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发执导的新戏《追凶》(Fairy Tale Killer)原名叫《完美童话》,二者之间我比较喜欢后者,因为《完美童话》更能表达出凶手吴在军(王宝强 饰)的内心憧憬,而《追凶》给观众预期了一个干探追捕凶手的故事,然而,电影实际上又不单止讲一个追凶的故事这么简单。
故事由吴在军自首开始。
他报称杀了人,但是当王韦汉(刘青云 饰)与手下到死者张辉(林雪 饰)家里彻查时,却发现张辉安然无恙。
王和手下从吴的行为认定他是疯子所以释放了他,可是隔天却发现了张辉的尸体。
随着连环凶案陆续发生,故事遂揭开了吴的背景、杀人手法和动机,以及王的家庭问题,和其欺上瞒下的性格缺失。
本片走惊栗悬疑路线。
在惊栗气氛方面,导演运用了较浓的色调,令到画面散发出沉重的感觉。
导演亦着重声效所营造的吓人效果。
惟声效太过大声和刺耳,结果不能营造惊栗感之余,我反而被震耳欲聋的噪音弄得有点烦厌。
(希望导演多加注意。
)此外,凶手突然跳出来吓人的确让人吓了一跳,但这种是惊栗片最初级的吓人伎俩,始终及不上从心理营造出来的惊栗感持久。
导演为了营造悬疑感,在角色设计上花了点心思,好像吴在军他口齿不清,又常以化上浓厚粉底的面貌现身,这些的确惹起我的好奇心,并不断思忖到底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物。
(后来发现化浓粉底是有用意的,但口齿不清则纯粹为角色加添一点特色而已)。
另外,电影在前段亦注入了一些悬念,好像安插几幕吴在军与王悦儿(江若琳 饰)同场的戏份,便令我进一步去想象吴与王之间的关系。
当然查案时遇到的离奇事,还有吴在军家里的布置,也增添本片的悬疑性。
不过,有悬念但故事带有不合理的情节,或者谜底没有给人新鲜感,都会浪费了之前所铺垫的心思。
戏中,吴在开始时的自首和中段的「自动現身」,都令我费煞思量,不明所以。
既然打算杀人,又为何还未杀人便去自首这样打草惊蛇呢 ?我觉得辩说他是疯子不是一个很好的解释,因为从吴其后的表现,可知道他根本是个聪明人。
如果一定要给这两幕一个解释,我猜想应该是因为导演想凸显警方办案太草草了事吧。
(其中有一幕讲述警方查案时喝啤酒,应该也是这个用意吧。
)吴在军如何制服张辉(饰演张辉的演员是身型庞大的林雪),以及把尸体搬离现场也是一个大问号。
我明白导演透过验尸官的口,交待了吴是用镇静剂来麻醉张辉,但是若然增加一个很短的镜头交待吴为张辉注射镇静剂之前,如何制服他,便会更完整和有说服力。
关于连环杀手的电影多不胜数,不同电影会有不同的着眼点和设下不同的疑团,如「竞猜谁是凶手」、「蹊跷的查案过程」、「残忍血腥的杀人手法」、「凶手的背景」和「犯案动机」等等。
《追凶》一开始已揭晓谁是凶手,而且几乎是看不到他的杀人手段有多残忍(*),所以这戏不是走「谁是凶手」和「残忍血腥」的格局。
((* )我相信这是希望可以在内地上映而作出的妥协,但是作出这些妥协,便影响到整部电影的震撼力了。
) 另外,追踪和查案过程显得容易不蹊跷,就连谁是下一位受害人都有道破,所以本片也不是在查案过程上大做文章。
观乎整体格局,导演的着眼点落在凶手的杀人手法、背景和犯案动机上。
无疑,导演把格林童话与连环凶案扯上关系是挺新鲜的设计(至少这条桥没有别的电影用过)。
而故事中提到或隐藏于桥段中的童话有「青蛙王子」、 「长发公主」、「狼与七只小绵羊」、「灰姑娘」和「红鞋」,当中「狼与七只小绵羊」、「红鞋」和「灰姑娘」的桥段则被凶手套用成杀人手法。
(建议入场前先温习一下这几部童话故事为佳。
)模仿童话故事的桥段不是问题,可是吴在军口口声声说是狼的都要死(他以狼来标签了坏人),并且习惯在杀人后于凶案现场写下「狼」这只字,所以 凶手用了「红鞋」和「灰姑娘」的桥段,跟其杀人的动机很不协调。
我觉得如果全部都找来关于狼的格林童话(如「小红帽」),便会统一一点。
说了这么多都是集中在吴在军身上,因为这个角色比起其他角色较为突出,而围绕他身上的剧情问题亦较多,王宝强过于浮夸的演译方式,也是其中诟病。
