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这部影片的开头,我觉得很棒,与地铁赛跑,绝了,呵呵这个创意真是无敌了,整部片子很紧凑,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度过了真的很好,推荐大家看看.
因为他的眼神爱上他.这是柴说的.只是因为这部影片而喜欢上了洼冢,瘦到暴唳,眼神伶俐的男人.姑且不论这部影片本身如何,光是他,就已经值回票价了.小洼是个天才.喜欢他怒吼的模样.喜欢他赤裸上身站在月光里头彷徨失措的模样.喜欢他流着血还坚持战斗的模样.喜欢他伸出右手握拳的模样.喜欢他紧紧抱住她的模样.......这是部什么片子呢,主题不那么清晰但是依然狠庆幸能看到他,看到当年那个凭借它拿了影帝的小洼.但是如今,小洼好像变了,无论如何,希望他都能象当初一样坚强得生活
当年男主角窪冢洋介凭这部电影展露了头角,这部片子也获得了一些奖项!
可能是我不太能了解那样背景下的民族观,所以看起来有点累,同时也觉得片子有点过长!
其实整部片子看下来之后也没有多么深刻的感觉,也总结不出太多有价值的意义!
在我的心目中窪冢洋介永远是一个不羁的日本少年,他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所在!
瘦到像猴一样的男生耍着自己的性格,很着迷!
中日韩电影课的作业《大暴走GO》一片講述了留日韓國人杉原在處處被歧視的環境中掙扎抗爭最終戰勝了自卑感並且得到愛情的故事。
片中對於民族主義和種族歧視都有所探討,然而影片裡面民族主義和種族歧視的產生都根源於民族自卑感。
導演行定勳在《GO》中對大量人物形象進行深刻描繪。
其中人物可以分為日本人和留日韓國人兩大類。
而裡面所有人都各有特色,但不管是哪部分人群,卻都有透出強烈的自卑感。
本片通過對這些人物迥異性格的展現和他們之間的互動表現出了現實中民族與民族之間的互相不理解,歧視以及各種碰撞,摩擦,然而主角杉原在努力下擺脫了自卑的陰影並且終於沖破了這層民族間的隔閡,最後美好的結局也反映出導演在本片中寄予的美好希望。
一.民族的自卑感在韓國民族學校裡,金老師把批斗當作自己的生命,以自己有著大韓民族的魂而驕傲,對於和自己信念不一樣的學生暴力相向。
然而,對外界的全面抵制和否定反映了金老師這類人過於渴望民族認同而對於外界產生的恐懼,為保自己的信念不被摧毀而固步自封,並且為了壯大自己的士氣而強迫更多的人不去了解新事物。
這是自卑的民族主義的表現。
除了杉原和正一,學生中的代表元秀總是表面上批評杉原墮落於腐敗的資本主義,卻難掩內心對這“資本主義”世界的向往,例如比起韓語他更崇尚說日語,也會想要嘗嘗“資本主義”世界的冰淇淋。
然而在得知正一的死因時,平時和正一並不那麼要好的元秀卻立刻將事件上升到民族層面,約杉原去替正一報仇。
元秀這個角色是如今民族主義憤青的代表,心裡有一定崇洋媚外,卻要時刻用對外族的憤怒來掩飾自己的民族自卑感。
如同2010年中日撞船事件後在中國內地大肆破壞日本商店和游街的青年一樣,打著民族的旗號為自己洩憤。
不僅韓國人,連片中的日本人也透露這自卑情緒。
櫻井的父親在和杉原見面的時候向杉原抱怨日本的不好,說自己做日本人也慚愧。
