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号称爱情大片,的确,布拉格的美景引人入胜,两条爱情线也拉的很好,我想国内能把爱情拍的这么细腻的,可能也只有老徐了。
但这次我只想抛开爱情这个卖点,单单谈谈女主金天。
我在影院看的时候,眼前总是恍恍惚惚出现我的朋友Z君的身影。
当然Z君现在还跟年轻,不像金天30岁了被未婚夫出轨;她的故事是这样的,当年她对她的高中初恋非常死心塌地,像每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甚至希望能走到最后。
但年少时的恋爱总是无常,还没到高考两人就分道扬镳,再加上男方那边无论在班上还是年级都有绝对的人气,这一分手,那些早就眼红的女生还有挺那些女生的男生们便群起而攻之。
很像小说的情节吧?
但后来的发展却不如小说圆满,Z君成绩急速下滑,从稳妥的一本到最后考了一个小二本的普通专业,实在令我们一众初中同学大跌眼镜。
不过,似乎从高考成绩揭晓那天起,她就开始学会坚强。
首先是她选择了出省就读,这是以前表示一定会留在省内的她所不敢想的;然后她打了耳洞,左边3个,右边2个,和电影里的金天纹身抽烟的行为多么像;她读书沉淀,逐渐地敢与看不过的人和事斗争,在每段感情中也学会掌握主动权,当然最后她也走出了恋爱的阴影,重新找到了更加适合她的男友。
她最近眼中带笑地和我说,恐怕对有一些人来说,只有去远方,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后要做什么。
那一瞬间,我看到了一个坚强且美丽的她。
有时就是这样,像你攒足勇气爬上高楼,却被先到一步的人推搡,狼狈重重摔下,像一个5岁孩童一样渴望安抚和怀抱,却因胆怯不敢表露心声,冰凉凉且软绵绵。
然而人都该有勇气去承担自己年轻的明日,在混沌和抑郁时期触摸到“力量”。
当过去的痛苦都化作一滩铁水,今天的一切才显得格外晶莹剔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远方的新奇与陌生无处不在,爱与希望驻足在脚下,人生的宽度,生活的高度,心灵的深度,都会随之悄然展开。
能在年轻时去远方,尽可能地尝到心灵的酸涩与辛辣,也能见到多彩的珊瑚,慈父般的古堡,以及获得最真的心。
每一个被伤害后仍然勇敢的女孩都该去一次远方,就像那首歌唱的一样:别让寂寞害你伤的一夜白头仍得不需要的自由和最耀眼伤口我知日后路上或没有更美的邂逅但当你的智慧都蕴酿成红酒仍可一醉自救谁都心酸过哪个没有
中国电影界才女导演徐静蕾阔别三年回归诚意之作,相信很多人以前都看过老徐的作品吧,相信老徐这次依然能够带领我们走向爱的旅途。
这是一段发生在美丽而古老浪漫的城市布拉格之恋,里面有两对俊男靓女带领我们一起邂逅爱情,触摸美好。
看了预告片之后,觉得有感动有搞笑,我喜欢那种单纯的感觉,爱,总能让旧人回忆,让新人感动,2015情人节我定会去看。
预告片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如果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最终还是会离去,那我情愿他从未出现过。
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爱的旅程,终点是你!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somewhere only we know。
2015情人节,我和你有约。
虽然电影还没有上映,但是温暖的题材,童话般的场景,已经让人很是期待。
每个人总有孤独的时候,每当这时就会特别想念陪在身边的人,可是却鲜少去向这位一直陪着你的人表达感谢,或许想表达却说不出口,因此现在的人们很需要一座桥来将内心的话送到对方的心里。
我希望走出影院,这座桥已经在我们的心里搭建好了。
在没有看过这个电影之前,任何的言语都是主观的,所以好不好还是要等到看了才知道。
