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我是对影视作品向时下社会话题献媚、妥协和硬凑是忿懑不满的,如少数群体、女性平权、BLM。
但如果几年后让我选一部代表这个年代的女权话题影片,我会推荐《疯狂原始人2》!
Thunder Sisters部分视觉效果和观影笑果炸裂💥真的如同雷霆一般!
哈哈哈哈比《复仇者联盟4》硬凑的女性超级英雄一起往前走的尴尬场面,这部动画电影融合的反而自然而融洽!
看电影我们在看什么?
无非是体验一把现实无法体验的梦,生命也因此被延长,而以梦工厂为代表动画电影,不受真人影片人体的限制,完全是想象力的恣意挥洒,泪水与欢笑的齐飞,饱受现实重负的成年人,在这两个小时里可以做回孩子,那些平日里听厌的鸡汤大道理,也会触及心窝,被小小点化一下。
文人酸馊刻意煽情复读画皮有什么意思?
最近几个月最值得走进院线的影片只有这部《疯狂原始人2》起初还有点担心,甚至电影开始部分也在担心,担心这又是一部难逃动画电影续集质量滑坡诅咒的电影,但看完后我愿意给之完美的评价。
曾几何时一直被不良观影观众打扰愤恨不满,但想随机遇到高素质的观众在文化之都的北京想必是选择前列。
这场观众都好棒啊!
好像和他们握手拥抱致意,在高级包袱笑点同时发笑,间或也忍不住鼓一下掌,但都是不打扰周围人观影情绪的程度,全场笑果极佳,完美的观影体验!
What a beautiful day!
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人会像瓜哥或者文明人一样,或禁锢他人的心灵,或在心中建一道高高的围墙,但是,一旦当他想做某事时,他就会发现,这些他自认为服从他命令的人,实际上愈来愈疏远了他。
有些父母喜欢用暴力使孩子服从,但越是这样的父母,他们的孩子越是调皮捣蛋。
孩子越来越调皮,暴力便越来越严重,暴力的越来越严重,越能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越来越调皮,就这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孩子总会长大,离开父母,但有的父母却不舍得孩子离开,到最后反而使孩子悲守穷庐,却又将复何及?所以,有些时候,就应该放下心来,接受别人的离去,你会发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怎么说呢?
跟孩子一起看这部剧还是很快乐的啊。
嗯,外国的动画片还是很有意思的,应该说还是领先了中国的很大疑问,而且里面的有很多内容也是比较新颖,想象力非常的丰富,特别是小孩子很喜欢看和家长一起呢,就等于是一个亲子游戏了啊,我想很多句都给我们母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快乐的时光,包括之前的一些嗯马达加斯加的企鹅电电力。
猜想过《疯狂原始人2》会好看,但没想到会如此好看。
第一部主题虽然是走出“柏拉图的山洞”,但处理起来还是略有生涩,很容易就滑回了烂俗合家欢的套路里面去。
但第二部摇身一变,故事主题变成了进入名为“伊甸”的“现代性”时,浪漫主义的狂飙野性vs自由主义的原子理性。
“文明人”还是“更好的人”(better man)、菲尔Phil(智慧)和霍普Hope(希望),献祭香蕉,野兽之喻及其套娃,都是很好的隐喻。
最主要的是对当代的女权运动抱有一种在支持基础上的调侃,这个态度还没有在其他时新电影里发现,颇有马克吐温遗风。
其他电影要么一边倒的对女权运动给予最庸俗的支持,要么就是提供最无能狂怒式的反驳。
如果仅追求愉悦,抛开这些思索,也是完全值得一看的爆米花电影。
期待续作。
续:发现很多分析“墙”这个因素的人其实想的还不够深。
“墙”在“野蛮人”的“进入”和“文明人”的“逃出”时,都没有发挥出任何作用,只要这个主体想要进出,那么墙就是立刻被瓦解的;“墙”也无法阻拦任何危险,阻拦危险的是献祭香蕉换来的妥协,妥协结束,危险就来临。
于是墙的意义就在于让不想有所作为的行动主体更加不想有作为,或者说维持现状。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点,类似于佛教的破执,破开了,也就那么一回事,就像我们这个时代所有的高墙一样。
我不明白为什么人家能够持续不断地写出这么这么多好的故事,从魔戒哈利波特,到疯狂动物城冰雪奇缘到飞屋环游到寻梦环游记到玩具总动员到…我们的动画片,除了孙悟空唐三藏,到哪吒二郎神,还有别的什么吗?
