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我带着电影票满怀期待的坐进了电影院,我不知道这部电影会有多好看,我只知道,在假期起个早床去看电影,这种经历还是头一回。
反腐片加上了廉政公署的背景,多少会给人一种高逼格、斗争烈的印象,此前《寒战》系列中警察和ICAC的对峙斗法场景更成为不少人夸赞的经典戏。
然而,在满怀期待的度过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廉政风云》让我有点失落。
这部影帝加持的港片,不知是剧情残缺还是理解有限,我表示没太看懂。
一部没看懂的电影,在我人生中遇见的次数还是相当少见的,非常尴尬。
首先,廉政公署内部的问题没查清楚。
刘青云的同事曾汇报说廉政公署的内部“有问题”,这究竟指的是刘青云手中的U盘资料还是令人其人?
这个问题交代的非常隐晦,直至电影结束,也没有交代清楚。
其次,说好的查大老虎,到了后面仅仅是轻描淡写,点出了某公司的“大太子”。
难道,片中的大BOSS可以在不露面的前提下以一句台词的形式就交代了吗?
如果是这样,那么前面所有的戏份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太理解,这部电影的结局,究竟是为续集做铺垫还是邪恶战胜了正义?
导演花了太多的时间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感觉是讲了一个残缺不全的故事。
除却剧情疑似残缺,《廉政风云》犹如一个波澜不惊的湖面,娓娓给观众讲了一个不知反腐对象的反腐剧,缺乏引人入胜的紧凑感和悬疑感。
很容易留给人这样一个印象,这个故事很长,剧情似乎很曲折,人物关系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可就是没交代清楚,可谓犹抱琵琶半遮面。
将大律师从高楼扔下,用一次爆炸来灭口,炸死了陈超群的妻儿,炸伤了廉政公署的工作人员,可这目的又是什么呢?
这是为什么剧情做的铺垫呢?
可惜剧中没有交代。
张家辉如此精明的人,逃过了追杀,却又在结尾处被女儿推下游泳池而导致病发身亡,如此的丧命又有什么意义呢?
抱歉,我没有看懂。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张家辉并没有在游泳池中死亡,这估计会在下一部有所交代。
一言以蔽之,《廉政风云》的剧本是引发千万人关注的反腐题材,这是一个不错的基础。
然而,尽管两位影帝和一大批老演员演技精湛,但剧情残缺不全,情节推进的过于平缓以及莫名其妙的结尾多少会给人留有遗憾。
总觉得麦兆辉、刘青云、张家辉、林嘉欣的组合应该约等于精品,可事实是不仅浪费了我两小时时间,也浪费了两个影帝。
演员是好演员,可故事是事故。
港片多有虎头蛇尾的毛病,但这么多年好歹也应该有一点改善。
片子拍摄的质感不错,影帝们也相当会营造氛围,让人总以为后面会有惊涛骇浪的真相扑面而来。
结果就像打开层层包装,期待一份意外的惊喜,到头来看到里面躺着个劣质塑料玩偶,那种失望——既不符合身份也对不起包装的质感。
看来以后挑选港片要越发慎重。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麦兆辉和庄文强的名字,早已成为香港犯罪/悬疑电影的一块金字招牌。
从最经典的《无间道》系列,再到近年来的港片惊喜《窃听风云》系列,都是出自“麦庄组合”之手。
尽管两人也拍出过《关云长》这样的意外,但整体而言他们都算得上香港影坛难得的品控极其稳定的导演和编剧。
去年十一档口碑票房双双爆棚的《无双》,出自“单飞”的庄文强之手,尤其是周润发的角色与表演,让人看到了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风骨。
