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后的自白

22年目の告白 私が殺人犯です,22年后的自白:我是杀人犯,第22年的告白:我是杀人犯(台),Confession of Murder,Memoirs of a Murderer

主演:藤原龙也,伊藤英明,夏帆,野村周平,石桥杏奈,龙星凉,早乙女太一,平田满,岩松了,岩城滉一,仲村亨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7

《22年后的自白》剧照

22年后的自白 剧照 NO.122年后的自白 剧照 NO.222年后的自白 剧照 NO.322年后的自白 剧照 NO.422年后的自白 剧照 NO.522年后的自白 剧照 NO.622年后的自白 剧照 NO.1322年后的自白 剧照 NO.1422年后的自白 剧照 NO.1522年后的自白 剧照 NO.1622年后的自白 剧照 NO.1722年后的自白 剧照 NO.1822年后的自白 剧照 NO.1922年后的自白 剧照 NO.20

《22年后的自白》剧情介绍

22年后的自白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95年,东京发生了连环绞杀案,五人被害,凶手无影无踪,该案成为悬案。2017年,就在该案早已过了诉讼有效期之时,一位名叫曾根崎雅人(藤原龙也饰)的男子出版了一本《我是杀人犯》的告白书,声称自己是22年前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并嘲笑警方无能。此举震惊了整个日本社会,面对受害者家属的愤怒,警方却束手无策。作为当年调查案件的刑警,牧村航(伊藤英明饰)多年来从未放弃追捕真凶,对于曾根崎雅人的话他将信将疑,一场激烈的猫鼠游戏在两人之间展开。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永夜吉姆·杰弗里斯:一丝不挂我的绝妙离婚汪星卧底回头遇到爱最后的缉毒探员广岛别恋影城大亨偶像大师闪耀色彩凤凰路百万同居计划奥斯汀书会湿沙咖啡馆爱情代替套路文斯小子威尔和格蕾丝第八季硬汉奶爸暑期何漫漫心碎旅馆地铁四重奏幸福的完美撕裂人四分钟的金盏菊她是女王先生法医秦明2清道夫今夕何夕交战规则红莓花儿开四月一日灵异事件簿

《22年后的自白》长篇影评

 1 ) 凌晨五点半看完的片子

因为中间小睡一会儿,可能漏过了一些剧情。

不过还是说有三点疑惑。

一是神堂为什么要杀里香,按他的杀人逻辑来说,一个人死了,另一个亲人应该活在世上感受痛苦才对。

(所以片里应该补充一点,就是神堂知道远处爆炸案,死的不是牧村,所以临时改变计划,杀里香,让牧村痛苦。

)二是命案一共六起,涉及的亲属应该有六户,一户是牧村·拓巳,一户是警官亲属,一户是医院家属,一户是唇钉男和奔驰车男(他的后爸),还有两户受害者没有提及,他们的现状呢?

对案件的反应呢?

(就算不愿追究,群像里也应该简单带过吧?

)三是神堂的犯罪动机,片中解释,他创伤后遗症想要有人跟他拥有同样的痛苦。

可这么多年来,他对涉案家属并没有跟进,除了他知道死了哪几个外,他并没有感受到他原本想要感受的“别人的痛苦”,没有享受到病态的“快乐”,反而是把新闻主持人的工作越做越好,像一切没有发生过一样活着。

(他喜欢看别人痛苦表情的设定,所以他应该一直围绕在受害人身边才对)最后神堂被唇钉男捅,意思应该是死了。

其实这样才是完成了他的心愿,他在迷惑拓巳未果后,唇钉男自发成了痛苦的实行者,这对他来说其实是最好的结局,他完成了塑造拓巳和唇钉男两个作品,一个是杰作,一个是惊喜。

他最应该的是被投放进监狱里,体验与他完美主义完全相悖的混乱的监狱生活,还有监狱里都是施暴者,他们只有愤怒,没有痛苦。

这样神堂的痛苦才能被永恒的放大。

这个片子的制作还是有用心的,九几年画质的调整,几位主演的演技,音乐加持,多加一星。

拓巳真是一个温柔的人,安慰里香时候说的话,不是说“那种情况下你没办法帮助别人所以不要自责”,而是“你以后可以帮助更多人”,不是极力劝说她没有错而是给她一个对未来的期望——实在太温柔太会安慰人了嘤嘤嘤。

