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or辰龙,年岁不详,传说中某帮(当然不是丐帮啦,而是传说中掌握全人类的帝帮)的帮主??
与某年某月某日神秘消失,为了防止帮派大乱,帮主的好基友凤姐带领帮中弟兄开始了寻找龙哥的计划,途中凤不幸被一阵妖火黑化变成了疯,疯带着来自黑暗世界的魔兵传说中战斗力最强的黑暗斗士对帝帮的弟兄们开始了各种围捕绞杀。
帝帮毕竟是通天彻地第一大帮,帝帮的兄弟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根据帮主失踪前留下的线索,帝帮的兄弟很快锁定了一名小女孩,小女孩捡到了帮主身上跌落的神龙之鳞,神龙之鳞是打开帮主身上神秘力量的钥匙,帝帮弟兄杀破魔兵的重重围堵,最终用神龙之鳞唤醒了被困在穷极黑暗之地的帮主,并在紧要关头粉碎了终极邪仙boss的阴谋,拯救了世界,从此世界又重新恢复了一片祥和。
胡不鬼/文本片是华人导演胡陞忠的导演处子作,作为视觉特效工作者,他曾参与过《蜘蛛侠1、2》、《黑衣人2》、《贝奥武甫》以及台湾的商业类型精品《诡丝》等闻名遐迩的大制作影片,多年在视觉艺术上耕耘的经验,被他悉数用到了这部以十二生肖为主角的动画片《龙在哪里?》中。
影片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十二生肖中的龙失踪了,如果不按时回到岗位,不仅十二生肖动物面临重选,人间更将迎来大乱,至此,一个可爱的人类小姑娘小珍和其他动物一起,踏上了寻龙之旅。
其间的过程,混合了搞笑、温情、友谊甚至一点点励志和悬疑元素,共同组成了这部造型风格独特、趣味老少咸宜的动画影片。
影片的潜在观众设定是具备野心的,这从选择全世界华人都异常熟悉的十二生肖文化作为故事背景可见一二,每一个对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华人相信都不需要在观看前做功课;台湾鬼才导演苏兆彬(双瞳、诡丝、剑雨)参与了故事创意,影片将传统的神话故事、神仙体系和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当下城市家庭的喜怒哀乐与天宫玉帝的歌舞升平,以及动物仙界的鸡毛蒜皮,通过这个故事毫无违和感地结合了起来。
故事结尾,仙界的四大天王和仙女们弹着琵琶、操着麦克风,劲歌热舞,普天同庆,恍惚让人回到了“人神共处”的时代。
导演似乎要说的是,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如何进步,有些传统应该延续下去。
同《功夫熊猫》一样,这类动画片总少不了幽默搞笑的成分,这个重任落在了奶牛、小羊、小猪、大马等一众仙界的动物身上。
重新评选十二生肖的情节可谓一个完整的叙事段落,各种动物以铁人三项赛的形式比赛谁可以最终胜利到达终点,就可以入选12生肖的行列。
中间各种无伤大雅的使坏,险象环生的比拼,都有着视觉化的趣味及合家欢式的娱乐氛围,适合各种年龄的观众。
作为一部动画片,影片的结局不消说自是happy ending,但并不是简单的“完成任务”,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的角色,均迎来了自己的人生进阶,小女孩小珍一家的重归于好与人间仙界的重回秩序同步完成。
作家格非曾言,乌托邦其实并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但却可能存在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里,作为一名海外华人电影工作者,导演胡陞忠在此用电影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技术是新的好,但人与人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人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我们可能还是要向过去,要向老祖宗多学习。
(完)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票房大卖带动了华语动画风潮,让人们看到有质量有创意的华语动画,一样能够创造出真人大电影的爆棚级大卖,目测2015年底到2016年又有一大波华语动画强势来袭,《龙在哪里?