关于爱的电影有很多,这些年华语电影里单纯的爱情片几乎已经不存在了,我们能看到二三十甚至四十加的演员们拼了命的在演高中生不堕胎不曾青春期的青春题材电影,我们能看到一男一女嘴里叨叨不停的互相撩段子的小妞电影,我们也能看到加一起足足几百岁的N男N女上演乡村或城市爱情故事。
有的电影从名字上看你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题材,比如X时代“我擦,这是一部商业大片吧,有枪战吧,有飙车吧”“你也太out了,现在的时代都是撕逼”==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单从名字上看就知道是一部爱情片,(说旅游传记的请踩着你的滑板鞋去只有你知道的地方摩擦)难道只有叫北京遇上布拉格或者捷克爱情故事才能叫爱情电影吗,哼╭(╯^╰)╮ 从两款不同时代的海报上看到了天文钟,老徐的那版像泛黄的照片,吴亦凡的那版表现的更多是年轻朝气,这是两个时代的爱情,时间不会停下来,但是每个时代都会像泛黄的照片一样留下痕迹,而能行走在两个时代或者两个时空的唯有爱,爱可以是女主角对奶奶的亲情,可以是需要到电影院才能看到的属于男主和那个时代的缘分,可以是男女主属于这个时代的爱情,可以是和身边朋友的友情,可以是朋友们的爱情。
每一部爱情电影都有不同的元素,这部电影它肯定讲的不是穿越╭(╯^╰)╮,它也不是轮回恐怖片╭(╯^╰)╮,它的元素除了海报上看到的时代,还有从预告片看出的国外奇遇记,看到了迷人的布拉格,让我想到了伍迪艾伦老爷爷的午夜巴塞罗那午夜巴黎,想到了斯嘉丽的迷失东京,从新的城市里找到人生信念 新的人生观 世界观 价值观,其实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在新的环境里心态是会发生变化的,闪避又好奇,敏感脆弱但是新的环境会让人多少放下点自我,由着心走,反正谁都不认识我,当然后面的剧情发展是你必须遇到长得好看的。。。
你要是在国外遇到郭德纲那估计还不如回到北京看德云社。。。
在这个充斥着高票房的商业市场,爱情电影怎样巧妙的融入商业元素而又不会让人觉得假。
电影不是教科书,是不是艺术也是见仁见智,她是一部作品,如果说可以在电影里找到爱情的希望我觉得你一定吃了太多辣条,但是我们可以在电影里看到爱情的希望。
总得来说,剧情什么的还是要等看了才知道,但是我很期待新的华语爱情电影。
电影看完了,有几处惊喜的地方,但是糟点也是比比皆是,徐静蕾来导这部片子,用这么些人和投资,真真是浪费了,有情怀和抱负的导演拉不来投资,《钢的琴》,《推拿》安静的在度盘里被人们观赏,而《奔跑吧》这一类的根本称不上电影则大横其道。
当然了,《有一个地方》是可以拿来当做电影来看的,这一点,本身或许已经难能可贵了。
先说吐槽的部分,主要原因大概出在徐静蕾身上,她的个人爱情观太可怕了,强制的出现在每一部作品里,可惜,每一次,她都不能演绎的恰到好处,《陌生女人》风情万种的妓女演不出那样儿的风尘与千娇百媚,《杜拉拉》中的黑与土更是被莫文蔚傲娇的大长腿甩出100条街来,这次,徐静蕾算是走对路子了,至少,女人肯承认自身年华的逝去已经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败笔就在描述过往那段儿的爱情用的镜头与精力多了一些,并不是很多人愿意看她用蹩脚的英文和一个不认识的老外谈情说爱,尽管那个络腮胡子说“I promise you ,i will wait for you here,until the day we meet "时,还是觉得有一股温热的东西让人熨帖又稳妥。
诚挚建议,徐静蕾不要演戏了,毕竟演技不上佳却又爱表现真不是什么好事情。
还有电影的配乐,《陌生女人》的配乐是让我惊艳过的,林海的《琵琶语》度过了很多夜晚,惆怅,寂寥。
《有一个地方》更多的是莫名其妙和无病呻吟,很多时候让人觉得”呸,什么玩意儿“。
还有一些地方,比如,剧情的莫名其妙,人物关系混乱,故事发展突兀等,就不一一说了。
吐槽的点虽然多,但还是不能否认,这是一部值得去看的片子。
对于女生来说,看一部电影,有什么可以求的呢。
不就是坐在电影院里,看着银幕上的人和情,然后,再静静地想起一些事情,最起码,对于我来说,走出电影院的时候,确实,想找一个泽阳,他能养活自己,也愿意用自己的时间来陪伴我,这不就够了吗?
