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人之下》漫画的忠实粉丝,当得知电影版是由乌尔善导演操刀时,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
《一人之下》里鲜明的人物形象、丰富的异能体系、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对影视化改编都是巨大的挑战。
《异人之下》电影版对原著中的剧情线作了精简,围绕张楚岚的异能觉醒之路与冯宝宝的身世之谜展开,通过这两个命运奇特的主角揭开异人世界的神秘面纱。
张楚岚,八奇技之一炁体源流的继承人,天师府传人,哪都通公司的员工。
他在爷爷张怀义的教导下修习天师府的金光咒和阳五雷,功力深厚,但被禁止在普通人面前使用异能。
原因是小时候因为不小心暴露了功力,引来江湖人的追杀。
爷爷只能带着他不断搬家寻一片静土。
最后,为了保护他,爷爷牺牲。
爷爷死前叮嘱他的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是悬在他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从小他就知道,简简单单做自己,会让自己的人生付出血淋淋的代价。
孤独和封禁,是他的宿命。
要想以普通人的身份活在这个世界,他得表现的比常人还要懦弱几分。
在成长过程里,要一个内核很强大的人时时刻刻扮演懦弱,意味着他的“本我”早已在日更月迭中封上了一层厚厚的壳。
长大后,张楚岚的命题就成为了,战胜儿时的恐惧记忆,打破封住内心的枷锁,接纳自身强大的能量,并学会使用它。
再说冯宝宝。
她是我原著里最喜欢的女性角色,武功深厚,但好像不是江湖纷争里的那种只为增强武力值的卷王目标。
她执行力绝强,但打打杀杀都只围绕着张楚岚。
他俩的关系一直在变化,一会儿是主仆关系,一会儿是同事关系,一会儿是师徒关系。
虽然关系很多,但好像一直是止于表面的浅显。
给人一种他们之间在上辈子已经很熟,这辈子又才刚刚认识的社交错觉。
伴随剧情逐步揭开,冯宝宝的人物形象才得以丰满。
冯宝宝是一个没有记忆、没有感情、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无我存在。
她人生里接受的唯一指令,是保护好张楚岚,这样她才能找到自己是谁的答案。
一个无我的人,这一生所求是去找到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在世界上有没有亲人的答案。
关键是,她也不知道这个答案什么时候才能浮出水面。
在无止尽的守护里,我有猜想,他是不是有过一些时刻,对张楚岚产生过感情,这种感情不是爱情,也不是友情。
是一个孤独的人,敏锐捕捉到另一个孤独的人,无需多言的默契。
是一个找不到自己的人对一个不能做自己的人,感同深受,又惺惺相惜。
所以,张楚岚被打趴下,她是唯一站在他身边鼓励他的人,她知道他可以,只要他想。
所以,没有感情没有记忆的冯宝宝会给张楚岚说对不起,会为了得到张楚岚的原谅,而不惧面对任何危险之地。
冯宝宝的守护,对于张楚岚来讲,像是一把斧头,终于砍断了悬在他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而这把剑,也削掉了身上厚厚的壳。
以为爷爷走之后,他是一个人在独自长大。
以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理解他,他也早已成为了嘻嘻哈哈从不求理解的空心人胆小鬼张楚岚。
知道真相之后的张楚岚,浴火重生,第一次正视自己八奇技之一炁体源流的继承人身份,使出全部超能量。
这一次,换他守护冯宝宝。
从《一人之下》到《异人之下》,这个故事带给我的感动是,不管你是超乎常人的强大,亦或是泯然于众人的渺小。
我们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异人的世界也是。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里,能让我们一次次又重新再来的勇气,是有一些时刻,我们突然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
总有人在你身后,以你不知道的方式,保护着你的世界和你的梦。
7.26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中日美三国的漫改同日上映打擂台!
