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猫是我最喜欢的漫画,从我小学开始一直看到大学的现在,每次看都有很多的感动,每次看,都会想起那年夏天,每天早上节约一块钱,节约几天去买一本机器猫的那个无知的夏天。
几个小朋友拿着分别买的机器猫,好好的分享。
分享新奇的工具,想像自己也有那只机器猫。
想像所有的工具都是自己的所有。
看见了新的剧场版,迫不及待的下了下来,希望延续自己的童年。
可是看到一半,觉得很无聊,可是康夫还是那个白白的康夫,机器猫还是那个肉肉的机器猫,欺负人的技安也还是那么横蛮,富有的强夫也还是那么显摆,静子也是那么的温柔,什么都没有改变,道具还是那些东西,为什么我就觉得一点都不好看了呢,什么都没有改变吗?
答案已经揭晓,只是我不肯承认,改变的东西是我,我不能幼齿到看着机器猫依然还是愿意天真的以为,机器猫可能存在,我也不在能理解,为什么童年的问题总是那么多。
逝去的不是机器猫,逝去的是我的童年,我没有办法看着简单的情节,看见无趣的对白,我也想继续装白痴看完。
可是看到完全没有意外的情节,都已经无语了。
我甚至觉得悲哀,难道我真的不能不继续伪装的看下去了吗?
我真的不想长大,可是机器猫不会长大,他盘踞在无数和我一样的人的心头,也盘踞在小朋友的心头,只是我不能再是那个无知的小朋友,可是我爱机器猫,爱着逝去的那个童年,逝去的那个永远灿烂的夏天。
竹蜻蜓从我眼前晃过,所以我离开了那个美好的恐龙世界。
今天去看《哆啦A梦》。
两天在电影院看三部电影,是个纪录。
大早晨排了长长的队,看机器猫的大部分是家长领着孩子,以及痴迷机器猫的大孩子。
对了,我不喜欢哆啦A梦这个名字,太现代了。
我喜欢小叮当,机器猫!
不过那天看到说“哆啦A梦”是作者的遗愿,认为这是个国际化的名字。
看电影,这是最可爱的一次。
电影里的恐龙皮皮会发出一种“皮一”的叫声,只要小恐龙一上镜,看电影的小孩子就会自觉地喊出来,“皮一”的呼喊声就此起彼伏。
左边坐的一个小男孩,在moro小姐的指点下,发现长得确实像陈怡川,去年好男儿中的空军中尉。
最近我和她一起看到的小孩,女孩就像郑丽媛,男孩就像井柏然,挫到不行。
她恶狠狠地管所有祖国的花朵叫做“小屁孩”“小崽子”。
对,接着说电影院里的事,我旁边的小男孩,就是陈怡川,很博学的样子,小恐龙刚出生,他就知道是哪种类型的,(相当于明星看一眼衣服就知道什么牌子,卖鞋的看一眼脚就知道多大码的),虽然后来被证实判断错误。
博学的小陈怡川,在大雄坐上时光机的关键时刻,从凳子上卡了。
我忍俊不禁地乐了(雪艳老师说过这是个病句!
)我们坐在后排,前排的孩子活泼一些,用东北话说“乐得嘎嘎地”,是那种集体反映的大笑,小孩的大笑。
当动画片里,不能缺少的大坏蛋,出现,并且胡作非为时,附近的两个小姑娘受不了了。
小姑娘始终重复一句话,“太过分了”,并且声音越来越大(表达气愤的方式激烈,内容含蓄,有才,祖国的大花朵)。
电影结束在孩子们一片唧唧喳喳不知为啥而笑的气氛中。
自己觉得欢乐得不行不是来看电影的,是来欣赏孩子们的欢乐,用以发达自己落后的欢乐细胞。
敬告所有朋友,有机会一定要坐在孩子中间看电影!
另外,这两天看电影,场场必睡,在大雄和坏蛋搏斗的关键时刻,又睡着了。
I am sorry!