但是他卻從小教育自己的女兒,韓國人和中國人的血是不潔的,他們生來就比我們差,不能和這些人交往。
可以看出櫻井爸爸這類人也為自己民族感到自卑,然而他卻通過踐踏別的民族來獲得心裡上的平衡,消除自卑感。
從櫻井椿和杉原第一次的談話可以看出櫻井椿較為崇洋媚外,她強調自己不太聽日本的音樂,喜歡看的也都是外國的電影,對英語的正確發音很執著。
並且,櫻井一直不敢說出自己的名字也是因為她覺得自己的名字“椿”太日本,太庸俗。
這些也都表現出了她對自己民族文化的不認可和自卑。
除此之外,杉原的父親作為丈夫的弱勢,日本警察等人物的種種不自信表現都充分體現了這兩個民族的自卑情緒。
二.跑出自卑的陰影和之前提到的消極自卑相比,電影中的兩個關鍵人物杉原和正一卻將故事引向了另一方向。
杉原和正一都是留日韓人,在處處被歧視的環境下,這兩個人卻變得更加勇敢和堅強。
杉原是本片主角,也是影片名字“奔跑”的主體。
導演通過杉原的五次奔跑,映照出杉原不斷成長和融入日本社會的過程。
第一次是在地鐵站的“爛命一條”游戲。
沒有人能想到杉原可以在離地鐵只有約一米的距離時才開始狂奔,並且撿回了一條命。
杉原沖進漆黑的隧道,一直到再次見到光明。
看似只是個叛逆者的游戲,可是導演一開始就在暗示杉原就是那個可以從黑暗中跑出來的人,就像正一所相信的那樣。
第二次奔跑是和學長一起逃避警察的追捕,學長跑得快逃掉了,杉原卻被抓了。
第三次是同樣情況,不同的是杉原超過了學長,而此時杉原內心所想的卻是“我終於有了選擇的權利,南韓籍還是北韓籍,雖然選擇的范圍比較窄,我仍感到首次被當作人看待”,自白中有自卑感帶出的苦悶與無奈。
像做夢一樣,杉原好像飛了起來,脫離國籍,脫離血統的束縛。
可結果是他狠狠地撞在了鐵網上,摔了下去。
現實是不管南韓籍還是北韓籍,都不是日本人,都要被鐵網框在一個特殊的群體裡。
第四次的奔跑是在天橋上,面對正在努力融入日本社會的杉原,前輩和正一把球踢向天橋另一邊,這兩個目睹過杉原第一次奔跑的人再次讓杉原跑起來,他們相信和希望杉原是可以通過“橋梁”到達自己目標的人。
最後一次奔跑也是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
杉原在正一死後重新審視了自己,勇敢地向櫻井坦白一切。
在一開始的拒絕之後,櫻井也終於跨越心裡上的鴻溝,和杉原坦誠相對。
杉原終於得到了自己的愛情,於是高興地奔跑著從民族學校的操場沖出去,翻過矮矮的校門,和櫻井預想的帥氣翻越不同,杉原重重地摔倒在校門外,然而給觀衆的感覺卻是無比痛快,因爲他終于翻出了“鉄網”,真正地擺脫了民族學校所象征的“民族牢籠”帶給他的自卑感和束縛。
三.結局- 期望導演行定勳也是《燕尾蝶》的副導演,同樣是描述青春的電影,不同於《燕尾蝶》的殘酷淒厲,本片更著重強調主角在和命運的抗爭下得到改變。
作為一個韓裔導演,行定勳將對各民族能夠戰勝自卑感,更好的互相交流和理解的美好期望寄予影片中。
杉原和櫻井在民族學校操場上時流星的劃過和雪花的飄落都暗示了這一點。
而最終杉原將原本用來揮出去打人的拳頭化作一個擁抱將櫻井擁入懷中的一幕也說明了不同時代人的思想應該轉變以及民族間大愛的重要性。
切合“暴走”精神,大刀阔斧直到眼晕的跳切(看来《罗拉快跑》对新千年高速度的启迪真是功不可没)、定格,喋喋不休的画外絮语(敬礼伍迪·艾伦?