》就是其中野心勃勃的一员。
影片瞄准中国人标志性的吉祥物“十二生肖”这个大IP,用类似于《麦兜》的温润南派动画风格作包装,打造了一个人类小女孩同十二生肖寻找失踪的“龙”,从而在天界重新举办的生肖排位赛中,帮助十二生肖保住生肖地位同时拯救世界的冒险故事。
贴近生活令人倍感亲切的动画场景打造、大量拟人化的逗趣生肖动物形象、轻松诙谐的喜剧风格、真挚动人的友情和亲情表达,共同形成了本片的丰富而独特的看点。
在故事层面,《龙在哪里?
》将天界十二生肖同人类小女孩主人公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展开寻龙冒险。
天界要重新举行生肖排位赛,而此时十二生肖中实力最强的“龙”却不见了踪影,于是猪仔、羊妹、老马哥作为先头部队下凡寻找龙,他们携带了一片能够提供线索的龙鳞,结果龙鳞被笨手笨脚的猪仔搞丢,却意外被人类小女孩小珍捡到。
小珍正经历家庭失和的困扰,严厉泼辣的母亲经常责骂她和父亲,让她产生了离家出走的念头。
而当寻找龙鳞的生肖们出现在小珍面前的时候,她突然意识到这是个离家出走的好机会,于是她骗生肖们说她知道龙在哪里,想趁机让生肖们带她去游乐场玩。
但半路上生肖们的死对头蟑螂和面善腹黑的凤凰暗中捣鬼,导致他们经历的一系列变故。
结果小珍的谎言被拆穿,龙鳞也被凤凰抢走。
后来善良的生肖们原谅了小珍。
而小珍决定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生肖们,从而拯救因生肖失衡给家庭和世界带来的灾难。
终于生肖们依靠小珍的手机定位救出了被凤凰囚禁的龙,于是生肖们火速赶往生肖排位赛现场,在战胜了凤凰和蟑螂的阻挠后,十二生肖终于保住了生肖的地位。
从故事上不难看出,本片走的还是典型的儿童动画路数,简单直白,善恶分明,情感也十分单纯真挚,向小朋友们传达了邪不胜正、团结一心的正能量。
《龙在哪里?
》在动画方面的艺术特色在于,虽然用到了“十二生肖下凡”这个神话设定,但整部影片的画风并非天马行空、奇幻瑰丽的架空模式,而是采用了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偏写实模式。
片中小珍生活的家庭场景、马路街道以及田野风情,无论是景观还是人物都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别无二致,街边的标语、报栏等细节也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让人看了倍感亲切。
还有诸如仙二代、翻墙、手机定位等带有典型的当下时代气息的词语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十二生肖的性格定位也并没有太多仙气,既不会法术也没什么强大的超能力,而是充满可爱亲切、个性洋溢的世俗气息。
猪仔就像你的某个笨手笨脚的呆萌小弟,羊妹就像你的某个萝莉外表、御女内心的女同学,老马哥就像你的某个乐观开朗、卖帅耍酷的老大哥,每个角色都是“生肖面孔人类心”,喜怒哀乐、情绪思维都与人类别无二致,只是经过萌化的3D生肖形象包装,而显得更加可爱罢了。
片中的大反派蟑螂的形象则被设计得十分诡异恐怖,浑身上下由各种丑陋的物件拼接而成,简直就是个蟑螂版的木乃伊,这种又丑又可怕的角色在儿童动画中还是比较少见的,也体现出影片创作者某些恶趣味的重口味倾向。
整部影片的喜感不是那种时时让你笑翻的无厘头恶搞类,而是那种令人被轻松愉悦感包围的温馨类,再加上由台湾音乐人打造的多首好听的主题曲和插曲,从而让整部影片充满乐观与阳光。
影片还将生肖中的奶牛和猛虎凑成一对,居然毫无违和、情趣十足,也属于脑洞大开喜感发挥哦!
个人认为,本片最令人印象深刻之处是情感表达有着同类动画片没有的真挚感与深度,不惧揭开真实家庭生活中的情感阴暗面,点出中国家庭情感沟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家长们发出关注儿童情感健康、营造幸福家庭的呼唤。
片中小珍的母亲是生活中常见的那种“母老虎”家长,虽然持家的重担一肩挑,但性格却蛮横霸道、无理取闹,对小珍的爸爸百般羞辱、对小珍管教严厉,正是这种失和而压抑的家庭情感状况,才让小珍产生了离家出走的念头。
虽然这种家庭情感问题在片中被归因于“生肖失衡,天下大乱”的设定,但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之前,《龙在哪里?
