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编剧是怎么一拍脑门想出来这么个创意,让一群警察于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在一所普通的警署联合里面的罪犯去对抗外面的黑警察这样的故事。
看,这句一句话主线里把时间,人物和地点全都交代清楚了。
但是当我们往上追溯影片的立意,即小警察的公义时,就会发现这样的表达方式太小了,他没有办法真正将立意高度体现出来,反而因为过于追求警匪联手的创意导致局面变小以及bug百出。
立意混乱在于影片结尾,退休警察彻底不知道怎么选择,于是死了,医生暧昧不清死了,小匪徒两个因为过于聪明死了,连最后的大boss黑帮老大也被警长放掉了……这立意整个模糊掉了。
bug就更数不清楚了,一个只有四名正规警察的警署怎么可能抵挡的住几十人的精英进攻?
更何况一上来就已经死了两名狱警,只剩下一老一小两个废物。
对,从人设来讲,剩下的两个都是废物,再加上两个花瓶女的,一个警署秘书一个心理医生。
我本来以为这两个职业设计会有巧妙的用处,然而实际并没有;纯花瓶,一个在穿着高跟鞋打枪在玻璃渣地上匍匐前进,一个一直口算2的乘方抵消心理压力最后被人近距离爆头,难以想象,这居然是心理医生的人设。。。
警察都是工具人,他们甚至没有认真的讨论过进攻计划,没有多线,没有回忆,就结束了。
导演很认真的用一条线,一个时间,聚焦在一个地方演了个小成本片。
伊桑就不适合这种无脑动作片……还不如请贝尔来,瘦的他也帅。
细节就不剧透了,看的过程会让你们知道什么叫警察的无能,翻拍的导演完全没想过现在的警察装备实力到底提升了多少倍。。。
看之前都没看过简介,没想到有Ethan Hawke,还记得他在《爱在日落余晖时》里的精彩表现,我很喜欢这小子的眼神,透着一股邪气,再加上玩世不恭的嘴角,绝了,但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就可以说是乏善可陈了。
本来就是一部翻拍商业片,再加上流水账似的叙述手法,实在是没有什么发挥空间。
电影故事本身没有什么硬伤,但整出剧没有重点、没有细节、没有震撼场面,感觉平淡无味。
如果不是Ethan Hawke,我可能都不会看完这部电影。
此片在13号警署这个封闭式场景的对攻紧张刺激扣人心弦。
本来以为女医生是女主角,按照警匪片惯例,即使被抓也一定是有惊无险的被男主勇猛救出,没想到被干脆利落的爆头了,现实就是如此真实,如此残酷,也让本片更有悬念更加紧张。
本片其实是一部披着警匪枪战片外套的探讨人性的片子,被共同利益捏合起来的临时组织,想要获得利益或是共度难关靠的是什么?
就是这部影片的主题:信任和忠诚。
主教和警长做到了,所以他们活到了最后。
在树林里,主教本可以自己逃跑,但还是选择和警长共同对敌,即使受生命威胁也不出卖警长,虽然嘴上说着马库斯还活着,对我来说,这很难接受,但其实只要主教全身而退,有的是办法收拾马库斯。
而警长最后也没说出主教的下落,真正的好基友不是嘴上口吐莲花,而是信任和忠诚。
这是一部刺激而有内涵的警匪片,虽然表面上并没有大肆渲染,也没有过多的感情戏,但越是这样,越自然流畅,值得回味。
初看片名,觉得这是一部滥俗的枪战片,但由于美国B类片常有惊奇之作,所以也便拿来看看,没有料到此片可以说比一些大片毫不逊色。
仅看故事梗概,我想许多人会错过此片的。
故事讲述了某群罪犯在押解的途中由于大雪封路而被迫要在一个即将废弃的警署中过夜,这个警署就是第13号警署。
由于其中一个罪犯与警方有龌龊的勾当,所以一帮警察跑来要刺杀这个罪犯,于是,13号警署的警长被迫与罪犯合作与警察黑帮展开一场对决。
这样一个关于警察黑帮的故事在美国影片中遍地都是,所以单以故事梗概来说真是不值一提,另外,如果说这是一部动作片,毫无疑问,与那些大片更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看片的初衷基本上是属于闲来无事的心态。
但万万没有想到,此片设置的细节真是相当突出,人在那种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及能量却是无以伦比的。
首先说说警长,八个月前由于执行任务而失去了两个伙伴,内心中处于挣扎的状态,整日里以酒精药物过活,照心理医生的评估,已经不适合做警察了。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面对突然情况的时候表现出做为一个警察的责任感,他让我想起了《正午》中的那个警长,绝境中坚持原则,不向黑暗力量妥协。
但从另一方面,他显得没有正午警长那样高尚,他只是为了活命,尤其为了让自己的下属们都活下来,这是责任,也更是他对八个月前那次失败的赎罪过程,但这意味着他将失去生命,因为警察黑帮的力量的确是太强大了。
