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避免的战争

Chakravyuh

主演:Abhay Deol,阿俊·拉姆鲍,Anjali Patil,马诺杰·巴杰帕伊,Esha Gupta,欧姆·普瑞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印地语年份:2012

《无法避免的战争》剧照

无法避免的战争 剧照 NO.1无法避免的战争 剧照 NO.2无法避免的战争 剧照 NO.3无法避免的战争 剧照 NO.4无法避免的战争 剧照 NO.5无法避免的战争 剧照 NO.6无法避免的战争 剧照 NO.13无法避免的战争 剧照 NO.14无法避免的战争 剧照 NO.15无法避免的战争 剧照 NO.16无法避免的战争 剧照 NO.17无法避免的战争 剧照 NO.18无法避免的战争 剧照 NO.19无法避免的战争 剧照 NO.20

《无法避免的战争》剧情介绍

无法避免的战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纳萨尔派是印度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极左派系,信奉毛主义,主张通过农民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盘踞在南迪格地区的纳萨尔组织,困扰政府多年。安迪警官封命清剿,不料屡屡受挫,遂将好友卡比尔送入敌营,充当卧底。卡比尔不负期望,提供情报,为警方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当他亲身体会到农村的贫穷落后,当他亲眼 目睹政府强占穷人的土地,当他与毛派分子同甘共苦并肩作战,卡比尔开始理解这帮激进分子的诉求,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使命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乐坛毒舌嗡嗡鸡第十一季完美皮肤纳粹猎人第二季甜丝丝难忘同窗情巴黎单身公寓铁道人:1984博帕尔事件门徒互动杀人事件一眉先生武动乾坤之冰心在玉壶封神演义干将莫邪之英雄荣耀化妆师少林少女神秘博士第五季仇念长津湖蚁王杀机今夜林中无人入睡绅士杰克第二季古战场传奇第三季主宰这座城绝命追杀美眉校探第一季美国方面传奇与蝴蝶鬼灭之刃柱众会议·蝶屋敷篇刀客尸体

《无法避免的战争》长篇影评

 1 ) 《无法避免的战争》短评1

警察沦为为自己牟取利益的工具,成为只能服从于上级的机构,政府沦为商人的刽子手,这也许只是现实的写照,无产阶级与资本主义的战争。

误解只是由于不了解、不理解,当你深入其中,体会到了别人的生活,你才可能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当你“卧底”为他们中的一员,伪装的越成功,你就越容易变成他们。

每个人都只是站在他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为自己代言,为所处的利益团体代言。

 2 ) 看了这部电影,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是革命

感谢导演带给我们一场真实的革命电影。

反观中国的革命电影,黑白老片过于戏剧化,现代片完全失去了革命的味道,总让人感觉不真实。

我不得不说,通过导演精心设计的剧情,我更加理解了革命的意义。

现在的印度毛派斗争,正是60多年前中国那场轰轰烈烈革命的真实写照。

真实的革命战争是什么样子,是极端的集体主义,无处不在让人窒息的紧张气氛,每个人都紧绷了弦仿佛自己会随时丢了性命。

看看中国这些导演拍的革命片,农民见了共产党就嘻嘻哈哈,兴高采烈,这样的农民需要革命来解放吗?

共产党制服刷的那么新,脸色那么亮,这样的队伍能革命吗?

资产阶级导演是无法理解无产阶级革命的,自然也拍不出像样的革命片。

这也是近年来各种丑化革命卖国论调的一大来源。

知道旧社会的农民是多么穷苦吗,就像影片中一样,几根茅草就是住房,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即使这样还要穷做工,被地主盘剥,被警察敲诈。

他们已然不知道什么是仇恨,他们跟机器一样生活,只是维持卑微的生命。

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思考自己与地主的关系,谁在剥削谁的问题,他们只在同阶级兄弟的交流中获得一点社会存在感,在他们看来“我们”与“他们”是两个世界,不会有任何干系。

共产党来解放农民,农民也不可能是兴高采烈的。

农民只是简单的把共产党看成是自己人,觉得这些人有本事,愿意跟他们走。

只有跟共产党走,才能让自己卑微的生命稍微发出一点光辉,即使面对死亡又怎样?