他没有走向黑暗,应该就是对神堂最好的惩罚了。

 2 ) 剧情实在过于拖沓了

剧情情节很慢,不紧张也不刺激,剧情也大同小异,远不如想象的好。

特意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片子,得出来的结论应该是这个片子不适合在电影院观看,相比较来说更适合一个人在家里捧着电脑或者用家庭影院自己一个人静静看完。

和朋友坐在一起半天也感觉不到剧情的推进实在让人觉得有点尴尬。

两颗星给这个电影还能给我悬疑片最基本可以给我的感觉——片尾的时候“啊,原来是这样啊”。

虽然早就也已经猜出来了。

这部片子实在算不上优秀的悬疑片,演员们的演技还算仍旧在线。

尽管这样,也仍然没办法让我震撼。

 3 ) 22年后的自白:我是杀人犯

除了最后让我猜到了凶手之外,其它都是完美。

完美的双主角,伊藤和藤原,都是我喜欢的演员。

以我就是杀人犯为开头,真是赚足了眼球,中段转折也很到位。

后期,发现凶手过于突兀,但也能解释得清,只因为说漏了一句话,让人捉住了把柄。

讲真,亲眼看着亲人被杀,这种感觉真的很难形容吧。

最后警察确实很无能呀,22年都捉不到凶手。

 4 ) 反转

最近,特别喜欢观看反转类的电影。

比如《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比如:《调音师》等等。

之所以喜欢这类型的电影,大概就在于这些电影可以带来“爽”感。

这种“爽”感在于突然之间明白原来是这么一回事,难怪前面是这样。

比如《第六感》。

前面的部分,一直在讲布鲁斯·威利斯打不开房门。

自己也一头雾水,不明所以,不知道这是要表达什么。

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是看完结尾,你再回想这么一个细节,你会惊诧,你会震撼。

这种惊诧与震撼,带来了一定”爽感“。

佛陀讲“悟”,当一个人悟到一些东西的时候,他会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这是“悟”带来的由内而外的喜悦。

比如:一件久久想不通,也无法释怀的事,忽然之间,想通了,天地之间瞬间明亮。

这时候的你,就处于“悟”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会带来一种“爽”感,顷刻之间,活蹦乱跳。

这跟得了第一名,得了什么奖之类,有所不同。

那个喜悦是来自外在,而这个喜悦有心底而起。

悬疑片还满足了人类一种心理需求,即蔡格尼效应。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我们不知道幕后真凶是谁,所以我们一直要看下去,看下去,要满足内心的“答案”,来“补全”脑海中的那个小缺口。

《22年的自白》有多处反转:第一处反转,曾根不是凶手,是骗子。

第二处:真凶出现。

第三处:真凶不是“真凶”,是花钱雇来的。

第四处反转,刑警才是写书的人。

第五处:曾根是丽香的未婚夫。

第六处反转是:节目主持人是凶手。

第七处反转是:失效期没过。

一波又一波的浪花拍过来,我们应接不暇。

但或许是太集中了,有反转带来的爽感,到后来,就疲了,只剩了“哦,这样啊。

”如果节奏把控稍微好点,就像《调音师》那样,隔上那么一段时间,抛出一个反转,这样子,或许会更好点。

赞叹的是,这部电影的剧本改了37次,或许正是如此用心。

剧本里的每句台词都显得很扎实,不是为了说话而说话,而是处处都埋着一定的伏笔。

总之,很满意。

 5 ) 影评及观影后感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不是破案而且受害者在受到伤害之后的生活吧,总体来说,故事情节及编排,演员的表演及诠释都是很棒的,前半部分引人入胜,真切感受到犯人犯下的罪行,在演播室的对峙把剧情推向下一个阶段也使观众感到迷茫,真相到底是什么?

后半部分揭秘的有点潦草。

这部影片不是专注在破案揭秘的电影,主要讲述了有些伤害带来的痛苦并不会随着时间被冲淡,它来回反复,一次再一次的折磨着你,你对它做出了怎样的反抗,它就给你什么样的命运。

可以理解罪犯为何犯下如此罪行,但是又感叹于人性有时是如此强大,可有时又如此的不堪一击。

生活对每个人都是艰难的,你并不孤单。

 6 ) 《22年后的自白》5大病态看点

一个连续杀人犯22年前残忍杀害数条人命,警方日夜追捕却一直找不到凶手,最终只能放弃,归档为悬案一则。

然而,22年过后,一个自称凶手的男人(藤原龙也饰)竟然出现了!

