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倩女幽魂,胭脂泪。
我觉得哥哥的演技已经到达了顶峰,就照着这个戏路下去也是绝对没有人可以超越的。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少200年。
但是枪王2000让我颠覆了这个看法,哥哥超越的人,是他自己。
在这之前我是在电影频道看的《枪王之王》,古天乐和吴彦祖,题材演员和演技都让我觉得是这么多年来烂片中的一朵艳花。
卓越美丽,与众不同。
难得的坐在电视机前完整的看完了。
结果在片尾的时候看到,是为了纪念张国荣的《枪王2000》。
我就知道,哥哥的版本肯定会比这好。
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好!!
其实就其他演员的选择和演技还有整个故事情节,导演的镜头表达来说,都是非常的专业,把片场的气氛整个的带起来了。
人物的心情描写也很到位。
但是和哥哥的演技相比,其他的任何东西在我眼里都是浮云啊!!!!!
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心里除了哥哥已经什么都装不下了!!
什么破案啊!
镜头感啊!
美貌啊!
音乐啊!
统统都从脑袋里剔除出去了!!
我眼里心里满满的都是哥哥!
他阴郁的眼神,他茫然的表情,他诡异的举止,他变态的行动,他苍白的面孔,他说生日快来的时候的柔情!
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
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变态杀人狂!
意识不到自己残暴的天真淡定,颓废的神态,挑衅时候的傲气!!
哥哥你不是一个人!
你身体里到底装了多少个不同的人?
枪王之王里面古天乐和你相比就是一坨shi好吗!
什么吴彦祖啊阿sa啊李冰冰啊。
全部统统都是废材。
就连枪王里和哥哥搭档的方中信也远远落后了一大截!
我现在觉得枪王之王已经不能算花了,连草都不如,顶多算一点泥土。
以后再也不要跟我说XXX演技很好,XX是实力派演员。
在我心里,比不上哥哥的演技的人,都是花瓶。
不要跟我说人家长的不好看不算花瓶,花瓶也中给繁多样式复杂好吗亲。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我已经淡定不能了!!!
哥哥我爱你!!!
说到《枪王》(2000),就不能不顺便提一下《异度空间》,哥哥称《异度》是与《枪王》同类的“dark drama”,因为《枪王》中的心魔,人心中欲望的扭曲、暴力、死亡的冲动,在《异度》中被延续了下来。
剧情将哥哥的角色彭奕行(Rick)设定为一个自闭的有心理疾患的人,却又是一个高智商、有才华、意志超人的枪手,最终成为一个疯狂杀人的“屠夫”。
片中对话很少,他的表演简练到了极点,常是表情冷漠,不动声色,但他的眼神与体态却制造了一个精准的情绪氛围。
出色的肢体语言是哥哥赋予该片的一个重要看点。
他演这个极有“天分”的枪手,嗜枪入魔,视暴力为游戏,视杀人为艺术。
他在片中持枪的动作利落、优雅且性感,用直观的诱人的动作细节将暴力、艺术、人性诸种元素融于一身,无声地诉说着角色的灵魂。
另一个表演的着力点是“挑战癫狂的极限”。
片中几组镜头递进地表现了他濒于崩溃的状态:用枪对准镜中的自己,用枪抵头,窒息和抽搐,或野兽般地嘶吼,他的表演挟着真情与血泪,摄人心魄。
尤其是他还能演绎出人物在宣泄之后重归冷漠的感觉,演绎出在女友绝望的枪口之下,眼中的一丝嘲讽,嘴边的一抹微笑。
这样一个杀人狂魔在哥哥的塑造下竟然让人同情和怜惜,“有的人可以给人惊喜却承受不起别人的时间的回味。
张国荣则需要时间不断的回味才能发现他的细致与精巧。
为什么同情Rick,因为张国荣如一面镜子般将他的痛苦挣扎与快乐如实地折射了出来。
那光芒就如月亮折射太阳的光芒,凄清的平静。
”这样的话不知道是在哪里看到的了,只是觉得异常贴切我在看这部戏时的感受。
《枪王》这部片子看完,我又被震撼住了! 如同看过《倩女幽魂》一样,不过张的《枪王》竟然给人一种心理扭曲、变态,嗜血、魔性杀人狂的感觉,说老实话,我整个都被HOLD住了!。
剧中的哪些警察之类的,对Rick重重阻挠,本来内心忧郁的他在女朋友被拘留,又被挑衅的情况下,心理极度扭曲:你知道,那种被某种心理阴影+外在压力共同扭曲出的变态心理吗?
