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就像交通事故一样 不可琢磨 所以称之为奇迹!在这个平庸的社会里,我只卖身不卖艺!
在晚间的十点搁到不知道是哪个影院的时候,突然看到李心洁的面孔,真是执拗又坚定的面孔,于是我开始从这不知道已进行到几分之几的地方开始看这部《米尼》的电影。
在这里,讲得是米尼这个人,关于她的爱情故事。
除了周迅同学能演出文艺片的调调,李心洁同学的演技也可以独挡一面!
所以,这部电影由李心洁来担当主演再适合不过,她身上有特殊的气质,这种气质不靠穿衣、不靠化妆、不靠动作、不靠语言,她整个人站在那里就有导演和观众想要的味道。
剧中的男主角是刘烨,虽然因为我认识他的第一部电影是《蓝宇》的关系,直接导致我对他先入为主的印象是阴柔气质太重,有做guy的潜质。
但不愧有影帝的称号,演起浪漫决绝的小混混一点也不逊色。
李同学和刘同学两位出色的演技让我看一部残缺的电影也乐此不疲,就是那种就是你不知道开头,也不知道高潮在哪里,但中间的过程种种却能一下子把人吸引过来。
所以,你看,出色的演员有多重要,他们不仅是电影的主角,更是电影的灵魂。
然后说说为什么我觉得它是一部好电影,我不懂深奥的电影知识,也不知鉴赏与推敲为何物。
但我知道,如果人的心灵能被一部电影所触动甚至震撼,如果我们对世界对人生对生活的认知和价值观因为某一部电影而发生了不可思议的转变,那我就觉得,这一定是一部好电影。
诸如此类的还有《颐和园》和《苏州河》。
刘烨饰演的阿康为了给米尼送一个亲手做的模型,不惜越狱,并担上多判半年的处分。
可是,被警察带走的那个时刻,那个笑容那么满足那么自豪那么值得,教一个旁人都感动到想哭。
而一年后,当阿康出狱了,他们终于幸福地在一起,他们没有工作,他们不富裕,他们只是畅想未来,可是米尼很满足很开心,阿康站在二十几楼的楼顶上大喊“只要敢做,就有梦”,他用自行车载着米尼飞驰在上海车辆密集的高架上。
你能说他们不幸福?
我敢说他们最幸福!
你以为女人的幸福是什么呢?
幸福是女人能和自己深爱的男人在一起,幸福是男人把与你在一起也看成是他最大的幸福。
对于,我们这种一辈子也不可能找到这么深爱自己又爱着对方的男人来说,米尼的幸福让我从心底腾起一阵悲凉。
虽然我知道幸福的种类有千万种,但是毫无疑问我失去了最重要的一种。
虽然电影的后面,导演试图告诉观众,爱情的力量不管有多伟大,最终还只是屈服于现实的。
米尼和大陈哥睡了,为了得到主演的位置;阿康去云南贩毒,再次被警方抓捕。
这又是一个悲伤的结局,可是,你知道吗?
生活本身美好的,残酷就在于我们对生活的不满足,我们永远处于追寻生活更高境界的状态,我们被人性的贪婪害的一败涂地。
王安忆的作品我看的不多,记忆中只有一部《妹头》,她的成名作应该是《长恨歌》。
在电影院观看过郑秀文版本的《长恨歌》,实在是很糟糕,郑秀文歇斯底里的演绎生生的破坏了那个袅袅娜娜地从老上海弄堂中走出来的活色生香的王琦瑶。
李心洁应该是实力派的演员,长得也漂亮,可脑海中总把对她的印象定位于《鬼域》中惊悚片女主角的形象,总觉得米尼这个角色并不是顶适合她,如果由周迅来演绎的话应该会更出彩一点,周迅的眼神和形象更能刻画出米尼的寂寞与绝望。
《米尼》又是一部根据王安忆小说改编的电影,我没有看过原著,据说改编的很失败,在豆瓣上也看到了许多人给了不怎么高的评价。
说实话,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拍摄手法都很一般,可我还是很喜欢,因为影片中大段大段的旁白。
李心洁那明显带着港台腔的普通话配上缓缓流淌的背景音乐,令这部影片增色不少。
每个人都是需要倾诉的吧,而都市寂寞的人群习惯于在他人的喃喃自语中安静的沉淀,让那一字一句暖暖的熨贴灵魂深处的孤独与寒冷。
米尼是杂技团的台柱,她最擅长的节目是“空中飞人”,舞台上的她光芒万丈,万众瞩目。
可是洗净铅华,走下舞台后,米尼的心中却是大片大片的荒芜。
母亲从小就丢下她远嫁异国,米尼在舅妈的抚养下长大,舅妈并没有善待米尼,在她心中,这个美丽聪慧的女孩子只是一棵“摇钱树”。
亲情的缺失让米尼倍感孤寂,她渴望着一个奇迹的发生。
有一天,她遇到了阿康,阿康是一家小音像店的老板,他有一点点帅气,有一点点痞气,有一点点小聪明,还有一点点玩世不恭。
阿康经常搜集各式各样的钱包,用来窥探他人的故事,寻找人类原本的善良是如何在都市的繁荣里渐行蜕变。
第一次见面,阿康送了一张《樱花雪》的碟片给米尼。
阿康说樱花雪是一个很美的爱情故事,米尼长得很像片中的小雪。
小雪有着和米尼相似的童年经历,深夜,米尼对着电视机屏幕泪流满面,阿康的影子在不知不觉间已进驻了她的内心。
阿康喜欢躲在台下看米尼的表演,那种期待与痴迷,对他来说有着赛过偷天的快乐。
演出结束以后,他们一起吃夜宵,米尼娇嗔:“你为什么不给我送花”?