)要远远超过男主矜持兼耍酷时与父亲及女友的对话之和(当然,与乖孩子正一一起时那天南地北不亚于独角落语的胡吹海侃又另当别论),这一切围绕速度展开的花腔,都叫人想起大洋彼岸另一则“残酷青春物语”(姑妄称之吧,虽然扣上这么个轻飘的日式命名有点水土不服,然而故事陀螺旋转得再疯狂,滚珠圆心终究不离充斥暴力的青葱岁月,貌似也说得过去)——《上帝之城》,只不过后者骨子里洋溢的那份热带气息显然与这些花招来得更为投契,耍将起来也更加纯熟、流畅,乃至癫狂。
配合黑色可可风味的饶舌,燃烧瓶、霰弹,激突的巷战,真正的无主之地,少年天下。
相比之下,衣食无忧的平成孩子所遭遇的成长焦虑、身份认同难题,为荷尔蒙寻找另类出口的“电车超级穿梭赛”,只能算是剩余热能的零打碎卖,捎带手的边角料。
不过话说回来——作为对诸前作(行定勋曾多年担任岩井俊二副手)日式温吞的一种策反,《大暴走》就其独操导筒的第二部影片来说,这份答卷尚属亮眼。
在观众即将对唯美抒情的“青春散文诗”产生审美疲劳之际,如此不藏不掖的炫技倒不失为另一路子的小清新。
从早年的《鬼汤》、《烟火》等电视短片,到之后的《情书》、《四月物语》和《燕尾蝶》,这个一直处于岩井前辈光环的荫蔽之下的男人,总算迎来了独属自己的绚阳。
我觉得洼冢洋介不是第一眼帅哥,电影里他抬头,我还觉得这张脸有点土气。
不过当他不怕死地在地铁里跑起来的那一瞬间,我想他能让这世界上所有的女人爱上他。
那一刻的速度,不顾一切,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帅。
而后我便对他的小爆炸头,和宽大的深色T-shirt迷恋起来,一直到影片结束。
不过我不喜欢女主角诶。
不好看。
还不如妈妈店里的那个女服务生好看,我喜欢那个女孩子,清瘦,美丽。
而且男主角也是有点喜欢她的。
只是为了能发展下去的剧情,好吧,我原谅。
回到我们可爱的洋介身上来。
电影里,除了奔跑,他还常常咆哮。
那种喊叫像是小火山爆发,可爱地让我想发笑。
他便是这样对抗这个无聊世界里的规则的。
观者很容易被他那样子纯真的态度感动吧。
面对大海的时候,他认真的表情;和爸爸打架时候,他认真的表情;谈恋爱时候,他认真的表情;学校操场逃离队伍时候,他认真的表情……正一死地有点莫名其妙,他这个角色设定我感觉有点僵硬。
但是他的死ms让小洋介成长起来,霎时变得更加高大了~。
~与其把这个片子看成宣扬反对种族歧视,还不如把它看成是一个男孩子在他青春期时思考人生,体验爱情的青春励志片。
我对历史政治都很感冒,所以只是因为那个蓬乱的小爆炸头奔跑的时候的帅气,我喜欢这片。
因为,我也喜欢奔跑。
我们都喜欢。
他并不能永远是安藤崇,也不能永远是浅海晓生,那时的他或许是杉原,又或许不是。
一部非常私密的、个人向的影片,主角居然能得日影奥斯卡奖,不可思议。
或许只是颁给kubo桑,他一个民族主义者演一"无根草"并让几乎所有观众都对他留下杉原或者安藤崇的印象长达二十五年,影帝当之无愧。
bilibili上有人剪这本片子标题取的是青春就是荒原上的一场疾驰,我不赞同,21岁的kubo桑演一个近乎于美式teenager的人物,笼统的把打架、谈恋爱、暴走称为青春未免过于武断,何况这个teenager所代表的背后是被日本殖民了35年的朝鲜半岛。
私以为宫九是一个非常擅长讲故事的人,但GO几乎没有故事、或者说讲了一个很无聊的故事,很俗套的故事。
把它当成恋爱故事来看的那更加是神人了,即便是杉原不停的强调这是他的恋爱故事,但是恋爱的部分完全一笔带过,杉原如何与樱井相恋、相爱笼统的概括为一见钟情,因为志不在此。
不过这二人在生日会上真正相遇的场景做的非常巧妙,落语和现实交错在一起,樱井就成为了杉原的"高尾小姐",倒是导演的一些巧思。