其次说说那个匪首,这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家伙,若不是警长坚持原则,他早已死了。
但在这种危机的时刻,警长只得给他一个机会,自救的机会,除此以外没有任何理由了。
但就是这种自救,令他感受到了警长了信任,所以他也坚持到了最后,杀退匪徒,与警长并肩作战,甚至有机会逃跑的时候也没有选择弃警长而去,而是义无反顾地解救了警长。
这是一个典型的识时务,重承诺的罪犯,当然他不会因此而失去杀人魔头的称号。
老警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即将退休了,突然在新年之夜遇到这档子事情,有心将罪首交出一了百了,但却遇到个坚持原则的警长,所以只好同共对敌。
没想到警长竟然放出几个罪犯,令他十分气恼,偏要让这些罪犯回到牢里去。
这样看来,他也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但错了,原则在生死面前变得十分无力,尤其这么一个即将退休的老警察。
他的原则立即送给了警察黑帮,背叛,在一瞬间,但这足以致命,足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上述三个人可以说是本片的主要人物,但最令笔者痛心的是那个心理医生。
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一个女士,一个并不难看的女士,而是因为她的命运。
心理医生无意中被困在13号警署中,从来也没见过这样的场面,她被吓坏了。
一个弱女子,在这种情况下不被吓坏了才怪呢。
但就在搬请救兵的瞬间,她突然鼓起了勇气,决定要冒险。
如果说这是一时冲动的话,那么当她被抓的时候,面对枪口,她却表现出一幅勇敢的姿态。
在这里,笔者虽然不愿看到这样的结果,但必须承认,导演这样的安排是残酷也是不脱俗的,是区别于滥片的主要一笔。
就是女医生的死。
跪在地上的女人,被一枪毙命,绝境就是如此简单,即便是女人,也没有留下半点同情。
这是违背观众心愿的一笔,但它的震撼力却是如此地强大。
女医生的勇敢在绝境中显得是如此地无助,而警长的勇敢真的可以成功吗?
药品,酒,警长的自责,在女医生死后被彻底抛弃了,一个真正勇敢的人站了起来。
影片是群相的,不但上述几个人形象极为丰满,连那几个小罪犯的性格也表现得无遗,正因为如此,片中充满了内在的张力,各种各样的矛盾随时都有可能暴发。
警察与罪犯势不两立的对峙,自私地逃命还是共同抗敌,坚持还是放弃,这一切都是模糊的,同时也是清晰的,似乎那界线只在一念之间。
信任与背叛,在这一念之间也上升为本片的主题。
警长与匪首间的信任,警长与手下人之间的信任,甚至包括偷车贼与众人的信任,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极为强烈的审视着剧中的每一个人。
当老警察背叛的时候,是那么的出人意料又是如此的合乎情理。
在这个时候,背叛显得是如此的可怕,因为信任随着背叛已经完全丧失了它的尊严。
但紧接着,导演让警长与匪首之间的信任弥补了这样的缺失,信任的重归显然已经超越了本片的故事。
警匪本来就只是故事的框架,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才是真正的令人感到无比欣慰的东西。
随着过多警匪片的产生,为了寻求突破,有人在故事上做足了文章,曲折而神秘。
但本片算是一个例外,故事并不另类,但表现出来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足够紧张,这也许就是本片一个最大的成功所在。
2006-8-29于通县韩兮
这类影片有很多,密室杀人,孤岛惊魂,城堡血案,这类影片吸引我们的原因就在于禁闭的空间,我们都有一种冲动,就是看人物怎样摆脱困境,以此来安慰我们永远都摆脱不了的卑微现实。
这部确实没有第一部好,理由是它没有利用好一些可以让人印象深刻的意象,从而大大削弱了表现力度。
比如雪地里的人影,第一部就运用得较好,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好电影是怎么来的,就是在不损害剧情故事的前提下,把一些普通的人和事拍出特性,挖掘它的意蕴,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世界本身就是内涵深刻的。
where‘s capra finally,is he really dead in car? he's quite well when iris ask him to pretend to be dead.
