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和一个久未见面的女友一道去看电影《错过你的那些年》,大陆片名烂俗。
日台合拍片,还是本名好,《青春18×2 日本慢车流浪记》。
台式温情+日式纯爱,该笑的地方我笑了,煽情的桥段我哭了。
故事简单,22岁的日本女主,会画画,有环游世界的梦想,来到台南,遇到18岁准备上大学打暑期工的男主。
两人互生好感。
女主有心脏病,不敢接受这段情,回到日本不久她就挂了。
男主事业从有成到无成,36岁独自一人来到女孩的家乡。
用不着把女主写死,旅程产生的恋情,本就不奔向地久天长。
艳遇=俊男美女+独自出行,这公式跟波罗旅行,定会遇到杀人事件一样笃定。
影片日方卡司强,台方出了许光汉和张孝全。
演员养眼,景致美,故事虽然老土,但还是能看看。
致敬《情书》时,女友和我同时想到当年的花样美男柏原崇,名字到嘴边,又同时卡壳。
我说更年期了,常断片,女友马上给我推介维生素D3。
电影有文艺对白,“旅程中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才有趣”,这样的话,已不合适我们了,听着就想乐。
大学同学冬瓜早前跟我讲,出门遇到人搭讪,只要诚实报出年龄“都50多岁了”就安全了。
如果对方是冬瓜的颜,我什么也不用说,已安全几十年了;如果遇到的是许光汉、于适,我敢,也想冒冒险。
谢谢你曾出现在我生命里这里是五月的北京,空气里满是初夏的味道,世界依然是老样子——人来人往,时好时坏,日复一日。
最近故都来了许多年轻的面孔,因为五月天在鸟巢开演唱会,一开就是半个月。
奔赴青春的旅程从不嫌太远,兑现浪漫的约定永不会过期。
早先和大家一起循环陈绮贞的《旅行的意义》,虽然听不懂歌词的具体含义,却越听越上头。
后来心血来潮独自旅行,从北到南,从西到东,向左走向右走,看碧海蓝天,看日出日落,在旅途中认识陌生的朋友,去从未去过的地方,听从未听过的故事,兜兜转转最终回到一个人的城市,留下一段此生难忘的回忆。
“旅行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什么,而是检视自己走过的路。
”这是《18×2 Beyond Youthful Days》里颇有共鸣的一句台词,前不久刚从北戴河旅行归来,在路上也一直思考这个问题——一个人旅行到底是为了什么?
摆脱过去的种种阴影?
见识此前未曾见识的风景?
追求一种洒脱无畏的感觉?
还是为了重回过去,找到曾经的自己,在路上在记忆里复活那些失去的人和事……没人无缘无语一个人旅行,总有一个原因吧?
幸福快乐的人不会随便一个人,不开心的人却有无数个理由选择出发(甚至不需要理由),就现在。
时光从你身上夺走的珍宝,你得自己亲手找回来。
当时一个人去海边,直接动因是想尽快远离北京的压抑氛围,这里的一切都变得实在让人无法忍受,但等我来到海边之后,才发现理由并不简单——我想要换一种全新的生活,没错,我想要活得更像自己,即使没人支持我也要独自出发,去勇敢追寻一种充满希望的理想的生活。
回忆起来,我人生中迄今为止最难忘的“间隔年”,一次是2009年与同学爬华山,深更半夜星星点灯,一行人一腔孤勇,那是正青春的年纪,天不怕地不怕,也正因为熬过了黑夜的漫长艰辛,当我们站在华山之巅凝望着缓缓升腾的日出东方,心中是一片希望的辽远。
还有就是2013年秋冬之交,那趟刻骨铭心的青海湖之旅,不管不顾地抛下一切,一个人独自启程,在茫茫雪原上纵情泪奔,看着青海湖畔的日出璀璨,前尘往事已矣,过去未来似乎已经不再重要,我只想活在此刻,只想将这一场日出的绝美瞬间长久留在心间……我曾跨过山和大海,也曾感受着世间的恶意与善意,经历至暗时刻之后独自涅槃,我相信大自然有足够的空间供我自愈,所以每每在人世难捱,我总是迫不及待奔赴一场旅程,我知道前方总有什么在等待我,无论花虫鸟兽山川大海,无论披星戴月沐风栉雨,宁愿在草木人间的怀抱里静静睡去,繁华落尽我还是我自己。