大闹天宫三百年,哪吒闹海千百遍,当然你可以说你找到了不同的角度,可是我真的不知道我们还要再看多久孙悟空和哪吒的故事,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再塑造出另外一个可以横行三百年的动画形象吗?
我发誓绝不再看任何孙悟空和哪吒的故事,管你是周星驰还是谁,绝不再看——以示一个普通电影观众对影视创作者以及动画行业的抗议,直到你们创作出新的人物和故事为止。
太太太太过瘾了!
我真的好喜欢这部电影,结束的时候好舍不得😢不知道会不会出第三部,但是第二部真的😭拍的好好啊,很多观念贯彻在里面,传达的不只是咕噜家族的冒险,有很多让我感动又喜欢的部分:小伊和晓晓之间女孩子的美好的友谊而不是很多电影有意无意表达出来的雌竞,还有盖和小伊表明心意后因为原始和文明观念碰撞产生的矛盾(这点真的很难得,毕竟小说都不敢写婚后日常),盖也明白了明天不只是一个新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心爱的人,这一点真的和第一部衔接的好好啊,并不是从头在说一个故事而是把咕噜家族刻画的生东西又鲜活。
还有最最最喜欢的雷霆狂花,一直都知道外婆很酷,但是没想到还有八块腹肌呢哈哈哈哈,如果有第三部关于外婆的故事我觉得刻画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虽然咕噜家族听过无数次外婆老掉牙的故事,但是影片中还是没有表达完整,我真的十分好奇第一部中外婆说的初恋故事,还有年轻时期的雷霆狂花,女孩子就是最棒的!
总的来说,情节完整了很多,讲故事的能力也强了很多,还有隐隐约约的母系社会的影子和疯狂原始人照应的也特别好,总之我觉得我比第一部还喜欢,真的是非常非常好的的一部片子!
推荐大家都去看!
编剧,要把人物表面和潜在欲望,以及他想要的目标,以及阻碍,都想清楚。
人物的潜在欲望与表面欲望一定是相反的,不然没有写他的价值(限商业片)。
在故事进行到那个时间时,呈现出人物互相之间,当时的欲望交织情况。
讲的是人物在当时胜出的一面的欲望。
但该人物表面欲望和潜在欲望,藏在水面下的斗争,还在汹涌澎湃。
正面欲望和潜在欲望,如同孙子兵法讲的“以正合,以奇胜”,正奇是随时变化的。
人物的行动,决定了他当时的欲望是什么,在上面的就是正,在下面的就是奇。
正奇是随时互相变化的。
“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角色互相之间都是水面上和水面下的欲望,互相纠缠,互相启发,回环往复。
这样也能写出丰富多彩的群像戏。
第一组:瓜哥,爸爸表面欲望:一家人都要在一起,但导致了大家不快乐。
爱一个人抗下所有,不爱和家人倾诉烦恼。
潜在欲望:快乐才是一家人。
渴望倾诉的渠道。
阻碍:小伊要和男友离开Hope,文明人爸爸表面欲望:想让盖当女婿,对老婆有轻微的难以忍受。
相信智慧,渴望独处,看不起咕噜家族粗鲁潜在欲望:想做好父亲,让女儿幸福。
不是渴望独处,是渴望家人交心,渴望交心的友情一开始瓜哥的表面欲望和Hope的表面欲望互相碰撞。
Hope虽然看不起咕噜家族的粗鲁,但他靠智慧激发了瓜哥的潜在欲望,让他开始倾诉苦恼,所以两人初步建立了表面友谊。
当两人发现自己都不是“好父亲”的时候,发现让家人快乐才能真正在一起的时候,瓜哥的潜在欲望和Hope的潜在欲望瞬间吻合,所以两人热泪盈眶,如胶似漆的成为香蕉兄弟。
第二组:小伊,大女儿表面欲望:炙热的毫无保留的爱情潜在欲望:心心相印阻碍:父亲讨厌他们腻歪。
盖渴望去tomorrow,但她不理解那是什么,盲目的同意。
盖,男生表面欲望:有爱,但要寻找home,tomorrow。
一开始以为文明人的家就是他找的,但其实不是。
潜在欲望:在寻找心的归处。
阻碍:瓜哥想要一家人一起,不让离开。
小伊想要毫无保留的爱,不懂得妥协。
这组比较容易理解:小伊想要毫无保留的爱,盖也追求爱,但认为找到hometomorrow,才会有真正的爱。
盖来到文明人家园,以为那就是他想要的hometomorrow,小伊认为那不对。
最后盖也认识到错误,真正理解到和小伊和家人在一起,就是hometomorrow。
第三组:奶奶表面欲望:混吃等死潜在欲望:雷霆狂花阻碍:衰老和没有响应的人。
文明人妈妈表面欲望:想让盖当女婿,爱干净爱独立,看不起咕噜家族粗鲁潜在欲望:想让女儿幸福,渴望狂野,羡慕咕噜家族的亲密无间阻碍:环境和缺乏引导者。
这组很炫酷,混吃等死的奶奶带着变化最大的文明人妈妈及一群女人,化身雷霆狂花,拯救男人,打败金刚。
第四组:工具人哥哥表面欲望:喜欢窗户外的风景潜在欲望:喜欢外面的世界晓晓表面欲望:不喜欢被过度保护,想去外面的世界潜在欲望:摆脱束缚,获得友谊小珊表面欲望和潜在欲望完全统一,就是吃、闻、打!