结尾像玩笑或者童话故事一样杉原和樱井在平安夜相拥,可是日本和朝鲜半岛不会因为一通电话就握手言和,韩国人、中国人的血液不会因为这一个拥抱就变得纯洁(樱井语:"我父亲从小就对我和我妹妹说:'韩国人和中国人的血液是不洁的")。
民族、祖国、国家、单一、爱国、统一、同胞、亲善这些又代表着什么呢,对于杉原来说这些什么都不是,他是无序、愤怒以及一切与这些相反的词汇。
大暴走的杉原是绝对失控的,并且主动脱离秩序,影片不停强调的民族、国家的概念是不存在于杉原这个角色身上的。
父亲在那一夜用西语说自己是无根草和杉原决定去考大学时候说无根草其实是不同的,父亲脱离朝鲜籍的迷茫加上妻子离家出走的打击,事实上他的精神依旧是朝鲜人,直到胞弟的死讯传来,杉原大骂他"老土""扮可怜"后才终于释怀。
杉原自称无根草却是对一切都释怀了,他终于不再纠结自己到底是朝鲜人还是韩国人还是日本人,国籍这一枷锁终于从他身上剥离,从此他只是自己,甚至连名字都不再需要。
必须承认正一是非常典型的角色,主角在经历同伴死亡后陷入混乱又突然悟了的桥段十部作品里有九部会出现,这也就回到GO没有故事的点来。
但正一和杉原在那时是唯一相互理解对方的人,他们事实上都是民族学校里的异类,正一抱有的理想是东大的理想,杉原却还是走上了霓虹的路,他们是相互垂直的直线,但是分别的道路,居然奔赴生与死,年少的杉原没想到,正一也没想到。
曾经在民族学校挺身而出帮杉原的正一,最后也还是帮助了自己的同胞,不知道他是否最后虽九死其犹未悔。
GO让我完成了对洼冢从安藤崇到杉原到洼冢本人的印象构建,它是缺憾的、不完满的、如洼冢本人一样东亚前后一百年都不再会出现的作品。
前半部分还以为就这样平淡无聊的过了,更多的细节展开后开始有点意思了。
如果教育成为pua,教叛国有叛国,教仇恨有仇恨,教自卑有自卑,教隔阂就是隔阂。
对细节认真起来以后,他们的感情更动人了。
男主的身材不错,在合适的光影下,散发着荷尔蒙。
居然要凑 140 字。
居然要凑 140 字。
居然要凑 140 字。
大暴走,无法表达,但是颇有些意思的名字。
最初是冲着洼冢洋介,得知是宫藤官九郎的脚本更加想看,下了很久才下到,花了两个晚上在很困的情况下看完。
开头那段地铁奔跑戏很宫藤风格,荒诞不羁。
看到后面发觉并不像我以为的只是好玩的电影,虽然一再说这是个爱情故事,也以happy ending结束,但实际应该是披着爱情外表的民族故事吧。
留日北韩人在日本的生活。
相当现实,出国需要改成南韩国籍,读普通日本高中会被歧视,女生从小被教育不可以和中国人或韩国人交往,因为他们的血是不洁的,出门不带外国人身份证被抓者一年徒刑或罚款20万……宫藤官九郎以相对轻松的调子表现残酷的现实,让人有感触却又不至于太沉重。
始终觉得洼冢很适合演宫藤的戏,整个人游走于失控边缘,连声音中都透着一股游戏感,和宫藤的鬼马风格相得益彰。
名字又代表什么,漂亮的花换个名字看起来照样漂亮。
附:宮藤官九郎 KANKUROWU KOTOWU 身 份: 導演 、腳本、演員 性 別: 男生 日: 1970-07-19出生地: 宮城縣星 座: 巨蟹座【經 歷】演員出身 2000 第一部作品<池袋西口公園>(東京放送TBS),以黑馬姿態獲得第25回日劇學院大賞最佳腳本獎 2002 <木更津キャッツアイ(木更津貓眼)>(東京放送TBS)獲得第32回日劇學院大賞最佳腳本獎 【經 歷】2001 〔得獎〕 第25回日本アカデミー賞=日本奧斯卡 /最佳編劇 /GO=大暴走 (東映) 2002 〔得獎〕 第26回日本アカデミー賞=日本奧斯卡 /最佳編劇 /ピンポン (アスミック.エース) 【連續劇編劇作品】2000-04-14 池袋ウエストゲ-トパ-ク = 池袋西口公園 2001-01-10 ロケット.