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无法复制的天才,他在任何领域都能够成功,但他却不知道想做什么。
智力超群,就连观众都没办法相信他在5岁就能遇见自己的真命天女并确定了自己的人生伴侣。
但他时常在想,成为一个治理超群的神童,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
被众人所期待的能力,家人的倾力培养,有的时候,他好像一个没有感情的练琴机器,所以他的性格与众不同,只是想摆脱别人加在他身上的枷锁。
还好,他有幸遇见一个老人家,那个人刚好是他的爷爷。
在他迷茫的时候会说:有的时候必须要舍弃一些东西。
跟他分享他的理想职业。
最后,世界跟不上他的聪颖,唯有装傻才能逃离。
爷爷教会了他应该如何让平衡自己天才的潜能和时速的眼光,就是顺其自然,勇敢前行。
他也乘着爷爷的理想,完成了自我挣扎。
我想我是对音乐题材的电影毫无抵抗力的。
从1900到AUGUST再到Vitus,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天才么?
真是让人心生妒忌。
在看VITUS的时候一直在祈祷,千万别和AUGUST一样,被导演塑造的过分离奇,假的就像我真的是在看电影一样。
不过看完这部电影,我还是很欣慰的,VITUS是有血有肉的天才,当爷爷问他将来想做什么的时候,他说“我想做别人,做一个普通人”,爷爷问“像我一样?
”“不,比你还要普通。
”然后爷爷告诉他,要得到就得有舍弃。
所以VITUS舍弃了自己180的智商,舍弃了6岁就可以弹奏肖邦的《急流》的天赋,舍弃了幼儿园就玩的国际象棋,舍弃所谓的天才称号。
真正成为了一个和自己年龄相符的普通人。
但是就像中国人很喜欢说的“是金子总会发光。
”没有什么可以掩盖一个天才的光芒。
他自己也不能。
我想,VITUS内心是爱钢琴的。
是父母的期望和外人的眼光让他觉得弹琴并不是为了自己。
如果我有这样一个天才,我绝不会像她妈妈那样让他觉得不快乐。
天才是应该得到自由和快乐的。
剧中的感情戏份十分细腻。
母亲对VITUS,父亲和他的同事,VITUS和伊莎贝拉,当然我认为最重要的部分是VITUS和爷爷。
爷爷是唯一懂得VITUS的人,就像他遗书中所说的,“我们是挚友”,他为VITUS守护秘密,让他享受他所要的生活,而VITUS也帮助爷爷实现了梦想。
这种超越年龄的理解和真情,着实可贵。
是爷爷让VITUS摆脱了“天才总是孤独的”的命运。
是那么让人欣慰的。
再者,有些可悲的是,天才总是超越年龄的早熟,VITUS唯一享受童趣的就是“作为普通人”的时候,骑着自行车,转着一圈又一圈。
之后所有作为天才的时刻,他都像一个成年人一样,甚至比一个成年人还成熟。
当他对妈妈说“我爱伊莎贝拉”的时候,我就不再对这样的一个天才感到嫉妒了。
他可以在求婚的时候对伊莎贝拉说“女人通常比伴侣小7岁 ,但男人平均寿命比女人少7岁, 女人就要守寡14年, 我们会死在同一年 ,而且女人的性欲比男人晚10年达到高峰, 所以有那么多人分手, 女人应该交小男朋友, 我们会幸福美满。
”这实在是让我有些不能接受。
但也正是这样,才让VITUS有血有肉了起来。
天才并不等于完美,就像爷爷说的,在你要得到的时候,你必定要舍弃些什么。
当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运,唯有顺着命运勇往直前。
Vitus总是妙语连珠,下面是我从电影丽摘录的对白:股市是最棒的东西,赚可以赚10倍,赔顶多全赔。
飞机停在地面上比较安全,但是飞机就是要用来飞上天的。
让钱去赚钱。
V:老师总是懂得比较多么?
T:通常情况下,是的。
V:那你知道蒸气引擎是谁发明的么?
