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之所以能拿到一分完全是因为证明我看过就必须有一分,本片之烂就算在近年来这么多反映大学生活的片子中也是足够没下限的——不仅剧情扯淡,台词没下线而且生拉硬扯,细节体现在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
请问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菠菜突然就原谅空心菜了么,就因为这哗众取宠?
还是因为我快进短了剧情没看到?
还是应该说认真就输了吧?
反正不管谁只要拍了片放到电影院就是多少赚一些的,反正去看电影的基本都有刚需,观众感觉怎么样无所谓,反正练是可以不用要的,跪着把钱赚了也很不错。。。
不知所言不知所言
我也给个平均分的五分吧。
如果没有最后一个情节——眼镜二号男王啸坤意外身亡这个段子,我觉得这部青春片还是可以及格的,因为它确实也还有那么点情怀,在大学四年毕业后的离别依然可以让人格外的伤感。
但大学毕业后的情节,让我挺不满意的,女的都嫁人生子了,快得很,男的,二号男主角竟然安排他领便当,想让骗眼泪也不是这样骗的啊,有意思吗?
以为死人了就会伤感,就有情怀了,屁。
生得太不可思议了,死前还能留那么多话给同学,死前还想着为兄弟办成好事,太电影了
今天在朋友圈里看到有朋友说起这部电影,于是便停下复习考证的脚步。
说实话,这部片子的豆瓣评分并不高,但是我还是觉得不错,也许是大家对于它作为“电影”确实和致青春是没法比较的,但是如果只是作为一部个人喜欢的题材来说,还是别有一番韵味的。
电影里的每一个角色算是现实,作为一个大四狗来说,有种同感。
是,在大一的时候谁不是磨拳霍霍规划这自己的四年象牙塔青春,但是在即将毕业的大四下学期回首后呢,除了当初那激动人心的规划和设想,似乎没有什么真正的理想会被实现。
相反,大家却在忙忙碌碌的忙毕业,忙工作,忙着称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爱情对于大多数泱泱群众来说,终究是个奢侈。
喜欢结尾的中央字幕--“献给最可爱的同学们,至少还有你们陪我,笑对人生无常”好吧,其实我就是喜欢最后半句话--笑对人生无常。
<图片1>也让我想起了另外一句话---眼前,便是是上帝最好的安排。
御园公寓 深夜
一部拍得还不错的校园题材电影,表现出了大学期间大学生们对爱情的非常强烈的渴望与憧憬。
张翰与陈乔恩都属于演艺圈里俊男靓女类型的明星演员,两人在片中的演技都时刻在线,两人的对手戏看起来相当和谐。
总体上你能够深刻感受到青春的美好和无限风光。
大学是人生中最舒适、最快乐,也是最令人难忘的阶段,愿无论何时那一段段友谊都能长存。
好歹也是第一次看的点映,无论如何也得写点什么,同时也缅怀缅怀我的青春(虽然正值年少,但还是静静地装个逼好了)。
在学校看的点映,800人厅,几乎满座,影片前半段爆笑连连,我反正是几度笑得差点滚到座位下面,王啸坤饰演的冯松是本片最大亮点,表情夸张,台词劲爆,整个一个二傻子形象,最后他死了(是的我剧透了,反正青春片总得有一个人要死),死因……十分蹊跷,虽然那一段本该很伤感的但是全场还是笑了。
主演张翰,嗯,不知道为什么大家一看到塘主深情的目光和耍帅的表情就想笑,所以莫名其妙地又增加了一些笑点。
至于女主周蕙,不得不说乔恩的演技很赞,况且这个角色简直就是为她量身打造的(波霸,大家懂的),后面做完手术看着自己一把一把掉头发那场戏简直了,有个同学提问说导演拍摄期间娜扎有没有来探班,导演说当时考虑过娜扎,幸好最后不是她(并没有任何黑,只是觉得形象与性格不太适合人物设定),总是乔恩是加分的,自从后会无期后就挺喜欢她的。
至于影片的其他配角,都还好,人物性格挺鲜明的。