而瞄准春节贺岁档的《廉政风云》则是麦兆辉独立编/导的作品,再加上片中拿奖拿到手软的三位主角,刘青云X张家辉X林嘉欣的两帝一后阵容,更是一剂定心丸,让我在观影前就对《廉政风云》充满了期待。
看完电影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稳”。
从剧本到表演,以及技术层面,都非常稳健,水准在线,作为一个三部曲系列的开篇足够吸引人,也买下了不少伏笔,尽管和“麦庄组合”的最佳发挥相比仍有差距,但四平八稳的发挥在豆瓣收获7分左右的观众分应该不在话下。
然而豆瓣开分的结果令我大跌眼镜,从开局的6.2分一路下滑至了现在的5.6分,实在是想为《廉政风云》鸣一下不平。
影片未能收到理想的口碑,绝对不是因为成品品质的不理想。
不难揣测,观众对于影片的中差评主要是出自对结局的不满,片尾的两次反转过于紧凑,没有给观众太多喘息的空间,铺满全片的紧张氛围也少了一场足够“爽”的高潮戏来宣泄情绪。
这样的处理非常冒险,对大部分观众也不够友善,很容易导致一气之下给出差评的结果,但我认为《廉政风云》绝对不是“烂尾”之作。
观众对于悬疑题材的作品,很容易用有没有猜到甚至提前猜到真相来作为评判的标准,但其实对于一部电影而言,有很多东西比真相和反转更为重要,细节丰满,铺垫到位,逻辑自洽,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氛围营造成功。
而在这几点上,《廉政风云》都处理得非常扎实。
提示:下文含有剧透内容!
先来回顾梳理一下剧情: 廉政公署一宗调查多年的非法内销行贿案件即将开庭,张家辉饰演的许植尧是此案的重要证人加举报人逃亡澳洲,第一被告陈超群也弃保潜逃,双双缺席,法庭勒令延审一周。
刘青云饰演的陈敬慈是此案的负责人,林嘉欣饰演的江雪儿是谈判专家,两人是一对正在闹不和的夫妻,前者被安排在国内继续调查,后者则前往澳洲说服许植尧回国作证。
在查案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案件背后牵扯到了更大的财团和利益。
影片的第一重反转,陈敬慈和许植尧是旧相识,许植尧故意将账目中的问题透露给陈敬慈,骗取陈让自己作为廉政公署的卧底调查和搜集证据(未经正式授权)。
许植尧自导自演了一场骗局,表面上是受到威胁的举报人,实则是借卧底身份从案件中骗取27亿美金的天价收益。
最终未经授权的卧底收集的证据都是无效,案件被取消,许也成果躲过了廉政公署的追查。
而影片的观众口碑崩盘,就毁在了最后的一次剧情反转上。
许植尧骗取另一位好友叶永强作为替罪羔羊,躲过了“大老虎”的追杀,实际上正和妻女享受着天伦之乐,却意外被女儿推入泳池,心脏病突发……
这场戏之前,观众还未来得及消化和回味前面的剧情,其实只需要一场简单有效的“爽戏”来宣泄情绪和梳理剧情,影片的评价一定会比现在高出不少。
但是,即便没有“高潮爽戏”的出现,影片的氛围营造一直在线,暗流涌动,始终悬着一口气,细节和铺垫也都看得出麦兆辉打磨剧本的努力。
真相和反转虽然称不上惊艳,但说是“工整有力”绝对不夸张。
作为一部系列电影的开篇,《廉政风云》很成功地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和布局,并铺洒了足够多的小细节为后文留下线索,例如许植尧生死未卜的开放式结局,还有廉政公署的上司拿走了U盘……相信后两部作品中,会有更完整和复杂的故事。
还有一点想说的:《窃听风云》和《廉政风云》的故事都围绕“贪念”展开,而前者还只是停留在对利益的贪婪上,而后者挖出了更深层的视角,对“贪念”给出了多重解读。
陈敬慈对于破案的执念到了不惜代价的程度,同样是一种“贪念”, 许植尧的犯罪动机也不仅仅是对金钱的欲望,还有对当年未能考入廉政公署的遗憾的变相补偿,则是另一层“贪念”。
讲完剧本,再说一下片中的表演。