疯狂原始人2 ⭐⭐⭐⭐⭐盼了七年,终于盼来了《疯狂原始人2》,有幸提前看了这部电影,可以说影片满是笑点。
欢笑之余影片中还探讨了女性、儿童教育、环保、文明社会、原始人社会、还有家的问题。
影片开始的风格与第一部手法一样,都是从洞穴岩画开始引入故事。
然而整个影片的矛盾冲突出现在文明人家庭与原始人家庭相遇的地方。
盖找到了明天,找到了失散多年的文明人家庭,而随之闯入的,是小伊代表的原始人家庭。
两种社会,他们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文明人表演着客气,而原始人粗鲁,直接,对于小伊一家来说,文明人的家园充满着新鲜,到处都是他们没有见过的文明设备,在这里他们体验了电梯,马桶,洗澡,窗户的美景,但是小伊的父亲不理解为什么这里的人要一人一个房间分开睡。
而在背后文明人一家依然彰显着他们高高在上的姿态。
当这样的冲突毁灭了小伊与盖的爱情后,当两个社会的父亲,母亲出现冲突时,他们两大家族的男人和盖都被猴子部落抓走了,孤立无援的文明人母亲不得不打破自己的规矩,追随勇敢的原始人家庭踏上拯救男人的旅途,过程中,两个社会的人物开始出现救赎,直到他们打破规矩团结在一起去拯救他们的“家人”。
如果说第一部的视觉风格偏向原始,那么第二部则非常梦幻。
另外影片里面的各种动物造型,都非常反套路的结合,个人觉得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头蜘蛛狼。
影片最后,家族中的所有女性英雄拯救了男性,而不是男性拯救女性,这样的反套路还是比较惊喜的。
喜欢动画电影的朋友也可以去看看《心灵奇旅》啊!
排片实在太少了呜呜呜可以去支持一下。
以下是我的影评: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3081881(不要翻到最后,后面都是牢骚)完全没有想到,能在这部动画电影里,看到如此自然有新意的女性叙事。
不是苦大仇深的社会批判、纠结复杂的女性成长或悄然生发的意识觉醒,也并非《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中那种昙花一现的、设计刻意、显然只是在讨好观众的,公主联合救王子的戏码。
和《阳光姐妹淘》中女主们年少时一起打架的状态很像,但只有这一部分而没有成年后的部分,也就完全是另外一种理解方式了。
本片以一种极其中二,而因此饱含传统意义上男性浪漫的方式,让女性角色组成一支“雷霆狂花”小队。
然后在顺理成章毫不刻意的剧情发展中,她们承担起了拯救男性的任务,让人热血沸腾。
没有任何地方突兀,但是又会让观众自省:为什么女二出场的时候我会觉得她必和女主抢男人?
为什么以往看到这样的剧情都是男性角色?
女孩子们为什么不能这么中二而快乐呢?
