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整部电影才知道,其实阿健也没有做过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他只是在搞一脚踏两船。
同时用同一套的甜言蜜语去追求两个女人。
但是既体现他成功又导致他杯具的是两个女人都同时受他这一套,都喜欢上他。
你以为自己很矜贵,是他生命中的独一无二,但其实两个为了阿健争死争命的女人蕙贞和筱兰,都只不过是阿健电脑里众多与女生合照中的其中两个而已。
作为一个深谙男女之事的导演彭sir,他肯定明白,是一段感情里,男/女想得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蕙贞和筱兰,喜欢阿健,就希望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最后的一个女人,希望成为the one,从替补到正选,不惜与小三斗,做这么多东西无非都是想这个男人只爱他一个。
但是阿健呢,“唔理好丑,但求就手”,他要的只是身边有个女人。
两个女人对质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阿健带她们上床的地方都一样。
我丝毫看不出蕙贞和筱兰对他来讲有什么不一样。
或者来个多美君、香竹,又会有什么不同。
所以其实在这样的男人面前,蕙贞和筱兰这两个女人的复仇,包括蕙贞对阿健和筱兰的报复,以及筱兰间接对阿健的报复,最后看起来都是那么地可笑。
女人聪明,她可以花很多的心思,设计很多花样,去让另一个女人成为她的盟友一起去对付一个男人;但是她又很蠢。
因为这一开始,你就注定是输。
你被俘获了在这一段感情里,你先付出了感情,你就不可能全身而退。
特别对方是像阿健这样玩弄感情的男人。
花这么多心思对不在乎你的人报复,虽然报复是成功了,但是在我看来,这种落差,满满的都是对这两个自以为聪明的女人的讽刺。
女人的友谊也是很有趣的一个话题。
其实到最后,谁也利用了谁,但是就是在这个相互利用的过程中,她们的交情渐渐变深:将对方纳入自己的生活里。
利用是真的,交情变深也是真的。
女人的友谊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
即使心里有根刺,也可以表面平和下去。
看到中间的时候,我会很担心,担心剧情会恶俗地滑向两女好着好着突然发现喜欢对方,然后就抛下了电影里唯一的帅哥男主角,从此成为了一部拉拉片。
还好,彭浩翔没有这种打算。
其实我真正喜欢的是这部电影讲故事的方式。
开头告诉你一个版本的故事,到最后一刻推翻这个故事,一切分析起来又是那么地理所当然。
一个本质上是讲“一脚踏两船”的不再新奇的故事,能够拍得如此引人入胜,这就是彭浩翔的厉害之处,他知道如何讲故事才好玩。
永远在电影里留一手,于是,观众最后那刻的恍然大悟才显得如此兴奋。
这话是我死党师兄的原话,彼时的她正周旋于安稳的小男友与校园未了情之间,却终于因为师兄一场浪漫的私奔,彻底坍塌。
背负了胜利战果的师兄说,你看,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墙角挖不倒。
我一向喜欢看复仇的片子,大抵因为自己缺乏这种天分,于是乐衷于在别人的故事中体会此类快感。
每次看到不同面孔的主角配角酣畅淋漓的反击或者挥下去一个嘴巴,我就忍不住心经澎湃热血沸腾,摩拳擦掌的幻想自己在下一个应该举起巴掌的时刻,恶狠狠的将以前积攒的那些怨愤快意恩仇的回击回去。
关于钟欣桐那张有点哀怨的脸,我一直不大喜欢。
但她在这片子里演得恰到好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演自己的故事。
她第一次出场带陶红去看自己的裸照时不三不四彪出了一句话,我现在比较瘦。
我记得当时很是好笑了一下,那时艳照门还没有出来,我觉得这么古板的人板着面孔讲出这样的冷笑话,该拍掌喝个彩。
后来她跟那个大脸MM一路跟自己的前男友折腾,没什么很大的笑料,却让有那么点小温馨。
或者女子之间的友情,本来就是以一种奇怪的张力而存在,而共同爱过的男人,便是他们张力的临界点。
她问她:那你一定也和他在阳台上做过啰?
