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illowvision.ycool.com/post.1975280.html一句“乱世桃花逐水流”,加上千百年被人传说的“红颜薄命”,与江东大小乔并称三大美人的甄宓之命运,打自出生一刻起就有了定数。
果然,经过一场丈夫翻脸下手、二奶在旁帮凶的血淋淋的谋杀,甄后终于成为一缕长发覆面、米糠塞口的冤魂。
但文学史上,却为这位冤魂留下佳话——那就是她跟她的小叔子曹植的一段爱情。
真正的爱情是不识权贵的,而曹植的文学造诣以及气质的潇洒,都远在他流氓气的哥哥曹丕之上,再加之甄宓的倾城倾国貌,一出才子佳人的大戏就此上演。
TVB一早找到了这个“一女乱三曹”的买点所在,27集的中篇电视剧《洛神》虽是戏说,但也以一种现代人的独到方式让甄宓在世人心中留下印记。
往事一一化烟,甄后的花容月貌、心思慎密、大仁大义、德才兼备却通过一扇由电视剧打开的小窗,悄悄地传递。
做到如此的效果,自然不能忘记监制梅小青和众多编剧们的功劳。
电视剧最为我欣赏的,除了跌宕的情节,当中的古诗词以及各个事件的原型典故所流露出来的文化底蕴,也让人深感此剧幕后工作之用心。
电视以甄宓的梦境开篇,讲述了《山海经》中,河伯、后羿以及洛水之神宓妃三人的恩怨:宓妃嫁得的是年年娶新妻的河伯,因此就与其妻奔月的后羿有了同病相怜之感,二人生情,自然招来河伯的妒忌。
河伯后羿争斗不休,引得天帝插手,最后受罚被贬凡间的却是洛神。
甄宓的梦至此醒来,是为全剧的第一次点题。
而此处除了道出甄宓为洛神转世的传言外,更揭示了她今后命运的大体走向。
除此之外,编剧还安排了甄宓对《山海经》中的故事发表看法,控诉了洛神的委屈与无奈、天帝的不公以及河伯与后羿的软弱,终于算是突破了传统。
一个有独立之思想的女性形象呼之欲出。
水灯传情,是电视剧对于曹植的出众才华与浪漫情怀的第一次展现。
约会佳人来到廊桥水榭边,自己却“人未见,礼先行”, 让《美人篇》以水灯载着先行来到佳人面前。
美女妖且闲,采桑岐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以上的《美人篇》虽为原诗的删节版,但删却删得有理。
首先,此诗是曹植后期的作品之一,与电视剧所想表达的事件的时间不合。
其次,按寻常理解,曹植作《美人篇》,意在用比兴、象征的手法,反映内心的怀才不遇的不平与哀怨。
而这一思想在删去的最后两句中显露得尤为明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相似的情况,在后续的故事中也有出现:曹植的表妹崔芣因嫉妒甄宓得表哥所作的《美人篇》,将他困在水榭里逼子建也为自己作一首能与之媲美的诗。
文思枯竭恍恍惚惚之时,忽见面前水上有一酷似甄宓的仙子翩然起舞,遂作出了《美女篇》: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加之删去的: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曹植把《九歌》中所谓“美人迟暮”的哀怨与汉乐府民歌的风格相结合,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对有限生命的惋惜,浅显而雅丽。
较之曹丕比较单纯地模仿民歌的《燕歌行》一类,更富于个性,内涵也更为曲折丰富,耐人寻味。
类似的手法,描写这类似的情感,聪明的编剧避重就轻的剔去了其中的政治意味,却在不同时刻给剧情带来不小的推动。
因此对曹植的原诗做出删节,对剧情的发展仍是百利而少害的——至少,甄宓飘然若仙的风骨,曹子建的满腔爱慕万丈才情都通过一首有删减的古诗刻画得淋漓,岂非妙事。
而既然一早就说明了电视剧所讲的“故事纯属虚构”,并非真正的历史书文学史,那么又何必拘泥于细节呢?
在另一方面,《洛神》中的人物个个都是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因此除了加入了人物本身所作的诗词歌赋以追求故事的真实度之外,剧中的重大情节大多以《三国演义》、《三国志》、《世说新语》等名作的记载作为蓝本。
譬如曹植的七步诗,又如杨修的“鸡肋事件”,再如曹娥碑的“绝妙好辞”的字谜,一一都来源于各式的文学读本,编剧在此基础上更加以与剧情相关的润色,为故事再添一份真实感的同时更添了新意。
比较出彩的改动莫过于歌姬刘惜惜这个角色的加入。
与别的情节一样,她也是有原型的。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忿狷第三十一》中有如此一篇:魏武有一妓,声最清高,而情性酷恶。
欲杀则爱才,欲置则不堪。
于是选百人一时俱教。
少时,还有一人声及之,便杀恶性者。
此篇短文延续了《世说》一贯的风格,短小却精彩。
但歌姬的形象描绘却因为不够翔实而显得不太真实,她为何会对曹操情性酷恶?