T:当然,是詹姆士瓦特。
V:那他的老师怎么梅发明蒸气机?
……V:根据资料统计,女人通常比伴侣小7岁,但男人的平均寿命比女人少7年,人就要守寡十四年。
E:你真是数学天才。
V:我们回死在同一年,而且女人的性欲比男人晚10年到达高峰。
E:性欲?
V:没错,所以有那么多人分手。
女人应该交小男朋友,我们会幸福美满的。
E:上菜了。
……V:依莎贝尔,你是我的真命天女。
E:那sex怎么办?
V:这个可以再等几年,反正那不过是交换DNA。
E:维特,我是女人,你才12岁。
V:年龄只是数字,我不能没有你E:我就反证给你看这个世界跟不上他的聪颖,唯有装傻才能逃离。
Vitus,顺着命运勇往直前吧。
(爷爷的遗言,这个世界上最理解他的人)=======这是关于一个非凡少年的成长故事。
他拥有惊人的天赋,受到众人赞美,却苦于无人理解自己的追求。
我能感觉到那是一种在众多期盼下的无奈,无法依靠言语和反抗来让旁人改变。
于是他选择了用一种稍显极端的方式开始了新的生命,利用时间和他的聪慧来磨合所有的矛盾。
有着自己无限的向往,有着至亲的无条件的信任,凭借上天赐予的礼物,他做到了!
他终于做回了他想要的自己,同时让亲人们感受到了他最真挚的爱。
我相信这不仅仅是一个发生在钢琴天才身上的奇闻,其实每个人都可以。
用行动来发起引擎,用结果来证明,你的决定是双赢的,我相信你。
鲁迅说画鬼最容易,因为谁都没有见过。
我们聪明而又懒惰的编剧,大大发扬这句经典评语,鬼以降又加上了(1)天才,痴呆,精神病患者,自闭症患者等精神特异者,如雨人(2)成人无法回忆和内省的婴幼儿时代,如看上去很美(3)虚构的怪物,如金刚。
因为编剧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他们的言行为剧情服务,而观众则不可以从一己内省的经验来判断编剧的合理与否优劣如何。
本片就是(1)(2)组合,一个“无所不能”的天才少年。
关于天才少年本片其实可以有很多令人深省的着力点,比如天才是幸或不幸,儿童的教育是应该严管还是放任,天才儿童的心理适应情感沟通问题等等。
而影片都蜻蜓点水,小荷尖尖带过了。
重点夸张了天才少年的超能力,用炒股(又是很有时代感)买下一个企业集团送给他爸爸做礼物,然后再成为一个钢琴家,用演出送给做了多年星妈梦的妈妈当礼物。
为了迎合人人都有的夸大的自恋倾向而夸大到底,无暇其余。
虽然影片有不少生活化的小幽默点缀其间,然而本片仍然落入了好莱坞式超人电影的窠臼。
本片可以通吃父亲节,母亲节,儿童节。
有个译名叫《想飞的钢琴男孩》,一个童话般的故事,神童的困境几乎都是相同的,压力、约束、排斥,既然主角是个天才,要突破这些束缚自然是轻而易举的,最喜欢他在最高档的餐馆,面对长他七岁的伊莎贝拉,一板一眼的解释着男女之间性需求年龄的差异,仅仅有条,狂汗这种超强理论。
最后开着飞机重新回归到心爱的音乐面前,因为自己的爱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只是一个童话。
我蛮喜欢这部电影的!