不过,像片中女主在旅途中“捡恋人”这种“美事”从未发生过,倒是对片中的某个场景心有戚戚——在电影院里,Jimmy和Ami看完《情书》后哭成了SB,竟然忘了彼此表白……我一直很喜欢岩井俊二的《情书》还有光良的《童话》,《童话》的MV就是关于《情书》的,剧情也与本片大同小异,似乎“纯爱故事”的套路永远也跳不出这种调调……曾几何时,情窦初开的我也曾迷恋于这种爱得死去活来的剧情,以为那就是最浪漫的事,也曾异想天开编了一个故事——几个喜欢《情书》的大学“死党”,历经了与电影中类似的情感体验(还有幸被刊登在杂志上),再后来,我陷入几场无疾而终的恋爱,总是习惯性地把《情书》安利给喜欢的人,只是最后的结局并不如人意,但我也明白,无论爱与被爱,获得与错失,都是人生中独一无二的经历……人总要独自经历独自成长,庆幸的是,如今那些青春的幻影我已不再迷恋。
2018年11月《你好,之华》上映,我终于见到了心中的偶像岩井俊二,2021年5月20日《情书》在内地复映,无论是在网上还是电影院里,我前后刷了几百遍《情书》的事,偷偷喜欢中山美穗柏原崇酒井美纪很多年,无数次循环Remedios的电影原声,在借书卡背面小心勾勒年少剪影,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大喊着“你好吗?
我很好”,还有我曾一度使用“藤井树”这个网名,与各地豆友频繁交换明信片,感受书信带来的纯粹乐趣……所有这些几乎没人知道。
事实上,我的青春曾经真真切切与《情书》这部电影绑定在一起,以至于多年后物是人非,我对《情书》诚惶诚恐(甚至很怕重看),因为太多回忆如浪潮翻涌不止不休,一遍遍冲击着我不堪一击的堤岸。
若要往前走,就得放下回忆,但这并不代表我遗忘了,恰恰相反,关于《情书》的一切永远都在,在我心中的某个角落安好如初。
某种意义上,电影是一粒时间胶囊,看一部电影就是在观看曾经的自己。
时过境迁,如今恍然回首,那些懵懂青涩的狼狈日子,却是我一生中最美的回忆。
这些年世界乱套了,而我的心也早已倦了。
平时几乎很少出去旅行,即使非要出发,也是去一些比较近的地方,不为旁的,主要是散心,也渐渐明白随遇而安的道理——提醒自己,要放下目的去感受旅行的过程,要善于从细微处发现生活,放慢节奏,停下脚步,看清楚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最美的风景不在远方,而在自己心里。
其实旅行可以复杂也可以很简单,旅行并不是与人攀比,不是为了打卡发朋友圈,甚至旅行也不是为了发现自己……就像《第二人生》唱的那样,“生命不是过程,而是美丽旅程。
”,不一定要有目的地,旅行完全可以是毫无负担的,彻底放空,什么也不为什么也不想,无欲无求就一路走走停停。
人生在世有所追求,时时刻刻都是旅行,每天都是独一无二的旅行日。
片中有这样一句话——“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
”如果累了就放下吧,放下执念,放下爱恋,放下过往,清空心灵,拥抱一切,好好说再见。
从今往后,珍爱自己,善待生活,在人生旅途上且行且珍惜。
诚如丰子恺那句,“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惧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愿你梦想成真,愿你旅途长远,一路繁花似锦,朗月清风。
2024年5月21日
很多时候,两情相悦的恋人未必能走到最后。
尤其是在从学生时代步入社会的这个动荡不安的人生阶段,爱情既甜蜜又沉重,成为许多遗憾和放不下的开端。
我们那时太年轻,还没学会如何应对这种复杂局面。
「错过」因此成了常态。
当你成长为大人,回首过往,才发现那个人留在你手心的泪水十几年仍未干涸。
原来,你已经错过了那个你最不想错过的人。
也是在此时,你渐渐明白,爱情并非命中注定的相遇,而是必然的错过。
因为相爱,所以希望对方能过得更好。
与其相互折磨、妥协退让,维持一段「关系」,在最适合的时候说再见,才能让你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虽然错过,虽然遗憾,但我们曾深爱过。
爱情的过程大于结果,一纸合约无法永恒。
在看《错过你的那些年》终极预告时,你我不禁多次发出和Jimmy一样的感慨:若当时能勇敢表达心意,人生是否会不同呢?