三位演技派主角的发挥都没有令人失望。
陈敬慈一角应该是刘青云继《夺命金》后接到的最好的角色,而更多的戏眼则被放在了张家辉身上,两人之间的化学反应奇佳。
美貌演技双双在线的林嘉欣,不仅是我看片前最大的期待之一,她的演技同样在线。
片中的一些喜剧元素也都和林嘉欣密不可分,为紧张的观影带来了调剂。
(例如:刷信用卡的情节,以及张家辉对林嘉欣说的“你拍鬼片呐”) 除此之外,戏份不多的袁咏仪在她有限的发挥空间内,表现同样吸睛。
“麦庄组合”的另一位老搭档方中信,继《窃听风云》后再次出演刘青云的上司,同样发挥稳健。
光是《廉政风云》的华丽卡司和集体在线的表演,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片中还有一个非常趣味的点,刘青云和张家辉依靠化妆和滤镜,出演了一把二十出头的大学生角色,绝对是片中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段落
最后想说:5.6分绝对不能代表《廉政风云》的真实品质,它值得更好的对待和审视。
喜欢港片 这部一般 看了几篇影评 基本的细节也都留意到了 只是把钱捐给医院 让我理解不了 看到jack hui活着不意外 总体感觉很平 没有太多的惊喜或者wow的元素 喜欢张家辉 袁咏仪演技在线 林嘉欣让人惊喜 影片里年轻的张和刘让我震惊😢 不知道后来的U盘咋样了 刘有没有丢掉工作 总感觉文仔应该还有更精彩的戏份 有点遗憾
有人说她喜欢刘青云,脸上有好多褶子像一只狗…
写个影评居然还有字数限制。
那个短评又不允许插入图片…我真的是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
看完电影来梳理一下思路,如果有说的不对的欢迎批评指正!
part 1许植尧究竟是个怎样的人1.许的职业:某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年薪千万。
2.许的家庭:和江雪儿(Shirley)说女儿死亡妻子离开,但事实证明这只是为了博取江的同情让其放下戒备,许其实家庭很幸福美满。
3.许的成长经历:先天性心脏病,在医院认识了King等小伙伴并立下了长大后赚很多钱捐给医院的诺言。
大学时没能考上廉政公署,去考了会计师。
4.个人认为许的动机及手法:1)根据投案寻求保护的陈超群的描述,老板和会计师早就知道走私香烟的事情并且互相勾结。
许自己也说会计不只是计算更是做账,可以让企业少交税更易于上市。
所以,许应该是参与了走私香烟的事务中(比如帮助企业做账、把货币投入股票市场进行洗钱和贿赂等)并获得了相应收入(这也可以解释他年薪千万)2)许内心应该还是偏正义一些,他对于廉政公署也有一定的情结(大三时是他主动问king考不考廉政公署,最后没考上也有点失落)。
这也是他看不下去烟草公司的贿赂行为从而把消息泄露给king的原因。
3)接下来最妙的,就是许如何惩治罪恶并且全身而退。
第一步,把烟草公司的走私和贿赂行径透露给king引起其关注,并默认自己成为卧底。
第二步,暗中搜集资料,待时机成熟后向廉政公署举报。
第三步,提前买好机票等飞往澳洲,避免出庭作证给自己带来危险。
第四步,在澳洲呆一段时间而不回国,但会向廉政公署有意无意透露一些信息,推动其调查。
(比如临走前交给king的优盘,告诉shirley往股票市场调查,故意让她看到随行的两个人,告诉她理达公司证券交易的用户名和密码)第五步,待廉政公署调查的差不多时同意回国,同时透露自己的卧底身份,倒逼king引咎辞职和案件的撤销。
(一方面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即自己不用作证,同时当这么多证据出现时案件已达到一定影响力,不容易被压下去)第六步,预料到大老虎要杀自己灭口所以找替身。
