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眼前一亮的情节:1、Madeline在每次和Douglas谈话时都会握住他的手,即使年龄可以做他女儿的Madeline对他毫无兴趣,但所有人看见都会回避觉得他们有什么,编剧用这个情节明确指明了什么是XSR,后来回忆中Toby在Madeline面试的时候的举动确定是XSR无疑,很好的callback,讽刺意味拉满。
so:只要是你的行为让对方或旁观者感到不适合,那就是不该出现的举动。
2、男权社会也会有不少“女性帮凶”,比如Sheila,在她的塑造上,编剧有意刻画了她无时无刻不在大声说话,举止让助理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不得不找公司hr疏导,以及她所主导的报道颠倒黑白,用女性身体博眼球。
当然,她也肯定在报社位高权重,so:在未平等的男权社会中生存,你必须也表现得像个男性才可以,从某些角度讲Sheila就是个长了隐形penis的女性。
3.Medeline被Toby在酒店假借面试之名XSR时,她说:我不支持女权,我相信人权,人被剥夺人权时,会通过加入运动、游行、写书、写标语或者写博文进行,这会是一场战争。
没错,女权被污名化的重要论据是:通过女性身份获得优待。
可是同工同酬,平等就业权利,明明只是人权而已,因为不同的身体构造而要求的更完善的生存条件,这叫人权。
你会因为鲸鱼生活在水里,而熊猫生活在陆地,因此把给鲸鱼提供水源看作是“优待”吗?!!!!
几个不太现实的情节:1. Medeline在与 Douglas排练面对记者诘问的情节,放在现实中的“ Douglas ”and“ Toby ”们并不会安静的坐在那里回答问题,他们会掐断所有的“排练”,恼羞成怒,让所有女性闭嘴。
2.黄金新闻节目的制作人Toby不会因为“不成功”的XSR以及几张没有实质性内容的浴室照而感到害怕,更多的是他会雪藏这个“主播”,毕竟这个社会依旧是对“睡粉”男艺人,男老师与女学生交往无限宽容的“爱男”社会。
当然 Medeline 是无比优秀的,她业务出色,敢于反击,工作努力且认真。
她把 Douglas 当作偶像,只是因为,那个年代,是不允许女性生长的社会,所有的“精英”岗位都在被男性占领,希望在 Medeline 这一代,她会成为更多女孩心中的偶像。
另外对女性造黄谣,对!
包括传播那些暧昧不明的话,都属于造黄瑶,这无异于二次伤害,无论是男性在说还是女性在说,都去死吧!!!
女权是不是人权的一部分?
女权独立于人权,是否是为了强调女权的重要性?
另外,我真的不懂女主为什么只向造黄谣的男主复仇,而不向潜规则的上司复仇?
是因为阶级大于性别?
“I hate him ,but he’s hardly worth the effort .”这句话听起来更像是自我安慰,不敢向更强者挥刀的借口。
“I don’t believe in women’s rights because I don’t think there’s such a thing. I believe there are human rights. Denying someone’s human rights isn’t a reason to join a movement or go on a march, write a book,carry a placard.”这句话刚开始听起来有点道理, 但细想更像是不了解女权历史的看客的外行话。
果不其然,一看幕后工作人员名单,是男编剧男导演捏!
点此收听:111. 最佳英剧《道格拉斯被取消了》|1-3月追剧小结也可以在苹果Podcast、Spotify、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豆瓣 等客户端搜索「英美剧漫游指南KillingTV」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道格拉斯被取消了》。
这是主播们在3月初相继看过这部剧后的同样反应,“如果去年有看到,年终盘点必然前三,甚至第一。
”真的很遗憾,就连每年看200多部剧的图钉也没有发现(因为当时烂番茄没更新条目),外媒各种电视剧榜单也没上,甚至英国本土《卫报》的“50部最佳电视剧”也没有它,完完全全错过了。
(当然也有一些人看过,比如吉尔伯老师去年就已在豆瓣标记)不过幸好,在被我们发现、在群内口口相传并写文章按头安利后,再到@秃炮怪美剧集结站 等越来越多人在社媒上分享后,它也终于登上了豆瓣的热门剧集榜单,时至今日豆瓣“看过”它的人已逾4000,评分从原来的8.9上升到了9.2。
Anyway,为了弥补去年没有推荐的遗憾,我们特意为它录制了一期长节目。
建议看过剧再听。
指路微博@FreezingWolf 和@饼干茶字幕组。
感谢译制。
- 时间戳 -00:36 为什么我们都错过了道格拉斯?