她是怎样的情性酷恶?
文中均未交待,又框架却又有发展空间,这都为一个新人物的塑造提供了条件。
剧中歌姬刘惜惜作为卞夫人向王夫人挑战的筹码出现,未见其人,她天籁般的歌声就已令司空府上下的所有人——当然包括曹操为之折服。
她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管他人的看法,只将唱出最美妙的歌诗做自己的全部。
然而白璧也有微瑕,刘姬天生有哮喘顽疾,因此不能天天为曹操长时间歌唱,但为了保持自己歌喉在曹操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她并没有把这一秘密告诉这位司空大人。
刘惜惜的结果还是没有逃出《世说》上的命运,她的地位最终为王夫人的侍婢所替代,而编剧更是为曹操想了一个看似仁慈,实则更为残忍的处置刘姬的手段:赐哑药。
“人如花飞云如短歌”,一语成谶。
只可惜曹操不是惜花之人。
失去了引以为傲的歌喉,就是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天赋,刘惜惜就再不是刘惜惜。
依然是太透彻的女子,所以选择了死亡。
刘姬与甄宓,都是红尘俗世里高洁的女子,只是,刘姬是出世的,甄宓是入世的,换作是甄宓失去了众人称道的绝世美貌,是断然不会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
甄宓说的好,“惜惜姐姐不能唱了,就让宓儿为你唱。
”但刘姬有刘姬的骄傲和尊严,失去这些,她生不如死。
哀痛于刘姬,却又不得不佩服编剧的独具匠心。
纵观整部《洛神》,它既涵盖了《山海经》、《诗经》等著作的精妙,又包括了魏晋才子们的建安风骨,看来,它实在是因为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蕴才做到不凡的光芒万丈,简直可以算是一本魏晋文学的简易读本。
而笔者在此限于篇幅与文笔的限制实在无法将其中的所有一一展现,唯有诚邀各位看官移步一品《洛神》这算不上视觉盛宴,却一定是精致的家常便饭。
原创首发于“澎湃新闻” 作为TVB古装悲剧的代表作,《洛神》的影响力远不及之后的《金枝欲孽》,其重要原因,大概是《洛神》没有《金枝欲孽》这么接地气,毕竟《金枝欲孽》透过对后宫女性的群像刻画,能映射出当下社会的女性困境,有职场上的,也有情场上的。
至于《洛神》,剧中对于当下观众关照最多的部分,或许是甄氏嫁给曹丕之后的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堪称一部古装版的《傲骨贤妻》。
剧名援引自曹植名篇《洛神赋》,剧中两位女主角甄宓(蔡少芬饰)和郭嬛(郭羡妮饰)其原型为魏文帝曹丕的两位妻子文昭甄皇后和文德郭皇后。
史书上并未记录甄皇后名讳,但《洛神赋》有云:“斯水之神,名为宓妃。
”遂将女主角取名“甄宓”。
全剧以才貌双全的奇女子甄宓为线索,串联起曹氏父子的家国情仇。
甄氏于剧中的功用,更像是曹家内斗以及以曹代汉的历史进程里推波助澜的催化剂,她虽有独立人格,却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这也是乱世桃花的身不由己之处。
《洛神》的叙事方法,很值得玩味,既是对历史的戏说,也是对神话的演绎。
故事的推动并未借助怪力乱神,但典故套典故,像传说也像寓言,隐喻无法抵抗的悲剧宿命。
全剧以甄宓常做的一个梦开始,梦的出处是《淮南子》。
在甄氏梦中,她化身洛神,嫁给河伯为妻,却对后羿生情,尽管洛神与后羿只有神交,并无苟且,但却让出轨河神的河伯心怀嫉妒,引发仙界纷争。
这个梦暗示了甄宓、郭嬛、曹丕、曹植的四角恋爱,并为人物的悲剧命运埋下伏笔。
甄宓原本是袁绍之子袁熙的未婚妻,大婚临门之际,曹军攻打邺城,袁军弃守潜逃,甄家被迫走上逃难的道路。