(有一幕好像是许在车里问人:教你的滑雪方法都学会了吗,那应该就是替身。
那这个替身是谁呢,应该就是king口中“快要死的”儿时玩伴叶永强)
part 2 大老虎和利益集团究竟是怎么运行的首先,理达公司只是下线,背后是华南烟草。
理达公司把不征税的本该出口的烟草内销至香港黑市以赚取高额利润,同时买通海关获得其巡逻时间表以躲避检查。
之后,理达通过其旗下的投资公司把营业收入转入股票市场,通过买卖股票、期货等金融产品的方式让海关负责人获得百分之五的利益。
这样理达看似是在股票市场投资亏损了,但实际却达到了贿赂的效果。
之后东窗事发,理达及其利益集团一方面转移并控制了陈超群一家,并安排高律师送许出国。
紧接着,又杀了陈超群母子、高律师、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等以灭口。
part 3 廉政公署线索梳理1. king从优盘中受启发,猜出行贿方式,之后诈了第二被告(受贿海关)确认思路。
2. 调监控查到许乘坐的优步,通过行车记录仪发现是高律师陪同其离开。
3. 跟踪高律师,发现其司机有问题。
4. 跟踪其司机,找到陈超群母子下落。
5. 至于那笔钱,个人认为是许给king的优盘有问题(有一个优盘在闪红灯的特写),从而使king的电脑买入了比特币。
之后,许卖掉比特币以king的名义将钱捐给了医院。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完整度很高的电影🎬我很少写这么长的分析,但看到好片子评分这么低真的有点点难过。
(没有diss任何人的意思,也不是在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但真的希望可以分享推荐给更多人呀~
看完这部电影后会觉得特别失望。
影片中没有太多一般悬疑电影该有的各种推理悬疑元素。
剧情也是毫无逻辑,有关真正的幕后主使的情节只在最后一笔带过,甚至真面目都没几个镜头。
查案的过程以及警匪对抗的大场面有着香港犯罪片一贯的套路,一点没有新颖之处。
剧情反转得也非常突兀,一点没有铺垫。
影片越往后叙事节奏越快。
张家辉和刘青云两位影帝在片中都有着不少精彩的表演,他俩全程都演技在线,但终究招架不住槽点颇多的剧情。
《廉政风云》作为角逐春节档的香港大片,显然倾注了创作团队大量的心血,以现实案例为原型,以廉政公署为主要场景,剧情层层递进,逐渐揭开两位主角之间的关系,并从侧面解释走私案原委,看完之后用一句话形容就是:人生一大错觉,我能搞定他。
每个人都对自己有着充分的自信,认为按照自己的盘算走下去万无一失,然而这只是一个错觉,或者败于他人的阴谋诡计,或者败于天机
剧透大全 本文不是影评,而是故事复盘,没有看过电影的朋友,千万不要再读了,涉及到全部剧透。
大年初一先选了《廉政风云》,也不是专门冲着这部电影来的,想着避开高峰。
反正除了《新喜剧之王》是俺提前预购票之外,其余新片都要看滴,只能买现成的票。
总觉得这部港片在春节档里是“最不应景”的一部,其他几款大家一窝蜂上去,早就没有好位置了,隐约感觉这片票相对比较富余。
想的挺好,结果买票时才发现我太天真了,春节档几家都不是省油灯,这片也是爆满,结果还是买到了最边儿上的位置。。。
看完这片,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肯定有朋友会说是《无间道》或者《窃听风云》,毕竟本片的导演是《无间道》的导演之一麦兆辉(另一位是刘伟强),而且也是导演旧作“风云”系列类型相仿,都是涉及到金融案件,但并不是这样。
《廉政风云》真正让我想到的是《寒战》,确切的说,本片跟《寒战》的路数是完全相反的。
看过《寒战》系列的朋友,仔细梳理一下故事,就会发现电影的故事是非常简单的,但该片编导却“擅长”添油加醋造气氛,在其中融入了政*治角力,增添了好几方势力,熙熙攘攘的角色众多,大量增强戏剧冲突,看上去很唬人。