ボーイRockey Boy = 打拼男人幫(火箭男孩) 2002-01-18 木更津キャッツアイ = 木更津貓眼 2003-03-28 池袋ウエストゲートパークスープの回 = 池袋西口公園SP 2003-04-19 ぼくの魔法使い = 我的魔法老婆 2003-10-09 マンハッタンラブストーリー = 曼哈頓愛情故事 2005-04-15 タイガー&ドラゴン = Tiger&Dragon 【電影作品】2001-10-20 GO =大暴走 (東映) 2002-07-20 ピンポン (アスミック.エース) 【得獎記錄】「第25 回 日劇學院賞 2000-06-21」最佳編劇 (池袋西口公園) 「第32 回 日劇學院賞 2002-04-05」最佳編劇 (木更津貓眼) 「第32 回 日劇學院賞 2002-04-05」最佳導演 (木更津貓眼) 金子文紀,片山修「第37 回 日劇學院賞 2003-08-08」最佳編劇 (我的魔法老婆) 「第39 回 日劇學院賞 2004-02-06」最佳編劇 (曼哈頓愛情故事) 「第45 回 日劇學院賞 2005-08-12」最佳編劇 (Tiger&Dragon) 五部drama只看过三部,十分想看另外两部
名字的故事,简单干净有底子的青春片,而且(难得!
)没有很男性化,拍到我心坎里(当然也因为洼冢长到我心坎儿里)。
如果说“用自己的拳打出自己的圈”、平安夜、流星这部分是典型青春爱情片,那么两人互报姓名(不敢告诉你)、外国人身份证、北韩南韩、留日韩国人的法条等反复确认自己的行为、敏感的心态则是彻头彻尾的、直白的身份认同探讨了。
老爸的“百分百马克思主义者”、“国籍是可以买的”、对过去的怀旧和对未来的挂念(对儿子的期待和教育)也交织着代际和身份问题。
青春、代际和身份融合,处理得恰到好处,直白但不用力过猛,也没有搞成成长小说。
同时这种身份认同的脆弱性使得主角与别的青春片那种过度男性化视角不一样,就算是坏小子,也丝毫没有常见青春片里那种很雄很俗套很莫名其妙的荷尔蒙式的好勇斗狠和拉帮结派(这种类型近年来太多了),而是有很柔软的内核在,读很多书,总是流眼泪,唯一的好朋友正一的性格也是外柔内刚,里子很深厚,他们俩曾毫不畏惧地、很有尊严、很有道理地共同面对承担了民族主义老师的暴力。
将男主和别的青春片主角区分出来的最典型的情节是,失去好友后,对往昔狐朋狗友复仇邀请的拒绝。
他很清醒,知道对方只是打着报仇的幌子发泄荷尔蒙式的暴力,这种利用好友之死的行为是不耻的。
接着就独自一人,对着书上的句子流下眼泪。
洼洼在里面呈现出来的形象是敏感柔弱温和的,说话轻言细语,只有在受到伤害时才会怒吼和反击,但又不是懦弱的,除了必要的自卫也有一些(但很少)意气之争。
他在规训中说着宣言似的自白:在没有将来的日子里认真思考。
我是民族学校第一蠢材,我最恨集体主义和古典音乐。
我终于有选择了,北韩籍和南韩籍,尽管选择范围有些窄,我仍感到被当作人对待。
虽然对身份的讨论有简单化约的问题,看上去也很理想化,但是从年轻人的视角来看,在男主的青春期,内心的愿望就是很世界主义很无国界的,是反本质主义的反单一身份标签的。
这样理想化的表现方式实际上按照男主视角来看是契合内心的(他身上有一种残酷的乐观在),很现实主义的。
而对男主父亲的刻画证明是有复杂化能力的,典型情节是父亲心中仍留存过去的陈旧观念,要去夏威夷,却害怕被认作间谍,反复对人强调自己是百分百马克思主义者,而别人轻飘飘一句,现在已经不用担心这些了。
摆在玄关的夏威夷和西班牙旅游照片,是喜剧的也是戏剧的,父亲那一代心中惧怕的显性层面的禁令消失了,而隐形的潜在的歧视却在儿子身边无处不在。
最经典的身份宣言倒是吼出来的,是被女朋友(成长于民族主义家庭教育)伤害后的反击:我会杀掉你们日本人,你们很害怕我吧?
