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类型的喜剧片就像速食面,看的时候觉得很有意思很好笑,看完之后没过多久就忘得一干二净,唯一能记得的大概就是那个可爱又聪明的baby吧。
适合两集连着看第一集的结局简直就是Bad Ending岳父大人只不过为了自己女儿的爱情做了妥协,暂时接受了这个女婿到了第二集才算是真正的Good Ending两家人皆大欢喜,结尾老特工杰克也终于不端着了看德尼罗和霍夫曼两个老家伙较劲还是挺好玩的
喜欢一部系列剧一口气看完的感觉,全面且畅快,比如说《博物馆奇妙夜》,比如说《拜见岳父大人》,昨天看了《拜见岳父大人1》,今天看了《拜见岳父大人2》,想着明天把《拜见岳父大人3》看完。
《拜见岳父大人》由本斯蒂勒,罗伯特德尼罗担当主演,这是《拜见岳父大人》的票房保障,也是这系列剧的质量保障。
特别是《拜见岳父大人2》又有达斯丁霍夫曼参演,三人同部影片飙戏,观众看着又痛快又过瘾。
《拜见岳父大人1》主要内容是女婿去见岳父母,与岳父之间闹出的一些啼笑皆非的故事;《拜见岳父大人2》主要内容是女方家长见男方家长,两家人之间出现的种种搞笑状况。
其实第二部不应该叫做“拜见岳父大人”了,只是风格和演员延续下来,故事情节也是承接《拜见岳父大人》的,所以才叫《拜见岳父大人2》,看英文名字就知道了,第一部叫《Meet the Parents》,第二部叫《Meet the Fockers》。
今天下午读了原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2015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标题是《选择与坚持》,讲的的毕业生在步入社会后要谨慎选择和坚持不懈。
《拜见岳父大人》虽然是一部喜剧电影,但是除去喜剧的表达形式,女婿岳父之争的噱头外,男女主角的爱情让我印象深刻,在出现问题时始终做明智选择,坚持信念。
第一是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要怨天尤人。
《拜见岳父大人》中潘米拉和格雷戈在感情稳定后选择了走入婚姻的殿堂,从那时起他们一起制定生活计划,一起将计划付诸实际,拜见岳父母,双方家长见面,从各个方面,各种微小的事情中为对方着想,格雷戈为岳父买花投其所好,潘米拉不介意格雷戈的工作,不断的为他辩护,为他开脱,在一步步的实施过程中他们的感情也得到历练得到加深。
第二是要长期坚持,全心投入,不要轻易放弃。
在结婚前,见到了潘米拉之前的未婚夫,潘米拉见到了夺走格雷戈处子身的女佣格雷戈,格雷戈的受到了潘米拉父亲的强力阻拦,双方的家长见面之后也状况百出,这些都没有影响到两人的感情,他们仍旧互相爱着对方,潘米拉为了格雷戈离开哭泣,不留情面的指责父亲,格雷戈在面对潘米拉父亲的时候也竭尽全力去讨好,他们努力使一切变得顺利,努力挽回难堪的局面,全身心投入到他们的爱情当中,从不埋怨,从不放弃,而美好的结局也是得益于他们的坚守。
第三点是,懂得取舍,有所不为。
潘米拉和格雷戈在面对凯文和伊莎贝尔时,会平和的对待过去的感情,懂得珍惜眼前拥有的,而对之前过去了的事情和人只是经历不去怀念,当两个人的感情真挚而又热烈,会为对方着想,会原谅对方的过去,会为对方放弃一些不舍得放弃的东西,因为爱情值得这样做,那个人值得这样做。
懂得选择与坚持才会获得真挚的爱情与美满的婚姻。
还有第三部,期待微笑中看着他们的真爱的长久与婚姻的幸福。
自己的,影片当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基佬父母的洒脱和随性。
他们不追求名利,对儿子没有高要求,所以无碍。
他们不在乎别人甚至亲家的评价,所以无碍,此谓不惧恶名畏。
他们在大众面前能够随性的跳舞,表演,做亲密动作,甚至大谈黄色笑话,豪不顾忌他人感受,神态自然放松,此谓不惧大众威德畏。
當中最令我欣賞的是Greg的父母,他們不像Jack般古板、對子女高要求、拒絕新思維、不信任子女,他們教育子女另有一套。
他們性格開放熱情,會為 Greg在比賽中得第十名而高興、會像朋友般笑Greg的初夜失身給一個中年婦女、會以開放的態度看性、爸爸會以媽媽的成就為驕傲等,他們教育子女自有一套,所以就算Greg的成就不大、樣子不俊也不會小看自己,亦是一位好青年。
如果每一位父母也會以這種開明態度,和像朋友般對待子女,我想,世界會變得更美。
不同的人生态度,不同的生活方式,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心情不好,或者工作一天很累,想休闲的时候,这部就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我上大三时第一次看,这次又捡了起来,嘿嘿,还是那么好看!
