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激战无名川,一股子失望之情油然而生,不少的硬伤实在是令人不吐不快·志愿军一个师里最好的外科医生,居然能跟随一个排深入敌后作战,这简直就是对战场医护人员最大的浪费。
大家都知道,在战场上一个好的外科医生的重要性,其作用不亚于一个连。
可就这么一个稀缺的人才,就被送上前线负责一个卫生员的工作。
而且,在当时的战场,一般不会派妇女去参与如此危险的战斗任务的。
当然,我们知道这是剧情发展的需要,但这明显不符合常理的人物设定本身就有问题·志愿军侦察排,在一个废弃的村庄里草草掩埋了28名战士,可见是与美军进行过一番激烈战斗的。
可是,从志愿军的牺牲者被简单处理过这件事情来判断,应该是侦察排在与美军的战斗中惨胜了。
可是,战斗现场居然没有发现美军的尸体,这又是一个不合逻辑的地方。
难不成侦察排还能在其他地方把牺牲人员的遗体背过来再进行的掩埋?
·侦察排的任务是发现美军炮兵阵地,如果可能直接予以摧毁消灭。
这对于一个只有几十号人的排级作战单位来说,后半部分的任务确实是比较困难的。
电影里,美国方面是一个203毫米的炮兵营,几百号人,火力配备比杜排长的侦察排高出不少,可就是面对这样一个强敌,杜排长居然决定迎难而上,带领几十号人上去踢馆,这就不是英勇而是鲁莽了。
52年的美国人毕竟不是二十年后全线崩溃的印度,杜排长的表现完全不像是一个战斗经验丰富的排长·杜排长的首要任务既然是发现美军炮兵营,他带领不到十人的小部队伏击美军补给运输队的举动就无法理解了。
影片中,美军的补给车队由两辆轻型坦克掩护,一个排左右的美军护卫,实力远远超出侦察排的幸存者。
如此没有必要的伏击战,结果往往是全军覆没,付出巨大牺牲的情报还没有传到友军手里就夭折了。
也许杜排长知道这是在拍电影,自己有主角光环加成,所以那种逢敌必战的样子感觉很酷。
可如果真在战场上,杜排长这样子的行为简直就应该被送上军事法庭·按照美军编制,203毫米榴弹炮营一般是属于军级的火力支援单位,是陆军里最大的火力杀器。
可如此一个重要的,在战线后方十几公里的炮兵营,居然能被志愿军的一支小部队给切断了。
美国人的无能+低能,实在是令人触目惊心。
而且有意思的是,为了重新打通和炮兵营的联系,美军居然不派飞机掩护+步兵冲锋,而是派出了一个精锐的狙击分队来寻找志愿军的传奇狙击手。
美国人如此的大意和轻敌,怎能不败。
也许,他们早知道志愿军的队伍其实没几个人吧·真实的美军到底什么样子,其实看看那么多的美国二战影片就能学得有模有样。
可无名川里的美军感觉更像是一支拿钱上战场的雇佣军,不仅业余而且可笑,什么中弹后倒在地上杀猪般鬼叫,什么长官居然开枪打死受伤的战友,拜托这还是美军吗?
而且找的外国演员外形也更类似于南欧人或拉丁裔,除却服装钢盔和口音不同的英语,模仿得也不是很好。
·影片里,还是出现了国产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夸大爆炸效果的各种手榴弹、迫击炮弹和炮弹的桥段。
而梁排长牺牲的那段,又把203毫米榴弹炮的威力过小化了。
那玩意,一颗炮弹下来几十米范围内都受到波及,哪是一声爆炸那么简单。
总之,作为一部献礼片,激战无名川又回到了过去那种无脑主旋律的影视剧上,虽然打得热闹,但真不能算一部好的战争片
没想到吕奉先都来凑热闹了,派女医生参加救援队太雷了,什么最好的医生根本不是理由,带女的去很不方便,影视剧就喜欢硬编男女搭配,没办法,凑合着继续看吧,二十几个人,没有携带重武器,居然考虑要不要伏击有着几辆坦克的霉军车队,编剧以前是不是抗日神剧的剧本写多了,脑子瓦特了。
可怕的是后边还真打起来了,两个残缺的排打霉军的车队,霉军靠着一挺重机枪才扳回劣势,霉军大兵死的那叫一个稀里哗啦,要是换成日本鬼子的军装,这妥妥的就是标准抗日神剧,榴弹炮在步枪手五米外爆炸效果还不如一枚手榴弹。
刚想着居然有无线电,按照套路要切断联系的,果然通讯兵立马领盒饭。
后边进攻炮营失败被反围剿,又趁机夺取电台,打仗的场面很多,也很惨烈,算是亮点了。
三星6分,几十号人能围堵一个炮营,要不是有特种兵支援就端了。
原本以为是院线片,没想到是网大,前边的剧情没那么雷就好了。
剧中交代了为什么最后炮火覆盖,不就是开始时候电台被炸了吗?