其实冷静下来就会发现主线故事其实简单的要死,丢个冲锋车演了两集,最后揭秘则是有内鬼把卫星关了。
就是这么简单的故事,但就因为表面文章做得足,造成挺刺激的观感,故事完全不用动脑子,就看故事节奏和情节张力就好了。
所以我就挺佩服这片的俩导演梁乐民和陆剑青,他们这种“春秋笔法”的拍摄方式确实很有一套。
而《廉政风云》正好相反,这是一部需要琢磨的电影。
看上去很简单的故事,就是一个证人出庭作证的起因,主角顺藤摸瓜追查线索,涉及到的角色不算多,实际上故事内部的信息量是很大的。
再加上电影节奏很快,我看完片要消化好半天。
其实,这部电影表面所呈现的内容,相对偏于“爆米花”feel,也就是说电影的故事通顺,观众理解无碍,但有些一些深度信息并没有表现的很明显,会造成观感上的缺失。
该片明面上讲出来的内容只占整个故事的70%,而剩下30%则是暗藏在情节中,需要琢磨才能出来。
并不是导演不会拍,因为该片表现的就是:明明可以拍得很复杂很曲折,但故意往简单的方向拍。
可能考虑到春节档的商业因素,观众快餐时代下都不爱动脑子,或者也可能涉及到了删改(除了那个“开放式”的结局一看就是和谐过的),这些咱就不知道了。
只知道该片其实是“市场限定款”,可能是牺牲了部分深度,但没有过于肤浅也没有太繁琐,在快餐时代下委曲求全。
所以,俺这里要顺一下故事,以便观众能够更好的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由于涉及到角色名称,为了方便大家了解,这里一律用演员名字来代替。
PS,麦兆辉真是一位被低估的导演,片中那几处镜头语言和剧情张力那真是太赞了,尤其是“恐怖片那段”
开场设定廉政公署一宗经历多年调查的严重非法内销行贿案件即将开庭审判,但开庭之前,第一被告理达贸易集团负责人林威弃保潜逃。
看见被告跑了,本案的唯一的重要证人兼举报者、理达的前任财务总监张家辉也吓得不敢出庭作证了,还一口气跑到了澳洲。
根据香港本土的法规,法庭勒令延审一星期。
【相关角色】★廉政公署:调查调查处主任刘青云负责该案件,她的妻子是谈判专家林嘉欣,夫妻俩正在离婚的边缘,二位的上司是方中信。
★被调查者:跑路的那位是理达贸易集团负责人林威,海关受贿嫌疑人袁咏仪,以及隐藏在贸易集团背后的大老虎。
★证人:张家辉的设定跟《肖申克救赎》里的提姆罗宾斯差不多,负责帮助公司洗钱做账,因为“良心不安”所以决定举报。
【主要动机】由于牵扯到背后庞大的财团势力,刘青云打算让张家辉作证,把幕后势力一锅端。
但张家辉担心的是,目前掌握的资料也就能把林威的贸易公司扳倒而已,背后势力大老虎,找不到证据是拿他们无可奈何,反而会惹祸上身,不太敢作证。
二位因为这个撕逼,且从开场两位的对话的语气中能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调查主任和证人之间的关系,他们可能相互认识。
张家辉跑路之前,给刘青云留了一个U盘,里面帮理达贸易公司洗钱的年代公司的资料,意思就是“只能帮到你这儿了,兄弟我先撤了,不要来找我”
【目的】廉政公署要在七天之内完成两件事,其一就是把张家辉给找回来,其二就是接着找蛛丝马迹,看是否能在林威不出庭的情况下把他定罪。
否则七天之后,案件就会被撤销。
故事经过廉政公署成立专案组,结果夫妻俩成了同事,主任刘青云在香港继续寻找证据,谈判专家林嘉欣飞往澳洲,游说张家辉回来作证,话分两头,各表一枝。
【廉政公署线】刘青云先用张家辉留下的U盘,冻结了洗钱公司的账户,也发现了洗钱公司与海关受贿嫌疑人袁咏仪之间的关系。
为了给林威定罪,刘青云说服袁咏仪转做污点证人,明白了受贿的方式(股票套现,提前告诉她要在什么时间段具体买哪支股,那5%是变相受贿),以及林威的公司做走私烟的暴利贸易。
结果查出两个疑点:★其一就是这些暴利的走私贸易,在冻结洗钱公司之前,已经被转移走了,钱都去了哪儿?
