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是在高中看的,我也推荐了我家人,同学看了,,,下面请看我对这部影片的一些概况: 《七号房的礼物》这个礼物真的很特别!!!
这位父亲,可能有点毛病,但他是个很善良的人,就为救个小女孩(小女孩并没有活下来)而被人诬陷成猥琐男,以故意杀人罪,被抓进监狱!
小时候的女主在得知父亲被抓时,想方设法进入监狱,变成礼物看望父亲,在狱友的同意下女主在监狱的七号房住下了…… 无奈当种种“证据”都指向父亲时,他以故意杀人罪处以死刑!
父亲在送往刑场,女主哭着喊着(这一桥段我也是上气不接下气的😭) 后来女主慢慢长大,慢慢用学识丰富自己,但她却一直没忘记为父亲翻案(即便是父亲已经死了十几年),女主在狱友和好心警察的帮助下女主终为父亲洗清冤屈!!
女主最后镜头是:抱着父亲的骨灰盒,站在雪地里抬头望着天空,这时天空上有个热气球(气球是狱友们一起做的,为了让这父女俩逃跑结果失败告终),里面有父亲和小时候的女主,在向地面上的女主招手,,,这个镜头我也是很有感慨(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总之,我说的不一定好,想了解更多那就自己看吧,相信有不一样的收获
不是很喜欢这部电影,父女情、狱友之间的患难与共虽然令人动容,但总体来说,故意催泪的感觉太明显,剧情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法律、审判之类我不是很了解,可是女主角长大后替爸爸翻案的辩护是不是太无力了点?
她所做的全部就是讲述小时候和爸爸一起度过的最后的日子!
当然我们都愿意相信她说的都是真的,但证据呢?
法庭是讲故事大赛么?
最后法官和陪审团居然还改判父亲无罪?
感情上很理解,可是逻辑上行得通么?
(真同情和女主角辩论的那个律师,摊上了这么个动不动就情绪失控。
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再谈一谈女主小时候和爸爸一起在监狱度过的“神奇”经历吧。
刚开始,小女孩是被狱友们从唱诗班偷出来的,失踪了几天竟然老师、学校都没被发现!
不用点名么?
(好吧,勉强用孤儿院性质的学校对小朋友关心不够来说服自己吧)女儿通过监狱科长再次来陪爸爸竟然那么明目张胆,尽人皆知,太嚣张了吧,就算有科长罩着监狱也不是你家开的吧!
感觉整部电影就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压抑了很久的感情宣泄,悲伤的另人动容,可是都不明所以。
一提起七号房的礼物 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我记得我是在学校看完的 可是后来我是哭着回家的 我同学看见我眼眶红红的 都问我是不是谁欺负我了 我摇着头却不想再说任何一个字与其说是悲伤不如说是愤怒 我愤怒的是为什么这个社会会这么黑暗我愤怒的是就因为小女孩的爸爸是傻瓜才会百般折磨他我愤怒的是为什么有些人昧着良心说话却能生活的那么开心我又很心疼我心疼爸爸最后的那一句我爱你我心疼爸爸为了女儿忍着什么都没解释我心疼爸爸虽然傻 但他却很爱很爱自己的女儿我更难过难过的是女儿再也看不到自己的爸爸了我难过的是那时的女儿隔着一道铁门同爸爸道别难过的是虽然最后成功翻案 但爸爸却再也回不来了七号房的礼物 第一次看一部亲情片如此感动最后看到长大后女儿望着天空 出现那时她同爸爸在热气球上的幻影 说着再见 爸爸我爱你啊!