2007年泛起了一种全方位多形式的怀旧气息,从《忍者神龟》、《变形金刚》、《哆啦A梦》大银幕的回归,到ACG界《EVA》剧场版的逆袭,又或是国内cosplay圈子里对《灌蓝高手》、《天空战记》、《X战记》、《樱花大战》等经典作品的再现之热衷,统统表现出爱好者无法抑制的怀念之情。
其他的不说,大银幕的接档回归总算让某给补完了。
龟和汽车人是大片,俺就是响应圈子里喊出的“首映去包场”的宅人精神也会去的。
而《多啦A梦》是在看汽车人时在电影院里看到宣传海报,因为之前从没在电视以外的地方看到过活动的机器猫众生像,且藤子·F·不二雄先生的这部日本国宝级作品在下确实也看不出有任何的技术指标要求我必须要到影院里去满足(逗号之后有48个字…囧)。
在性价比之间挣扎了甚久,终于被师姐博里的观后感动了。
故事很简单,野比和大胖打赌,寻找到恐龙蛋并把它孵了出来,为了送小恐龙(话说为什么要叫皮皮啊?
= =+)回白垩纪,哆啦A梦少年队回到一亿年前的地球,并与恐龙狩猎者进行了较量…更简单的概括,那无疑就是“爱与勇气的大冒险”,重点突出,主题深刻。
野比对皮皮的抚育之爱,皮皮对野比的依恋之爱,多啦A梦对野比的一如既往的关爱,少年队之间的友谊之爱,甚至爸爸对野比的理解之爱,都是影片里对“爱”的解释;勇气更是少年人所不能缺少的:野比对皮皮被围困公园展开的救援,少年队与恐龙狩猎者展开的种种对抗,为援救同伴面对霸王龙依然不后退等等都是因为少年们心中勇气的伟大力量。
因为爱和勇气,少年们可以面对白垩纪的陌生环境,可以坚持走完跨越大陆的漫长路途,可以对抗坏人的凶险扑杀,可以团结一致,可以克服对家人的思念和依赖,来完成一个惊险的大冒险。
“爱和勇气的大冒险“,这样一个定语小句,相信很多熟悉或对日本动漫有一些了解的人看到都会勾起嘴角,太多的jump系热血动漫作品都被概括为此,当然,现在站在我这个年龄和角度来说,这个形容已经带上了狗血的气息。
虽然很俗气,很低龄,很主旋律,但你不得不承认“爱”、“勇气”、“大冒险”的关键字确实是对经典故事的最集中概括。
穿丛林,越山谷,漂激流,跳瀑布,这些真人电影中冒险故事所必须的因素在哆啦A梦的动画里也得到了实现,从技术上来说,很多电影蒙太奇镜头的手法,三维特有视角的运用,无疑是剧场动画吸引观众的必要技术因素。
相对于忍者龟的激动后剧情的略显单薄,汽车人的眩目后扯淡无比的故事,哆啦A梦带给我的是更多感情的回归。
你永远不用花费头脑思考貌似的坏人突然间大反转多么匪夷所思,也不用妄想一格一格回放来看清楚汽车人们变身时部件的走向。
你只要跟着野比和哆啦A梦坐时光机回到过去,就可以用缩小电筒把皮皮缩小随身携带,就可以戴着竹蜻蜓去飞行,就可以用桃太郎丸子制服凶恶霸王龙。
如我一般去影院看哆啦A梦的人,多半是,甚至可以说几乎都是,为了寻梦而去的。
那个在童年时光伴随自己多时的蓝色机器猫,还有野比少年队,那些美好简单可爱的故事,种种新奇有趣的道具,或搞笑或温馨的情绪,和那个看着故事总是傻笑着的自己的小小身影,一起永远印刻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甚至从现在开始,自己就可以拿出来时不时回忆想念了。
爱和勇气,要永远珍藏在记忆里,那个曾经年少的你,千万不可以忘记呦!
