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我在机场等琪哥时看的,消磨时间。
其实就是想找一个轻松的电影来看,不至于看完心情低落。
当然,这部电影做到了。
但是其实还是更适合孩子们来看。
三观很正,也很感到温暖,结局也是皆大欢喜。
我想我可能不会再看第二遍,以后也尽量不在看动画片了。
但是生活中还是需要这些单纯的快乐来填充的。
努力地,做一个好人吧。
文/梦里诗书 倘若你还记得《马达加斯加》三部曲,那么自也当对那四只插科打诨逗比且又萌的企鹅记忆犹新,当然没看过前者其也并无剧情上的影响,电影虽是剧中剧的延伸,不过这次的主场自是《马达加斯加的企鹅》,没错!
就是那群逗比萌!
梦工场的作品,从不曾欠缺的就是那天马行空令人叹为观止的想象力,电影《马达加斯加的企鹅》延续了《马达加斯加》那种荒诞搞怪又不乏温情的爆米花模式,但内容呈现却有着很大的不同,望着环球影业《卑鄙的我2》全球性以贱梦兮兮为卖点的小黄人红遍全球,梦工厂自也不会甘于人后,这次的企鹅们所要力图一展的就是一场在逗比性格下的卖萌盛宴,就连着看似狰狞伪装成人类科学家的大反派章鱼也不时透着一股萌物范,而之所以反派会成为反派,答案就是不够萌!
其便可想而知,这次的梦工厂以萌为核,巧讨欢颜的动画是多么的怡情悦性。
如电影仅有企鹅们单一性的卖萌逗乐,不仅估计这出动画就变了群口相声,剧情张力上可能亦会稍显逊色,而辅线名为北风特工队看似高大上正义组织的穿插其间,无疑是其令一大惊喜的存在,也更充实了剧情,对比空无一物,仅是情比金坚的企鹅四人组,机密狗、伊娃鹰、爆豹、大熊组成的的北风特工队四人玩转各路高科技,实让人眼花缭乱,当然它们的存在安插自不会仅是体现企鹅四人组游击队式的简陋,更是一种对美国好莱坞英雄主义的自嘲,深华反衬着电影企鹅组那弥足珍贵的友情。
对于《马达加斯加的企鹅》的盛赞,并非源于其有多么高山仰止的深度,动画特效虽有着梦工厂一如既往的高水准,但也未有能并肩《阿凡达》的震撼,卖萌亦仅是一种博人眼球的手法,真正引入入胜的还是那看似荒诞中一个暖人心房的故事,是一颗真正立足孩子的童心,其实不论电影中的反派也好正派也罢,逗比卖萌中不仅让人感受着彼此间羁绊友情的力量,更在细微处呈以爱的美好,这是一个看起来很俗的喜剧动画,但细品却会发现没有丝毫世俗真正的丑恶,一出献给孩子的动画就因是如此的纯粹美好。
逗比萌企鹅四人组的全球大冒险,电影不仅有着畅快淋漓的喜剧,更在看似荒诞不经的动画里,邂逅着一份久违的童心。
(转载须注明:原作者梦里诗书)
看企鹅看上瘾了哈哈又看了一部企鹅,本来对动画片一直没感觉没看,现在觉得真是挺好看的。
有点意思…企鹅还是可爱的…北风行动组也挺加分,搞笑角色个性都很鲜明,情节来看也还可以可爱的企鹅的企鹅既幽默又充满人情味,快结尾的地方感动的我几欲流泪。
为他人很可爱的小企鹅,反派角色也出演的特别出色~谢谢你们带来的欢乐,牲奉献的精神和对每个生命的爱护都很可贵,大爱
北方的冬天让多数人有了比雾霾笼罩更加足不出户的理由,尤其是在暖气开通之后。
除了奔赴女神之约,似乎再也没有更好的吸引能够激起说走就走的果敢。
在冷空气裹挟着薄雾悄然降临的这个周末,几只企鹅倒是抢了不少女神的风头,用他们天然萌的姿态以及坏坏的带着趣味的幽默制造了比暖气更叫人暖和的欢乐气氛,勾引着宅男宅女们走出温室。
《马达加斯加的企鹅》是一部真正老少咸宜的电影,最佳的观影模式应该是拖家带口、成双成对、三两成行的。
当然,如果实在处于顾影自怜的暂时忧伤的阶段,也同样可以通过这样一部电影给予自己一次颇为放松且温暖的慰藉。
在有暖气徐吹的影院里,你会在几只企鹅的欢腾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欢乐与欣慰。