我爸爸真的是非常平凡的一个中年男人,嗜烟嗜酒,没有什么大作为,唯一擅长的是做饭,每次打电话回家说爸我晚上回来吃饭,他就会马上翻出冰箱里所有的肉食做一顿狠丰富的晚餐。
我经常和他吵架,因为他非常的固执,有时候喝了酒就会更加的固执某一些他看不顺眼的事,甚至于太新潮的体恤他都会说你这穿的是什么啊。
我还记得小时候他每天给我梳辫子,比妈妈梳的还好,他一个月只有几百块工资但是带我去商场买了一百多块的鞋子。
上高中的时候,每次晚自习回到家都觉得累的要死,晚上一回到家他就端出各式各样的水果,有时候是一整碗剥好壳和核的荔枝,有时候是糖腌好的西红柿,有时候是一块一块挖出来放在碗里的冰西瓜然后他和妈妈去了外地做生意,妈妈忙着生意,他就负责做饭开门关门什么的杂事,大学放暑假我会带着男朋友去看他们,他会提前一天买好很大很甜的西瓜冰在冰箱里,然后买上排骨和藕炖很大一锅汤,有时候妈妈会在电话里给我抱怨你爸特别抠门,你不来他不会买西瓜,没到正夏西瓜贵的要死,我就说哎呀你们要吃就买嘛,干嘛非要给单独给我买,就跟我多想吃似的。
结婚那天老公领着穿婚纱的我跪别家人,从小就喜爱战争片并且非常逞强的他别过头眼泪哗哗的不出声。
我告诉他我非常讨厌过生日别人给我买蛋糕,因为吃不了几口就得扔掉,但是每次生日他都固执的买蛋糕有时候还是很土的那种奶油蛋糕,还因为蛋糕吵了一次架。
再后来他和妈妈吵架闹离婚,我怪他不体谅妈妈,他告诉我说,你是我女儿,你怎么怨我我都没话说。
这就是我爸,真是平凡都掉进人群可能就找不回来的老爸,但是我就想给他和老妈最好的东西,开始创业的我正以此努力着。
-我一直觉得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如果没有这帮审片的老头老太太大陆一定也有非常好的剧本和电影。
电影里的小女孩让我想起《烈火雄心2》里面演王喜女儿那个小女孩,非常的可爱并且非常会演戏,最后王喜葬身火场小女孩对着相框独白,我差点哭死了(我本人哭点非常高,哭过的片子五个指头都数的过来)。
没有好莱坞炫酷的镜头切换,没有大陆式的狗血哭戏(或者是台式咆哮哭戏),简单的讲了一个智障人士冤屈的故事,这让正在看柴静-《看见》的我又非常的感同身受,中国实在太多这样的冤案了,看得人真是憋屈啊,感受导演不矫情的感动,大家去看看吧我就不剧透了,顺便推荐一下柴静的《看见》,也是很纠正一些价值观。
国人常常把韩国戏称为”棒子国“,我们常常看不起他们的所有,比如电视剧,矫情做作假;比如组合,娘炮没实力;比如食物,泡菜什么的;比如整容,满大街都是一样的脸;比如男人,世界上生殖器尺寸最短的国度。
就是这些因素组成的棒子国,却又常常能给自诩天朝的我们当头一棒。
你可以说故事是虚构的,你也可以说电影里的总是不符合现实逻辑的,但是如果说没用的虚假的事物人还要去花人类最宝贵的时间去创造,是不是太奢侈了?
电影就是这样,现实的反映+艺术的加工,会有化学反应。
片子里的主人公就是现在最流行的小人物,如果一定要用一个名词来给他下个定义,应该是”智障“。
他比常人要笨,比常人反应慢,比常人看起来要不正常,可他身上分明有比常人更多的东西。
对其他人,他有礼貌,随时鞠躬都准备着,还带着微笑;在看到小孩子有生命危险的时候立马急救;对相依为命的女儿,全身心地付出,把爱都给她;甚至对刚认识、还打过自己的狱友、监狱科长都能挺身相救。
在这些方面,他比我们做的要好得多,想想我们的人,还记得那18名路人么?
还记得一个名字叫作”小悦悦“么?
自诩正常人的我们,最后连一个我们看不起的所谓的“捡破烂”的老太都不如。
这样子的社会有什么资格去嘲笑,去怒骂,去轻视其他人?
想起了一则公益广告,是要为“老年痴呆”正名,片中解说词是这样说的:“名字,是人类了解事物的首要途径之一。
”我们习惯性地去用一个大于等于2个字的组合方式去定义一种人,“智障”、“傻子”、“瘸子”、“痴呆”、“基佬”......定义自己和别人对你们来说真的就那么重要?
还是怕别人不知道你极力区分的意图?
如果有一天,你或者你的家人的生命出现一场意外,你也会选择有这些词语来自称或者称呼你最爱的人么?