革命战争是残酷的,绝不可能是伟人在树林里指指点点,运筹帷幄,那边枪声突突几下就传来了胜利的好消息。

所有人都知道,下一个死的有可能就是自己,但所有人都不把自己当回事。

在阶级兄弟眼里,自己死跟别人死是一样的。

他们打仗只是为了求生存,而且是为了集体的生存,不是自己的生存。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对于叛徒极端愤恨,甚至比敌人还要愤恨。

敌人对他们来说是物件,是野兽,按既有策略来对待就可以,投降就可以不杀。

而这些叛徒曾经窃取了他们的信任,又破坏了他们对集体的信仰,实在是十恶不赦。

所以,我也就明白了,那些党史上的肃反事件,AB团事件意味着什么。

对于革命战争来说,被一个叛徒出卖远比杀错几个自己人要恐怖。

一个叛徒造成的损失有可能是成百上千的部队。

他们的策略只能是宁可错杀一百,不能漏杀一个。

而真正的无产阶级弟兄被错杀时也是不会过多辩解的,只当是自己壮烈牺牲了。

当然,资产阶级是不会理解这些的,他们很迷惑,为什么一支不停杀自己人的队伍会最终打败了他们。

另一个让人畅快淋漓的场景就是眼看党内的贪腐分子被愤怒的群众毫不容情的突突掉了。

在这样的队伍里,任何的不平等都是不允许的。

这样纯洁的队伍能不取得胜利吗?

共产党员是靠信念支持自己的行动的,他们在集体里是因为相信这个集体能为现实带来一点光明。

离开了集体他什么也不是,只能独自求生,又回到卑微的机器状态。

共产党员,当无产阶级不再把你当自己人,允许你多吃多占也不出来声讨,背地里联合其他群众跟你划清界限的时候,你是不是已经很危险?

 3 ) 请问印度电影都这么腐么

1 先说内容,总之就是印度版的无间道,但是卧底到了最后真心加入了毛派还被基友各种陷害。

2 演员,卧底的女朋友超级漂亮,眼睛超级惊艳,警察的女友有点嫩牛五方脸,另外她瘦的惊人。

警察的身材不错,脸就一般了。

基友的脸还成,身材没注意。

演技?

对不起,我是俗人分辨不出来。

3 歌舞,特别,及其欢乐,简直能冲淡这部严肃电影的悲剧性。

4 为什么说这电影腐:一开始卧底同学要退学,警察表示我爹的钱我用,我的奖学金给你用;卧底看着警察受伤躺在床上,默默决心自己去做危险的卧底;卧底最后跟警察割席断义,两个人相互用枪指着,简直就是相爱想杀;警察抱着逐渐死去的卧底同学,眼中就根本没有他老婆。

(顺,这些是我舍友总结的,真心觉得好基……5 结局的话,呃,很催泪,用我舍友的话是:警察打死了基友的女友,基友的女友死在基友环抱里,基友被警察老婆打死,之后死在了警察怀抱里。

悲剧的无法直视。

6感想之一,这电影黑了印度政府,印度警察,印度资本家。

但是我对毛派的好感度却上升了数个百分点。

顺便表示,Naxalite派的wiki页面上放着太祖头像,无法直视。

最后对负责翻译的印度电影论坛表示感谢。

 4 ) 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无法避免的?

电影《无法避免的战争》是印度电影中的一个另类。

我们通常看到的印度电影都充满了歌舞,充满了娱乐气息,或者给人以虚假的希望。

即使是以揭露社会问题为主的电影,最后也得留下一个光明的尾巴。

而《无法避免的战争》则远离了这些很“印度”的电影传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整个社会把穷人和弱势群体当作垃圾一样抛弃的时候,能够避免他们对这个社会的反叛吗?当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都选择反叛的话,毫无疑问,这个社会将走向崩溃。

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

然而,这个问题并不局限于印度,放眼全球,从早已存在多年的尼泊尔游击队、菲律宾游击队及印度毛派游击队,到前两年风靡全球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我们似乎早应看出一些什么了,这个世界上的99%与其余的1%的对决看起来已无法避免。