猛禽小队活该自闭,好好想一想为什么效果还没有雷霆狂花好。
原始人遇见文明人。
世界观极富想象力,高艳的配色和各种生物、道具的精致设计每一幕都在给人惊喜,奶奶的头发喜夺全片MVP。
同时,这种世界观下,原始人和文明人的冲突,很自然地映射出现代性对人的异化。
我们的距离是不是在变遥远,家庭关系有没有变淡薄,注意力会不会过多放在那个“窗户”上,家园或者说城市是不是我们的巢穴和壁垒......然而,近几年的动画电影大制作都有这个通病。
正如大闹互联网的世界观触碰到了网络暴力与灰色地带,却将落点放在朋友爱;二分之一的魔法的世界观触碰到了被现代科技文明助长的人的懒惰,却依然选择讲述一个成长故事......更为宏大的叙事基本上没人敢碰,所以都只能通过几个点来映射现实,但不加以讨论,便显得头重脚轻。
本片应该说尤为如此,除了现代性,前半部分还讽刺了中产阶级,讨论了家庭教育中的隐私与个人空间的问题,但收束在了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上。
不过还是要说,本片呈现的东西虽然杂,但不乱,而且幽默、富于想象力;问题也许没有讲清答案,但是一定让人有所体会;最后考虑到上文所说的女性叙事,以及有讲得很清楚的家庭关系问题,克服外界干扰的青少年爱情故事本身也很动人,本片的完成度还是相当高的。
相较之下,同样是新建世界观,世界观映射的主要内容也很相似,但无论是想象力还是在主题的探索上,迪士尼《1/2的魔法》都远远不及本片。
但其实我有时候会想,动画电影一定需要一个boss吗?
本片如果踏踏实实找到某种方式,呈现两种文明,或者说两种思潮,在没有外界干扰情况下,逐渐融合的过程,加以呈现,是不是能把现代性的这些问题讲清楚?
不过再想想,如果真这样就看不着雷霆狂花了,只得作罢。
说完了故事和主题,最后来讲讲具体让我印象很深的地方。
本片开头原始人狂吃东西的那段,好像海绵宝宝和派大星吃东西的状态,我对其中几幕都有些模糊的印象;假发被雷击那一段,好像是某部电影里变成蝙蝠的德古拉,但我不记得哪一部了......片中还有很多让我感觉很熟悉的场景,不过确实说不上来具体是在哪里看到的,希望有人能汇总一下致敬和彩蛋。
大猫就是汽车、蜜蜂蛰就是喝酒,本片的想象力真的绝佳;被扯下的花生、无处不见的心形,剧作用上了每个细节;猫咪和剑齿虎的结合、蜘蛛和哈士奇和狼的混血,动物们的设计与形象刻画也给人惊喜(当你觉得本片对中产阶级和现代性的讽刺过强,仿佛在肯定原始生活时,电影又经常让动物们充作人性担当,和野蛮的原始人形成对比,展现出在这场文明的比较和交融中的不偏不倚)。
其他容易剧透的我不多说了,诚推本片,感谢它在我对迪士尼甚至是所有美国动画电影正失望的当下,送来了些许安慰。
稍微补充一点缺点吧,优点上文说得很明白了。
本片在剧情和主题处理上必然比不过《无敌破坏王》、《机器人总动员》、《头脑特工队》、《疯狂动物城》这些迪士尼的安身立命之本。
但绝对比迪士尼在《疯狂动物城》之后的所有作品都要好(皮克斯归皮克斯,迪士尼归迪士尼,两者的风格、定位和质量还是有一些差异的,很抱歉之前把《寻梦环游记》记成了迪士尼自己的作品),包括我在上文中提到的《大闹互联网》、《二分之一的魔法》。
故事上,动物城、机器人总动员、无敌破坏王的反派,以及头脑特工队高潮部分的危机事件,都是一开始就有铺垫的,而且高潮部分的战斗都有各自的象征意义,反派也都有自己的作恶理由。
疯狂原始人1中的高潮也是如此,直接促成片中原始人父亲打破固有观念。
不像本片中的巨型猩猩,出现得的确十分突兀,就是为了让主角打boss而生生造出来的boss。
主题上,以疯狂动物城为例,朱迪和尼克在是一对恋人之前,他们首先是朋友,他们的友谊代表了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这两个群体的友谊,因此电影种族歧视与乌托邦的主题通过爱情的主线只会得到更好的诠释,也就不会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
