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电影,我感觉自己好像下个楼随便买张彩票就要中个500万大奖了,前提是我还要欠着房东好几个月房租,银行存款为负,天天泡面吃到吐。
人生跌至谷底的时候突然有一大袋钱砸在脑袋上,这感觉该是有多励志?
太过喜剧的人生,就像是中六合彩头奖,总是能听到新闻在说,身边却从来没有这样的人存在过,简直就跟能见到鬼的概率差不多。
电影要是摆在现实生活当中的话,早就在李可乐入狱后就提前结束了,没错,现实是,这是场悲剧,小人物单纯可爱地追求理想,却无奈生活窘迫最后为了利益误入歧途,等到迷途知返之时却是锒铛入狱之时的悲剧。
喜剧性的结尾无疑是打着“心灵鸡汤”名号的“迷魂药”,明知现实是那么多坎坷,那么多险阻,那么多无奈,却依然摆出一幅美好人生蓝图出来让你觉得人生最终会是甜、最终会是幸福的模样,让你好生不要那么难过,一切苦难都会有个尽头似的,于是剧情就突然间让这个人生遭遇不幸的男主角中个头奖,以与普罗大众聊以安慰,就像中奖的正是同样为小人物的自己那样,能引起我们内心最深处的共鸣,让人为之十分很非常感动。
当李可乐得知自己原来就是土豪的孙子时,连我都想大呼一声:“妈,原来我是有钱人!
我真的太他妈感动了!
”。
不正一个韩剧结局的套路嘛?
老让人沉沦在剧情里YY,反倒不健康了。
现实终归是现实,没有那么多婚姻家庭都可以由始至终都幸福美满、没有那么多苦逼创业者最终都能够志得意满、没有那么多初恋情人始终如一地相互守候、没有那么多癌病晚期患者最后能够被完全治愈,当然更没有那么多社会基层小人物能够一夜暴富。
电影里的男主角就还好,他一开始只是帮人找孙子,中间一段只是装孙子,由头至尾没有做概率微乎其微甚至不可能的孙子梦,他仅仅代表着现实生活中万万千千追求梦想的创业人,或开始时经历低迷,或走过捷径,或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或当中坚持自我,抑或可能迷失自我,但最后还是要懂得找回自我。
即使到头来是一无所有、狼狈不堪,也要找回人生的初衷。
男主角的性格刻画倒是好,属于典型的乐观自信、风趣幽默的暖男型,女警官在他千金散尽、判罪入狱后仍然会爱上也是合情合理,即使最后让他好命到当上了土豪的好孙子,也权当作是给这种“好男人”的纯福利罢,好引导社会基层小人物:喏,要做就做哥这种坏坏的好男人,这是妹子、票子都能搞到手的基本条件。
戏,终归是戏,是生活个别现象的放大表现。
戏里的梦終要醒,回归并忠于现实你才能脚踏实地地去做真正可实现的梦。
在人生步伐稳健不变的情况下,随便中个几百万只是锦上添花的平常事。
在罗湖上班的时候,每次下班坐地铁都会看到这部片子的广告宣传,一开始还以为是部话剧呢。
去电影院本想看《霍比特人2》的,去得太晚,这部片子长达三小时,遂放弃,选择了《李可乐》。
贯穿整部的四川话,标准倒是标准,可作为一个非四川人,开始总是有些难以适应,甚至看不明白到底在演什么,并且一度以为女警只是个小小配角。
好吧,其实我就是把它当成下班后释放压力,调剂生活的喜剧片来看的。
有两个小触动:一是李可乐在风风光光得到五百万的重酬之后,被发现原来只是作假,再一次变得一无所有,甚至无家可归,于是只能睡在车上,这时前女友老家的小学校长打来电话,他犹豫过,最后还是咬咬牙把钱捐了。
二是李可乐在被邀请回小学升国旗的时候发表的那段话,我只记得这一句:我现在才发现原来我找了那么多的人,其实都是在找自己。
人生际遇这个东西,常让人大跌眼镜,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艺人名媛。
但也许有些品质,不管你变成何种身份,它依然存留在你心底的深处。
其实何止找人是在找自己,我常以为我们工作、读书、旅行甚至于谈恋爱都是在不断地观照自己、认识自己,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并且完善自己。
PS:其实谭卓还是挺漂亮的,感觉她像是郝蕾、徐静蕾还有陈妍希这几个人的结合。
武林外传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国内电视剧,它是情景剧里面做的最成功的一部,配合吸引人的武侠江湖元素,深深的吸引一大批观众,也造就了李可乐的主人公喻恩泰的成名。