《无法避免的战争》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了印度毛派游击队的故事。

显然,被印度政府划为恐怖组织的毛派游击队的故事不可能通过一般的途径获得,它必需通过一些特殊的线索。

这些线索包括被捕的游击队员,或者是和游击队有过接触的群众,或者是那些曾经到游击队去卧过地的体制内人士,例如记者、警察。

显然,前两者即使有更丰富的经历,但由于通常缺少把整个故事完整讲述出来的能力,因而并不能成为这类故事的理想讲述者,反倒是那些经历比较浅显的卧底,倒很有可能是讲这类故事的最佳人选。

《无法避免的战争》的主角就是一个毛派游击队的卧底,在电影中,这个卧底虽然死了,但我们可以感觉得到,电影中的这个故事其实正是由一个卧底带来的,他可能是个警察、可能是个记者、也有可能就是这部电影的编剧者自己。

理解这一点,对我们理解讲述这个故事的人的那些未曾言明的心情,是很有帮助的。

电影中的这个卧底名叫卡比尔,他本来是一个电子工程师,出身贫寒,在他的一个富裕同学的资助下完成的大学学业。

这个角色的定位,决定了他一方面对底层老百姓充满同情,但同时在另方面,又对上层阶级的善心充满幻想。

从阶级分析的观点来看,他属于中间阶级。

影片一开始先讲了他被上层社会“开除”的故事:由于他为地位低微的同事打抱不平,被从警察局清除出去。

接着又讲述了他自谋职业出现了困境,频临破产的情况,因此,他不得不来投靠曾资助他的富裕同学安迪汗。

这时,他得知了他的这个老同学正为得不到毛派游击队的准确情报而苦恼。

报恩的心理混合着投机的心理,使卡比尔在这时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决心为了他的老朋友到毛派游击队去做卧底。

中间阶层的吃苦耐劳,向来都是中间阶层跻身上流社会的重要砝码,这一点在卡比尔这个角色上体现地非常清楚。

安迪汗许诺卡比尔,一旦把南迪格的“匪徒”剿灭干净,一定为卡比尔做很好的安排。

在影片中,卡比尔对此显然没做任何拒绝的表示。

这说明安迪汗的许诺正是他一开始就衷心期盼的。

事情一开始也算顺利,卡比尔如愿打入了毛派游击队,并逐渐提供了很多准确的情报。

但由于毛派游击队是一个有信仰的、讲求平等的组织,在这样的组织的熏陶下,卡比尔对游击队的同志们越来越有感情了,尤其是对一个女游击队长,他似乎对她是产生了隐隐约约的爱情。

这使他到后来每给警方提供一次情报,内心都要多经受一次煎熬。

这种煎熬终于在他必需在两个朋友之间做一个选择的时候达到了一个极点。

在一次袭击南迪格警察局的行动中,卡比尔看到那个非常信任他的游击队司令拉乔,其实也算是卡比尔的一个新朋友,正举枪瞄准他的老朋友安迪汗,卡比尔为保护安迪汗,开枪把拉乔打伤。

这虽然保护了安迪汗,却导致了拉乔的被捕,从而造成游击队的重大损失。

这使卡比尔第一次有了犯罪的感觉。

当珠希(那个女游击队长)在问他独自一个人在想什么的时候,卡比尔躲开了珠希关切的目光。

由于拉乔被捕,南迪格地区的游击队组织遭受重创,阻碍大资本家们到这个地区投资的主要障碍似乎已得以扫清。

剩下的就是那230多个村庄的拆迁问题了,但这基本是不用多考虑的,因为对付手无寸铁的村民,只要稍稍动用警察部队,或者当地的黑社会组织,就像碾死蚂蚁一样,可以轻易让这230多个村庄从地图上消失。