吴亦凡把泽阳这个角色诠释的很好,他是没有预料到的点。
好久,没在大屏幕看见这么一个人了,美且有灵魂。
吴亦凡的首次亮相很不错,一个单身父亲,有女儿的负担,有抑郁症的母亲,破碎的家庭,隐忍却不可得的爱,这一切的一切,被他诠释出来的时候,都牵动着我,也深深的希望,每一对金天和泽阳都能幸福。
还有,李屏宾老师的镜头,布拉格真的美到了极致,等以后找到那个,我愿意放下一切,去爱的人时,一定也要和他一起牵着手走在布拉格的路上,爱,开始了。
爱,就是我唯一的信仰。
经历过无数次的遗憾过后,我依旧如开始般相信爱情,我每一次都用尽全力去爱,这样即使没有走到最后,我也不会遗憾了。
爱之于我,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所以我始终站在这里等待,邂逅也好,冤家路窄也罢,不管你以何种方式闯入入我的生活,不管我们是一见倾心还是互不顺眼,我只希望你是那个陪我走到终点的人。
爱人,现在很少有人会用这个词来介绍另一半。
我却异常的喜欢,它端庄而克制,但却很贴切的形容了另一半的定位。
爱人,是放在我心里的人,不仅仅是因为婚姻关系而捆绑在一起的两个人,而是我爱的人。
贴上《红色》里徐天留给田丹的绝笔:写第一个字之前,我下了一百回的决心。
如果天天都能看到你,已经是今世最好的福气了。
田丹,我只能在纸上写我爱你。
面对面,说不出来。
如果你问为什么,我只能说很多细碎的事情。
四川北路第一次碰到,你不会相信;陪你一起租房,你也不会相信;回来就看到你在家里的阁楼上,你也不信。
可是每一次,我都知道我爱上你了。
你回同福里的时候,我觉得同福里才像我今世的家。
和你一起走在马路上,上海的冬天也暖和一些。
如果你要笑,觉得太阳会照到我心里。
你那么聪明漂亮,我只是普通的菜场小会计。
我每天都觉得亏欠你,想为你做任何的事情,浑身会充满了力气。
以前是埋头过日子,现在,希望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仗什么时候才能停啊!
你竟然就住在我的头顶,住在我的家里。
如果哪天,我能娶到你,反而害怕起来,因为我不确定自己有那种福气。
万一你突然走了,再也听不到你上楼下楼的声音。
田丹,我有娶你的福气吗?
爱,是岁月静好,是现世安稳。
爱,是无休止的等待与亏欠。
爱,是我看着你时候,你正好抬头看我。
无论你此刻是两个人的幸运还是一个人的等待,请继续相信爱情,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愿好姑娘光芒万丈!
说说看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成都点影的观后感吧。
看完后心情挺复杂的,还是能让人有很多感触让人深思的电影。
我属于泪点很高,特别是对于看爱情片,很少会落泪。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眼泪就自己掉下来了,我旁边的妹子至少有两个场景都哭了,甚至有一个场景都哭抽了。。。
个人觉得这个片子偏文艺片多一点。
这也是片子值得推荐的原因,现在是商业片的天下,尤其是爱情片,很少会有导演认真拍有情怀的电。
通常是一些小打小闹,疼痛青春,哭过笑过,等看完了回想起来,呀,不就是青春小说里面的桥段吗?