03:43 又是怎么发现的道格拉斯:原来它有这么多噱头06:19 录制播客的过程中,道格拉斯开始红了?
09:03 《道格拉斯被取消了》到底是怎样的剧,你会如何向人推荐?
——剧透线——13:02 前两集讨论:what's the joke?27:50 麦德林“摆布”道格拉斯的5个小技巧32:52 第三集剧情讨论45:56 第四集剧情讨论53:14 笑话公布以后59:04 影视剧中的新视角:为什么是道格拉斯?
69:30 Trust me you will be fine70:33 是爽剧,还是圆满结局?
76:00 “我以为是我的胜利”是否隐藏了魔法特的“私货”表达?
81:46 补充优点——88:23 第一季度追剧小结:常见副作用,混沌少年时,时光之轮,胜与败,乐活姐妹,Pitt,柏林急诊室/Berlin ER,极乐凶间,奥斯汀小姐,1923- 收听 -在苹果Podcast、Spotify、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豆瓣 等客户端搜索「英美剧漫游指南KillingTV」————The World is Better on TV————出品:英美剧漫游指南KillingTV美剧、英剧、小语种剧重度爱好者们的播客。
解决剧迷的终极问题:值得看吗?
好看在哪?
展开讲讲。
微信、微博、豆瓣、小红书:英美剧漫游指南听众群:关注公众号并回复“killingTV”
"You don't get an award for not being shitty.The world is full of men not like Toby. I truly believe that.There are whole admits out there of men not like Toby.But here's the thing.Here's the question.If there are so many of you,where are you? where the hell are you all the time?
In your case,turning around and walking away,and thinking of the jokes you can tell your mate.""Terrified,I was.I was terrified.And you saw that I was terrified ,and you just turned your back and you walked away……HI'm I can take,I hate him,but he's hardly worth the effect.But you,you was supposed to be my friend.”好喜欢最后一集主持人对女主说,这是全体女性的胜利,但女主只是说,不这是我一个人的胜利。
虽然是一部喜剧,但细节铺垫都做得非常严谨呀。
于是情不自禁分析起来……希拉(道格拉斯的妻子)致力于维护丈夫名誉,维持虚假的家庭和谐。
一眼看透当下的“新闻学魅力”以及推波助澜的网民gossip(偶像失格比战争更有看头)。
伪善,因为度假,因为不想影响心情才拒绝对朋友落井下石的采访,但不拒绝别人做这个事。
对男女职场关系看得透透的,但事不关己时便高高挂起。
控制欲强烈。
Tobby(道格拉斯的上司)傲慢的资本代表。
永远记不住专属司机的家庭情况。
虚伪,喜欢拿女权主义者当自己的标签,用以泡妞。
珍惜羽毛,深谙各种嘴上禁忌,什么话语是会惹恼公众的门清。
道格拉斯珍惜羽毛,对镜头非常敏感。
没有镜头的时候才敢开一些影响个人形象的玩笑。
思想古板,以为只有女性才会指控他厌女。
喜爱麦德琳,有点善良但懦弱,很傻。
第一次见面时,道格拉斯对麦德琳的态度变化刻画得实在精彩。
初时有好感,和妻子聊天才惊觉上司在饭店面试的动机不纯(所以确实很傻)。
然后他想要通过经纪人了解上司,询问有没有和女性之间的(不好)传闻,可以看得出,此前他竟然真以为面试很单纯。
左思右想他还是去找了麦德琳,这是一个大胆的举措,他还给麦德琳找了下去的借口了(说了一句,大意是和上司聊天很无聊)。
在这一刻,他以为麦德琳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才劝她离开。
直到他看到“请勿打扰”,知道游戏(交易)开始了。