美好的悸动发生在18年前的台南盛夏,而留在岁月里的,却是无尽的错过。
我们都清楚,人们总会美化未曾选择的那个选项。
许多事情没有结局,便是最好的结局。
有些人即使「错过」,也是最美的「爱过」。
你翻开当年的同学录,发现喜欢的人被放在第一页,尽管纸张已泛黄,记忆却依然清晰。
你们曾互相借用公共课,也在小卖部合力拿下冰柜最底层的汽水。
那段青涩的爱情,那丝甜蜜足以让你回味一生。
爱过,错过。
够了,无憾。
记得之前推荐过一首歌,是刘若英的《写给十五岁的自己》。
我们人哪,常在年轻的时候期盼未来,又在年纪大了之后,怀念住昔。
“往昔”是你曾经不屑的“曾经”,此番回首,是后悔,还是释然?
电影《青春18x2 通往有你的旅程》在内地上映的时候将题目改成《错过你的那些年》,简直遗憾,因为在我看来,这根本不是一部爱情生影,而是36岁的自己与18岁的自己的一场心灵对话,是一个中年人写给青春的一封信。
这个中年人叫吉米,和所有人一样,忙忙碌碌,不断追逐。
他有过成就,自己创立游戏公司,设计网络游戏。
他此时遇到巨大的困境:设计被否。
他的努力崩盘,不得不只身退出,黯然辞业。
怎么办?
他从打拼了十多年的台北回到故乡,灰头土脸。
我觉得这个岁数的中年人是社会上最不容易的一群人。
相对初出茅庐的小年轻来说,他们也许积累了一些资源和经验,或许显得游刃有余一些。
可时代瞬息万变,也许那些他好不容易练就的技能都在淘汰,他只能重新再学,而此时精力,智力都较之不足了。
很困难。
同时,“三十五”这个数字是重大的分水岭。
35+就意味着机会大门的关闭。
他们往往又上有老,下有小,所以他们的失败成本极高。
青年人可以跌跌撞境,可中年人在一次失败后,很可能会沉没。
太困难了。
那么,他该怎么办?
他开始整理过住,打开过去的房向,坐进去,看看旧物。
对于未来没有什么期许的中年人,正适合沉浸在他长久的“过往”中。
青春的天真与纯粹,最适合治愈人心。
他翻到了一张明信片,信里有18岁的自己,那个夏天,他高考结束,在一向很有爱的 KTV 里打工,然后遇到了一个日本女孩阿美。
信里有远方的祝愿,当年回到日本后的阿美鼓励他为梦想而奋斗,情真意切。
时隔那么多年,那张明信片还是香香的,仿佛那段依然鲜活的岁月。
于是,他背起他的行囊,像当年的阿美一样,踏上了旅途。
这次换他去阿美的故乡。
他碰上了一个在日本经营饭店的台湾人,这个人有一次来当他出差,从此就定居在了这里。
他当年应该如他般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他随遇而安,潇洒的态度影响着他。
他碰上了一个出来旅行的18岁日本男孩,这个男孩正和他当年的年纪一样,18岁,刚考上大学,面对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他很开朗,拉着吉米冲向茫茫无边的雪地,化解了他的惆怅。
他碰上了一个热心的女店员,正在玩他当年设计的那款游戏,在他的指导下一路打到通关。
为了报答他,她送他去雪地和大家一起放天灯,他的灯上写着祝愿,看天灯飘向夜空,得到了慰藉。
最后,他到达了阿美的家,收到了她母亲留给他的那本旅行画册。
这本封存了十多年的画册里记录下阿美在台湾的点点滴滴,那些他最熟悉的事物一幕幕在他的眼前掠过,他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站到十八年前。
18年前有他茫茫的梦想,怯怯的喜欢、隐隐的不舍,有晴空、篮球、电动车和夏天。