要不然最后又是诱敌又是抢电台的。
为啥装备好?
已经交代了趁雨夜搬了好多物资嘛!
根本就没看完就狂吠不止!
凭什么不能志愿军里面有精英侦查排?
看到美国人容易死就心理一万个不愿意,凭什么看见第一滴血系列兰博一人顶一个师就狂舔不止?
这些人心理满满的公知感,恶心!
刚看完 很感动,对我们志愿军战士无谓牺牲敢拼敢干打的精神更加敬佩一番,排长那句知道为什么我们在装备后勤都不如敌人的情况下可以打赢吗?
因为我可以做你的第三颗子弹!
实话讲影片某些部分夸张但那不是一种描写手法吗?
为什么就再喷子嘴里变成神剧了不现实了?
在喷子眼里整个抗美援朝都不现实它们觉得都是假的!
但事实就是我们中国在没有空军支援,火力极度不足,后勤补给完全跟不上甚至吃草含石头的情况下打赢的这场仗,从此没人敢小瞧中国!
希望大部分人不要人云亦云 ,你做不到的志愿军可以做到 再说志愿军靠人打坦克这不是神剧段子是真实的。
靠喷子去打美军中国早亡国灭种了!
闲来无事,在家刷了一部网络大电影,浴血无名川,这部网络电影呢,说真心话,片子拍的很走心,演员表演很真实,场景很震撼,网络电影还找了很多演员演出,看来投资也不少吧。
剧情不错,导演很给力,衔接很到位,能在家坐住,一气看完。
给导演五星好评。
期待导演能有更多的精彩网络大电影呈现给观众。
哈哈 👍🏻👍🏻👍🏻
自从李云龙感化楚云飞后,楚师长毅然起义,加入人民解放军的队伍。
恰逢美帝丧心病狂妄图依靠崭新的先进坦克、大炮和大狙悍然入侵朝鲜,并将战火烧到我鸭绿江边。
叔叔能忍婶也不能答应,于是楚云飞带领队伍奇袭美帝,并派出侦察排查找美帝炮营,侦查排长老杜神枪手干死一美帝上校。
楚云飞挂念老杜,派了另一队老孟深入敌后接应,特别带上美女军医姐姐。
老孟正好碰上老杜伏击美帝崭新坦克押运大队,搞得美帝屁滚尿流。
俩人一拍即合继续搞美帝炮营,美帝派出秃鹫狙击小队拯救炮营,奈何终究是人民的战役,正义的人民解放军先牺牲老孟和他的兄弟,再牺牲老杜以命为饵,终消灭秃鹫老秃头,抢夺美帝敌电台,并由大腿中弹的美女军医姐姐明码发出炮营坐标,高呼向他开炮,向他开炮!
初升的朝阳中美帝炮营阵地一片火海覆盖,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再次证明正义永远是属于中国人民的!
总得来说作为网片还是不错的,虽然布景道具都太新了,而且型号也不对,什么枪械都有,还有吐槽简体字的。
故事嘛,不要较那么真,场面还是挺火爆的,尤其是雨中那场戏。
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那些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无名英雄们,没有他们哪来的今天幸福生活,看看那些仰人鼻息的东欧国家和南美国家,甚至西欧那些国家吧,哪个现在不是被鹰酱玩死的节奏,看看鬼子大统领去他家觐见就给个汉堡,就门儿清了!