有一个地方绝对属于看完了会让人想去思考的电影,真的就是每个人看完也许会不自觉想起自己内心的一个地方,每个人的也都不一样。
个人觉得年长一些的看这个电影可能会更有感触,年纪很小的小女孩的话,记得多刷几遍电影!
吴亦凡在里面真的,颜值高!
性格讨喜!
有才!
暴发户!
很招女孩子喜欢的。
再说说电影里面的演员吧。
我是14年11月才关注吴亦凡的,是的,很没出息地被他的颜秒了,看完电影之后,只想感叹,不娶我为何要耽误我T—T对于凡先生剧中的演技表现,确实有惊喜!
但也因为第一次拍戏,特别是作为比较复杂的男主角,还是有进步的空间的。
剧中他和王丽坤的爱情,不知为何,我感觉cp感很弱!
可能是年龄差距有点大,也有可能老徐想表达得太多了,以至于感觉他们故事有点乱有点散,我甚至觉得张超那对感觉都要好好多。
对于王丽坤,她拍商业片可以,却不太适合拍文艺片,她的演技确实到不了那个程度,她属于那种可能会有丰富的表情,但是没有灵魂,就是代入感很弱,就像看完电影,我能记住老徐在里面的情绪,却真的想不起来王丽坤的。
最明显的一段,和黄立行的那段对手戏,我记住的全是黄立行,不要黄一出来大家就笑,那一段还是挺感人的。
个人觉得她作为串起整个电影主线的女主角确实表现得有点弱。
张超和热依扎就不说了,表示很自然,但是镜头不多。
说说老徐的那段爱情吧,说实话这段拍得很好。
内容也比较完整,很感人,让人深思和回味!
老徐果然还是文青。
这段故事拍得估计大家都落泪了(如果你在用心看电影的话)可能也夹杂着老徐自己的爱情观吧,纯粹理想的。
在看过太多被消费的青春疼痛爱情小说式电影之后,完整得美好的爱情其实才是人们更向往的。
看完电影后,自己一直在想,对的人,能在一起,你喜欢他他也刚好喜欢你,其实就是爱情里面最幸福的了。
老徐的演技,不愧是混了影视圈十几年的大花旦了。
不用靠非常丰富的面部表情,就能将你带入她的情绪。
戈登演得真是超赞!
好几段情绪都被他秒了。
特别是最后!
我一个如此冷血的人都落泪了T-T最后说说吴亦凡的妈妈丛珊,老戏骨!!!
我觉得是剧中表现最好的,太喜欢了。
想和观影的粉丝说,确实,吴亦凡在里面的镜头在老徐这个亲妈粉的偏爱下,真的帅得人神共愤!
妮妮们光是欣赏颜是值得去电影院多刷几遍电影的。
但是一定要记得留一次静静地抛开外在因素好好地感受电影,因为它确实还是一部有内容的电影。
作为一个学建筑的孩纸,力荐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镜头下,把一个被完整保留整个古城的欧洲城市拍得太美了。
电影中穿插了不少古城的航拍镜头,包括古城的肌理、查理大桥、还有那个雕像等等,个人觉得这些镜头是神来之笔,经历过过去同时还一直与现在相伴,这些建筑是永恒的,那么爱情其实也是永恒的,不论是奶奶那一辈的,还是现在,唯一的真爱一直都在。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那个地方,我终于知道了。
剧情是简单的,就是一个被王八蛋抛弃的王八走到了一个新的城市叫布拉格碰到了会做鸡蛋的绿豆。
刚刚好的不是鸡蛋,而是这个人很完美很帅很梦幻,大提琴 钢琴算什么,会唱歌算什么,现在流行的是鸡汤男,此男看起来冷冷的,实际上会看穿人心还会说一嘴好鸡汤。
所以男女主就这么一眼万年,对上眼了,人群中我多看了你一眼,嘿,长得真对得起布拉格的机票,其实这部分到有点像港片时代的爱情电影,上手快,上嘴快,上(此处省略一万字)。。。。
老一代的爱情是简单的,一场跨国恋,当老年的约瑟夫还是囧瑟夫出现在女主面前时,我确实是差点泪崩,点在于其实那张已经老去的脸就是对时间对爱情最好的证明,虽然它简单却深刻,但是这部分就应该到这里为止,深刻其实并不需要解释,点缀太多就变得矫情,约瑟夫穿着睡衣跑出来要回头的那一刻,我以为会出现一张法鲨的脸。。。。
