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话,其实现在听到也不算晚啊虽然心里这样想,但是如果能早点听到可能会更好吧。
这些想法要是自己总结领悟的话,需要经历很多才能有的,到那时可能又已经老了很多。
生活必须学会和自己相处,这没办法逃避或者忽略,直到离开这个世界也未必就能摆脱人世纷扰。
能做的就是冷静的看清这个世界,平静的和它融洽相处吧PS:那段话——“其实我明白的,虽然明白,不管是我还是你都装作没意识到。
我所认为的幸福和你的幸福并不相同,你所想的幸福跟我要的幸福也大相径庭。
......虽然光生的想法不同,我也很清楚,你有你的考虑。
虽然这个世界,结婚啦,组成家庭啦,是理所当然的事。
不过,人各有不同。
有喜欢一家子和和乐乐的人,也有喜欢一个人待着的人吧。
成了夫妻,生孩子是理所当然的,就算不爱对方,为了联系夫妻感情而生孩子。
我觉得都不对,夫妻是夫妻,孩子是孩子,个人是个人,这些都是不相干的。
......你适合一个人,你看,跟兔子刚好相反,不寂寞的话就会死掉的。
我不是在看不起你。
你的,你的这种特质我很喜欢,觉得很有趣。
就这样就好了,不可以勉强自己来配合我哦,配合我就会渐渐死掉的,我喜欢的你身上的特质就会渐渐死掉的。
这样的话,总有一天我们会走不下去的,会互相厌恶,互相伤害。
总有一天就会这样想,要是不结婚就好了,要是没有相遇就好了,我才不要这样。
我,我喜欢现在这个光生啊。
我也,现在这个结夏,喜欢现在这个光生。
所以,虽然意识到得有点晚,我们还是分手吧。
”
光生因為喜歡結夏,會一邊嫌棄她,又會一邊默默地為了她去改變自己。
而結夏因為喜歡光生,她則選擇放棄,她雖無法讚同光生的想法及做法但確實喜歡著他,喜歡他的特質和有趣,他不想看到喜歡的他為了自己而改變。
「和喜歡的人在生活上步調不一致,合拍的人卻又喜歡不起來。
」這其實是一個無解的局。
「愛情和生活經常發生碰撞,這是我們有生之年都無法治愈的頑疾。
」之前結夏離開的時候也曾經給光生寫過一封信。
最後還是撕掉留下了「冰箱里有漢堡牛肉餅 熱了再吃——前妻留」大大咧咧的紙條。
大抵也是不想自己在光生心裡的形象改變吧。
不是有人說。
戀愛不是喜歡一個人全部的優點,而是連她的全部缺點都能夠接受并喜歡。
但是誰能說長此以往,一年,三年,五年,十年。
依舊不會漸漸開始厭惡呢。
所謂婚姻。
即是給予一紙承諾。
許諾兩人在餘生里相愛互相體諒照顧,攜子之手與子偕老。
但是你無法想象這將會長達30—60年的婚姻里會面對怎樣微小到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矛盾與分歧。
嘛。
二十多歲的我,完全可以想象今後的人生會是怎樣。
對已知未來的恐懼卻沒有激起改變的決心。
沒有追求安於現狀,提前衰老的內心。
結夏離開仿佛也帶走了光生的壞運氣。
結石的排出,意外的升職,甚至于明信片都中了二等獎。
光生開心地在房間像個孩子般跑來跑去,卻發現沒有人分享自己的喜悅和開心,只能說給玛蒂尔达和八朔聽。
一如在公司看到升職的通知,聽到同事的omeideiduo轉過身發現身邊沒有人可以分享喜悅。
此時的窗外已然開始飄雪,伸出手,雪落下來即刻就融化掉。
sabixinei。
於是決定給結夏寫信。
「星野結夏小姐 春寒料峭 ...(信的內容不再贅述)」明明習慣一個人卻還是抑制不住地感覺寂寞。
{這種感覺其實特別有共鳴,因為自己和光生很像,惡劣不討喜的性格無神經的惡口常常得罪人卻又偏偏傲嬌地不會認錯,一大堆的原則常常嫌棄人家做得不好。
羨慕諒的受女生喜歡卻不想改變自己的「原則」可是又沒光生呆萌帥氣的臉,也沒有那麼喜歡動物。
最低!
所幸遇到的人都會對我包容。
}有時候還是喜歡有人可以陪在身邊,牽著手漫無目的地走,側過臉就可以看到你的笑顏。
結婚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洗面臺上並排著的牙刷,被窩中無意間碰到的腳,做了噩夢就互相依偎不知何時消失在冰箱中的布丁。
另一位父親,另一位母親,另一個家鄉。
戀愛總有一天會變成日常生活,生活會變成喜悅。
在你沒有闖進我的生活之前,一定會一直一直等待著。
2014年2月15日即將離家的我躲在被窩裡敲打著鍵盤 等待春天的來臨檸
至今为止,能让我仍旧保持对生活的热情而不绝望的,是不经意间闯入的意外和惊喜。
今日今时,这部SP对我而言便是一个这样的存在。
阴天,在不开灯的房间,摆好一堆零食,没有音乐和莫文蔚。
也巧,室友与房东都不在,在这个城市中心某部公寓顶层的房间,我对着阴云密布的窗外,只想卸去一身伪装和疲惫,麻木的将真实的自己沉浸在不用大脑的虚拟世界中。
其实一直都想以准备好了的心情去看这部SP,不知何时开始,长大的我开始慢慢变得跟滨崎先生一样,喜欢安排好的事情和没有意外的生活,但同时内心深处仍对一些美好的不经意抱有期待。
每个人心中都有最适合自己的电影,我想这部SP,是最适合这个阶段的我的。
平淡生活中的捧腹大笑,像大人般成熟的面对问题,但仍有无法磨合的无奈和遗憾。
两个太相像的人并不适合在一起,但是两个太相爱却完全不相像的人会怎样呢?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或许,不止一个。
编剧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尊重每个人心中的那个答案。
生活本就是不完美,但我仍愿意去期待,期待那些不完美带给我的完美和成长。
2014/05/28完成许多作业之后的一个夜晚混沌中敲下这些的S于Toronto
多年以前,第一次追日剧看的那部《求婚大作战》成为日剧甚至所有电视剧中最爱,多年以后,《最完美的离婚》成为当年最爱的剧,直至一年后的今日,这部电视剧的SP又成为今年冬季档可看度最高的作品。
可是看求婚的时候,我20岁,看离婚SP的时候,我已经27岁了。
求婚与离婚之间,感觉不过须臾,却已是七年岁月。
喜欢的一位作者曾经说,人类的细胞是以七年为一个周期全部更新的,也就是说7年后,站在你面前的这个人就完全是另一个人了。
从《求婚大作战》到《最完美的离婚》的这七年,20岁到27岁,正是从懵懂走向成熟的七年,是从学校走到社会的七年,是从恋爱新鲜人走到被催婚的大龄剩女的七年,不禁要感叹一句,时间都去哪儿了?