在途中,甄家被曹军将领夏侯渊堵截,甄宓谎称与曹操有亲戚关系,逃过一劫。
待夏侯渊将与甄宓周旋的事情上报曹操时,曹操发现甄宓与他曾有一面之缘,并且是他故交的女儿,遂将甄家接进曹府当成上宾礼待,从此揭开曹家纷争的篇章。
除了曹操(刘丹饰)之外,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陈豪饰)和曹植(马浚伟饰)也对甄宓起心动念。
甄宓被牵扯于父子三人的情感纠纷中,她先是拒绝了曹操,最后在兄弟二人中选择了和她更加情投意合的才子曹植,却被安排嫁给曹丕,只因在曹操眼中,甄氏是母仪天下的不二人选,她必须嫁给太子。
甄宓在逃难路上收留乞女郭嬛,后与她结拜成姐妹。
郭嬛原本出身官宦世家,自幼知书达理,但因家道中落而虎落平阳。
郭嬛是剧中唯一和曹家三兄弟都有情感纠葛的女子,她对三兄弟的不同态度,将其性格的不同层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曹植,是情窦初开的她展露真情。
她主动为曹植献上一碗亲自烹制的酒酿丸子,表示自己愿意效仿娥皇、女英,与甄宓两女共侍一夫。
曹植的拒绝,是她黑化的开始。
她强颜欢笑称自己只是在和曹植开玩笑,保住颜面的同时,也充分体现其忍辱负重、识大体的性格。
曹彰原本倾心于郭嬛,但郭嬛嫌弃他粗枝大叶、不解风情,毕竟曹彰要的妻子,是战场上的花木兰、厅堂里的薛宝钗,稳重持家不说,还要培养她骑马、射箭,这样万一他曹彰将来战死沙场,妻子才有能力保护家里老小。
心思细腻的郭嬛自然不满意曹彰这一厢情愿的投射,因此尽管能吃苦,她却故意将自己装扮成娇生惯养、贪慕虚荣的样子躲避曹彰的追求。
待她被曹植拒绝后,想重新接受曹彰时,曹彰已经移情别恋甄宓的寡嫂。
郭嬛为了迎合曹彰,努力将自己塑造得不修边幅,曹彰依旧选择寡嫂为妻。
再度被拒绝的郭嬛,进一步加速黑化的进程。
郭嬛的城府越变越深,加上情感纠纷,使她和甄宓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两人有渐行渐远的趋势。
曹操的正室卞夫人和妾侍如夫人也在曹操眼皮底下上演宫心计。
卞夫人为了夺取曹操对如夫人的关注,花重金买来歌姬刘惜惜(顾纪筠饰)取悦曹操。
刘姬生性清高,不屑与人勾心斗角,所有心思都花在音乐创作上,久而久之,甄宓成了她在曹府唯一的知己。
因为甄宓对姐妹情的“出轨”,让郭嬛心生怨恨。
她拉拢如夫人,并怂恿如夫人的丫鬟杜鹃偷师刘姬的歌艺。
杜鹃取代了刘姬位置后,刘姬含恨自尽,痛失知己的甄宓得知刘姬之死为郭嬛从中作梗时,决定与郭嬛恩断义绝。
而郭嬛更在甄氏与曹丕完婚后,勾引曹丕并以妾侍身份嫁入曹家。
与此同时,曹氏兄弟因为政治理念不和,其内斗也逐渐白热化。
曹丕随父亲曹操,企图以曹代汉,曹植一派忠君爱国,力求保住汉室。
甄宓和郭嬛分别作为曹植和曹丕的拥护者,加上甄宓和曹丕婚后,郭嬛勾引曹丕并与之苟合,使得甄宓和郭嬛的矛盾到达剑拔弩张的地步,甄宓在郭嬛一次次的离间之下,逐渐走向灭亡的悲剧。
熟悉《甄嬛传》的观众,大抵都知道这么一件事——作者流潋紫就是《洛神》的拥趸,主人公甄嬛的名字,就是将《洛神》里的两位女主角的名字各取一个字。
除了心狠手辣得毫无羞耻心和慈悲心显得太没原则之外,郭嬛其实比甄宓更符合如今观众对“大女主”的期待——美貌与智慧并重,家庭和事业兼顾,情商与智商俱高,进得厨房且出得厅堂,既能辅佐丈夫的事业,又能拉拢人心、铲除异己。
看过《洛神》的观众想必发现《甄嬛传》的部分宫斗情节借鉴了《洛神》,而甄嬛也可以看成是“改良版”的郭嬛,即甄嬛身上的狠和恶都被合理化了,这是《甄嬛传》高明的地方——接纳人性的缺陷,并让人物的欲望和求生本能推动剧情的发展。
但甄宓就是如今网友热衷吐槽的“圣母白莲花”吗?