她问他:他是不是也说过他是一个消防队员,而这一刻出现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拯救你。
从互相轻蔑,然后到互相理解。
我不知道前女友们会有怎样的心情谈起同一个男人,但我得承认,像我这样小肚鸡肠的女子,是不大待见情敌这类物种的,那种感觉就好像看着另外一个自己,要么见证了自己的二百五,要么唏嘘着被别人大树底下好乘凉。
而当时最另我匪夷所思的情节是,陶红将钟欣桐推到了衣柜里,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脱光了衣服和吴彦祖在床上鬼搞,我看到钟欣桐在衣柜里拿着当时相爱时种的一颗不知是草还是花的什么咬破了嘴唇,心不禁的抽了一下,竟产生一种类似的无法解释的心痛。
完事后陶红抱着难过阿娇一起哭,两个人哭得惺惺相惜,仿佛历经了一场救赎。
然而最后梗住我的五分钟,谜底在两杯水中间解开。
原来那场所谓的情欲救急,兴许包含了临时的起意,却也是她心底记得最牢的反击。
原来她拨乱反正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买一张实心的大床,只有这样,才不会有女人躲在底下,煎熬着上面的一场炙热疯狂。
对你越来越深的感情是真的,在妈妈面前一起圆谎的真诚是真的,和你一起开心的甩了那个对我们都不好的男人也是真的,可是,因为你导致我不开心而产生的报复的心情,也是真的。
我们的能力,只能够伤害那些离我们最近的人。
2008年初的大雪之夜,我乐滋滋的看着艳照门这么天大的笑话,然后指着钟欣桐的那套照片说,她一定曾经很爱很爱陈冠希。
她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是一个陷入爱情中的女人,那种魔力,赴汤蹈火执迷不悔。
但那个男人有没有爱过她呢?
他把她的照片,和那些形形色色稀奇古怪摆着各种造型的女人放在一起,她和她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尽管,她为着他穿了漂亮的蕾丝内衣,坳了那些不太像是她奇思妙想的造型。
而另一个和她相同命运被诋毁的更彻底的女子,至少身边还有一个曾经沧海的男人字正腔圆的出头,他说,我从娶她的那一刻就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
我们不知道他们能不能走到最后,可是在那一刻,我羡慕她。
她的身边站着的并不是圣洁的王子,他也曾经撞过车,劈过腿犯过错,所以他回过头来看她的时刻,彻底原谅了彼此曾经的轮廓。
电影说的对,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王子,只有王八蛋,还有假装王子的王八蛋。
同样,这个世界也没有公主的,只有巫婆,和一些自以为是公主的巫婆。
所以我们这些妖魔鬼怪斗智斗法,你有你的温柔刀,我有我的爽朗剑。
原谅我,这个把巫婆都做的一塌糊涂的半吊子,比起那些假装王子的王八蛋,从来就更加中意那些从来就厚颜无耻的真八蛋。
有个大号的吴彦祖fan,这两天给我灌输不少吴彦祖的好处。
如果吴彦祖去参加加油好男儿一类的节目,想必她会是个“燕子”,“燕窝”,“燕麦”whatever的小头目。
没耐住她花痴式的宣传攻势,今天看了吴彦祖的一部电影。
没有选她最推荐的《美少年之恋》,因为是我向来不感冒的同志题材。
选的是据说是正剧的《公主复仇记》。
片子的大部分时间只能说乏善可陈,故事其实还是满有新意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展开得有点沉闷,给人一种可看可不看的鸡肋感。
年轻演员担纲,三个人的表演还算可以,但是还远说不上可圈可点。
还好撑到了电影的结尾。
到最后十分钟的时候才发现,这里集中了整部电影的精华。
倒不是说最后的剧情象《第六感》那样玩弄了一把观众,而是这个结尾让这部电影的主题倏地一下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了。
我原本以为导演只是想讽刺一把男人或者讽刺一把女人,最后才发现原来他把所有人都讽刺了,两不耽误。
“其实这个世界根本没有王子,只有些王八蛋和扮王子的王八蛋。
”“同样,这世界是没有公主的,只有巫婆和一些自以为是公主的巫婆。
”真深刻啊,光是为了这两句话,这部电影就值得一看了。
结尾的时候,陶红问钟欣桐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时候,阿娇说:“因为我不开心。
我不开心为什么每次不开心的都是我。
我不开心你们为什么可以这么开心。
”一副咬牙切齿装狠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
其实这个理由蛮不讲理吗?
一点都不,这世上再找不到比这更好的理由了。
这世界上充斥着扮王子的王八蛋,是因为还有很多相信和期待王子的巫婆。
同样,世上之所以有这么多自以为是公主的巫婆,是因为很多王八蛋还憧憬和妄想着公主的出现。
大家你骗骗我,我骗骗你,日子不也这么开开心心地过去了么?