感叹过后,还是言归正传来说剧吧。
习惯了叫求婚大作战求婚,就叫最完美的离婚为离婚吧。
离婚正篇相当出彩,以至得知今年冬季有SP那是相当期待,而SP果然不负众望,昨晚看过之后竟一时回不过神儿来。
是啊,我本来以为这该是一个接着正篇的结尾水到渠成的HE,告诉你结夏和光生都已改变,他们彼此相爱,懂得互相珍惜,然后双方父母为了促成他们也各自闹了些笑话,大家准备好糖和瓜子准备看这对二货夫妇笑闹秀恩爱复婚吧,这才是正月的SP该有的节奏嘛!
是的,前半段是这样的,编剧告诉你,那之后一年他们很甜蜜,也有复婚的打算。
但果然我还是图样了,看到后面火车(还是电车?
)上的PK以及后面结夏和光生的那段对话,我才了解,如果正篇是告诉你离婚没有那么容易,感情不可能像电灯开关一般说断就断,感情会不断牵扯双方,那么SP就是告诉你,就算感情深又怎么样呢?
复婚也没那么容易。
因为一些生活琐事离了婚,又因为感情还在而同居,但依然打算生活在一起一辈子的话,只有感情就够了吗?
不够的。
这个时候才会想起当初离婚的导火索看起来是生活琐事,折射的却是三观的大不同,俗称为性格不合。
结夏说我们对幸福的定义不同,我们不要等到互相伤害才分手,我不要那样,我们现在就分手吧。
那一刻,我心里喊了一句:你这个傻姑娘!
然后即刻我就出戏了,思绪瞬间穿越到20岁那一年我写的那封分手信。
“我所想的你都感觉不到,我们根本不合适,早晚都要分开,不如现在就分手吧。
”那个时候我和结夏的想法一模一样,你看,我们总是不能理解彼此,早晚越吵越凶,最后彼此怨恨而分手,何必互相折磨到那个时候呢,早散早好。
然后,如我当时所愿,我们分手了。
那是我的初恋。
我以为我终于解脱了,我以为长痛不如短痛,可结果是折磨原来从分手以后才开始,而根本没有所谓的短痛,那是一种绵密的痛,而我这场漫长的失恋,直到今天也没有好。
后来我才明白,我错了,我错在不该在感情还在时就要斩断关系,而是应该任凭两人按照自己的性格相处下去,宁可彼此狠狠伤害,也要等到感情彻底被消磨殆尽而分手,这样才可以没有包袱,没有遗憾,彻底地走出这段感情和关系,彻底地解脱,才可以真正向前走。
可我的选择,让那些活生生被割断的感情再也无处安放,再也无处倾诉,因为向任何人倾诉对那个人的想念和爱恋都得不到救赎,我想你和我爱你这样的话只有在对着被想被爱的对象说时才能真正宣泄出那些感情,而我只能把它深埋心底,带着它继续生活。
后来这些年,这些被强行压下的感情时而变成怨恨,时而变成讽刺与嘲笑,时而变成遗憾与不甘,俨然已是一幅浸入骨髓的毒药,反噬了我。
然而我再也没有机会知道如果我当年没有这么做,等着我的会是怎样一条路,所以我多想让结夏回到光生身边,看看他们会如何走下去。
离婚的SP再次探讨了合适这个话题,合适,这个词我想大龄剩女都不陌生。
“有合适的就见见”“合适的话就走走看”“合适就结了吧”我们听了太多这样的话,见了太多的人,可是依然没找到那个合适的人。
我以前觉得,两个人合适,就好比按照标准化设计生产的2个齿轮,彼此精准咬合,顺畅运行,合适,是天造地设,天生的三观相合。
比起性别不同怎么相爱这句流行语,我更推崇“三观不同怎么相爱”,然而现在我终究明白,这个世界根本没有所谓的天生合适,只有相爱中的妥协。
相爱不是因为三观同或不同,只是一种自然地互相吸引,而相处,才涉及三观,涉及习惯,涉及生活里琐碎的其他。
相爱容易相守难,合适不合适,只在于双方是否肯因为相爱而为对方改变。
别说这种改变不叫妥协,如果光生为了结夏决定要孩子,放弃自己想要的恋爱式夫妻的生活,家里不能摆上自己喜欢的盆栽,书也换成了婴幼儿的,所有精力围着一个孩子打转,再也没有精力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怎么不叫妥协?