阿康邪气的一笑,转身变出出一捧龙虾花束。
米尼惊喜,他们在夜色下亲吻,爱情开始生根发芽。
阿康许诺要给米尼一个完美的婚礼,他要把美丽的杨浦大桥上铺满红地毯,米尼穿一件由一千多白玫瑰花织成的婚纱站在那头,阿康从那头慢慢走过来,这时天上下起了流星雨……米尼在阿康编织的童话里甜蜜的微笑,她找到了久已渴望的温暖与安定。
幸福的时光是那样的短暂,阿康因为偷窃富商的钱包而入狱,米尼也因为摔伤而被杂技团解聘。
失去阿康的米尼是那样的孤独无助,她的生活被大段大段的思念填满,她在家和监狱的两点一线之间来来回回的奔走,在留有余香的爱情城堡里徘徊流连。
阿康刑满出狱后,他们的爱情开始急转直下。
阿康急迫的需要一个崭新的开始,他没有忘记曾经给予米尼的承诺,他想让米尼过上好日子。
可是他不知道米尼并不羡慕宝马香车,锦衣玉食,她只希望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米尼为了偿还阿康欠下的赌债,再次走上了舞台。
可是阿康却因为参与贩毒,事发后再一次被捕。
漂泊在半空的米尼心底再也没有了任何支撑,一种深刻的悲凉缓缓的漫上心头。
在舞台炫目的灯光中,所有有关情感记忆的闸门都喷涌而出,米尼想起了第一次见面时阿康灿烂的笑容,想起了阿康在舅妈家翻箱倒柜寻找母亲寄给自己的信,想起了阿康不惜越狱只为了送给自己一个粉红色的凤凰……在所有的温暖和美丽都缓缓的蜕尽以后,米尼就像《樱花雪》中的小雪,从半空中缓缓坠落。
很喜欢影片中米尼那位睿智的邻居老大爷:人活着本身没什么意义,平安度过就是万幸。
开心这件事就像下饭的小菜,人活着靠得是饭,有没有小菜其实是无所谓的。
你是否也曾经因为爱上一个人而变得不想回家?