我们一直都在感叹,现在的女孩儿都被家里的人宠着,养出公主病。
那天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也在讨论,我说,”想想也是,如果是自己的女儿,我也想把我的所有都给她。
“父母爱子女,这些都是不需要什么理由的,如果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其实不只是情歌会让我们容易对号入座。
片子里,父亲为了知道卖“美少女战士”书包的店铺,跟着小女孩儿,最终被诬陷判处死刑,可以说是一个背包引发的血案。
后来,有机会平反的时候,为了女儿的安全,面对来自警察局局长的威胁,他还是选择了说“对不起”。
这样子的爱,你会说真假。
可能真的要做了父母才能明白亲情的伟大,可能真的要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时候才会察觉他们的付出。
女儿为了父亲好好念书,长大成了一名检察官,为父亲平反。
这样子的剧情是不是很熟悉?
我们经常能听说身边事,某某某为了长大能给家人治病,选择了学医。
这样的反哺,是真实的体现,有一天,说不定也会发生在你自己身上。
片中除了亲情,还有的就是友情,不打不相识在这部片子里也体现到了,男主去监狱以后就被打了,不过很快大家就对他态度转变了。
从“人渣”到“好人”的转变,男主只用了自己最真实的反应,比如在看到有人面临危险的时候二话不说上前救助。
这样的人是值得大家帮他的,狱友帮他和女儿重逢,甚至帮他“越狱”。
最后一天,男主的背影没有孤单,他的监狱服背后写着很多韩语的“我爱你”是的,“撒浪嘿”,这句话我们都觉得很熟悉了,甚至都觉得恶心了。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国度,却比我们更懂得去表达对亲人、爱人的爱。
中文的“我爱你”很少会出现吧,国人几千年来的不轻易表达爱意,因为性格的内敛作为借口,已经存在了太久。
好在现在的我们在改变,现在经常可以听见年轻夫妇对孩子说这三个字。
真庆幸,我们在进步。
片子里的科长并不是典型的通情达理的大好人,他失去了自己的儿子,对“人渣”不信任,甚至失去理智出手打人,他的力量是微薄的,可他还是有过尝试,他有劝过警察局局长重新审判,却在意料之中的没有成功。
我不知道,局长是真的想不清楚自己女儿的死因还是作为父亲,真的需要一个借口才能缓解丧女之痛。
后面的威胁,看到的是一种权力的完胜,本来已经饱尝失去子女的痛苦,却拿同样的痛苦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样子的压力施加,屈服成为了必然。
我们也常常能在深度新闻上看见一个案例。
然而,司法腐败这样的社会现实,却是我们社会的敏感地带,而我们却经常能在韩国电视剧电影中找到这类题材显示。
想想如果我们拍了这样子的电影,强大的“广电总局”应该会给你禁掉吧。
也许,要把这样的话题搬上银屏,需要我们的下几代才能做到吧。
礼物,一直都有着属于它特殊的意味。
黄色背包,是父亲的承诺;纸箱子,是科长给好人的回报。
就是这样的一部毒药电影,可以算得上是什么都像是假的的韩国人给国人的年度大礼,他们的电视剧常常让我们的小女生哭得梨花带雨,他们的选美小姐长着一样的脸,他们还在跟北韩打冷战。
就是这样一个国度,他们的人民,他们的文艺工作者根本不用跟咱们的第一夫人一样用“时尚感”征服国人,他们选择了东方人独有的细腻,一点一点剥开你的心,让你流下《致青春》都不曾让你流下的泪水。
他们写的故事,让你擦干泪水之后有打电话回家问候的冲动,而不是跟某电影一样,一个人说”致我们不朽的青春“,一个人只想回他一句:”你神经病啊!
“这样子的电影,是棒子国送给我们的礼物,丝毫不避讳,丝毫没有让我们有防备的机会,就这样讽刺着我们那么多破亿的口碑片。
倘若有一天,我们也能拍出这样的电影,是不是在提醒我们属于东方大国独有的气质才会真正被找回?
那时候,才是我们送给祖国,送给真正永垂不朽的烈士的一份厚礼。
最后,明天母亲节,别在微博、人人、豆瓣上刷屏,你妈看不见。
打个电话回去,祝最爱的女人节日快乐吧!
