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的制作背景在影片的结尾讲得很清楚,就是韩国这个作为面积不算大的国家,核电站的密集度却是世界第一,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
影片估计也想让政府感受到,核电站的弊端,可以有,但不能一面盲目增多。
正如影片最后的那段台词:“我们这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虽然那里面有灾难,有不幸,可不还有希望吗?
”从这段台词中,我更多地解读成,核电站虽然大大加快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生活,但是它也有可能带来灾难,而且这个灾难是人类很难控制的,想恢复也很难。
从影片我也能看到,原来核泄漏所带来的灾难是如此恐怖,核这个东西真的是可以毁灭地球。
我是广东人,离我较近的是“大亚湾核电站”。
虽然我知道,建设核电站已经各方面考虑的很周全,最终目的都是避免核泄漏的发生,但是影片中也说道,建筑里面的复杂程度难以想象,就算是检修也要用上几年的时间,而且管道是可以被腐蚀的,人为的小小差错或者是碰上大自然的灾难比如地震,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看完影片后,我特意搜了一下核泄漏的事件,真的是触目惊心。
与电影中比较类似的是“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当时也是发生了爆炸。
发生核泄漏后的相似情况就是方圆几十公里在长时间内都要封闭,也不会有人冒险回去,毕竟核感染是潜移默化, 在过去20年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害者总计达9万多人,随时可能死亡 。
另外一件就是“福岛核泄漏事件”,造成的后果也是相类似的。
从此可以看出,核电站几乎可以说是我们身边的随时有可能爆炸的炸弹。
影片的剧情我就不一一讲述,韩国电影的扣人心弦程度已经是世界闻名的。
影片中最触动人心的无疑是男主人公姜在赫在牺牲前通过摄像头盔向家人道别的场景,真的是无法想象家人面对如此场景有多伤心和多无助。
为什么说影片有“似曾相识”的味道呢?
韩国另一部灾难大片《流感》了解一下,相似之处就是作为总统,面对关键决策时有时也是无能为力,他的面前挡着一个总理,感觉总理才是一国元首。
影片中多次看到第一现场资料是先送总理再到总统,哦不,总理可以不让资料到总统那里,而影片中第一时间在控制室指挥的也是总理,后面总统了解到现场情况后才焕然大悟自己一直被蒙在鼓里。
影片有句话说的好,政府惹出来的祸让老百姓埋单。
这部片子好像在内地没上映,我也是在网上找了很久才找到资源,估计题材有所敏感吧。
毕竟核电站天朝都有。
虽然“潘多拉之盒”可能会带给我们幸福,但上帝是公平的,它也有可能带给我们无法想象的灾难。
2个多小时的电影整体略有些冗长,看完只感觉庆幸这件事不是韩国改编自己的真实事件(可能借鉴了邻国),如果这是真实事件,那2个小时,足以让数百万人受灾。
本片从某种不方便说的角度讲,算是恐怖片,核灾难发生后的瞒报、延报、不及时疏散反而困住受灾人员、没能第一时间处理反应堆,建核电站时没有考虑保护措施,每一条都是无法挽回的罪恶!
zt发言征集英雄去拯救无能的zf和全国人民,这画面有点震惊,果然是其他国家无法拍出的话题!
这块为家人和人民现身的大义其实拍的一般,有点略牵强,但是也能更突出主题。
我觉得在众多场景中,男主妈妈跟嫂子的婆媳关系转变很亮眼,大灾和小情相呼应。
金英爱老师演技真的好,母亲和奶奶的身份发挥的真好!