本片区别于其他青春片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床戏,没有堕胎,本来导演说朱婷和王劲辉在船上那场戏是拍了床戏的,还拍了两天,但是后面几经思考,还是剪掉了,留给大家一个模糊的答案,这点还是可以的(其实导演是一个有点萌萌哒的小伙子)。
但是……我没看过原著,所以不知道具体是怎样的,但是我还是觉得,女主爱上男主速度太快,无非就是撞了一下胸,女主离开男主速度也太快,无非就是又蹭了一下胸……女主病情好得太快,刚还在掉头发突然就好了(现场也有同学问过为什么女主没死反而配角死了,导演回答说还是考虑到要增加一点希望的色彩)前半段还好,虽然有些情节莫名其妙,比如女生与女生之间突然就开始爆裂地撕头发打架了,但总体来说情节比较紧凑,画面感强,图个乐呵,笑得还是蛮开心的(在湖边要亲吻的那场戏,最大的笑点,笑到不行),后面就是各种煽情,各种暖男(在房里搭帐篷睡觉是要怎么的,牙刷上涂好牙膏又是要怎么的,欺负单身狗啊,我要报警),各种青春缅怀。
嗯,最后的最后,出字幕那里,我还是不争气地哭了,不为别的,就为那些在一起多少多少年,有的小学有的高中有的大学就在一起的情侣唱着《至少还有你》,呵呵,不提伤心事了。
现场导演还一起唱了《滚蛋歌》,这歌还是可以的,毕业时可以唱一唱,还有品冠的《还好有你》,竟然花粥填了词,可以的。
缅怀缅怀青春,缅怀缅怀逗逼朋友们,缅怀缅怀老师,差不多了,也不用太放在心上。
最后还有一点:有些台词,真挺雷的,比如刘翔。
说实话,看完之后没多大感觉,满篇下来就是“菠菜”“波大”没有什么感动之处,也没有引起什么共鸣。
或许上大学之前,我可能会有此联想一下我的大学生活,但现在我大二了,我也深知大学的课堂、大学的生活、大学的宿舍、大学的舍友。。。
远不是电影中表现的那样,貌似怀旧电影都是这水平,男生称兄道弟,私底下讨论女生,为同一个女生大动干戈。。。
女生则是逛街,为同一个男生争风吃醋。。。
貌似现在是80后的时代,所以大部分怀旧电影都是99年入大学,大一的新奇热闹,然后过一个千禧之年,地点则不是上海就是北京,但这次电影是选在了重庆,除啦重庆话和四川话很多外,其他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对了,有长长的阶梯,潮湿的环境,这环境确实给怀旧大学校园电影增添了一点气氛。
大学的老师就出现了那一个,就是《十八岁天空》里的那个裴老师,那么年轻,居然还冒出了学生向老师表白失败的剧情,我也是醉了,80后都这么牛吗,我一个95后大学生在学校也没遇到这等事,而且,这漂亮年轻的女老师更是可遇不可求的,百年不遇的。
昏暗阴沉的教室,还有老式台灯,一人一盏,我不知道这是为了增加90年代大学气氛,还真的就是那年代一人一盏台灯,都不用电灯的。
还有朱婷酒吧陪酒的场景,那画面总像是搭了一个棚子,说出来就出来了,总之太简单了。
王迅演的主任也是绝了,貌似这学校只有这个班,而这个班也就这十二个学生,男生六个,女生六个,王迅上来就抓五个男生的偷窥,结果,被张翰饰演的王劲辉顶了黑锅,这一顶不要紧,大学这四年他都在主任的见识下,我想知道,这主任就这么闲?
也是一个不靠谱的人。
电影一上来就是男主撞女主的胸,所以通篇下来,这胸就没断过,直到最后女主颇为骄傲的胸被切除,男主就是因为“波大”暂定了女主为其备胎,却不知女主就是喜欢他的,在其表白那段,我实在怀疑他是猪脑袋吗???
电影通篇下来没有精彩亮点,平凡堆凑了几个较为典型的大学事件,又罗嗦叙述了大学后他们的生活,女主凭胸上位,又因胸没了被离婚,而男主竟落到街头卖唱的地步,后又经冯松提点卖面,搬到女主家照顾女主,。。
我也没觉得他照顾什么了,女主莫名其妙走了,去哪啦?
不知道,出现了好了吗、不知道。
只知道最后冯松这个逗死了,死的方法都很搞笑,这电影,让我觉得唯一有点看点的就是这男二?
还是男N的冯松,至少其演的真实,不做作,不像张翰演的那么别扭,那么做作,他身上一直摆脱不了他的成名作《一起来看流星雨》里的角色,不够真实,有点大男子主义,可现实情况又不允许你的大男子主义,就是你没有这个资格,何必打胖脸充胖子呢?