《拜见岳父大人》中focker为了跟女友pam求婚,去拜见岳父,为了争取岳父大人的好感,连续两天被岳父虐的洋相百出。
当然,最后岳父大人还是勉强承认了这个准女婿,于是有了《拜见岳父大人2》,岳父大人一家来拜访focker的父母。
如果说《拜》是岳父大人对focker极度不满意,《拜2》就是岳父大人对focker父母极度不满意。
不过我超喜欢这对活宝夫妇,在我看来,《拜2》整部电影就是focker父母在秀恩爱撒狗粮。
前两天我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句话:“相爱的两个人,比较容易看见对方小孩子的那一部分。
如果你们心里的两个小孩子能彼此做朋友,他们愿意一起玩,彼此相信,彼此依靠,那么你们的成人的部分怎样都能挺好,一起退行,一起成长。
还有另一种特别棒的模式是“互为父母”,如果“两个小朋友”和“互为父母”可以自由切换的话,你们俩的世界里会一马平川。
”《拜2》里的focker父母,就是这段话的真人演绎。
他们的相爱以及他们对儿子的爱,使得儿子虽然名字奇怪(focker与fucker发音很容易混淆)、长相不帅,个子不高,收入不好(男护士),没有拿得出手的爱好…但却一点都不自卑,敢于去追求女神,并且赢得对方芳心。
说下这对夫妻是如何教育孩子以及如何相处的。
男主的父母超爱男主,focker个子不高,相貌平平,但是他的父母都认为他是世界上最帅的男孩子。
男主从小到大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但是他的父母会把男主从小到大所有大大(很少)小小(很多)的奖项专门挂在一面墙上,包括比赛第十名的成绩,并且引以为傲,每次有客人来都会专门介绍一番,用自豪的语气。
男主觉得这面成就墙不怎么光鲜,去跟父亲说,让父亲把墙上的东西取下来,父亲说,干嘛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你身心健康,这就是最重要的。
晚餐的时候,男主父母跟女方家长谈的话题你们猜是啥?
1.男主的第一次性经验(和家里的女管家)2.男主割包皮的经历 (他们竟然还留下了男主的包皮)这家人就是这么会聊天。
再说说男主父母的相处模式。
他们不会因为有外人在就刻意压抑自己的感情,他们会在和男主岳父岳母聊天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展现出对另一方的爱,他们爱对方,并不觉得在外人面前真情流露是一件丢脸的事。
所以在电影里你经常会看到这对夫妻前一秒还在聊天,后一秒就抱在一起了。
更赞的是,这对老活宝并不会因为有客人在家,且家里隔音效果不好,就放弃每天的啪啪活动,他们会想着各种花样,每天玩的不亦乐乎。
还会在门口挂个帽子,表示:“我们在啪啪,请勿打扰”他们全然的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们有一套自己的处事逻辑:我们相爱,我们坦诚,我们喜欢这样的自己。
这样的人活得很快乐,很真实,他们不在意别人怎么想他们,他们根本不care. 他们只关心自己爱的人活得开不开心,过得好不好。
顺便说下《拜2》和《拜》一样,故事的发生都是在周末,都是第一天很糟,第二天更糟,但无论如何,在第三天来临之前,都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happy ending. 最后说一个很好玩的点,关于社交情商的。
自信的人自带重视框架,重视框架有多厉害,重视框架可以打破任何框架。