这盛况属实难得一见记得小时候,电视台上播给小孩看的是樱桃小丸子、哆啦A梦,初高中生狂热地迷着圣斗士星矢、美少女战士、网球王子……甚至海贼王、柯南这类民工漫到如今仍旧热度非凡。
可以说日漫承包了8090后的童年时光前几年,好莱坞带着商业大片+美漫超英的搭配席卷而来,索尼的蜘蛛侠三部曲、漫威的钢铁侠、美国队长、X战警,以及后续的漫威复仇者联盟,都在国内风靡一时,热度和票房甚至一度超过了北美。
深度、暗黑向的商业大片赛道也被华纳的DC垄断着,出现了不少如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守望者、V字仇杀队等口碑认可度很高的美国漫改电影而这几年,国漫颇有种后来者居上的势头,斗罗大陆、斗破苍穹、龙族,都是国民认知度较高的作品,电影赛道以大圣归来开启了国风动画电影热潮,哪吒之魔童降世创造了空前的热度,姜子牙、白蛇缘起、长安三万里等浓厚民俗文化背景的电影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深海、罗小黑战记等聚焦社会议题或治愈温馨的原创动画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于大众的讨论之中。
如今,国漫《一人之下》漫改走上大银幕,这部2015年开启连载的作品在近十年后迎来漫改,是漫画粉期盼已久的情怀,也是国漫被看到、被重视、被喜爱的真正崛起
异人之下的世界观,是原汁原味的中式美学,将竹林高峰变成都市的钢铁森林,将武侠功夫转化为炁体源流设定的东方异能。
中医经络图、道家学说、阴阳五行、传统武术……设定都是建立在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文化之上,角色形象也很符合典型的道学印象。
在这份全新的视觉体验下,我感受到的内核是熟悉而又亲切的中式氛围。
张楚岚是接地气的脆皮男大,身怀绝技但只想遵守亲人的遗愿过普通人的生活。
冯宝宝一口川普,呆愣愣的外表下是寻不到根的漂泊孤独。
柳妍妍由不爱自己的家庭反叛、到接纳包容的哪都通释然。
徐翔对阿无的悸动、遗憾、补偿,异人里的角色内核全都紧扣在一个“家”字,背后突出的是一个“情”字,这种情感张力是刻在国人DNA里的。
与此同时,异人之下作为商业片在特效水准上也不输任何成熟大制作,每个异人都有不同的设计,特效全部为能力而服务,不留余力地还原漫画带来的奇幻享受,打破次元壁,让视觉冲击力拉到极致。
成片效果绝对可以称得上工业电影,技术和制作全面拉满的顶级配置。
这种电影艺术的全面进阶让我感慨,这份好饭终于也轮到我们国漫吃上了,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超强脑洞的宝藏国漫,作为新一代国潮正在如同日漫、美漫席卷全球的热度一样逐渐点燃!
剧版一出来我也没看,也是看了网上的恶评觉得剧版很烂,直到自己真的去看了之后,发现剧版除了结尾辣鸡,其他拍的都不错。
影版一出来也是一堆“恶评”,所以我这次完全不相信网上说的,直接买票去看了,结果发现。。。
说的对!
首先选角,除了张灵玉以外我都没意见,因为剧版我一开始也看不惯彭昱畅的表演方式,只能说选角这方面还算可以,毕竟真人是真人,你觉得他合适别人不一定觉得。
其次是剧本改编我也没意见,很多人吐槽说降低宝儿姐的战斗力,这个可以理解,毕竟主角是张楚岚,削弱就削弱吧,结尾原创的“大战”原创就原创吧,毕竟百分百复刻就没意思了。
我对改编的作品包容度很高,上面这些都是我觉得无关紧要的东西。
如果你想反驳我,请逐一针对我下面的内容喷,不要喷无关紧要的东西!
1.烂俗/落后/土逼的“笑点”,真的有人会觉得里面出现的“喜剧桥段”很搞笑?
我去的那场虽然没有满员,但也至少有50%的就坐率,全程从头到尾没有超过两个人笑出来,对,全场就只有一个大哥在那里乐,其他几十个人跟我一样面无表情。
完全就是一个不懂喜剧的人写出来的本子。
2.乱入的BGM,这一点跟上一点有一点重合,该不会有人觉得《中国功夫》这首歌来回插入很搞笑吧?
就是歌词“中华有神功”那首歌,拿来做手机铃声确实是人物个性的“笑点”,但是频繁插入正片真的以为很搞笑?
还有那个几乎用了十年的交响乐BGM,我不知道叫啥名字,但我这样说大家应该知道,最早拿哀乐来做喜剧配乐确实眼前一亮,但这个BGM至少用了十年了,还在用?
还有人笑得出来?
3.配音大多数角色完全不贴脸,用的是动漫式的配音,比如徐家两兄弟和吕良,放在真人里违和感真的很强,但是你都用配音了,为什么柳妍妍又不用,她每次开口我真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4.导演的恶趣味,当然,看腿看胸没什么问题,我也爱看,但是你频繁出现就有问题了,这个还好,很多人扯什么男权女权大可不必,要打拳去动漫区打去。
我主要恶心的是导演硬要加入的SM情节,封神绑裸男,异人直接给张楚岚戴了十几分钟口球,导演怕不是铁男同,你偶尔给女的用我不喷你,怎么老给男的用?
还有那对父子,搞得太明显了,生理性不适!
5.几乎接近一半的广角镜头拍摄,我第一次会对一个焦段产生厌恶,广角是可以表现人物张力,但你也不能什么镜头都用广角吧,而且还是超广角,目测18mm到20mm左右。
战斗视角表现人物力量感用超广角很正常,怎么那么多主观视角也在用,预告出来的时候我就感到不妙了,没想到正片里用的那么多。
当然,之所以用了那么多广角镜头,还有一个就是方便展示女演员的腿和胸,所以我才说我虽然爱看,但是你用的太多了,给的太多了,到了我都有点反感的地步了,你是拍AV还是拍电影?