显然也不是。
甄宓不是刘三好,她更接近于古希腊悲剧里的俄狄浦斯王,或是金庸笔下的一代英雄乔峰。
甄宓有勇有谋、守家护国。
对于曹丕、郭嬛的狼子野心,她一直明察秋毫,哪怕与曹植结盟的杨修死后,曹植在荀彧的帮助下物色到丁仪作为谋士,她也洞察到单纯的曹植已经对曹丕起了逆反之心,她依旧不点破,当一个冷静的旁观者。
曹丕登基成为皇帝之后,甄宓贵为皇后,察觉到司马懿谋朝篡位之心,一向宽恕仁慈的她,此时为保住夫家王朝,竟对司马懿产生杀心。
而当郭嬛取代她当皇后的企图昭然若揭时,甄宓当机立断地拒绝,但依旧逃不过听信谗言的曹丕对她痛下杀心。
后来宫斗剧蔚然成风,《洛神》里的宫斗桥段出现在之后的《甄嬛传》《美人心计》《宫心计》以及大量记不住名字的宫斗剧里时,大多只是对《洛神》中那些勾心斗角的部分进行最表层的模仿,《宫心计》简直可以看成是对《洛神》的东施效颦。
只是刘三好无止境地透支自己却善始善终,不知道这样的反智设定,是不是为了弥补《洛神》的悲剧结局给观众带来的创伤后遗症?
所幸《洛神》之后,除了反智的刘三好,还有个智商在线的甄嬛。
如果说看美剧是为了看剪辑,看日韩剧是看偶像,看大陆剧是看热闹,看台剧是看无聊,那么看TVB就是看生活!
TVB的历史剧不是大制作、不一定尊重史实、但是你可以在古代生活里找到现实生活的影子。
说的是古代的事,讲的确是今天的“理儿”。
先不说剧情和史书上多么相似,因为史书上描述也未必是真实的历史,我只想说电视里有一些有意思的情节。
【1】 美人误国?
还是英雄误美人?
曹丕少时一直都说“美人误国”,并且想以此为据杀死甄宓。
但是甄宓的反驳却颇为后现代——美人误的“国”只是英雄的“国”,那个国只代表着以国君为首的少数利益集团的利益,况且真正英雄的失败都不是美人"误"出来的。
恰恰相反,美人是被误的对象,英雄误了美人一生。
(曹操及时赶到,甄宓就此在曹丕剑下还生)。
【2】 感动的桥段曹植和甄宓在山上撞钟祈福~曹植发明了七仙女的故事…甄宓说想要天上的星星,曹植于是就"摘星”放入“匣中"送给了甄宓——甄宓打开匣子,里面的镜子倒影着天上的明星~好浪漫啊~感动死了~>_ 有时候不得不说,性格和价值观决定成败。 【3】甄宓和曹植的"私奔"生活虽然开心,但是聪明的甄宓比曹植要现实——她知道形势,她懂得顾全大局,但是如何做才能把私奔圆的不留痕迹又保全住所有人的性命? 甄宓的招太强了,摆脱了“私奔”的不耻罪名、保全了曹植的性命还化解了一段恩怨!是什么招? 我就不说啦~哈哈~但是不得不说,这个女人真是太强了!!! 【4】因果郭嬛假怀孕嫁入曹家。 她想出一个一箭双雕的毒招:故意抱着甄宓一起从楼梯上滚下,然后宣布流产——既圆了谎,又可以诬陷甄宓。 但是郭嬛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当郭嬛宣布流产之后她才知道甄宓已怀孕两个月的消息……@_@【5】曹操临死前临时改让曹植当世子,却不想被曹丕发现,撕碎了遗书,气死了曹操。 甄宓斥责曹丕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曹丕大怒要杀甄宓,此时曹睿跑了过来……(真能编啊~@@)【5】荀彧虽聪明的告老还乡,但仍被司马懿追杀。 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便飞鸽传书让曹操来访,并临死前留下了凶手的线索——一本《女箴》于是,港剧传统的破案故事开始@_@……汗吧~【6】大殿之上,曹丕刁难曹植作诗:一、以兄弟为题二、不能有兄弟二字三、在曹丕七步之内完成但是曹植因为XX原因没有灵感,甄宓灵机一动,用水仙帕半掩面,嫣然一笑~这是曾经激发曹植无数灵感的场景……唉~那个含泪一笑真的好动人啊~每想到就痛心一次T.T【7】附:《洛神》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几句台词1.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政治就是这样~你看到的历史人物的死因未必就是他的死因,要你死你就死,不死也死! 2. 心慈则貌美——甄宓美貌的秘诀。 人的丑美岂有标准? 人对美丑的评判因人而异。 但什么样的人才能让所有的人都没有任何异议的称其“貌美似仙”? 表里如一的美才是"美之大者"。 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植和甄宓的定情信物——曹植为甄宓抄的《短歌行》花灯——曹植将曹操的引申义还原成了原意……---不过《洛神》的价值观还是比较传统的:忠、孝、仁、义。 