《想飞的钢琴少年》,这片维特不仅是天才,而且饱含智慧,继承了老头超然的睿智,远离父母的市侩和功利。
在他看跌股市拿老头的37万养老金去炒股的时候,我竟然得停下电影重新思考期权到底怎么操作挣钱,这么一个小孩,怎能不叫人欣赏和喜欢呢。
这个电影里虽然一直在表现一个天才儿童,但不经意流转过的人物却叫人印象更深,比如少年的伊莎贝尔,一个唱摇滚喝红酒的辣妹;比如慈爱的钢琴家老太婆,不愿见到美好的乐章是被迫演奏的;比如维特受伤出院转学后的新同桌,那个教他击掌握拳示好的敦实小男孩;比如至始至终宽厚仁爱的老头儿。
这个小家伙的命运饱受上帝的眷顾,他人生最大的障碍不外乎就是高中生的眼红的绊脚了,其他顺畅得令人嫉妒,就如同他与老头相处的美好时光,旁人只见羡慕,鲜有身体力行。
伊莎贝尔打开了小维特一度腼腆闭塞的内心世界,让小维特见识到了聪明所不能表现的活力,从此种下初恋的甘甜。
老太婆让维特意识到自己不能随波逐流于世俗,慢慢的他对钢琴的练习逐步能脱离于母亲的干涉。
敦实的小男孩,用自己张扬的大拇指为维特喝彩,让维特找到同龄人的友谊和娱乐,这是他作为一个孤独的跳级生许久来不曾体会的男孩间的感情。
至于老头,不仅为维特从小就埋下梦想,还为他指路,给他解压,随着老头丢出去的那顶帽子划过池塘,老头用自己一生的睿智和梦想,陪伴小维特整个缺少同伴而又被厚望重压的童年。
特别喜欢维特和爷爷间的祖孙情。
中国人有“疼孙不疼子”的传统,莫非老外也同样如此?
看得出维特老豆对老头不是很感冒,当然,那深情的拥抱还是承载着殷殷父子情的,但是这两个家伙之间肯定没多少交流。
从老头儿的风度和举止看,年轻时候肯定风流倜傥,幽默无比,那套把情书写上天的浪漫手法,显然潜移默化给孙子。
老头毫无保留地爱着维特,甚至贡献出自己的所有养老财产,细心聆听呵护着一个天才脆弱的内心和感情,不时指导孙子因为天赋而飘荡得太快的琴声。
老头甚至不介意维特是个屠夫或者兽医,唯一期望的,无非就是孙子能够自由自在开开心心地成长。
而维特也非常操蛋,竟然要处心积虑输棋给爷爷,包括为爷爷的养老金殚精竭虑,嗯,也许这个词用得不恰当,不是殚精竭虑,仅仅小试牛刀。
木工的世界总是充满想象,在回力镖砸碎玻璃的许多年后,在木雕的蝙蝠翅膀已成回忆的时候,祖孙俩其乐融融,终于有机会一块模拟飞行了,我觉得这十多年中浓缩的景象,只有在很久很久之前的文字里才能见到了,比如说“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这片情怀让人非常向往感动。
“这个世界跟不上他的聪颖,唯有装傻才能逃离”。
当维特在平凡中过日子的时候,我青睐着在上面这些人,特别是老头。
我想,天才只是一种姿态,自由才是需要获得尊重的权利,不管孩子年龄大小,不要像维特的父母那样把厚望功利化了。
我希望以后对待自己的孩子,不管他(她)愚钝还是聪明,我都能像这些人一样,有趣,相伴,一起玩,又各管各的,尊重彼此身心和时间的支配。
交响乐演奏结束,全场真诚热烈的掌声响起,只为那钢琴伴奏,经久不衰,很久没有听到过这么热忱不息的鼓掌了——不管是屏幕内外,所有人,非常热情地表达了对天才的敬意。
而在我心里,表达的是一种对人与人间彼此尊重的美好期待。
http://yun0621.blogspot.com/2009/10/blog-post.html
“飞机待在地面会比较安全,但飞机就是要飞上天的。
”——VITUS这是“想飞的钢琴少年”在向他爷爷索要全部家当用去炒股以围魏救赵帮助他爸爸渡过难关时说的一句话。
但也成为了他(vitus)以及整部影片的中心思想。
特别喜欢其中他向比他大十四岁的伊莎贝拉求婚的一幕。
“这是什么?
”(伊莎贝拉)“一份小礼物。
”(vitus)“这不是真的钻戒吧?