她如此得热爱着这个世界啊,怎能不叫他流下泪来呢。
那年盛夏,此刻寒冬,在电影的镜头里皆是万般美好。
那年万物伊始,此刻风尘仆仆,都是一样的。
“36”,是两个18,是更浓重,更盛大的青春。
还是日本X台湾青春电影的味道。
台南闷热的盛夏,穿插着只见刺骨的雪原。
与记忆里的青春一起,凝成一幕幕抽帧的画片。
篮球场肆意的少年,初次问好的腼腆。
骑机车到海边,画下夕阳里你发光的侧脸。
一起坐火车去九份,逆着汹涌的人潮勇敢牵起你的手。
在天灯放飞的时刻,许下的是和你有关的心愿。
在通往你的旅程中,我怯懦地绕着远路。
和偶然识得的朋友交谈,寂寞地按下内心的快门。
然而旅程的终点,只剩下我。
因为你而变得更好的我。
即使长大后的生活不尽如人愿。
可还好有电影。
带你回青春的记忆里重走一遍。
你爱过的乐队,你喜欢的电影,有人替你记得。
你有过的遗憾弥合了,分线器的另一头,听到了他说的,别走。
电影最后,Jimmy回头望向Ami的眼神,仿佛看到了张震的影子。
而成年后偶然看到夕阳片刻的分神,你想起的是谁?
透过《灌篮高手》的镰仓、岩井俊二的《情书》,五月天(MR CHILDREN)的歌声,入夜后昏黄的灯光,JIMMY和AMI初次见面,这朦胧的爱让我们想到了藤井树和藤井树之间的过往。
在这个新时代的天空下,就连爱情的苦难有了新的阐释,新的生机。
看完后感觉电影淡化了东亚爱情艺术的宿命色彩,又或许是我们见多了太多退场的人生过客们,另一边是白驹过隙,拿到十八岁上集剧本的JIMMY是无所畏惧的少年,喜欢看《灌篮高手》,表达爱意却是羞涩的。
转眼间,拿到十八年后下集剧本的JIMMY是三十六岁的成年人心有灵犀的时刻,JIMMY生命意义的迁徙给人带来一种平和、安稳甚至有几分熟悉的感觉。
这位成熟的成年人JIMMY需要面临社会的种种考验,懵懵懂懂地走上社会之路,面对现实力不从心,再也没有人会原谅曾经迟到的他。
那么远方的AMI成了JIMMY人生转折时的一个小小切片,寻觅自己遗失许久的青春时光板块与流逝的光阴,找寻雪国里的珍珠——AMI。
面对道枝骏佑演的少年幸次,JIMMY像是在边缘望着某个世界的旁观者,幸次是三十六岁JIMMY再也无法抵达的岛屿,也是他的黄金时代。
道枝骏佑的幸次与雪国是神圣的,他们完全敞开彼此,交付秘密。
您有没有脑海中闪过转身离去的少年幸次去哪里摇动一颗心,去追逐一个身影,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道枝骏佑的幸次是青春的无限符号,是一个很美的青春概念,他也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路径。
JIMMY皮囊如故,卸下沉重的外壳后,他告别了青春的过往,是释然,是妥协,和AMI跨越时空的对话 找到了自己永不磨灭的理想。
AMI从来没有离开过JIMMY,她让胆怯而止步,退缩的JIMMY拥抱了生命中的宽厚与温柔底色。
电影里给JIMMY的岁月充分展现的舞台,将每一个时代旧物的细节描绘,将人物的遭遇呈现在我们面前,堆砌了一种真实,有代入感,这种熟悉的感觉弥足珍贵。
JIMMY会记得一款香水的名字,流逝的时光。
我们也会记得一种情感,夜迢迢,路漫漫,唯有相知相惜。
放下听筒,清晨的闹钟不断在响,我们从白月光身边经过,走开了,走远了,回头望着他,暮色中,白月光越来越模糊,泛白发黄,宣告一切结束。
期待了一年之久的《青春18✖️2》,是一场关于旅行、爱恋、生死的时空对话,更加像是给影迷朋友的一份礼物。
《情书》“你好吗?