人与人相处中,社会地位会影响两个人的交流,这就是框架,社会地位强的人框架会比较强,社会地位弱的人框架会比较弱,强势框架会吃掉弱势框架,框架互吃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气场。
男主的父亲没工作,母亲的职业是中老年性治疗师,社会地位可见一斑,女主的父亲退休前是中情局的高层,母亲年过半百却风韵犹存,电影中虽然没有交代职业,但一看也是身份地位非凡。
按理说岳父一方是强框架,很容易就会吃掉focker一家的弱框架。
但在电影中,你会发现,男主父母丝毫没有因为社会身份地位处于劣势,而去卑躬屈膝,刻意迎合,他们一直在他们自己的框架里,自得其乐,最后,反而是高高在上的岳父大人被影响了。
focker的父母很好的展示了一个词“不卑不亢”,在比自己强很多的人面前,把自己当人(不卑),在不如自己的人面前,把对方当人(不亢)。
当我们对他人没有索取和期待,无欲无求,对方的框架再强,也与我们无关,无欲则刚嘛,这就是自信的魅力。
好啦,有点扯远了,记得去看这部电影哈。
相隔四年之后(影片中是两年),Greg和Pam终于可以结婚了,而婚礼前的最后一个障碍是双方父母的见面。
有过这方面经验的人都知道,这种见面是一种很折磨人的经历,所谓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而这双方父母的见面就是决定这种结合能否成功的最重要的一关。
更何况Pam的父亲又是一个古板、多疑的人,而Greg的父母又是有点儿不那么着调的人。
两种家庭风格相互碰撞,笑料自然就产生了。
尤其是两个家庭的男人,再加上主人公Greg,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铁三角。
都说三角形的结构是最稳定的,是这样,不过前提是它要形成一个闭合的结构先。
影片主要围绕着两个家庭的迥异风格展开,还穿插着小baby和小狗小猫的笑料。
因为后面的这些笑料,这部影片比它的前部更有趣一些,不过其中有些包袱是需要结合前部才能理解的。
当然,它们的主要的内容还是一脉相承的。
说起来,中国人的父母更像Pam的父亲,虽然心中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但是要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要么总是采用自以为是的方式来表达。
如果只是一点小摩擦,这个问题还不明显,当遇到重要的事情时,就有可能导致父母与子女的矛盾,甚至发展到决裂。
这种事情,于丹曾经称其为“非爱行为”,还有一个听起来不那么理论化的叫法“爱的绑架”。
不论叫什么,都是对付出爱的人和接受爱的人的一种伤害。
倒是Greg的父母更加亲切自然,虽然有点儿不着调,但是他们不吝惜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和骄傲。
当然,不分场合、不分情况地表达,也会给子女带来尴尬和困扰。
也许,两种风格的父母中和一下会更加完美。
第一部有个叫戴尼的儿子,后面两部怎么不见了,也没提过。
有知道的吗?
第一部有个叫戴尼的儿子,后面两部怎么不见了,也没提过。
有知道的吗?
第一部有个叫戴尼的儿子,后面两部怎么不见了,也没提过。
有知道的吗?
第一部有个叫戴尼的儿子,后面两部怎么不见了,也没提过。
有知道的吗?
第一部有个叫戴尼的儿子,后面两部怎么不见了,也没提过。
有知道的吗?
上星期去看了這部算是應節的電影,雖是西片,但在美國上映時是在除夕和元旦日,也是人家的新年電影啊!