种花家的需要这样的正能量,我们毕竟只能靠自己,毛爷爷说得对自力更生才是王道。
发展芯片发展基础制造业吧,兔子们努力吧!
本来只想给个三星,但是想想这几年的国产战争片,还是给个四星鼓励一下槽点:一、剧情的确是人间迷惑,战场上可以随意抗命不遵?
是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可以替代战略思考?
二、发现敌方阵地,如果炮火覆盖范围内,撑死了也就是几十公里,在没有电台的情况下,不马上派个人回去汇报么?
至于后面抢敌方的电台?
三、强行煽情,强行捆绑冰雕连,并不是不应该纪念,但是这么突兀的拉进剧情里面,是不是不太合适四、美军是不是太弱了,或者太贪生怕死了,就这样的部队,我们的志愿军至于打这么惨烈?
和神剧的风格接近了最后,夸一下吧:没有用什么乱七八糟的小鲜肉,至少几位主角以及配角都算是演技在线道具以及布景,人物的状态都还不错,该脏就脏,该乱就乱,不然怎么是打仗呢
这么好看的国产战争片,却被“水军”一个劲的喷?
9.9分的好片,顶上去,向英雄致敬!!!
影片画面质感强,是真正的光与影的交织;影片故事叙述性强,主角看到一半才能知晓是谁,各种铺垫叙述做的很好;影片聚集了很多题材要素,狙击、潜伏等都是看点;影片运用了很多表现手法,插叙、对比等让观众感受到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影片是史诗级的,通过各种桥段全面再现了抗美援朝的各个阶段和著名战役;影片是感人的,对人物的内心把握的到位,演员表演素质非常优秀;......9.9的国产好片
电影的故事规模非常好,在一个排的级别中刻画出了一次战斗,不至于失去重心地讲一个班的战斗(《拯救大兵瑞恩》,这样会着重于刻画每一个人物的身世而不是战斗精神)或者一个连的战斗(《高地战》,由于人太多所以每个主角和主要配角刻画得非常浅显粗略),类似于俄罗斯最近拍的《决战热勒夫》,一个排20多个人都能拍到,主角和配角都能拍到,各个战士也不是无名的过场,而是真实的生命。
当然,《决战无名川》里没有很着重的主角。
一、先说电影的“硬件”上的优秀。
电影的镜头我觉得很丰富、运用得当,多种镜头运用:迫击炮轨迹戛然而停的追踪、“狗日”慢镜头、开枪的人和中弹的人、子弹飞曳轨迹和时间、个人动作、群体动作、宏观场面动作。
这些镜头能让观众真实地感知电影中空间和时间的分布与变换,加上电影时间和空间的极度合理,我可以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了一次比较真实的战斗。
不像很多电影或电视剧,镜头过于着重微观、个人,空间与时间的分布与变换毫不真实、碎片化,这部《血战无名川》在这方面就制作得很好,志愿军投掷手雷炸出土灰来干扰视线救战友,美军狙击镜视线里就真的被土灰干扰了。
真实性极强。
二、有没有爱情倒是不影响电影的人物刻画和主题表达,人物都比较真实地刻画出来了,虽然没到了解其身世的那么深刻,但是各个战士的战斗气质和性格表现了出来。
女医生有些面部描写镜头容易让人出戏,但是好在她表演得比较到位,面部特写可以算是艺术加工,增添一丝温柔。
谁说不能艺术加工,电影中一切必须真实得像纪录片?