》是一部让我有较高期待值的作品,但看过之后难免有失落感。
整个影片色调灰暗,情绪压抑,特别是在立意方面,无法让我产生认同和共感。
把龙关起来,再让代替它的凤凰变坏,以使自己(蟑螂)成为新的生肖,这个故事几乎毫无逻辑感。
与其问龙在哪里,倒不如问问这个故事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如果说只是为了解救十二生肖、解救人类,而丝毫不涉及找寻者和他者的醒悟的话,那这个故事真的就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寻龙记了。
甚至,它还不如片中老虎与牛相爱的支线剧情来得有趣和让人回味。
影片洋溢着既得利益者对他人的强权与歧视,这集中体现在终极反派蟑螂的身上。
蟑螂为什么没有资格成为十二生肖,难道就是因为它们是登不得台面的、被人认为是肮脏龌龊的动物吗?
为什么同样是新四害中的老鼠就可以做十二生肖呢?
蟑螂搭在羊身上,通过竞赛取得了名次,和当初老鼠搭在牛身上取得第一的名次有何本质不同,为什么就要落到个被鸡吃掉的命运,后者不才是赤裸裸地违反规则吗?
玉皇大帝处决蟑螂的最终原因竟然不是因为它的各种德行的缺失,而是它偶然间讽刺了肥胖,而天庭中包括玉皇大帝在内的所有官僚都很肥。
这种为官处事的价值观简直让人萌生了对蟑螂的同情,因为后者这时已经不是个失德者,而是个被强权处决的弱者。
最讽刺的是,在刚刚以株连九族的形式残杀掉蟑螂之后,影片马上就开始了一段莺歌燕舞。
与其说是大团圆,不如说是强者踩着弱者尸体的一场政治狂欢。
影片希望以十二生肖为题材进行创作,本来是很有文化感的,但是其所臆造的十二生肖和人的关系的世界观,根本不接地气。
影片要么集中在十二种动物竞逐成为生肖的神话世界中,要么集中在生肖与人的守护关系上,两者皆可,但唯独把两者杂糅起来,就显得混乱不堪。
生肖和人的性格、脾气都紧密关联这点,至少没有说服我能够对此认同。
一旦生肖秉性变坏,属这个生肖的人的脾气也会变坏,这个设定太过想当然,而且缺乏铺垫。
人物设计是影片的一大硬伤。
看过影片,不仅没有增加我对十二生肖的好感和渴望感,反倒让我觉得,难道生肖们就是这么一群长得如此丑的动物吗?
且不说凤凰变成人后,那种尖嘴猴腮的额脸庞怎么看怎么像《葫芦兄弟》里的蛇精,单说主人公尖下巴、小眼睛的设计,都不像个心胸开阔的人的模样。
脸大眼小是影片人物的一个共性特征,几乎所有的生肖都是这种样貌,而在今天的卡通角色审美中,这显然是个让人换台的设定。
在剧情安全性方面,影片也几无考虑。
就拿开头一段情节来说,就有几个孩子在河边追跑打闹最终落水、从窗户中逃出顺着管道滑到地面、为客人的菜中添加过量作料这些不安全的模仿点。
把这些元素当成噱头,是不妥当的。
带着“龙在哪里”的疑问,我们进入剧情,看到一半我们却发现,其实龙在哪里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个问题既不深刻,也不感人,甚至都不好玩。
一个蟑螂的地洞就能困住传说中的神兽,凤凰涅槃的构思虽然巧妙,但为什么每涅槃一次都要变换一下善恶,这种上帝视角毫无根据的设定,极大地降低了我们对影片合理性的认知。
路过地铁站,看到一张宣传图《龙在哪里》,图上几只小动物,栩栩如生,形态各异。
看着拥有大肚子,小眼睛,笑起来憨憨的猪,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缘起:与“猪”为伍猪是儿时的宠物,小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跟着爸妈去喂猪,看着它们开心地吃饭,内心也会很快乐;犯错的时候,就躲在猪圈,和猪说话,虽然回应你的大部分时候只是呼噜声,也觉得那是最美妙的声音,终于有人可以倾听年幼的心事和恐惧;长大一些的时候开始知道,除了猪圈里的猪,家里还有两只猪-属猪的爸爸和妹妹。