而恰恰是这种阴沉忧郁又极度压抑的变态心理才能造就一个极其强大的杀人狂!
“他进入了枪局,装配好枪械弹药,然后开火……” 他报复了那个在比枪的时候经常给其制造压力的那个警察,并且让那个警察也尝到了有高手在身后的压力!
可谓实在变态,有仇必报!
狠!!!
他为了救女友出狱,去找XXX,XXX让他赶快离开这里,他让XXX帮他救女友,他开枪打中XXX面部,XXX当场面部血肉模糊。
就是这个镜头,充满了模型,Rick拿起枪说话的语气和笑的表情,简直就像是一部恐怖片,这简直就是魔鬼的化身,连我看来都觉得直冒冷汗!
《枪王》讲的是枪,也即是人性中的恶是如何扭曲一个人的心灵的。
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张国荣。
首先因为剧本限制,电影中没有通过旁白等方式告知观众阿力已经人格分裂的事实。
所以观众对人物心态的理解就只能通过张国荣疯魔般的表演。
最让我惊讶的是张国荣哭泣的一幕,那张脸,的确只能用扭曲来形容。
枪从来就不是为了救人而造的,枪是为了杀人而存在的。
不知道为什么,整部电影看下来,一直是一种难过的心理。
比较起《天生杀人狂》,尽管其中的男女主角有着能说服人们去理解他们疯狂行为的悲惨童年,但从头至尾,对于他们无差别杀人的行为,除了不能理解,更多的是厌恶。
但是《枪王》给人的感觉又完全不一样,对于张国荣所饰演的阿力,我看着他从冷静到歇斯底里,内心充满了同情与谅解。
前二十分钟里,枪械师阿力和苗警官,都酷爱射击比赛,对于阿力而言,改造枪械是一种乐趣,但他不愿意让自己的枪见血,从他拒绝把枪卖给一个想要射击活鸡的商人可以看出来。
事情的转折点在于那次射击比赛,在面对一个不得不立即击毙的危险人物时,苗警官在内心的动摇和软弱下,没能下定决心扣动扳机,而阿力当机立断,选择了犯人射击头部解决了危机。
之后一转眼三年。
阿力不再是从前那个潜心于改造枪支的枪械师,他追逐于射击人体的乐趣。
对于这样的心理状态而言,从事杀手的职业是再适合不过他了。
————而那时他还能把人当作人来射击,都是一枪毙命,击中头部。
那么到后面,当警察对他和女友步步紧逼时,他在枪会的那场酣畅淋漓的回击战里,不再执着于涉及头部,他的子弹是密不透风的,射向人体可能在的角落。
特别是在戏院,他把女友的朋友当人体沙袋般射击,血肉横飞的慢镜头特写仿佛在告诉我们,他已经在精神上完全丧失了最后的理智。
————对于他而言,人不再是人。
最后想说,这部片里的警察不仅没有太多的正面形象,还显得十分的懦弱胆小,以及卑鄙。
++++++++++++++++++++++++++++++++++++++++++++++++我想我难过的原因在于,张国荣在此片后四年便自杀身亡,这期间他甚至还拍过《异度空间》,都是一些因为自己的职业,而迷乱了精神的角色。
此片很多人说是哥哥一个人的表演,是的,在他投入的表演中,我们能从他越来越涣散的眼神,越来越压抑的精神中感受到他的痛苦。
我不知道是因为这些角色改变了张国荣,还是因为他自身的心理状态使他选择了这些契合他内心的角色。
不管怎样,我很难过他没能从这些角色里走出来,没能从自己的心理抑郁中走出来,因为他和我们是生活在同一时代里的,而我们没能让他轻松健康地生活下去。
谢谢哥哥!