但本片中文明人与原始人的核心矛盾,也即我在上文中提到的现代性与中产阶级的问题,其实确实被规避掉了,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因此,其实电影现在的评分非常符合我对它的预期,它的确是有很多缺陷的。
我也理解,哪怕只因为剧情的不完善,也必定有人不喜欢这部电影。
它很符合我的口味也有很多亮点,所以我愿意给它打五星,但我也理解打二三星的人。
而补充这些,是为了告诉大家,其实优缺点都有,我也相信大家都能看到。
每个人的评价标准和侧重点不一样罢了,真的不必纠结自己和主流意见不一致,也不必觉得讨厌这部电影就一定是尬黑。
喜欢或讨厌,理由充分即可。
(只是不给理由的结论真的很容易让人反感)
《疯狂的原始人2》真是教科书级别的阖家欢电影,它把不同年龄层的审美进行了平面化的分层,再融合到一起,从而达到老少咸宜的效果。
真的展示了剧本行业的工业实力,值得国内学习借鉴。
阖家欢难就难在跨年龄层的众口难调。
低龄化剧情小孩看得高兴,大人如坐针毡,比如《熊出没》;而成人化的剧情又往往吓哭小孩子,就像《西游降魔篇》、《美人鱼》。
《疯狂的原始人2》明显有多重的审美层次:给小孩子:猫和老鼠式的滑稽表演,萌物,惊艳的场景(比如蝴蝶拟态的森林)给青少年:酷儿文化与中二病,Daddy issue (过度被保护/美国式城乡文化冲突)给青壮年:Meme 大爆炸,拼命地玩梗给中老年:复古审美(八十年代风)+ 男女矛盾(恋爱、夫妻) + 儿童烦恼给严肃的影评人:多元文化包容 + girls power而妙就妙在它把一部电影不同的领域分配给不同的审美:文本风格:偏儿童,滑稽表演为主人物设定:给青少年,以酷儿文化为主戏剧冲突:青少年的叛逆,中年人的焦虑剧情线索:给中老年,从高墙出现开始,剧情的线索就无限向《金刚》靠近主题升华:给影评人,女权+移民+多元文化包容导致各种审美没有直接的冲突,实现了高度的融合,才让观众特别满意。
每个年龄层的人都不必 get 到其他层的快乐,只需要 get 到自己的亮点就足够满意了。
举两个典型例子:一、两家女儿骑剑齿虎出墙探险一幕:给小孩:儿童奇幻,比如蝴蝶拟态的树林,在猫来时一片片飞走给青少年:女孩式友情,对酷儿文化的推崇(看到每一个伤疤都哇哦)给中年:充分表现了中年人酷爱好车的激动,实现了野兽对跑车的反向比喻(通常把跑车比喻成野兽)给严肃的影评人: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碰撞哦,自由和主体意识萌芽哦!
二、雷霆狂花给小孩:不明觉厉的夸张表演给青少年:酷得不要不要的给中老年:复古的配乐、出场介绍、朋克风、暴走族、废土风给严肃的影评人:女权!
就问你怕不怕电影的这个女权主题,这几年已经成了好莱坞的显学了。
《超人总动员2》、《无敌破坏王2》、《疯狂动物城》、《惊奇队长》、《神奇女侠》、《冰雪奇缘2》……都有充满自信、独立的女性主角拯救男人或打败男人的反传统桥段。
作为左青我对此当然是非常支持的,毕竟 The Teacher 就讲过《妇女能顶半边天》嘛,中国男人尤其是工业区的男人,早就习惯“怕老婆”的文化了,这叫尊敬懂吗?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电影里层出不穷的玩梗。
贯穿始终的是金刚梗,从穴居人家庭看到高墙的那一幕起,我满脑子就是即将出现的“金刚”了。
当然最爆笑的是那段猴子梗,原来铁拳猴不仅是铁拳猴,还有铁头猴(脑子里响起了“少林功夫好”),铁尾巴猴,铁布衫猴,最搞笑的是还有一闪而过的铁蛋猴(疯狂打另一只猴的蛋蛋,但屏幕只给了双腿,估计这个梗是不会污染小朋友的),真是太污了。
最污的当然是 Banana 兄弟梗了,我当场就想刷个 “你不对劲”的表情包
我笑的最大声的还是那些影迷梗了,最经典的当然是致敬指环王的梗,“趾”环王——这里就不剧透了。
导演玩梗玩上瘾,最后还让鸟撞到了第四堵墙。
这些梗,小孩和老人恐怕不能 Get 到,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快乐。
因为《疯狂的原始人2》审美和喜剧元素是分层表达,同步推进的。
这种创作方法非常值得国内的动画从业者借鉴。
给我最大的启发是,电影可以跨年龄,但某一个层面上的审美和逻辑要始终保持一致,也要符合该层次主要观众的预期。