”(伊莎贝拉)“当然是!
”(vitus)“你疯了,送我钻戒!
……总而言之……我不能收……而且你干嘛送钻戒给我?
”(伊莎贝拉)“因为我爱你!
”(vitus)“因为你爱我?
”(伊莎贝拉)(vitus点点头)“真的?
无条件的爱我?
”(伊莎贝拉)“当然!
”(vitus)“我也爱你。
我当你保姆时,你就像我弟弟一样,现在我的感觉还是没变……你有在听吗?
”(伊莎贝拉曾经在vitus小的时候当过他的保姆)“根据统计资料,女人通常比伴侣小七岁,但男人平均寿命比女人少七岁,人就要守寡十四年。
”(vitus)“你真是数学天才啊!
”(伊莎贝拉)“我们会死在同一年。
而且女人的性欲比男人晚十年达到高潮。
”(vitus)“性欲?
”(伊莎贝拉)“没错,所以有那么多人分手!
女人应该交小男朋友,我们会幸福美满……”(vitus)“上菜了……”(伊莎贝拉)“伊莎贝拉,你是我的真命天女。
(vitus)“那,又怎么样呢?
“(伊莎贝拉)“这个可以再等几年,反正做爱不过是交换DNA”(vitua)“维特,我是女人,你才十二岁!
”(伊莎贝拉)“年龄只是数字!
我不能没有你!
”(vitus)“我就反证给你看……再见!
”(伊莎贝拉)整场对白,vitus都一本正经。
小演员的眼神与表情都恰到好处。
让我们活脱脱的看到了什么叫做天才的求爱方式,确实与众不同!
(p.s.饰演vitus的演员Teo Gheorghiu本身也是一位现实生活中的天才,详见后面的影片介绍)不过,尽管逻辑严密,推理清晰,证据充分,vitus仍然不能说服伊莎贝拉对他的爱情。
更不幸的是,就在伊莎贝拉转身走的时候,又传来了爷爷摔伤的噩耗。
在去世前,爷爷告诉了vitus关于他的最高机密:他打开了飞机场锁门的铁链,真的飞上了天……并写下遗书,让vitus在他死后寄出。
就在他们帮助父亲的计划最终成功,当他的母亲收到遗书的那一天,小vitus终于也学着爷爷一样,撬开了门锁,飞上了蓝天。
并在众人面前,展现了他极具天赋的琴艺!
从那一刻起,vitus就不再是关在笼子里的凤凰,他的未来将万众瞩目!
如此催人奋进的主题,却在并不波澜的叙事中慢慢展开。
其间许多细节都带着很特别的欧式幽默。
确实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片!
最后,想引用一句忒俗的话: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
祝愿我们所有人都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p.s.明天,我准备改用左手吃饭了。
嚯嚯,改变习惯就是超越的开始!