其实看到电影的题材我就知道我躲不过了。
柳承龙饰演的是一个有智力残障的单亲父亲,面对人群总显得畏畏缩缩,有时候甚至是要女儿来提醒他做什么。
看起来他倒是更像个孩子。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爱女儿这件事上不比任何一个父亲差。
明明跟他毫无关系的事件,因为那可笑的动机和让人误解的急救动作,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目击者,因为他连一句清楚的撇清的话都说不出,因为他是个智力残障的人,因为这些狗屎一样的理所当然,他被带进了监狱。
他不知道接下来要面临的是什么,他只会一遍遍叫着女儿的名字,“艺胜啊,艺胜啊”,他的女儿在等他回家。
最后为了女儿,他选择了认罪,可是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一旦认了罪,自己会受到怎样的刑罚,他只知道,不认罪,女儿就要出事。
直到最后那一刻他好像才明白要永远地和女儿分开了,“我错了我错了”,我所有的泪腺被打开,还好是一个人看的,不然我可能会想钻地洞。
柳承龙完全用他的表演征服了我,这样一个智力残障的父亲完全被他演活了。
对这部电影我只有一句话,记得备好纸巾。
七号房的礼物走亲情路线的韩国电影一直让国人比较喜欢,包括之前我表扬过的《姐妹》《大叔》等,电影《七号房的礼物》又让我着实感动了一回。
虽然较之前习惯了此种电影的套路,但还是没有例外的看到鼻子发酸。
美国有部基本相似的电影《我是山姆》,故事基本情节大致相同。
都是浓浓的父子、父女情。
但结局确实大相径庭:山姆最终以胜利者的姿态存货在这个世界上,而《七号房里的礼物》里的李龙九却只能在是在被告席最终被宣判无罪的一堆骨灰。
也许,这与东西方文化有差异,西方人崇尚人性本善而最终都会让正义者胜利,而东方,尤其是最近的东方社会,愈加的让人感到人性本恶,于是,李龙九就变成了一缕青烟。
画面开始的时候,是那个扑闪着大眼睛的可爱女孩艺胜长大的模样。
本以为,这会是一部成年人的电影。
但镜头却将我们拉回到了20年前,那个智障的父亲与那个早慧的女儿盯着那个美少女书包的清晨。
一个走出去好远,也会在女儿的1、2、3声之后回头给女儿做鬼脸的智障父亲,一个为了女儿每天吃面包的父亲,一个为了那个书包不惜和警察局长顶撞的父亲。
而这个早慧的女儿,在苦等了父亲一天之后却发现父亲一直没有回来。
于是“希望迟迟不来 ,苦死了等的人“。
当女儿找到父亲后,发现父亲被带上了驶向不知未来的警车。
狱中的故事情节是一个喜剧,让人感到温馨和幸福的电影。
监狱里有水冰月,有纵火犯,有黑帮老大,有那个开始与警察局长同样憎恶龙九却良心发现龙九绝对是个好人的科长。
监狱里的生活,于龙九与艺胜来说其实是温暖的家,那是一个那么大的家庭。
那个家庭,有照顾他们的狱友,有他们的善意的本源。
龙九曾经和艺胜说:他们是坏人。
坏人,会慢慢变好,而那个警察局长,可能,也是爱女心切吧。
这个故事里没有对错,只有爱。
都是爱,只不过,有些人,爱错了方式。
有些人,爱到荼蘼。
当龙九送给艺胜那个美少女书包的时候,我就知道,龙九要走了,去一个很远的地方。
最后,当他撕心裂肺的喊着:我错了的时候,我不知道,是这个世界错了,还是他错了。
当我看到画面中那个热气球冉冉升起的时候,我是多么希望他们能飞出去,飞到一个没有人认识他们的地方。
其实监狱里的人,不管是管教还是犯人,应该都是希望如此的吧。
不过,我知道,那是一个梦。
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
看完想起自己,离家在外,这次回家看到他们斑白了的发鬓,突然感到,父母老了。
父亲,看到我的时候不再是看一个孩子的模样,而是开始跟我一起讨论家中的生活。
母亲,则是多了几分唠叨。
或许,这才是他们的爱吧。
”父母在,不远游“爸爸妈妈,希望你们对自己好点,我做不到陪伴在你们的身边,惟愿你们健康长寿。
也希望各位,多陪陪自己的父母。
七号房有礼物,我拿什么奉献给你们呢?