资本家与官僚们弹冠相庆。

曾经有一个说法,说是印度之所以没有中国这样的强拆,是因为印度尊重私有产权。

在这部电影里我们看到,与中国国内几乎一模一样的强拆,在印度也发生了。

就像一个美国的学者说的,制度充其量只是一种力量的均衡的体现,当某一方力量有能力打破这个均衡的时候,它绝对会首先破坏这个制度。

所以,不要以为有了所谓尊重私有产权的制度,它就会脱离野蛮。

卡比尔带着一种赎罪的心情要求安迪汗阻止大资本家在这一地区的投资。

卡比尔之所以会这样请求,是因为他在去做卧底前,抱的是一种亲政府的观点,他本来相信政府无论如何是会把这些老百姓管起来的。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是,政府对强拆与强征听之任之,对流离失所的人民也是不闻不问。

相反,倒是毛派游击队倾其所有来救助这些苦难的百姓。

这使他做卧底的基本的道义底线已经不成立了,但他做这个卧底还有最后一条情义的底线,它就是安迪汗对他的“友情”。

他指望安迪汗能看在他们友情的份上,能阻止曼汉塔集团在这一地区的投资,从而使当地百姓免受灾殃。

然而,卡比尔得到的却是安迪汗毫无体谅的坚辞拒绝。

事情到此,卡比尔在内心里已经完全站到了游击队一边。

因为顾惜友情,卡比尔建议安迪汗离开南迪格地区,以免到时候不小心伤害到他。

但安迪汗却当着卡比尔的面,痛斥他说,他帮助卡比尔现在被证实了是养了一条毒蛇。

至此,两人基本完全决裂。

但对卡比尔个人来说,他似乎并没有深刻体会安迪汗对他的那一番辱骂的真正含义,到他临死,似乎还觉得他和安迪汗之间存在着“友情”。

由于卡比尔的反水,游击队虽然在一开始遭受了重创,但从这时起,危险却少了很多。

在卡比尔的帮助下,游击队迅速改善了局面。

最后虽然卡比尔也牺牲了,但影片却暗示,游击队经过这样的挫折,队伍却不断壮大了。

因为,卡比尔其实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着千千万万和卡比尔有相同情况的印度的中间阶级。

资本主义的不断的垄断化,会不断地把卡比尔这样的人抛到社会的边缘,就像《共产党宣言》中说的那样,资本主义在自己培育自己的掘墓人。

从《无法避免的战争》的这个片名,我们似乎也能感受到某种东西的无法避免的灭亡的命运。

印度社会能让这部有浓厚革命意识的电影公开上映,的确体现了印度社会的相对宽容。

这事要搁到中国,几乎是绝对不可能的。

前些年还听到有学者说,为防止有人模仿,甚至连《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样的名著也应该列为禁书。

更不要说早就实行的所谓“菜刀实名制”了。

印度之所以敢公开面对这个问题,是不是仅仅说明了他们的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到不能不面对的程度而已?相反,中国也就是有些零星群体性事件而已,情况好像是比印度要好很多呢?事情也许完全不能这么看。

 5 ) 有好有坏

优点,能在资本主义体系之下发声支持(同情)毛派,这是很难得的,也是在我脚下的土地所不可能做到的。

缺点,没办法很好体现毛主义的各种主张,里面的领袖人物个人英雄主义有点旺盛,而且行动有点无脑,看起来像吧gm当做超级英雄片来拍。

阶级视角缺乏。

和老电影相比还是差很多。

还有印度片特殊的运镜。

但是其实单单作为当代偏左翼电影出现已经很了不起了,说出了很多印度的基本情况。

(点名塞里斯电影产业)

 6 ) 电影中特别提到的马列毛主义

马列毛主义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确切些说,马列毛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继续革命的理论和策略。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处在革命(我们指的是无产阶级革命)以前的时期,那时还没有发达的帝国主义,是训练无产者去进行革命的时期,那时无产阶级革命还不是必不可免的直接实践问题。

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生列宁却处在发达的帝国主义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开展起来的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已经在一个国家内获得了胜利、打破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开辟了无产阶级民主制纪元即苏维埃纪元的时期。

列宁的学生毛泽东处于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的时期,面对如何保卫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提出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创建,尤其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其标志性的学说。

 7 ) 革命者

1、戈文德教授,代表党中的知识分子阶层,在被警察审问时,葛文德教授说:“我不承认这种民主,不尊重穷人的民主”;在游击队首领被抓获、游击队资金短缺,急需补充的时候,葛文德教授说,我们要倾尽所有去帮助被强拆的村民。