对于女子的定位也很传统:知书达礼、有能力过问却不问政治、作为男人的附属品在争夺中成为战利品……而《洛神》里,没有极坏之人,只有极自私之人。 (郭嬛并不坏,至少对于大多数人,她是伪善的,而伪善也是一种动机不良的善。 )“家族利益”和“天下利益”是《洛神》的一大矛盾:曹操、曹丕、司马懿、郭女王代表的是“家族利益至上者”,并非是他们没有胸怀天下,只能说他们比较现实——那个时代历史规定着那必须是家族的时代。 而以荀彧、曹植、杨修、甄宓代表的是“天下利益至上者”,他们的胸怀和努力是好的,但是失败是注定的。 他们太软弱、太浪漫,在三分天下的形势下,必须先有霸权才能行仁义。 文章写于2007年12月。
If I should stay,I would only be in the way.So I'll go, but I knowI'll think of you every step of the way.今天把下了很久的洛神看完了,看到最后很有泪点。
也才有些时刻真正懂了 上面的这一段歌词。
她不想淹没他一生的才华,所以不和他在一起。
即使深深的伤心欲绝,仍然选择了不在一起。
曹操说:你要择的是夫君,我要择的是良君。
而世上女子只有你能母仪天下,所以要她嫁给那个明君。
她不是因为曹操的话,而是因为深知不顾一切的出走对他的一生对他的才华所造成泯灭。
胸怀仁义却不能够普及苍生,所以她放手了,然后告诉他,这辈子我只能是你的大嫂。
他成婚,取了一个到最后都用命爱着他,虽然做着很多不经头脑的事但最后一心一意爱着他的人。
她成婚,嫁给了一个爱着她,但是在岁月里却没有实现诺言,被权利欲望,被甜言蜜语所左右,最后负了她一生,要了她命的人。
他永远都爱着她,她最爱的也是他。
只是她选择了不和他厮守的时候,爱情成了彼此的仰望。
每次繁华之后,她和他在花园偶遇,称呼着大嫂,三弟,说着当下的事情。
他失去了她的妻子,在他要开始真正地去爱这个妻子,爱这个家的时候。
然后他们就开始了长久的分离,每次相见,礼数之下,却是永远不能言说的爱恋和等待。
他看她成了皇后,却再没有当初那一份开心。
她嫁给了那个曾经信誓旦旦说不怕你容颜老去的人,不是因为多爱他。
因为她的心中早已经做出了抉择。
然而她是这样一个恪守的女子,他也是。
所以不再迈出一步。
她难产,只是每每相聚,难有这样的知己述说心愁。
每每分离,眼中无限的伤痛依恋无人可说。
他丧妻,带着孤子远赴他处,再回来,却是父亲亡忌,她做说客阻拦兄弟相残生灵涂炭。
于是再分离,在最后,他终于失去了她。
还有那个负了她一生的她的夫。
一误误终生。
她不知道有没有后悔后。
她只知道嫁了人,相夫,教子。
却一次次被夫所伤,当说出夫妻情分已尽的话时,就只剩了保全儿子这最后的心愿。
直到最后天人相隔。
他带着一生的眷恋,带着玉枕走了。
不知是否回想起当初爱慕而生而千里追寻,不知是否回想起她当初答应求婚的那一抹笑和羞涩。
她鼓励他关心儿子,重整信心那心痛。
只是到了最后,年华已逝,垂垂老矣,去见了她的儿子,然后再悄然落幕。
他走在河岸,看着她划船而至,说,你来接我了。
然后走去。
《洛神》(Where The Legend Begins)是2002年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制作的27集古装电视剧,由梅小青监制,蔡少芬、马浚伟、陈豪、郭羡妮主演。
该剧讲述了被誉为当世三大美人之一的甄宓,因外貌出众,神采飘逸,而令她不由自主地一生于情海中飘荡,亦悲亦喜 。
蔡少芬在里面是在是太惊艳了,真 ·仙女。
她在该剧中很好地理解了角色,演得很有神韵。
举止、言辞,乃至她内在的气质,都把中国传统女性的智慧和娴熟表露无遗。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她在曹植作七步诗时的神态,欲哭还笑,欲笑还哭,把乱世中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马浚伟和陈豪饰演的曹丕和曹植,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版。
兄弟相残,姐妹宫心,就连最后的温情戏也是经过满满的算计,将三国时的尔虞我诈体现的淋漓尽致。
多年前,我对这部电视剧的感觉真的纠结到了一定地步。
在这部剧里蔡少芬又高又瘦,仪态潇洒,马浚伟可以说是长身玉立,郭羡妮姑娘也处在容貌最好的时候……戏里的服装配色多淡雅呀,裁剪多合体呀,带流苏的头饰多好看呀!
发型和化妆跟同期的TVB古装剧比起来真的是好太多了!
我这种纯的古装剧控怎么可能不爱?
然而剧情实在是让人太纠结了!