总感觉有些东西没放下。
女主我觉得不如找一个新秀来演,陌生的面孔去饰演更好,毕竟这些明星身上带有太多光环,观众对他们也有自己的看法,心中有他们的一个形象,如果用陌生人面孔来饰演的话,观众会觉得更真实,那陌生人可能会是我们平凡大众的你我他,不会有什么既定角色,不会产生“啊,明星的大学时代是这样的啊”的错觉感和距离感。
吐槽了这么多,其实,它毕竟是一个回忆式的怀旧电影,回忆的肯定就是回忆有趣的、搞笑的。。。
观影时或许80后的观众更能引起共鸣,原谅我这个95后大学生确实理解不了,因为我现在所经历的大学生活离那相差十万八千里。
当然,电影毕竟是电影,它与实际生活肯定有差别,可看完后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或许我大学还没结束,它没有引起我的任何共鸣。
《我的少女时代》同样和我的中学时代不相同,但看完它我是满足的,有看第二遍的冲动,闭上眼满是回忆,那感觉很美好。
不像《既然》,闭上眼,我能想起来的就只有阴暗潮湿的长台阶。
嗯,就这样吧,花了我一个半小时看电影,一个小时写影评,两个半小时没收获。。。
我们的青春不是怀孕、堕胎、劈腿、吸毒;就简简单单的友情,或许还有一点爱情做调味,这就是我们的青春。
——瞎编的题记本来是不会看这种片子的,大周末朋友小聚,吃完饭,两个男人没事做,陪黑大夫看了据说是由他最爱的品冠做主题曲的电影。
看电影前已经做好无聊忍受一个半小时的准备了,青春爱情片嘛,从致青春始一路堕胎到现在,感觉没个堕胎、分手、劈腿、渣男什么的都不好意思叫青春。
不过这片子,虽然剧情矫揉造作到教科书的层面、无聊到我始终能猜到下一个片段、塘主和教主让我一直出戏外,就前半段来说,我却看到了曾经我们的青春,这个青春的岁月,我们过着平凡的生活,有点爱情,有点暧昧,有单恋,更有兄弟情义,就这点来说,算是青春片的进步吧。
看完前半段其实有点出戏,尘封的大学生活好像又浮现出来,J大四年6个兄弟的故事其实和片子里真的有点像。
寝室夜聊说着自己喜欢的姑娘,那一幕幕就像在眼前一样,虽然4年我们比较挫,只有小苗有过自己的一段感情,但是青春的岁月真的是像金子般可贵,还记得,我和BJ喜欢着同一个姑娘,还记得XY喜欢眼镜妹却和她话都不说一句,女生缘多的数不过来的大Y喜欢支书,却是有缘无份,最帅的志明,你告诉我你真的不是无性生物么。
说跑题了,关于青春的故事,电影描述的如水一般清淡,但是不算那个脑残的船模比赛片段,还是可圈可点的,但是后半段,我真的不得不吐槽,全是BUG也就忍了,不说05年就能竣工的大裤衩,也不说各种医疗的BUG,但是剧情直接把前半段毁了,也毁了我容忍傻B电影的能力,我得到的唯一结论就是,你只要喜欢一个妹子,等她吧,她结婚也会莫名其妙离婚再和你在一起的。
莫名其妙。
看着一大群中年人演了大半篇幅的学生还是有点吃力的,还好脸还没有很垮。
张翰为什么这么装逼,脱离不了这种感觉了吗,演来演去都是一个样子。
陈乔恩身材是好,但是这胸还没到电影里夸的那么大的地步吧。
这种误会错过,矛盾不解释之类的情节用的太滥了,最后几年后的重遇又分开又聚首也莫名其妙。
#剧透有部分抱着青春蛋疼片一定很好吐槽,卧槽有塘主,更要去吐槽了肯定槽点满满的念头去看了。
却没料到自己看到十分钟的时候就侧身和同伴说这部片子比之前的青春片好看多了。
完败。
卒。
每个人心中有自己的大学,每个作品也有每个作品的大学。
而这部电影无异是与我心中的大学最为靠近的。
在这所大学里面,有直白的不能直白的爱情理由——喜欢她?
为什么?
胸大啊!!
喜欢他?
为什么?
帅逼啊!!
没有缠缠绵绵的爱恨情仇引发的感情,而是由角色自己内心的一记直球集中了噗通的心脏。
港真,在我经历过的大学里面。
有男生因为某个女生短发而喜欢上,因为他对长发脸盲。
也有男生因为某个女生长得像自己的荧幕女神而狂追不舍。
也有女生对着某个身高不高但是帅成一道风景的男生花痴然后指指点点。
全系的男神是公认的一个男老师,所有对于他授课的好看,都源自于最简单的理由——全系老师他颜最正。
这就是最普通的,也是最贴近的生活的情感。
男生是绝对会无聊在宿舍里面给全系女生排美丑度的,男生也是会半夜抹黑交流女生特色的。
女生也是会一下撕逼,一下却“老娘罩着的人谁敢打。
”这个世界恒古不变的是,低年级的永远会鄙视高年级的觉得得意个什么劲啊迟早是老子的天下,高年级的永远会觉得滚边玩去吧低年级劳资当年玩剩下的你才玩。
这个片子够实际,当然也够残酷。
长得帅,没用的。
出了社会,谁看脸?