6.插叙部分用这人“渲染”2D的方式是可以增加漫画感,但你也不能全部的插叙都用这种渲染2D的方式吧,这就本末倒置了,用的太过了。
然后还是插叙,插叙部分的打斗用漫画定格然后360°环绕拍摄的方式确实是一个增加点逼格的方式,但是你怎么所有插叙打斗的部分都用这个方式,这也一样太过了,究其原因就是经费问题罢了。
7.还有一点我是真的震惊,首先你开篇就说了异人是隐藏在常人世界里的,重点就在于“隐藏”两个字,无论正派反派都会隐藏起来不被普通人发现,但是电影里似乎完全不顾及开始说的这个设定,各种毁天灭地的打斗,各种搞破坏,关键是也没有把哪都通善后的部分拍出来,哪怕一句台词交代也行,完全没有!
也就是说他们完全不顾及普通人的世界,一开始选择一个荒废的工地还能说得过去,但是张灵玉直接跟张楚岚在一个市场里就打起来了,各种对招牌的狂轰滥炸。
然后其他人也是一样,学校里开干,直接干钟楼,医院里开干,直接拆医院,最后体育场大搞特搞,还特么对着天画符弄五雷法,别说躲避摄像头了,这尼玛这么大的动静完全不担心???
光顾着爽就可以不顾任何逻辑?
最后,别再扯什么水军恶评什么的,我动漫和剧版都看过,而且我本身对改编的容忍度很高,但是这玩意儿真的纯纯答辩!
你如果只是演员的粉丝,大可不必因为这个就去洗这个烂片,别到最后适得其反了,原本烂片只是一个职业生涯的污点,别搞到最后滋生出一大堆黑粉,得不偿失。
请问呢我宝儿姐怎么老受伤,哪里有那么弱吗?!
明明是宝儿姐高跟鞋揍人高光,你一下就糊弄过去了!
不是,你在糊弄谁呢?
还有这个配乐真的好吵好尬 ,跟剧情无关的配乐能不能不要加,张楚岚每用金光咒,你就配啥“卧似一张弓”请问有啥关系啊?
还反复用 😤剧情真的改动好大好俗,全性派沈冲成为boss ,张楚岚最后英雄救三美 我请问呢到底是哪个天才想出来的剧情!?
不会改,就不能第一、二季融合一起拍吗?
而且那个特效一点也不炫,一点也不酷,给我的感觉就很廉价,尤其是阴阳五雷,我哩个光污染啊!
特效那加上那个回忆片段你在搞什么 整个画面既不是2d又不3d,而且真的好丑啊,好突兀啊,523你真的好癫!
宝儿姐和狗娃子那么好哭的故事,我看动漫的时候看哭了不知道好多次,其实看电影的时候听叙述时还挺想哭的,但一看画面好丑好笑,真的被你这个四不像画面搞毁了!
拜托放弃这个四不像画面吧!
🙏不吹不黑,张楚岚的扮演者给我的感觉是最好的,但有时候有点用力过猛,形成对比的就是夏禾这个人物整个割裂感好强。
乌尔善观感最差的电影😞 一人之下真是我心目中国漫巅峰,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世界观宏大,尤其到我看完陈朵篇之后。
523的《寻龙诀》《画皮2》《封神第一部》都很震撼我,虽然争议大,所以我对523还是抱有期待的,看完之后超级失望,连及格线都不能到(个人观点)
《异人之下》牛逼!
由于是漫改片,所以造型场景人物表演都很飞,如果导演没有极强的信念感,很容易搞崩。
但一切都被乌导的美学震住了,没有违和!
牛逼!
预告片里觉得又假又傻气的场景和动作,在大荧幕上都无比完美。
看看那个暮光中的工厂打斗,最后圆形的建筑工地,此等都是中国电影少见的美景!
突破,就有意义!
更厉害的是,本片贡献了四个造型个性迥异的女主!
中国电影S级制作少有那么大胆突破的人物!
面对这些姐姐,抖M属性彻底被激活,全部跪下叫主人!
嗷嗷叫!
希望能看到一二三四五六七,一部不够的!
这片其实门槛要比《从21世纪安全撤离》高的。
而且对所谓AI处理的动画段落也有保留意见,动画段落明显后半部比前半部好,因为后半部有了更强烈的风格化处理。
但总之,为了姐姐们,就是无脑!
隔了一个周末,还是不吐不快简单说讨厌的两点:超多擦边镜头,非常不适;改了人设和战力值1 这部分,动画里也是有的,剧版改编弱化了,电影反而翻倍放大并原创了更多糟粕。
看得非常不适,尤其是两段在男厕里爬来爬去、打斗戏,大银幕都有味儿了,恶不恶心。
把黄色边角料当主题拍呢?
原作里也没有在厕所打呀。。。
这特么别人还以为一人之下观众就是这癖好呢,真没有!
导演不会觉得年轻人、二次元观众喜欢看这个吧,只有变态猥琐男会喜欢好么!
