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设置的几个演员很有意思把亲情、爱情、友情历数一遍并且很真诚地告诉大家在自私的人性面前这些看似胜过一切的东西狗毛不是
男主: 处理事情没多大问题, 但大多时间表现的像个大男孩, 导致没人愿意听他的指示.男主女友: 恶心的圣母情节及大仁大义, 当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就藏着掖着, 一开始不是很有主见吗? .男主弟: 被宠大的小男孩, 可能从小被哥哥保护得好好的, 以为考上耶鲁就比别人聪明, 假仁义婊.Kate: 想法挺合逻辑, 但黑脸总是要交给男主弟来做.父女组: 爸爸自知希望落空后, 男主开走车时头也没回的走, 满分.
Sometimes choosing live is just choosing a more painful form for death
人类在不断的自私以至于自我;不断的自我以至于孤独,到最后,却又不甘孤独,为什么?
有时候,我们的爱建立里在,我们都同样健康、平安并具有相同信仰之上的。
弟弟的梦真的是片中很好的片段。
侧面的点出了中心思想,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一个高致命性、潜伏期短(貌似也就一天)、症状明显(肉眼可识别,体温都不用测)的病毒,是根本不可能传染范围这么广的。
而且剧中人物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措施太感人了,除了那群穿防护服的猛男,四个主人公面对病毒如同儿戏,一个口罩从头用到尾不换、经常动不动摘口罩、进入确认有死亡病例的房间随手乱摸
这就是一部披着丧尸外衣的人性片。
人性从来都不是用来考验的,因为它经不起试验,它只能用来展示,很讽刺确是真理,人就是一座孤岛,!
在生死面前,为了自己的命可以舍弃别人的命,真是应了那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今天很好笑,看了两部电影,一部觉得别人很重要脑残粉,重要得可以舍弃自己的命,一部觉得自己很重要,重要得可以舍弃别人的命来延续自己的命!
致命传染性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扩散,作为幸存者的兄弟俩布莱恩和丹尼,先是抛弃了被感染的父母,然后又抛弃了哥哥的女朋友波比,最后哥哥被感染,被弟弟抛弃。
这段旅途从一开始就在不断的放弃着兄弟俩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一个人要过河,这个人带着友情爱情亲情,但是要上船就必须抛弃一些东西。
我想这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
看这种末日题材的电影时,我总会不自觉得想,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
我会做的比电影中的主人公更好么?
答案很难说。
电影中存在一些引起我注意的点,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1.电影中反复被提到的“规则”。
面对极端的生活条件,幸存者们总是会总结出一些生存下去的规则。
按照这些规则行动活下去的几率更大,“被传染者是死人,我们帮不了死人”、“被感染者碰过的东西一定要消毒”。
游戏规则是苛刻的善良的人往往很难存活,放下伦理纲常的人往往活的久一些。
病毒破坏的不光是单纯的人肌体,还有人类的社会制度、法律。
电影中另外一伙人,打高尔夫的地方穿着防护服的一群人,也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则。
从他们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他们曾经是一个工厂的,从装备来看,很有可能就是专门应付病毒感染的一个部门。
他们强迫女孩子留下(做性奴)的行为,让我想起《惊变28天》中的那些大兵。
他们可以说真的是只为自己的下半身考虑的动物。
士兵和应对危机的人员本来都应该是保护公民的存在,但是在末日面前,职业赋予他们的荣光早已不在。
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可以尊重女孩子的人,才是正人君子。
穿防护服一行人的leader要求放走女孩子2.波比为什不听男友的劝说去接近被感染的小女孩?