他不仅毫无忌惮地承认自己就是逃离法网的男人,还出了自传,在书中侃侃而谈杀人过程,并接受大众媒体采访、公开挑衅警方,让受害家属恨得牙痒难耐,几近崩溃边缘……

看点一:崇拜杀人犯的迷弟迷妹杀人犯上电视出书讲自己怎么杀人,还始终面带一个惬意微笑,这种干了大事还能不慌不忙的态度,竟然吸引了一大票日本迷弟迷妹崇拜,看了编不觉得惊讶,只觉得很写实地描写了某些社会族群的人扭曲的价值观。

你与电影只差一个公号:电影新鲜度

看点二:崩溃系男星再度崩溃藤原龙也因演出《大逃杀》与《死亡笔记》等片走红,赢得无数奖项。

俊俏五官和阴冷的眼神让人看了不寒而栗,接演的也多半是那种邪恶凄惨、崩溃力开最大的角色。

这次推出的新片《22年后的自白》让我摩拳擦掌,超期待看龙也这次又怎样崩溃了。

看点三:逃出一个杀人犯,整个世界就大乱自藤原龙也公开宣布自己就是杀人犯后,除了吸引一票粉丝外,也让社会陷入对司法的怀疑与对社会安全的恐慌,不用多久,一个事件就推倒另一个事件,日本社会慢慢陷入极度混乱之中,就连一般平民竟也抡起刀来砍人!

我最爱看这种世界失控的剧情,莫名的就有种爽感。

看点四:日系美男与成熟大叔的对决饰演杀手的日系美男藤原龙也在片中,大大杠上饰演主要警察的性感熟男伊藤英明,两人在戏中你追我打、斗智斗狠,让人看着看着竟然迷醉!

(迷妹潜力)

看点五:扑朔迷离案情,真相究竟为何?

喜爱看日本犯罪悬疑片的人一定知道,案情绝对没有表面那么单纯。

为什么一个杀人犯有办法躲藏警方追捕22年?

为什么他要自揭身分?

为什么他要出书还要上电视?

为什么他要挑衅警方与受害家属?

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7 ) 文艺片的剪辑,纯爱片的风格

同样不是第一次看藤原龙也的电影了,也是老《大逃杀》粉丝,藤原龙也好像被银幕封存了的果冻,我们这些人都经不住岁月的洗礼,胶原蛋白纷纷老化,他老人家还是肤白貌美纤细白皙。

藤原龙也之所以走红可能也是因为他选角比较讨巧,他至今也仍然爱犯罪片+侦探片,喜欢演与那种高智商罪犯唱对手戏的正派角色,所以影迷众数。

在《死亡笔记》中出演夜神月,《只有我不在的街道》出演穿越时空拯救同学的落魄打工仔。

电影粗糙不堪,情节漏洞百出,但是它为了营造梦幻感,不断复现同样的记忆场景,和多线索倒叙,剪辑类似文艺片,风格类似纯爱片,有点暧昧的风格。

这次《22年后的自白》同样也是一个让人误认为超级烂片的开头,导演5宗连环杀人案的罪犯不仅逍遥法外,还假借电视台发布酷炫影片“我是杀人犯”,还出版畅销书,赚的盆满钵满,满满的唯利是图颠倒是非的资本主义社会感,让人不忍卒看。

虽然剧情来了个大反转,但是整体还是令人不可思议。

 8 ) 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无法理解的悲伤

看着自己的所爱在身旁痛苦的死去,自己却无能为力,这种痛苦会终身留下伤疤,而无法愈合吗?

失去自己的所爱,会让自己对所有事情都失去兴趣,唯有复仇这一个使命,可以支撑自己活下去吗?