2 后半部分原创的四张狂胖揍冯宝宝,用来给男主一个成长线和高光时刻,给结局一个高潮段落,给一些演员更多戏份。
但是牺牲了核心人物的人设。
即便是在受伤的前提下,也不太合理。
改变了人物生态位,这是动漫观众不太能接受的,男主的成长线本来只是一小部分,他是个动脑子的人,不是单纯的热血男主。
况且上映前还宣传还原?
关于改编精彩情节和人气角色是在罗天大醮登场的,前边的铺垫缺少看点很正常。
剧版也是迅速走完前边的情节,王也也早早露面了。
想把前边的铺垫单独一部,然后加剧情改人设,不是很可取。
拍三国演义电影,也都拍赤壁、官渡、空城计,谁想不开给董卓、袁术、十常侍加戏?
公正地讲,如果没接触过原作,改人设不是大问题,作为独立的一部电影,它就是擦边和无聊。
那些莫名的配乐也很尴尬,属于迎合观众喜好但没拍到点上,很俗。
另外,复联本联都那么拉了,别动不动中国超英、复联了。
爱恨情仇是复杂的、文化底蕴是深厚的,向单薄的超级英雄靠拢,那是降智。
之前一直还挺期待的。
本来两星,因为浪费钱买票就一星吧。
赶尸人小女孩回忆童年那段不错。
(本人对改编是很宽容的,三国演义多么拉的改编都能去看两眼,有优点都可以夸。
改得不行也就是嘲笑,但改得恶心就真的让人厌恶)✘ 戏外,用别人IP赚钱,就得接受原来观众群体审判,哪个小说改编、漫改都是如此。
根本没搞明白原作受欢迎的点是什么,还要骂观众看不懂。
骂观众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活该扑
这几天总是回想起被这部《异人之下》所支配的视听恐惧,最终还是没憋住决定骂它一波。
没什么好忍的,我就直接骂骂骂骂骂了。
毕竟本片作为挑战电影制作乃至[电影]本身的代表,抖音文化的反面传销教材,以及对待电影的[叙事][写人]与[视听]完全不过脑的呈现(更何况我还是因动画入粉的原作党),这片简直就是对我的顶级酷 开刂啊!
所以还是主要讲讲这片究竟是犯了多少大忌,以至于让我气到怒火攻心不发火难解恨的地步。
首先,我确实认同一部商业类型片是“节奏至上,剧情其次”的基本路子,但前提是你的剧情必须有始有终且重心明确啊。
得让观众明白,主角作为一个有着特别身世和能力的异人,是如何在这个人与异人共生的复杂环境下成长与面对的。
尤其在原作/动画都给你奠定了题材、故事与情感上的叙事优势的大前提下,乌尔善只要老老实实抄全,我觉得全片表现我盘下来也可以给到及格。
结果呢,他确实是抄了, 但关键是抄能抄这么歪,能抄得这么臭气熏天也是绝了。
冯宝宝那段“名声在外”的[叫主人]先不提,光主角对波的第一镜我就属实没蚌住。
能把张灵玉拍得这么中二,服道化又丑又平,一开口气质全塌,属实是开头就送了一波大的血特啊。。
(其实看演员个人照我觉得还好,问题还是这服道化和选角真的是糟糕得没法看,因为原作这个角色的形象是冷俊的帅为主体,而乌尔善却给他全面中二化了。
)
(在选角这点上甚至还不如剧版)然后时间回到三天前,在一个肮脏的厕所内一群混混在那里欺负弱小。
80和被80的都是什么人呢?
都是见到主角打视频电话给老警察后一边人找理由开脱一边人在洗厕所。
我倒不是说这段不好笑(只是客观而言,当然我是没觉得这有啥好笑的),只是把叙事场景选在肮脏的厕所还特地强调臭味质感真的合适吗?
哪怕这个情节是用来侧写主角,那我寻思这也太没说服力了,难道一个受暴者怂得要死又过分献媚施暴者也能算角色的成长,那我真好奇创作者和编剧在讲故事上是不是不会选怎么切入好的观赏角度啊。
而冯宝宝那段“名声在外”的[叫主人],原作和动画在这方面上其实都做得蛮收敛有度的,因为主创很清楚地明白“爆金身”(指冯宝宝吊打张楚岚后把对方秒成全身光秃秃的名场面)和“叫主人”只是作为类型剧和戏剧高潮的必要结果,真正注重的是张楚岚与冯宝宝对峙期间所产生的化学反应,看看张楚岚那嚣张的气势与从中释放的严肃神情,是如何让我们展开想象的并期待故事发展的。
(张楚岚真的是隐藏实力的大神?
or原来他真的是扮猪吃虎吗?!
)但到了乌尔善手里,就只剩下“哦我被威胁了,我开大了,我没了最后成舔 doge了”的短视频呈现。
我不开玩笑啊是真的短视频,不仅短得可笑,甚至在声音设计上1:1复刻抖音某些音效(好像还有什么漫画元素的“拟声词”)。
哈,只能说到这份上真的是全方位地侮辱[电影]了,他都直接把电影当成抖音来拍了!!
