枯萎的老树,喜欢忧伤的旋律,喜欢不卑不亢的坚持。
《致命对决》,又一部拖了N久的片终于上映了,加上本来一个半小时愣是删二十分钟,真是醉到不行。
片中一共四个角色,主要两位男主因为曾经战场的纠葛而展开这场猫叔游戏般的斗争,也就是个碎嘴子的片,总归是看不下去的。
配音,刘北辰配特拉沃塔有他的骚劲,光听他了就忽略程玉珠了。
总之,爱看不看。
塔拉沃尔塔的口音学的好重。
影片的背景是波塞尼亚战争和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凡是说到屠杀,即便是杀了一个人也要加个大字吧。
影片涉及到的战争和宗教元素本身是富有争议的话题,故事把大环境下的战争浓缩为两个人之间的战争和复仇。
了解这部电影还要多多读读波塞尼亚战争的背景。
还是不太明白故事中两个人物冲突的背景和原因。
美军不是来波塞尼亚救援和调停的吗?
那为什么特拉沃尔塔扮演的波塞尼亚人要报复美国人。
这两个人都是战争后遗症产物两个人的内心变化,以及对话是这部电影的看点,老兵不能忘怀过去战争中看到的,做过的。
最后一声枪响,在最后交代到了,那是经过内心非常久的挣扎才开的一枪,最后他也交代,在那场战争中感觉到的一切,他走了极端,一个人封闭了起来,不愿看到自己,只是不愿从镜子中看到以前的一切,大胡子也是极端品种,死过了的人似乎都不怕死,继续回来找老兵单挑,但是他的目标只是让老兵接受挑战,然后迫使老兵交代罪行,向上帝忏悔,然后送他上路。
结果,在和老兵一次又一次的车轮战后,两人开始断断续续的说到了给他们带来的阴影以及痛苦,其实他们都是受害人不是吗。
战争是一场公平审判,也是一场残忍杀戮,在战争中所堆砌的尸体,就连上帝也无法直视,我很想问,上帝如果参加战争,那么他该宽恕胜方,还是败方,3可能,,连参加战争的自己也宽恕不了。
剧中两个主角都是一种典型的心理,也是很现实的心理就像两个在互说罪行的时候可以看到,战争的盲目让2个人都蒙蔽了双眼只是看到别人带给自己的伤害,而未能看到他们带给别人的伤害别人弄疼你,你也去弄回别人,这很正常,但你见人就弄就不正常了对吧,所以剧中一直讲上帝,上帝,为什么讲上帝,因为上帝没参加,就像看着你和别人打架的旁观者一样,你讲他,只是希望他能支持,和理解你,然后宽恕你,说你是对的,别人错的。
但真正两人坐下释怀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一切都没有那么糟糕,只是,你还没跳出那场可恶而蒙蔽你双眼的战争而已,当一场战争结束的时候,就让他结束吧。
这个电影有几个没想到:第一,没想到德尼罗以如此老迈之躯出演这样一部充满着血腥与打斗的影片;第二,第一眼竟然没有认出屈伏塔,这部影片中的屈伏塔和《巴黎谍影》中的屈伏塔判若两人;第三,没想到这场复仇竟是这样结果。
杀戮和以杀戮终结杀戮意义上也许不同,但本质上没有不同。
杀戮在幸存者和实施者心底都会留下不可愈合的创伤。
这部片子本意是对于战争和战争中的滥杀的一种反思,但是随着两个曾经的对手间的一次次的相互伤害,这种反思却变得有些玩笑了。
也许是德尼罗太老了,经不住连续的打斗的折腾,所以才将彼此间的相互搏杀弄成一次次的充满着偶然性的相互袭击,最后连德尼罗腿中不曾取出的导致他无休止的疼痛的那块单片都派上了用场。
再说屈伏塔,高高大大的一个曾经的杀手,竟然屡屡被一个拖着一条残腿的老人的一招一式就轻易的击倒,也是很让人不可思议的。
因为了这种种的不可思议,所以那种本应该沉重的反思变得轻飘了起来,最后两个人坐在悬崖边上,勉勉强强的完成了心灵的解脱。
这样的影片真的没啥看头,如果还能坐下来将电影从头到尾看完的,完全是出于对于德尼罗和屈伏塔两个人的喜爱,已经是和这部电影无关的事情了。
而这四星的评价,也是给予这两个人而不是给予这部电影的,如果电影能够再精彩一些,那就不只是五星级的评价了。
这些好莱坞的曾经的巨星们,很难得再造往日的辉煌了,因为很难得有适合他们的剧本,而剧本要同时适合两个人,难于上青天了。
故事讲得很出色,来来回回的狩猎与被狩猎中揭示人性中的那一点善。
很多的事情发生了就永远的发生了,我们不能改变什么,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犯了错,不去改正,还要一错再错下去?
影片画面很有味道,在不急不缓的讲故事,然后把思想一点一点的表述出来。
这本就是一个有点超现实的电影,非要追求完美无暇,那这个故事就不会出现。
人性本就是在对和错中上下浮沉,最终找到一个自己能过接受的平衡点。
五颗星……
战争反思题材,只有两个演员
看了忘评价了……两个老男人的基情……唔,很中肯的评价
???
OMG。。这种垃圾片的分能到6+??看来两人的脑残粉还是很多的。如果不是这俩猪脚我想我不会看完。。想知道导演什么来头能用这么个烂剧本请到这两位。。你们知道为什么是大团圆结局吗?因为爱情。
反战 好玩的毛子口音 圣鹿
这俩老哥们为了洗钱胡诌了这么一个电影吧,怎么看都是各种不靠谱。
飛機上看還是挺entertaining的
两个人的电影,总体算合格
不要浪,浪了就会死,不作死就不会死 结局其实很明显,略显刻意
风景很美剧情一般,你杀我来我杀你最后杀出基情来了
光看两位影帝言情举止我就够满足了...4星,长寿...
破片一出断人肠!
我可没觉得哪里烂、谁到底才是受害者?谁更应该跪倒在上帝面前告白自己的罪祈求宽恕?
我还挺爱看这种男人之间打来打去血和泥巴掺合着唠叨
折腾来折腾去 导演用了心 可还是没把事儿说好
屈伏塔和德尼罗都是老胳膊老腿了,不容易啊。但是这个像游戏一样的回合制是闹哪样啊?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絮絮叨叨的俩老头,基情四射!
音乐和基调偏文艺,画面和演技很重口
虽然有两个老帅哥撑场面,虽然头三十分钟风景如画色调惬意,但是剧情发展还真是有够啰嗦
没想到爷爷身体还那么硬朗啊...真能折腾...3星全给爷爷了..剧情真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