这么一个即食的时代,有保质期的东西,早已经不吃香了。
还沉浸在这个结尾的时候,屏幕上出现了一行字:原创故事,编剧,导演:彭浩翔原来如此。
PS:看到一半左右的时候我在QQ上跟那个女生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啊”,结果她回我一句:“也要是吴彦祖才行。
”TMD,我今天怎么听到这么多有道理的话。
一开始的受害者 整部片子到最后才揭示 原来她是真正的施害者总之 这是一部不适合男人看的片子一开始你以为男人真是个可怕的东西 所有的一切报复 皆是来自他的施害可是最后才渐渐明白 原来真的如同"兰"和"惠"所说——"其实呢 这个世界 根本就没有王子只有王八蛋 和 假装王子的王八蛋同样 这世界是没有公主的只有巫婆 和一些自以为是公主的巫婆"也许这样的理论太过极端 不过无论如何 宁可信其有因此总觉得 对于那些相信爱情童话的人来说还是不要因为这部片子打破他们美好梦境的说 P.S. 最后还是想说一说演员和导演这部片子里面 Daniel Wu其实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花瓶一般的角色这样的女性电影 他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衬托两位女角至于阿娇 对于她的演技从来就不要有什么指望的 无功无过 平平常常倒是这一次叫她演一个略微有些反面的角色 还多多少少觉得有些突破陶红么 在这部片子里也没有什么很多空间展示演技倒是不多的几个镜头 让她好好show了一把身材不过我就更加感叹了 哎 脸盘大真是吃亏唉因为演员没有什么看点了因此从头到尾 关注的重点就在电影本身 Peng还是很成功的他总是能够抓住你的眼球 让你的脑子也不闲着看电影更加看到电影之外他想说的那些话所谓"寓教于乐" 大概如是
没有王子没关系,只要公主仍是公主。
巫婆不过是公主的另一种生存方式,当王子不再是王子时。
看这部电影蛮奇怪的,每次都是在电视台放时看,大概一共看了三次,每次看一个部分,直到今天看到片头,终于看完整整片电影。
说不出来哪里好,还是给了四颗星,为结局,也是应该的。
喜欢里面的音乐,突然的跳出来,热闹里带了些凉意。
“爱令我疲惫,爱令我空虚,只要有你,爱你能填补我的心灵,令我开心。
”可是你离开了。
“无能为力,这就是生活,我的生活。
”三个主角的表演都不错,个人觉得最好的是陶红,比起钟欣桐的角色,她的“现女友”更难表现,背了更多秘密,表情也更加复杂,眼神表现挺好。
《公主复仇記》是肥彭最好的作品麼?
一定不是。
但或許是因為冥冥中預言了08開年那場浩浩蕩蕩的大戲,所以多多少少沾了點傳奇色彩。
你說阿嬌到底有多美呢?
若擺在别處,大概也還好,但和臉龐巨大的陶紅姐姐站在一起,那就稱得上是清麗動人了。
為什麼喜歡看戴眼鏡的人拍親熱戲呢?
因為眼鏡被拿掉時,他們流露出的那份靦腆和嬌羞,總讓我覺得多了幾分情不自禁的撩人。
大抵也是因為這份嬌羞,所以愛迪生陳的電腦裏,阿嬌有自己單独的文件夾,同其他重口味的“索女”到底還是不同的。
So~男人其實還是比較喜歡的類型應該是……老師,我知道!
童顏巨乳~Pui!!!
膚淺。
彭浩翔先生在不止一部戲裏面提示我們:外表斯文,內心Open。
這樣的角色設定,其中的复雜和感情的變化,應該是阿嬌所處理的角色裏面,最得心應手的吧。
好吧,撇開以上這些合情理的部分,我仍然覺得這是個荒謬的故事。
理論上來說:“Ex”同“現任”其實應該是世上最和諧的關系之一。
同樣一個男人,被兩個人在不同的時間段遇到,你擁有你的部分,我擁有我的部分,公平!
那為什麼會出現矛盾呢?
通常是因為男人劈腿,花心,三心二意。
導致的結果就是,她們不自覺侵略了對方的領土,但同時,也都没有守住自己的城池。
這樣的兩個女人,會不會惺惺相惜?
一定會,因為畢竟有相同的口味和目標。
但會不會真的做姐妹?