那种“人人都爱俏甄宓”的奇怪气场实在是让我感觉太不舒服了,而且这姑娘还时常摆着一副大义凛然的表情,逮谁教训谁,自家老妈、嫂子和哥哥缺点很多,自然是要时时看着的,结义姐妹那是心术不正很要敲打的,曹植既然自己撞上来当然要好好教育一番!
那些一开始不待见女主角的曹丕呀,崔小姐呀,未来婆婆呀那是要从厌憎到改观再到心悦诚服的!
男人拜服于她的美貌与智慧,女人拜服于她的德行,甄宓万岁!
多年后一直纠结的我终于又忍不住打开了这部戏……ADA的第一句台词就是:“后羿、河伯,你们不要再为我洛神而争斗了!
”我去,一句“别打了”不完了嘛,偏要一副唱大戏很沉郁的表情说明“你们两个是为我而打呀”,蛋疼!
后面大义凛然承认自己精神出轨的那些言论就不说了,我是幼婵一定要喷死你个公主病!!!
其实这剧变成这样不奇怪,操刀的是梅子青嘛,就是那位拍《宫心计》的!
甄宓姑娘的那些智慧呀,美德呀,热爱教训人的脾气呀,跟三圣母那是一样一样的!
她剧里的圣母女主角,不仅正气凛然,而且异常好命,男人们个个爱她,女人们要么也爱她,要么嫉妒她却怎么也伤害不了她(至少30集的剧里前27集都是这样),她不会出身卑微,不用时时小心翼翼想着自保,不用经常性地莫名其妙被人羞辱,不用喜欢某个男人却得不到——放心,这些杯具都是留给恶毒女配的!
一切的阴谋和危机在她们的目光如炬、心细如尘以及高人一等的智慧面前都是浮云,一切的厌憎、偏见总会在她们的正义与善良面前转化为钦服。
她们只用烦恼男人太多太好,不知道怎么选。
简单地来说,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编剧把她们捧得很高很高,她们不用考虑别人的立场,不用设身处地提别人考虑,只需凭借着自己金子一般的是非观,直接指出别人的错误就是了。
抄一句《宫心计》里的评论: “她所谓的“好”,对于别人来讲则未必。
她的原则应该更多地用来约束自己,感染他人劝导他人不是不可,但要设身处地考虑对方的立场,如果凡事都用自己的是非逻辑去衡量他人的言行举止,把质问、谴责、管教他人当作替天行道家常便饭,呵呵……起码偶很畏惧这样的朋友~ ” 只可惜呀,蔡少芬人美,气质也好,甩了三圣母八条街,加上甄宓最后的结局也挺惨的,所以不管是周围的姑娘,还是豆瓣的评论,大家纵然嫌弃三圣母,对甄宓却都是敬仰呀,喜爱呀,同情呀,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对甄宓姑娘怀着一种复杂的厌恶感,于是我默默地胃疼了好多年……其实我挺喜欢蔡少芬的,真的,不论是《魔刀侠情》那个粉嫩到能掐出水的雪儿还是《火舞黄沙》里的焦玉,都是让我萌到飞起的。
所以到后来郭嬛施展手段,令甄宓困顿的时候,我反而觉得她可怜中有几分可爱了。
郭嬛和姚金铃几乎也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同样在一开始与女主角情同姐妹,同样的一开始十分良善却莫名其妙地黑化,同样的困于女主角的光芒万丈之下只被当成附属品,同样的爱上了女主角的真爱恋情没有结果,同样的黑化后跟其他人掐成一团,只在最后把女主角整得挺惨。
我爱她们,无关乎什么“更真实”之类的,只因为她们能虐女主。
反正她们不过是编剧造出来的脸谱罢了,她们的出身低微,她们的一心往上爬,不过是用来衬托女主的美好而已。
哪里来的什么真实?