图片上小猪,微笑起来眯眯眼的样子,让我想到了我的爸爸,他开心的时候也是眯着眼睛笑的畅快;每次闯祸,我也总想学爸爸,以为眯眯笑就过去了,最后还是被追的满村跑。
记忆中,眯着眼睛微笑的爸爸,是最慈祥的。
那圆滚滚的肚皮,不由得想起妹妹的肚皮,小时候的妹妹总是特别喜欢吃,所以长得特别胖,开心的时候就抖动她美丽的大肚皮,狂舞一曲,并且告诉我们以后的梦想就是做肚皮舞老师。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肚皮的猪妹妹开始变得苗条,儿时的梦想仿佛如过眼云烟。
她开始为人母,有了自己的宝贝女儿,可她确是我记忆中永远那个挺着肚皮狂舞的孩子。
缘错:与"猪"相恋由于对"猪"的情节,心目中的那人仿佛就是有着小眼睛,笑起来很可爱的样子,这个人,遇到了,在错误的高中,一见倾心。
张爱玲说过:"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种缘分;在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一种不幸;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种无奈;在错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一种残忍."我们却在无奈里爱的义无反顾。
抽屉里,还放着,你上课偷画被老师抓包的猪仔画,虽然和今日我所见之漫画相差甚远,我却视如珍宝;脑海里,依昔记得,那张圆滚滚的脸卖萌得天下无敌;乡村小道上,你远去的身影,历历在目。
猪哥,虽然回忆太沉重,有时还是忍不住。
不念过去,的确不容易。
不知大洋彼岸的你是否安好,是否还是眯眯眼,大胖脸,是否想起我。
如果世界上出现了那么一个人,其他的人就都成了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于是日子如汉子般过得风风火火。
缘续:与"猪"再会看着《龙在哪里》海报上那只猪,我就告诉自己,不管如何,我不会错过这部电影,因为它太像我爱的你们和爱我的你们。
在生日前夕,异乡的自己,观看此片,应该会感动地热泪盈眶吧。
今天,电影院,不见不散。
其实我想说,本来这个片子就是给小孩子看的,大家也用不着这么喷啦。
虽然确实在配音等方面有点差强人意,但是个人认为卡通人物还是很萌很受孩子们喜欢的呀。
制作方也不容易,配音明星们也是免费加盟,估计9.9元的价格也不是冲着挣钱去的,而且发现很多影院还在搞活动送礼物,本身就像是哄小孩子开心,增进家庭亲情,甚至可以看作是做公益。
导演希望通过一部电影,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孩子们更多的了解十二生肖(不用天天都看星座),本来出发点就是好的,而且可以看出导演也是尽量的照顾了成人的口味(也许这也正是本片没有做到极致的败笔)。
孩子们喜欢而且能看懂才是关键的,最起码我的孩子长知识了(回来后跟我讨论了一晚上生肖起源),也很喜欢那些动物形象(尤其是猪、羊),我觉得这就足够了。
今年是国产动画片的大年,也是传统国漫的大年。
有众筹背景的《龙在哪里?
》没赶上龙年上映,放在这个大年推出,也不失为一种机缘。
从人间消失的龙在龙年仍旧不出现,天下属龙的人全都疯了。
究竟是因为没有龙,所以属龙的人疯了,还是因为没了龙,世道缺了一种维持祥和的信仰力量,所以人都疯了?
这个应景的问题是创作者留给成人观众思考的问题,而这个逻辑也颇符合苏照彬的风格—他是本片的故事顾问。
《龙在哪里?