从整部剧集的表现来看,道格拉斯是唯唯诺诺的,容易被牵着鼻子走的。
他结婚对象也很强势,每次他要和麦德琳翻脸了,但又会被说服,某种程度上他挺慕强。
我们注意一下时间顺序便知道,道格拉斯想上去帮助麦德琳脱身,然后道格拉斯看到了麦德琳眼里的“terrified ”,然后他说出了脱身理由,他还故意让气氛显得不那么浓重,想让麦德琳轻松点。
然后,他才看到了“请勿打扰”。
他瞬间换了一副态度。
他默认进入这个游戏的麦德琳能够做出理智的决定。
这也是为何他在第四集迫切需要一个答案的原因。
“被强奸,就找警察。
接受规则但又不满就找妈妈倾诉。
”,“为什么因此受到惩罚的是我”。
也就是说,在他的逻辑里,付出身体获得工作机会是可以被接受的交易,且麦德琳可以理智作出决定。
在和麦德琳交锋的某一刹那,道格拉斯说“because you are terrified ”,当自己说出terrified 后,道格拉斯表情震撼了一下。
直到此时此刻,他才惊觉为何女主这么在意自己的转身离去,理解了她当下不可能做出理智决定。
为什么会“惊觉”?
我的理解是因为他懦弱,所以一方面,以己度人,他觉得进入这个游戏后只有顺从和离开两种选择。
另一方面,在上司开始这个游戏后,他不可插手——这也是一种被他认可的规则。
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和暴力强权的合流。
严格来说他不是什么大恶人,不然也不会想帮麦德琳脱身,在女主控诉后,他眼睛发红,下意识道歉。
他理解了作为偶像的不作为给麦德琳带来的伤害很大。
但他的厌女玩笑却是推动其落入深渊的原因。
他为什么觉得这是个笑话?
因为这确实具有笑话的必备元素——与读者预期完全相反。
当你以为对方会说,兢兢业业啦,潜能方面的回答的时候,对方却暗示了性交易。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这是否真实。
换句话说,如果另一位女性与Tobby面试时顺从潜规则了,就能被开玩笑了吗?
我们不得不审慎用词。
在职场情况下,很难存在双方平等的性交易。
像Tobby这种不断进行隐晦的,暧昧的,仿佛温水煮青蛙,不断测试边界的服从性测试才是多数。
小心眼的道格拉斯并没有想到这点。
他只觉得麦德琳作为女人,在那种情况下得到了这个职位,只能是顺从。
他有点不甘心,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想过这很可悲和很不公平——女性要面对突如其来的潜规则并要在惊慌失措,自我怀疑下做出决策。
他无法真的换位思考而心感可悲,所以开了玩笑。
麦德琳这是一部爽剧,麦德琳的性格塑造奠定了其可行性。
麦德琳被Tobby面试时,就已经是行业内闪闪发亮的新人了,连希拉都知道她的存在。
在这次面试上,她已经很强势了,几乎是后来的完全体。
所以在第四集反击时,看起来才不像美好幻想,有种理所当然,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感觉。
很有特异性。
麦德琳无疑内心很强大,看的时候我就预料到会有人不喜欢那句台词“我不信女权这类东西”,尽管后面跟着“这是战争”。
有的人可能觉得这是男编剧的局限性,但第三集的面试之初便已经表现出,麦德琳只是不喜欢被标签化,但她也不介意被认为是女权主义者。
总而言之,她不care。
标签化的一个对比是Tobby自认为是女权主义者。
如果一个人的言论是女权主义派的,就可以相信了吗,麦德琳给出的答案是实干。
她认为她只是争取生而为人的权力,她认为只要每个女人如此坚定且实干,才能赢得这场战争。
而不是标签化后,沉湎于单次的胜利。
需要有这种自觉,因为这已经是一个,性别歧视在职场上变得隐蔽的时代。
比如道格拉斯的笑话,笑话在业内的分享,这种影响名声和前途的行为实际上是很难发现,不可能通过建立制度反抗的(毕竟你不可能随身带录音机)。
要反抗隐蔽的厌女影响,只能通过走到高处来实现。
还有一个关于麦德琳有趣点的分析是她学习上司手段,pua道格拉斯,其实这也是她所说的dirty trick呢。
1 当大家得知道格拉斯讲了辱女笑话被挂之后,第一反应竟然是问「讲了哪个」,继而才追问「讲了什么」,这说明他作为一个靠说话吃饭的著名主持人,辱女是家常便饭。
假设道格拉斯讲了60年辱女笑话,其中有几个经典老番是他每次聚会必定反复讲的,那为什么以前能讲,现在却会被挂上推特,被抵制?