不给我取个名字不罢休是吧?
接着说了一通狮子之类的比喻。
像松狮狗一样地反击,通过对被命名(被言说和表述)的他者化身份的拒绝消解了身份的界限。
洼洼在片中总是疯狗一样在奔跑、跳跃、踢打,但在做这些行为的时候很安静,不吼叫(打破了看青春片耳朵都会聋的魔咒),柔韧地抵抗着。
他跑起来实在是太年轻太好看了。
最酷到我心坎儿里去的一段是他对老爸说:我要上大学,这是正一的遗愿。
然后用老爸喜欢的西班牙语说:我不是韩国人,也不是日本人,我只是无根草。
父子之间的默契搭建起来,他拽拽地笑着走开了。
动作
玫瑰就算不叫玫瑰,依旧芳香如故
日本国内获奖最多的电影不是盖的~
小沉重+小清新
知らないの未来へ、続走で!
日本人思考的和表现的东西,在中国人看来有点儿太拿强拿调了。洼冢洋介还是那么轻盈哇。
趋于平淡,关于种族国籍的青春故事~
观影日期:040213
看到正一被刺就看不下去了。。。。。。。。。。
北极熊:外号“九步熊”,哪怕前方还有路它都只走九步就回头。全片有种《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感觉,一个年代的一个时期的一个男孩的迷茫与自我成长,国籍民族冲突大背景下的在日韩国人的故事。很羡慕日本那个年代的社会,开放又自由,男女主彼此喜欢就可以去女孩家一起吃饭,男主一家也好温馨,让人不由自主的会心一笑,轻松愉快,但是最后的升华不够大气,缺点激昂的火候。MVP:贱命快跑,赶在地铁来临之际,亡命奔跑的少年。“名字代表什么?不管我们给玫瑰取什么名字,花儿依然芬芳。——罗密欧与朱丽叶”
不喜柴姐
2010-07-21
宁愿你就此死去 也不愿看见少年长大后的模样
这种民族的人不纯,那个地区的人坏心眼比较多,这种腔调充斥于我成长的所有阶段,回头想想这种事多么荒唐,往深里说民族认同这种东西得是一群多么孤独的人琢磨出来的点子,面对这种先天的,断然无法改变的事实,唯有电影开头时的暴打令人酣畅淋漓
虽然这分很高但是我和yub一起看到一半看不下去了 真心的 不知道干爹怎么了
没什么精神内核,看不下去,中二病,男主是真的帅!开头掉帧停顿画面念旁白的手法可借鉴
前段出色到暈,中和後段慢到唔慣。但我喜歡這故事
本来还以为是池袋西口公园那样的风格呢....不过还是喜欢窪塚洋介
正一死掉的时候出现了杉原跑步的幻觉内里很感人 | 洼冢洋介在这部里特别有爱
洼冢洋介演的好。。。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