啪、啪、啪、啪击发、啪啪,击发、啪啪,击发、啪啪。
枪声在电影结束时依旧弥漫在我的四周,也许是男人特有的性格,那剧中声声脆厉的枪声总是令我亢奋莫名,这是否便是男人的血性使然,是否男人天生便与枪、与武器、与杀戮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剧中张国荣饰演的彭奕行Rick便是这么一种人,Rick是一个热爱轮械和射击的人,他不但是IPSC(实战射击)的比赛高手,也是改枪的能手。
而方中信扮演的重案组警官苗志舜同样也是IPSC的高手,两人在比赛中是重要的竞争对手,两人彼此竞争,彼此敬重,彼此了解。
在一次比赛中,在二人决胜的时刻,一名精神失常者闯入赛场向人群射击,苗志舜举枪相向,却犹豫不决,迟迟没有开枪,而彭奕行却果断出枪将精神失常者当场击毙,彭奕行由此第一次尝到用枪杀人的快感。
三年后,一件走私案件中,四名特工和污点证人在酒店被杀,杀手手法利落,5秒内连发10枪,枪枪致命,这让警方大伤脑筋。
苗志舜由现场推断凶手便是彭奕行。
而确为杀手彭奕行却与警方从容周旋,警方无证据,奈何他不得,最后警方使尽招数逼彭就范并拘捕其女友。
最终,本就有些心理异常的彭崩溃,为救女友,单枪挑战警方,射杀警员,苗志舜最终也走出心中阴影,以生命为注,面对彭奕行的挑战,进行了那场三年前未完的比赛。
孤独、孤独、孤独,剧中张国荣饰演的彭奕行始终孤独,总是游离于现实之外,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现出一种透骨的孤独。
虽然他有一个深爱他的女友,也有一个深知他的对手,但他依旧孤独。
只有枪,似乎只有枪能帮他摆脱孤独。
他打枪、改枪,却孤独依旧迷茫依旧。
他射击寻求慰藉,他改枪寻求解脱,却似乎都办不到,他将生命都注入了枪,他似乎把枪看成了他自己,别人不相信他改的枪,他就认为别人也不信他。
枪响时,他短暂满足,枪响后又是无限的落寞。
他就像个孤独的舞者,用枪去舞的舞者,舞时风光无限,曲终人散后又是一片寂寥。
他用枪去寻求,却一直找不到答案,终于在他第一次用枪杀人后,他找到了答案,他寻到了解脱,就像剧中方中信所饰演的苗志舜形容他的那句话:“杀人可以令我感到自己的存在。
”(有点像我爱罗,或者说我爱罗像他)。
彭奕行便用枪去杀人去摆脱那就纠缠的孤独,用枪去杀人也许真与射击那些纸靶的感觉不一样。
张国荣将剧中人的孤独与落寞演绎得淋漓尽致,张力十足,那一举手一投足已完全融入角色,这也是我看过的不多的几部张国荣主演的电影中,他演技最精湛的一部,他与角色已难解难分,他便是彭奕行、彭奕行便是他,也许这便是表演的最高境界吧!
方中信,他的电影我看得不多,甚至能记起名字的只有这一部,在这一部中他表现得很好,将一个深沉而又干练的警官演绎得很到位,方中信,一个演技派的实力明星。
还有剧中彭奕行的女友,那么爱他,真是无条件的爱,明知彭奕行作奸犯科,明知彭心理变态,还是那么爱他,为什么啊?
爱一个人总得因为他或她有值得爱的地方吧?
彭奕行有吗?
也许我的问题太现实了,她就爱他,没有理由,爱有时真不需要理由。
这也许就是爱情主题经久不衰的原因,怎么拍,怎么写都是爱。
你说不清,空间就无限大了。
片中的其他配角也都很有意思,这是一部很耐看的影片。
影片中也有些地方令我皱眉,在众多警员追踪彭奕行到枪会时,彭奕行举枪相向,结果这群警员面对彭一个人不但没有任何招架之功,还被打得屁滚尿流、抱头鼠窜,甚至还被吓得哭叫连天的,再换子弹时还走火打了自己的脚。
天啊!