这就是我喜欢这部剧的原因,它明确地指出了当道格拉斯们还在怀念旧的社会秩序,而女的已经在追求、在享有更公平的表达空间了。
在旧社会里,道格拉斯们是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人群,讲辱女笑话不仅会被附和,甚至被当作一种幽默风趣的人格魅力。
他们怀念的不是以前“畅所欲言”的言论环境,而是自己可以随时随地讲辱女笑话的男性特权。
经此一役,道格拉斯们有没有可能意识到,有些话过去能讲,单纯只是因为被嘲笑的群体还没有足够的社会话语权去反驳,而现在,他们必须需要承担起相应的后果。
可惜的是,这部剧所表现的只是一个好兆头。
远处,特朗普靠辱女笑话拉拢兄弟情,不尊重女性反而成了一种团结男性的方式。
近处,我想起在前司一次关于牛奶的头脑风暴会议上,男领导毫无由头地说起了某位女同事的胸,说那才叫milky(还做手势),在场男的都笑了。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真的好起来啊!
2 这部剧的第二个爽点,是矛头对准了那些对职场性骚扰不作为的隐形共犯。
直接骚扰的人固然是加害者,说的就是你托比,第三集看得我抓耳挠腮。
但是,像道格拉斯这种默许甚至推动职场性骚扰的帮凶,也更不应该被放过。
道格拉斯明明从玛德琳脸上看到了害怕,却说出那番鼓励她遵循潜规则的话。
当真正面对权力和性别问题的时候,他更在意的是维护现有的秩序,同时用话术让自己看起来无害甚至正义。
所以可以理解玛德琳离开演播室时流着泪说的“你曾是我的星星”。
一个在公众形象上代表智慧、理想、道德的角色,一个象征职业信仰的角色,竟然是压迫自己的体系的一部分。
我更倾向将道格拉斯的垮台解释为一场玛德琳对他的漫长的复仇。
最后玛德琳代替他登上海伊艺术节与Kristy对谈,Kristy将她的成功等同于全女性的成功,这让玛德琳觉得有些微妙地不满,包括和托比在酒店房间就女权主义者的争论,玛德琳也只是说I suppose to be,还有她对道格拉斯的可以说是长年的心理+话术的操纵,将道格拉斯变成一个完全顺从于玛德琳的人,玛德琳可以让他顺服,也可以让他暴怒,她并不像一个普遍的女权主义者,她的形象更像一个个人主义者斗士,所以她的形象相当尖锐,相当明显的伪善,过于让人感到压迫的聪慧,极尽自私自利,让我觉得很有意思,而且细想起来,她就要有这种让人反感的个人利益最大化、利用所有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狠劲,并且不为此感到羞耻,她才能精彩地逼迫道格拉斯自己扇自己耳刮子。
除此以外,故事将批判重心放在道格拉斯,这样一个只是说些日常的、无伤大雅的,但其实就是厌女的笑话的人,进而延伸到对于道格拉斯所代表的众多无辜男性,他们似乎没有对女性实施某种显而易见的暴力,他们只是坐享男权的隐形福利,旁观女性的困境,甚至嘲弄女性的困境,他们只是要么什么都不做,要么只是动动嘴皮子、眨眨眼睛,所以道格拉斯才会对玛德琳怒吼,为什么你的反击对象是我,而不是那个托比。