离婚SP告诉我们,即便是相爱,为此而改变自己却不是那么简单。
也许爱情大过天的姑娘小伙子们理解不了既然有爱为何不能让步,对不起,这个世界上依然有很多人虽然觉得爱情也很重要,但想要的是不用妥协与牺牲自己的爱情,而不是一种委曲求全。
爱情大过天的人痛斥这些人自私,根本不是真爱,就如这些人痛斥他们才是犯贱,不懂得自爱。
结果就是以为自己能为爱退让的人终于有一天被触到了底线,忍无可忍愤而离婚,而那些不能为爱让步的人落得孤独终老,以回忆为生。
割舍一直以来的生活理念与习惯不痛?
还是为了不改变自己的生活而放弃一段爱情不痛?
谁又能说谁不痛呢。
有关爱的命题,向左还是向右,无论如何选择,总有一定的割舍与放弃,坦然地做出选择,而后不为自己的选择后悔,似乎才是唯一的出路。
离婚的SP终究是精彩的,没有落入俗套,就如求婚的SP一样,缺了这个SP,整个作品是不完整的。
当年求婚正剧宛如“王子和公主最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结局背后其实还有诸多问题尚待解决,比如被抛弃的新郎,成人之美的他日后的生活会否受到这场失败婚礼的影响?
新娘的父母是不是会被这样大胆的女儿影响生活?
这些在SP里都给了交代,SP最后的HE才是这个故事最终的真正的HE,所有人都能继续向幸福再次出发,这个故事终于有前言有后语,一切安排妥帖,故事圆满结束。
而离婚的正剧,前面也说了,是告诉你离婚没那么容易,感情还牵扯着呢,但离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正剧并没有直接点明,这个问题SP解决了,为什么离婚?
因为婚姻不单纯靠爱情维系,相处不来才会离婚,为什么相处不来?
因为三观不同性格不合适,但没人愿意为对方改变,结夏也是理想化的,她觉得光生还是不改变的好,她喜欢的正是现在这个光生啊,让一个自己爱的人改变了最初的样子,这还是爱吗?
改变以后的他,自己又还会一如既往地爱吗,问题太多了,不如就让感情停驻在彼此在对方眼里最美的时候。
离婚的SP是这样理性直白地残酷,它前半段的一切欢乐都是粉饰太平,后半才更显高虐,什么是真正的高虐,不是为虐而虐,而是把生活本来的样子拿给你看,逼你在一个虚构的电视剧里也不得不承认现实,不得不直面自己生活中类似的困境,开放式的结局让你依然无法从电视剧里汲取一点灵感或者可以直接照搬的什么方法来解决自己生活里的类似困境,它只是告诉你,结夏和光生的未来会怎样不知道,由他们自己的性格决定,正如你自己的结局,也只由你自己一步步走下去才知道,它让你惶然看不到一个故事的结尾,但你人生故事的结局,也只有等到你离开这个世间时才知道,你不必抱着看个HE的故事给自己点儿希望的希望了。
这就叫高虐。
最后,像很多人看完SP的感觉一样,光生与结夏现在算是真的分开了,之前的离婚只是法律上的一种关系的结束,形式而已,直到SP最后,他们才是真正地离婚,在真正了解了对方的基础上明白了为什么会离婚的离婚,这就是最完美的离婚吧,点题了,而故事就讲到这里结束,刚刚好。
年轻时,我看《求婚大作战》,觉得有爱就要说出来,不要因错过而后悔;成熟了,我看《最完美的离婚》,才知道哪怕相爱,也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谁知道那个没有错过的爱人,是不是就肯定能跟自己一路携手走到人生尽头不离婚呢,也只能力求,每一个阶段做出的每一个选择日后都能不悔吧。
起初看「最完美的离婚」时,总是会想这么不同的两个人他们是怎么坚持了两年的婚姻生活的。
光生和结夏是那么的不同,不同到几乎每一个生活习惯,每一个兴趣爱好都是相对的。
光生每天准点起床,结夏则是睡到自然醒;光生做得一手好菜,而结夏的厨艺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光生厌恶樱花,结夏的梦想却是住在能看到樱花的地方……几乎每一集里光生都会对着小护士碎碎念,数落自己妻子的粗线条,倾吐自己对ex的犹疑。
而那个每天迷迷糊糊,粗枝大叶的结夏表现得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从小看着富士山长大的人胸襟是广阔的,只要面对富士山,深吸一口气,什么烦恼都灰飞烟灭。
」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在看到他们的婚姻因为生活上的种种不和而出现危机时,我的心里还是会止不住地难过。
见过太多感情,在初始的时候两人费尽心机,用各种“机缘巧合”拼凑出一个浪漫的“缘分”,而在分手之际又会找诸多理由去掩饰自己那颗“不爱”的心。
所以最见不得两个明明彼此在意得要死的人,却因为从没好好说爱过而分开。
光生曾抱怨说:「结婚两年,完全找不到合得来的例子。
她说她是看着富士山长大的,说自己心胸开阔,其实就是个粗鲁无礼的人罢了。
约好一起看电影,她经常迟到。
电影早开始了她还要看,说什么才十分钟 剧情刚开始。
对她来说,十分钟有没有都一样嘛!
什么主人公生平,更深入理解作者主题都不顾嘛!
能和这种人一起看电影嘛!
」而结夏的信里写道「以前我们不是去看过一次电影吗?