2、女游击队长浠珠,代表党中的无产阶级,浠珠9岁的时候,因为家里借了高利贷,在两个姐姐已经被卖去抵债的情况下,自己也要被卖,浠珠就逃离加入了游击队,在一次躲避警察的突袭中,浠珠为了保护警察挟持的妇女儿童,主动暴露自己,惨遭非人的折磨;3、卧底卡比尔,代表党中的进步中层阶级,卡比尔出身贫寒,靠高富帅朋友的资助完成学业,成为上层阶级的附庸,他的出身,注定他会对无产阶级产生同情,在卧底过程中,认清了警察和政府的真面目,也了解的党的主义,弃暗投明。

整部电影,围绕这几个角色,以小观大,展现出马列主义政党初始阶段的构成,在历史中,这几类角色极具代表性 我想起《巴比伦柏林》中的汉斯代腾律师,免费为穷人打官司,不接受金钱交易,只接受劳动换取劳动;这些知识分子,作为党的智囊,具象化了党的理想和主义,杜绝的革命变成狭隘的农民起义;他们的作用不止于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知识分子,在革命群众中也起到了启蒙的作用,使革命的队伍跟旧军队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点我们可以看两者之间的对比;革命队伍中的战士,为了保护人民,可以牺牲自己,而警察部队,随意压榨人民,连摆地摊的老人微薄的收入也不放过,从具象的人来看,他们何尝不是来自底层的人民中,橘生淮南则为橘,进入了革命队伍,就有牺牲自己保护人民的觉悟,进入旧势力的军队,就压榨百姓。

印度这个国家,车头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车身还在封建社会,有大部分在上与下之间拉扯的阶层,他们可能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不掌握生产资料,在城市中做些看起来体面的工作,能够享受到部分社会福利;大部分印度人,还是活在原有的前现代社会状态,附庸着大小地主,做朝不保夕的佃农,抗风险能力极差,完全没享受到社会的进步带来的红利,最近席卷印度全国的农民抗议即是表现,这给纳萨尔派的存在提供了土壤。

 8 ) 两个人,两个世界

#这是我的马原课发言稿,周末趁热发在豆瓣安迪和卡比尔的关系从来都是不对等的。

安迪有钱,把自己的奖学金拿来供卡比尔上学;非要卡比尔和他一起当警察;…从未尊重过卡比尔的选择。

卡比尔必须做警察,不能见义勇为,否则就是安迪和父亲的钱拿来养了毒蛇。

他的命都是安迪的。

两个人从始至终都站在两个不同的阶级立场。

先说安迪,他在别人都不愿意去南迪格地区时,不顾私情,主动提出自己去南迪格地区清剿那萨尔派;到达之后,亲力亲为,给当地民众擦药,试图塑造警方无处不在的形象,给大家画了个美好的大饼。

在他屡屡受挫后,卡比尔出现了,提出要去维萨尔派做卧底。

在卡比尔的里应外合下,他成功抓到了领头人拉乔,行动获得了初步成果。

当大资本家曼汉塔和他的上级找到他,要求他动用武力来驱赶230个村落的居民时,他以自己的武力只维护法律和秩序为由拒绝了。

资本世界是无情的,即使他心存一丝善念拒绝邪恶要求,也还有数十个警官表示“给的钱越多,干的越快”。

让人感到讽刺的是,这些警官边不受法律约束地用着私人武装力量驱赶、攻击穷人时,还用喇叭喊着“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让他们有美好的未来”。

村民们不会知道这些警官之间的事,只会认为安迪也是披着羊皮的狼。

最后,因为那萨尔派在行动中抓走了大资本家曼汉塔的儿子,安迪被要求放走拉乔,之前的努力几乎都被毁了。

从安迪的经历看出,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者们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得到更多的资本。

虽然他们口口声声说着改变穷人待遇,但是所谓的开工厂,也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夺取更多的利益;建大学,也不过是为了赚取名声,其实根本就没有打算给穷人相应的入学方面的帮助。