在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凑着喻恩泰的大名,想去电影院欣赏一把,但发现这部电影的排片量很少,时间也很短,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时间去看,所以一直没有机会欣赏。
直到今天在网络上找到可以下载版(这就是国内现状,虽然监管不力导致艺术创作动力下降,但还是对有些不想花电影票钱的我们是个很大的福音),一个半小时的电影看得有点莫名奇妙,听着四川口音的故事怎么发生在云南,而且主要人物性格有很多矛盾,没有把故事讲清楚,剧情就发生了关键性的改变,女警官怎么就喜欢上了李可乐,李可乐怎么最后屌丝逆袭成为了富孙子,看的我有点一头雾水。
所以整个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快进在50分钟左右就看完了,生病在家疗养就写篇小文吐槽一下下。
宁浩导演的疯狂系列电影前几年着时火了一把,运用大量黑色的幽默和有趣的讲故事方法,把一个个人物构造的很有特点,捧红了黄渤让他蹿至一线影星水平,加上最近的无人区这部电影更是精彩之极,西部片的意味,犯罪暴力情节环环相扣,虽然经过电影审查时波折很多,也修剪多次情节,丝豪不影响它的精彩。
李可乐寻人记很多情节都有向宁浩作品的借鉴,比如中间穿插搞笑黑帮的交易情节,完全是向疯狂电影的致敬啊,只是李可乐这部电影的剧本太差没有把很多故事转折的情节没有交待清楚,让很多人看了觉得少了一点什么东西,是导演的功力不行,还是投资不够?
总体来说电影比较失败,票房差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可乐寻人记》:为何都想“装孙子”?
在举国上下畅谈“中国梦”的大背景下,电影《李可乐寻人记》开始讲述一个亿万富翁的“寻孙梦”,由于金钱、利益所使,很多人都想成为这个富翁的孙子,又是从另一个层面讲述了一部分想当“孙子”的“孙子梦”。
富翁要圆“寻孙梦”为何都想“装孙子”?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寻人启事,可见亲人失散后的找人也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话题,以此为题材的电影也是生活的缩影啊。
影片中的庄亦归先生(林栋甫 饰)不仅是亿万富翁、前国军少校,还是现马来亚船王、拥有大型鸡场的“鸡王”,因为身患重病时间有限,所以他想在有生之年找到自己的“孙子”,而男主角李可乐(喻恩泰 饰)所开的“灯火寻人”公司接下了庄先生的这笔“寻孙”大单,搞笑与幽默开始从“寻孙”拉开帷幕。
李可乐和他的四个“死党”,看着照片,相互比对,还相互盘问家族史,都在异想天开的想着美事,看自己会不会是庄富翁的“孙子”。
后来,开始拿手镯当做线索到处宣传找手镯,结果有很多市民拿着手镯来让辨认!
更不可思议的是,还找个人假装庄富翁的“孙子”。
这足以证明,不仅是“灯火寻人”公司的员工想当富翁庄老爷的“孙子”,很多市民都想当“孙子”,更是有人借机钻空子,打通各种关系,通过各种手段来让一个“假孙子”变成了“真孙子”。
他们的目的其实很明确,就是为了名与利、家业和财产。
在现实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
当官的、从商的等稍微有点地位、有点名气、有点财气的人都会认一些“干女儿”、“干儿子”,实际上就是变相的情妇与男妓身份,说难听点,其实就是一个可以泄欲的工具。
这些人你有占有欲,他有虚荣心,你为了刺激,他为了利益,总之,在这张关系网中都各取所需,自乐不已。
而本片中都想当“孙子”,还用冒牌货来“装办孙子”,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庄富翁的钱财!
骑着驴找驴,人最容易迷失的是自己!
当然,“干爹干妈”、“干儿干女”这层关系并不是全如上文所说,有那种裙带关系。
其实,在我们乡下这种关系很正常,也很普遍。
但大多都是三里五村的,家里人都很熟悉、关系很好才认做“干亲”。
这种关系其实在我们当地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亲情的扩展与延续!