高潮冲突也是简单的,孩子的妈妈虽然没有狗血的回来说I still need you,王八蛋也没搞个绝症说自己爱的还是“昨天”,仅仅就是爱与责任能否共存,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
其实我宁愿相信这个故事只是他们绳命中的一部分,因为它太短,这是很多爱情电影的通病,也许爱情这个主题本来就是2个小时无法说清的,毕竟生活中我们坐不上一个叫泰坦尼克的船,我们也没有真的活在战争年代,我们生活的爱情就是豆浆油条,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你来奶孩子我来洗介子。。。
相信爱情不应该要靠老一辈的信念,相信爱情要靠两个人的相处和努力。
电影最后说,拥抱身边的人,而我在想,怎么样才能被黄立行踹了被吴亦凡接着== 别想了,去哪儿都不会碰到黄立行或者吴亦凡,只能碰到送红绳的骗你个故事还得管你多要几倍钱。
上一次记忆深刻的国产爱情电影也是国外环游记,很喜欢那部电影,但是两个人加一起岁数翻倍不说,最后还搞了个家有儿女系列。
其实剧情啊 人物形象啊都可以简单,看个电影没必要把自己搞得跟打仗一样。
而且爱情电影啊 还得是看人的,就那腿,锯一半在那儿谈情说爱,早就愤而离场了,“票价一半你干吗” ???!!!
那不是爱情电影,那特么是励志教育片。
一个人的夜晚,漫天飞雪,从影院出来,竟没被严寒侵袭,周身都被温暖的爱意笼罩。
是爱人的关怀?
哦,不,是一部电影的感动。
男主角吴亦凡演的不错,尤其是他的眼睛,就像导演徐静蕾说的那样,他的眼神很有戏。
这个身高187,拥有雕刻版360度无死角的美颜的大男孩,用作品证明了自己的不一般。
整个电影看下去,发现,他真的不一般。
单身好久了,今年的情人节注定又要一个人度过了,本来很惬意,但却被这个故事悄悄的拨动了心弦。
整部电影,泪点与笑点齐飞,高潮迭起,最终,都归结为深深的爱。
啊!
好美的爱,好美的故事,怎么办,这一刻,想恋爱了;想和未来的他一起去寻找只有我们知道的地方。
2.10,不要错过爱!
假如让我借助观感来写剧本,我大概会写成这样。
战地医生白求恩遇上了善良的护士南丁格尔,他们在战火纷飞中相爱,共同走过警报长鸣和被战乱毁坏的城市,最后回到了家乡开垦农场,然后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假如这是一个童话。
能让我想起来这两个典型角色,大概因为电影里两个老人的角色吧,与家人离散的犹太医生和同样流落的华裔女子。
导演徐静蕾提到,片子里许多细节和故事来自真人真事,包括女主角手腕上那根红绳,都是有原型的。
二战中有着无数的白求恩和南丁格尔,他们的爱情被掩埋在战火纷飞里。
出于引经据典的恶趣味,我查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袁迪宝和李丹妮丈夫袁迪宝,84岁是厦门人;妻子李丹妮,85岁是法国人。
1956年,他们在中国相爱,不得已分别,保持通信却再未见面,丹妮一直未婚。
2011年,两人在中国厦门重逢,3天后结婚。
这段爱情佳话里最动人的部分,是双方对道德和责任的坚守,以及深深隐藏但从未泯灭过的爱。
传奇之后,这种爱就化为了两人相伴共度余生的绵绵深情。
这比传奇本身,更有力量。
对于道德和责任的坚守,深深隐藏但从未泯灭过的爱,电影里的那对恋人未能像现实的童话一般再次重逢,而是各在天涯,在思念中,守望里,用一辈子成全爱意。
在爱情已经随机的年代,再度在荧幕上重现这样的爱情观,我无疑是震撼的。
我的外公外婆,共同抚养过五个子女,外公复员转业在城市工作养家,外婆则一直带着孩子和老人在乡下生活。
他们俩是很新潮的自由恋爱,最浪漫的事情是外公给外婆跑遍城市买一本书。
十几年一直如此,短暂相聚之外,大多分隔两地,大部分时间靠书信联系。
老了的外婆很爱唠叨,外公则习惯了听。
直到一次我问他:为什么能忍得住这些琐碎的唠叨?