比《银河写手》还狠呐!!
说实话人家拍某些桥段乃至电影本身也确实是抖音拍法(毕竟光看影像质感都看得出来),我也骂了,但人家至少还能拍出尚有趣味的短视频,还能在电影视听的基础上变着法去致敬诺兰(选的还是THE DARK KNIGHT,有品味!
)。
你呢?
抄个原作都能抄歪,全顾着把“爆金身”与“叫主人”看得如此重要,用腻歪的情节表达来吸睛,请问谁要看一个战斗力和魅力值基本为0的男主被打爆后无脑舔女主啊?
这张楚岚fans们看完都想口吐芬 芳好吗?
(张楚岚被黑得最惨的一集)无语大头了。
视效上,比封神好的观点我认为是有些迷惑性的。
尽管封神“赶工程度几近百分百”的视效是没错,但《异人》的视效,就这个正片效果都不要说从质感与美术上对标《刺杀小说家》和《球2》了,甚至单论“美感”,我说得直白点,连封神局部桥段里由服道化与装置凑成的“美”,异人连封神的一半都达不到。
这一点在全性大战主角团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依然是又糊又黑的场景与背景,依然是角色与CGI相互排斥的“视觉奇观”(夏禾摩托solo的那个主观镜头,CGI那模糊又严重失真的运动简直了…),依然是慢镜头动作特写还乱调速率的脑 残大乱斗,还有抖音土味BGM所介入的听觉污染。
最离谱的是,我还是在大银幕里头一次见到有电影创作团队居然会用AI来做视觉效果,当时第一眼看下去我直接就蚌埠住了。
“精致”的奇观与非人的人物外观可以说是严重触及了我的视觉容忍底线。
我之前批评《哥斯拉2怪兽之王》的CGI特效所做出的视觉效果是“逼真成假”,因为特效制作过于把物质和奇观完全接近真实,精致的细节渲染反而导致视觉过载,导致CGI构建的“真实世界”不再可信。
而乌尔善的执行则是终级可笑,他是直接“以假乱真”,用AI所理解的东西和知识来制造那些类似人类的物体的“人”,这种又真又假的诡异视效直接让我突发“恐怖谷效应”(以至于我很有理由怀疑乌尔善与视效团队是不是对[视效]的打磨还停留在[快工出粗活]的懒惰态度),在这方面上可以说比当下好莱坞的CGI打磨还更加恶劣,更加虚假,更加难看,甚至更没底线。
同样,我们回看乌尔善所推销的“漫画感”。
那些令人诧异的拟声词表达,那些强行用慢镜头、速率和视点选择硬凸漫画分镜与“动势”,以及AI部分在长镜头+定格角色/场景下所突出的“漫画质感”。
最终美其名曰“漫画感”,excuse me??
我倒想问问这个无论叙事载体和媒介表达完全就是[真人电影]的主体下是如何蹭到“漫画”这个跟本片没半毛钱关系的切入点的??
都不说观看媒介与载体的变化必然产生的鸿沟了,就正片这个表现,很显然是用[电影]的叙事载体却用[动画]的媒介表达来拍[漫画](如果说这也能叫漫画?
)。
说得直白点,每一秒都在动的影像(运动)分明与漫画中的动作逻辑(定格)相违背,难道就因为你随随便便蹭了漫画的拟声词、视点分镜就可以称之为“漫画感”了吗?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某些动画导演做动画时总是强调“真人电影”载体优势的踩雷式创作,为了所谓的真实和新颖毫无保留地把一切物质渲染到跟“真人电影”无异的质感,甚至连动作都要跟真人一样,还有2D制作一些用转描或高强度的动作加料只为强行接近真人的动作细节(如果用得好是另一回事)。
在我看来这类创作者不是挂着“真人电影”就一定比“动画”这种载体高级的傲慢与偏见,就是真的对叙事载体和媒介表达的基本盘完全没理解透(典型反面案例 《深海》)。
而乌尔善基本就属于这两种形容范围内,只不过他更像是拿着“漫画”就一定比“真人电影”这种载体高级的态度,来制造那些从根本上就毫不尊重叙事载体和媒介表达(电影、动画、漫画,甚至还有抖音…)的“视觉骗术”。
当然,全片更让我愤恨至极的还是创作者那毫无能耐力的叙事写人和毫无底线的创作道德,在他看来角色塑造不是被恶趣味践踏就是可以被莫名其妙改写。
我记得群友说他看到原作核心情节被魔改后气到退场,我是恭喜他没把第三幕看进去,因为乌尔善又自以为是地原创了一个足以让原作粉破大防的魔改“神回”啊:为了拍一个“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这种跟角色本真上八竿子打不着边的弧光,把张楚岚一个扮猪吃虎的个性自觉给异化成了为了家人而顺拐到昏了大半天不起一到关键时刻觉醒救场的王道烂俗男主,把冯宝宝一个满级战力满级恢复力的天然呆女主削弱成了衬托男主成长不措昏大半天不起最后被公主抱。
而风莎燕和柳岩岩我真没什么好说的,一个救人动机意义不明一个中二 病各种犯,就连风莎燕的魂被沈冲吸了老爹还不救场,What can I say???