这部电影的意义除了宣扬英勇无畏的精神外,更重要的是让本土人民甚至世界都能了解核灾难的可怕,好好利用能造福人类,一个不小心就变成罪恶的潘多拉。
最后一段的隔空对话,真的很好,那么长的独白,很考验演员台词功底和情绪。
在赫这个特别接地气的傻小子,他对妍姝更像是哥哥对妹妹的情感,他从最开始对母亲对家里的店对妍姝不太负责到最后为了所有人的生命牺牲自己,既是受了吉燮最初的影响,更是被人类生命如此渺小的震慑。
有句名言说,只有在我们真正害怕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最大的与之抗衡的勇气。
最后在赫对着头盔说的话我依稀记得,我以为他会说很多慷慨激昂的话,可是没有,只有无助、孤独,祝福,恐惧…,太真实所以看得太难过了,尤其他对着妈妈有气无力的说“妈妈,我好害怕啊”的时候,我特别难受。
我真希望那根导火线就此引爆,不想看到他如此孤独。
整体还行吧,可惜太多漏洞甚至说不合常理的地方 ,看着难受那么大的辐射量厂长竟然能坚持一天,绿巨人吗?
既然用海水能快速降温,政府再傻都那情况了能不用?
逃生通道是老式网游地图是吧只能走固定的道,其他道路,堤坝下面都是图片,只能看是吧总筒一直赖赖唧唧的,后来又像打兴奋剂了,太假最后那个储存废料的漏水,修复措施就是纸杯漏了底下再套个纸杯?
首先这个纸杯不能再加水了吗?
漏就只能堵或者干看着?
其次反正套个杯,方法不是太多了,非要封那个屋子的铁门?
最后也只是铁门焊上,加上斜撑,能挡住辐射?
设计就么有考虑到会漏,铁门做个厚点的?
男主很快弄完炸药,那帮人焊了那么久的铁门,完全可以2人弄炸药,出来后再弄铁门其实我看见不用炸,一边封铁门一边加水就行,不可能没法加冷却水的,水足够多下面的房屋充满水就行了
电影的前半段告诉我们,看似固若金汤牢不可破万无一失的核电站其实已是破绽百出,危机重重,问题不断,状况百出。
核电站的领导是一个不懂物理、不懂业务、不懂专业的外行人,外行人领导内行人,导致他根本不知道各个工作环节孰轻孰重。
而核电站的工作人员为了自己的利益各怀鬼胎,敷衍塞责,核电站从上到下没几个全心全意全力以赴投入工作的。
影片的一个细节显示两个工人为了节省时间、远离危险,选择了直接捍接漏洞,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核电站管道压力过大,彻底爆炸。
说明整个电站,从领导到同志,大家都只能是应付工作混薪水而已。
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世界只能按照既定的方向走向黑暗的深渊,哪里有上帝之手呢。
电影的后半段,告诉我们那些高大上的理想信念其实是虚无飘渺的,为了挚爱的亲人,为了永不忘记的誓言,做出自我牺牲的人,才是最终的救赎者。
拯救了爱人,亲人,朋友,国家。
转帖:日本核污染水已进入大海,研究称日本核污水排海240天到达中国。
此刻,北京时间今天中午12点(日本当地时间13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当地时间24日上午10点左右(北京时间上午9点左右),东京电力公司就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一事召开临时记者会。
东电在临时记者会上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将在当地时间今天下午1点(北京时间今天中午12点)启动。
今天的核污染水排放量预计为200到210吨,每天的排放情况将在次日公布。
首次排海每天将排放约460吨,持续17天,合计排放约7800立方米核污染水。
《潘多拉》这电影拍得真是左。
男主怂,怂得彻底。
但他临死前那一连串号哭着的絮语,痛骂了资产家血腥剥削的本质,否定了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根本执政合法性,揭露了国家机器"人造英雄"的虚伪与无耻。
就冲他最后这几句话,我给电影满分。
它比《挖掘机》《的哥》,更加接近韩国社会矛盾的本质。
他问,"我不过是想要一个幸福的生活,这很过分吗?
为什么就这么难?
"临死前他说,"你活着真是苦了你了。
"从头至尾,他只是资本家们手下的一颗不情愿又无力反抗的棋子——哪怕是死,哪怕是成了英雄,这一切也与他的本愿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什么拯救国家?
什么人民英雄?
狗屁!