相比之下,刘青云饰演的坏警察王韦汉,无论在背景和他的经历上,甚至刘青云的演译上,都比较四平八稳。
在公事方面,他是郁郁不得志的探员,难得有机会升职,却遇上职务失当影响晋升机会。
在家庭方面,因为儿子患上自闭症,行为与其他小孩有异,王韦汉处于无法改变这事实的死胡同里,人变得歇斯底里,时常找孩子来出气。
导演希望把他塑造成一名坏警察的形象,然而因为他的坏不够强烈,令到这个角色没有爆发力,也对比不出他在其后的改变。
女角方面,万绮雯饰演的王韦汉妻子对剧情推进没有太大帮助,在角色没大发挥机会下,万绮雯的表情也见单一(不是皱眉就是怒瞪丈夫以示不满他恶待儿子)。
至于江若琳饰演的王悦儿是一位自闭形绘画天才,虽然是连环凶案的核心人物,但是因为角色塑造上不够细致(都只是不停地画画),所以表现不出她是有多天才,唯一用来表达她的天赋才能的情节,却又令我想起那个关于自闭绘画天才的日本广告(请按入这连结观看http://video.sina.com.cn/v/b/21990455-1507223887.html ),所以在这个人物塑造上,是大大打了折扣的。
同样地,江若琳亦表现不佳。
我很挑剔细节,因为《追凶》是一部关于连环凶杀案的电影。
有些类别如电腦特效电影,就算故事很烂,只要特效一幕接一幕兼打到飞起,都会获得观众的欢呼喝采。
然而,如《追凶》这种类别,故事逻辑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只要每一细节偏差了一点点,只要编导由得小小的不合理存在,沙沙石石加诸在一起,便影响到整部电影的故事流畅度,继而影响到编导希望传达的情感讯息。
此外,一些剧情不是以画面来交待,而是以对白念出来,都显得导演不明白画面语言在电影的重要性,同时也削弱了故事的力量(例如戏中王韦汉跟上司交待为何现场没有留下吴在军的指纹一幕。
)而导演营造的风格过于刻意和超现实(好像把几十部电视机迭高的场景),都会给观众有很大的疏离感。
整体而言, 《追凶》在逻辑上不太严谨,导演营造悬疑感和惊栗气氛的功力不够。
不过,导演的意念是不错的,至少把格林童话与连环凶案扯上关系给我一点新鲜感。
此外,虽然凶手的背景和杀人动机有点老掉牙,但是正因为他和王悦儿的背景,令到本片在情感部份有点触动我心,尤其是吴在军的最终计划很能感动我,更不禁令我想起光亮的《童话》里的一句歌词 : 你要相信,相信我们会像童话故事里,幸福和快乐是结局。
我不敢肯定导演有否希望透过本片让人关注自闭症儿童以及弱势社群。
不过,这片让我意识到这群人往往被家人嫌弃,被其他人排挤,在社会找不到立足的地方。
但是难道绝路就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祁佳仕
昨天朋友请看电影,本来是一桩美事,选了半天,看重了追凶的非常血腥+惊悚推理,看完之后才发现:这货跟推理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啊!!
———————————————————————————————下面有剧透(不过都来看吧,看了剧透就没心情去看这部电影了,正好)故事开始的氛围做的蛮好,一个精神病来自首说杀了人,结果发现被害者好好的活着呢,唔唔,果然是神经病。
但是,BGM你能不神经吗?
对,我首先要批评的就是配乐BGM,乱插入,整部片子看下来感觉没有什么跌宕起伏,只有BGM一个人在自HIGH,本来不怎么激动人心,不怎么有悬疑氛围的,配乐都能high起来,超级违和不说,感觉就像是商场打折展销的司仪一个人在那蹦跶下面的客人也不买账。
然后是演技,刘青云演技是有的,但是在这片里面完全没有展现出来,到结尾还有点感觉人物塑造的太单薄了。
王宝强演的变态.......怎么最后说话又溜索了我擦,吐槽点太多了,总之把他的形象换成脸上抹白粉的灰太狼就没错了最后是场景,我只想说一句话:别抄太多亲,会噎的最后一幕男主人公孤身一人救同事那场,导演您平时不看电影吧,我告诉你哦《新警察故事》里面用过了哦人家用的比你好哦再加一点,尼玛能别把变态连环杀人狂最后洗白的像个圣人一样行吗,很恶心的!