这种完全脱离前期辅垫的角色转变再度证明了创作者的写人低能,即角色的身份和立场仅仅随着情节需要而被任意地定义和翻转,而无视了角色先前为观众所奠定的印象与本真(前期游刃有余的“毒蝎美人”最后被一瓶酒骗晕的夏禾)。
那恶趣味呢,这么说吧,在国产片的范畴里 他是可以跟曹保平比比哪个更喜欢剥削奇观和角色了。
前者对待一个受原 生家庭创伤的女性,居然不从女性的隐私保护出发,而是塞了一大堆跟主题无关的,乱七八糟的日式奇情、老父亲打无辜二次元、以及无缘无故的语言暴 力,外加悬疑类型下不断模糊关键信息和角色核心动机的迷惑剧作,导致我极其愤恨创作者压根不是在给原 生家庭和娜娜正名而是在给自己的私货作“正当性”。
后者则是毫无遮掩地展现女/男性恶耍男/女性的剥削奇观,徐四用se 男逼迫柳妍妍的恶 行只是开始,夏禾魅惑两个无辜父子玩捆绑和互相伤害才是真正的终级折磨:对于男性一方毫无底线地宣扬着什么争斗战利品、嘴臭、甚至是刀人的极端描写,直至解除魅惑儿子因杀父而泣,在电影的反面表达下我只觉得很恶心。
无论是角色定位到文化符号,再到情节编排,创作者完全不从写人的根本上去尊重角色乃至塑造,似乎在他手中就是用来制造更加割裂的男/女性写作(还能被莫名其妙地解读成Girl Power和什么女打男=女性自立??
),和更为冒犯的男 凝情节。
我还能说啥呢,我只能说建议直接不看,如果看了赶紧忘掉别让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慢慢浸蚀我们的三观和审美。
后记现在想想,当下的国产电影和好莱坞电影在创作态度和制作功力的过度退化,其实也说明了两点:第一就是当下创作者们总是一直固守在“烂比烂”的创作舒适区,第二就是早已从根本上变味的类型创作和议题表达。
我恨《沙丘2》与《头脑特工队2》的理由很简单。
因为创作者为了主题立意不措撕裂角色所遭受的伤与痛,倾尽所有看点奇观不愿去重视叙事与写人的崩塌与冷漠。
而《异人之下》在我看来跟上述两个基本差不多,甚至更加糟糕。
一方面重视题材/审美好坏和善恶的准绳早已被创作者当耳边风丢了,另一方面在故事懒得写、角色懒得磨,乃至非电影的陋习宣扬下,本片再次刺激了我而明确自己为什么会如此厌恶这个非电影,为什么要把这个观后感写出来。
什么才是真正好看的商业类型片,什么才是[电影](乃至漫画、动画)该有的样子。
在我看来本就不应该是什么“有看点有爽感”的爽片/娱乐霸权,更不是什么破坏叙事载体和媒介表达的非电影主义。
而是从[叙事]和[写人]的基本盘上认真对待类型模板、角色塑造、情感脉络、事件落实的打磨,让观众沉下心来去了解角色所经历/面对的一切。
属于[电影]的东西,也必须由[电影]的语言和尊重媒介为基础的视听来表现(漫画、动画也一样),这本就不应该是观众,乃至创作者会忽视的基本功,而电影也不应该是为了“好看”而“好看”(这里指为了所谓新颖感和爽感堆了一大堆杂七杂八的看点,然后故事写人弃疗导致看得毫无记忆点的那种商业片)。
十年的罪孽就此两清了。
没有收钱说不出一句好话,给钱让说好话的话收不下钱。
半个小时的时间不知做了多少次握拳捂脸痛苦。
你们一个剧组这么多人,就没有一个人觉得这里那里有问题吗。
邀我来看的人说欠我条命,我却之不恭,谢谢你们给我赢了一条宝贵的生命。
如果是洗钱的,我对你们非常失望。
如果不是洗钱的,我对你们非常失望。
打个补丁,看了半小时多离场,要是后面特好看,那算我没这个福分。
《一人之下》一路看过来有很深的情感,国漫ip终于被搬上了大银幕,有欣慰也有担忧。
看完电影@乌导,好好拍二三部,我等的起!!!