把他当成唯一的寄托和依靠。
他曾说我在他心里一直是个小女人,然而现在我却变成了另一个他口中的女强人。
他还是他,只是个中角色变了,而我的爱始终没变。
当看到米尼坐在阿康自行车前面对他说她今晚不想回家的时候,这一幕一定会勾起很多人年少青春时的记忆吧。
那时我们青春,那时我们为爱轰轰烈烈不怕牺牲,那时我们是多么的敢爱敢恨对现实不畏,以为只要有爱就能战胜一切。
然而现实总是突然杀出来提醒我们:爱情是无法与现实抗争的。。。
还以为这应该是一部90年代拍的影片。
因为那时候的李心结和刘烨都那么的年轻。
人是有天赋的,天赋各有不同,特别是演员,特别明显。
李心结和刘烨都是特别有天赋的演员,独特的气质,极富灵性,让人一看就能喜欢上。
这应该不算影评,这段故事让我想起了妈妈。
那时候的她应该也是如米尼一样的美丽,被很多人喜欢着。
那时候的她应该也是两点一线在家和农场往返着。
那时候的她应该也是一样,遇到了一个让她爱的痴狂的男人。
选择不顾一切的去爱,却不曾想到会如此浓烈的把酸甜苦辣都尝遍。
只是生活和戏剧最大的不同,就是剧本可以嘎然而止,但生活不会。
剧本中的角色可以死去,但生活中的人却是不得不持续的承受着种种选择的前因后果。
我不知道妈妈会不会后悔,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也许她不会选择这一条路,也不会受这么多苦。
所以我一直怀着深深的怜惜之情爱着我的妈妈。
即便她做了很多不该,做了很多错事,虐我心千万遍,我气过了,伤过了,痛过了,怪过了,却也无法真正的放弃她。
只能不放弃,不执着,或是承认这世间诸多无能为力。
豆瓣里对这部影片的评价褒贬不一。
撇开故事的原著,我愿意给它的评价是四颗星。
因为它给了我另一个视角,原来人与人之间追求的真实感情还可以这样去演绎。
什么是真实的感情?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认为感情的流露如果没有金钱名利这样的俗物玷污就是真实的感情。
这样理解未免是把真实困宥在狭隘的过道里,也把自己引向自设的陷阱里。
没有俗物玷污的爱只能说这样的爱有如过滤水般地纯净,然而纯净并不等同于真实。
真实是有力量的,纯净未必就有力量。
现实有它残酷的一面。
当生活向人们提出着接踵而至的难题,纯净的爱情也将面临着重重关卡的考验,继续坚持还是选择放弃,这才是检验感情真伪的唯一标准。
阿康第一次坐牢,米尼心甘情愿地在阿康家里苦苦等待,出狱后的阿康面对生活的困境,愿意走进曾经令他深恶痛绝的社会的黑暗,尽管后来米尼为了阿康做了出轨的行为,他都要实现给她一个承诺里的未来。
他们卑微地活着,却是在真实地彼此相爱。
米尼是只孤独的花朵,花蕊处隐藏着足够的寂寞。
杂技与其说是米尼赖以谋生的一种方式倒不如说是她可以回忆她母亲的中介桥梁。
台下观众的仰望与喝彩可以让她暂时忘记刺心地寂寞。
这样的人活着不免会有自己未看透的悲观。
所以最后阿康在一次特大贩毒中被捕,米尼选择在空中表演时结束自己的一生,这样的结束是一种必然。
如果说米尼是活在内心的渴望里,阿康则是活在追求的真实里。
米尼一直在寻找真实的温暖。
阿康说他在现实里寻找真实的人。
两个人命运的相遇迸发出真实的爱情,一切都是宿命。
他每天都在观察这个世界,只偷有钱人的钱包,研究有钱人发迹的原因,善良地帮助米尼从两个流氓当中解围。
阿康给我的感觉,从一开始就比米尼还要沉重。
世界是有它的是非之地,他追求真实,内心却十分灰暗,生活里的是非让他的性格变得扭曲。
这样的人注定是要悲哀的活着。
也许只有死亡才会让他得到最终的解脱。
因为丑,才会有美;因为冰冷,才会感到温暖;因为痛苦,才会知道幸福。
米尼和阿康用他们悲凉的命运,指出了世界黑暗的一面,是要告诉我们要内心光明地活着,这样世界的光明才会更多一些。
每一行其实都有着自己的痛苦有的痛在肉体,有的却苦在心里在苦与痛之间画上等号的那一定有着尘封的往事喜欢柔柔的音乐和着淡淡的独白,看了开头就决定看下去.其实爱情真的很简单,第一眼就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你想要的.恋爱的时候单纯,而要是两个人住在一起一切都慢慢的改变了.影片很真实,男人为了女人去贩毒,女人为了男人而出卖身体,怎么感觉好像国外的一部小说呢.两个人的身份早就注定了这结局,我觉得她会选择离开,却没有想到是离开这个世界.米尼是一个很特别的女人,敢爱敢恨,既然选择了这份感情就会努力去坚守,到最后甚至连坚守的理由都找不到了,还是选择了坚守,带着爱情的美好离开了这个世界.影片很不真实,首先两个人真的相爱吗?我觉得他们爱的太轻易,太仓促了.两个人虽然生存在不同的环境里,却同样生活在空虚迷惑的精神世界中,很容易找到共鸣,可是当安康把一切都告诉米尼了,米尼还会选择和他在一起,有点太被爱情冲昏头脑了.其次大康做了那么多年的小偷,第一次入狱的时候怎么会犯下那么低级的错误啊,崩溃了,拜托找个更好一点的理由把他弄进去好不好啊.还有他是怎么越狱的呢?好奇怪哦.最后如果你爱一个人会怎么去爱他(她)?可能爱表达的方式不同,男人是会为了女人而努力赚钱,甚至铤而走险,女人为了钱而出卖自己的身体.可是这样的爱还存在吗?如果存在还叫爱吗?整个片子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悲痛是一点一滴的流露出来的,影片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李心洁的演出,快乐的时候是张扬的,悲伤的时候是淡淡的.
