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英在《大话西游》里借着唐僧的嘴说:“人和妖精都是妈生的,不同的人是人他妈的,妖呢是妖他的妈的”。
此话一出,立马直戳一干小妖的心扉,当即就有牛头马面者忙不迭的剖腹上吊,可见是揭了三界众生的命门。
话虽有点绕口,但道理很强大,当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人时,首要的就是搞清楚他(她)的出身背景,但凡人都得有个来历,而这来历常常在不经意间就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轨迹。
大而化之的推演下:作为一个族群甚至一个物种,我们也必须得搞清楚它的妈是谁,搞清了妈,子子孙孙们就逃不出我们的理解能力了。
那么,人是谁他妈?
话说人类最初有点不自信,需要造些神话勾连神与人的关系,甭管泥巴还是肋骨,横竖人都是神之子;而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人开始自许为万物之灵,大写的“人”字开始招摇过市——哈姆雷特曾肉麻的吹捧道:“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能力!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于是乎,人与神的关系悄悄被斩断了,人为自然界立法,人统摄全世界的生灵,人是所有“存在者”中的“此在”。
而随着时间进入现代,生命科学蓬勃发展,人已经不满足于掌控自己,连DNA都成了待解的密码,人修补生命、改变生命,最后,人已经僭越了神的职责——开始制造生命。
人类的想象力总走在实践的前头,虽然2010年5月20日呱呱坠地的人造生命还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单细胞细菌(被命名为“辛西娅”),但奥巴马总统已经下令评估其伦理道德风险,可见这个潘多拉魔盒一俟被打开,后面还不知道会生出什么妖蛾子来。
在大银幕上,妖蛾子已经出了,看着文森佐•纳塔利新近导演的《人兽杂交》一片,真不知算不算“辛西娅”的植入式广告。
光影源流人造生命的话题在世界文化史上古已有之,如果把远古时代的那些神祗都看作是人的“拟神化”的话,人类一直就在造人,从女娲娘娘到上帝耶和华,概莫能外。
不过真正在严格意义上使用理性、科学的方法制造生命,在文学史和电影史上最有影响的作品应该从《弗兰肯斯坦》算起,自从雪莱的新娘杜撰出这部“科幻小说之母”后,疯狂的科学家们自以为是的操起现代实验科学的手段造出恐怖生物的母题,就不断的被重复着。
其实“弗兰肯斯坦”是那个疯狂科学家的名字,不过以讹传讹,现在许多人都以为这就是片中那个人造人的名字——弗兰肯斯坦用尸块拼出来的生命名唤“亚当”,那可是伊甸园里人类始祖的姓名。
后现代的弗兰肯斯坦则非赫伯特•维斯特莫属,这位从瑞士流窜回美国的疯狂医学家继承了弗兰肯斯坦的学术志向,而且表现得更加怪鸡,立志将死尸复活,而随着维斯特的事业进展,满银幕的人类体液迸裂镜头也愈发——《活跳尸》系列遂成为Cult片的代表。
严格的说,《弗兰肯斯坦》和《活跳尸》都是起死回生的命题,严格推敲起来跟《三更之回家》是一个意思,而真正写到凭空造出生命,还是要数《异种》这样的电影,这当然是在沃森、克里克等人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以后,自从“基因”俩字进入人类的词典,编剧们再忽悠起人造生命来,就更加有鼻子有眼了。
不过艺术家的想象力总是行走在科学家们的实践前面,科幻小说大师H•G•威尔斯1896年就有《人魔岛》小说面世,此书在1932、1977、1996年多次被好莱坞影人搬上大银幕,片中的“弗兰肯斯坦”名叫莫里博士,他丧心病狂的将野兽和人类的生物特质结合起来,妄图创造出全新的物种。
在遗传学方兴未艾的19世纪末,威尔斯何以有此种穿越时空的想象力,实在令人叹服(《弗兰肯斯坦》对此书的灵感促发也不言而喻)。
《人魔岛》这种将人类生物性状略作改变后诞生新生命的方法,也就是《人兽杂交》的技术蓝图。