玛德琳,正因为她是一个个人主义者,道格拉斯不仅只是对她的困境袖手旁观了,而且还是作为她所仰慕的星星袖手旁观了,让她受到重大打击的直接原因是个人情感上的,她似乎不屑非要将其升华到自己是代表这样的女性所做的一种复仇,她有一种就事论事、就人论人的较真和克制,这在她和托比的对峙中也可以瞥见一番。
这一点,女性专注于个人经历和情感,并将其作为行为动机——突然想到一点,玛德琳一开始进入这个行业,是因为仰慕道格拉斯——似乎时常被解读成某种“妇人之仁”的狭隘,似乎等同于一种需要唾弃的自私。
然而现实是,像托比那种总是喊着口号,觉得自己是在为某个群体行动,还有道格拉斯脱口而出的我们的观众根本不懂真相,这些男人似乎很擅长从大局观出发,然而现实是,如若他们有权,他们利用大局观去贬低、愚弄他人,从而稳定自己的位置;倘若他们没有权,则依附某个大局观而获得智慧的荣光,哪怕那很虚无。
反而是玛德琳这种专注自身,使她闪耀出某种在我看来是谦逊和理性的光辉。
但即便她是无意的,但她确实反映出了女性普遍的一种孤立无援:从极端恶男那里受到直接的伤害,从普遍置身事外男——自己的至亲、伴侣和朋友——那里间接地感到孤立和无助,而且后者更为细微、绵长,且难以抵御,在日常中普遍存在。
当女性突然明显地感知到这种正发生的普遍日常,且任何一个她仰慕、依恋的男性都是其中一份子时,将是一种很沉重的绝望。
剧本太厉害了吧!
锋利无比,张力拉满,而且这两点是在足够的铺垫后,陡然间奇峰突起,有点像你开车走在一片本已经险峻的环境里,然后突然在视线中出现了极具压迫感的大山,于是你失神,继而沉浸,由此产生出兴奋和恐惧。
酒店房间的戏和采访彩排的戏就是大山,女主角的表现截然不同,看起来太享受了(如果就影片的情绪,应该是恐惧无助愤怒和,robust!
),男主角的反应则是一整个被“苦难教育”(想不出来更合适的表达)的过程,他以一个正常好男人的身份被置身在了普通女性会经历的恐惧中,一种“荡妇羞辱”,但随着剧情推进谜底揭开,原来不彻底的女性主义者就不是女性主义者,不能因为你在这个系统里是一个好男人就真是一个好男人,我甚至想到了平庸之恶这个概念。
这部剧是我近年看过最爽的掀桌剧之一了,表面上看是道格拉斯被取消了,实际上道格拉斯这样的“好男人”是系统这张桌子的桌腿,只有彻底打碎他们在系统里的安全感,充分认识到女性的处境,这桌子才会被掀翻。
普遍与隐忍,团结与分裂,“约会”与面试,试探与警惕,玩笑与黄谣,“胜利”与“胜利”......说好听点,是男女之间的认知差异导致的。
讲直白点,是权力的春药让Toby借着面试的由头肆意践踏Madeline的自尊与底线;是Douglas意识到Madeline的恐惧,不仅讽刺一番后离去,还在往后的无数场合里,造黄谣;是Sheila身为记者却沦为父权夫权的伥鬼,是整个一层又一层的腐蚀,把女性围困在其中,要么成为帮凶,要么成为弃子。
没有所谓的中立,沉默也是帮凶!