不管你是否读过王安忆笔下的《米尼》,都不妨碍你去影院读解这个因为版权问题而闹得沸沸扬扬的电影。
从小说移植过来的剧本只是保留了故事基线,背景则放在商业气息与唯美情怀相交织的现代上海。
影片中的一切都在淡化,除了人物和情感。
李心洁饰演的米尼是个普通不过的杂技“空中飞人”演员,长期在舅母家寄人篱下。
在偶然中遇见了刘烨饰演的阿康——一个在音像店打工的反叛青年。
四目相交的刹那,奠定了两人纯真的爱情。
手举二十串小龙虾挂满明媚笑容的米尼,坐在二八自行车前梁上张开双臂飞翔的米尼,影片给了我们一个极浪漫的开头。
而片中的阿康几乎是作为江湖侠客形象出现——他偷窃。
只偷富,不偷穷。
在他的辞典里,这不是“偷”,而是“借鉴”。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被社会所谓的恶习被整个影片赋予了更多人性化的含义。
在偷米尼的上司(张耀扬饰演)钱包被发现后,故事开始急转直下,直奔绝望。
阿康郎当入狱,他冒着加狱的风险送给来探望他的米尼一只亲手用火红毛线缠制成的小凤凰。
出狱后为了生计铤而走险去西南贩毒,再次被捕。
绝望的米尼忍着伤痛最后一次登上了杂技舞台,在空中飞翔一圈后,终于含着眼泪跌落回现实。
两个本不是同路的人偏偏要走到一起后再被现实分开,没有社会能力的人注定要被社会所抛弃。
李心洁和刘烨的出色演技为影片增色不少,又有港星张耀扬客串,此片可称得上是星光璀璨,可惜再灿烂的星光也无法照亮剧作本身的苍白。
故事的乏力和桥段的老套显而易见,影片本身可看性并不很强。
而片中处处闪耀的人性光辉和情感力量却使人在迷幻之后不住感叹——导演并没有采用先打巴掌后喂甜枣的大团圆策略,观众是在愉悦过后被现实狠狠给了一刀。
在被伤之后,我们都应该好好低头看看,自己流出的血中,是不是有米尼的影子。
风里有云的秘密 天空有时会下雨 我站在风里 风是你的气息 我走在雨里 雨散落沉迷 注定了逃不走 怎么会有这场相遇 你是我的呼吸 我是你的泪滴 就在这个夜里 我用目光融化你 靠近你 不顾一切忘记自己 破灭了 只留下淡淡的痕迹 看着你 你是我今生的缘起 破灭了 消失在茫茫的天际 我是你的泪滴 就在这个夜里 我用目光融化你 靠近你 不顾一切忘记自己 破灭了 只留下淡淡的痕迹 看着你 你是我今生的缘起 破灭了 消失在的茫茫的天际 靠近你 不顾一切忘记自己 破灭了 只留下淡淡的痕迹 看着你 你是我今生的缘起 当影片结束,响起这首歌,我的心里终于感到轻松。
仿佛像米尼那样一直在空中飞,紧张,窒息,被气流撞击压迫,这一次终于得以落地。
可以闭上眼睛去回忆去微笑去哭泣。
不再醒来,所以可以拥有长久的幸福。
看过王安忆的《米尼》。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失望,电影情节与小说相距甚远。
抱着对李心洁和刘烨的好感往下看。
那么多庞大的细节,城市风景,人物表情,内心独白。
是另一个好故事。
这里面的上海也有些《大城小事》的感觉,不同的是更多沉重。
没有了青翠的梧桐树叶,多的是冷漠的城市建筑,没有温度的窗口。
城市像一个很多格子的大盒子。
充满诱惑,又险象环生。
庆幸阿康去了劳动农场。
所以我们能和米尼一起,呼吸干净的空气,享受爱情的甜蜜。
那来来回回的两点一线,编织出影片里最美好的一段。
爱情是什么东西。
爱是疯狂,爱是决绝,爱是不顾一切,爱是不留退路。
因为我们需要为了爱情付出那么多那么多。
当阿康说他遇到米尼以后一直在走霉运,当米尼说因为阿康她再也不能飞。
我只觉得心痛。
爱得太狠,注定要伤得很重。
然而还是要去爱。
爱得粉身碎骨还是要去爱。
至少,坠落的姿势很美。