★其二就是洗钱公司账目有问题,其中有6000美元被转移到了电脑中。
经过下属提醒,刘青云知道了这个数字应该是一个比特币的价格,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比特币的去处,竟然在廉政公署的某台电脑上。
【谈判专家线】林嘉欣飞往澳洲,与香港同事里应外合,发现张家辉身边总是跟着两个人——叶永强、杜志明,察觉被张家辉应该被人监视了。
索性留在澳洲,一边游说一边保护对方。
期间林嘉欣知道了张家辉的身世(自己先天心脏病,女儿夭折,老婆跑路),也暗中发现张家辉要搞事情,因为他一直关注着洗钱公司的资金流向,经过追问知道了张家辉利用工作便利,搜集相关行贿受贿的证据的经过。
结果有一天,张家辉险些被杀手搞死,他突然明白了幕后大老虎要灭他口,所以决定回到香港作证,并寻求保护。
风云突变林嘉欣在了解张家辉收集证据的过往中,偶然发现他跟自己老公刘青云有联系,原来刘青云和张家辉早就相识,张家辉是刘青云安插在公司的卧底!
在香港这种行为属于钓鱼执法,违规操作,张家辉是无法当证人的(未经正式申报的卧底取证无效)。
让林嘉欣气愤的是,老公竟然瞒着自己,夫妻进一步猜忌,林嘉欣随即向方中信揭发老公违规。
此举让张家辉无法回港作证了,林嘉欣也撤销了对张家辉的保护,刘青云也几乎丢掉饭碗。
随后,林威的律师、妻子儿女都遭遇不测,张家辉的合伙人也被杀,没有了保护的张家辉,在一次滑雪中也出了意外,幕后大老虎开始全面灭口了。
而当刘青云辞职之际,消失已久的林威突然出现,自首并寻求保护,而刘青云也收到一条信息:“我履行了承诺(I made my promise)”。
案件复盘刘青云、张家辉、叶永强、杜志明四个人是发小,都在一家医院里认识,小时候他们发誓,将来要给这家医院捐钱,成为院长(为了开除让他们罚站的护士长)。
张家辉年少时最大的梦想是考进廉政公署。
大学时,张家辉要报考廉政公署,并忽悠刘青云也一块考。
结果造化弄人,张家辉没考上(先天心脏病),刘青云反倒考上了。
心灰意冷的张家辉考了会计师,但他并不甘心,一个惊天计划运筹帷幄之中:首先,他借着刘青云的关系,在廉政公署当卧底,搜集相关行贿受贿的证据。
其次,他利用工作便利,瞒着公司的人捣腾账目,熟络洗钱公司的每一笔账务流通。
张家辉给刘青云U盘、曝光洗钱公司之前,他已经把钱全部提走,并主动曝光了“鸡蛋理论”“我偷了一个鸡蛋,只有放在鸡蛋最多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等到没人注意的时候再把它拿走,而很多钱放在哪里最安全?
那就是金融市场!