)想飛的鋼琴少年【简介】该片获2006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瑞士代表)和大多数被视为音乐天才的少年一样,维特(vitus)从小就拥有过人的敏锐听力、令人惊异的钢琴才华、以及来自于双亲“成为伟大钢琴家”的殷切期望,只有当他和童心未泯的爷爷相处时,才能暂时释放加诸在他身上的压力。
有一天,维特终于决定为自己的人生而活,在滂沱大雨的夜晚,戴上爷爷亲手大造的翅膀,纵身一跃、飞上天际…本片是瑞士导演弗兰迪-M.米偌( Fredi M. Murer)酝酿长达廿年的心血结晶,透过诗意且幽默的视角,观照出一个关于天才、赤子之心、亲情与梦想的温馨小品。
饰演维特的泰欧‧盖尔基(Teo Gheorghiu)本身就是一位音乐神童,一九九二年出生于瑞士,五岁即展现优异的音乐天赋,随后以资赋优异的身份被推荐到英国普赛尔音乐学院就读(Purcell School)。
他会说五种语言、除了音乐也喜欢数学。
二○○四年,他在瑞士与苏黎世管弦乐团合作舒曼的钢琴协奏曲,赢得全场一千四百名观众一致喝采。
穆勒慧眼独具认为泰欧就是诠释维特的不二人选,泰欧的表现也果然令人激赏,全片的钢琴演奏,不管是内敛的巴哈《郭德堡变奏曲》,炫技的李斯特《钟》,抒情的莫扎特《轮旋曲》(选自K.511),全都不假他人亲自批挂上阵。
他与饰演爷爷的欧洲巨星布鲁诺•甘茨( Bruno Ganz)浑然天成的合作默契,也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精采之处。
vitus,这个名字让我想起了vitas,所以虽然早早地把它列在豆瓣想看,但没有想着去触碰,甚至于下载了这个版本的高清晰后还是看都没有看就删掉了。
现在不免有些懊悔,因为,看来我和大多数人一般对天才有着偏见。
小男孩非常可爱,明亮闪烁的眼睛,有些忧郁,所以当看到豆瓣上一个评论时连自己都乐不可支--“如果退回十年,我希望vitus是男友,如果前进十年,我希望vitus是我的儿子”。
现在看来,也的确只有后者可行。
不过vitus一本正经地向大他7岁的Isabelle求婚时,还是太有杀伤力了。
他的理论无懈可击,小日本老师常常教育初中男生说,你的女朋友还在幼儿园,可按vitus的说法,女生找一个小自己7岁的小男友或许才是新科学哦。
智商180的vitus是那么特别,因为妈妈一句不想把孩子像动物园一样区别对待,而在普通学校念书,可是谁也教不了他,也不敢教他。
老师:请问流经埃及的是哪条河流?
vitus:不知道。
老师比我懂得多。
老师(很得意):按常理,老师的确比你懂得更多。
vitus:请问谁发明了蒸汽机?
老师(有些飘飘然):詹姆士瓦特。
vitus:既然老师比学生聪明,为什么瓦特的老师不发明蒸汽机?
这段也让我感觉大快人心,老师脸上的表情,让自己想象着和vitus的同桌一样,在最后一排竖起大拇指,最好再扮个鬼脸,即便被老师拖出去爆揍,心里也是得儿一个笑。
在爷爷的指点下,一心想过normal生活的vitus骗过了所有人,架着蝙蝠翅膀从窗台上一跃而下,成为了“普通的小孩”。
他满脑子的classical和同桌的hip-hop不经意地在操场上转换,其实古典音乐当真不是件枯涩的摆设品,相反,古典音乐中迸发的感情总是缠绵而又充满激情。
当vitus偶然在唱片店遇到心目中的muse-Isabelle,背景里荡漾着Liszt的音乐,让这位公认的感情大师来悄悄指点纯真的vitus,真是美妙不过。
就像我最喜欢的小提琴大师在演绎最难的演奏部分时,总会孩子气地回想自己甜美的恋爱史一般。
爷爷最终实现了想飞的梦想,斜拉45度飞过停机场大门的感觉让他没有了遗憾,而一一完成了爷爷和爸爸妈妈理想后的vitus终于乖乖走进了音乐的殿堂,坚定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曾经和爸爸去听过朗朗的音乐会,卞祖善指挥,两个人在回家的路上兴奋的神情犹如在眼前。
据说在德国听wagner的作品得提前几年订票,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赶上这样恢弘的作品。
飞机留在停机场才安全,可飞机终究是要飞到天上去的。
vitus也是待在普通人中见才安全,可锋芒终究是会显露出来的。
熬夜看完了这本影片,傻呵呵地笑着去美美地睡上一觉,等改明儿开始调琴拉,也不能亏待了自己家的宝贝。
一个天才真的就能比世人少过些年岁,就能看透世事吗?到底天才有怎样的环境才能真的成天才? 片中是因为想飞的爷爷.如果天才之所以为天才,仅是因为智商的区别,那我并不羡慕.但是,如果天才喜欢在空旷的大房子里弹奏充满情绪的钢琴,我想我不得不喜欢羡慕...