就算彭奕行是个高手你们打不过,但你们也应该是受过训练的警员啊,不是平民老百姓,抵挡一下也成啊。
就算抵挡不了,也不至于如此狼狈吧?
何况你们人数也多啊!
天啊!
打不过也不至于哭鼻子吧,还“自残”?
如果遇上事,警察都这么脆弱、不堪一击,到时候谁来保护老百姓啊?
也许这是为了突出彭奕行的神勇,导演的夸张之举,但我觉得这也太夸张了吧!
如果警察都这样,那我可要担心一下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了。
所以,我觉得这一幕不合理。
再有影片中似乎出现了为了给嫌疑犯定罪警方制造伪证的情节,但愿这是编导为了增加戏剧冲突而设置的情节,但愿这不是现实的写照,这已是我看过的第二部有类似情节的电影了(另一部是《杀破狼》),无论出发点与目的是多么正义、多么美好,手段与过程的错误会令整件事情变味、变质,我们追求法治,就要尊重法治的规则,就要拥有法律的精神。
我不想再在这里讨论什么无罪推论的尴尬与现实的矛盾,我只想说一点,如果我们错放了一个人,我们还有机会再抓回他,再给他治罪,错误还有机会弥补;但如果我们错杀了一人,之后无论我们作何补偿,错误都已无法再弥补了。
(《少数派报告》就有法律上有罪推定与无罪推定利弊的讨论。
)
我觉得单纯从表演上来说,这是张国荣最出色的一部电影。
在比赛场一枪将精神失常的人当场杀死后,离开精神咨询所的Rick,冷冷地对着Colleen说:“刚刚我没有对医生说:其实开枪的时候我觉得很快乐”神经质+歇斯底里,却依然保持高度的冷静,Rick就是这样一个极度自我矛盾的人。
他曾试图拔枪自戮,目光里充满着痛苦和悲哀。
(这一段,是我眼中的电影高潮;中国人里,恐怕除了张国荣,很少有人可以这样表现出来)
看多了他那千回百转的温柔可人,哀怨多情。
这《枪王》着实让我看到了他的果断无情。
只是,荣迷千千万,肯定没有我。
一般警匪片的主线不会是反派。
“我改的枪是不沾血的”好一句正义凛然的话。
让我误以为他是正派,或者只是当时他真的是正派......演技太好的人,会让人有错觉的。
方中信的出场让我觉得他是反派。
然后,灯光一闪,变天了。
我会和方中信一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Rick开枪时候的想法。
究竟那一枪是想要让他(死者)解脱,还是为了救女朋友,还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枪法?
电影没有交代,和心理医生的谈话之后才是那句“我好开心那......”一下子,我习惯性的想到了李碧华,不知道,大概她笔下的人物也是有点病态的。
就像戏里最懂他的方中信说的,他是病态不是变态。
优等生的胜负欲吗?
.....说远了三年后,只打头让大家猜到了他。
之后的展开就很顺了,病态,引子,激变,变态。
总结,一部以张国荣为中心的港片。
感想,除了张国荣的精湛演技,方中信的侧脸不错。
PS. 故事告诉我们,女朋友的级别高低很重要,有时候她可以救你,有时候间接的会害你。
标题全称:由20世纪电影反观21世纪导演如何毁掉一部电影!
前些年,我还在问别人,为什么近几年好看的电影越来越少了?
尤其是很多电影,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大量时间浪费在特技上,连故事都没讲完。
有人跟我说,这说明你看电影品味提高了。
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看什么电影都会觉得好看的。
我居然还点点头。
现在我知道了。
21世纪的导演,想要毁掉一部电影,可以有N种方法。
下面一一列举:方法1:床戏。
该片起码有三处以上情节可以很自然的插入床戏,爱好插床戏似乎是21世纪电影的特征,如果连《赤壁》都能插一点床戏进去,本部电影起码可以插入六个以上的床戏。
床戏虽然常常和主题气氛完全不搭而且还浪费时间,但是作为吸引观众的重要筹码居然完全抛弃,真不知道导演是怎么想的,WHATEVER,大家看电影不就是为了床戏么?方法2:大场面。
21世纪的电影,没有大片型的大场面渲染,你都不好意思说这个是电影。
一开始的射击比赛,居然只有那么几个人,简直是是过家家。
一开始就应该有英国管家一样西装男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然后用直升机拍一个全景,最后是主角出场,配音可以用《杀死比尔》或者《加勒比海盗》。
大场面虽然也很浪费时间而且费钱,但是这年头没有大场面的电影还叫电影啊??