电影主要体现了智障父亲愿意为女儿奉献一切的这种精神,表现了父女的亲情,虽然他是智障但是他那对于女儿的这种感情却没有任何障碍,甚至是比一般的父女亲情更甚,是非常伟大的父女情。
剧情的设定是,因为一些意外事故阴错阳差的原因这位智障的父亲被迫背负了莫须有的责任,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最后曲曲折折的反正就是因此被执行枪决。
其实也可以考虑一个另外跟电影无关那个问题——法律并不能保证永远都是公正的。
法律只能说尽量去公证,但是你不能保证法律是百分之百的公正,我们这个社会是允许有的时候法律他不能保证公正的,如同剧中的这个设定一样,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可以上演的。
故事的结局是女儿为死去的父亲平反昭雪了,怀念死去的父亲。
主线还是挺简单的,主要就是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些东西,互相帮助互相扶持,还有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些真和善,即便是犯人,也会有真善美残存在他们心中,那么这部电影他是有相当好的积极的意义的,所以也是挺值得一看的一部电影。
稍微说一下感觉就是,因为电影在诠释真善美,以至于让人都忘记了剧中的那些人是犯人,感觉他们根本就不是坏人,而只是将人的美好的一面表现出来了,有种犯人被美化的感觉。
说起来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的质量并不算上乘,剧情和设定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看的过程中也感觉各种坑,按照我个人的想法,剧中的智障男主角做那么多引人误会的举动,就算是死了也是活该吧,瓜田李下的道理因为是智障所以不懂吧,所以被喊冤入狱也算是空穴来风了。
不过无巧不成书,作者这么编出来一个故事也挺厉害就是了。
如果是喜欢亲情类作品的观众尤其是喜欢亲子类作品的观众还是很值得去看一步的,这部挺温馨的作品。
最让人难忘的是李久龙和艺胜的第一次在监狱见面,没有搭上回去的大巴,艺胜不得不在监狱里待着,那天晚上,父亲抱着女儿入睡,七号房里的“星星月亮灯”照在了他们的身上,父亲将艺胜牢牢的抱住显然在父亲的心底就是将女儿紧紧的护住。
月亮的光芒照在了艺胜的身上这个与结尾刚刚替父亲的翻案结束的时候,长大后艺胜说的一句话,“代替月亮原谅我爸爸”同时也与小时候他们父女最喜欢的水兵月的歌形成了呼应。
而艺胜不仅仅是七号房的礼物也是父亲一个人的路上闪闪发光的礼物。
影片主打父女亲情牌,叙事流畅,暗涌着对当时社会特权阶层的讽刺和有力的控诉。
弱势群体不是那么容易被污蔑和忽悠,影片充满了生离死别的父女亲情,煽情不为过,女儿成年以后为父亲的正名更令人唏嘘不已。
影片最为让人难以面对的是智障的父亲和幼小的女儿相依为命偶然被无辜卷入一场强奸杀人案,死者父亲警察局长被失女之痛冲昏头脑,蓄意认为李久龙是真正的杀人凶手,蔑视正义和公理,直接利用特权草菅人命,根本就不理会智障人和幼小女儿的命运如何,他们只知道自己的痛楚,没有顾忌如此弱势群体家庭的分离的悲愁和被深深地伤害。
警察局长失去女儿固然很痛苦,但他却威胁李久龙认罪否则也要让他失去女儿,简单的李久龙信以为真,用自己的死罪换来女儿的安全。
如此浓情深厚的父爱让人揪心和惋惜不已。
影片何以定名为“七号房间的礼物”,就因为李久龙的单纯和善良,意外拯救了七号狱房的老大苏杨浩,让他们改变了其强奸杀人犯的印象,同时一次狱房失火,李久龙又拯救了教导所科长,从此科长开始怀疑这个智障父亲是否真犯了强奸致死罪?
李久龙思念女儿心切,牢友们送给了他一个特别的礼物,就是悄悄的将混进教会演唱团的艺胜带进七号狱房让他们父女相见。
这个秘密被科长发现之后,科长也是一个失去心爱儿子的父亲,所以他被感动后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的默许艺胜和父亲不定时的相逢。
该桥段的成功在于这样的行为是不被当时法制所允许,但故事如此逆反运作却也别出心裁。
影片催泪场景绝不输给我们的《妈妈再爱我一次》和《不能没有你》,可爱聪慧的艺胜和父亲李久龙相见时那种紧紧的相拥感动了牢友,后来李久龙被执行死刑,懵懂无知的女儿和父亲嚎啕大哭,撕心裂肺的呼喊让人痛彻心扉,无依无靠的女儿今后怎么办?
