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的声音
Golden Voices,Kolot Reka
导演:叶夫根尼·鲁曼
主演:玛丽亚·贝尔金,弗拉基米尔·弗里德曼,伊夫林·哈格尔,乌里·克劳兹纳,伊丽莎白·孔
类型:电影地区:以色列语言:俄语,希伯来语年份:2019
简介:数十年来,维克多和莱雅·弗仑克尔都是苏联电影配音的黄金搭档。所有进入苏联银幕的西方电影都是由他们配音的。1990年,随着苏联的解体,就像成千上万的苏联犹太人一样,弗伦克尔一家决定移居以色列。然而以色列不需要会说俄语的配音艺术家。在以色列的头几个月里,维克多和莱雅试图找到可以施展才华的工作,但没想到引发了一些意想不..详细 >
没有抢到费里尼票的朋友可以买这部看看
视角为什么这么混乱?
离优秀差了口气的电影典型。如果你用声音提出了问题,就应该用声音解决问题,而非用防毒面具解决问题。
结尾更像是一种强行的和解,男主不会让人想起《三十而已》的陈屿吗?同样是冷暴力男,陈屿被骂得不行,这片子难道因为套了个犹太人、抨击体制的壳就能掩盖男主的“渣”气息?
爱情小品,但加分更多的是相似的背景,比如审查制度等
最后电影院有点霸道总裁爱上我诶… 其他都挺好的。
20200822BIBF第一场,今年开了个好头,轻松愉快,这对在语言不通的新国家初来乍到的固执又不善表达的大爷与渴求丈夫理解与关爱的大妈,真的是太可爱了。
中年危机到回归初心,艺术果然是最优解@UA梅龙镇
各种时代、地域、语言、身份、年龄、审查与色情、声与画、盗版与正版、出轨与入轨的大碰撞,点还蛮多的,但整体还是淡淡的忧愁怀旧氛围,两个老演员很有魅力。最后主题还是「要爱老婆,不爱老婆的人会被天打雷劈(萨达姆空袭)」
穿越铁幕来到以色列的俄裔配音演员夫妇,跨越文化、语言和行当,展开一段苦乐交加的新生活。新的挑战,新的诱惑,“俄国可不会容许这种电影上映!”“《八部半》……的导演是谁?”令人忍俊不禁。男女主角的演绎让人信服。
2020.10,丝路电影节
配音演员的演绎也是译制片的一部分,他们不仅仅是“鹦鹉”。客居异乡放大婚姻危机,遇上因新工作带来的“第二春”,两个人的世界在喜剧的包裹下重建。
片尾好可爱,开关到底是怎么回事!
虽是讲述中年危机的喜剧,却也包含了不少时政因素影响下的无奈与唏嘘,迷影梗植入好评。
一曲时代情歌 结合了特殊历史背景,语言文化隔阂, 对经典电影的致敬和看似完美的伉俪式伴侣关系中的磕碰遗憾与浪漫 短小却又散发着隽永的留香
挺有趣的,小温馨的冷门电影,走的后时代变迁后人的命运转变。以配音演员为契入点,中间加了些小迷影,迷的还是我最爱的导演之一:费里尼。夫妻两人因生活所迫而干起了自己从来都想都不敢想的工作,艺术与现实,与生存的矛盾与纠结,以此产生的荒诞感和苦涩感有些味道的,有着自己的细腻。可惜没有深入下去,转成了女性觉醒找寻自己,和夫妻床头架床尾和的温馨局码。虽然也很温情,但情感的深度和表现的精巧就下来了,那段电话两头的人以各自的方式相见的情节,其实不用挑明掉,点到为止留有余味,双方各自留有念想结束,喜就是悲的感觉就出来了,可惜一挑明一吻虽然应了独立觉醒的景,但层次就下降了,其次丈夫的孤光还是显得度数不够,与妻子的和解还是简单模式了。片子对当时以色列局势的表现,并没有非左则右,而是用调侃的方式,挺有冷冷的笑点的。
很爱这种欧式幽默,一张一合特别会讲故事
我实在是喜欢这种小电影!!以色列版爱情神话,电话 声音 电影,女性觉醒。
在忍让了十多年的情感生活后又碰上走脸不走心屌男,女主每次都距离觉醒临门一脚,然后被糖衣炮弹塞回安全区。正是不见男性的心路历程,毒气事件反倒完成了男主救赎自我尊严的弧光,只有她的重新让步和重新妥协,导致大团圆的和解像一层假面死死地贴在名为生活的牢笼上,内里的自我意识张力的对撞仍旧没有解决。导演的大男子主义也和致敬的费里尼如出一辙,这叫直男是会互相吸引是吗?
上世纪90年代,两位前苏著名配音演员移居以色列,人生境况不同了,阳春白雪也得放低姿态谋生,现实往往迫得人难逃窘态,这其中的各种滋味被提纲挈领地呈现在银幕上,人生是否就这样了?是否还有新的可能性?想必很多一把年纪了还得重新开始的人都有过类似的忧戚,虽然不喜欢片尾在危险来临时飙车去找人的俗套情节,但最终两人平静如常地走在街上的画面,让人原谅了那个突兀。可以说,叶夫根尼·鲁曼的这部影片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