我们应该欣慰还有这样的电影可以排解孩子们箱包拖课本的乏味、润滑家人们日常繁琐的平淡以及促进朋友们逐渐寡淡的交流。
它制造了欢笑与放松,并以此恰到好处的提供了一个其乐融融的氛围。
《马达加斯加》系列已然给了我们很多的欢乐,在拎出几只本就萌态悠然的企鹅打造一个看上去并无多少新意却实实在在令人笑怀大开的《马达加斯加的企鹅》时,我们会为此买账。
倒不是因为其故事有多么的令人耳目一新,反倒是其自始至终令人开怀一笑的欢乐让我们暂时可以忘却故事,而沉浸在哪怕只是看着某个企鹅呆呆地透过银幕看着你时,那种近乎令人融化的萌态与可爱之中。
比如下面这只叫菜鸟的企鹅,你看着它,它看着你,你感觉到了吗?
运用极为柔和又逼真的动画技巧让企鹅惟妙惟肖,单靠天然的可爱萌态就已经可以激发观众与生俱来的喜爱了。
但《马达加斯加的企鹅》却不想沦为一个仅靠长相就吸引观众的电影,它还要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还要有轻松俏皮的幽默,还要有折射智慧的情感共鸣。
虽然谈不上新意十足,但故事总归还是完整的,几只企鹅联手战胜了“坏蛋”,彼此更加信任和友爱,结局圆满。
但故事并不是本片的突出亮点,亮点在于贯穿于全片的坏坏的、贱贱的、萌萌的各种有趣而不失底线的幽默。
不仅仅是体现在每一句幽默台词上,虽然这些台词的确很有功力,却在传递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时,还是得落实在讲台词的角色上。
憨态可掬的企鹅讲一些插科打诨的台词本身就富有喜感,巧妙的是,每一只企鹅无论在说话还是不说话的时候,都配上了贱萌味十足的肢体语言,台词和动作一结合,笑料百出。
搞笑之余还有折射智慧的情感共鸣。
四只企鹅的组合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一种友谊的表现,团队作战固然是具体表现,但归根到底,几只企鹅之间形成的默契与不离不弃的情感,正是友谊的体现。
它们互相帮助、彼此照顾、相互信任、团结一致,在以团队为基础的组合里,它们充分展现了领导力、执行力以及各有所长的团队元素。
它们各有优缺,但聚集在一起,却能够轻松愉快地干一番漂亮的活儿。
两处细节非常引人共鸣,一处是在举手投票时,企鹅老大做出了顾全大局以及面对现实的选择,充满气概的领袖力表现,叫人心生佩服;一处是在菜鸟说服北风特工队时那段关于去救伙伴们的陈词,以及随后他肉肉的、默默地、却又十分坚定与勇敢地独自去营救小伙伴的身影,我们似乎在这一刻能够意识到友谊或者其他情谊之于我们的某种意义:就是爱。
除此之外,影片也有十分鲜明的真善美,尽管笑料十足,却难以遮盖其传递出来的关于真善美的诠释。
而企鹅们在面对困难、解决事情的时候所展现的一种潇洒,也值得人们深思:在阻碍面前,乐观与勇敢地去做,比徘徊犹豫更重要,一旦放手去做,一切惊喜都有可能发生。
当然了,倘若你在面对阻碍时用尽了浑身解数也一筹莫展,那不妨这样:卖个萌呗。
我们看的是周六下午四点钟的《马达加斯加的企鹅》3D原声版,不幸原声版场内依然有很多熊孩子。
比熊孩子更可怕的是笑点很低的成人,那天我们就遇到一个,连孩子们都不笑时,他居然也能匀速地发出奇怪的“吃吃吃”笑声,像一台突突突的柴油机。
除了这些外,整部片子还是让我们笑了很多次,途中吃掉了一块苹果派,喝了一杯鲜榨,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下面说些严肃的总结:如何在全球化时代拍出一部还算OK的3D动画电影续集?