除非你真的靠脸找工作,不然校草也能是卖唱的。
当年被誉为最丑只知道班尼路的女生,未来用的也会是LA MER。
多少人以为爱情大概是我能从校园单恋到社会,你回首我还在原地独自等你。
醒醒吧,这个世界永远只有马不停蹄的走。
而只要你还在走,你就永远会错过某些人。
每个青春片都是用来怀念青春的,这个片子冲着它勾起我的青春回忆。
必须五颗星好吗。
给它,也给我自己。
既然青春留不住,那就让他走。
它在走,我也在不回头的走。
青春过去不一定是完美的,但是它可以是美好的。
坚强如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喜欢着这部电影,同为小说改编的电影,至少我看完还哭了呢,为了彭于晏看的《匆匆那年》,为了缅怀青春看的《左耳》……我都没哭呢!
改编自小说《当菠菜遇上空心菜》,不管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是不是都无法吸引你的观看欲望?
还加上张翰陈乔恩主演呢?
对的,我实在实在没有烂片可供选择的情况下看的这部电影,但是结果出乎意料,我被感动了,被所有角色和角色之间的互动打动了。
即使它的剧情真的非常烂俗而且比起当今的“青春电影”,它实在是……太老套了。
背景选定在九十年代末的大学校园里,好吧,这距离九零后实在是太遥远了,这是八零后甚至七零后末的青春。
还有影片的荤段子实在是……也挺一言难尽的,女主角是个胸很大魔鬼身材的女生,和陈乔恩的形象有点相去甚远,张翰的角色在影片简介里更被描述为“玉树临风的校草”。
好了,吐槽完了我要狠狠夸一下了,看过半就会发现每个角色都是那么合适那么恰到好处——张翰不再是要承包鱼塘、苦恼于自己帅气与财富的霸道总裁,而是一个有欲望有烦恼有猥琐的小表情也有无所顾忌的大男生情怀的青春少年;陈乔恩还是那个陈欣怡一样的傻白甜,但是从成功妇人到绝症病人的转变还是会让人揪心,她演出了周惠的傻白甜和坚强还有脆弱;女二号施予斐拜《情敌蜜月》所赐这是我看的她的第二部作品,还是演一个任性、娇蛮的大小姐,一口重庆话说得娇俏动人、火辣性感,我太喜欢这种定位的“女神”,比之前演的那个富家小姐好了十部小时代还要多,至少是个活生生的人了。
对于最大的亮点和表现最出彩的王啸坤我必须要为他加粗放大字体,一个北京的歌手重庆话说得那个溜,演个有点小瘪三的男二号,追着女神跑还要负责搞笑,他不止是会唱歌,两三年前偶然听过一次他的现场,声音充满爵士和现代感,不看演员表根本无法相信这个头发油腻满脸猥琐笑容张口粗鄙之语的“冯松”居然是王啸坤,大跌眼镜的同时不得不诚意十足地献上我的膝盖。
<图片1>不能否认前半段大学生活的情节切换毫无逻辑,但还是有几幕特别触动人心的场景,很爱这几段的台词和互动。
王劲辉失恋之后和周惠一起喝酒,这个时候周惠已经喜欢上了他,因为他弹着吉他唱了一首歌,周惠觉得那就是为她唱的。
周惠说“喜欢人的感觉,很难受,一点也不美好”王劲辉很动容地说那是心痛的感觉……<图片2>周惠问“你知道你为什么失恋吗?