我愿称迄今为止改编对原作世界观还原度最高的作品。
“神形具备”从不是单从人物外貌上、故事事件上还原那么简单,好比张楚岚这个人物,一个社畜大学生,有浓郁的屌丝气质,秉承着小富即安的生活准则,看着没有什么大出息的样子...可事实不然,人物魅力在于纠结挣扎、他有智慧却也有自己的迷茫,普通人的世界里他反感自己是异类(却心有不甘),遇见异人群体之后他庆幸同类存在、但又在一次次“被争夺、被欺骗”中心生绝望;一个渴望被认可、期待世界温暖的角色,就如面对爷爷的嘱托他愿意隐忍的过普通人的生活、面对宝儿姐的守护他愿以生命相护,情义是角色之根源也是最大的渴望。
所以漫改的精髓还原从不仅是还原其貌,更是保留起最核心的价值,尤其像《一人之下》有着庞大、系统世界观、并且更多的是中国传统的精神与文化的漫画,它里面的每个人物,都有着世俗牵扯下的各种宿命,每个人背后的个人情感、家族牵连、组织责任、观念追求都不是单一的,除却张楚岚和冯宝宝这两位主人公,里面的狗娃子,为一个执念从孩童到白发苍苍,至死都希望继续守护阿无;风正豪,一个极为严肃的人物也有着对子女细腻的情感,心怀大义的情况下不失人情味,这个故事里,有着武林的豪气在,有着现代都市的利益在,跟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千万种勾连,也有着独特的世界观,一个属于异人但更属于中国人的世界观。
电影固有它的篇幅限制,但能在不失燃点与畅快的前提下,好好的将世界观做好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用漫画感的场景交代炁,交代异人矛盾的起源:异人之乱,又随着故事推进展开张楚岚、冯宝宝、全性、哪都通、天下会的“详情”,剧情合理的嵌套,把一个世界内该有人物命运的勾连像一个千丝万缕纠缠的大盘一样把它拖出水面。
由此我相信乌导是真的喜欢《一人》这个ip的。
电影有一定的商业性,但也不失情怀的表达是可以感染到漫粉的。
不同的载体也相应会有改编、不同的篇幅和载体会对“情节冲突”有不同的要求。
作为系列之作的第一部,改编还是很有脑子的,将“冯宝宝和张楚岚”两个贯穿ip的灵魂人物情感羁绊提前,对于没看过的宝子来说确实更能够了解人物,建立强烈的情感联结,这样在后续的情节推进中更加合理;并用阶段性boss沈冲去强化两人之间的宿命感,以前张楚岚的世界里只有爷爷、经此一遭之后他的世界多了宝儿姐,做为世界上最亲近且纯粹对待他的人,张楚岚将宝儿姐的一切都看得比自己重要,这对后续故事及人物的塑造来说也更为合理和顺畅。
不失人物铺垫、对抗燃点也更倾向了原作的情感表达。
并且最后还用龚庆救四张狂来留笔的做法也很妙,原本比较单元的故事,就被影片的一些前置和调整串联起来了。
更有感触的是作为大银幕商业片,影片不吝啬用一定篇幅比例去讲张怀义对张楚岚的爱;狗娃子对冯宝宝的寻找;张楚岚和宝儿姐之间的守护之情;柳妍妍对童年及家庭的恨与爱;这些情感的呈现更让我觉得导演是懂IP的,也对后续的陈朵、王也家事、临时工们的故事更加期待。
国漫IP搬上大银幕在国产影视里特别少见,《异人之下》的出现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漫改路漫漫,国漫IP更应该在大银幕被保护、鼓励,更重要的是被正视,更何况异人是最具国风的奇幻题材,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故事重在细致与抓住内核,@乌导好好拍这个ip,我等得起。
事实证明《一人之下》不适合拍成电影,做成剧集已是最合节奏与转折的。
路人可能会喜欢,但原著党看了要扶额。
电影平添了个伪高潮,来了场张楚岚大战沈冲,但人设与逻辑不仅没有丰满自洽,反而被破坏消解。
冯宝宝遭受史诗级削弱,全性四张狂也像在过家家,张楚岚更是莫名其妙放了大招,一夜成长顶满,那后面罗天大醮咋整?