方法三:美型。
张国荣帅我承认,但是这里就不帅了。
那个小平头配合那件俗大衣虽然很有诡异的气氛——不过,这还叫张国荣么?
这年头看电影谁还看角色看气氛啊?
不都是看脸看身材么?
你看《警察故事2》里面的吴彦祖和谢霆锋多帅啊?
根本不像是出来打架的,简直是出来走秀的。
这样的电影才养眼啊!
这样的才叫电影啊!!!
你看看人家黄晓明,演戏都不用眼,摆一张脸就可以了!
女主角我就更不用说了,衣服居然还穿那么多。
方法四:角度。
这个其实是补充上面的,本剧里面很多角度都很有意思,比如张国荣的眼睛,还有张国荣一个人的时候,整个头靠在屏幕左边,屏幕右边是剪辑上去的静物。
这个布局对衬托人物心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BUT……谁TMD想看人物心理啊!
我是来看脸的!!!!
都给我用三分构图去!
死板归死板!
好看!
方法五:广告。
整部电影下来,你告诉你看到了多少美好的物品?
有没有苹果电脑?
有没有帅气跑车?
有没有气场风衣?
有没有锃亮皮鞋?
有没有性感丝袜?
有没有俏皮小帽?
有没有星巴克?
有没有大商场?
(电影里的商场简直是超市)有没有夜景全景?
有没有海风呼啸?
有没有高大别墅?
有没有精装小房?
都没有!
一点美感都没有,还看个P啊!
我们看电影,不就是为了YY么。
我们要一个美好的世界啊!!!
方法六:亮点。
亮点是包括:搞笑,血腥,惊悚,或者感人渲染这四个之一。
一部电影,若没有其中一只的元素,简直不可以称之为电影。
你看看人家《人在囧途》,明明不好笑还拼命搞,这才叫搞电影啊!
张国荣每次出场为什么那么平淡,为什么不从黑暗的地方突然露张脸然后冲出来,你别TMD跟我讲故事氛围人物性格,你搞这么淡定还叫什么电影啊!
枪击这么刺激的事情,为什么不特写?
血肉飞溅的时候干么转移镜头?
最后苗警察脱离安全期的时候,你干么就这么快就结束了????
你起码要弄个背景音乐然后老婆冲进去,两个人抱在一起哭还说要说一些“我以为我再也看不到你了”的废话,这样能骗眼泪啊!!!!
以上暂时列举六点,希望罗志良同学回去好好观摩学习。
看看我们21世纪的导演,是怎么拍电影的。
==============================TNND,我写完这篇再去看《枪王之王》,怎么觉得那六点都被我说中了。
床戏替换为三角恋情和性暗示言语。
这部电影是2000年的,哥哥患上抑郁症是2002年,而且是生理性抑郁症,不是心里的,脑部化学物质分泌不平衡,绝对不是入戏太深,哥哥出了名的入戏快出戏快,而且也不是本色出演,每次演的好,都认为这是哥哥的内心,教哥哥学枪的老师,说哥哥本身并不喜欢玩枪的快感,反而是方中信更喜欢,但是哥哥学的快,连开枪的感觉都能触摸到。
如果是荣迷的话就不要随意猜测哥哥,先去认真了解再发言。
还是引用电影中的那句台词——Are you ready?这不是一个关于杀戮的故事,无论从演员还是剧本,无一不透露了港片一贯的风格,文艺、淡淡的忧伤、环境的烘托胜过血腥的暴力表演。
枪是用来杀人的,因为持枪者感受到了嗜杀的“快感”;这时候,只要枪在手,全世界尽在掌握之中;管你那些法律条文,管你那些条条框框,一切全部用子弹解决;在这一刻,人枪合一,遁入魔道。
从古至今到未来,只要是杀人的利器,总有被其吸引而不能自拔者。
自刀、剑、枪,直到光剑(星战),其魔力和诱惑,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冷兵器时代已经过去了,光剑还停留在印象中,现实存在最多的也就是枪。
枪。
啪啪,啪啪啪!