克隆技术的发展则引发了另一个人造生命电影的亚类型,最有代表性的当属《逃出克隆岛》,在这部影片里,克隆技术成为富人们最好的健康保险,他们通过克隆技术复制另一个躯体,然后将其豢养起来,成为自己的器官移植供体,而一众克隆人们则整日浑浑噩噩,待宰羔羊般等着大限来临。
而某天某位克隆供体突然觉醒,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寻真之旅,这才有了《逃出克隆岛》的震撼场景。
克隆技术毕竟太年轻,相较而言,还是机械技术造人的文化史更加源远流长,机器人一旦以假乱真,其与人类之间的界限便也空前模糊起来。
阿西莫夫在《我,机器人》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后世更将其丰富发展),解决了机器人与人类共处的和谐问题,可惜半个多世纪后威尔•史密斯在大银幕上只忙着展现肱二头肌,影片便也丢弃了阿西莫夫极富哲理性的思考,《机械公敌》这种盗版碟式的中译名倒也符合影片主题。
机器人像人,本质其实上就是个人工智能的问题,2001年斯皮尔博格接过库布里克的衣钵,执导了《人工智能》一片,片中两位机器人踏上了渴求变身成人的漫漫旅程,实质与上世纪末罗宾•威廉斯主演的《变人》一片主题无异,在后者中,罗宾•威廉斯饰演的机器人与一个家族相守相伴,从最初的机械仆人到后来被人类所认可,享有爱的权利,堪称是一部机器人的史诗。
当然,说到人造机械生命与人类共处的主题,《银翼杀手》不得不提,这是一部当年票房惨败后来却彪炳电影史册的神作(莱德利•斯科特开创的《异形》系列也是人造生命题材的一大力作,片中一闪而过的马拉卡克人显然是人类的喻体,而片中已经出现了对人造生化人极不友好的描写),雷德利•斯科特在《银翼杀手》中营造的那种阴郁、冷峻的氛围,不啻是一则对人造生命前景的谶纬预言(《星球大战:克隆人进攻》则集合了克隆技术与机器人技术)。
生命科学也好,机械技术也罢,黑猫白猫,横竖都是为了逮住人造生命这只耗子,所以,抛开具体的技术手段,《人兽杂交》完全应该被放到更大范围的人造生命题材的电影里来考察,而这一区分标准也把《人兽杂交》和《绿巨人浩克》《地狱男爵》这类漫画变种人电影区分开来,对变种人电影来说,其实与美国漫画中的超级英雄没什么区别,蝙蝠侠无非就是个使用高科技的变种人,你要把他理解为有了基因突变的超能力也无甚不可,反正惩恶扬善,就算成了“黑暗骑士”观众们也都知道他是好人(丧尸片、怪兽片则可以从完全相反的意义上被理解)。
但是,如果某种生命是被人类有意识的通过科学手段创造出来的,这问题就大发了,如果严肃的思考下去——我们便会惊觉我们甚至不能把这一思考严肃的进行下去。
鬼魅诱惑文森佐•纳塔利是个剑走偏锋的新锐导演,当年35万美元就倒腾出了牛叉哄哄的《异次元杀阵》,被不少年轻影迷奉为经典,此番虽然仍显寒酸,但毕竟有了2600万美元的“巨款”打底,纳塔利便找来了阿德里安•布洛迪这位奥斯卡影帝来挎刀演出,再加上《潘神的迷宫》的班底襄助,《人兽杂交》虽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场面,但特效场面严丝合缝,人造生命“德伦”从丑陋的肉球进化成女人味十足的性感少女,画面并没有太粗糙的地方。
《人兽杂交》充斥着异样的歌特美感,德伦的成长经历与一个女性的成长没什么区别。
这也解释了女科学家卡斯特——布洛迪所饰演的男科学家尼科利的妻子——为什么会对德伦狂泻母爱。
人类终究是个视觉动物,我们判断一个东西是不是“人”,看的就是外表——我们决不会对一个奇形怪状的物体轻易有认同感,即使“他”智商超过200;我们也会瞬间对一个毫无生命的公仔大喊“卡哇伊”,仅仅因为这团绒线的外表形酷肖人形。
所以,德伦甫一出生虽是个不折不扣的怪物(那段出生的主观视角镜头让我想起了《铁皮鼓》),但是女大十八变,没多久便出落成了一个婷婷玉立的美少女。
性成熟(套用人类的衡量标准)后的德伦很快引发了卡斯特和尼科利之间的不信任,两人的态度正好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德伦其实是在卡斯特的“溺爱”下才得以诞生并成长的,在此过程中,尼科利扮演了清醒的反思者和旁观者的角色。
然而在一次目睹德伦杀死宠物猫并差点命丧其“尾”的恶行之后,卡斯特顿改前非,开始“残忍”的切下德伦肢体的一部分用于化验,而尼科利则对德伦的怜悯之情油然而生。
人类为什么会对人造生命感到恐惧?