就是我迟到了10分钟那次,我在过人行道的时候看到你站在约好的地方,一副很冷的样子,把手插在口袋里。
我一想到这个人正在等我呢,不知为何就觉得很开心,就想一直远远看着你,因为你的身影可比电影好看多了。
我喜欢偷偷看你。
你很害羞,很少面向我,所以我有很多机会可以偷偷看你,我们俩并排走在目黑川的时候,我偷偷看过你,看DVD的时候,读书的时候,我总是偷偷看着你,心里自然而然的充满了喜悦,嫁进可以看到樱花的家里,和讨厌樱花的人一起生活,但我比你所想的更加依赖你。
虽然我们并没有平等的包容对方,但是我体会到了躺在你膝上放松身心的舒适安宁,就好像猫咪一样,一整天都沐浴在阳光下一般,或许我就像是生活在这个家里的第3只猫咪吧。
谢谢你做的美味饭菜,谢谢你铺的温暖床铺,谢谢你曾轻抚我枕在你膝上的头,能仰望你,俯视你,能偷偷看你,凝视你,对我而言,都是无可替代的幸福。
」可惜这些话,光生永远都看不到。
幸好,最后一集的时候结夏默默地陪光生走到车站,在车门将要关上的刹那,光生一把将结夏拉到身边,吻了上去。
然后他们的故事就像倒带回了第一次见面时的模样,两个有说有笑地从新横滨走到黑幕川。
在遇见了那个当初说他们有夫妻相的卖章鱼小丸子的大叔时,他们笑呵呵地说他们已经在一起了。
看到这里我终于悬下了自己的心,「不如我们由头来过」这话从来都很有杀伤力,尤其是对两个相互在意的人而言。
可是我没想过两个来自不同世界的人,需要说多少回「不如我们由头来过」才能互相为伴,共度余生。
复合之后一年,结夏终于还是搬出了光生家。
看到光生写给结夏的信时,终于明白了安德烈·纪德那句“我终于感到,我们之间的全部通信只是一个大大的幻影,我们每个人只是在给自己写信,我深刻地爱着你,但却绝望地承认,当你远离我时,我爱你更深。
”是的,我们明明深爱着彼此,用着只有我们自己才懂的方式,可惜彼此却不懂。
余生太长,长到来时路不够凑,而我只能一个人难过。
--分割线---有时候觉得自己的直觉真的太准,看完这部没多久,你就像结夏搬出光生家一样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
本来想写一些我们的事来做一个告别,你知道的,关于我们的事我从来都记得很牢,譬如你喜欢吃很面的食物,类似芋头、南瓜、糯米之类;譬如你喜欢黑我,然后又喜欢听我黑别人;你喜欢走在路上的时候突然戳我,听到我惊呼之后又无辜地问我「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吗。
」但实在不想让你觉得我是在装可怜,又真的做不到「若无其事地报复」,所以故事就写到这里吧。
日本人很狡猾,装出一副笨拙生活的样子。
但其实生活中的我们顶多也就是这样笨拙的生活,所有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生活的人,都是纸老虎..片子一开始,两个人就是离了婚的状态,到最后,还是离着的.. 被男女猪脚大段的告白所打动,想起自己的前任,想起昨晚还因为看到盆友圈一条“放下前任,立地解脱”的帖子痛哭,可能是Justin 的 Apologize 唱得太动人..“擅长的事 长大之后 关系也不是很大 没什么特长 也没什么优点 你别看我这样 其实我自卑感也很深的 总是羡慕其他的女孩子 看到别的太太 就想要是能变成那样就好了 从来没对自己有过自信”我从小喜欢做仰卧起坐,小学体育课的时候发现我做的惊人的快,男孩子都比不过。
讨厌运动会为什么没有这个项目,不然的话也能拿个名次什么的。
长大后也没有去健身房的习惯,渐渐的,这个唯一擅长的运动也不擅长了.. 总是被人问起有什么爱好阿?
我总不能说a..我仰卧起坐很厉害从小,我还喜欢坐公交车,当然不是早晚高峰被挤成肉饼那种,而是不赶时间慢悠悠坐公交去到一个地方。
那个过程中我可以悄悄的观察路过的人们,看他们走路的样子,看他们开车的神情,看一栋栋不一样的建筑物在高大的树木后面安静伫立的样子.. 偶尔看到漂亮的姑娘,或是牵着一条可爱的狗在路边好像等着谁,或是戴着墨镜开着高级的车子看后视镜补妆.. 我就会忍不住开个小差,想象自己要是她,过一会儿会看见谁要开车去到什么地方..我也总是没有自信,但不敢声张,我深知负能量和不自信是不讨喜的,所以总是不作声,然后身边的人就会说我是个安静的人,怎么老不说话,其实是你不知道我心里说了很多话,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我才不告诉你,说了你也不懂.. 看吧,话说到这就已经让人有点讨厌了,就像中途光生跟谅讨论看到漂亮姑娘心里很自然会想凶很大啊,但是一旦说出来就是变态了..“虽然这个世界 结婚啦组成家庭啦是理所当然的事不过 人各不同 有喜欢一家子和和乐乐的人 也有喜欢一个人待着的人吧 成了夫妻 生孩子是理所当然的 就算不爱对方 为了联系夫妻感情 而生孩子 我觉得不对 光生 你适合一个人 你看 跟兔子刚好相反 不寂寞的话就会死掉的 我不是看不起你 你的这种特质我很喜欢 觉得很有趣 就这样就好了”想想,我的前任也绝对是一个适合一个人生活的人。
用我的话说,他就完全是个计划控,老嫌弃我打乱他的计划。
我先开始也是觉得他好有趣,无论他说什么我都觉得好好笑。
就跟歌里唱的那样,不知道是你变幽默,还是我变快乐..那天我和朋友在北京的夜里往家走,下过雪,好冷。
我说,我还是很想念前任,朋友想也没想就说,我知道。
我说为什么?