电影中庄富翁急于“寻孙”,其实是一种亏欠,是让这种亏欠的爱在他离世后得到延续,所以他愿意花重金“寻孙”。
但是,这种亲情却被很多人误会了,被坏人利用了,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孙子梦”,为了圆了庄富翁的“寻孙梦”,竟然找个假的来“装孙子”。
虽然利用了DNA检测,结果显示吻合,但是却是动了手脚,玩起了欺诈。
钱是骗到了手,但纸终究包不住火,还是暴露了。
不法分子好不容易实现的“孙子梦”破灭了,而李可乐所办的寻人公司因为涉嫌欺诈而被封,李可乐也被关进了大牢。
可喜的是,庄富翁的手下在处理李可乐的所有物品是,发现了一把古琴,而这个古琴正是庄老爷很为熟悉的信物。
打开后,才看到那琴以及琴箱最下面的那个手镯与相片,真相大白,原来李可乐苦苦帮庄富翁找的那个“孙子”竟然是自己!
最后,李可乐实现了“孙子梦”,成为庄富翁的“真孙子”,其实,人最容易迷失的是自己,真正需要找的人其实就是我们自己,至此,本片主题上升到新的高度!
(文/常有才)
行吧……这算是个喜剧吧……从始至终贯穿着一句话,就是找什么最后都是在寻找自己。
李可乐是个有趣的人,除去给希望小学捐款,他基本上就是个人渣,各种骗,想想我自己也是这样,很多事情做不到尽善尽美不也会用一些投机取巧的方式来完成么,问题是,这个李可乐从头到尾,从赚钱到走心都是在耍滑头,不过这样才是一个人真实的样子嘛,我觉得倒是他给希望小学捐款这事儿来得不那么真实。
对了,这个角色让喻恩泰来演实在太难为他了,怎么看我都会想到吕秀才。
这个故事里充满了阴差阳错,但是我很喜欢李可乐骗妞的小手段,但是故事的劲儿不够大,不过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爆米花电影了。
还算值得一看。
ps.这个片儿是在12年拍的,时代感还是挺强的,还3G,现在都5G了,时间过得可真快。
《李可乐寻人记》改编自李承鹏的同名小说,影片延续了小说的精髓,以喜剧开场,先任由小人物去驰骋,而后让小人物在寻人的路上逢着一段感情,并落实对生活的希望。
在笑点中混合着泪点,在喜剧之上兼有深情的情感,这便是影片整体的风格特征。
因而,在演员阵容上,影片除了有“秀才”喻恩泰、“家有儿女”的高亚麟、李彧、秦卫东等喜剧演员制造笑点外,还有谭卓饰演的女警花撑场,她以其兼具中性和妩媚的气质,让这部喜剧爱情影片增添了难得的沉静和深情。
谭卓属于低调婉约的演员,在参与这部更具有商业元素的影片之前,她多在文艺片中尽显风采,也由此形成了文艺女星的面目。
不过,对拥有无限表演潜力的谭卓而言,表演如同呼吸,需要吐纳更多类型的人物灵魂。
其实,谭卓身上有着独具魅力的气质,性感中透着清纯,兼具中性和妩媚,同时又有着极强的表演爆发力。
在表演上,她所塑造的人物往往能够使一部影片在气质和情感上发生一定的转变,从而深化影片的意义和情感维度。
刚接触大银幕,谭卓便在娄烨的《春风沉醉的晚上》贡献了极富冲击力的内心戏。
在一场三角虐恋的格局中,她面对两个男人尴尬的情感局面,表现得异常理性和冷静,观众能够深刻体会人物的迷茫且愤慨,同时也能清晰地捕捉到谭卓赋予人物的无奈、理解等丰富的性格面向。
之后在《Hello,树先生》中,她饰演聋哑女,她以眼睛与身体语言诠释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尝试放大残疾人的内心,使观众能够深切感受人物的内心状态。
在都市爱情喜剧《擒爱记》中,谭卓饰演的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她同样顺畅地处理了人物在不同身份间的转化。
从表演履历来看,谭卓并不以数量取胜,而是以稳扎稳打的表演思路逐步拓展并丰富其戏路。
《李可乐寻人记》中构筑了一个十分戏剧化的世界,以喻恩泰为代表的小人物有悲酸亦有疯癫,而谭卓饰演的康红则在这个非常态的电影世界里起到了镇定的作用,使影片能够在她这里沉静下来。
《李可乐寻人记》以比较明显的喜剧和温情爱情结构全片,在影片最初,谭卓以正义的形象出现,束起的头发,一袭警服,人物显得干净利落,她以不近人情的面孔对喻恩泰的行动形成了阻力,而随着剧情的发展,随着她披散开秀发,其柔美的女性气质得以彰显,影片的也由此进入到情感的提升中。
由喜剧到爱情的转换在人物形象上得到了展示,转换过程较为自然顺畅。
与之前的作品相比较,谭卓在这部电影中的形象貌似比较常态,似乎并没有过多的内心提炼。
但是仔细想想,其实康红也是一个“非正常”的人,否则自己长的跟天仙儿似得,为什么却倾心于穷困潦倒的酸“秀才”呢?