》表面的故事是孩子们看到的主线:十一生肖在人类小孩阿珍的帮助下找到龙,一举摧毁蟑螂军的阴谋诡计,团结一心地守住了十二生肖的地位。
有英雄,有冒险,有游戏闯关,有“爱丽丝梦游仙境”式的成长,加上所有角色不失分寸的卖萌技术,都是孩子们的最爱。
孩子们看不到的,正是这个残酷的世界,神仙、妖怪、人类、飞禽走兽,大家在各自的世界里都有着同样的竞争、等级。
老马哥说起他的机车,称是从仙二代那里转手过来的,还说之所以要当一个拉风的rider,是因为做马也有骑别人的时候。
诙谐的口吻说出生存的不易。
还有阿珍家庭的变故,已经错乱的妈妈听到电话那头阿珍的那句谢谢你生下我,挂上电话时强忍的泪水,让人看到的也是那些被生活、社会改变的善良人。
说起来,《龙在哪里?
》问的不是龙,而是人世间的真善美在哪里。
那么多的动画电影或者真人动画都在传递真善美,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以及用传统的美术风格来传递真善美的并不多。
以阿珍家为小小的中心,家庭成员的承诺,小本经营的生趣,人情世故的美好,都从几个人类角色的言行里散发出来。
导演胡陞忠在这部戏里设定的所有角色、场景都透着化繁为简的智慧,之前片方发布的几款角色海报就让人对这种风格爱不释手,以猴子为例,闭上眼的模样,嘴角微笑的弧度,在影片中的表情也不繁杂,令画面整体表现非常干净利落。
当然猴子一开口就“毁所有”了哈哈。
看看导演胡陞忠的作品年表,还蛮让人好奇他创作《龙在哪里?
》时的想法。
他参与过的《黑衣人》、《贝奥武夫》、《蜘蛛侠》等全都是能重启年轻人世界观的作品,想来也是因为有了孩子,才会有别样的心境去创作《龙在哪里?
》这种更像是华人家长给孩子讲的故事。
如今我也是当家长的人,有时候会犹豫,睡前故事究竟该讲《小王子》,还是《西游记》,可是诺一他妈都让他通晓《西游记》呢。
想来想去,《小王子》适合孩子能看画书时自己去看,而我们的睡前故事还是得讲孙悟空、十二生肖。
就像《龙在哪里?
》存活于这个到处都是超级英雄的动漫世界里,等待的是说汉语的孩子们能进入传统文化的世界里,通过十二生肖的传说,了解自己来自哪里,要去哪里。
看了《龙在哪里?
》的首映,庆幸又一部可以拿得出手甚至可以用来去和国外朋友嘚瑟的国产片子诞生。
提起暖心动画,基本是关于记忆,关于童年,关于成长,关于亲情,关于如何面对自己的情感等问题,因为这是基于人类进化的原命题。
矛盾则主要集中在如何处理本我世界,本我与外界的关系。
《龙在哪里?
》属于后者。
抛开电影中的“人”,我对生肖世界观的构建充满兴趣。
相对论是当下影片惯用的伦理架构,即,在营造的叙事情境中隐没绝对的黑白对错。
这既是大智若愚又是烧脑思辨。
单就国产动画而言,前有《魁拔》的元泱境界,今有《龙在哪里?
》的生肖天界,二者皆用不同的叙事基调,把蕴含中国寓意的故事讲给世界,对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思想进行了广泛传播。
借用媒体报道,如果将《魁拔》系列国产动漫视作国内市场从低幼年龄段带向全年龄段转型的开山之作,那《龙在哪里?
》的出现,则从最直白易懂、便于传播的层面进一步放大了这一成果。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生肖故事加上五千年文明形成的特有价值观,让所有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作品都变得谨小慎微:无论做得好与不好,都会受到舆论口水的洗礼。
《龙在哪里?
》却很讨巧的避重就轻,在我看来,待到10月23日全国公映后,可以实现既不落俗又不被世俗苛责的结果。
未让个人私欲凌迟道德,用纯爱的视角看世界。
《龙在哪里?