PS,一起观影的朋友是警察,看的过程中一脸鄙视的说太TM假了
因为看到一个像观后感的影评没有具体说明白故事才来看的,但是这电影也没意思了吧。
本来以童话为杀人手法或者主题,凶手还是机械天才和画画天才这种设定还挺带感的,但是只是设定带感啊!
莫名其妙就把证据抽走了,莫名其妙的就被泄密了,莫名其妙的就强行回忆了。
作案动机感觉也很模糊,只说了那些人虐待两个孩子,所以是为什么虐待啊,为什么五个大人没事要欺负小孩,重点是只欺负你俩。
然后呢,最后揭秘,都是为了警察好,所以你到底是为什么要杀人啊,强行洗白么?
总之是观影体验非常差的一部,设定,剧情,感觉各种问题,唯一的可取之处就是场面做的还不错?
这一个半小时,我宁愿去刷快手,也比看这玩意儿强。
这也算电影,脑袋瓜子被驴踢了?
失了智,失了敬畏之心?
最怕看烂片,因为槽点太多,说不过来。
还童话故事,不知道童话故事里都是弱智,还是把观众当弱智。
粗制滥造,乱七八糟,漏洞百出,语无伦次,不知所云,还有什么词儿能形容?
登峰造极?
看完我想到了《七宗罪》,感觉万分对不起大卫芬奇。
东土大唐版《电锯惊魂》、脑残版《新警察故事》,差不多了。
再加一个,乡村爱情版《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
那是王宝强阿,兄弟!
你把他的小脸抹的煞白,一身紫衣服窜来窜去,是想笑死我好继承我的蚂蚁花呗吗?
镜头给宝强,宝强咧嘴一笑,我当时就跪下了,宝强笑了好多次,我膝盖都跪秃噜皮了。
到底是为什么?
都说王宝强角色感太强要慎用,《追凶》用王宝强真是用的炉火纯青,硬是把犯罪片惊悚拍成了喜剧片。
悬疑和乡土的激情碰撞,喜剧元素和俗不可耐的恐怖元素的有机结合,再加上王宝强捋不直的舌头片子,妙,妙不可言👍🏻👍🏻👍🏻剧情和结局什么的就不说了。
感动的我眼泪掉下来。
好可惜豆瓣最低只能给一星,截至今日,这部电影已经荣登19年我看过的烂片榜榜首了。
好奇可口可乐给了多少广告费。
奔着刘青云看的。
就想问一句,你妈的,为什么?
一部让你看完无以言表的电影,全程煞有介事,却又啥都不是,你以为会有反转,认为此处有惊喜,最后都被啪啪打脸,证明自己想多了,撑到结尾还得靠如此牵强的逻辑来打圆场,几块钱的恩慧都可以构建两个边缘人的世界观,想以格林童话致敬《七宗罪》,可彭发毕竟不是大卫.芬奇,最后的成品也就成了四不像。
而如此乏味的剧情自然很难激发演员的潜能,从未觉得刘青云如此普通过,王宝强很卖力,却是傻根附体,一个精通机械的高智商罪犯,你不配,可导演自己却相信了!
想壮志凌云,做脚踏实地,扎实的剧本和清晰的逻辑才是根本。
因为看到一个像观后感的影评没有具体说明白故事才来看的,但是这电影也没意思了吧。
本来以童话为杀人手法或者主题,凶手还是机械天才和画画天才这种设定还挺带感的,但是只是设定带感啊!
莫名其妙就把证据抽走了,莫名其妙的就被泄密了,莫名其妙的就强行回忆了。
作案动机感觉也很模糊,只说了那些人虐待两个孩子,所以是为什么虐待啊,为什么五个大人没事要欺负小孩,重点是只欺负你俩。
然后呢,最后揭秘,都是为了警察好,所以你到底是为什么要杀人啊,强行洗白么?
总之是观影体验非常差的一部,设定,剧情,感觉各种问题,唯一的可取之处就是场面做的还不错?