影片中,张国荣多次的从中感受到那种快意,那种感觉喜欢上了很容易上瘾,很难戒掉。
他不断地挑逗着警员的神经,不断地引诱方中信一起入道,以至于不惜抛弃自己的爱人,成为“王”之后即刻逝去。
或许会有人认为,若不是警方苦苦相逼,何必会导致这一结局?
我认为,若是警方继续退让,恐怕死在枪下的,就不止1+4+n个人了。
一个人一旦入了魔道,再想回头,已经是难上加难;况且那些条条框框已经被打破,横竖都是死,——他们已经无所畏惧了。
心已成魔,在这时刻,已无回头之路。
一个人的电影,结尾不够带劲。
想不到竟是如此傻更更的劇情 導演可謂處心積慮營造緊張氣氛(可是他為何只會單一化地使用急促呼吸 如果去掉聲音單靠畫面絲毫不能感受到) 其他演員的演技真是平庸透頂 放別的戲里還不打緊 你跟個鑽石級的湊在一起就簡直沒法看了...通篇就是講氣急敗壞的警察們怎麼把一個精神病人逼上絕路.可悲
境界上比枪王之王高那么一些,但还是有些不太过瘾。
这两天看的都是些啥电影...没比树海春好。
罗志良跟着尔冬升混的时候,导演的电影部部经典,《色情男女》《异度空间》,以及《枪王》,但离开尔冬升之后的《连环局》《救命》等片全部一塌糊涂。《枪王》的故事精巧,对白很酷,表演成功,影片以反派为主角,为了表示对反派的同情,编剧几乎让每个被击杀的正派角色都有“该死的理由”,很有意思。
还有比张国荣更帅的男人么。。。。
jc也是很疯 一直在激化…一开始扣下女朋友也是 后面人群里还刺激他,他都杀疯了,人群不是命吗小胖为了女的要打死阿力,结果苗一说他对着女的就开枪….神tm
人物动机铺垫不够
张国荣真是太加分了,那眼神,那动作。
枪战OK,哥哥单挑一群PC果场非常Cool,但高潮气氛总觉得差DD,感觉是配乐问题,方中信和张国荣,都演得很好,但哥哥明显更出色。故事讲述比较一般没亮点,但整体还是出色的作品,作为罗志良第一部独立执导的电影,实属难得。哥哥:你觉唔觉我有点自闭?黄:我都系。哥哥:你有病,去睇下医生黄:一起去
闲极无聊,看了一下枪王,标准的烂片!
从新回看枪王,才觉得枪王之王还是有断距离,差别不在导演和编剧,而是演员。
剧情单薄,人物脸谱,强行制造戏剧冲突,很多地方都充满逻辑硬伤。这评分应该和「枪王之王」对换
我只是不喜欢这一类的故事,更何况我以为这部电影对于哥哥的死也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人太入戏。。再者,故事的前半段处理稍显单薄,如果将其异化的原因再深入些应该会好一些
哥哥真是气质迷人,深邃哀伤,一颦一笑都牵动人心。剧本要是能匹配一点就好了……
叙事色调剪切均为上品,几场枪战的设计极富质感,但如果主演不是那个不羁的冷笑中还似乎带有一丝温暖的张国荣,影片不会有现在这般迷人的气质。
刹那间想起很多……如果一定要认为它是反派,那么,我又一次坚定地站在了反派一边……
张国荣的演绎让我想起一个人,原来那些年他说喜欢哥哥是因为他身上的那种气质,实在太像这部电影里面哥哥的角色了。一个沉默寡言有自闭倾向的人因误杀而心理扭曲无法自控变成变态杀手,张国荣无论演技还是气势完全压倒了方中信。那个时期好像很流行镜头给柔光?忽然想起差不多时期的MV也都是这种镜头风
哥哥个人秀,就打个酱油嘛,用得着这么多人一起?!
难道只有我觉得枪王之王比枪王要好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