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比利亚的派对
伊比利亚的派对,白色寂静,Happiness of Iberia
导演:澈与炻
主演:李伟,鹿骐,龚胜芳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简介:性格孤僻的男孩塔塔,跟父亲、妹妹和奶奶一起生活在一个怪诞、神秘的村庄里。塔塔的父亲是村长,妹妹正在上小学,他们一家靠卖羊奶为生。塔塔和羊奶加工厂的女司机巫行云相爱,性情古怪的巫行云一直想拍电影成为大明星,她试图加入一个到城里拍电影的神秘剧组但被拒之门外,塔塔很希望帮她实现梦想却无能为力。巫行云决定去参加伊比利亚的..详细 >
还不错 是不大常见的风格 魔幻现实主义的感觉
片子比较重艺术性表达,选角可以的
男主演的挺好的 我爱了
比较小众的电影 还挺好看的 有些地方特别打动人
意外地还挺喜欢的,浓郁的色彩之下,魔幻而又扭曲的小镇众人,简单的“生活在别处”也做出了一种晕晕的醉酒感。缺点是结尾故事断点有点微妙,一般飞成这样最后的确也是很难用最好的方法去断掉,显然这片也是没有找对方法,以至于最后有种被绕进去的感觉,这点也算是因为文本太弱了吧。比起行活导演还是更喜欢这种有个人化风格意识的导演,3.5归4吧。
我觉得特别好,人和驴,男孩儿和女孩儿,远行和此地,城市和伤害的感受拍的非常棒。但是还是寓言故事,太简化,又封闭。回头写一个视觉分析。
拉了一遍 没认真看完 但其实没那么糟
整部影片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电影,影片色调也非常有冲击力。但是不知道导演想要表达影片的核心是什么,演员状态也一直不在线,新人演员也还说的过去。
同是五颜六色,芒蒂格还是要看起来舒适一些。倒是感觉比《只是偶然的一次旅行》好看怎么回事,啦啦啦哼。男主挺鹿👀的,父子关系这条线还是有点意思的,感觉片子“玩”的属性很浓重,不知道剧组是什么样氛围,感觉比片子会更有意思。
依然是屡见不鲜的“生活在别处”的题材,关于“逃避”的渴望,虚构出一个超越性的能够承载现实中种种不满的场所。但这种渴望在今天已经趋于的同质化,艺术片导演拍太多了,大象席地而坐的满洲里,路边野餐的荡麦,还有很多学生作业,和伊比利亚没有区别,这是一种值得提防的创作范式,在我看来它是循规蹈矩的,谈不上先锋,也无法实现艺术的关照性。因为一个又一个例子已经说明了,我们这代人的逃避,从根本上说已经完全失败了。
喜欢电影的荒诞与破碎,风格化的视听语言非常精彩,父子线比情侣线更有趣。澈澈未来可期。
乐色
我们在柒月艰难地看完了以后 我更能感受到更多来自导演创作前和创作中的快感,我悲伤过失神过羞涩过也爆笑过,我
其实我发现自己还是挺喜欢这类风格的电影的
稚嫩而有趣总比老道而平庸更有意思
影片的象征、形式很多,会有一些矫情和晦涩的感觉,滤镜的颜色代表希望一步步破灭,直到最后的回归现实,电影质感是有的,可以看到塔塔个人的成长、改变,但过多的注重摄影,画面,镜头,忽略了剧作本身的重要性,故事性较弱,人物的塑造有些奇怪,导演的自我意识很强烈,但作为处女作拍出来还是勇气可嘉的,注重视听、形式并没有问题,可前提应该是故事本身。
洗澡时塔塔忽然要淹死他父亲那场戏是什么意思,两人之间并没有发生什么事啊?
《逐梦演艺圈》都比这值得出现。最起码《逐梦演艺圈》能让我感到一种烂的快乐,而这个片却要忍受导演满屏过度的装逼和自大。(现在新导演刚起步就想超越戈达尔费里尼了?)
想法是好的,但这些想法看似有磨合,实际则不成体系……要不然我们怎么会从本能上感到尴尬呢?
或许耳边风吹多了?或许期望值降低了?我宣布伊比利亚的派对绝对不是烂片!!是,魔幻好像还不太魔幻,现实,也不够那么现实,导演全组都挺自恋,那句从头到尾的梗是过于多了,象征符号过多,有点矫情,一片大西北,一群城市脸,北京腔……还是多了些违和感……但是啊但是,画面讲究,摄影有功力,色彩舒适,造型抢眼有实验性,记住造型师叫戴沐津,对话还算正常,音乐不错,塔塔的表演者鹿骐不错不错,驴也演的到位。最重要的一点,导演很有想法,不是那种不知所云的想法,看似疯疯癫癫但其实带着逻辑,梦境中好像放映机在播放,分不清现实还是梦境的橙光略过这个世界,一群年轻人可以表达自己的表达,带着电影手法和电影语言,这种放手的尝试很好!整体三星,为了这种尝试再给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