胜利,一个人的胜利并不意味着集体的胜利,那是Madeline倚靠她的智商经验,且赌上自己的未来才赢来的。
她们,路还很长!
我们,路还很长!
当道格拉斯的妻子说“哈,在房间里给人面试。
”,他嘴上回说这经常发生,企图大事化小,但他还是在内心中隐隐不安。
不然他没必要特意返回楼上不是吗?
毕竟底下都是乐于与他寒暄,为他获奖而来的人。
他敲门,他善意邀请,别在这了,“下楼来见见大家。
”当玛德琳打开门看到道格拉斯时她其实也高兴的吧,有人能来救她,给她理由离开这个该死的地方。
但故事就在这里出了差错。
他看到了恐惧,看到她没有接受邀请,看到门上那个牌子,他突然得出自以为是的判断“也许这是一场交易,或者说,她忍受后会获得更值得的东西。
”所以他竟然就离开了,竟然还敢于给出自以为是的人生建议。
.她失望透顶,但又不敢相信,毕竟这是她追随二十年的偶像。
所以她没有对峙过,三年里,她一直在观察,直到她发现自己偶像,在光辉的日子里,萎缩变为了胆小又容易听令于他人的鼠辈。
一次误解也许可以被原谅。
边界太模糊了不是吗。
“他也许不是这样的人。
”但当她的光芒升起,他开始在所有人面前一遍又一遍讲那一句“她啊是睡来的职务”的玩笑,准确说是故事。
1次,10次,20次,30次…三年,一年,三个月,讲得越来越顺口越来越频繁。
这时候,她终于死心地为偶像定罪。
.所以回到那夜酒店房间里。
最后她甩上门,走进浴室,她不需要男性的帮助,她选择了愤怒的反击。
而感谢制片人也是只敢循循善诱的蛇,他越是在意语言表达,玩弄文字,他越是表达出对外界舆论的恐惧,女主抓住了它,拍下了照片。
如果这是一个擅长上手的暴力男性…也还好不是。
.蛇鼠一窝,老鼠知道蛇的罪恶却不指责。
蛇知道老鼠总会宽容它而敢于进攻。
猎物用了三年,学尽了蛇鼠的招式将自己异化为pua专家,咬死老鼠而容忍蛇。
she made it.确实用三年时间做到了。
人都奇形怪状不会写笑话只会冒犯的印度裔在台里竟然能苟三年;拍下印度裔冒犯企图揭露不公的女同监制,最后视频被瞎剪辑用于引导给道格拉斯定罪;妻子明白喂八卦就能提升报纸订阅,而选择就趴在他人身上吸血;女儿满嘴主义炮轰一切却完成不好基本的衣食住行对社会毫无建树。
另:那么擅长玩弄语言和文字的夫妻俩却无法和女儿正常沟通,很讽刺。
好一个,稀烂的,自以为是的,彼此指控,彼此圈禁,无法正常交流的社会。
睿智的意思就是什么也不评价的无趣,无趣就是成名者继续活下去的密码。
他说的是实话,甚至这段导致他被封杀的视频也是剪辑过的,他说出了世界的真相,但因为实话而被封杀。
玛德琳的观点可能是真的认可道格拉斯那段美化真相的语言,但谁又相信?
主持人也在引诱她给出更juicy的答案。
她赢得“不光彩”,她痛彻心扉的事不想被公众知道,该审判的人还没有被执行到位。
道歉没有意义,形象在一次次黄谣编排中已经坍塌。
你曾经也是攻击政客寻找公正的星星啊,或者说:那也只是人设的游戏?
英国宫斗剧
什么东西 不过一眼定编剧...烂得很有特点
魔法特为了洗脱自己厌女的名声一直在努力,并且永远放不下小女孩与成年男性的故事。
really cancelled?
