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女儿
女兒的女兒,女儿们的女儿,Daughter's Daughter,My Daughters’ Daughter
导演:黄熙
主演:张艾嘉,林嘉欣,刘奕儿,洪林小湛,赵文瑄,周采诗,艾琳·阿黛尔·克拉克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英语年份:2024
简介:耳顺之年活得悠然自得的金艾霞(张艾嘉 饰),突被通知在纽约做人工生殖的小女儿(刘奕儿 饰)车祸身亡。在处理后事、对成功胚胎的去留做出抉择的同时,她将面对当年出生即被送养的大女儿Emma(林嘉欣 饰)。做决定的时刻;她,抑或她们,会如何选择?详细 >
黄熙到底凭什么得到了侯孝贤张艾嘉一而再再而三的帮助?什么在证明他拍的东西有价值或有市场?还配用我安溥的《你怎么想》!?如果他就是台湾电影的新一代我真的吐血!!这么好的题材拍得支离破碎,前后场戏的衔接有认真考虑过吗?人物和演员如匆忙的提线木偶被甩来甩去叫你哭就哭,摄影机动来动去到底是想干什么啦?有什么意义吗?这就叫场面调度了吗?对于设定和人物的情感、之间的关系有任何深入的观察和表达吗?和当下和现在的观众有任何层面上的连接吗?没有!!!可不可以来点真的!!别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了。还幻影嘞(OK最后面对这个问题没浪费林嘉欣算你还有点良心
#TIFF2024 很期待的电影,很期待的题材,看的时候却感乏味。感觉电影想说的太多,想说生死,母亲的抉择,酷儿,生育方式,generational trauma,结果成了四不像,每一个角度都只是浅尝即止而已,哪个故事都没有说好。台词也是不够深入,甚至有些生硬之感,有些对话莫名其妙,感觉可惜了。
不知为什么,总感觉台词,以及说台词的方式都很别扭,也影响了观感。
T挺白净好看的
很恐怖,“胚胎是生命”“life will find its way”都喊出来了,原来生完就丢比不生更道德,感觉姐姐会怀着对母亲隐秘的报复心态去参加反堕胎游行。虽然演得很好
所有人都在陪张艾嘉演戏,张艾嘉沉醉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她好像表达过很多次自己很喜欢李雪琴
有点子无语的
蠻傷感的故事,因為自己年輕時被迫犯下的錯,用女兒的女兒來彌補自己的人生。看到桌子上也有那件Not selfish once in a while的時候就開始疑惑,亂序的時空也開始輔助確定,直到林嘉欣終於說出“抱歉我一直沒來陪你”的時候一瞬情感爆發,張姐還是好厲害。出場後會在跟朋友討論,代孕與否,自私與否,感覺每個人都有自己自由的、不同的答案,好像沒有什麼應該不應該,會覺得自己好像還是跟女主角有一點共感吧,看似傳統的方式為何就不是能自我滿足的呢,會因此有點理解自己的母親……3.5歸4。
#TIFF24 说是要扔掉客厅里的企鹅,却在最无力时只能拥抱它;一直念叨饿,吃的第一口东西却是女儿生前做的饼干;唐人街playground旁演奏哀乐,寶福殡仪馆门前搬运尸体的女人面不改色,生死如常;密密麻麻的留言里还是能找到女儿的那条;如果你赌一把,你会赢,最后你真的赢了。人在海外,看到传送带那一幕还是落了泪。六年前侯导就看上的故事,只能说不愧是侯导。三代母女的演绎都很精彩,期待未来能拜读张艾嘉为人物写的小记,她说书名就叫《女儿》。
各方面都感觉差一口气……剧情甚至有点狗血,每个我以为要被升华的点都没被升华到,只是莫名其妙地让人脚趾抓地。其实酷儿的生育问题还是挺新颖的话题的,主演也很有魅力,可惜了。
虽然有点母性绑架的意思,个人也无法理解对孩子的向往,但通过张艾嘉的表演,这个发展还是蛮合理的,可能是出于愧疚或者对女儿爱的延续所做的决定。对比就是祝你幸福里,失去子女的老人争夺胚胎像是奔溃后紧握救命稻草那种执着更让人恐怖。万幸她所享受的自由生活还能继续。除了赵文瑄突然变爷爷辈有点意外,其他人都演得蛮好的。
我怎么觉得全片最弱的就是剧本啊,只有人物关系和行为逻辑,但是没有填充他们的血肉。妙处在于,人物之前不论是送养女儿还是久归女儿,她们与女儿的单薄情感不能就这么顺撇处理,情感都在女儿忘后爆发,这种理所应当真的狗血剧了。全片演的最好的是林嘉欣哈,女配提名那位也很莫名。
很难相信这是人写出来的蹩脚文本 对话台词极尽别扭 几段悲伤的表演也显得滑稽廉价
我赞同母亲的自我觉醒 大家都是孤立的个体 没有与生俱来的义务 人为的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总该发人深省 但 也要学会自己对自己负责 16岁的生下孩子也应得到批评
张艾嘉比较擅长拍这种家庭伦理片,小艾这个角色其实是很自我的,从年轻时的叛逆到老年的固执都体现出来了,但是她从来不正视自己,一辈子都在找理由给自己开脱,祖儿的去世让她终于向自己的固执让步了,艾玛虽然有养父母的疼爱,但心底对生母究竟有没有爱过她还是有一点执着,最后似乎也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全片拍得比较克制,李雪琴的“声演”挺有意思。
好几次因为台词笑出了声,张艾嘉塑造了一种很新的母亲,胚胎该被销毁、转赠、代孕出来,还是一直冷冻存放?从未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假如易位而处,65岁是否还有勇气从头再来,养育一个“女儿”?我想谁都不敢轻易认同。年轻就丢掉的女儿和年老失智的母亲,年老又突然离世的女儿,究竟哪一代的女儿更幸福呢?应该还是最年轻的这一代吧。
故事构思很好,可是有一种处理什么段落都戛然而止的感觉,说不到点子上去。都是母女题材,却没有老电影《秋日奏鸣曲》来得尖锐深刻(想了一下还是改成2星)
9.12 TIFF首映 很难说台词和剧本哪个更尬 为drama而drama 浪费了一个这么好的题材 PS以及我居然没有认出赵文瑄
故事是讲明白了,情绪也对,就是节奏怪怪的…我们都爱张艾嘉,但导演好像过于痴迷了,有种只要是她的戏就舍不得剪的感觉。李雪琴的段子用得很灵魂,Q&A环节很想问问是剧本里有的还是演员的个人选择,可惜没有提问机会了。
失智的外婆,弃儿的母亲,寄养的女儿,酷儿的女儿,试验婴儿的外孙女,好多可以深入探讨的点,一个都没有适当展开。就像把菜都扔到锅里煮炖,好不好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