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谭卓在这部电影中既有对以往文艺范表演经验的一种突破,其表演尝试趋向常规和商业,所以影片中不时上演搏斗、攀岩、追车等等动作戏份,同时她也在延续自己在表演上以内心戏取胜的心得。
双管齐下,使得她在影片中既有外在化的动作戏,有突出了其扎实的内在化表演。
谭卓给人的印象中性且率直,这样的性格似乎代表了新一代电影人的风采,而她在艺术影片中对复杂人物的诠释,也使得她具备同辈演员少有的扎实的表演能力。
而这一切,在《李可乐寻人记》中都有所展示。
真是年夜饭都吐了,居然5.9分,到底评价的人是有多低得审美?
一直以豆瓣做标签,我第一次自己登录来回复,但是这部片子让我第一次觉得西南官话,这么难听。
你一本正经说普通话得台词时候真的很尼玛出戏啊。
救命啊,还有就是整部剧请简直是当观众是傻子。
完全不考虑剧情常规性吗?
这什么批导演得剧情啊。
傻逼来的。
木有特效,木有大腕,木有大力宣传,木有好的排片时间,木有大的期望票房,这就是这部电影的个性,还撞上外国大片,以及爱情片和超有市场的爸爸去哪,不得不说上映都不错了。
看电影的时候没多少人,但我是一个善始善终的人,不喜欢没认真看就自以为是武断的下判定。
看完了后,没让我失望,反而是悲喜交加,还有一些地方打动了内心,虽然故事情节发展的有点快,但这是电影都有的特性,但丝毫不会影响打动内心的心情。
我现在发现,有些事是和你想象的不一样的,当你认真的看这部电影,你会发现它没那么糟糕,绝对不会让你失望,或者心疼那些小钱。
导演: 周伟主演: 喻恩泰 / 谭卓 / 王澜霏 / 秦卫东 / 李彧宁浩留下了一部《疯狂的石头》和一部《疯狂的赛车》后便毅然决然的踏上了转型之路,后继无人的中国影坛再也不见”疯狂“电影,《李可乐寻人记》用一部川普的小成本喜剧让人想起了宁浩的”疯狂系列“,虽然导演只能算是学了个形似,但依然能从流畅的叙事和灵巧的镜头中看到宁浩的影子。
《李可乐寻人记》改编自李承鹏的同名小说(小说原名是《寻人启事》),李承鹏不但亲自操刀剧本更是跨界出演了一个土里土气的乡村土老帽。
从改编剧本角度来看,本片编导结合的相当成功,李承鹏的作品中的文字游戏转化成了电影中灵活的镜头语言将文字的喜感通过画面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导演对原作的把握很到位,一部流行文学作品中拍不出什么人生哲理,能拍的令观众喜闻乐见就算是大功告成,试问李承鹏本身也没有在文字中有什么救国救民的抱负和热情,博君一笑就很是不错了。
本片整体叙事流畅,剪辑凌厉节奏明快,配合着剧情的混乱导演的叙事清晰明了,没有迷失在几条线索之中令观众看得一头雾水。
这部小成本的电影注定不会得到太多的关注,但这并不影响《李可乐寻人记》成为一部很接地气的影片,甚至在我看来《李可乐寻人记》相比那些充斥在院线的国产商业大烂片更有可取之处,至少在本片中人物语言至少是生动活泼的,光凭这一点就比那些不说人话的国产烂片好上许多。
中国电影需要如此的小成本电影,中国电影需要给像《李可乐寻人记》这样的小成本电影一些生存的空间,这样的电影才体现了中国电影的整体水平,也只有这样的电影越来越多才能证明中国电影的发展是良性的。
《李可乐寻人记》不是一部多么了不起的电影,甚至说来这部电影注定会埋没在影史中很快便被人忘记,就像在院线的排片表上的来去匆匆。
这就是一部普普通通的喜剧片,有点儿哗众取宠算不上什么坏事,有点儿做作煽情也是难免的,我们也必须包容这部电影的稚嫩和不足,更要体谅其毫无深度可言的先天不足,但就是这样一部有着种种不是的电影让人看得很舒服、很亲切,所以说面对这样的电影我们还是应该多些鼓励。