她说,我记得你之前跟我说,有一次你妈妈说起你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有一天晚上照例给你打电话,你在电话那头嘻嘻哈哈笑得特别开心。
好像是你俩在三里屯使馆区骑自行车,你坐在他自行车的车横把上,歪歪倒倒的骑,你说当时秋天的北京特别美,你一直想和他在静悄悄的使馆区这样骑自行车。
你当时听着妈妈那样说你就哭了.. 我听她这样娓娓道来,回忆扑面而来,埋下头。
我想,我开心的时候,妈妈能听出来。
可惜我不懂得怎么跟他相处,我们疯狂的吵架,我俩都是自私的脾气不好的小孩。
我不懂得在该分开的时候跟他说“就这样就好了”我也没有机会跟他说声再见“我只能被气球带着 随风飘荡 对自己的无力有点悲伤 我现在已然每天会走过岸边的街道 不可思议的事 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人 我依然每天 都同你的记忆一起生活着 和你结婚后我懂得了很多事 洗手台上并排着的牙刷 被窝里碰到的脚 先下楼梯 和在你的后面上的楼梯 恋爱总有一天会变成生活 生活会变成喜悦”我记得大学时有一次我俩吵架 之后就放寒假了 我们一直没联系后来回到学校 我什么也没说 坐到你旁边 你又是惊又是喜 当着一帮朋友的面也不表现出什么后来你把你的手机给我看 草稿箱里满满全是你的话 每一天 你想起我 写下的字字句句我看着看着就感动的哭了起来 抱着你说以后再也不会分开恋爱变成了生活,然后再等生活变成喜悦。
这该多不容易啊,生活变成喜悦.. 可惜我还是没等到那一天,把你弄丢了“做噩梦了就互相依偎 另一个母亲,另一个父亲,另一个家乡 家乡寄来的装在蜜柑箱子里的白菜 由生活演奏的音乐 在生活中互相传达的故事 我今天也会走过河边的街道 各自拥有的 两个人一起生活过的回忆 住在我心中的你 闯进你世界的我”
最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自己这辈子会不会永远也遇不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了。
结果看完了特别篇才突然明白,原来大家在思考的问题是,遇到喜欢的人怎么再一起走下去。
混合着各种笑点和泪点,看着剧里面的主人公,婚姻因为各种琐碎的日常走到尽头,最后明明相爱却还是分手。
这样的故事情节,我逻辑上能够理解,情感上完全不能接受。
结夏说,因为喜欢光生,所以不希望光生为了她而改变,她喜欢的就是这样一个和她完全不同的光生。
但事实是什么 ,两个人对幸福,对爱情,对生活的看法不同,甚至让他们的婚姻走到尽头,于是为了对方可以丝毫不变的符合自己最开始喜欢的那个人,所以谁都不要改变,婚姻什么的结束就好了,分手就好了,我们分开无所谓,只要能守护这份喜欢就可以了。
乍一听好像说的很有道理很文艺很哲理很伟大的样子,仔细思考一下,这话说的是人类可以理解的思路吗?
我们换个白痴点的单纯逻辑来看待这个问题,喜欢就在一起,不喜欢就分开,那这种情况岂不就变成了,我喜欢你,为了能够一直喜欢你,我们分手吧,请问这真的合理么?
2017.8.23我们总是喜欢说感情这种事,没有对错,没有逻辑,确实,喜欢不喜欢,其实就是一种感觉,那我们单纯直白一点处理这种感觉是不是会更好。
身边有个朋友交了个男朋友,两个人尽管从兴趣喜好、性格特点到行为方式都完全不同,但就是喜欢上了对方。
在一起后迅速度过了热恋期,当进入到漫长的磨合期之后,就开始了无休止的彼此折磨。
今天吵架,明天分手,后天和好,如此循环往复。
短短两周多的时间,分分合合已经有六七八次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看着他们在一起却总是因为小事闹矛盾,而想分手却怎么分也分不开。
因为喜欢彼此,而苦苦折磨,甚至把这种折磨当作是爱情,简直是让局外人都身心俱疲。
也许从这个角度上,似乎可以理解什么是为了能继续喜欢而不得不分开。
但争吵与和睦本来就都是爱情的模样,所谓的分开的原因,真的是为了继续喜欢吗?
继续喜欢,难道真的只有分开这一个方法么?
真正的爱就应该是像光生一样,愿意为了对方去改变,愿意去接受一个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的她,愿意去理解她,愿意去原谅她,愿意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愿意放下身段去追回她。
天造地设这种成语,本来就是骗人的,还有什么肋骨说,也不过是浪漫的幻想。
谁生来就是契合另一个人的呢,相爱的过程里,喜欢不过是第一步,之后改变自己,接纳对方,经历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才能成为真正的彼此和谐共存。
在感情里,妥协不是件坏事,改变不会让你丢掉自己,而是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
从喜欢到在一起,从恋爱到结婚,都是一个不断为爱而妥协的过程。
我始终认为,两个人分手,唯一的理由就是不爱了,其他的任何原因,说的再冠冕堂皇,也都不过是借口。
这么大的世界,遇到一个爱的人概率简直太小,比起那些像我一样还没找到自己究竟喜欢谁的人,能遇到一个爱的人就已经太幸运了。
你们还这么挥霍,是不是太说不过去了。
所以说到底,像这样,明明喜欢却说什么为了不互相折磨,为了不让感情消散而分手,根本就是不够爱或者不爱了的借口。
作为没有遇到真爱的人,我只能说,想出这种分手理由,不是你没毅力,就是你装文艺。
不爱了就说不爱了,何必找这样那样的理由,欺骗自己,欺骗对方,欺骗无辜的大众。
退一万步讲,也许分手真的有千百种理由,我也完完全全能够文艺而富有哲理的去领悟到这种高层次的爱。
但作为一个平凡而渺小的人类,我还是不得不说:因为爱你,所以必须分手,这真的是我听过的最不可理喻的事了。
2014.2.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好的剧了,不仅仅是因为演员的演技,完美的音乐,神一样的剧情。
是因为感同身受吧。
很多人都是的吧?