大雄的恐龙中有一个元素是友情,希望表现一下大家因为友情走到一起,帮助大雄完成他的恐龙回家计划。
面对恐龙猎人的诱惑,炫耀党小夫态度很坚决,他不愿意吃苦,而且他不会损失任何东西,就算大雄不做他的炫耀受众了,早晚也可以用钱收买回来。
他最后妥协是因为大家的结盟,完全被孤立了。
大雄是个集人性弱点于一身的无产阶级废宅,之所以能当这么多年的主角,身上还是有点闪光点的,比如执着。
执着就是,一个成天吊儿郎当的人,忽然想要做点什么事情,并且投入了一定的精力,就跟浪子回头之类的差不多一个意思,让人忽然觉得他很好,很强大。
静香是伟大的无私的美丽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友,有着宝贵的同情心,因为同情皮助而占到了大雄一边。
哆啦A梦就是一个仆人,所以大雄说啥就是啥,他一般都支持。
要是不答应,大雄就坐地泡,最后也只能想办法糊弄他。
而且在这次讨论中,哆啦A梦根本没有投票权,被大雄之外的人无视。
胖虎是个炫耀党保镖,一般情况下是站在小夫一边的,但是这次因为大雄救了他一名,站到了大雄一边,虎的返恩。
总的说下来,这里面根本没有友情,有的只是同情、报恩、妥协、主仆。
原来温柔的眼神可以是那个鬼样子的,原来铜锣烧是可以十几个一起倒进嘴里的,原来四维空间袋是可以装下十几坨恐龙的,原来吃了桃太郎丸子的霸王龙的眼神是可以白痴到可爱的,原来竹蜻蜓的电池耗尽以后是会蔫巴的,原来叮当也不是万能的,至少他不会修时空机。
最重要的是,原来叮当的声音居然可以是那么loli的。
大雄为了在自夸为“霸王龙”的小夫面前争一口气,大雄喊出了“有朝一日,我发掘一颗真正的恐龙化石给你看”的宣言。
回到家的大雄,却被好朋友机器猫骂了一顿。
于是,大雄硬着头皮,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寻找。
一天,大雄真的找到了梦寐以求的恐龙蛋,并孵化出了一只可爱的小恐龙,取名:皮助。
可随着恐龙一天天地长大,窄小的房间已经容纳不下它那庞大的身躯。
大雄只好把它转移到附近公园的水池里。
而调皮捣蛋的小夫和伙伴们很快就发现了恐龙的踪迹,大吵大闹着要把其公诸于世……公园里有怪兽的消息传遍了日本。
为了让皮助过回正常的生活,大伙决定带比助回到一亿年前的白垩纪。
大雄和机器猫试图借助时空穿梭机把皮助送回远古的白垩纪,但却想不到惹来了一个戴黑面罩的神秘人想要来争夺皮助。
为了搭救小恐龙,将他带回日本,大雄、机器猫、静香、胖虎、小夫一起乘坐时光机再次前往白垩纪,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把皮助平安地送到一亿年前白垩纪的日本,并无奈的与皮助告别。
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是这份人与动物之间的友善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关爱动物,保护动物,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气氛。
看了《哆啦A梦:大雄的恐龙》不仅引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还引起了我要关爱动物的道理。
第一次在电影院看日本动画片剧场版,果然还是下载看比较好,大屏幕填不满的感觉,不过别有一番情趣,因观众的缘故。
大体上三个年龄段,20左右的,父母带着上小学甚至更小的孩子。
小孩儿是主角儿,他们的能量令我吃惊。
首先我一直拒绝管它叫哆啦a梦,虽然是音译,不过难道没人觉得它很bt吗?
机器猫就叫机器猫- -。
剧场版没有那熟悉的音乐,开演后小盆友们就激动地哼唱起来,结果片头曲根本不同……里面其他人名翻译得也和我小时候看的漫画不一样,不过跟现在电视上演的可能差不多,反正野比成大雄了。
让我惊讶的是,小盆友们能随着机器猫飞出口袋的宝贝一件件喊出名字,很多玩意儿我都不认识……不知道是我的心被hp勾走了,还是电影本身的缘故,反正觉得不是很好笑,一般般把,倒也没有产生厌倦,就那么看着,最后稍微煽下情就配合地55了,够意思吧……一些镜头,我只是嘴角上扬,小盆友们却哈哈哈笑得房顶快要被震翻,大盆友们不住地看他们。
一个小男孩儿的声音很响亮,笑得时候相当憨,结局哭得也是哇哇,虽然黑暗中只闻其声,仍印象深刻。
机器猫没给我留下什么感觉,小孩儿的天真却领教了,他们似乎有一种“人来疯”的天性,你笑,那我的笑声一定要高过你,于是形成彼此呼应,虽然夸张倒也有趣儿。