2014-4-25 李可乐—喻恩泰 康红---谭卓在优酷首页看到,评论还不错,加之比较喜欢吕秀才,一看就感觉像以前看的那个《一座城池》,根据韩寒小说改编的,没怎么看懂,跟这个感觉风格很像,不像正常人的思维方式,有点神经质,无厘头。
开头就是李可乐向家有儿女中的老爸夏东海饰演的房东借奔驰车,那个方言没听懂,感觉像是四川话,到了后边才知道是在昆明,应该是昆明当地的方言。
我叫李可乐,长相成不了偶像派,能力成不了实力派,最终修成个体力派,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小时候缺钙长大了缺爱,可是我每天都在寻人,只是想让这个世界充满爱我发现这个世界一个秘密,表面上每个人每天都在干不同的事情,可归根结底,干的都是一件那就是寻人。
李可乐是灯火寻人公司的CEO,自己自封的,手下有三员大将,一个是个小地炮,一个是叼着烟斗,说着英语的眼睛男,一个是大壮汉。
他们的公司经营不善,在泰国的一个富翁来大陆寻找妻子和儿子,李可乐以找不到人赔付双倍的赔偿金的条件接到了这个活,先从找手镯信物开始,终于发现了线索,但是买到手镯的人患上了老年痴呆,常常停留在以前的记忆中,李可乐给他来了个回到过去,找寻记忆,雇了一大帮群众演员演绎抗战时期,笑死人了,感觉这是全剧中最好笑的地方,无巧不成书,作为李可乐找孙子的协助警察的康红正在抓捕倒卖文物的薛战,在一片混战中,因为李可乐一群人的无意搅和下,康红没能抓到薛战犯罪的证据,薛战认为是李可乐救了他,要报答他并得知了庄老爷子找孙子的事情,就利用暴力手段威胁护士在DNA测试中做了手脚,让他的手下人庄富贵成了庄老爷子的孙子,李可乐被迫接受了,他的女朋友青青抛弃了他跟了庄富贵,之后令人没想到的是庄富贵被李可乐的狗给咬了,因而DNA做手脚的事就暴露了,李可乐赔了夫人又折兵,公司被抵债了,而且还处于警察的监控下,之前答应给建小学的事情又找了上来,李可乐利用剩下的钱给捐了小学,没处住,康红收留了他,俩人渐渐互有好感,小学建成后,李可乐去给小学参加建成仪式,康红同去。
今天,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升国旗,小的时候我连红领巾都没有戴过,现在想不到我这种人居然也有机会升国旗很有成就感,为什么呢,因为我终于认真地做成一件事情,为别人做事情就是为自己做事情,我一直在找人,是这所学校让我发现,我找了那么多的人,就是为了让我找到我自己,今天,我找到了我自己。
在回来的路上,康红急性肠炎还是阑尾炎,留在了小镇治病,李可乐照顾她,俩人的感情升温,忽然,康红的同事发来短信,说薛战已经交代,可以对李可乐实施抓捕,李可乐逃跑时,掉进了大坑中,康红为了救他也掉进了大坑中,康红的身体状况很差,李可乐对康红表达心意,康红相信了他,让他先爬上去找人。
之后李可乐就被抓到监狱里在被审问时,以为康红死了,很内疚,我把一辈子最重要的女人给丢掉了,如果你没丢掉,我会带你去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看最好见的风景,我会抓住你的手,对全世界大声地说。
我爱你,很爱你。
之后发生的事更峰回路转,庄老爷子看到了从李可乐公司弄来作为抵债的小提琴,是他的妻子的东西,原来李可乐就是庄老爷子的孙子,李可乐接手了庄老爷子的养鸡业,我的人生没有中心思想,只有段落大意我能清楚地记住每一件事情,他们合理存在,只是加到一起就互相矛盾,就这样,开头的时候我在找孙子,中间开始装孙子,到了结尾才发现,我是真孙子。
人一辈子都在寻找,到最后,其实一直在找自己。
丢什么都不能丢掉自己。
最后还去参加招生考试,那个激情洋溢地拉小提琴,又给康红告白,没想到,李可乐弄虚作假,小提琴曲是从光盘中放出来的,露馅了,被康红追着打,电影就完了。