你(刘青云)只要监视这些资金到期就被谁拿走,那么这个人就是幕后大老虎。
“张家辉知道刘青云查不到谁拿走了钱的,因为他把钱变成了很难追踪的比特币。
这时候,张家辉真的成了《肖申克救赎》里那个“杀妻的银行家”,成功瞒天过海。
但这只是他计划的第一步。
张家辉找到另外两个发小叶永强、杜志明,拉他们入伙,原来这俩人并不是监视张家辉,而是保护张家辉。
他利用刘青云和林嘉欣的不睦的夫妻关系,编了自己的悲惨身世,引发林嘉欣同情,并故意透漏出自己是刘青云卧底的事实,导致自己无法回港作证。
随后,张家辉利用身患绝症的叶永强,骗他一起滑雪,为后者定了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滑雪装备,让叶永强成为自己的替死鬼。
这个其实我不太确定,因为编导似乎没打算把张家辉塑造成十恶不赦之人。
“让叶永强成为自己的替死鬼”是事实,但或许也是身患绝症的叶永强是自愿的,是跟张家辉做了交易。
因为之前有情节展示他们之间产生过争执,张家辉有点不太愿意的感觉。
后来上雪山时候,二位似乎还在商量,叶永强还在让张家辉放心。
至此,张家辉不但不用回港,也成功躲避了大老虎的追杀,彻底逍遥。
计划最后一步。
他履行了小时候的诺言,给那家医院捐款。
而且自己利用了刘青云,为了报答,还利用U盘给刘青云留下一笔钱:还记得在廉政公署电脑里的6000美元(1比特币)吗?
就在U盘里面,买时6000美金约等于一个比特币,而后来已涨到2万多美金。
而且U盘里的比特币是一个复制程序,点击一下复制了很多,吓得青云哥把U盘拔掉了
开放性结局张家辉跟女儿嬉闹时,被女儿推进了泳池,貌似心脏病发作,生死暂时不明(一看就为了审查)U盘被上司方中信拿走了,刘青云后来才知道那个复制的“病毒“,是比特币,他该如何是好?
方中信能否发现里面的猫腻?
这么看,《廉政风云》的故事,还是不错的。
特别提示最后需要强调一点,这种故事复盘类文章不是影评,但也不是指导性文章。
我写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大家看了文章就不用看电影,而是大家看完电影之后,感兴趣的话,您可以选择性的看看文章,可能会帮助诸位更能理解整个故事,以及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千万不要本末倒置,这跟一些“5分钟带你看完一部电影”的UP主是不一样的。
更何况,文字和影像是不同的载体,我上述的内容只是复盘了主线故事,其余元素都没有涉及。
包括刘青云和林嘉欣的感情戏,“年轻时期”的张家辉和刘青云的造型,张家辉的内心揣摩等等,上述都是我一家之言,欢迎不同观点。
我不想因为一篇文章让大家产生误解,也不想损害一部作品,只是挖掘一下电影的潜力,而且前提是“有潜力可挖”。
我觉得该片值得挖潜,才写本文的,假如是烂片的话我根本不会碰。
整部电影看完,既没有大老虎的影子,也没有廉政的目的,倒是廉政公署的负责人方中信的一句台词让人印象深刻,“破案的诱惑力是很大,那种成就感,可以让人什么都不顾,但做廉政,有守则,也有一条好明显的界限。
”从头到尾,刘青云为了破案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就因为他太想破案,才一直被他的同学张家辉牵着鼻子走,但作为一个公务人员,居然这么容易的相信自己的同学,甚至以为对方是良心不安,让自己公私不分,破案的诱惑力让他的判断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巨大的偏差,最终才只能以离职来黯然收场。
不论是港片还是演员,看时脑子里就是飘着这句“廉颇老矣”!