如果我是你爱的那个人,我希望我死了以后,你会认真地与我道别,然后好好的替我活下去。

如果你一直沉溺在痛苦中,会让我心疼和不安的。

 9 ) 算是中规中矩吧。不惊艳但也不差

剧情还算不错的,尤其演员表演很到位,虽然刚开始就猜到出书的不是凶手,不过到里香未婚夫借车,然后联想到摄影师地图丢失我才猜到主持人是凶手。

算是小小反转了一下。

虽然叫不出名字,不过主演都挺眼熟,演技不错。

其中感觉最反转的就是刑警才是出书人。

我一直以为他只是知道事情配合演戏而已。

不过结尾在别墅那点感觉处理的不是很好,草草的交代了主持人的心理创伤,然后就没反转了。

这点有点可惜了。

 10 ) 大概算是败在翻拍

质感很好的电影(尤其前半小时),后面就有问题了。

主要问题出在剧情上,而排除剧情我还是很喜欢这片子的,无论是录像带样纪实的画面,剪辑的节奏上,还是演员的表演。

剧情上的问题还是源于翻拍。

韩版算是水平中上的一部作品,拿来翻拍也未尝不可。

但别人作为一部原创作品,无论怎样的情节,都是和结构统一的。

就比如被日版删掉的遗属复仇团剧情,虽然很2(真的是很2,我当时还笑出声了),但融入进了整个故事里,至少并不让人觉得很突兀。

日版大概是导演也有一些野心,他并没有满足于翻拍,而是要利用原版的元素进行编排,重新构成一个片子,那么就产生了很强的拼贴感。

这种拼贴感在铺谜面的前期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到了解谜的后期,就导致整个片子结构散架,情节散架,甚至人设也对不上准星,观感很差。

比如韩版本身的案件是比较清晰的,就是反社会的愉快犯犯下连环杀人案(以及监禁、强奸等暴力行为),遗族为了揪出杀人犯,冒充犯人。

这个反社会的愉快犯,本质上来说就是天灾,杀人动机没啥逻辑,落你身上算你倒霉,比较简单化的处理,你这样才好去拿出笔墨说受害者家属和警察那边的戏吧。

但是日版首先加了个新人设,就是嫌犯变成了个苦逼的PTSD。

那么日版中根据韩版逻辑、复制韩版情节设下的这个引犯人入套的陷阱根本就没立足之本了。

日版里伊藤英明还振振有词的说根据案情判断杀人者是个自我陶醉型人格(韩版人设),所以设下了圈套引他上钩,但最可笑的是你都把人设改了,他就不可能会因为这种圈套上钩了,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上钩了,这就显得非常愚蠢了。

而且本末倒置的一点是,重新设置杀人犯看似带来了新的悬念,但给一个完全不重要的角色(说是游离于剧情之外都可)那么多闲笔,还单拉出一条线来,这种一厢情愿的“悬念”也是仅存于创作者的幻想中了。

删掉了遗属复仇团的整段剧情,把遗属们打散成一个个元素,也没有余力去挨个描写。

所有人都是浮光掠影,给不了人啥印象。

夏帆那么可爱,也看得出来很努力的想立住一些人物性格,但根本没空间给她去展现,这很气人。

因为缺失了剧情,导致“杀人犯→受害者家属”这个反转前置,也就意味着在此之前并没什么空间做伊藤英明和饼哥的对手戏,那么反转力度就不是很足了。

导演也是知道这一点,特地加了个傻屌代理人的反转,勉强还算OK——但也让我“求求你们好心一点不要安排那么明显的真凶哪怕真的是个路人也好”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破灭了,真凶,他就是那么的明显。

当然这个反转力度不足,有另一个原因是重新编排剧情,不得不把小帅哥整容成饼哥(……)的剧情后置(原作应该在影片开头)。

还是那句话,用自己的节奏讲别人的戏,怎么都讲不好。

归根结底,原本这个反转价值也不是那么高,大概属于一个“哦”级,出乎意料之余算不上惊艳。

原作最好的一个反转,其实是“时效已过无法追溯的案件,却因为犯人的疏忽有了转机”。

这个反转本身有一口气在里面,还有一定的警世意义,告诉你做人不要太跳,不要随便虐人家泉水。

在韩版的场景(电视台对峙)下,整个这段戏翻译过来就是:“草您亲妈,装TM最聪明的,吃瘪了吧”,至少这是很让观众满足的设计。

日版就奇葩了,跟着一个毫无意义的悬念走到最后一个舞台,老生常谈的蜜汁告白,蜜汁打斗,蜜汁劝善之后(这些韩版其实也有,不过这时候观众已经爽过了),突然抛出反转,把反转当成劝人不要做错事的筹码,力度就很削弱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至少跟韩版一样都联系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导演和编剧还是比较用心的吧。