”的雪景呐喊问候,影院门口贴着的海报《蓝色大门》,《悠长假期》那个一个人投着篮球的少年,两人骑着电瓶车在大马路上欢呼场景幻视《想见你》,同样和《余命十年》关于生死的的一场探索,你一只耳机我一只耳机让我想起了《花束般的恋爱》中说的音乐用耳机听,左边和右边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只戴一只耳机听,那就是另一首歌。
这也是暗示着一种分别的结局吧。
“我们以后会变成怎样的大人呢?
”最近在很多电影中看到这台词,《年少日记》里那个悲惨命运的有杰,《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里那个幸运可以选择人生的真人。
另外看完影片最想讨论的是:独自旅行。
很喜欢剧中的一些台词,“正是因为旅程中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才有趣啊”,前段时间一直在思考独自旅行的问题,最喜欢影片中的片段应该是道枝骏佑和许光汉在电车上的那场戏吧:“跟我一起按下心中的快门”,也许真实不会遇到影片中那么多不错的路过的人,看完电影但真的想尝试一次一个人的出发。
一位再也见不到的朋友,一片再也看不到的风景,但我一定不会忘记相处的时光吧。
也许有这样的漫无目的也不错。
原始 自由 和纯粹,这是成年人无法回归的青春。
“未必有所成才算活着,只喜欢看天空、散步、吃披萨的人生也很好。
我来这世界,只是为了看花怎么开,水怎么流,太阳怎么升起,夕阳何时落下。
经历有趣的事,遇见难忘的人。
”希望你我都能经历有趣的事,遇见难忘的人。
(剧透,慎读)完全没有做任何功课的情况下冲着卡司来看,结果全是惊喜(还好没有任何上下文),在后半开始和周围的观众一起掉眼泪。
当明白整个剧本到底在讲什么的时候,每一秒钟我都在拿这部电影和《ぼくは明日、昨日のきみとデートする》作对比(一度以为是同一个导演),无论是核心剧情和概念(时间,但这一部略弱),还是节奏,都相似(但客观讲《ぼくは明日》的核心概念要高于这一部不少)。
每一帧都在提醒我,果然自己沉迷的就是这样的叙事,以及最经不起触碰的就是时间概念的演绎。
开篇确实有些尴尬,在于许光汉的日语和他的演技,但是很快这些都会被生动的剧情所推进。
清原果耶不管是她的演技还是这次的角色都太うまい了,成长惊人,这个角色简直就是为她量身打造。
直到黑木华出场其实故事的主线还是没有明朗,但是我当时就已经在酝酿对电影的观感了,毕竟连喜欢的黑木华都来客串(可惜很快剧情的发展让我把当时的感想全部推倒重来…)故事的高潮和《ぼくは明日》一样开始于埋藏在电影里的一个谜底的揭晓,你会开始跟着剧情甚至自发地去回忆之前剧情的细节,开始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的同时掉下眼泪,开始思考起他们的人生乃至你自己的人生。
时间概念奇妙的地方在于它如此轻易地拨弄人心。
结局并不重要,毕竟高潮和对时间概念的演绎是核心,它们一起决定了结局。
很可惜这一次的演绎输给《ぼくは明日》的地方在于它没能逃脱疼痛文学的弊病,虽然我并没有很在意,但是落了俗套。
同样的导演其实拍过非常类似的另一部小松菜奈主演的《余命十年》,但那部电影就完全是失败之作。
最后再一次庆幸日本的“中二”青春文学依然活着,自己依然还是那个自己。
题外话,其实岩井俊二前几年的《ラストレター》也很不错。
看到许光汉的时候,我对本片有几分轻视,从《想见你》后他就被贴上了深情男的标签,无数次重复着令人混淆得叫不清名字的青春爱情故事。
我以为本片也是。
很老套的开篇,失意的熟男,看见与青春有关一张明信片,陷入对往事的追忆,然后带着几分冲动抛下商业伙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看着Jimmy慢慢悠悠的,在最冷的冬夜偶遇同样来自台南的小店伙计,到镰仓高校前站打卡,搭乘最慢列车步入雪国天地,网咖看见自己创作的电游,去看天灯......中间夹杂着与日本气候两极的台南风景,以及18年前台南暑假的旧时光。
Jimmy站在皑皑雪地上,冲着远山大声喊出“你好吗?