每个人身上,都有他们的影子。
喜欢独处的我,爱得卑微的我,讨厌自己的我,选择困难的我。
每一个我都感受到了似曾相识,从结夏和光生的故事里,从谅和灯里的故事里。
所以这个结局,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也许,就是最好的结局。
我愿意去相信,在来年的春天,结夏会带着一个孩子,站在光生公寓窗台前的樱花树下,兴奋地朝溢满笑意的光生招手。
老实说,如果没有SP,我想我并不会动笔写这篇长剧评。
为什么?
因为它还不够经典,即便在那之前,它已经成为了一部神作!
晚来了两年的SP,原因只有一个,因为听说光生和结夏分手了……“无语,编剧为了吸引眼球还真是乐此不疲!
”被日渐套路化的日剧深深伤害的我,给出了这样一个残暴的“无视理由”。
但是,当我一口气把120分钟的SP看完之后,发现自己真是以俗不可耐之心,度了编剧博大精深之腹。
完美!
完美!
完美!
岂止是膝盖,我简直愿意把整条腿都献给编剧。
如果说正剧结局的“完美”还有点儿讨好观众的小心思,那么SP的结局才真正让这场离婚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分,有时是“为和而生”。
“就把第11集当大结局吧!
”当SP还是热腾腾的时候,好多人便劝阻我莫要尝试它的“苦涩”。
心理承受能力弱弱的本宝宝,就果断把SP打入了冷宫(即便我是那样的垂涎瑛太)。
能够重拾SP,还真心要感谢豆瓣评分,因为这几年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SP描述和评分“谜の落差”的好奇(果然还是良心评分的豆豆们占多数)。
所以,首先需要更正很多观众的看法,注意这不是杯具!
不是杯具!
不是杯具!
甚至可以说,这不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局!
按照编剧的逻辑,这是一个90%概率的HE!
从细节的指向上来说,无论是光生抽了三次的签、还是他寄出的信,编剧都在强烈暗示光生和结夏将最终迎来春天。
前两个细节众影评已经分析的十分透彻,此处再添四个例证:第一个:结婚申“情书”。
没有递交的结婚申请落到了结夏的手里,表示最终的分与和取决于结夏,更明白的说,就是取决于光生的改变。
结夏选择拿走没有填好的申请书,充分证明了她对分手这个结果的不认同和不甘心。
孩子问题触及了结夏的底线,“出轨之旅”让她明白自己不可能让步,但因为有爱,她不得以尝试了另一种“妥协”,给了光生选择理想生活的自由。
也就是说,如果光生能够真正从内心与自己达成一致,那么结夏一定会回到光生身边。
然而,分手时的结夏并没有意识到,光生这种看似“不可动摇的理想”其实完全可以改变,或者说已经因为自己的“妥协”开始改变。
所以,未完成的结婚申“情书”,寓意着 “光夏”未完成的爱情之路,为他们的复合埋下了伏笔。
第二个:分手炮。
编剧在这里投下了一颗重磅糖弹,首要目的当然是为了讨好观众,但更重要的是,它不仅对观众产生了“核反应”,更对剧情的质变起到了“临门一脚”的作用。
此处的光生绝不能粗暴定义为“渣”,他在这个节点上的反应绝对合乎情理,因为结夏的离开,使他压抑已久的爱情得到了充分释放,可以理解为:再不爱就来不及了。
当然,光生也一定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最后一搏(好吧,我邪恶了…)留住结夏。
但编剧的高段就在于,即便是戏剧人物,他也绝不会让他们简单的戏剧化。
结夏的走与光生的爱形成了冰与火的碰撞,以这一刻为分界点,疼痛让光生清醒的认识到了结夏的重要性,开始重新审视和反思过往的点滴。
也正因如此,结局的坐标悄悄发生了扭转,好的变化不断出现(排结石、升职…),为光生和结夏真正达成共识提供了可能,HE已然曙光微露。
第三个:光生的信。
它的作用绝不是以优美而略带感伤的文字去缅怀光生与结夏的爱情,然后赚取观众大把的同情泪。
信代表了光生在爱情面前彻头彻尾的“妥协”,寓意着光夏之间新的起点,这是光生与结夏能够共同迎接目黑川樱花的决定性证据。
信中,光生淋漓尽致的流露着自己的变化,但最关键的表达,就隐藏在“跟着气球飞上天”的字里行间中。
气球暗喻着结夏的爱,光生被这爱捆绑着,任由在空中飘向四方却毫无抵抗之力。
上原一家三口正是结夏理想的家庭模式,他们向光夏招手,暗示着光生在孩子问题上已经全面“缴械”。
他明白自己深爱结夏,因此即便时感无奈,但仍然愿意被牵着飘向任何地方,因为他曾经的生活理想,如今已全部变成了“结夏”。
第四个:结夏抛出的球。
在信的最后,插进来一段结夏和小朋友传球的情景。
说实话,刚开始我并不理解这段剧情的寓意。
当然,有人说这是结夏和别人生了孩子,有人说结夏去了北海道当后妈…..第一种猜想显然不太合理,因为按照信中提及的时间,离别就发生在1、2个月前。
而由于两个人传球的背景是星野家,并且“小哥非小哥”,所以第二种猜想也被推翻。
不知大家是否发现,结夏向小男孩抛出球后,画面直接接转到了光生,他拾到了婴儿车里滚落出来的球,并将球还给了小孩。
所以,这条传球路线变成了“结夏——光生——小孩”。
有种说法是此处暗示着结夏怀孕。
虽然这种跳跃式的理解我确实没看出来,但至少能够证明,这条球路是走通了,所以结果一定会是HE。
把整条腿献给编剧都不为过!