写这篇评论只是为了解开我多年的纠结,毕竟每一次想到洛神我心里就有一种诡异而复杂的滋味呀!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
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
”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
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
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
或戏清流,或翔神渚。
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
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
冯夷鸣鼓,女娲清歌。
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
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
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
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
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
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
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
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
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一首洛神赋,写尽美丽,写尽风流,写尽憧憬。
这里要赞一下TVB《洛神》的七步成诗故事的处理。
影视剧里有很多版本的七步成诗,但TVB这版是最为独特的。
有的版本是曹丕走七步后曹植作诗,有的是曹植自己走七步然后作诗,央视版的类似于话剧风格。
但TVB的处理是前三步曹丕走完后,曹植与他一同迈出了第四步,然后每一步吟一句,而每一句二曹各自的表情都步步递进,曹植的悲愤到心如死灰到眼中含泪,曹丕的冷漠到惊讶到羞愧脸红同时眼角也有泪光。
我觉得这个处理真的是精妙,那种戏剧冲突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
剧里曹丕提的要求和一些版本也不同,明确提出自己七步内成诗,以兄弟为题但不得出现兄弟二字,而且这里不像其他版本的拖沓,曹丕说完后立刻开始迈步,这种节奏感非常抓人,也突出了本意就是刻意为难。
而整个七步之中,除了中间的回忆部分,其余都是快节奏,却余韵绵长。
与此同时,剧中的配乐和人物的动作环环相扣,且非常适合剧情走向,而镜头不断地在各个不同人物之间快速切换,每个人可能只有一两秒,必须快速表现出人物的表情,这使得剧情节奏不拖沓而又面面俱到。
再回到人物的演技塑造,这里穿插了甄宓以帕遮面,笑中含泪,意欲用自己的笑激发曹植的灵感,这一个动作蔡少芬诠释得非常的好,而马浚伟饰演的曹植看到甄宓后的惊喜表情,然后闭目定神稍作思考后,迈步作诗。
同时在场的包括司马懿等人各自的表情都照顾到了。
美中不足的就是最后甄宓和曹植的对话略显不符合场合。
这样的佳作如今的TVB中也逐渐少了,但过去在武侠片中却比比皆是,包括人物的对白设计,相比而言国内的很多武侠剧胜在服化道不假,但在这些细节方面始终有不少差距。
诚然,TVB的布景,服装现在看来都很廉价,有时候限于经费比较敷衍,但TVB的古装剧始终那股特殊的味道,就在于对影视最重要体验的打磨。
最近中了怀旧的毒,喜欢看十年前的片子。
有些事物经过时间的沉淀,积攒了底蕴,磨砺了脾性,而愈显温润醇厚。
千帆过尽,蓦然回首,亦能发现岁月深处闪耀的光辉,是午后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林,随风而动筛下来的斑驳光影,精灵扑朔般挥舞着翅膀。
《洛神》一剧,衣服道具虽不华丽,技术场景亦略显粗糙,然而拼的是演员的实力演技与敬业态度,乘兴而至,亦能让人尽兴而归。
故事情节与史实有出入,切莫完全当真。
“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甄宓与大乔、小乔、甄宓并称三国三大美人。
古代美貌与才智并重的女子,才能得此称赞。
如果说,李若彤让小龙女的形象深入人心,那么,蔡少芬演出了甄宓神采飘逸、惊艳动人,水中仙子的神韵。
一颦一笑,惊羡世人。
曹子建在《洛神赋》中称其为“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回眸一笑,足以倾城,甄宓是他文学创作的缪斯,灵感的源泉。
相传甄宓前生为洛神,古帝伏羲氏之女,因与河伯后羿的情感瓜葛而被贬入凡间,历经生死磨难。
算命先生称其:命格贵不可言,注定此女子一生传奇非凡。
蔡少芬演得真好,温婉大气,明媚娇羞之态尽显,才可比子建,智堪胜祖德,仁义并存,令人钦佩信服。
秋香三笑与唐伯虎缔结良缘,而甄宓回眸一笑足以令曹氏三父子倾国倾城。
其倾心一笑时喜以手帕遮面,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低眉信手间,是出水莲花不敌寒风的娇羞。
初见时,曹植赋诗:“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研姿巧笑,和媚心肠”,这是有情人的心意写照,以文传情,千古佳话。
而当二人情投意合,曹植向其求婚时,赠梁鸿夫妇当年的定情信物同心绾。