怕死还在其次,关键是人造生命对既有伦理和价值体系摧枯拉朽的破坏作用——一俟人造生命诞生,“人”的定义势必要重写,这正是每个人类个体不经过一番撕心裂肺断然难以接受的——德伦在《人兽杂交》里恰好承担了这样一个伦理终结者的角色。
德伦智商奇高,虽口不能言,但莫名其妙的英语就过了八级;此外,她身上还带有卡斯特的基因(这也为尼科利后来的行径预埋了道德上开脱的伏笔),婀娜的身姿甚是惹火(当然这也得感谢德尔菲娜•香奈克的好身材,幼年德伦则是由华裔小姑娘Chu扮演的),而且,化妆师有意把德伦的外形往性感妖媚上掇饬:她头皮白净,三千烦恼丝全无,辅以白皙的皮肤,初看起来甚是扎眼;再者,德伦有一根细长的尾巴,末梢还有蝎毒式的针刺,再加上后背、胳膊上长着薄膜状的翅膀,所谓天使面孔魔鬼身材,德伦就是照着这个路子来的。
极具现代派时尚气息的德伦很快让尼科利雄性荷尔蒙爆棚,一次做爱未遂充分暴露了尼科利的虚伪。
《人兽杂交》其实相当重男轻女,从精神分析学上看,完全可以把德伦理解成一个异质的女儿,她硬生生的插入尼科利和卡斯特之间,粗暴的夺走了卡斯特的家庭地位,所以会被卡斯特除掉。
当然德伦跟尼科利之间毫无血缘关系,但类比于人类的养育行为,我们理所当然的把尼科利看成是德伦的父亲,而父女之间的乱伦行径放在大银幕上实在是触目惊心——人造生命的出现,其实就是对人类自身的一次乱伦,从这个层面来理解,文森佐•纳塔利倒是切中肯綮。
德伦有着致命的危险,但德伦又有着无与伦比的鬼魅诱惑力(德伦结合了许多动物特质,这倒应合了古已有之的半兽人传说)。
弗洛伊德所说的“爱本能”和“死本能”在此达致了完美的统一,贾探春在抄检大观园后怒曰:“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这不仅仅在说贾府,说的也是全人类,搁在地球的生命体系里,人类绝对是至尊霸主“这样大族人家”,所以如果有一天要玩完,那就是抵御不了致命的诱惑,自己玩自己结果玩大发了,而人造生命可能就是“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的这关键一步。
乱伦的德伦在影片末尾给了观众们一个“惊喜”,正当大家都以为她寿终正寝埋入土堆后,一声尖啸宣告了德伦的重装归来。
这回德伦已不在是婀娜少女,而是孔武男儿,他别的不忙,只忙着与卡斯特交媾——好嘛,先是用女儿身勾引“父亲”尼科利,然后又霸王硬上弓强占“母亲”卡斯特,德伦这怪物的行径,委实罄竹难书。
鬼魅的德伦,在最后一刻彻底褪下了那层迷人的外壳。
末世隐忧尼科利死了,但卡斯特安然无恙。
看好莱坞电影多的朋友其实都猜得到这个结局,而且卡斯特一定是个大肚子——如果她肚里不怀上德伦的骨肉,那就主旋律得太没天理了。
卡斯特从此具有了《异形》母亲的色彩,一个繁殖机器,就像《隔山有眼》里那群变种人对他们掠来的女人干的那样。