这部电影看得我一直嘴角含笑。
看过听过太多神童小天才的故事,瑞士拍的这一部却理想化得叫人折服。
如果就表演艺术来说,孩童时的Vitus与少年时的Vitus演员才真正是天才。
当你从小即自知此身的不平凡,却努力想做一个普通人,是为世不容的事情。
超过了生理年龄的心智,总会让人对你付予重望与希翼。
他的烦恼来自于不能做一个普通人。
雨天的小道上,爷爷说:你想要得到普通,就得舍弃你的不普通。
于是他架起蝙蝠似的翅膀从阳台飞坠。
他瞒过了所有的人,父母,师长,医生。
要伪装的人生本身就是是很痛苦挣扎的事情,可是他终于可以融入到同龄的孩子当中,在表面上拥有与他们一样的生活。
然而他瞒不过自己心底对钢琴的热爱,还是忍不住一遍遍地在无人的安静中弹奏它。
Vitus在六岁时爱上比他大七岁的少女Isabelle。
当他还是一张稚嫩的面孔,而她已经青春年少。
这样的拒绝真是他生命中的一次挫折。
爷爷对苦闷的他说:“你恋爱了?
”他却冷静清晰地说: “我才没有,我只是知道了我长大以后要娶谁。
” 呵,这样的确定和郑重,我却笑得泪出。
在餐厅里十三岁的Vitus和二十岁的Isabelle严肃认真地讨论这样的爱情是否真实:你知道吗,女性一般都比男友小7岁 。
而男性的平均年龄会比女性少7岁 。
所以,一个女人会守14年的寡 。
而我们刚好可以同年死去 。
女人的性欲会比男人晚10年产生 。
所以女人应该选择小男朋友(那我们做爱怎么办?
)哦,这一点看来你得再等几年 。
做爱只是DNA的交换 。
年龄只是数字而已 。
我终于忍不住大笑。
理论很正确呢,真不愧是一个智力180的少年。
原来现在的女生恋上比自己小许多的男生是因为生理问题。
当然,最后他还是在家人遭遇困境时,运用自己的天才与智商救他们于危难之中。
这样的理想接受于我们内心渴望的温情与盼望。
是以才能让人含笑看到剧终。
如果世俗的天才都是生活上的弱者,那么瑞士塑造的Vitus则颠覆了世俗的偏见。
更多让我感动的镜头:1。
五岁的Vitus与爷爷一起做一双蝙蝠的翅膀,在雨天过后的草地上,他穿起翅膀疾走模仿着飞行的样子。
爷爷是一个至死都坚持飞行梦想的男人,并在最后死于飞翔。
2。
爷爷为Vitus保守着他依旧是个天才的秘密,并承诺此秘密会在他有生之年不被揭晓。
而爷爷死后的一封遗书告诉我们,真正值得骄傲的不是因为他是个天才,而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家庭彼此热爱。
而Vitus在爷爷死后终于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坚持内心的梦想。
世界跟不上他的聪颖,唯有变傻才能逃离。
3。
当妈妈带他到女钢琴家的家时,他拒绝弹琴给那个女钢琴家听。
妈妈说:“就当是为我而弹。
”他说:“为什么总是为了你?
”妈妈尴尬而恼火。
女钢琴家对他说:“Vitus,你弹琴不该是为你母亲或是为了我,等你想为音乐演奏时再弹琴,要拥有冷静的理性和热情的心,才能成为伟大的钢琴家。
”女钢琴家话还没说完,他就冒出了一句:“这就是为何我长大后想当兽医。
”孩童的倔强与抗拒心彼时表明他尚未真正懂得要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
全片贯穿的钢琴声忧美无比,最后Vitus出神入化的演奏让电影划上一个完美句点。
布鲁诺甘孜,演技啊!泰欧神童演神童,圆满了。
一般般
不知道这部影片想要干什么,感情线模糊贫乏。表现少年的挣扎?又感觉不痛不痒。表现家庭温馨,传递温情?依旧没有说服力。难道是关注天才儿童群体,给人看“世界跟不上他的聪颖,唯有装傻才得以逃离”的名言警句?荒谬
这明明就是一个垃圾片。
是温情满满,好多可爱小细节,不至于这么高分吧~ 周五他来台中钢琴独奏会~ 提前补习下~~ 马上就听现场版的啦
蛮好看的,现实又美好!