此片乃烂中之烂,王宝强和王若琳两个人让人有想掐死他们的冲动,不过最后王宝强抹着大白脸,咧着血盆大口,穿着紫色风衣,不禁让我想起了蝙蝠侠里的小丑,难道导演是要向蝙蝠侠致敬??
前面还行,后面就开始抽风了,结局更是扯淡。
王宝强特地穿上过年才买的新款紫色长风衣,显露出诱人的小短腿;带着他凭空变出来的无数monitor,牵着他的精神病公主,噌噌地从地底升上来;最后再来一招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我只想说一句,导演你妈的嗑药了吧。
好端端的一个警匪片被搞成了Bone Collector和Saw的结合体,而且是很粗劣的抄袭,有皮无骨,恶心死人了。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导演恶俗的品味。
丫喜欢王宝强就算了,还嫌他不够丑,把他设定成一个皮肤病患者且携带着无演技神经病技能……
1.我很难想像阿军哥到底是神马心态。
因为你曾经帮助过我五块钱,所以我打算弄得你家破人亡?
2.灰姑娘的时候,为毛要把王悦儿绑起来,难道是因为喜欢玩SM?
3.一个叫花子还真有钱,捡破烂捡出那么多电脑显示器,还能搞出一套灯控系统来。
4.阿军电脑技术真特么好。
5.孤儿院五名老师到底还是太寂寞了啊,就指着欺负这俩孩子活着了。
6.有神经病和自闭症儿子的人有福了,绑树上,然后倒计时3分钟,准能吓回来。
7.王悦儿干嘛给阿军化浓妆,难道化完了,就是白马王子?
8.阿军好端端投案干毛?
是有病啊还是有病啊。
9.陈sir竟然弱智到把嫌犯放走的地步。
10.看得我心神俱疲,再无力吐槽,欢迎楼下补充。
我不知道编剧这么想的,一个这么多年的老警察还不如一个年轻的精神病。
这里面所有的人,都被一个精神病玩弄于股掌之间。
你让暗战里的德华情何以堪。。。
通篇都在画画的江若琳,画的意境太高,作为不是精神病的我瞬间凌乱。
大哥,这电影到底是准备给正常人看的,还是准备给精神病看的。
好久不见万绮雯,结果弄了这么个烂角色。
雯雯生活很不幸福吗,通片都在抱怨老公不好。。。
宝强实在让人太出戏,结尾不错。
前半段还可以,后半段……呵呵。
编剧五星,导演四星,刘青云三星,王宝强没星,很好的故事,另外,我对王宝强有偏见
这部电影值得一看,结尾还是让人感动,为了在乎的人成为英雄不惜自己变成魔王,这是我们每个人年少时心中的幻想,不计后果的幻想。
王宝强演凶手实在不像,怎么看还是傻根。
大家都特码去看啊!!!!!不看后悔一辈子啊!!!!!
杀了我吧啊啊啊
我靠!预告片害死人!之前还以为有多吓人呢,结果看完发现吓人的已经全他妈的剪到预告片里了!
一般。很多地方有点二。。。
拍的太差了,故事完全不着调。可惜了刘青云这个好演员。
我是为了看王文王老师的,嗯……
还可以啊……至少看完了,剧情也紧凑,没那么烂吧
还好吧
莫名其妙……
克里斯托弗·诺兰和大卫·芬奇把电影发展成一种宗教,而某些导演却将它衍化为邪教,你以为王宝强是这个时代的小丑吗?你预见到丹佛枪击案了吗?彭发你觉得你心底阴暗吗?对于这样的作品,我坚决鄙视
一部脱离了任何现实逻辑的“高智商”电影,从犯罪动机、角色关系到警匪双方的行动均不能用人类道理来衡量,纯属编导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可以理解为一群神经病与另一群神经病玩了一场煞有其事的游戏,让观众看着他们抽风
好多致敬場景,美術指導必然是裝置控+繩縛控,隱喻太明顯讓人質疑編劇的內涵,邏輯硬傷多拉低整部電影的水平。但看在演技突破、認真的畫作累起的報紙和電視的份上,豆瓣如此低的評分告訴我網友基本上都是先入為主反對華語片滴
能调配出让人昏迷的烟,能把一堆旧电视组装起来,得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吧,两个从小沿街乞讨,学都没上过的人从哪学的专业知识-_-
善与恶相对,而人的欲望是最大的恶
刘青云啊, 怎么接演这种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