太太太无聊了,就和它在春节档毫无水花一样,它整个节奏也是超级平淡,超级无聊了。有人夸的配乐,在我看来也是非常糟糕了。纯靠配乐推动剧情氛围,也是非常没水平了。
“-用美人计了没?-去死吧!-好!” 哈哈哈,哈皮狗的刘青云萌到爆。能够在银幕上再次看到年轻17岁意气风发的刘青云和张家辉,感慨港片最好的年代并没有远去。“如果你为了这件事不惜一切,已经是贪念了”
不错,港片如今的摄影极其出色。
贱人自有天收是没错,但是编剧你们有计算过张家辉女儿的心理阴影面积吗?此外,像方中信这样的极品男星一直都上不了一线我也是非常不解的。
评论太低了吧,不至于吧。看看这篇文章谁是大老虎!100%复盘《廉政风云》的全部故事线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4739685034476646&wfr=spider&for=pc,电影类似无双,不分伯仲。
多么怀念刘麦庄的三角时代啊
还可以的,就是张家辉的设计能不能不要那么病殃殃的。
事实证明多年未见的老友来叙旧,东扯西扯等你入套就要小心了不能全信的。前面还挺好的,等林嘉欣住进张家辉的家,大老虎还没有出现就证明是个纸老虎啦,后面一个小时左右真无聊。P.S:最后非给张家辉推游泳池里挺多此一举(为了能在内地上映?)
很滥的主题,还是好看。结局很妙,小女生一辈子都有阴影了吧
2019.7.16 东方有线BesTV
不得不承认,麦哥近年来最认真的作品,虽然有点升级版《无间道》的感觉,确实有点高深莫测,四星鼓励一下吧。
喜欢警署的那个胖子。
文不对题,光看“廉政”俩字以为是反腐题材,其实还是港式小格局故事,哪怕改成《廉政公署风云》也比现在强。剧本还是有设计的,开场张家辉会计师是跑掉的走私贪污案的证人,之后又变成廉署办案官员刘青云的发小卧底,接着变成掌控整个走私案赃款流向的幕后黑手,最后变死人,爱情三十六计,就像一场游戏。张家辉是剧情担当了,刘青云是废戏担当,一会回放他跟张家辉青葱岁月(年青妆画得还行),一会演和前妻&同事林嘉欣的爱恨纠葛,为什么不是反腐查案的戏份啊?最后几分钟让张家辉死掉幕后老板被抓,编剧你不想编观众可以理解的。剧情设置还行,除了张家辉没惊喜的反转,铺垫镜头给的都可以(优盘里空文件夹的特写),然而我还是没看懂张家辉怎么安然操控这一切。其实差在导演上,全片都是慢吞吞没精打采的催眠风格,林嘉欣拿刀逼问动作为何拖那么长
要遏制的,不是贪污犯,而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贪念。
“piece of shit”女主用来形容老公的话,可以用来形容这部电影。尬得不行的硬桥剧情,慢得不行的剧情节奏,还有重返二十岁的shit妆容,真的是让人昏昏欲睡还想骂它浪费时间。前面烘托得大老虎仿佛某个政界大佬,最后不过是被自己会计坑的烟草太子爷,林嘉欣被车撞没死,撞她的人死了…这都是些什么鬼!硬反转你以为惊喜观众?不会,没有好的理由就是一场闹剧。
这个结尾垮得也是太狠了点儿………………
浪费演员阵容...
应该是《夺命金》后给到刘青云最好的一个角色,比《无双》和同题材的《反贪风暴》都更值得被拍出来,虽说麦庄早有技穷迹象,重回《无间道》巅峰更是无稽之谈,但这部应该还是高于期待,当然即使如此也阻挡不了它注定是与春节档最八字不合的一部。离开了博纳,英皇想复制去年春节档和国庆档的成功,无奈没人家财大气粗也没人家会玩转市场,另外又是个三部曲开篇,不赶客才奇怪,这个市场早已抛弃了传统港片,而更愿意为《寒战》《无双》们拍手叫好。才发现香港电影拍了这么多年廉政公署,竟然完全看不厌。
不难看 也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