若有情人能终成眷属,其美满姻缘不亚于梁鸿夫妇的“举案齐眉”。
而在朝堂之上兄弟反目时,曹丕命曹植七步之内赋诗一首,否则以欺君之罪杀之。
甄宓灵机一动,又以手帕遮面来触发曹植文采灵感,神态欲哭还笑,欲笑还哭,把乱世中的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
爱得深沉隐忍而小心翼翼,如跌跌撞撞中怀里的水晶石,随时都有破碎的危险,是令人心疼的。
若事从人愿,二人亦可做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琴瑟和鸣,夫唱妇随。
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志趣相投、赌书泼茶的逸事雅兴为后世夫妻恩爱典范。
《诗经》有云:“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如在博物馆中见到林怀民手稿,舍身取义前写给妻子的诀别信:意映卿卿如晤……只第一句,便足以令人心殇。
纯粹真挚的感情足以流传千古,令人动容。
马浚伟演出了曹子建的才华横溢、俊朗飘逸,仁德闻于世的谦谦君子可谓有仁君风范。
他演的《守业者》亦演技十足,评分甚佳,推荐大家去看。
陈豪将曹丕的冷酷偏执、工于心计演的入木三分,权势与荣耀是他最看中的东西。
故他不惜忤逆父亲,残杀兄弟,实在是寡情薄义,天理不容。
而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半生打拼,辛苦算计而得来的三分江山,最后亦因曹丕轻信司马懿而拱手让人。
曹操对人猜忌,却看准了司马懿的狼子野心:毁我曹家基业者,必司马氏。
魏建国四十六年后,被司马家灭之,有典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而林韦辰将杨修的才智绝顶,高洁狂放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有“学成文武艺,报与帝王家”的雄才伟略,集智慧与风采于一身,应势而为,运筹帷幄,概谋士应当如斯。
他也是荀彧最得意的门生,但锋芒太露,最后却因“鸡肋”一说猜中曹操心思(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被曹操所杀,实在可惜。
刘惜惜一角,本是一代歌姬,歌声如黄莺之声,悦耳动听,绕梁三日。
高洁傲岸的她特立独行,不迎合不苟且。
如妙玉之于大观园,“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到底是格格不入。
追求完美,爱惜歌声如天鹅爱惜羽毛般,不肯轻易献唱。
奈何其命途坎坷,“乱世桃花逐水流”,卿本佳人,奈何身不由己,因拒绝向曹操献唱,最后亦死于非命。
帝王将相今何在 ,荒冢一堆草没了。
在历史进步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人做出牺牲。
而争名逐利之皇位尊称,今已稀疏平常,反而是文章精神得以流传千古。
看了一半,才百度到这句剧是2002年的TVB出品,怪不得这么好看。
马浚伟的演技的确有功力,中途有好几次都看得我忍不住流眼泪。
蔡少芬的颜值当时也算是巅峰了吧,演技也不错,想想后来的宜修皇后,真无法想象是同一个人演的,到位。
连程可为这种配角的戏都很出彩,送别子文和子建那场的老泪纵横,让人潸然泪下。
没想到这句剧还挺尊重史实的,历史上曹丕的儿子继位后,曹植的确积极上书提建议,可是仍然不获采纳,怪不得40岁就英年早逝了。
甄宓。美好到让人窒息的女子。实在不忍看到那一对璧人因为政治与职责而被生生拆散……所以…… 就让他们定格在私奔的那天。剩下的故事,骗自己说:我不知道。
蔡少芬确实很漂亮。剧情一般般
终究逃不过跳看的命运。虽然我还挺喜欢蔡少芬的
原来看的时候真觉得蔡少芬在里面是天仙啊~
一星给郭羡妮和陈豪,另外一颗给依旧被狐狸迷住了
有时候过于善良就是自掘坟墓,有时候一度宽容就是愚蠢!
故事大概是知道的。但是ada只看扮相,就很美很美了。
蔡少芬心目中的女神啊,洛神这般女子竟也不惹人讨厌。叉烧芬同志既能庄重又能搞笑十项全能啊亲。马浚伟没有红起来难以理解,演技很好呀。这个故事太悲了,估计几天都缓不过来。
作为一个丕少控,本剧把劳资的雷点踩得一个不漏……洛神你妹!知己你妹!
为啥曹丕永远都是凶杀
看过一点点 知道了甄宓
编剧的学习材料之一。TVB写坏人总要留点“可恨又可怜”命运造化的因由,不过这一部处理比较粗糙,不及《创世纪》两部。子桓典型家暴男。
如果想看TVB模式的古装剧 《洛神》也算代表作之一 几十年不变的古装戏服 道具 场景 更衰的是剧情套路都一样 才子佳人 横刀夺爱 (唯一动人的一幕是蔡少芬拿块纱巾 含泪而笑)诶 港剧没落也是很有道理的……
看的解说。好看诶。虽然是古装剧,但那种面对选择的复杂心理是现代人共享的,古往今来的人性都没有什么不同。曹植和甄宓间也没有很强烈的爱情,两人在一起时,甄不也看出来对方不值托付吗?魂穿小时代顾里对顾源说的那段话。甄想要的并不是固定和特指的谁,而是曹丕果敢担责和曹植才情仁义的结合吧,只是世事哪能尽如人意呢?剧里曹植发展到后期才真正开始成熟,为时已晚,可能他们内心有种感觉两人是由于命运不能在一起,但其实命运就是她们自己的选择。|蔡少芬演技太好,她演内心曲折的角色那么合度,可戏外又那么开朗,或许只有演戏时才会将内心蕴含的情感借着角色曝露?
这么多年,我终于认了阿moX马仔。
原来TVB的狗血偶像剧台词一点不比台剧收敛,同样令人呕个翻天覆地……
太长了我放弃了……
蔡少芬的颜,曹家的计谋,后宫的心计,三国时期的宏大背景。慨叹当年tvb的神编剧
曹植和甄宓算是童年最爱cp了,蔡少芬绝美四哥很帅,七步诗真的看哭我TAT 另外马浚伟真的很适合翩翩浊世佳公子,有教养有谈吐还很浪漫,甚至一开始连曹植的孩子气都演出来了,李碧华女士你无法代表全部人的意见
曹丕的爱,才能带给她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