我不喜歡上一集的《非常外父》,覺得它橋段老土,硬砌笑料。
今集比上一集好很多,除了笑料,還加入了很溫馨的家庭元素,相信這才是它在美國大賣的原因。
當中最令我欣賞的是Greg的父母,他們不像Jack般古板、對子女高要求、拒絕新思維、不信任子女,他們教育子女另有一套。
他們性格開放熱情,會為 Greg在比賽中得第十名而高興、會像朋友般笑Greg的初夜失身給一個中年婦女、會以開放的態度看性、爸爸會以媽媽的成就為驕傲等,他們教育子女自有一套,所以就算Greg的成就不大、樣子不俊也不會小看自己,亦是一位好青年。
如果每一位父母也會以這種開明態度,和像朋友般對待子女,我想,世界會變得更美。
http://www.yiklung.net/blog/archives/2005/02/20/101/
女婿上门的故事讲完了,接下来就是双方父母上门的大戏了。
果然,来自不同的领域、经历的双方父母差异大的离谱,作为中情局特工出身的杰克自然是演技担当。
杰克和妻子主动来到亲家也就是格雷格家里。
格雷格老爹老妈完全不忌讳性方面的问题,而杰克一家则保守太多。
格雷格老爹是无业状态,曾经是律师,老妈号称是心理咨询师,实际上是性爱专家。
在吃晚饭的时候,格雷格爹妈有意地告知了杰克一家格雷格的初夜情况,还有就是现在她的初恋的情况。
然后杰克拒绝住在格雷格家里,选择住在房车里,格雷格家里的小狗和杰克车里的小猫大战,结果又是一顿喷粪。
杰克可真是太倒霉了。
杰克无意发现格雷格初恋的女人的儿子,结果发现这个孩子和格雷格长相惊人相似,而且这个孩子刚好十五岁,格雷格就是在那时候失身的。
于是杰克再次动用自己中情局的关系,展开了对格雷格的全面调查。
格雷格一度又被杰克抓到了把柄,说得白梅和格雷格都以为是真的,白梅还在想办法帮杰克一起抗。
格雷格老爹和老妈也是够给力,帮着格雷格对抗杰克。
甚至老爹还帮格雷格把杰克一家给追回来了。
最后竟然是虚惊一场,那孩子根本不是格雷格的。
杰克和白梅的婚礼也终于提上了日程。
昨天看了《拜见岳父大人》。
今天看了第二部。
象电影这种东西,为什么二总是不如一?
为什么就不进步呢?
原地踏步都不能让人原谅。
难道人们都是一样虚荣?
受欢迎之后便飘飘然,根本没有精力把做一的精神头儿再继续下去。
只是顺便,只是赶时间,只是为了迎合着急看二的观众,所以就随随便便拿出一个凑数的东西糊弄我们。
男一号的尴尬象极了当初的豆豆。
只是豆豆当初发怵的是我的母亲。
其实生活就是这么微妙,象这种岳父与女婿的关系其实比婆婆与儿媳的关系好处得多。
男人有男人的交往方式,女人也有女人的。
有很多时候关系僵得不得了,简直无法忍受。
想大声骂人,然后甩手走开。
走开就真的什么都撇开了,但是什么东西都失去了。
还是要主动解决,特别是男人。
不该遇到困难就退却。
勇敢解决问题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男人真是越老越有魅力,比如当初我就觉得我公公比豆豆有魅力。
而我姥爷,那个86岁的老头的魅力无人能及。
多年积累的经验,历尽沧桑的老手,还有被风刮出来的皱纹,这些比什么都珍贵。
那些演员们,也是少不如老,看来看去,还是那几个老家伙们。
次次都不让我们失望。
闹剧
好低俗,而且低俗的毫无笑点。
也太三俗了吧但这cast啧啧啧。Scarface那段xswl究竟是谁的主意啦!
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情,是两个家族的结合,电影中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但现实中就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了
真TM黄
猫咪狠像我们家布丁。
作为续集,非常成功延续了精华~
罗伯特德尼罗很适合演睿智而又固执的老头,贾斯汀霍夫曼总是一张笑脸,小杰克相当可爱。
gaylord~
走向低俗,谁会想要这样的女婿,这样的亲家
不好笑。
又一次认真看完了,怎么把笑点都用很强的逻辑串成一个紧密的故事,学习之。
霍夫曼显老啊,极端化的冲突,把太多料放在性上,比第一部逊色很多
男主人公的父母。。。接受不了啊;自己造的房车太帅了;又出现一个影帝;原来3个人也可以玩橄榄球
德尼罗似笑非笑的表情感觉憋得很难受。
有进步
大四 听说课
很能搞
继续喜剧 哈哈 little Jack好Q啊
曾经的名角也不能给电影增色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