》抽拨每种生肖的典型性格特征,进一步拟人化提炼,营造出诸如慢半拍的猪,聪谐的羊,“妈妈味”十足的牛、精明的猴等形象。
但创造者很聪明地止步于此,没有将人类单方面善恶惩戒的标准平移到生肖世界。
以处理“破坏王”蟑螂为例,生肖们寻龙回归后,不是消灭之,而是通过透明、干净、公平的竞争,让蟑螂肮脏的念头曝晒于青天白日下。
尤其是结尾处,众生肖在到达终点的最后一刻,面临再一次重新排名的绝佳时机,只要稍微跨出一步,可能现在领头的生肖将不是鼠。
但创造者在此处却没有大肆渲染功名,而是采取全员高度默契的方式,在互帮互助下(马驮着猪羊一路奔驰)按照原来的顺序,依次回到终点。
这是原初世界最纯粹的价值观,即便成人童心不复,也依旧能被其中的纯爱触动。
入世却不世俗,返璞归真的情愫能打败心魔《龙在哪里?
》整条故事线简单直白。
从提出问题(龙失踪,玉帝下令重选生肖),分析问题(生肖到人间寻龙,巧遇人类孩童),到解决问题(解救龙,生肖按照原来顺序重新归位),创造者在剧情中辅以人类女孩小珍与父母的互动,把教育和沟通的问题淋漓尽致地摆在观众面前。
脆弱和强大一纸之隔,属龙的小珍妈妈被诅咒后,接到小珍生日打来的电话,依旧情难自禁;家养的马听到猪仔、羊妹这对“伯乐”的鼓励,也能奋蹄向前。
许多人问我,看这个片子是否会落泪,我只能说,我忍住没掉下来。
因为道理看了很多,但依旧不能很好地用在自己身上;故事讲得简单,但肩负的责任会沉甸甸。
这是一部好莱坞视效大师策划的中国动画,有美式精致画质和娱乐属性也有中式隐忍、担当的情感。
写得稍微沉了些,但最后其实最想说一句,不用带着眼光去做任务,让自己放轻松,好片子自然会讲话。
我在网上各大团购网想选个实惠价格看看,每次都这样太麻烦了,后来发现淘宝也有卖电影票的每张25元,省了我不少力。
现在特给你们福利传送门:http://s.click.taobao.com/WxBWznx这是一个发生在龙年,有关龙不见了的故事。
龙神秘失踪了,如果月圆之前找不到龙,生肖就要重选!
小珍是一个调皮但很有正义感的10岁小女孩。
她无意间捡到一个龙的鳞片。
原来,小珍手上的这块鳞片是唯一可以找到龙的线索。
撇开了以往的狼抓羊、羊戏狼如此循环反复的儿童动画,这次终于有点新意了,10月我们约《龙在哪里》。
2015年开始对国产的动画给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国产动画能一直这样挖掘中国好的素材,希望国内的动画画手能一直诚心诚意做出好动画,希望国内的动画能在大家的鼓励中成长,也希望大家能看着中国千年来积累的文化而感到自豪和幸福。
为什么是找龙呢?
12个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中为什么偏偏是找龙呢?