值得注意的是,卡斯特是在商业公司的利益驱动下决定担负这一使命的——通常的指责都会把人造生命这样的“怪胎”归结于孟山都辉瑞们的名下,跨国公司的经济利益似乎天然的与人类良善相对立,在《人兽杂交》里,这样的描写仍然存在,尼科利不得不多次面对公司老板威廉•巴洛的威胁(饰演巴洛的大卫•休莱特在《异次元杀阵》里就与导演纳塔利有过合作,还在著名科幻剧集《星际之门:亚特兰蒂斯》里饰演过天才科学家马凯博士),不过相较而言,《人兽杂交》里的生物公司没那么脸谱化,他们基本上是在按照正常的商业逻辑办事,正常的商业利益追求,看不到有多么利欲熏心(真要分个是非的话,反而是尼科利夫妇先骗了公司)。
当卡斯特决心养育德伦留下的孽种时,公司的女老板与卡斯特一起呢喃着“会发生什么最坏的可能”,扶着肩头望向窗外。
这显然是个严肃的思考,不然,人造生命的题材很容易演绎成《人体蜈蚣》那样的无聊B级片。
商业公司显然没有威逼——“利诱”相对于卡斯特肚子里的巨大利润来源来说也不能算过火吧——卡斯特,与其说是支票保住了卡斯特的孩子,不如说是想要做母亲的愿望控制了卡斯特。
丧女的悲痛让卡斯特造出了德伦——或许还有那么一点邪恶的欲望。
不过从血缘伦理上推断,卡斯特肚子里的生命有些复杂——它是德伦的孩子,德伦是带有卡斯特基因的孩子,那这孩子算不算直系血亲乱伦的产物?
但另一方面,它只是带有卡斯特的基因,从逻辑上讲与卡斯特利用自己的部分基因造出另一个人造生命来没什么两样(只不过营养液罐变成了自己的子宫),所以,卡斯特的新孩子似乎没有伦理问题。
不过,罐子里出来的德伦也容易下杀手,一俟卡斯特的肚子里出来个孩子(除非它像异形幼体一样从宿主体内破体而出),这人权什么的就要提上议事日程了。
人造生命是否预示着人类末世的来临?
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呼吁停止人造生命的研究,不过我以为这是螳臂当车,既无必要也无意义。
生命科学是把双刃剑,从常识上讲,所有的医学都可以算作广义的生命科学,人造生命的研究毕竟能够对攻克疑难杂症有帮助,若因其可怖的前景而禁止,那医学岂不是都该被禁止?
再者,人类启动了生命科学的车轮,这辆大车就会不可遏制的始终运转下去——而生命科学这辆小车也是被绑在科学技术这辆大车上的,照此逻辑,难道要禁止所有的科学技术发展么?
一个可能的反驳是:不禁止,但要划一条发展的界限。
不过一来界限由谁来划是个大问题,二来你若不发展过头,又怎知界限该划在哪里?
我认可人类要有敬畏之心,要保有神秘主义的信仰,但技术的发展,恐怕还是只有技术自身能解决。
反过来说,人类的伦理也始终在与时俱进,既有了人兽杂交的产物,那就适应他们好了。
千百年来,同性恋、异装癖、土著人不都是这样被认同了?