一定不會,因為除了相互欣賞,她們彼此還互相揣測,互相蔑視,互相覬覦。
更别說讓她們攜起手來,懷揣着同樣的愛意去恨一個人。
在讀過《基督山》之後,我一度非常非常崇拜大仲馬,將你加諸於我的痛苦十倍百倍地償還,兵不血刃,快意恩仇。
复仇者像編織美麗的花環一般編織謊言和圈套,看着你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欣賞你的痛苦,玩弄你的彷徨。
他不會讓你死,因為在仇恨的字典裏,“死”是另一種“仁慈”。
呵~說起來都還是有幾分神往。
“仇恨”真的是一種奇妙的感情,它喚醒你身體裏潛藏的“邪恶”,這一點很像毒品,危險,但誘人。
可是,“仇恨”也是一種辛苦的情感,它可能會由愛而生,但比愛激烈,比愛極端。
動輒失去理智,飛蛾撲火,玉石俱焚。
阿嬌演的EX,就是這樣一只飛蛾。
“因為我不開心,我不開心為什麼只有我不開心。
”講出來的理由,都是這麼任性並且孩子氣的。
她清純楚楚,我見猶憐。
原本以為她是片中最頭號的腹黑。
但遇到精明老道的陶紅,還是高下立現。
這個高大豐壯的女人,在踢走阿嬌之後,立刻換了一張實心的大床。
在阿嬌躲在衣櫃的時候,又看似無心地將吴彦祖撲到,幹柴烈火一通。
在我看來,這就是一種赤裸裸的反擊:你曾經讓我受的委屈,現在請你也嘗一嘗。
而他的床底下,自我以後,再也不允許藏别的女人。
你能說這没有報复心嗎?
打死我也不信。
在我看來,其實所有的報复都是蠢事。
或許,你可以讓她失去她所得到的。
但是,你永遠無法得回你所失去的了。
只是因為不甘心,因為放不下,所以我們要拔下自己中的那只毒箭,用力地擲向另一個人。
尽管我是個已經不能再小氣的人,但我還是要說:不要學别人玩什麼复仇記,那都是些幼稚又丢臉的遊戲。
若有朝一日,那個家夥萬箭穿心地傷害了你。
親愛的,要麼像王夫人一樣把他剁碎了埋在自家後院當花肥。
要麼,就瀟瀟灑灑地站起來,把他當作一個P,幹幹脆脆地放掉吧。
這世上沒有王子,只有王八蛋,還有扮成王子的王八蛋。
這世上也沒有公主,只有巫婆,和自以為是公主的巫婆。
看這一齣電影已經是半年前的事,到底過了半年之後再寫的影評有多少作用? (看到前一篇評論 ... 然後再看自己的,簡直令人汗顏 ... )彭洁翔,香港較著目的新進導演,可恨生不逄時,正式執導時正值電影市道走下坡的時候。
但彭所拍的電影,手法清新,主題、節奏等都給觀眾另一番味道。
"公主復仇記" 的故事是老鬼土的情場騙子、三角戀的橋段。
徧徧導演又死不甘心,要拿來懸疑一番。
我自己就覺得拍得有點希治閣的感覺。
以偵探片的角度來看,"公主復仇記" 其實比不上早前韓國導演李翰的 "向左愛、向右愛"。
再以愛情片的元素去分析,"公" 亦不見得令人感動。
可能這是導演故意放棄大路的情節,試圖另創一個天地。
但有點令人覺得眼高手低。
即使如此,彭洁翔仍然是令一期待的,大家密切留意他的新作。
oringinally posted at http://idpt0000.mybesthost.com/wordpress/index.php?p=140
电影的一开头,正正是艳照门的场景。
别人查看阿娇的裸照,她只揶揄:我比以前瘦多了,呵。
其实整部电影,她都没有失去流露清纯的机会,她本来就是眉清目秀气质非凡。
所谓公主。
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婚前性行为,甚至是伴侣之间拍裸照,在他们的世界,香港,实在就是一个没有说出来的秘密而已。
我一直很不明白为什么大家对阿娇纠缠不已。
知行不合一,大家都说她犯的是这条罪行。
试问,谁不知道演艺圈娱乐圈是一个大染缸?