因为你没有罗盘,没有船,所以你找不到新大陆。
”“为什么要找新大陆”“新大陆也没什么嘛,可是新大陆至少还有我呀”,周惠还说“你不配吃菠菜,你只配吃空心菜。
”王劲辉就说“她也说我是个空心菜”<图片3>喝醉之后和毕业生们打了一架,王劲辉把周惠背回宿舍,那一段镜头里拍出来的背影,特别动人。
<图片4>关于怀念青春,这里有关于曾经的错过和懵懂,有关于朝夕相处的室友,有关于毕业的不舍,在电影里通通都能找到印记。
我们终于走到分岔的路口,该说再见的时候,带着年少轻狂的梦,走向路的尽头,曾经那些悲伤和迷茫,已经被时间带走,你的身后是朋友 前方是自由,你曾经坚定的说,要去很远的地方,不管走到了哪里,心还会在一起……<图片5>然而男女主角是不能一帆风顺就在一起的,多年以后再相遇,她是婚姻幸福事业有成的都市女性,他是游走在酒吧餐厅的街头歌手,很俗烂吧,可是这段拍得很好,情感表达得到位但并没有情怀泛滥。
然后女主角就要得绝症了,王劲辉找到了一无所有的周惠,陪她一起治病,住在她家客厅的帐篷里,周惠说“改天,我们再去游泳好不好”,这个场景,让人觉得很温柔。
<图片6>做完手术周惠消失了,追了女神那么多年,追到了离婚的女神,冯松和朱婷就要结婚了,所有的同学都被请来了当年冯松要命名为“婷婷玉松号”的游轮上参加婚礼,等来的是男二号死了的消息……在农村的厕所里抽烟点燃了沼气被炸死了,死得那么搞笑却让人那么想哭,至于王劲辉和周慧相遇后是否厮守了,我想应该是的吧。
<图片7>电影结束了,感觉菠菜和空心菜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都是普通的孩子,最后成了普通的大人,而在那一份普通中我们都那么的轰轰烈烈过,那么的不平凡。
我想大概这就是看到某个场景会哭的原因吧,每一个角色都是活生生的,嬉笑怒骂和喜怒哀乐都像是曾经亲历过的那样——愿无岁月可回头,还好有你,白首不相离。
觉得好在哪好像写得很混乱,因为是今天再看一遍尽力梳理的,其实应该在一看完就写的,该死的拖延症……另外配乐和主题曲选得非常好,值得一听:《至少还有你》、《还好有你》、《滚蛋歌》、《夜色》,连《菠菜歌》 都用得很应景,总结下来,并不是想说有多么优秀,至少我觉得它比4.5分要好,及格线上吧,看完至少不会觉得虚度光阴和三观尽毁,作为一部电影,这就够了。
奇怪的尴尬
不如携手优衣库
塘主风评确实是差了些,演技也……不过评论区一水的骂张翰,确定不雨露均沾些?
某些点也是低俗,全剧没一人颜值在线,最后取景三峡太美了
既然青春留不住,不如携手优衣庫。尼瑪,這裏面的重慶話太難聽了,張翰真是太醜了。
每个人都有点这样的年代~~和这样的念想,小幽默,也不算恶搞,不是很出色,但是不难看。开学的军训到相爱的时刻,或许刻画的不够好,但是学生时候时代的爱情,也差不多这样。有共鸣了~~那就是喜欢吧
重庆方言加一星,故事编得太离奇,人物形象落差太大,最后想说骨灰飘得到处都是(20151017,成都新时代电影院)
重庆
我想要爱的时候你给我性 我想要家的时候你给我爱 我们可能真的不在一个新大陆 所以阿 所谓际遇就是这样把 在一起的理由只有一个 而错过的理由有很多 还有那个朋友 少年时候你会遇到一个人 他可能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 但有很多世俗智慧 并且有趣 对你好 珍惜那个朋友
所以我可以百分百确定我完全不知道怎样评判一个电影是好电影还是烂片。本来我以为这个片子会很烂 但是后面觉得还挺揪心的也就没觉得特别烂 但是看评论大家都打了一星 电影品鉴这个事我挣扎着学了那么多年以后终于放弃了 我可能永远也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插曲真的挺好的
“没想到你的人和你的波一样温暖”,“你敢跟我比胸吗?”贵在真实,与他相比,左耳就像个魔幻片。
从此记住邵艺辉的烂片功力
为了我坤哥看首映,纯本色出演,演了多少大学猥琐男了,终于有个人展架,感动哭~~~~~
有胸,你又胸我,你好胸啊,你为什么这么胸我,哭ing
感觉张翰在里面的演技还可以,虽然回忆不起青春,整个故事到没有落入俗套,很喜欢里面大大咧咧的冯松,最后一段看得好难受,最近一直喜欢看这种轻快电影和广告,大概是因为越是看到这种已经逝去不复返的事情越提醒了自己要珍惜当下,好好过活吧
台词一个大写的尴尬
多给一星因为重庆
希望拥有机会的人都会珍惜机会,因为我们要走的路太漫长,别让彼此成为如此的匆忙!
四川瓜娃子最后死的也太无语了
本片教育我们:吸烟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