这是所谓的“电影正确”,反而是有害的、狭隘的。
无伤大雅的艺术加工是应该可以接受的、有趣的。
三、道具(枪支、物资、车辆、志愿军人民军美军的军服、爆炸威力)还原得不错,让我又感受到了战地/使命召唤那种枪械的真实还原。
美军后面大部分对话很正常(就感觉美军彼时彼境就是这么说的,很真实,以美国的影视作品和游戏作为依据),但开头有部分对话就有一点点点棒读,这是小瑕疵。
当然,只有看了很多美国战争影视作品和游戏的人才能敏感地感受到这几处一点点点的棒读。
四、电影的“软件”的优秀,在于先辈们的战斗热情、家国情怀、人性光辉都被体现、刻画出来了,演员们的演技都很好、到位、真实。
主题刻画稍有欠缺(站在我的政治立场上):无产阶级的战斗信念、与朝鲜无产阶级共同的共产主义理想没有被表现出来。
我可能苛求了一部非国家主导的电影要拥有这种政治目的,但是确实若表达了这些,这部电影将趋近完美。
这部电影令我耳目一新,很满意也很受鼓舞地看完了这部电影,它可以证明我们的电影是可以达到世界最先进工业水平的。
若说以后的电影要有批判性、客观性才能达到最顶级、人类共懂,那这部电影虽没那么人类共懂的顶级,但可以算作次一级的、爱国主义的最优秀表达之一。
但我还是想重新呼吁上一段那句话,只有表达出了无产阶级的战斗信念、与朝鲜无产阶级共同的共产主义理想,类似的电影才能完美、顶级、纯粹。
五颗星星,这部电影很优秀!
也终于听到一个真正激昂、阳刚的背景乐了!
值得多次看!!!
PS:一直在说电影的技术之优秀,都忘了说了:电影比较准确地表达出了志愿军的战术素养之高和战斗精神之昂扬,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我们国家、无产阶级的英雄们的牺牲、忠诚和智慧。
朝鲜战争确实是中华民族崛起之战、社会主义高光的时刻。
朋友推荐看的一部片子,看完觉得是难得的好电影呀,看完热血沸腾也为在战争中牺牲的英烈默哀!
感觉不比金刚川差,看到最后泪水还是没忍住流了下来,剧情不拖拉,有院线电影大片的感觉,应该去上院线呀,可惜了这么好的片子,我也安利了身边的朋友来看,看过的朋友评价都很高,希望以后能多看到像这样的良心的电影.
总觉得故事编的很散,美军时弱时强,有些地方太拖沓,本来想打三星,但好像逻辑上又能解释,四星吧。
神剧
还不错。
战场前线美军坦克卡车一尘不染,主角杜川排长记录牺牲烈士名册用简体字,我记得1952年国内都还没推行简体字改革吧?美军龙套士兵五湖四海塑料美式口音……emmm,就挺粗糙的
记住,我可以是你的第三枪
质感不像电影,更像电视剧。很能理解导演想复刻出当年的战争场景,枪林弹雨、断壁残垣、硝烟弥漫都做到了,剪影、逆光、升格镜头也都有,但始终没有突出残酷性——战争的底色。其一,编导对美军的刻画太过单薄,让人没有感觉到胜利的“代价”,不刻画一个凶残的对手,如何反衬战争的残酷?看看老美的主旋律《血战钢锯岭》和《珍珠港》镜头下的日军;其二,《抗美援朝》史记中描绘的志愿军是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下昼伏夜出,很多战士都因为饥寒交迫牺牲,在《无名川》里,一切都是风和日丽,《1917》《敦刻尔克》远不如志愿军的故事英勇,却时刻营造出战争的危机感,外景和布光的重要性;其三,军人也是人,也会害怕仿徨,也是逐渐成长的,人性中挣扎的部分更多,观众才能有共情,棒子的《太极旗飘扬》《实尾岛》都值得借鉴。最后为志愿军战士们打两分。
百发百中太假了
神剧终于从打日本鬼子,到打米国人,希望早日打外星人
立意特别好,最可爱的人。
看过
开始十五分钟 十多个人想打两辆坦克?这踏马跟抗日神剧一样
特效比名气大!
剧情和服道化就不吐槽了,史诗和抒情配乐不要乱用。
落后太多了,不忍心看。不过还是挺用心的啊,至少演员都演技在线。男主还真有点像张东健。
拍的挺好,文戏别太刻意提,还能更好
太干净了!
虽然制作粗糙,但是有诚意
比金刚川好看...
特写镜头蛮多,但是不精,总体好过《雪豹》这类,剧情有点拖沓。
美军军官对大炮的那段训话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