1高举爱情动作片旗帜,以爽为核心 动画电影下面最常见的影评就是“剧情弱只有萌”。
这和爱情动作片是一个商业逻辑:你们知道爱情动作片没有剧情,他们把肉体堆满屏幕来造成感官享受,轻松向的3D动画喜剧也不需要什么剧情,他们把各类萌物:小黄人企鹅帮驴子松鼠堆满屏幕来造成另一种感官享受。
是的, 3D动画喜剧,就是低龄向的不色情的A片。
2高举钱德母亲写色情小说的路线,必须全球跑 《老友记》里,钱德的妈妈是一个色情小说作家,她说:“写畅销色情小说超容易,先写两个绝色的帅哥美女,然后让他们在各种异域风情下做爱。
”写个小黄书主角都必须从巴黎日到巴厘岛,那在小孩子的A片动画喜剧里,萌物也要甩着小短腿哼哧哼哧全世界跑三。
企鹅帮在上海的下水道出现时,电影院里全场都沸腾了,三秒钟的剧情就能同时讨好天朝和爱尔兰,这功力,还用愁发行吗。
但下面就是捶地的地方了:我真心以为那个提供美人鱼企鹅的上海水族馆是植入广告,但后来查了一下,根本就不!
存!
在!
作为片中重要场景的上海,在线下除了唯一的赞助商伊利味可滋在上海有和企鹅帮的合影的活动外,竟然没!
有!
一!
个!
本!
地!
项!
目!
植!
入!
连!
东!
方!
明!
珠!
都!
没!
露!
脸!
1在迪斯尼古法和漫威大法中杀出重围 90年代中后期,迪斯尼的很多动画长片都要拍续集,这些续集大都只有一部,还都像屎一样难看。
一来片商本身就不看重续集,他们把续集摆在陪嫁丫鬟位只为赚第二轮零钱,二来那会儿的思维太受限于“延续第一轮的故事”,第二部就跟连续剧似的跳不出第一部的脉络,这种垂直求深的操作不大适合铺面求广的全球化时代——片子卖到别国时,难道让另一文化区的观众必须从第一部开始补课?
《指环王》可以,爆米花电影不行。
今天的另一种搞法是:建立一个庞大的故事和人物体系,首部只是引出这个体系的一些人物和一个故事,后面的二三四五是讲这个体系里的其他人物和故事的。
它们之间不存在谁绕着谁打转,只是有联系而已,整个体系是去中心化的。
每部的风格和水平都可以有起伏。
这种路线漫威操作得非常好,当然他们是有庞大的漫画版权作为底子的。
没有那么多现成人物故事的情况下,梦工厂的《怪物史莱克》和《马达加斯加》等系列算是比较灵活的折中办法,它也有微弱的故事主线串起了几部片子,但你不看一二也能很快乐地欣赏三。
有时还做一些彻底逃离主线的尝试,比如现在就给完全是配角的企鹅帮专门拍一部。
——和日漫中的番外篇搞法一样。
3忠贞不二地坚持日漫配角光环大法,纤夫死一边去 日漫入侵美国多年,对美国电影界最大贡献是:很多电影制作都抓住了日漫的精髓:不要,不要,不要在主角的人设上花太多功夫,他们只是拿来拉剧情的纤夫,人设的功夫要花在配角上。
《马达加斯加》系列中企鹅小分队本来只是配角,但人气最高。
后来就干脆以他们为主角拍了这部电影,但悖论是人气配角一旦当上主角,也立刻陷入了“主角无光环”的悖论里,也成了纤夫,而那几个海豹雪鸟是!