谁不知道他们的职业就是演戏。
至少,她本没有料到的是大家会得知她的私生活。
自由的缺失也是有一个度的。
同时他们也肩负着模范作用,这就是生命中不可承受的伤痛和负担。
不知道有多少比她更傻更天真的人人为他们是超人,或者认为艺人不是人。
阿娇当时是第一个站出来说话的女受害者。
现在看着,她是在这次事件里面受伤害最深的人。
今天刚刚得知她和陈成为性伴侣已经6个年头。
今天刚刚得知她与男人分手。
看,私生活完全曝光了吧。
从此大家就默认,传出绯闻的大致也不是空穴来风。
戏里面说,男人都不是王子。
男人只是扑街或者扮王子的扑街。
公主复仇记里面的演技,也只能沦落到去美国做舞娘。
讽刺。
戏里面的她,冷静,细致。
不害怕私生活的曝光——至少从这一点里,是跟现实中有对比的。
也讽刺。
《出埃及记》让我看得一头雾水,至少没有完全看懂,但是彭浩翔的这部,让我叫绝。
它的情节太过意外,足够臣服观众。
不存在疲弱之处,足以展示社会现状。
可大家为什么还是不明白。
不知道是一个道德问题还是一个社会开放度的问题。
反正我可能说得太多了。
戏里面也说,女人都不是公主。
女人只是巫婆或者扮公主的巫婆。
她不止如此。
而她的青春和清纯时光可能就这样一去不复返。
小杏是个大号的吴彦祖fan,这两天给我灌输不少吴彦祖的好处。
如果吴彦祖去参加加油好男儿一类的节目,想必她会是个“燕子”,“燕窝”,“燕麦”whatever的小头目。
没耐住她花痴式的宣传攻势,今天看了吴彦祖的一部电影。
没有选小杏最推荐的《美少年之恋》,因为是我向来不感冒的同志题材。
选的是据说是正剧的《公主复仇记》。
片子的大部分时间只能说乏善可陈,故事其实还是满有新意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展开得有点沉闷,给人一种可看可不看的鸡肋感。
年轻演员担纲,三个人的表演还算可以,但是还远说不上可圈可点。
还好撑到了电影的结尾。
到最后十分钟的时候才发现,这里集中了整部电影的精华。
倒不是说最后的剧情象《第六感》那样玩弄了一把观众,而是这个结尾让这部电影的主题倏地一下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了。
我原本以为导演只是想讽刺一把男人或者讽刺一把女人,最后才发现原来他把所有人都讽刺了,两不耽误。
“其实这个世界根本没有王子,只有些王八蛋和扮王子的王八蛋。
”“同样,这世界是没有公主的,只有巫婆和一些自以为是公主的巫婆。
”真深刻啊,光是为了这两句话,这部电影就值得一看了。
结尾的时候,陶红问钟欣桐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时候,阿娇说:“因为我不开心。
我不开心为什么每次不开心的都是我。
我不开心你们为什么可以这么开心。
”一副咬牙切齿装狠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
其实这个理由蛮不讲理吗?
一点都不,这世上再找不到比这更好的理由了。
这世界上充斥着扮王子的王八蛋,是因为还有很多相信和期待王子的巫婆。
同样,世上之所以有这么多自以为是公主的巫婆,是因为很多王八蛋还憧憬和妄想着公主的出现。
大家你骗骗我,我骗骗你,日子不也这么开开心心地过去了么?
这么一个即食的时代,有保质期的东西,早已经不吃香了。
还沉浸在这个结尾的时候,屏幕上出现了一行字:原创故事,编剧,导演:彭浩翔原来如此。
PS:看到一半左右的时候我在QQ上跟小杏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啊”,结果她回我一句:“也要是吴彦祖才行。
”TMD,我今天怎么听到这么多有道理的话。
這世上沒有王子,只有扮演王子的仆街。
這世上沒有公主,只有自以為是公主的巫婆。
現實世界本來就不是童話,公主與王子都只是故事中的陳設,在現實中並不存在。
曾經有人問過,為甚麼童話故事的結局永遠都是「王子與公主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
因為真正的幸福快樂並不存在,再寫下去,所謂婚姻,所謂愛情,都只是一種互相傷害,彼此消磨的過程。
在《公主復仇記》中沒有真正的公主,也沒有真正的王子。
Ken在追求貞時,跟她說:「真正的王子不會令公主傷心。
」然而,他其實也不是真正的王子。
他在追求貞的同時也追求蘭。
無論是蘭也好,是貞也好,又或是其他的女性也好,對他而言,不過是性交對象。
她們在他心目中,除了性慾的滿足,就別無意義。
他看不到每個女人身上的獨特性。
他喜歡的不過是在不同的女性之間周遊,在她們身上得到所需。
至於她們的內心,她們的真正想法,他一概沒有興趣知道。
貞在與Ken分手之後,一直對對方念念不忘。
她不甘心,為甚麼每次受傷的人也是自己。
為了傷害對方,她不惜把自己與對方一起合攝的裸照放在網上,偽裝是對方所為,從而得到Ken現任女友蘭的信任。
「為甚麼當兩個人相愛時連照片也可以拍下,但當分手以後卻要傷害對方?