当然我们也要直面末世将近的现实,风靡世界的“性感哲学家”齐泽克忧心忡忡的写道“我们应该将灾难作为无可避免之事来接受,然后回溯性地行动,瞄准那些已经写入星相里的东西,瞄准我们的命运”【1】。
人生了卡斯特、尼科利,然后他们又“生”了德伦,德伦又即将生出与卡斯特交媾之子,按照这个逻辑线条,其实他们都是“人他妈的”。
事情清楚了,根本没有妖怪。
【1】《生于末世》,吴冠军译,2010世博会斯洛文尼亚馆红宝书,第48页刊载于《看电影·午夜场》2010年第8期
看大家疑问太多,集中回答下:本片的男主其实是配角,只有女主才是主角。
她的一个变身(内心的投射)就是dren。
本片可理解成女主的性幻想和幻想的实现。
性幻想包括和其他生物的合体;勾引自己劳工(或是父亲)(在超我(自己)压抑下以dren身份);变成男人(以dren身份)和自己做爱;然后自己和自己做爱生出另一个自己(续集。。。
);当然还有显然的兽交幻想。
女主内心邪恶一面决不亚于dren(因为dren就是她自己)。
更细节一些,其实整个事件从头到尾是女主角主动策划。
她想要做的hybrid为什么被禁止?
为什么她还是要作?
然后,操作上,包括dren基因的各种来源是女主角自己亲手挑选(为什么要把自己基因混进去?
)她把自己基因混给dren还瞒着劳工,因为潜意识里面有想要让自己邪恶一面通过dren无顾忌的暴露出来的想法。
杀男主角的其实也是女主角自己(通过dren)。
因为自己已经有了男的变体,不再需要男人。
女主角反手又杀了dren因为已经与之交配过留着也没用(参见prestige,每次自己的copy只留一份比较合适哈哈哈)女主角平静得 保留子宫内的和dren交配而得的胎儿。
这个胎儿其实就是自己和自己交配的产物, 所以也就是自己(加上些其他生物)。
这片子更深的主题是更自我的,即导演的性幻想通过女主角的性幻想实现而实现。
如果你看了片子有幸有high的反应那多半是因为你也有开头处列举之一或者更多的幻想。
与内心投射的搏斗,或者缠绵,一般商业化的处理是蜘蛛侠3。
我是学心理的,我从行为心理学上解读该片。
我先讲心理学上的几个基本概念:人最小时,都有情结,小男孩是俄狄浦斯情结(也就是恋母情结),小女孩是赫拉克勒斯情结(恋父情结),大概从三岁到六岁。
另外还有个概念,就是人小时候在情感上缺少什么,长大后就会特别需求。
如怎么都拥有不了,就会“转移”式的宣泄。
(这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我们再来看本剧集:1,女科学家为什么要以那么强烈的制造小异型?
从剧中可以看出,她一直存有对其母亲的依恋感。
即使她母亲去世后,也没有走出来。
而她自己还希望像个小女孩般的在妈妈的身边被照顾。
但其母已去世,怎么能回得来?
于是在心理上。
她就出现了“转移”的行为。
即把自己成为一个母亲,去照顾个BABY,而她在照顾baby的过程中,来实现她“被照顾”的本能需求。
,2,小异型为什么诱惑男科学家?
很简单,一方面是生理上的需求,她已发育成熟。
另外,上面提到的。
在剧中,这其实是她父亲的象征。
这是恋父情结一种体现。
事实上,父亲在女儿小的时候给女儿很多的亲昵是非常重要的。
否则孩子长大后会很自卑,纠结。
我们可以看看周围,小姑娘小时候父亲关注不够的,长大后往往会嫁一个年纪很大的人。
父亲有出轨行为的,小姑娘过早开始性行为的几率也很高。
其实这都是赫拉克勒斯情结的延续。
注:影片中有个隐喻,就是父亲淹死女儿。
在人的潜意识中,淹死和被强暴是一回事,当然,这也反映了女孩儿潜意识里和父亲性交的原始性欲望。
(让自己取代母亲的地位)当然,这些在潜意识层面,和意识不是一回事。
,3,异型变性后为什么**女科学家?