第一集:道格拉斯好无辜,Toby就是坨屎;第二集:岳母好有手段,几句话就让人无法拒绝,Toby是坨屎;第三集:气抖冷,岳母好可怜,Toby是坨屎;第四集:所有男的都是坨屎。
看了主演采访,2018年就写完这个本子了,但放到2025年仍然很前沿……突然想到之前看《思想验证区域》那个综艺,节目组截取了河马采访的一条言论:“所有男性都是加害者。”当时不管是参演节目的人还是屏幕前的我,都觉得这个描述是不是太夸张了。看完这部剧后觉得也没那么夸张。沉默的大多数,Where are you?
moffat is really not as witty as he thinks he is… 有限场景里靠密集台词弥补内容的剧集,谜语人卖关子了四集最终的落点在父权社会里的bystander,轻飘得有点摸不着头脑like is this all there is… 全剧最有力的只有一句you looked terrified
我愿称之为Madeline复仇记。男的果然没有一个是好东西,xsr的男上司,造黄谣的男搭档,满嘴性器官低俗言辞但自以为幽默的男同事……everyone is awful.太典太登了😇
如鲠在喉的不适:1. 老白男作为白月光 role model(He, I can take. But you, are different)。这种长期的崇拜爱意扭曲成恨之恶女叙事,满足了谁的ego?2. 妻子形象刻画扁平丑陋,与女主极致的敌对关系也显得没有必要,衬托女主的光辉不需要工具人恶毒女二。3. 看似女权题材,实则异常浅薄,甚至走到女权的反面。
i凯伦吉兰,看得我好爽…酒店房间和摄影棚两段高密集度台词演绎得太好了。女主反击的是d、t以及经纪人三个老白男同盟,直接性骚扰、鼓励女人接受“不可抗拒的诱惑”、造黄谣、为上述罪行善后的行为有什么本质区别,不同的吃法罢了。不禁跟着发问都说正常的男人多了去了,请问们到底在哪呢?
AI味太浓了
虽然道格拉斯的笑话很恶臭很有代表性,但酒店面试那里,她有100次机会走出房间,偶像和boss都不是好东西,什么工作值得她忍那么久?肯定不是梦想。是病态。整部剧台词和表演很精彩,但逻辑实在是不通,导致这个所谓的复仇,很悬浮
太精彩了,令人拍案叫绝!第一集觉得Douglas有点呆,甚至感觉被算计了;第二集觉得Madeline有点侵略性,对剧情有些困惑;第三集终于在不适、担忧、害怕的观看中明白了一切,频频想起伊藤诗织;第四集希望Madeline一口气把Toby、Douglas、Morgan、Bently全部轰死!好一场酣畅淋漓的复仇,真是大快人心!Douglas一再逼问为什么被设计的是他而不是Toby,明明Toby才是罪大恶极。男人,至死无法理解女人的遭遇,一砖一瓦都由男性同盟砌成。主犯自然有罪,伥鬼难道无辜吗?Madeline没事真是太好了,松了一口气。没错,这种针对职场女性的性捕猎也应该有另一种结局。It’s an act of war. It's a reason to retaliate.
第三集让我反胃且毛骨悚然…这个世界是一个巨大的Toby的房间
剧本好厉害
有个高赞影评简直典中之典,而且完全不需要点进主页就知道是男性。女主是“恶女”,“处心积虑”要毁了一个犯了“一点”错的老实人,而且她当初“完全可以”walk away,错的不是明知“恶女”害怕了并把黄谣当作茶余饭后消遣的“老实人”,不是精通职场pua与职权性骚扰的制片人,坏的原来是“恶女”。如果是这样,那我支持所有女人做恶女。
所有人刻板印象;所有人都在假大空;所有人都是egomaniac;魔法特一定很得意吧?搞一个虚伪又自命不凡来教育所有人的本子
屁大点事,罗里吧嗦。
选题意义大于一切
任何主题 刻意造作到刹不住车 还自我感动 过分GC的 都相当恶心。但依现今环境 没几个人看得清楚。所谓权利和自由 早已被所谓争取着权利和自由的群体 变成了无需逻辑 拒绝复杂 排斥思考 停留情绪的肮脏放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