看不下去
故事比较俗套,但是拍得非常有趣
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如果这样使你爱的人不幸福,幸福就会大打折扣了。
早知道小时候就去学钢琴了
追梦
2021.5.9重标。缓缓打出一个问号?什么鬼啦?原以为是音乐题材儿童成长教育片,结果是富裕国家特权炫耀神话片。高智商就可以为所欲为,换来想要的人生?看到前半部分,父母望子成龙,孩子叛逆挣扎,钢琴大师告诫“比起好老师,更需要好父母”,心理医生告诫需要时间来和解,还挺感动的,人生的真实开始揭露了,谁知道后面画风一转,钢琴神童摇身一变成炒股神童,帮爷爷圆飞行梦,帮爸爸买下公司,让妈妈继续优雅幸福,让自己继续单纯地热爱音乐,看来不是时间解决一切,是钱解决一切矛盾。无语。高智商用来挣大钱,挣大钱用来实现想要的独立人生,真是简单又励志的幸福因果链呢!音乐重要吗?理解与爱重要吗?情感阅历的成长重要吗?这些都不重要,因为都是“聪明”的副产品呢。12岁就能上天入地,还需要成长吗?整个倒置过来了呢,极其反动!
小盆友秀智商。。与梦想关系不大,因为成功随手拈来。前面还有些励志,后面开始开玩笑了。天才向来孤独,只有装作普通人才能不被束缚
只有少年母亲对儿子的过分保护,以及当她得知少年受伤后智力受损的那一系列反应称得上是值得探讨的东西。其他部分就是贩卖和意淫正太、梦想、钢琴乐、岁月静好的大水片儿。
贫穷庸俗的我没办法理解这个故事
Sorry but I failed to see what on earth this unluckily precocious boy is into.两小时的涣散感,有心无力泛泛而谈的着重点,疲软又单薄。想飞的钢琴少年既不想飞也无心音乐,而后莫名其妙转入投机界,这奇葩的走向仿佛初学者画板上一道突兀的笔误。幼年小男孩尚还可爱,可惜长大后过早地失去了孩童宝贵的天真。除爷爷以外的人物塑造缺乏深刻,基本失败。
不是人人都有天才的天分
抱歉,没心思看完。瑞士德语还真是差别不小。
天才儿童无非两种结局,一、成为父母炫耀的资本。二、成为父母敛财的工具。维特不想要那种生活,他的智商已经超过了所有神童的范畴,他知道做一个神童并不会快乐。他只想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弹幕说老师让他们看的,怎么不让家长看,是不敢吗?小朋友,你不会以为老师想告诉你,只要赚了钱就能摆脱父母追逐梦想吧,太天真了,普通人赚钱刚够过活罢了。他们是想规训你,看到了吧,哪怕是天才,他的父母也很糟糕,他的老师也会训他。天才都想当普通人,你就知足吧。你看爷爷安分做个木匠多好,一飞上天就摔死了,天才不也放弃当飞行员听妈妈的话当钢琴家了?别想那些有的没的,要听话!而大人们毫无悔改!天才跳楼不会死,但普通人不会那么幸运。天才想当普通人就是个笑话,他有得选,你有得选吗?天才的开挂人生对普通人毫无借鉴之处。父母太失败才会渴望孩子替他们成功,越没什么越强求什么,很多父母是不合格的。孩子的出生是为了教家长怎么成为家长,可惜他们大多数不懂得,一事无成,只能从孩子身上尝到权力的滋味。但那都不是你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