和上面也是一码事,女科学家其实是他的妈妈。
俄狄浦斯情结的延续。
这点上和哈姆雷特的剧情是一致的。
如有疑问可参见《王子复仇记》。
4,为什么会变性?
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也就是精神分析流派。
有写到,女性由于天生缺乏男性生殖器,就认为自己是“残缺的”。
很多女孩在发育时,通过催眠了解到希望自己长出阴茎。
剧集中,同样是这种情绪的解读。
5,为什么最后女科学家会怀孕并且愿意做研究?
女科学家其实心中一直有个空洞,也是是一直在寻找“自己”,可以理解为一种存在感。
(应该和她的父亲有关,剧集中没有提到),而生出孩子,是寻找自己的一种方式。
整个影片中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一部心理学中精神分析流派的教科书。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写的。
提出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希望能给各位豆瓣们些提示。
- 优点- 大胆创新:影片大胆突破传统伦理界限,将人兽基因融合这一禁忌话题搬上银幕,设定新奇,挑战观众认知,激发对科技与伦理冲突的深度思考。
- 视觉冲击:在特效化妆与生物设计上投入颇大,杂交生物“卓伦”形象逼真,从外形到行为都给人强烈视觉冲击,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与惊悚氛围。
- 主题深刻:表面讲惊悚故事,实则深入探讨了科学研究的伦理边界、人性以及人类对自然干预的后果。
主角违背伦理进行实验,引发一系列危机,警示人们警惕科技失控。
- 缺点- 情节争议:后半段情节设定争议大。
“卓伦”性别转变与和男主角的亲密戏份,过于追求震撼效果,显得突兀且违背常理,削弱了故事可信度。
- 人物单薄:角色塑造不够深入,主角为推动实验无视伦理,缺乏充分动机铺垫,配角形象也多为功能性存在,难以让观众产生强烈情感共鸣。
我们通常将自我习以为常的成为自我。
人们受制约,把这种概念视为恒常而且真实的。
举起手,认为我就是这个形体。
自我逐渐被相互认知而放大,在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被相互认可。
人最终由一个无常,走向另一个无常,物种之间本身并没有分别,人也只不过其中一个小角色。
这样的电影从更广大的角度上来看,不过是人类作为生态链上的一个物种的小插曲,乱伦没有错、人兽恋也没有错,错的就是人把自己看成是神,主宰一切的造物主。
简单说就是小学自然课本上,我们把对我们有害的动物归结为害虫,把对我们有益的动物归结益虫,这就是原罪。
影片结尾女主角的怀孕明显是为了拍摄叙作的铺垫,这样的叙事桥断也是对老电影《变蝇人》的一个致敬。
我打算大大的剧透一把,不想知道剧情的,我先用一句话打发掉:这是一部令人瞠目应当力荐的烂片。
剧透开始。
两个疯狂的科学家,具体地说,是一个疯狂的女科学家和一个貌似有主见其实没主意的男科学家夫妇二人,脑袋进水,将人类基因(来自女科学家)和各种动物的基因混合烹饪,造出一个变态异型儿。
此异型从出生到影片中后段都是雌性,但在最后阶段突然摇身一变成了雄性。
在它非正常出生到非正常死亡的期间和他的人类“父母”分别发生了性关系。
最后男科学家被变成雄性的异型用尾巴上的毒钩扎死,异型被女科学家用石头砸死,而女科学家怀了异型的孩子。
异型尚为雌性的时候,爱上了男科学家,并目睹了男女科学家做爱的过程。
终于有一天,她对男科学家进行了勾引,男科学家抵挡了一次抵挡不了两次,终于和异型发生了让人切齿的人兽关系。
当然,他们在媾合中被女科学家逮了个正着。
影片影射了男科学家无法抵挡异型诱惑是因为她的基因中含有他老婆,也就是女科学家的成分。
啊啊啊啊,极品啊极品——因为到这时你以为高潮也不过如此,其实还没来到。
男女科学家终于决定要杀死异型,却发现异型已死。
含泪埋葬之后没想到异型突然复活,复活的身体已然变成了雄性。