这实力无悬念第一了。
不过也有可取之处,电影漫画感与中二度平衡,全性每个角色都有专属BGM,虽说土气弥漫,但嗨到了燃爽了,观影还算沉浸。
一直被诟病的特效也的确有不足,放在网剧手机上看能接受,但投到银幕就放大了缺点,质感撑不起来。
且这次改编有点取其糟粕了,原著的荤段子一个没落,女性角色同样偏工具,要不是看过番剧知晓人设,看的时候估计会迷糊不解。
还想看看乌尔善接下来会怎么拍。
异人之下 (2024)5.12024 / 中国大陆 / 动作 奇幻 / 乌尔善 夏鹏 / 胡先煦 李宛妲
没看过。 看玩封神2来的,骂几句乌导应该是可以的。乌尔善不配拍电影。
本质都是运动员
这当然是为青少年打造的,但乌尔善始终给人一种尝试跟随主流,讨好年轻观众,亮出自己是否时髦的底牌。夸张的无厘头,让角色被迫看起来像白痴一样。不时流露着没有脱离男凝审美的擦边,甚至可以用恶趣味来形容。焦点是各式各样的打斗,尽管秘术法门有着假理论支撑,动作却是最平庸的彩色波波,特技不该是这样的,吊不吊想想《尚气》两万五,累不累想想《功夫》老前辈。主角发功自带bgm纯音乐正常,但每每发功自带屠洪刚的歌就很奇怪了。我知道他们想要将漫画的特点引入电影,但那些漫画字体、弹幕片尾等都是假模假式的。既看不出无厘头有何好笑,也看不出打斗哪里“酷”,也许唯一有趣的地方是山歌的使用。
原著很火,不过这片子和原著没什么关系,着重往打斗和特效方面去了。你要不是原著粉会觉得还挺好看的超英电影,要原著粉会觉得就那么套上个名字,剧情方面很浅的。不过乌尔善封神我看也改的怪怪的,擅长特效啊。
我那熊熊燃烧的中二少年热血漫之魂微笑着对我说:谢谢乌尔善。
张楚岚和宝儿姐都挺好的剧情也还算顺溜就是漫画真人后的廉价感没法避免
3.5以资鼓励。哎不是,现在中国观众看电影都在看什么啊,怎么开心麻花那种死心塌地的土你们爱死,这稍微老中男自我调侃系的土就识不出他的幽默呢凸^-^凸。//其实拍的挺好的,从故事细节张力到打戏华丽清晰的程度,几乎都是顶级商业水准。虽因为体量,前期设定喂太多、自带出场自我介绍确实尴尬,但让我这啥一人之下都没看过的快速入戏,也不失为上策。另,AI动画部分太sb了,五年后回看这一定是全片最塑料且脚趾扣地的部分。
所以,这下各位都清楚乌尔善的真实水平了吧
低俗,特低俗,就是性明示,再大银幕上看是很恶心的。满满的男凝味道两星给画面和原故事(没看过但大概比这好看吧)
为什么分这么低啊 觉得还不错啊 虽然故事有点乱 但拍的很炫很飞 漫感十足啊!完全想象不出乌尔善导演能拍出这样的风格 这种创新难道不值得鼓励吗? 真没想到口碑和票房都不行
影片充斥了一个年老直男对年轻人喜好的意淫及个人性癖的暴露 —— 听,音效俏皮吧;看,台词逗趣吧;看,表演无厘头吧;我甚至还用了最新技术AIGC呢!导演的审美仿佛还停留在老式低劣的烂俗港片,无处不在的擦边、性暗示直让人觉得恶心。王晶搞下三路的东西,是瞄准了下沉市场的需求;乌尔善搞的那些擦边,则似乎更多是他个人爱好的展示。头回有种隔着屏幕被骚扰了的感觉。// 李宛妲好漂亮,某几个镜头幻视张柏芝。
简单交待背景世界观,漫画式穿插过去资料,这对路人也算是可以,但无效镜头太多,比如开头厕所霸凌有点为了搞笑而搞笑,比如冯宝宝洗澡。擦边卖肉、口球等就拍成“王晶品味”。年轻男演员一个比一个丑,还得乔振宇最好看。女主角不好评价,新妲己老得太快,根本没认出来,还以为40+的刘心悠,看完都没对上号。最亮眼的当属风沙燕,造型像风暴、动作像快银。
低俗,下流,审美烂,音乐品味也差。特效…一大半时间都在用AI,还有什么脸吹特效,太恶心了。其实可以感受到原作故事还是挺有意思的,但是完全被乌尔善拍毁了,太土了,太土了,太土了!这么喜欢用AI不如滚去拍抖音,那里的AI 特效最适合你。
擦边搞情色,随处可见的捆绑、踩踏、SM、皮裤、高跟情趣元素,充满着男凝的恶趣味
很黄很暴力很爽很擦边。
还有乌尔善hold不住的题材吗……这漫改视觉也太华丽了吧。冯绍峰操着一口上海口音进来说自己干“小额炁贷”的时候,整个电影院都在笑哈哈哈。以及,这个片配乐都挺神的。很离谱,但又非常合适。乌尔善的审美品味真的挺高的。从视觉到音乐,再到剪辑,奔放、漂亮、充满想象力。
我们也有这么成熟的商业片了,笑点密集热血燃爽,特效更是实打实的燃烧经费!支持一下国产超人宇宙的起点吧~
是有什么病吗?2024年了这种男凝到让人生理不适的桥段和台词能上大屏幕?啊?回忆部分全部AI风处理 啊?下流到我目瞪口呆 撑到灯亮的第一秒才跑算我有素质
异能、超能力这种东西,美国日本有很多作品,已经很难拍出新意。我们目前还很少,除了现在无聊的都市修真网文,能想到有点意思的只有侠岚系列,异人之下动漫没看过,先看下电影,主要是有大美女。中国奇幻题材的电影,真是少的可怜啊,脱离了西游封神这些经典,现代都市背景几乎没有。
路人粉,原著党看了都鼓掌的一个异能漫改电影,乌尔善导演真的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