对于我们来说“龙”是陌生但又熟悉的,奇怪的是我们既没有亲眼看过龙的真身,但一说到龙我们脑海中立马就能勾勒出龙的形象——青蓝色的鳞片,周身配着赤红色的鳍和龙尾,坚硬的龙角,长长的龙须,威风凛凛又神秘的隐匿在云层中。
那么清晰,就好像我们天天都能见到似的。
相比于其他11个生肖,龙总是特别的,影片中的寻龙也像是我们民族千年来寻龙的一个写照。
在中国,龙是象征着权威、高贵、吉祥,总之龙代表着一切好的事物,那么《龙在哪里》中最后找到龙是不是也寓意着事态往好的方向展开了,11生肖和小女孩找到了失踪的龙,一切都明了了,12生肖最后阻止了重选12生肖的情况,阴谋被粉碎,世间又恢复太平祥和。
龙乃万兽之首,并且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国人对龙的万千情节不言而喻,在影片中也说了,龙是吸集天地至灵至净的,讨厌污秽的东西,这亦与国人一般喜净厌污的性格一般,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
“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中国人激动、奋发、自豪。
因此“寻龙”而不是寻其他生肖是自由一番道理的。
关于龙的故事总是能吸引着我,从古至今关于龙的记录和传说多不胜数,各种各样龙的形象都接触不少,比如《西游记》中由白龙化身而成的白龙马、《哪吒脑海》里被哪吒怒抽龙筋的龙太子、《画龙点睛》中因添置了一双眼睛而破画而出的龙•••而以生肖主题出现的龙倒是十分少见,这也是我被《龙在哪里》惊艳到的地方,一个以中国文化为傲、从中国题材中创新、坚持梦想与个性的中国动画制作团队,比起一味只想抄袭、赚钱、模仿、商业的动画,这实在让人感动。
其实,看完预告和点映之后,我想说我们不止找到了龙,还找到了我们童年中从故事书上看到的、从奶奶外婆口中听到的国民故事。
《龙在哪里》在叙述一个寻龙的故事时,也将我们童年听过的神话故事娓娓拾来,比如猫与鼠在竟选生肖官时发生的趣事,比如龟兔赛跑的故事,比如母猪上树的谚语,比如凤凰欲火重生•••太多太多,一边看电影脑海却满是小时候老人家在耳边一遍遍讲着雷震子、二郎神、玉皇大帝的故事的情景。
走吧,我们一起找龙去,找你童年中的龙去、找老人家口中的龙去!
By:李方圆
故事均采用局外小孩的视角,用公路片般的模式讲述,主角不是在赶路,就是在歇脚,到一站打一架,用不同物种之间鸡同鸭讲的笑料做调剂;龙挣脱束缚升腾而起,一如大圣重披战袍,都是很令人心潮激涌的时刻,万兽奔腾追逐中的小细节,也充满了巧思,就差用个长镜头来秀了。
看龙标2013年就过审了,不知为何又延宕了两年,还选了这么个不痛不痒的档期,所以看到片尾字幕时还是有一丝心酸。马来西亚低幼动画。也不能说没有亮点,至少故事讲完整了,能自圆其说。但建模太粗糙,动作捕捉太僵硬,龙和凤画得还行。声优也该送去集体人道毁灭。
抱着放松一下的心情去看看这种爆米花片也不错啊。故事一般,但猪仔真的很可爱....
还可以
纯粹为了光良才看的电影,但是,真的剧情和逻辑上有点不满意..可能比较适合小朋友看吧
僵硬的动作,光滑的皮肤,免费的材质,低幼的情节。本说这剧情设置虽然低幼倒是可圈可点,然而这制作烂、明星凑的投机态度,配合标榜自己是国产希望的营销口号,实在让人作呕。
看着宣传片不错,打算和男朋友一起去看
前面的路任重道远 (配音阵容豪华
和你们两个看的,不谈其他只谈感情
喜欢猪仔和羊妹
一半坐的小朋友
很失望,一开始就能看出整部影片的质感很差,剧情非常低幼化,作画也很粗糙就更不用提3D技术了,那个非常之糟糕的配音让我简直没有办法容忍,全程都是一股子浓重的南方口音,说普通话就这么困难嘛,而且配音的功底之差也是不太能忍,总之对这部所谓的“良心制作”是非常失望的。
说是堪比好莱坞的制作,但是好像有点小失望。台湾腔的配音有点搞笑,龙讲的那句粤语算是最大笑点,其他好像就没神马亮点了。对于一部儿童片来说,整部戏缺少了点鸡汤,可能导演就是追求这种简单单纯吧。
猪仔!
猪仔太萌了,被微信表情包安利过来的
猪来了,猪跑了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宁愿选择没有星。如此低俗而素质差的动画根本不能给小孩子看,耽误的是小孩子一辈子的事儿。再多的大牌配音,质量不行,依然误人子弟。
把传统文化通过动画片传达给孩子是最好的方式
或许是因为长大了,所以对3D动画片没有什么感觉,没有主题,就是找龙。明星配音倒是搞笑,给个中评吧~话说一个人包场也是爽的
特效还是要舍得下本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