人的行动不会是没有理由的,全车四个人中只有波比接近小女孩的欲望最强烈,一开始我只能归结于女性对小孩子的保护欲很强,但是车上同样是女性的凯特显然与波比截然不同。
波比被小女孩喷出的血传染在故事的后面,哥哥布莱恩临死之前说出了原因,女友波比想要一个孩子,所以她对小女孩有着特别的感情。
哥哥布莱恩说出女友想要一个孩子在病毒爆发之前布莱恩和波比应该生活条件也不是特别好,很多细节可以看出,也许除了布莱恩本身性格不稳重不适合做父亲之外,两人的经济条件似乎也不允许。
哥哥回忆之前和女友被人从高级会所中赶出来的经历但是布莱恩和波比显然是相爱的,在波比知道自己可能被感染了以后,一直拒绝与男友布莱恩有身体接触。
布莱恩要求波比拉自己起来,布莱恩选择用球杆拉他起来布莱恩在死前最后也是回忆着波比想要一个孩子的事情。
3.凯特是否真的是完全冷血无情的?
很多人看了这个电影之后,发现凯特总是干一些“坏事”,比如提醒大家抛下波比,抛下哥哥布莱恩。
我觉得凯特与同行的其他三人并无感情基础,应该是弟弟丹尼单方面的喜欢凯特。
对于凯特来说自己最担心最想联络上的是自己的父母,而不是同行的三人。
在电影中凯特只要遇到电话亭就会去尝试着拨打电话,但是不出意外的话,她的父母应该也不在人世了。
从电影中凯特与波比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凯特家庭富裕,病毒爆发期间父母应该是在外旅游,凯特自己一个人在家。
凯特争辩自己的父母在游轮上被隔离了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保护的人,凯特想保护的不在她身边。
脑中的思想疯狂生长,满溢出这部电影,然而没什么卵用,得到碎屑般的语句,错误的凝结在文字里——胡言乱语、词不达意。
人性这种词太宽泛了,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下讨论。
考察具体的细节,额,好像也就这样……人性啊!
人性!
万能的抽象概念,被吞噬进语言之海不知道还剩什么明晰一点的表意。
算法一词就是刚看到的,就随便用一下,也就是从演化论、决定论、博弈论角度来看人,人就是一种感知、介入自身生存境况的机制或说算法,这种算法为了某种自我保存、自我发展的目的性,指向生存的算法,道德也是其中一种算法。
关于那条狗不第一时间杀死这是很值得考察的一个现象。
还有那句话:“会叫的狗不咬人。
”似乎有很多细节可以挖掘,不过真要说起来,每部电影都有无数细节可以解读的。
我觉得剧中的恐惧场景拍的比较好,还是因为我这么久没看恐怖片,胆量退化了,就是他们进入房间找东西时那种镜头有点渗人,仿佛有什么东西马上蹿出来一样。
末日生存中,基于每个人基因、性格、行动能力、心灵机制等算法都会做其固有的事情。
从这种决定论考察,所谓的意义就只在实用性的如何更好生存中,在这种情况下谈道德是奢侈的,除非其中有人具有这种道德算法(机制),最强的求生本能会使所有人的算法都用来自我保存。
要说的的是不同的的生活方式中确实对应着不同的策略(算法)。
算来算去,所有人类活动都可以归结为实用性的东西。
于是,人的意义也就只能在实用性中找,自我保存、自我发展,演化论隐隐透露出的目的性。
而如果不从实用性来考虑,也就只能活在一种误差、幻觉、错误、欺骗中寻找生活的意义,对于这种难得糊涂我是拒斥的,然而实用性的意义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活着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无非追求一种体验中的快乐。
艹,活着荒谬(恶心)又痛苦(无能),逻辑不可能不摧毁所有东西沦为实用的。
我看得出欧陆哲学似乎总要逃避这种实用,他们的逻辑更会导向一种神秘主义的体验,我个人骨子里可以说是一个神秘主义者,因为我觉得他喵的活着是很莫名其妙的事情,世界是神秘未知的,但我隐隐觉得这种路子与我躁动不安的内心太重合了,结合一下我人得疯狂或灭亡,所以需要借用分析哲学和科学压制一下。
其实逻辑、科学、哲学是无法拒斥神学的,因为人的无知不足以完全确立无神论,自然神或有意识、无意识这是无法理解的,亦或存在其他什么神秘的东西。
当然,神秘主义不止这些东西,大抵在我理解来就是尽可能的去理解神秘之物,更偏向一点非理性,我以为活着本就是神秘的事。
其实在我看来,人的所有对世界的理解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企图通过自身的理解能力来理解世界,侧重点不同罢了。
而如果不走这种靠近神秘之物,就只会靠近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或者坚持其它抽象道德、真理,而逻辑反噬了所有神圣的东西包括自身,吞噬了所有规则,所以只有两条路,一条更接近神秘,一条走向实用,扩大一点所谓的神秘也是一种实用。
所以,意义何在?