难怪国产动画时时深陷众口难调的困境。
动画电影很容易成为跨年龄层的作品,每个年龄层都按自己的审美提出要求。
以我中年人的心态来看,《姜子牙》主题挺成人化的,但戏剧冲突很幼稚。
《哪吒:魔童降世》角色始终巨婴心态,缺乏成长。
《大鱼海棠》则纯属不带脑子的中二病。
剧中出场的角色明明上有老下有小,但都按小孩子的逻辑行事……可电影又不甘愿低龄化,硬要把小孩思维套用到宏大逻辑中,自然让主题或戏剧冲突崩得不成样子。
最让人反感的是前半部分强行荒诞搞笑,后半部分强行死角色煽情,到最后强行崇高升华主题。
逻辑跟过山车似的。
好电影是不同线索的切换,坏电影是同一线索的断裂拼接。
我觉得他们从剧本工业的角度,都应该好好学学《疯狂原始人2》。
角色言行举止可以幼稚一点,人设可以中二一点,但戏剧冲突要符合当代人的生活,剧情逻辑要符合成年人的审美,而故事主题要符合主流价值观。
这样才能换来口碑,也恰恰是市场需要的。
和媳妇看的第一个电影就是《疯狂原始人1》,七年后的续作笑点依旧,七年后的我们心情如故。
乱就一个字
Girl power的事还是好评,金属雷霆狂花拯救男性同盟。可是文明人只有自私虚伪,大家都该拆了家到野外扎堆睡?哈士奇版六眼蜘蛛看得人脊背发凉。
想象力是挺牛,但理念跟第一部差太远了,充满了反智反文明的优越感,并且堂而皇之地屁股决定脑袋
这啥啊…
剧情乱七八糟然而又一气呵成,饱和度高到令人头晕目眩
依旧看不下去
整体远没有第一部顺畅,多数情节只见疯狂不见原始,没法接受我们尼安德特尔人也开始局促起来,你明明可以打十个的好嘛?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记得要在孩子笑得最开心的时候告诉他,你知道瓜哥一家是怎么灭绝的吗?因为被我们人类吃掉了。按你胃,想象力和视效爆棚,很多事情笑一笑也就过去了。
第一部就不觉得好,这部也一样,理解不了这系列为何这么多人喜欢
我可真是太爱这个系列了,视觉奇观依旧,笑点塞得很满,狼蛛是真的狼加蛛(谐音梗是要扣钱的~中文配音还有王建国),既有沉迷电视和手机的简单讽今,也涉及文明人和洞穴人加上铁拳猴,蕴含着文化和阶级的矛盾,还有“墙”内虚假和平,极权金刚的恐怖势力威胁。女权意识觉醒的尺度把握的刚刚好,在笑点里疯狂输出。
It’s a very colorful, modern, fancy idea yet I’m not intrigued except slightly by the very last bump of climax.
还是有冰雪2的水准的
很费力才想起七年前的第一部讲了什么,同样是在家庭的原始框架下探讨文明的意义,第二部则更为直白地设置了一个偏反派的文明人家庭来对照,在生活冲突和恋爱危机上做文章。合家欢的氛围依然浓烈,拿窗户和移动木框象征电视和手机的想象力也是精彩的,只是全程急促的节奏、夸张的动作还是让我看得了无生趣,也很难认同以引入更大反派来解决(搁置)分歧的老套方式。第三幕的女性同盟倒是真诚和自洽的,但设计感也过重了些。
5,非常无聊的美式无厘头,整个笑料铺排方式都是玩尬的,看的很难受,最后女救男的政治正确的植入也非常生硬,比疯狂元素城稍强一点的是一些族群之间的讽刺、特别是优越感的讽刺还算有点意思
即使环境总想让两个女孩雌竞,但她们仍然能变成最好的朋友。以及母系部落就是最蒂的!
时隔七年,物是人非。
中规中矩、毫无惊喜的续作
中文影评,烂。英文影评 boring。消费IP的第二部,狗尾续貂。前面半小时无聊到直接睡着,但是厅里的女生笑的挺开心的。第一部年代久远了,但是记忆里非常好看的。这一部剧情无聊且凌乱,没有新鲜感,唯一亮点是老奶奶的头发,其余就剩基情和girl power了,费劲吧啦凑够90分钟,仓促结尾,圈钱意图明显,完全不知道想表达什么,甚至可以用庸俗来评价这部电影。动画电影还得看迪士尼和皮克斯啊。
无时无刻不摆出一副“这是个寓言故事”的做派,但仔细分析一下,好像一个道理也没有讲。AB故事完全无关,甚至在时间上都分开了。凯奇连动画都捡不到个好的,可怜。
3.5 通篇能感覺出一種精妙的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