多!
么!
激!
萌!
补充:1菜鸟要用它“无以伦比的萌”来治愈世界时,我心说:哪里轮得到它,明明是小毛更萌。
就算不用小毛,北风特工队里的海豹也可以啊!
结果在片尾彩蛋里,果然是小毛用它火树银花的萌治愈了菜鸟!
萌度上果然是:狐猴>海豹>企鹅2因为片中把起司条描写得那么酥脆那么好吃还拯救世界,出门后开始疯狂滴想吃这种廉价膨化食品,在最近的南头沃尔玛买到,只有上好佳一个牌子的,也不好吃。
对了上好佳还是上海的牌子,这么天时地利人和他们也没有植入••••现在跪求伊利味可滋,能出起司条味的牛奶么,我一定会去买。
马达加斯加的续作番外,又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动画片。
依然是利用善与恶的二元对立,宣扬美国的价值观。
电影将章鱼作为恶的对象,这本身就是用外形将善与恶做了区分,最终,利用企鹅群体中的小可爱发挥了大作用,拯救了整个企鹅群体,引出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不能以貌取人,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有其价值与作用……从以上的阐述不难看出,其实电影暗含的逻辑依然是以貌取人的,至少企鹅的可爱是用来取悦观众的,因此电影的说服力其实不强。
事实上,在一个观念趋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审美意识其实也是趋同的,既然如此,那么美丑自然是有区分的,可爱的占些优势也是在所难免的,这也关联了人本身的视觉消费和视觉产生的欲望,因而,在一个欲望横流,视觉消费的时代,宣扬善恶不能用美丑来划分,是多么苍白无力……
小时候在家看动画片,《成龙历险记》、《高米迪》、《马达加斯加企鹅》、《魔角侦探》……,占着遥控器时我妈总是说我,“不明白你们这些小孩子为什么都看这个,有什么好看的,等你大点了,你肯定不爱看了”。
现在的我确实没有在家和抢遥控器了,但是看到这部电影,我发现我还是一样的喜欢看。
在看动画片的时候,我就很喜欢这四只企鹅的风格,小的时候我会觉得这四只做事好酷,很想参与到他们的行动中。
长大了再看,skipper在企鹅们的眼里有威望,有责任感,遇事不慌张,令我钦佩;kowalski学识丰富,算盘一敲就能解决复杂问题;private呆萌可爱,富有爱心;rico的肚子可以吞下任何东西,是企鹅们的武器库。
视听语言都有很强的代入感,无论小时候还是现在,我都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干着这些很cool的事情。
说说这部电影本身吧:一如既往的搞笑,主线是企鹅们与dave展开斗争,中途遇到北风特工队的帮助,最终打败dave。
主线之下,我觉得更可贵的是电影的教育意义:同样是为了证明自己,dave被仇恨蒙蔽双眼,选择对别人痛下毒手;private却是从自身出发,在北风特工队撤退时还是选择一往无前,电影的结尾还奉献了自己。
作为老大,身经百战的skipper还是选择了特工队看似更好的方案,因为它心里牵挂着private,他在害怕自己的方案救不了自己的下属。
在不远的将来,带着自己的孩子看完这部电影,再讲上一番上面我说的内容,感觉也会很有趣呢。
最后,给上一张private小时候的图片,也难怪他能逆转其他企鹅的突变了,☺️
其实整部戏剧情不是亮点,甚至说有些平淡,但是亮点在于搞笑,很萌,丑萌丑萌的合适带着小朋友一起看,毕竟剧情通俗易懂,几个小家伙一起完成任务对抗🐙,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种种故事吧蠢贱萌的企鹅形象虽然丑了点,但是确是在你需要放松心情的时候最好不过的一个电影了,反正这就是一部萌点满满笑点满满的放松心情的老少咸宜的搞笑的好电影推荐去看看!!!!