不知道我小时候是不是也参与过这种比试……http://shawxx.spaces.live.com/blog/cns!C75C78C8E80335DE!3166.entry
成人不宜的动画片。
看来机器猫还是短片拍拍好了,长篇实在是……也许是我长大了已经不适合这种儿童片了。
以前貌似我还买过机器猫长篇漫画看过,也照样很感动。
没法子,过了那年龄了。
这绝对是我海纳百川的影评中少有的居然跳着看的片子。
我可是一个电影耐力极强的人啊。
可是自从去了藤子不二雄纪念馆,我的想法改变了。
那种治愈和温暖深深打动了我。
先生是个很喜欢恐龙的人。
我在馆里几次差点流下眼泪。
我的纯真没有了吗,555,我要再看一遍试试
哆拉A梦 机器猫大概是记忆中最早的卡通片之一了吧。
最近机器猫又出了最新的剧场版《大雄的恐龙》。
剧情虽然极幼稚,但是看到熟悉的画面,熟悉的形象,熟悉的面孔,尤其是小叮当大雄一行人一起戴着竹蜻蜓飞翔,哆拉A梦的经典片头曲响起的时候,竟然有热泪盈眶的冲动。
时光仿佛又回到了15年前,6岁的我坐在家里的小电视前守候着机器猫的出现。
无忧无虑的童年啊,已经永远的离我而去,15年过去了,如今的我终日忙得不可开交,为生计奔波。
真的累了,看到15年(其实是40多年)都不会老的小叮当和大雄、宜静、阿福、技安,感慨万千啊。
我竟然觉得幼稚,说明我的童年真的一去不复返啦……儿时喜欢机器猫的朋友看看吧,当主题曲响起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受?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真的是圆了一个童年的梦吧。
虽然久远久远之前看过动画片,但毕竟已经记不清,技术上也不可同日而语。
我得说,电影果然还是要到电影院看才有效果的。
这就是为什么电视也好家庭影院也好始终无法取代电影的原因吧。
第一次在巨大屏幕上看到机器猫,居然只是这样就很感动。
[?
]……果然一代人有一代人值得怀念的东西啊=v=。
不过片子确实很好看。
虽然是给小孩子看的,但陪小孩子来的大人们也看的很乐[那你算什么-v-?
……]动作虽然有些夸张但是给小孩子的也可以理解,而且处理的非常流畅,也夸张的确实产生效果了[我听到有小孩子看的咯咯直笑……]。
有些情节是非常紧张的,我都看的一惊一惊的。
还有2个镜头很恐怖……唔。
但总体仍是很温馨。
尤其最后,狗血的可以……[喂,不要用这个形容词……]虽然是小孩子的动画,但背景处理的相当大气,远古的景色十分漂亮,恐龙奔过时的地动山摇也很逼真……印象深刻的是有几次,镜头晃动的真象人的视野在颠簸。
不得不想起宫老爷子的那些动画,日本人的细致与认真敬业完全体现了出来。
国内的一些动画——包括所谓的大片——实在是不能比的。
值得称赞的是配音配的还不错。
不象很多电视里的动画配的那么傻气。
在影院外看了一会这个片子的日文原声宣传预告片[在墙上的电视里放],感觉还是满贴近的。
中影有一点优点就是会把影片放完整,于是得以听到了片尾非常好听的日文主题曲,很干净的男声,温暖的歌。
背景是深蓝夜空下,大海与骑在恐龙背上的大雄的剪影,旁边会放出象蜡笔画一样可爱的图。
真的是会怀想起童年。
总之,这是一部我个人强烈推荐的片子!
每次大雄都是哭到劈裏啪啦的.
最优哆啦A梦剧场版!
永远记得 桃太郎驯服丸 这个道具。
唉看来是过了看机器猫的年龄了~ 看着很平淡
童年
看了这部尤其感觉没有哆啦a梦对大雄更好
和twins妹妹去杨家坪电影院看的。
仿佛那时觉得还蛮温馨的吧……
高中时候上映的,那一段时间好朋友都在piu piu的怪叫.临近考试了,我们都希望能有一个哆啦诶梦啊!!!!
从头哭到尾
依然机器猫的套路,依然感动得一塌糊涂
以前版本較樸實~順暢
其实是不错的片子,可惜不适合我看~~
2007-7-29
画面很简单,情节也特老套,我看到时候坐在第一排,不过还是感动的哭了。。。什么事啊,哎,青葱岁月啊
My favourite doreamon^_^
懒洋洋的夏天
我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看这片的…
谜一样的作画,崩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中间霸王龙和另一种龙打斗的那段,画的乱七八糟,帧数极低。
2007.7.24 星美国际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