说起导演和卡司,我真心觉得日本演艺界是非常良心的。
论导演,一年四季几十部剧,很少有哪一部会让大家觉得粗糙不堪。
论演员,虽然褒贬不一,但凭心而论,比起咱天朝的众多“没演技”和棒子军团的“千人一面”,日本演员的表现可圈可点。
但是,近几年许多日本编剧的“人为失常”,倒是毁了一大批“准神剧”(请自觉对号入座)。
可坂元裕二,从《东爱》到《问题餐厅》,坚持不受观众审美取向的影响,从不迫从于制作方的压力,始终保持着高水准的逻辑构思和绝对良心的写作质量,在编剧界可以算牛到了骨子里。
不做戏剧人物的“上帝”!
我笃信一条创作标准,就是“作者创造了人物,但人物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离婚》就是对这条标准最完美的诠释。
无论是光生和结夏,还是灯里和谅,他们在各自性格划定的轨道里,选择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就像前面提到的,编剧不会为了保持光生的正面形象,而刻意回避他的冒失和蛮不讲理,也不会为了取悦观众,生拼硬凑光生和结夏的HE。
在他们的世界中,我们几乎感受不到编剧“上帝之手”的存在,正因如此,四个人在漫长的故事中,始终保持着各自独立而特色鲜明的个性,让剧情的发展自然且合乎逻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11集的he 和SP的bhe(bad or happy ending),简直是编剧最具诚意的体现。
如果没有SP中的bhe,《离婚》不过是一个表面构思严谨,实则讨好观众的爆米花剧,处处透着一股“见好就收”的狡猾。
回顾正剧,结局时光生和结夏只是发现了爱情,却没有发现问题,观念差异这个矛盾,始终悬而未解。
谅和灯里也是一样,谅虽然坦诚了自己滥交的原因,却没有 “治病到根”;灯里虽然回到了谅的怀抱,但仍然坚持这只是为了孩子的权宜之计,感情走向依然不明,信任危机随时可能爆发。
试想一下,如果矛盾没有延续到SP中的爆发和反思,两段爱情仍然经不起推敲。
可以说,《离婚》的“SP”并不是special,而是正剧的super ending。
细节真心好评!
这一点不必我多讲,但凡看过《离婚》的人都一定大有感触。
无论是车厢中不停变化的六人座位、监控式的拍摄手法,还是剧情上的前呼后应、演员的眼神和小动作……整个剧组对于细节的执着感,可以说是无孔不入。
这种力臻回归自然的努力,实实在在的传达到了观众的心中。
于是,光生、结夏、灯里和谅,不再是剧本上没有生命力的名字,在我们眼中,他们就是一群住在目黑川边、真实存在的东京青年。
直触爱情和婚姻的“死穴”!
在这部剧里,编剧想跟我们探讨一个亘古不变、却亘古无真理的命题——婚姻究竟是不是爱情的坟墓??
光生和结夏以分手开场,又以分手收场。
第一次分手,他们发现了爱情;而第二次分手,他们找到了携手白头的方法。
于是,“离婚”成就了他们之间可能将拥有的最完美的婚姻,就像光生说的那样,婚姻就是爱情与生活的完美合奏。
透过这两个故事,也许编剧想说——其实绝大多数的婚姻都源于爱情,即便当事人浑然不知。
比如光生,把爱情当做了自然而然的“别无选择”;比如灯里,认为不爱可以自然而然的“刻意为之”。
显然,他们俩都失败了,一通挣扎之后,光生离不开结夏,而灯里依然选择了谅。
联系着情感的爱是简单的,而触碰着生活的婚姻却是复杂的。
于是,编剧给出了第二个观点:“婚姻需要的是理解和妥协,而爱给予了自我流放的勇气”。
不难发现,在四个人的两段爱情中,结夏和灯里是率先妥协的一方,因为他们比伴侣更早意识到了自己的感情。
而在所有人的成长中,光生却是最迟缓和顽固的。
他固执的坚持着自我,很少做出实质性的让步。
但世界上不存在忽略了妥协而能长久的婚姻,因为一方的“为所欲为”,必然会导致另一方的“有欲无为”。
所以,结夏终究还是爆发了,她以“离开”的方式向光生的“绝对自我”表达了抗议。
其实,我觉得这里与其描述成“抗议”,不如表达成“另一种妥协”更加符合结夏的心境。
因为面对着深爱却冥顽不灵的光生,结夏无从恨起,更无力爱下去。
她只能被迫向生活投降,以成全光生“一人世界”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爱情。
我想,一旁看在眼里的编剧一定是动了恻隐之心,所以他将“上帝之手”悄悄伸向了光生,再一次巧妙利用“离婚”,迫使光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以结夏和自己都未曾想象过的改变,又一次从分手中挽救了他们的爱情。
所以,离婚,有时的确只是真爱的“试金石”,而从离婚中收获的那些痛,反而成了支持两人走下去的源动力。
正如一位豆豆在短评中所写:“真爱一个人,什么都介意,但什么都可以妥协,这是光生;真爱一个人,想要占有他的全部,却又想要给他最大的自由,这是结夏!
”最高的离婚。
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现实中很多人分久了却再也无和?
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没有“上帝之手”。
如果再补充一条,就是“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补个栗子,参照《东爱》中的完治吧!
2016年7月3日,我在SP播出两年后的时间里,等待坂元大编再出经典!