安迪和卡比尔的对话中透露他们都是改良派,但是其实改良根本没法解决问题,他不愿做恶,别人愿意,资本主义社会无法改变穷人的处境。

而且,安迪对卡比尔的好都是在不触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

在他们两个分道扬镳后,安迪公布了自己与卡比尔的关系,一心想将卡比尔置之死地。

卡比尔进入那萨尔派后,切身感受到了穷人的处境艰难。

女孩子朱希,可以说是被“逼上梁山”——父亲借了高利贷没法还,债主抢占土地,带走姐姐,她去报警,警察却说“晚上到我家来”(这就是性暗示)。

当她们走入绝境,朱希为了保护同伴走了出来,警察把她带到小木屋里,言语上骚扰,她强烈反抗后,恼羞成怒地强奸了她(但能看出警察在打算去小木屋时就居心不轨)。

朱希,法律没法保护她,警察不仅保护不了她,还进一步的迫害她。

那么多穷人都是这样,法律、政府或是财团,没一个能帮得上。

但在那萨尔派里,穷人们维持公正的地方是人民法院;穷人的房子被推平无家可归,那萨尔派就算是武装资源紧缺,也要拿出资金帮助他们。

这就是普通民众们都愿意帮那萨尔派打掩护的原因。

片尾提及印度的贫富差距很大,我们也知道,穷人们面对的问题不是整个国家没有钱,而是整个国家的钱分配不均,有的人连饭都吃不饱,而政府、警察所能想到的解决方案,也仍然是在做资产阶级的帮凶。

卡比尔曾受过安迪帮助,也曾相信过社会改良能使大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但是当他认识到了穷人们的处境,他就自然的成为了那萨尔派的一员。

 9 ) 正义一天没有实现,人民一天不会停步

没摸过枪,没在雨林打过游记,怎么可能有斗争性,丧钟不是人人都能敲地响的,不在艰苦卓绝斗争中成长起来怎么成为接班人。

这个世界不止有为既得利益集团辩护的寄生虫,贫穷不可能和德行扯上半毛钱关系!

腥风血雨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已经开始,一代人就要有一代人的使命,铁幕狂潮已经拉开,布尔乔亚的迷梦注定要醒的,同志们在历史关头请做走到正确的航道。

 10 ) 无法避免的战争

<图片1>《无法避免的战争》印度毛派革命电影,电影中的他们信奉毛主义,主张通过农民武装斗争夺取政权,代表的是最为穷苦辛劳的人,ZF为发展经济而无情压迫抛弃的人,受到不公平待遇辛苦劳作却吃不饱饭的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印度毛派学习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割据,游击战与ZF进行顽强而持久的争斗。

<图片2>而在现实中,早在1967年印度共产党(毛主义)就策动领导了西孟加拉无地农民的暴乱,即“纳萨尔巴里运动”,标志着印共正式走上历史舞台,中国《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春雷隆隆”,对这一起义给予高度评价。

印度毛派领袖相信,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发展,而他们的理论变化是,不再用上所有的力量去打赢一场战争,而是一边采取偷袭战术,一边巩固自己的根据地,毛泽东的游击战争思想对他们的影响很深。

1992年,印度前总理拉奥诚恳地向民众道歉,认为政府始终没有解决好土地改革的问题,而相关的承诺其实早在独立前就已经做出。

此后,一个选举接一个选举,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并为因此改善。

而毛派的核心目标——土地革命正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最大资本。

在印度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印度农民的自杀率近年来也扶摇直上,社会分化加剧。

2005年,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也公开表示:“我们不清楚这些武装组织为何盗用中国领袖毛泽东的名字;而且我们也不喜欢这样。