这是一群勇敢的企鹅们,四只上演着非常默契的配合。
我们是一家人,从你破壳而出那天起,就成了彼此重要的人。
所以不管怎样,都会努力的要在一起,决不分开。
我们生活着,被很多人喜欢和讨厌着。
或许我们不经意间就得罪了谁自己都不知道。
可是我们应该要勇敢的活着,偶尔还可以耍点小赖皮。
和家人们肩并肩,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最后菜鸟为了救大家,牺牲了自己,而它变成了长了长耳朵的粉红企鹅。
可是后来,所有的企鹅都为它鼓掌。
其实外表并不重要,重要的事你做了什么事情。
可爱是大家的,所以可爱乜可以分享。
这个电影真是让我剧透我都没法透,因为看完了,笑完了,转身就全忘了。
看电影是体验式消费,随着影片结束,一切情绪甚至记忆都回到观看之前的状态,离开座位时伸一伸懒腰不带走一片云彩,似乎也让这种体验变得更加纯粹。
前一阵子我拿来形容新版《忍者神龟》的词也可以套到这部电影头上:看过跟没看一样,因为再看一次你还是会被逗得捧腹大笑,也还是记不住到底讲了些什么。
同样是四个身怀绝技的动物主角,都出过动画剧集,而且电影走的都是轻松热闹无脑动作喜剧路线,《忍者神龟》跟本片的待遇可是天差地别。
虽然乌龟们也没少挣票房,可是上网看看评论,就能隐约感觉到发布者在电脑前敲出这些文字时脸上那满是嫌弃的表情,不禁为乌龟们感到心酸。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一个字,丑。
我本人倒没有那么强烈的感觉,但不可否认四只总被人当怪物的乌龟如果见到本片里这些光站着什么也不用做就能积累超高人气的胖鸟一定会自惭形秽,弄不好还会气得像本片中的章鱼博士一样黑化。
话说大反派章鱼戴比(不是戴比,是戴夫)用来给企鹅毁容的美杜莎血清看上去也跟忍者神龟的颜色很相似,这让我不禁好奇起这血清的来源了……之前的三部《马达加斯加》中,企鹅虽然抢戏,但我其实一直分不太清他们几只。
关于企鹅的动画剧集,我只在CCAV少儿频道偶然瞥过几眼,感觉并不是特别对胃口也就没怎么看。
所以本片是我第一次深入了解这四个家伙,而导演则帮助我最大限度地克服了自己的脸盲症对观赏本片的影响,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的分清了四位主角。
因为形象可爱而一直以来被委以“安静地做个美男子”这一重任的菜鸟、胃部装了个异次元袋的瑞哥、非常屌非常混不吝的老大、还有四个主角中唯一稍微理性点的科沃斯基,四只造型相似但性格迥异的企鹅个个都让人印象深刻,而且彼此戏份的分配也比较均衡。
老大和菜鸟表现抢眼之余,瑞哥和科沃斯基也并没遭到冷遇,每个都为电影的最终效果贡献了自己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
在这方面,忍者神龟应该多向本片学习。
为了增加卖点,本片专门请来了约翰马尔科维奇领衔的明星配音阵容。
约翰马尔科维奇配音的章鱼逗比(…不是逗比,是戴夫)是全片最具看点的角色,看着他在银幕上活灵活现的神态,我都能想象到老爷子配音时是个什么状态。
本片并没有采用表情捕捉,但不排除章鱼保罗(……不是保罗,是戴夫)的表情是照着配音演员画出来的这种可能性。
除了大反派本人,他的手下们也是亮点,其行为方式有点类似于《神偷奶爸》里的小黄人,而命名方式则是为了照顾我这种上了年纪的观众而专门设置的笑点。
我现在能记住的有尼古拉斯凯奇,哈莉贝瑞,休杰克曼(题外话,狼叔在澳洲动画《快乐的大脚》里给企鹅配过音),其他的欢迎补充。
一般我不太就电影的音乐发表意见,因为这方面没什么发言权。
不过本片的配乐确实引起我的注意了。
我想说的是,那段北风特工局亮相(或是意淫自己亮相)时配的很热血很带劲的曲子,有没有人跟我一样觉得听上去有股农业重金属风?