疯狂的雄性异型疯狂的推倒了女科学家并对其进行了强奸的恶劣行径。
强奸结束的瞬间男科学家找到了他们,并用一根木棍插穿了异型。
谁知异型未死,并和男科学家展开了搏斗。
搏斗中,刚被强奸的女科学家快速的调整心态并振作了起来,用一块大石头向异型的头上砸去。
一砸未死的异型在下一砸落下的空当,用毒钩扎死了男科学家,自己死于随后落下的第二砸。
所以故事中的幸存者是女科学家——和她肚子里的小异型。
啊啊啊啊,然后影片就结束了。
整个影片被一幕幕"fucking scene"连接着,人兽不断杂交着。
而不明真相的我们一路都在“what the fuck”。
从头到尾,我们都在重复着这个句子“我靠,别告诉我XXX..” ——别告诉我他俩要have sex..别告诉我异型要变性。。。
别告诉我他要强奸她。。。
别告诉我她怀孕了。。。
——然后XXX就一件件如期发生了。
男科学家评价他们的杰作时说“we fucked up”。
其实这句话一语双关.因为他们不但fucked up, they are literally "fucked".呼。。。
爽啊。
真是一部挑战人类各种极限的大片!
关于克隆人,关于人兽交,关于科学的道德底线,关于自然和反自然。
没有看不到,只有想不到。
此片出续必定去看!
而且我想到时去看的一定都是回头客。
科幻,异形,怪物,伦理,惊悚,恐怖,混乱杂交的好莱坞式意识流影片...一向对此类怪物异形的影片甚是喜爱(好吧,大叔是有点重口味),经典的"异形"四部曲更是大爱.于是从知道有这部电影开始,就甚是期待.某日,一朋友逛碟店时打来电话,大叔心急忘形电话里便高呼"看看有没有一部叫'人兽杂交'的碟..."于是惹来路人侧目眼神无数,饱含不耻.JIONG...朋友电话里也是一嘴的BS:"你这么重口味?我才不开口,丢死人!"好吧,欲辩无语.暗暗咬牙,谁给起的中文译名,这么直白重口和异类?整个观影过程,我的鸡皮疙瘩掉了一地又一地,不是被感动,是被恶心的.充斥整部影片,就一"杂交"的混乱史.开始的兽兽杂交,人造子宫内的人兽实验.到最后真正的"人兽杂交",此"兽"(忘了叫啥名来着)先以全果身材(好吧,完全不SEXY,不知道男主怎么就被勾引了)和男主巫山云雨,再到后来"尸变",以全果MAN(好吧,更加无感)与女主OOXX,我已经想吐了.在豆瓣大多的豆友都将此片标上了"科幻和惊悚"的标签,个人却更想划到"伦理"的类型.与其纠结此"兽"是雌是雄,喜欢男主还是女主,倒不如从伦理角度考究带给我们的思考.谁又能说,将来的数十年,是不是真有如此的"人兽杂交"充斥着我们的世界,渗入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朝夕相伴?好吧,大叔又重口了...
不能怪这个怪物,人本身的欲望就助涨了怪物的本性,它并没有错,制造它的人类才应该认真思考一下,这种物种对于我们,甚至对于我们这个世界有什么贡献,人类在满足自己的时候,因为仅仅只是满足,女主角几乎已经把它当孩子看待了,失去了应该有的判断,所以该发生的就发生了,只是我觉得,这个怪物的背后还有些东西,需要我们去反思一样,其实它也在寻求生存之道,也在寻求如何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立足,所以他留下了种子,毕竟那男的不能生育,否则我觉得也不会有后面的那些了
我承认我的好奇,承认我在心理上确实很想知道,到底人最终会走向哪里。
我一向觉得西方的片子最主要探索的还是自己。
“我”到底是人,还是兽。
是我们自己以为我们是人,还是我们本性是兽,其实怎么也成不了人。
我们到底是世界的创造者还是世界的毁灭者。
我们到底需要不需要伦理和法律……我们最看重的也不是别人的看法,而是自己的看法,最爱的人也是自己……可往往对于我们最爱的人,我们是不知道怎么去爱的。
我们希望我们自己强大,却在无意识中纵容了自己的兽性。
我们约束自己,却可能斩断了自由的翅膀……这一切,只因为我们的欲望在于我们要一个所谓的完美的未来……一切科学的进步人类的进步,其实真的都是赤裸裸地挑战了人的道理伦理后实现的……科技和文明的进步都有累累白骨,到底它们的意义在哪里?