前头看着很欢乐,后来改走了琼瑶风,那叫一个煽情,两点没弄明白,为什么康红要抓李可乐,就因为和薛战同流合污,那也不至于抓起来,感觉像是犯了什么大罪。
还有就是现在医疗科技这么发达,不至于淋个雨就一命呜呼了吧,李可乐在监狱里告白这番,李可乐的眼泪还莫名的让人感动,但是,用脚趾头想一想也不可能就死了吧,还有就是影片的开头的雌雄手镯怎么到下面就没下文了呢,那个患老年痴呆的老军人,在混战之后就消失了,不见了,应该交代一下吧,感觉前边与后边的联系也太不紧密了吧,是不是小说就这样写的,小说一般都是这样写的,让人读不懂,拍成电影后,也让人摸不着头脑。
应该是我认真了,认真你就输了,这种类型的小说都是这样吧,不能用太实际符合逻辑的思维方式去解读,不然也就没意思了。
情节的过渡很快,作为反应比较慢的人,薛战在DNA检测的时候做手脚的时候,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我以为是李可乐的自己的想象来着,没想到就是真的发生了,太快了,让人反应不过来。
我感觉李可乐的经历还是蛮有启迪的,就像他自己说的,丢什么都不能丢了自己,他虽然爱骗人,但他本质不坏,他建小学,做好事,在一系列的经历中找到了自己,也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
那些特别有道理精辟的李可乐的话,应该就是小说的作者想要借李可乐的口告诉我们的,不是吗?
优酷上说,喻恩泰逆袭女警花,就是啊,屌丝逆袭获女神芳心。
但是,他为什么获得康红的心呢,当然不是靠他的甜言蜜语,胡说八道,是他的真诚,他的善良,打动了心热面冷的女警。
前半段,打打闹闹,嘻嘻哈哈,后来走上了,自我发现和感悟阶段。
不过就是后面有点太煽情了,有点过了,不过这种影片不能和那种普通生活剧来比较,里面多了些夸张,这才把主人公的经历及心理变化更好的表现出来。
影片利用搞笑有趣的故事,向我们传达的理念和道理,全在李可乐的话中,还有,最后真的被李可乐给骗了,看他拉小提琴的架势,还以为他真是个音乐达人来,骗子,让我想起了冯小刚的电影不见不散里葛大爷的最后在飞机上吐出假牙的那一幕,异曲同工之妙。
看完还是有收获的,并不像一些影片,看完了什么也没留下,动手写写也挺好的。
2015年1月26日22:19:23对了昨天还是前天,在新闻上看到了喻恩泰结婚了,恭喜恭喜。
黑字加粗的电影台词再看一遍觉得棒棒哒!
应该把原著小说看看的。
先看完小说,再看电影才是正确的观影步骤。
么么哒。
超好看的~哭得稀里哗啦的!秀才倍儿棒!川话好听~各种原创的妙语连珠,配乐赞,光影赞!
谭卓演出了我心中的康红,大眼还是比较适合演村民,喻恩泰才是可乐。
我忍着看了五分钟
电影不咋个,讨厌投机的李某,但喻博士演技还是亮了~哆啦A梦那段笑尿
评分为什么这么低啦。还是挺搞笑的。虽然故事情节很老套。我好喜欢四川话。
看到那么多煞笔因为片名和国产就打一星,所以我毫不犹豫打五星
7分 还可以
很搞笑
还是有不少笑点的
有点意思
套路俗片,但地点在昆明,挺好的。
昆明拍,却操一口四川话。。。
全靠喻恩泰撑,换个人就是烂片
经常弄无聊的温馨无益于提高水准
太类型了,后面都是快进看。
多出一颗星给秀才……
其实还好。但喻恩泰在喜剧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真的好吗?拜柯南好逗!
不失不过没什么意思
作为笔杆子和嘴皮子同样犀利的球评人李承鹏,我最期待看到的是他那部小说《你是我的敌人》搬上大银幕,关于四川关于非典关于那个卓玛姑娘还有魏群魏大侠为原型的朋友。李承鹏的演技和球评一样,从未让人失望过。
听了一个半小时代重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