剧还是一样的高水准。
看着剧里的人,感叹的却是自己的生活。
结夏最后的一番对白,就像是自己的心声。
只是我明白的比较早吧。
和前男友分分合合那么多次,最终也是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我对他说:“无论过多久,哪怕30年后再见到你,我还是会喜欢你。
因为你的性格,你的相貌,始终就是我喜欢的那个样子。
但是,我也清清楚楚的知道,我们在一起是不会幸福的。
”就如同那么多曾经一样,对他的喜欢会被每天的争吵,冷战消耗殆尽。
又或者说,是掩盖了起来吧。
分开了一段时间却又开始反复想念,侥幸地想着,也许,也许是自己不对。
这次,只要我好好地,我不要再那么倔,一定没问题的。
然后又在一起。
可是一切在第二天却固态萌发。
喂,你说我为什么和你会吵架呢?
我和你,明明没有一起看过电影,却为了电影都吵过无数次。
你说其实派最后的那个故事才是真的,我问为什么动物那个就不是呢?
你只说,就不是呀,你自己想,就不是呀。
我问为什么,你说就是这样。
我说给我理由,你却又说不出所以然。
最后不欢而散。
等我看了豆瓣,才理清脉络,理解了为什么,却因为和你冷战而只能自言自语原来如此。
想当初,刚恋爱的时候,哪个女生不是满心欢喜。
偷偷地打量他的侧脸,在他睡觉时数他的眼睫毛,感叹为什么腿那么长,因为他对别的女生笑而暗自生气。
他的一举一动都能牵动我的情绪。
只要能和他一起,哪怕在三十几度的天气大汗淋漓的走上一个小时也觉得无比快乐。
可是渐渐地,生活的琐碎开始困扰彼此。
明明和他说了是三点半的火车,却三点二十还没到站台。
虽然最终赶上了火车,却毁了旅行的心情。
高高兴兴做了蛋糕想给他吃,却被说什么呀,看着好丑而赌气自己吃了。
不再夸赞对方,却在熟人面前抖落对方的糗事。
然后为小事吵架,冷战。
一开始对方还会紧张。
但慢慢地,打开关机的手机却连一条消息也没有。
最后,恶性循环就此开始。
唉,其实,也都过去了。
翻篇了。
只是每每想起,心里还是空落落的。
看着光生和结夏,虽然是不一样的性格,确是一样的心路历程。
看着有人说,如果最后光生不把信寄出去就好了。
但是,如果两个人都有所成长了,还是有希望的不是么。
不像我和他,终究还是没有办法呢。
(收尾点题什么的,语文老师我没有对不起你啊)写在最后:其实唠唠叨叨也只是寻个树洞说说罢了。
现在也有了稳定的感情。
是很适合的人。
虽然也闹过一次分手,但除此之外却从没吵过架。
其实已经算是很般配了吧,有类似的兴趣爱好,类似的价值观,却又那么互补。
我可以一个人说一个小时,他也喜欢安安静静地听我说。
但是,再般配也还是无法完全彼此理解。
就像黄子华采访里说的。
他说他从来没有遇到一个能理解他的另一半。
但是,与其两个人都喜欢杯子,而我喜欢的杯子你完全不能理解,甚至讨厌,倒不如我喜欢杯子,你喜欢碟子,相互不干扰来得更好。
和现在那位也是一样吧。
都想买运动手环,他喜欢fitbit force, 我喜欢misfit shine。
也挺好的。
神作了!!!!
真是怎么也喜欢不上结夏,为什么明明一直在改变的是光生,理直气壮的却总是结夏。跟别人稍微不一样一点的人的恋爱可真是艰难啊。
最后的羞耻playA太帅一脸 喵酱毫无演技的演技好评 光生的性格跟结夏在一起的话可能婚姻不是最好的结果吧
婚姻真是要么忍要么滚
终于补掉了,霓虹人还是讲究相互尊重,不强迫改变,相忘江湖真的要比白头到老好,婚姻本质就是相互摧残,波兰司机和伯格曼大神早就完美诠释过了,两个人相互喜欢,但作为夫妻不能谈恋爱一辈子啊,朋友才是一辈子,否则为什么总是说 XX第二,友谊第一呢
真爱一个人,什么都介意,什么又都可以妥协。这是光生。真爱一个人,想要占有他的全部,却又想给他最大的自由。这是结夏。虽然光生君真的只适合独自生活,就算偶尔的温柔也没法补救无神经的恶口和自我中心。吵吵闹闹却过了一辈子的婚姻,其实哪有那么容易实现。
其实和好还是会再要想分开。也许我太悲观?
这部为什么评分那么高?不理解。
胡编乱造,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多人巧遇情节,主人公饶舌,废话连片,豆瓣有这样的“高分”剧,也是开了眼界。以后在豆瓣筛剧,要检验了。
是爱,又何奈
谁都会有那么一瞬间想当无赖派的吧,可是生活仍旧是生活。「恋爱总会成为生活,而生活会带来喜悦」说的真好,光生你文采这么好去写书吧,不会成为无赖派作家的你也一定会有很多妹子爱的。
可以不拍
不知道为什么那么高分 可能是没看过电视剧 觉得没什么特别的
真心不该看这集SP的,难受了一晚上。“因为我太喜欢你了,所以必须要分手”的文艺腔调理解不了,也不想理解。
任凭韩国美男秀身材秀妆容的娘爷们风行,不改大和的气质腔调。
节奏不太对啊
完全不是期待中的结局嘛。。。
2014.2.24 - 3.2@ Home
不喜欢悲剧
剧里光生和前女友灯里都差点睡了都敢回头,sp结夏稍微畅想了一下别的生活就要给光生自由。日剧里的女性总是在给男性成长的空间,在角落里做一个观察者等待男性的成长,等待男性的观念自然而然改变。总而言之这就是自以为是的男的写的男女之爱,受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