外公回答:因为年轻时没有人在你外婆身边听。
我不曾见过这样笃定的爱意,也不曾见过这样用一辈子去成全爱情,但我愿意去信,并希冀拥有这样一份平淡而伟大的爱意.
有一个片段是,男主的妈妈看不惯女主和男主待在一起,就开始烧香拜佛,男主去劝妈妈,然后妈妈就发疯了!逼男主吃药,好容易哄住了,女主突然也发疯崩溃了!害怕男主不理他!…这什么鬼啊!看了一会就退场了。
感觉景挺文艺的 有浪漫的感觉,但剧情垃圾 电影从内容再到演员演技处处透露出矫揉造作,没感觉演员和导演有表达出爱情的浪漫
预告片就不好看系列
老徐很顺畅的讲了个唯美的爱情故事,不狗血不做作,给生活在铜臭味里的男女一些爱情启示。吴亦凡颜值不评价,眼神微表情倒是很有戏。阳光下的布拉格成为继Tahiti之外第二个神往的地方
徐静蕾历年最差,商业文艺两不像,主演四人只有歪果仁演得好,和其他人比很违和。热依扎和张超绝对亮点,求婚戏热依扎一个人完全撑起了全片的颜值和感动。
李屏宾是个唯美派,看他拍摄的电影是一种享受,光影是美的,配乐是美的,人儿也是演技自然拿捏准确,且又帅帅美美的。这个故事很美,最美的是兰心随风飘逸的裙摆,是恋人间交织的炙热目光。对我来说,男人最有魅力的时候一是下跪求婚的时候,二是当了年轻爸爸抱小孩的时候
真的挺无聊 全片会演戏的满打满算大概能找出0.75个 在已经够不靠谱的市场下又来了这种自带水军的所谓小鲜肉 中国电影真是要完
世间本无事,贱人净作妖
今天终于看了,很不错,有笑点有泪点,能找到对的人是幸运的。
导演用力太猛...多一颗星给美美的布拉格
越来越觉得赵薇还行了,至少她导演的电影自己不演。
从7点几分一直到5点几,大概就知道这部片子的好坏以及脑残粉的多少。
电影很不错 有笑点有泪点 奶奶那一辈的爱情简直让我哭瞎
听到王丽坤和徐静蕾讲英语我浑身难受。
很好看的文艺片呀,颜值没得说,简直太小清新了,吴亦凡的演技也不错,帅就行了
开场出现布拉格时,我怀疑了一下编剧非王大爷而是韩少,吴亦凡看上王丽坤的桥段一出,我立刻确定写本的只能是与徐静蕾本人,徐才女自从与来自不那么憋屈的宝岛帅哥谈恋爱后,越来越不掩饰自己古典言情小说的内心了,幸好她很有理智的奉上吴鲜肉的颜,不然我们买票进电影院看啥玩意?
豆瓣是瞎了吗。。。居然七点三。。。
矫情 配乐还可以
习惯性一星
两个人谈恋爱的桥段真是又甜蜜又傻气,好多地方特别逗趣,看的时候脸上禁不住挂着笑,后面半段又感动得不行,布拉格特别美,片子好养眼,值回票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