借用维特根斯坦所说:意义即用法,当然这里似乎是指向语言?
而我则用它指向所有人类活动。
每当你问生命的意义时,就有一种实用性的需求需要满足。
哦!
这就是人生吗!!!
爱无法这样诠释,可以用逻辑描述,但爱不能溶解在逻辑中,所有亲身体验都无法消融在逻辑中,所以去体验,去行动,去做想做的事,这就是逻辑告诉我的事,去活着,去真正生活,或许还可能快乐。
诸多道德、伦理生活也是在这种具体中实现,它们不是绝对的,但对于相信人应该过一种伦理生活的人来说就是真实的我、正确的,尽管这或许和其他没有这种信念的人无关。
评判对错似乎没有效用,可以客观的描述一下人的这种被各种信念支配的活动。
至于何人要为何人的信念战斗,这是在现实中一直在进行的事情。
没有所谓中立,没有态度也是一种态度。
说了这些代表什么,那随处涌动的欲望会告诉你,就像叔本华说的,理性是为意志服务的。
如果你足够理性,无非就是你有趋向理性的意志,理性是作为一种功能为与生俱来的意志服务的。
诸多人所要求的只是理性要适当的约束一下欲望。
“我行驶着,等待暴雨降临,将我们冲刷殆尽,但没有暴雨,天朗气清,不应该是好天气,我等着,但没有任何事发生,平生第一次,我感到孤零零的,我们到了,相对无言的两个陌生人,布莱恩和我都爱这地方,旅馆、海滩,它们还是原样,但只剩下房屋,我不知道接下来会怎样,不知道我能活多久,但我知道我会孤单。
”你只有真正经历一种场景,或许才可以知道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会做什么,一点小小的因素变化就足以改变结果,但大致是有套路可寻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存在有益自私性,但没有纯粹的利他。
似乎有不好的关于我国的删节,我网上找了一下,没找到,但看评论显示有,果然,这导演有点……
看了这部电影。
感觉这年头认不清现实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四个人在末世里面,竟然开着奔驰去海边沙滩。
而且还在车顶上背了二块冲浪板。
我说你是去渡假还是去逃难呀。
装B的总是要被雷P滴。
所以遇上了一队父女。
被那个老爸一记板手之后。
奔驰车华丽丽的挂了。
然后四个人竟然回去找那对父女。
这点偶倒不反对。
不过这四个竟然还会让那父母同车去那个所谓的治疗中心。
这让偶无语了。
自我感觉实在是太良好了。
可惜没有导演没有加持主角光环。
所以哥哥的女友中招了。
哥哥中招了。
于是扔掉了冲浪板。
二个人来到了海滩。
发现这地方什么都没有。
哥哥其实是最不该死的。
敢拔枪对上那群保安。
而且射杀二个老太婆。
能把女朋友赶下车。
是最有活下去的潜质的。
但他弟弟和女朋友拖累了他。
弟弟是常青滕的大学生。
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但实质上却是个胆小鬼。
在他哥哥赶他女朋友的时候选择了旁观。
而且最后杀了哥哥。
哥哥的女朋友母性泛滥,跟病孩玩耍。
最后还接触她,让自己感染。
最后被抛弃的时候不哀求。
但改变不了她被抛弃的命运。
弟弟的女朋友(进行时)是最聪明的。
在这个小团体中。
她是最弱势的,所以她装做与弟弟暧昧。
来加强在团体中的地位。
在哥哥女朋友挑衅时选择了退让。
而且暗示弟弟抛弃哥哥。
如果四个人里面做生存游戏的话。
她无疑会是最后的赢家。
但她还是摆脱不了家庭的优越感,从跟哥哥女朋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
说了这么多,用一句话来概括吧。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1,女主角在众人要进入医院时,自愿留下来陪被感染的小女孩聊天,这是一种典型的妇人之仁,留下来会增加自己被感染的风险,而这种行为对小女孩或她本人所带来收益几乎没有;收益是什么呢?