我不是在黑它,因为感觉导演可能是故意加这么一段与电影风格格格不入、酷炫动感到夸张的曲子来增加喜剧效果。
另外三只企鹅到船头表演节目吸引敌人注意力的那首曲子实在太洗脑了,听上去还有点像Happy Tree Friends。
虽然出场音乐过分拉风以至于显得有些中二,但本片中的北风特工局整体上还是非常高大上的,在海上奇幻漂流还不忘了享用美酒美食,再加上领队的那口英国口音,应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007. 北风特工局的爆破专家小海豹造型可爱,不输给几只企鹅,不过我还是担心他会不会突然黑化。
主要是前两天看的新闻“海豹[哔][哔]企鹅”给我留下的心理阴影太严重了。
而且本片里这海豹配的还是郑肯那神经兮兮的声音,让人担心其可爱的外表下会不会隐藏了一颗变态的心。
关于北风局的领队的物种,我其实有点疑惑。
一开始以为是狼,但后来看到他手下都是北极熊、海豹这些极地生物,所以又在想他会不会是阿拉斯加雪橇犬。
特别是追着企鹅们离开上海时他还有个叼飞盘的举动,我不知道是不是狼也有这种习性。
如果真的是阿拉斯加雪橇犬的话,联想一下本片的一个重要舞台是上海,我不由的对这位特工的身份产生了怀疑。
几个月前,有位上海青年导演拍了部电影,其中主角之一就是只阿拉斯加犬。
本片中的这一只从头到尾没有透露过自己的名字(只是企鹅老大一厢情愿的认为他的名字就是“机密”),我大胆的推测,他的本名,应该就叫“马达加斯加”!
那么本片的片名就有了另一重意思:被土豪特供机构神盾局…北风局的霸道局长马达加斯加包养的企鹅!
鬼畜系列
现在动画片越来越差劲。千篇一律玩俗气至少也要有个°吧
稍嫌恶意卖萌~狗狗队长倒是很可爱
节奏从一开始就很奇怪…人类并不喜欢动物,只是喜欢可爱的东西。好想对章鱼哥说:做不成别人的公主,就做自己的女王:)
果然应证了小时候萌长大了残这句话
没朱利安和小毛不完整!
马达加斯加的企鹅里最萌的是最贱的那只什么动物国王
好多萌物哦
看一个小时就困了,可能我对中国联合有偏见……
最萌企鹅
5/10 企鹅好好笑 故事写得不行
对卖萌的卡通人物没有免疫力,况且还这么搞笑。好想买那个雪球的周边!!
算是很难看,本来就不喜欢这个系列里的企鹅角色,竟然还出了番外。
连看完的兴趣都没了……
逗逼四企鹅组继续发飙,按照好莱坞既定的剧情走向无脑的“成功”的拯救企鹅族群的“英勇”道路。从头至尾卖弄的动漫套路与桥段,奇丑无比的企鹅造型,矫揉造作的兄弟情愈加显得恶俗,毫无营养可言。Ps:借鉴《卑鄙的我》小黄人变怪兽的桥段,你还真以为你就成了蠢萌萌萌哒的小黄人呀。嗯哼。
合拍烂片就别占分账名额了
倘若你还记得《马达加斯加》,那自也当对那四只插科打诨逗比范萌的企鹅记忆犹新,这次企鹅四人组控住主场的全球大冒险,不仅是一出更快淋漓的喜剧,更在看似荒诞不经的动画里,邂逅了久违的童心,来自《马达加斯加的企鹅》,没错!就是那群逗比萌!
剧情比正片系列差好多,完全就是靠卖萌!看完非常想吃芝士条啊啊啊!
这,不知如何评分啊。
这就是完全工业化的商业片,即使影片的每一个下一步都能直接猜出来,我还是觉得好看。但真正值得为之思考的问题在于,我们距离审美疲劳来临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