写字的时候一边看着最新推介的片子《米尼》,也是因为喜欢李心洁的缘故,另外看见演员表里还有刘晔,所以打起精神来看了自《老港正传》之后的国产片。
情节还不很明朗,单是开头的几个镜头就有些心里感觉不对,所有演员说话的腔调让我想起一则曾经看过的轶事——外国教授被请来在八十年代初的电影学院讲学,她第一堂课交给学生的就是——如何说话——因为大家都还操着满口的样板戏强调,完全没办法表现除了革命样板任务之外的任何角色最近看的几部片子都有这个问题,不过是因为演员来自港台内地各有各的口音造成。
譬如片子里刘烨扮作小混混说话,怎么听怎么觉得不到位,怯生生的感觉。
好在女生不管怎么说,只要有点可爱的语气就能弥补,像李心洁,在《似水年华》里磕磕巴巴的台词跟这电影里的差不多,听着反倒觉得挺深情。
可怪就怪在其他的配角,说着普通话却要表现上海姑娘那股子固执和精明,于是显得装腔作势。
还有大陈哥,貌似正人君子,说话做事都想透露出一股大气,可叹大气也是装出来的,表现得好像香港年青暴发户——我这里有英国奶茶……说到这里,断断续续看完了全片,结局让人惊喜——刘烨所饰男主角贩毒过程中被抓,李心洁扮演的米尼也就在杂技表演中失手坠落——之前让人担心的苦情片就以这种丝毫无关物质生活的方式结束了——好像吃柿饼,黑着灯吃,吃到一半发现有个里头有个虫——这并不是贬义,就是有些无奈——演员是好的,故事是好的,导演也是好的,感情都到位、情绪都充沛,可是——这是谁的故事呢,真实的生活与此又有何干?
或者这就是不落入普通人思维俗套的所谓结局,但却带着观众落入了更加有渊源的俗套——美女不爱财,帅哥偏失足,而失足就是为了获得美好的新生活,最后——双双殉情?
总结到这里,又觉得像一锅大烩菜。
无法从中看到些什么,一样也不明白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单从描绘都市生活和情感的角度理解——生活里的我们或者少数的那些人,都是这样对待生命和生活的么。
看懂了,却不明白——嗯,就这感觉。
还好有心洁,她就是唯一亮点,当然也可能因为我本身比较喜欢她会说话的眼睛和神情。
后来在豆瓣发现原来《米尼》是王安忆的作品,看了一下故事梗概,那么电影的改编也太商业化了一点。
李心洁里面很漂亮但是出悲剧
抓人的感情线疼到心坎里了,执着的爱明明没有他你会过得更好,有时候爱一个人爱了就放不下,表白刘烨,李心洁,今天晚上看了这部没有好结局的爱情
刘烨简直是帅呆了!!!阿康这人挺有意思~
台词旁白太装B了
标准青春爱情商业片。李心洁真是气质韵味大于长相,3/4侧脸的时候美得极有氛围。哪怕穿着土气的红色秋衣在空中飞翔也照样令人心醉。刘烨将蔑视法理道德的阿康诠释得尤为帅气迷人。偷走他人钱包只为满足己身窥探欲,越狱只为送给心爱的人亲手做的红凤凰。“在这个庸俗的世界里,我卖身不卖艺”。最后无非是走向歧路罢了。两人的对手戏性张力强,荷尔蒙气息浓郁,情欲感十足。缺点:年代感太重、文学化的语言用作台词和旁白过于做作、剧情衔接不畅。多的一颗星给刘烨以及片尾曲《缘起》,意外的好听。
2
情到深处人孤独。
期待了很久,但很失望,完全看不到原著的影子。。。
爱。伤。
事实告诉我们,讲好故事才最重要。大牌和文艺范不是大力回春丸
很喜欢的慢节凑小情调,旧时光。
改编得比较失败。看在我喜欢刘烨的份上。
只是为了张耀扬看的。动不动就说乱七八糟的好似很有深度的旁白,其实感觉有些非主流,结局也莫名其妙。
还行吧,里面几个上海的镜头还不错
小说的强大弥补了电影的缺陷吧
李心洁终于不拍鬼片了
也是电影节看的,和原著毫无关系,凡考博似乎还和着有关吧
2007—191
很真实的都市悲剧
情到深处人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