”我以为他只是在复刻一段经典的画面,毕竟《情书》中博子在几乎一模一样的场景里做过同样的事。
那是无法承受与爱人从此阴阳相隔的痛苦,将无处宣泄的入骨相思交予雪地,彼时我并未意识到他与博子有什么共同之处。
直到影片行将结束。
原来,这是一场蓄谋了18年的旅行。
原来,Jimmy也再不能见到爱人了。
原来他不紧不慢地踏上旅程,选择与爱人的故乡福岛相反的方向开始,是因为那儿已经没有等待着自己的人。
原来他此行所见的风景踏上的土地,都曾与所爱之人有过交集。
原来他在“吹你吹过的风走你走过的路就算与你相拥”。
18年前Ami在电影院里因为《情书》的故事哭得泪崩,一旁Jimmy茫然不知所措的模样,交错着出现,没人知道,那晚拉开了他们间告别的序幕。
Ami无法按捺的心动是终结台南行的原因,明知道不可能抵达实现梦想的那一天,也见不到真正长大的自己与爱人,就将一切交给了平溪夜晚冉冉升起的红色天灯,再用一个与结果有关与时间无关的约定,安抚不能拥抱的爱人。
不明真相的Jimmy努力过,他期期艾艾地说出寒假想去福岛的愿望,换来Ami义正词严的拒绝,但他并未因此放下爱情,他以为只需达成爱人提出的约定。
于是,在完成第一款电游后拨通了Ami的电话,镜头拉远,给了他瘫倒在地的远景。
真正的故事层层包裹得严实,在交叉叙事里一点一点剥去所有人青春记忆里的大同小异,邂逅、相识、心动、约定、疾病,不得不来到的分别环节,任选其中之一或是其中之几,哪怕是全部选中,都不见得会让我有什么触动,却在看清那张明信片上的风景时,与Jimmy一样热泪盈眶。
18年了,你想与我分享的景致一如从前,而你,却不能在我身旁。
那是一种怎样绝望的深情呢?
许光汉演出了Jimmy极致的想念与心怀念想,心的角落有满满的爱,让他18年来始终拥有着爱人陪伴,不曾寂寞。
可以说是《情书》的姐妹篇,博子在恋人离开后去追寻他留在这世上的痕迹,Jimmy也在做同样的事,他们在时间里明白“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但真挚的感悟没有磨灭。
生命是短暂的,而爱情是永恒的。
有一个可以思念的人,就是幸福。
”影片的最后,Jimmy说与青春告别了,或许他终将开始有别于这十八年来的生活,但我知道,Ami的爱会越了岁月一路相随,温暖他的往后余生。
Ami曾经说过“旅行的目的不一定是改变,也许是为了审视曾经走过的路。
”同样的话小店的台南伙计也说过,这是他们有所经历后的领悟,初听时的Jimmy并不懂,但在旅行之中明白“我们在旅途中,边流泪边寻找,学会心里流着泪,脸上挂着笑。
”那本记录了台南那个暑假的画册,是Ami留给他的情书,让他知道自己曾经被这样一个女孩儿深深爱过,并陪伴她度过生命倒计时的日子。
我跟随着页面的翻开回到十八年前,与Jimmy同哭同笑,最后在俩人同框的天灯之夜与共骑摩托画面前,不再淡定。
一直佩服日式风格的影片,总在淡淡地讲述人间的生死悲欢,却在不知不觉中将情感充斥其中,让人感同身受地哭成狗。
很简单的爱情故事,很伤感的意难平。
愿世上所有的人都能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而后携手同行,白头向老。
2024.9.30. 于福州
你永远不知道你所见的人什么时候会和你道别,也许下个转角她就在那等你 ,也许再也不见不到这可以是友情也可以是爱情更可以是一面之缘善良之人这是一场旅程 坐着电车 漫无目的只是想去看看你生活过旅行过的那些地方,也许绕了半个地球 也许会碰上 但是世间没有那么多如果啦人生的旅途或许有一个再也见不到的盆友,但是我不会忘记这位“老友”。