故事里男人会与奇怪的野兽的变态杂交,原因是因为那个野兽身上有其喜欢的人的基因,人总是会爱上类似的人,似乎是一种基因决定论或者说宿命论的大推广,非常符合西方的逻辑。
但是从生活中似乎也有所论证,我不知道是男人是一样的还是怎么样,我和我姐都希望在挑选对象时摆脱我父亲的痕迹,但是结婚很多年后我姐说,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我姐夫和我爸的个性越来越象。
而我也是,我是极其讨厌我父亲的,但我喜欢的那个人,朋友也笑着问我,你不觉得和你爸是一类人吗?
是不是就是这样,我们从母亲身上继承的某些东西,也成了让他们反感的原因,最终我们在无陷的轮回中无法摆脱,只能沉沦?
另一方面,女性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其实还是推动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在故事中,女科学家就是一个有非常强大的独立意志的人,她维护自己创造生命的本能,即便男人反对也在所不惜,她将生命看成是她的私有物品,既鼓励孩子,又责难孩子。
故事里,她所带的基因是迷……也许那个女老板就是她的母亲?
到底这个世界是由男人的私欲和不坚定所决定的,还是由女性的疯狂和偏执所决定的,还是,其实没有必要分出男性女性,都是人而已……
我认为电影的立意很好,人兽杂交产生了新物种,这个物种到底应该怎样去被社会面对?
人为产生新物种是正确的吗?
既然产生了,要当作孩子吗?
这些正是科学与道德伦理之间一直争斗的问题。
男女主在决定是否要养“孩子”和与“孩子生活”的过程中真实反映了“男人理性,女人感性”这句话。
我确实不能接受乱伦(既然把小怪兽收养作了孩子,那就算是乱伦了吧)这个情节,但是不能被接受并不意味着这部电影不好啊。
先和男主乱伦,变性了又和女主乱伦,最后还怀了孕,这可能就是男女主践踏道德伦理应得的报应吧。
这部电影真的让我有很多感触。
文无第一,有的人也认为这部电影是“人兽AV”。
我真不愿意相信它能发展的跟我猥琐的想法这么一致。。。实在是乱伦到我情何以堪。。。
如果你能经受得住大量重口味镜头和各种让人几乎无法接受的道德观 那么我觉得这部片值得一看 呈现出来更多的是对科学的反思 其次如果从cult片的角度看 这部片还是合格的 另外男主角竟然是艾德里安布洛迪、、、
被恶心到了
只是想看看杂交出来的样子
真的很无语
片名的拉风程度与影片的实质内容成反比
傻逼一般
题材很好,可惜不耐看
无聊
好恶心.....好恶!心!
雙性啊。。。結局的處理還不錯
自作孽不可活啊,人家海陆空的变种人,普通人类怎么比!
holy fuck
这是什么生物?有双栖肺,体型哺乳类,还有翅膀,性交后可变性。十足的怪物啊!
重口味,但是不够香艳
我就一直在纳闷DREN到底是人类的DNA跟什么动物杂交出来的,蝙蝠?兔子?蝎子?AND SO ON.... = = 无语凝噎了我简直,等着看续集
没看懂
★★★☆:够邪恶,我的菜
情何以堪啊。
囧得死个人!从头到尾本人都在:“该不是要……果然……”的句式中看完此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