问题还是出现在翻拍的患得患失上。

导演或者保守一点,只把背景事件置换,完全翻拍原作;或者激进一点,在保留两个核心反转的基础上抛弃原作,重设剧情,我想都会比现在这种把原剧本打碎了东拼西凑找能用的东西会更好看。

不过搞一部电影总归免不了出现或多或少的互相妥协,光是指责导演编剧似乎也有失公允。

这种大人的事情是会让人觉得片子蛮可惜的。

《22年后的自白》短评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902324/

6分钟前
  • 无事公
  • 推荐

日版虽然没有韩版刺激,但是日版更加写实。

7分钟前
  • 我不是
  • 还行

很多日本电影的名字仿佛生怕观众不知道剧情是什么……

9分钟前
  • 少年赵里昂
  • 推荐

饼哥真的太适合演变态了

10分钟前
  • 松仁糖
  • 还行

哈哈哈哈哈哈 嗯~~~我觉得杀人动机 有点儿牵强 伊藤英明 啧啧啧

11分钟前
  • 落落落落落枕
  • 较差

爱人死的不明不白,改头换面用了22年来寻找真相复仇。倒很羡慕有这么强烈意念和感情的人。木神死了我连PSTD的资格都没有,没有任性放纵的资本该怎么活还得怎么活。这片子里各种演员的演技,日本演员真是比不上英国的。。。同样是复仇故事,遺恨あり 明治十三年 最後の仇討好看多了

15分钟前
  • 完颜穆尔登格
  • 还行

小明的演技常常很容易因为颜值而被忽略,其实他每次都是不动声色地演什么像什么,这次的警官角色也是如此,看妹妹录像那一幕的情绪拿捏很到位。饼哥顶着牛郎造型继续朝演技派发展。没看过韩版,也无意比较,单从电影本身来说,是近期很好看的邦画。前半部分的节奏特别抓人,可惜到了后面有点泄气。

17分钟前
  • 晴蘭
  • 推荐

谜底不是很难猜,看到中间过后一点就可以猜到真凶了。最后的结局蛮好的,没有捣糨糊,坏蛋就应该恶贯满盈。

22分钟前
  • lanyutouling
  • 还行

看完最大的印象是伊藤英明确实无比英俊帅气啊,扑面而来的荷尔蒙!藤原用力过猛的演技放舞台上效果会很好,放电影里仿佛就是在告诉观众他在演戏。再加上凶手的登场设计和关键人物间联系的说明都非常隆重和刻意,可以说没什么悬疑可言。

25分钟前
  • kashaaa
  • 还行

即使不看片头番位也猜到了凶手,反转不差。节奏很好所以看得非常爽快。饼饼非常可爱

27分钟前
  • 深津奈留
  • 推荐

韩国的版本 我是杀人犯(2012)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6539385/

29分钟前
  • 小张
  • 推荐

饼哥和韩版朴施厚一比较就......

34分钟前
  • 404
  • 较差

3.5

39分钟前
  • Roger Federer
  • 还行

饼哥的名字叫曾根崎。。这也太容易猜出来是怎么回事了。

44分钟前
  • jellyfish
  • 推荐

本来以为只是支持墙头们的事业系列,没想到还不错,除了周平整容变成饼哥被群嘲之外,对媒体介入犯罪审判的设定也值得解读,反转够狠但不够准。配乐不错。

45分钟前
  • ChrisKirk
  • 还行

反转是反转了,可能是看的剧多了,还是觉得美剧和英剧的反转和脑洞大一些,总在观众的意料之外。剧情的逻辑性条理性,以及这种戏剧性的冲击感确实也是我们需要多多学习的,

48分钟前
  • 媛熙
  • 还行

故事层次感不好,最后一部分属多余,不如韩版明快;日本人审美真是有问题,啥就绝世美男了,虽然他是夜神月;人物多属酱油,比如夏帆毫无存在感。总体还不如韩国原版,亏还是翻拍

50分钟前
  • Ryan
  • 较差

超级割裂,一个创伤后遗症的人,怎么能说停止犯案就停止犯案。而且他那么恨警官开了他一枪,怎么知道警官没死,这二十多年就算了??

54分钟前
  • 不菇
  • 较差

节奏超级奇怪,情节莫名其妙

57分钟前
  • CosmoBeagle
  • 较差

反转取胜。

1小时前
  • 居无间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