我要不是为了我老娘我妹妹我嫂子我大侄子,谁他妈的愿意死!
这就是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
韩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斗争精神,令他们更加接近于"伟大"。
最近因为大环境隔离 就找了很多灾难片看 特别是韩国的灾难片 那真是一绝 看了流感 海云台 铁线虫 隧道 本片 看过之后 只能说韩国电影思维意识很超前 而且很多时候天灾只是引子 人祸才是真正导致事情变坏事态严重的罪魁祸首 天灾30% 人祸70% 哎 希望疫情早点过去 少一点天灾人祸 真的不希望这个世纪戴口罩 下个世纪戴防毒面具 啊稀巴
这是一部反核电宣传片:《潘多拉》。
核电站是利用核能发电,是和平使用核能的有效方式。
然而,任何一样东西都不可能绝对的完好无损,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因此,对于核电站安全问题的担忧估计是很多人的担忧。
如果没有看过《潘多拉》,我对核电站的了解仅限于日本福岛和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震惊的同时却没有近距离的压迫与恐惧感。
看了这部电影后,缩短了与核能的距离,抛却了旁观者的身份,所以,也立刻对核电站的相关知识进行科普。
据了解,全球有超过30个国家拥有核电站,部分国家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一半以上,如法国、比利时等。
而世界十大核电站排名中,除了日本的两席,我们的近邻韩国有两个核电站:蔚珍、荣光分别位列第三第四,而韩国是当今出口核能最多的国家之一,已经超过了中国。
这时,才明白了《潘多拉》结尾时银幕上极小的六行字的意思。
潘多拉是古希腊神话诸神送给人类的礼物,而她的盒子是宙斯给她的,这个盒子意味着灾难。
电影中的核电站就像一个潘多拉的魔盒,可以给国家带来能源上的便利外,最终带给国民无尽的灾难。
宰赫的父亲和哥哥都在核电站工作,父亲因为事故丧生,哥哥因为救父亲,被父亲二次辐射致死。
宰赫和母亲嫂子侄子生活在一起,因家庭变故和对核电厂的了解,他的愿望是离开小镇去深海捕鱼,却遭到了女友的阻拦。
这也成了宰赫不幸的开始。
运行了40年的反应堆出了问题,本该停工检修两年,却只利用一个月简单查看后仓促使用;原本实战经验丰富的老站长被迫调离,换成只会纸上谈兵的新人;贪图自身利益的核电公司和看似为了国家,却不顾国民人身伤亡的无情总理;新上任被总理言语控制的年轻总统……这个国家从上到下都出了问题,巨大的灾难就这样发生了。
“明明是他们的错,为什么要让我们承担后果!
”疑问由宰赫提出,最终也由宰赫去承担。
他是一个胆小怕事的年轻人,为了家人与国家安全,无奈走出来做自杀终极任务。
这个人物没有我们理想中的高大上,他就像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没有远大的抱负,只求平安快乐的与家人生活在一起,和相爱的人结婚,看着小侄子长大结婚生子。
宰赫答应女友一定活着见她的承诺和核电事故带来的冲击一起震撼着观者的心灵,带给人们无尽的恐惧与深思,个人的私欲膨胀与看似最安全的核能还是最该引起人们重视和警醒的东西吧。
希望世界永远和平,永远没有战争和自毁!