李久龙虽然才六岁的智商,但明白自己是永远也见不到女儿美丽可爱的小脸蛋。
这样的父女深情感天动地,否则何以很多牢友都愿意帮助李久龙逃离桎梏的命运,可惜的是这个计划以失败告终。
影片虽然呈现了弱肉强食的社会阴暗面,但并没有让人绝望和郁闷,七号房间牢友的种种努力,以及科长的从中帮助,乃至法庭上的对李久龙认罪的失望喊话都依然充满人性本善的颂扬,并没有被戾气淹没正义和公道。
人间正道是沧桑,科长成为艺胜的养父,终于让艺胜为父亲雪冤翻案。
一个冤假错案就因为对方是弱势群体,一个冤假错案就因为伤及了权力至高者,这样的事例最好不要再发生,因为它让骨肉分离,让不安的灵魂永远失去慰藉。
还好艺胜健康的成长起来,要不然又要祸害多少无辜的少年,让他们对这个社会埋下复仇的火种。
影片演员精彩的表演是一大亮点,演绎艺胜的葛素媛更是由于其真挚、乐观、催人泪下的演绎获得第五十届韩国大钟奖审查评委会特别奖,其演技非常的娴熟和生动,让一些成年的演员都倍感无地自容。
而角色李久龙扮演者柳承龙更是以其真实可信,爆发力极强的演绎获得第五十届韩国大钟奖最佳男主角大奖。
同时在第四十九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中柳承龙凭借本片斩获年度大奖。
尽管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不是非常的扣人心弦,但由于演员朴素真诚的表演,毫无疑问为影片的成功加分不少。
对这种片子毫无抵抗力,五星
7/10。从开始的骂骂咧咧到中间的连哭大闹一直到结尾的大洒狗血,韩式温情片类似的套路我已经看腻了。细节和喜剧元素填充得相当好,裸体女郎画成水手服,黑社会人读信学字,狱友模拟案情和组织翻案,挡住热气球的护栏,凝视黄气球的时空流变....加上弱势群体什么都无法做的纠结,情感叙事的完成度很高。 @2016-07-17 12:13:10
纯扯淡 飞机上看得 浑身不自在 那表演那剧情之造作 每一秒我都在祈祷它快点结束 它就是不结束
朴信惠在《继承者们》前半段还是不错的,后半段和这部电影,戏路窄得要命,一直囿于女高中生的羞涩、惆怅以及泪眼婆娑中出不来。
生硬,做作,逻辑混乱,表演浮夸,如果不是有真实案例,全程尴尬,热气球我只当导演在让大家做梦
设定略让我穿越至我是山姆,不过近年来韩影表现确实亮眼
一壶老酒,但这种酒多半不会失手,同类型《我是山姆》。但是,韩剧催泪过头略显做作,比如结束部分,过了过了。假如这个题材是日本人拍,那相对应该会残酷高级一些。总而言之,韩国片不是我的菜。
虽然剧情有很多不现实的地方,也有点煽情,但还是很温暖很感人。
最后父亲上刑场那场戏想起了《美丽人生》,可惜没绷住跑回来了。
童话般的剧情,个人觉得比我是山姆里面的情感虚假很多。
呵呵呵,为了煽情就可以不要逻辑不讲道理了是吧?
这居然能那么高分?要煽情要表达亲情和政治阶级之间的冲突可以,但是这个剧也太童话了吧?!逻辑不自洽的地方太多了好吗!这监狱里也太温馨了,小孩随便出入睡在男人罪犯堆!我真的一脸问号,这都能进豆瓣前250?几乎所有的戏剧冲突营造的都很刻意,煽情也很刻意,唯一卖点大概是几位演技都还是蛮好的吧。
哭出戏了
假大空,我是山姆至少真实性强过它几百倍。
小女孩卡哇伊
真心好片!第一次看韩国电影看哭了,不可否认的是韩国的电影质量还是不错的。所谓父爱如山……
治愈系
看一次哭一次!
这种我是山姆的电影已经不能吸引我看下去了。。。
尼玛,类型好意思写个喜剧么?哪里喜了,喜你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