他们要这样称呼自己,我们也没有办法;但中国与他们从来没有任何关系,中国境内也没有任何组织或团体与他们有任何联系。

”近年来,其活动遍及印度近40%的国土,主要集中在欠发达的印度中部和东部农村,尤以所谓的“红色走廊”著名,控制面积达92000平方公里。

组织的人员共有5万名,其中2万名为武装人员。

该组织受到印度主流政治团体的普遍反对。

<图片3>回到电影本身,其对人们为什么要革命,经济发展是否真的对穷人有利,ZF究竟代表谁的利益又为谁服务,以何种方式革命,走什么路线等等问题都一一展示,这些话题无疑是十分敏感的,但电影中的尺度却非常大,对政府和资本家的丑恶嘴脸进行无情的批判,穷苦大众如何被压迫,又为何走上革命道路展现的也很彻底,这种负面剧情出现在电影中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看了故事的大概题材,也许你会认为这只是一个枯燥的革命故事,但事实上,印度片就是有把大主题和商业化相结合的本事,片子的切入点是一个为了帮助自己的警察兄弟而去毛派做卧底的人,在理解了他们的革命后,居然转变成了一位革命领袖,最终与自己的兄弟对决,因为信仰的不同,两人之间有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而毛派和ZF也有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

片子看下来还是很紧凑过瘾的,和你所认知的国内那些革命题材电影完全不同,小舞舞四星推荐!

《无法避免的战争》短评

这个五分,是向印度的为底层人民争取权益的游击队员们致敬!

8分钟前
  • 杨军
  • 力荐

拍的一般,胜在题材。印度的贫富差距之大在最后也以旁白方式直接说出,但改良派也好印共毛也好目前看来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印度需要摸索出一条适合他自己的路。

9分钟前
  • 活泼六月
  • 还行

191011太震撼了,活生生的红色革命教材,可歌可泣的个人英雄主义,最震撼的是,这样的反动电影(杀警察,武装反政府)居然可以被公映,印度当局确实有勇气,也有面对批评的勇气。但是印度的民主制确实很多弊病,贪腐盛行,无法确保民治民享,这成为毛派坐大和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13分钟前
  • tobyli2012
  • 力荐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

14分钟前
  • 玖伍贰柒
  • 还行

剧情太俗套了

16分钟前
  • 叫我spike
  • 还行

革命万岁!但是枪战部分是不是有点过于不考究了呀

17分钟前
  • 三先生
  • 推荐

毛派游击队的口号、标语等等,都是学的中国那一套啊。居然最狠心的是安迪的太太,没有想到。#20220804

20分钟前
  • huyouyou
  • 推荐

这部电影适合于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地区

25分钟前
  • 新艺城神话
  • 推荐

从技法上并不成熟,很多视听语言的表达上都有瑕疵,但是瑕不掩瑜,red star over India

28分钟前
  • HJZ
  • 推荐

尺度好大,但是看得很爽

30分钟前
  • Sunny Doll
  • 还行

本来是四颗星,lal salem

34分钟前
  • empty
  • 力荐

不够红

36分钟前
  • Stephen
  • 还行

没革改良派的命还差点意思,但已经超出预期,作为普通商业片也足够精彩。

41分钟前
  • Utopian_Blues
  • 推荐

印度版的强拆,当整个社会把穷人和弱势群体当作垃圾一样抛弃的时候,能够避免他们对这个社会的反叛吗?当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都选择反叛的话,毫无疑问,这个社会将走向崩溃。

42分钟前
  • Caeser
  • 还行

2.0。

44分钟前
  • heisenberg
  • 较差

8分。歌舞和5毛钱都不到的战争场面减分,题材带给人的思考加分。故事曲折跌宕,难得的印度佳片。

49分钟前
  • 雪舞战龙
  • 推荐

提出必须解决的问题,没有可供选择的答案

54分钟前
  • 西堤熟客
  • 还行

既然不能避免那就直面迎接,绝地反击

59分钟前
  • 幸福最晴天
  • 还行

同路人视角的左翼电影;可能暴露出印度毛派的一些问题(如土著化、缺乏白区战线等等);兄弟相残的情节过于狗血,也不符合共产党的组织纪律。

60分钟前
  • Toby Wilson
  • 还行

三星半,又一部令人侧目的印度电影。虽然阿三国穷而奇葩多,但是比起我兔的确是一个更自由的国度,很难想象这样的题材能在我朝拍出来并上映。战争场面拍得惨不忍睹,不知是战术和训练水平低下的真实反映还是导演功课没做足。平庸的套路,粗糙的制作,但是如此大胆的题材和深刻的讨论值得加一星。

1小时前
  • 生菇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