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停下脚步看看自己,才能看到人生中什么是最要的事情对自己我们彼此约定着当完成梦想后再见 就像藤井树等不到藤井树一样jimmy 也等不到ami没能完成她们的约定。
记得当时我也独自坐着电车穿越了关西从濑户内海来到とっとり也是冬天 这样的雪景 太多时候当一场旅行有了人生历练让旅行有了意义而旅行又增加了人生经历它们就是在这样双倍的给养我们人生成为大人懂得爱人 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 。
伴随着五月天的声音伴随着岩井俊二的loveletter纯粹的日式X台式纯爱片电影通过男女主人公两段式视角 让人看到了一件事的两种感觉起初以jimmy的视角讲故事 误以为ami是冷漠的后面通过ami 的视角完整了故事闭环原来如此啊这样的转折让这段未开始过更没结束的爱情画出了天灯划上星空。
ps 以下都是我的碎碎念 许光汉的脸35岁可以演18岁ami要是换成小松菜奈那该多可爱jimmy让我想起了我青涩的样子 不敢主动 木讷笨拙 表达不出来爱和喜欢我错过了那个我喜欢的人也喜欢我的人
俩人不咋来电,演起来也很像喝素汤。剧本像是AI写出的,二十年前老掉牙的故事,现在还要让年轻人埋单,换演员不换内核,但不知现在年轻人相信爱情的还有多少呢。《灌篮高手》和《情书》还嫌被用的不够烂吗,这三十多年日本影视动漫也停滞了嘛,不能来点新鲜的?同时期别的也可以啊。叙事、拍摄、元素整体都陈旧。
对不起,我已经是个狠心的大人了。情节、台词、角色设定都特别老掉牙,不知道现在20岁左右的年轻人会不会喜欢,但是我20岁的时候,看得电影可比这好多了。解锁了各个发型下的许光汉。女主是《翱翔于天际的夜莺》的其中一个女主角,那是讲高中生的故事,也比这电影有趣。
浪费时间。
从来没觉得拍电影这么易如反掌,到底是什么人被感动,对电影里每一次转场和联动都料事如神的感觉真的很无助😇我和tt精打细算地挑中了最烂的片🙏
3.5分。日本找寻之旅,用手账,《情书》,绝症,插画,日本演员的选取——湾湾是真喜欢!很好的风景,轻易被镰仓灌篮风景戳到。
拍给初中生看的。许光汉也救不了。
*画面非常美,80%是日本旅游宣传片,20%是台南旅游宣传片,配乐也恰到好处*故事本身很老套,就是女主旅游途中结识了男主,女主患病但隐瞒,并且面对男主的示好,以她有男友为由拒绝,但两人其实相爱。后来女主因病去世,多年后男主因工作上的不如意开始去旅行、去寻找女主一路走来的足迹*第一次get到了许光汉的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帅,但可以是可可爱爱的阳光男孩,也可以是清爽文艺男,演技也是OK的
看到主创是日本导演,就明白了,全片充满了日本人看台湾的殖民地领主“上目线”感,就像英国人眼中的印度一样。日本人在台湾的自我优势感可真不是一般强。日本女主在台湾干嘛都有人鼓掌、还都是夹子音、还要跟她合照、还能拯救一家店…台湾明明到处都是日本人,女主只是因为是个日本人,就像个珍犬一样被各种夸夸夸,实在太莫名其妙了!只有和道枝打雪仗的部分好看,如果片子只讲道枝骏佑和许光汉一起旅行,那到冲脸也好看的。
Reru du Temps,流逝的时光,十八年老陈香,闻一口,就上头。