」甚至為了傷害對方,連傷害自己也在所不惜?
傷害了Ken,貞又得到甚麼?
對於風流成性的Ken,與蘭分手之後,大抵只會另找一個(或多個)女友吧?
這樣做,對Ken造成的傷害難道會比對自己造成的傷害多嗎?
貞不肯去面對問題的所在。
Ken與貞的分手,一方面故然與Ken的生性風流有關,另一方面亦在於Ken對貞侵入其空間感到不滿。
然而,貞卻沒有反省自己的所為,也不企圖重新站起。
她所在意的,只是Ken對他的捨棄,以及該如何才能對Ken造成傷害。
蘭與Ken的交往差不多和貞與Ken的交往同期進行。
蘭一直知道貞的存在,然而她並沒有因此與Ken分手,反而一直與他交往下去。
就像跟她的雙子座男友交往一樣,蘭明知自己不是對方的唯一,卻對此並不在意。
後來,貞前來找蘭,要求蘭幫她Delete裸照,蘭假裝不認識對方,與她一起尋找潛入Ken家的方法。
她把自己與貞的合照傳給Ken,向對方宣示「其實我只是與你的前女友一起『玩』你。
」,又跟Ken在貞面前作愛,對貞作出報復。
人們總是不肯視蘭為唯一,但蘭其實並非真的「毫不在意」,其實她也有著自己的佔有慾,希望成為對方的唯一。
所以,在Ken與貞分手後,蘭要求ken買一張新的床,以防有另一個女生躲在床下。
對於Ken、蘭及貞三人而言,愛情其實都不是純粹無私的感情,而是互相算計,每個人都只希望自己好過。
或許這世上真的有太多的仆街,要對付這批仆街,女生們都只好變身成為巫婆,才能與對方天生一對。
又或許這世上真的有太多巫婆,只有仆街才能在巫婆堆中找到生存之道。
其實這世上真的有很多仆街。
http://www.chinakolau.com/wordpress/?p=162
是因为同为水瓶座吗?有点喜欢阿娇这样子有点坏坏的女人。很久以后,艳照门出来后,我竟然会想,呀,阿娇以前不是拍过这样一个片子嘛。
不知道阿娇什么心情
到底是女人太贱,还是男人太贱
完全冲着吴彦祖看的。看到了艳照门的影子!!
终于看了,虽然没有预期的好,但是彭胖子的编剧实在是牛逼!
EX和现任的尴尬与默契~更何况是被劈的两只 整片里面的小诡计真的是恰倒好处啊~贱男人扮演的王子留给各位自以为是公主的巫婆们的只有争风吃醋,最后还不是落得一个两头皆空的结果!干!
导演评述版;彭浩翔说在本片中最黑色幽默的一组镜头是由感性的夕阳突然接到马上去后楼梯倒垃圾的场面就像浪漫与现实生活经常纠缠在一起。其实许多类似于由一个好男友变成一个人渣这样的巨大戏剧落差的转变往往就在一瞬之间。
墙裂的彭导个人风格的叙事和摄影,并且神预言了艳照门,并且阿娇是个实践家。陶虹感觉有些生硬,整个电影细节上处理也蛮用心
给4+1星,理由:偷钥匙配碰上警察在超市躲猫猫和床下不能再躲两段设计得很精妙,当然还有预言艳照门
彭浩翔讲故事的本领真不错,不愧是编剧出身。阿娇演得很好,相比之下,陶红的台词怎么透着一股话剧腔。
"这个世界上没有王子,只有王八蛋和假装王子的王八蛋."OST不错,应该也是金培达的.
没看懂- -
阿娇那半的结局我一开始就从电影名字那里猜到了,令人惊喜的是陶虹那一半 。
应该还可以再深入一点,好像快高潮了,影片突然就结束了。令人遗憾。
很不错的结构。肥彭当时一定知道些什么。
演技真不是一般的烂~
陶虹! pretend to be nen
这世上没有王子,只有一群自以为是王子的王八蛋;这世上也没有公主,只有一群化装成公主的巫婆。
故事很好,真实又不失寓意。用好人坏人来评价人不是饱含情感冲动,就是简单粗暴的划线。彭氏偷窥镜头用的纯熟自然。
世界上本没有公主,只有巫婆和假装公主的巫婆.世界上本没有王子,只有王八蛋和假装王子的王八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