一个刚开始较为优柔寡断略显无能却心系民众最终崛起夺回权利挽救糟糕的事态的总统和一个强硬的枉顾民生只顾经济等国家硬件配置的二把手,似乎在韩国电影中经常看到,虽然我也没怎么看过韩国电影。
我是一个极度反对崇尚自我牺牲大无畏英雄主义的人,但是看这部电影时还是流泪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似乎开始把所谓的“精神”“情怀”变得局限,曾经的我也是个会用纸笔指点江山的愤青,自认为是一个有付出精神和团结精神的人,而如今却只想着顾好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曾经宏大的梦想如今竟变成了一日有三餐。
所以看到男主献身,我的第一想法不是敬佩和认同,而是我如何避免我自己和我爱的人远离这种非要献身不可的情况。
虽然没有切身经历,但是还是狠狠地共情了剧里的母亲和女朋友。
让我最动容的其实是剧中嫂子的人物形象,丈夫早逝,独自抚养儿子照顾婆婆,勇敢坚韧,让人心疼。
虽说天灾人祸无法预料,但还是警醒,一定要规避这种风险。
「哥哥为什么那么讨厌发电站?」「不是讨厌,是害怕。发电站出现了核泄漏,大家一点都不担心,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实在太可怕了。这样可不行啊。不光是为了我们,哪怕是为了像民宰这样的孩子,也不能这样啊。不要因为害怕,就闭上了眼睛。我们这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虽然有灾难,但也有希望啊。」
韩国人真是太会拍这种电影了,特别真实,光大群众演员也特别给力,这部直接批判无能政府,给全世界打了一针防御针。如果真的核辐射,政府有什么应对措施呢,怎么防范呢?
有日本电影的气质,灾难来临时,政府犹豫不决,人民也并不卖命,所有人都是自私狂奔。
6.0/10 分。初看,蓝光。煽情太多了,看得尴尬。。。136分钟真的有点多余。。。天朝肯定没法拍的片子,韩国政府又一次被黑出翔来了。。。李璟荣都不知道多少次饰演了又一个面目可憎的政府高官或者无良富商。。。
虽然把韩国政府和人民都黑得锃亮,但剧情荒腔走板、人设东倒西歪。碌碌无为且在第一时间打算弃岗跑路的男主角怎么就突然变得舍己为人了?心理上依赖男主角的女主角怎么就突然变得领导力max了?婆媳关系怎么就因为小孙子突然不和了又和好了?一直被总理压制着的总统怎么就突然重整雄风了?面对灾难,先是一群核电厂工人擅离职守被炸进医院,接着全部医生竟然贪生怕死丢下病人落荒而逃,末了这群受伤的工人突然良心发现组成敢死队……这人性转变的360度大回环真是叹为观止。相比之下,日本基于真实事件拍出的观感也不咋地的《福岛50死士》简直强太多了。
可能因为是讲的日本地震真事,所以也没有觉得感动啥的,霓虹政府太渣了
煽情的点很在位,有对政府的抨击,但也恰到好处,不符合逻辑的地方有,但可以接受,很舒服动情的两个多小时。
总统最后换了身工装造型,这形象工程快笑哭我了。
还行,群众演员真的好多哈哈哈
4.0/结尾的告别直播属于核弹级别的催泪程度,人真是复杂又简单的生物,我们不愿为大我捐躯,但是为小我,义无反顾。
我看不下去了,强行讲人性和政府,把每个人设置得像智障。都说套路片,我没看出来了哪个套路是这么做作的煽情的。
韩国电影很优秀的地方就是他们的时效性和现实意义,但是一点,能不能不要老是喊了。。为什么韩国人总是喜欢带着犟嘴的姿态喊来喊去的呢喊的我好心累。。。
套路 但是看完还是想买个盖革计数器
黑政府就了不起?那套路般的一盆又一盆的狗血怎么消化得了...
难得看个韩国片。。。我国好像没法拍这种。。。尴尬
开篇人物的构造还可以,但进入正题之后一片混乱,剧情推进磨磨唧唧,政治斗争也和开玩笑一样放在明面上。人物的转折也是硬推上去,属于反正三幕剧要求这么写我就这么做的片子,没啥看的必要。
很好的题材,煽情太过了。
略拖沓。韩国电影讽刺zf不遗余力,一部接一部拍,真好。
东亚永恒母题:昏君、奸臣-权贵-土豪、酷吏、绝望无产者(个人)英雄主义、煽情伦理主义。暴利和极权滥用科技,没人能抽身而出。它首先即体现为不尊重知识和技术。感觉整个片是看山寨宋康昊山寨郑雨盛山寨全智贤演完的。脸盲。
摁在地上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