许光汉巨大的脸让我想当然的以为这是台湾故事片。故事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讲国语。但是自从许光汉开始旅行了之后,就慢慢日本化起来。张孝全,明媚的日本少年,黑木华,松重丰,黑木瞳……每个拉出来都可以成主角的人儿啊。就像列车经过隧道一下子进入雪国的那个瞬间,一下子被击中了。那个被拉出来回忆的著名爱情故事片叫情书。这也许是对岩井俊二情书最好的致敬了。只不过这次情书是绘本。20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被这种纯爱和人生的不圆满感动的哭红了双眼,如同剧中少年少女初见情书被打动的样子。以为已经对这些免疫了的我,再次哭红了眼。最后才发现,这彻头彻尾还是个日本电影。许光汉真好。里面所有人演的都很好。
果耶好灵动好美好美,有一些很好的片段,比如道枝骏佑在电车上那part,其实这个故事最适合做成《36》那种方向,但最后整体都还是太风光片太糖水太陈旧,最忍不了的是作为公路片路上每碰到一个人许光汉都要把自己和初恋的事给人深情演讲一遍,你疑似有点ego过大过于自我感动了哥。
集台湾+日本小清新爱情片桥段之大成,调性是喜欢的,故事也没太多可说的,只是感慨台湾和日本竟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许光汉的日语说的可真不错。
有些人突然出现在你的青春里 然后就永远停留在了你的生命里 36岁的年纪 踏上旅程 追寻18岁记忆里的她 一路遇到了同样来自台南的刘大哥 18岁的学生幸次 网咖的店员 从镰仓出发 见到了雪国 放了天灯 回忆渐渐展现 绕着远路终于来到福岛只见町 和Ami做一次好好的告别 腼腆的比自己小4岁的台湾男友 好喜欢这样的叙事风格 好喜欢每一处的景色 好像跟着jimmy一起在旅行 片尾终于响起Mr Children的歌声 希望我们的旅程能永远继续 (许光汉的少年感绝了 36岁和18岁 不一样的帅气 演技真的很好 讲了好多好多日语!和清原差一轮但是演年下hh micchi好阳光小狗 下次合作点不一样的啊~蓝色大门原来和情书是一个年代在台湾上映的 这部电影卡司真的好棒
有种不知所以然的土气。另外,现在日本小年轻男演员怎么那么喜欢用嘴演戏……
藤井道人的目标是拍一部《情书》那样的纯爱电影,故事框架跟《情书》差不多,男女主角第一次约会就看到了岩井俊二导演的这部电影,只可惜剧本太糟糕了。到了这里,是那种一趟旅程就能治愈受伤的心灵的故事,故事太套路,台词很矫情,道理很鸡汤。18年前的部分先用男主的视角讲故事,18年后又加入了一段女主的视角,最后还给了一个反转式的信息量,说女主当年就癌病死了,男主在踏上这段旅程之前,他早就知道了结果。不知道你是如何看到旅程的,一趟旅程可以治愈一个受伤的心灵,还是旅程结束之后,你回到离开的地方,当初的问题还在等着你解决?反正按照编剧的套路,男主最后被旅程治愈了。不太喜欢这种套路化走马观花的故事,纯爱片没过时,只是这部写得太俗套太鸡汤。
色调暗沉,压抑,平淡,日式清新+台式青春谨以此片纪念我逝去的18岁的青春,18岁的初次悸动,18岁的初恋女友。
错过你的那些年,爱情至死都是青春期!
日料店老板问许光汉是哪个高中,我脑海里直接:凤南高中!
平平无奇的绝症爱情故事,但胜在它不耍任何花架子,就只是踏踏实实地拍共处时刻的甜蜜、回忆的牵挂、真相揭开的痛楚;搭配上两地打动人的风情,许光汉“男大”感,都已经让它足够在近些年惨烈翻车的爱情片领域博得一个位置。比较共感的一刻居然是屈哥饰演的父亲对“Jimmy”那般夏季爱情勇敢留下铭记的说话,仿佛魂穿七年前的Michael Stuhlbarg对着“Elio”…唉。
豆瓣现在的年轻人屎吃多了吗,这玩意儿7.4,show don't tell这么简单的道理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