本来就是想找一部传统的枪战影片来观赏的确实是传统,但是选角有点失误让憨厚的Laurence Fishbourne(CSI)演“黑”帮老大,和风骚的Drea De Matteo(Joey姐姐)饰警局秘书,感觉都不太对Ethan Hawke浑然一个江湖混混卧底还成,成了英勇无敌的警长不能接受影片的节奏也太松松垮垮缺少那种紧张劲儿不抓人
前面一直都很郁闷,只有后面比较经典。
警察和罪犯之间有一个君子协议:先抵御外敌,再解决他们的私人纠纷。
最后的一幕,罪犯救了警员,一个人离开,其他警察紧接着到达,警员本来可以告诉他们罪犯的去向的,但是他没有,为的就是履行他们的承诺。
很有感触!
身份是社会属性,人性的善恶才是自然属性。
不论上帝赋予他何种社会属性,他的自然属性基本处于恒定。
他与他之间的信任才是真正的令人感到无比欣慰的东西。
他说,因为死亡,这次,他不想再有人死了。
生存的欲望激发了他的本能。
他知道,他又一次选择错误。
又一次有人因为他的选择而丧命。
真正的好故事是对生活的比喻。
一个长达两小时的比喻。
现在好莱坞的头脑清楚的电影人都非常明白两个道理,那就是尊重观众的智商,还有就是跟观众的习惯思维斗争到底。
我们一眼就看出一定能活到最后的,即使死也要死得其所的心理医生根本不给咱铺垫一下就咣一枪,一句废话没有,就毫无价值得死了,这个东西虽然大家都有点接受不了但毕竟离真实更进了一步。
还有就是反面人物的智商噌噌的长,以往我们觉得主角的一个一定能够给敌人重创的巧思却被敌人巧妙的化解,这种做法真是太合理了,从这里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势均力敌的较量,把我们从正义必胜的简单思维中拉了出来。
http://tygoonray.blogbus.com/index.html
这是克隆哪一部来着?
為什麼翻拍這片子。不知道2005年看怎樣,現在看基本沒什麼吸引人地方
刺激~~又找到一部翻拍比原作更经典的电影
这部05年的翻拍版当时也看过,其实它和02年的法国版一样都是翻拍自76年的卡朋特原版。不过同样是翻拍,这部就逊色许多了。关键是氛围不够紧张,动作场面也一般般,情节么,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
看的国语配音版本,因为配音导致最少得减2颗星,这配音配的一言难尽
干净利落。喜欢里面的doc
没逻辑
就这样
没啥亮点
比较老派的枪战片 当然是翻拍的电影 所以可以理解 老派的卧底套路。
还是值得一看
此片有狙击电话亭风格,爽片!
还能再好看一点么!!!!!
翻拍的烂片!没什么新意!
情节极差
当你要寻求敌人之敌人的暴力帮助便打破了法律与准则的界限,最后变成一种对黑帮老大「盗亦有道」的讴歌,翻拍片必须符合当下的道德观与人物设定,于是在杰克探长身上着墨颇多,铺垫也过长,反而在大乱斗的时候毫无用处。
此类电影的又一次炒冷饭,经典困境,经典对峙,经典联盟,经典善恶观重置。不过看个热闹吗,有时候人类就是看着同类被一枪爆头很有快感~而且可以很自以为计地指着镜头中的某人点兵指指说,这个马上就该死了~
原来美国警察这么水啊,30多人攻个破房子都攻不进去
比较紧张,情节比较紧凑。。
喜欢伊桑霍克,还记得死亡诗社中的陶德吗?剧情还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