哎呀,小女孩才8岁,一个人呆在车里多寂寞呀,我就冒着生命危险替小女孩排除寂寞吧。
然后,小女孩病毒或疾病发作,开始抽搐,女主角第一反应是喊人,正常反应;第二反应就是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去帮助小女孩拿氧气瓶,在救了小女孩一命的同时,自己也被感染了。
2,当小女孩在父亲的陪同下去上厕所时,男主角想要把他们丢下,这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带着一个病毒传染源,对众人都是一个威胁,如他所说,现在不是发善心的时候。
我们来假设最坏的情况,把两人丢下,死两人;把他们留下,死四个人,其中还包括自己。
更主要的原因是,父女俩对男主角来说只是陌生人,他们不存在血缘关系。
3,结局由弟弟来杀哥哥,显得有些不真实,弟弟连狗都不忍得杀,更别提杀自己的亲哥哥了,如果安排由女配角来杀,会显得更真实一些;哥哥丢弃了陌生人(父女俩),丢弃同自己熟悉但没有血缘关系的女朋友;大家可能会觉得哥哥过于理性,而没有人性。
然后呢,哥哥不给弟弟车钥匙,阻碍了弟弟迈向目标,弟弟没做多少心理斗争(电影在此没做多少渲染),就把哥哥干掉了;然后把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归为外在因素规则。
火影里面有句话“不遵守规则的忍者会被视为废物,但不重视同伴的忍者连人渣都不如”,哥哥对弟弟来说,不仅是同伴,而且是存有25%相同基因的兄弟,他却把哥哥杀掉了,这个耶鲁大学大高材生与在墓地工作的哥哥相比,谁更没人性?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诚哉斯言!
4,弟弟在面临选择时,其实前面那对父女已经为弟弟做出榜样了,父亲在明知要被感染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同自己的女儿在一起,这就是血缘关系/50%共享基因的力量;
我竟然看完了
Carriers.LiMiTED.DVDRip.XviD-ARROW
末日公路片近年兴起。此片只能算中规中矩,虽说有不少闪光点。Chris Pine的角色性格塑造几乎和柯克船长一样,没有突破。
人的天性都是自私的
整个就是一个末日氛围啊~~~不错
哪有像影评说的那么好看啊~不好看,大家别看,剧情不紧凑,散散的,很商业
什么鸟片子啊
电视上看的,又是德语版,没啥好说了,剧情毫无新意。
没什么意思
除去了病毒的来源说明,更预示是上帝给人类的惩罚。影片直击人性,抛弃别人的人最终也会被自己抛弃。那对被抛弃的父女是正是我们唯一的信仰:爱。我们想爱,却往往爱不起。如果可以,末日来临时,我想与爱的人一同瞑目。
看的图解,没有起因没有结果,截取一段兄弟的末世情缘,有感人的父女情,令人唏嘘的友情和亲情,冷漠自保的人,趁火打劫的末日坏人,等等。当末日来临,你又不知道结果的时候,考验人性的时刻就到了
啥也不说了,跑吧。
四六不靠的片,要啥没啥。
很短,很伤感,又很真实,很有才华。
不惊悚不恐怖。荒凉的公路片而已。
末世文艺
除了Mr.pine,并无可看。。
一部短小披着病毒丧尸外衣的文艺片,没有太多的病毒起因,也没有最终的归宿,没有丧尸围城的恐怖,也没有打怪升级到套路。一切就是围绕特定关系的四个普通人的选择看破人性,看似无情的哥哥为弟弟背负了一切罪恶,看似善良的弟弟满是虚伪和懦弱,还沉默冷酷的kate,以及善良随意害死自己的babe
我还挺喜欢Chris Pine的表演的不知道他能不能演出其他类型的角色
看过 病毒片,还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