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如果不是迈克失恋偶至香格里拉,如果不是秀等待爱人无果,如果一切都在香港、北京这样熙熙攘攘的大城市,这两个人还会有爱情发生么?
但爱情的发生,必有合适的时间,环境,人的恰如其分的心理状态。
彼此的慰藉,贴近。
生活里的某种巧合,碰撞。
缺氧,安慰,重获自信。
对于生活的希望再次点燃。
只因为这个人的出现。
他是恰恰就在此时路过了,而已。
我喜欢粗粝粝的女人。
郑秀文不加修饰的皮肤,刻意的高原斑,不修边幅的衣服材料,色彩明朗的生活。
这些让人觉得踏实。
在某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呆下来,平平稳稳,日复一日地重复简单生活。
等待爱人的归来,等待,漫长的等待,在所有人认为他死了之后,仍在等待,寻找。
因有希望,它必然会成为一种现实。
小田的爱情,一见钟情的发生,成为现实却是漫长。
我忽然很喜欢这样内敛害羞的男人。
有那么一点不自信的怯弱,又有一种真诚的坚持。
会脸红的男人,笑得如此纯净的男人,在这个时代,城市里,写字楼中,还会有么?
死心眼,笨,但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等来真挚之爱啊!
两个笨笨的男女,在香格里拉,追日的摩托,跌落后的表达,带着伤痕甜蜜的结婚照。
幸福的定格,往往这样的出人意料。
男人没有说过喜欢,女人却说,其实我也喜欢你。
男人笑了。
我还是在想,在城市里,还有这样纯净的表达么?
我不知道,迈克与秀之间的邂逅偶遇,算不算是爱情。
整部影片连一个接吻的镜头都没有。
黄奕作为助理去说这件事的时候,也只是用手势来问,“你们两个有那个没有?
”秀是一个幸福的女人么?
有一个男人因为有念她的力量在树林里徘徊七年,至死都把她的相片保存完好。
有另一个男人,为了她的遗憾,以影片来圆她未尽的心愿,把最后的哭变成一种圆满。
但是,一个女人,获得这种真挚,是因为,她的死心眼,她等着七年,她不放弃。
如若没有这份力量,会有人为她感动么?
总有一些未尽的遗憾,任凭你悲天恸地,终无回应。
总有一些小小的惊喜,在生活最悲凉的一角,冒出芽来,让你破涕为笑。
这就是人生。
王宝强的抢婚戏只是由头,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后来他和高圆圆风风火火做切面的场景。
夫唱妇随,凡夫凡妇,人间烟火,平淡是真。
这样的镜头,最动人的心酸。
因为总觉得,这才是自己生命中的缺憾。
那些缺失的,总在心里。
却忘记了,现实中,自己手里的有的。
我不知道,作为一个落单的人,去看这样的影片,我应该作何感想。
纯爱,究竟还会有么?
为什么,所有的付出,最终还是要换来世俗的检验,与条件的审判?
或许,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香格里拉,都有一种高海拔之恋,因为不可能,才显出它的美好。
切合影片的还是那首林夕词,罗大佑曲的《DO RE MI》。
歌词很棒,“发生过的,只是一个剧本,没结局的,才像真实的人生。。。
不圆满的地方就让它断断续续,空白越多,越多可能。
”是,放下过去,救赎自己,才有新的开始。
于是我在想,我需要一场仪式,来结束过去么?
世間情愛,若將香港中環的霓虹燈調暗三分,再將東京銀座的喧囂抽去七成,大抵便是《高海拔之戀II》中那片3800米的香格里拉。
此地白雪覆山,松林寂寂,連呼吸都帶著稀薄的詩意——愛情在此,猶如高原上的杜鵑,開得遲,卻開得倔強。
杜琪峰與韋家輝這對老搭檔,竟在此處褪去黑幫片的戾氣,以鏡頭為筆,蘸著雪水與月光,寫下一卷現代人的「桃花源記」。
鄭秀文飾演的阿秀,守著一間林海旅館,如同守著一座愛情的博物館。
丈夫的破卡車、失準的鋼琴、連「哆來咪」都走調的琴鍵,皆是她對記憶的防腐劑。
這般固執,宛如張愛玲筆下的白流蘇,在傾塌的城牆下等一個回眸,明知是虛妄,卻偏要以肉身為碑,刻下「此處曾有愛」的墓誌銘。
古天樂的邁克,酗酒頹唐如潦倒的拜倫,巨星光環碎成一地玻璃渣,卻在阿秀的寂靜中聽見自己的心跳——原來愛情的療程,不在心理醫生的沙發,而在高原寒風中一碗熱騰騰的湯麵。
杜氏鏡頭下的香格里拉,是一面照妖鏡。
都市男女慣以鑽戒量化承諾,以房產證丈量安全感,此地卻將物質稀釋成氧氣瓶裡的殘壓。
阿秀的旅館沒有Wi-Fi,只有壁爐的劈啪聲;沒有奢侈品店,只有一輛老卡車「突突」地咳著黑煙。
導演韋家輝狡黠一笑:愛情的純度,本該與海拔成反比——越是缺氧處,越能逼出人性最赤裸的渴求。
於是,當邁克騎摩托載阿秀追逐落日,當二人蜷在教堂偷飲私藏的酒,那些俗套的浪漫竟被高空的低溫凝成琥珀,閃著童話的光澤。
而林夕與羅大佑聯手的主題曲《Do Re Mi》,恰似一帖中藥方。
琴鍵走音,是阿秀對亡夫最後的佔有;「Do Remember Me」的諧音,是林夕對癡情者的溫柔勒索。
鄭秀文的嗓音,如雪水漫過鵝卵石,冷冽中帶沙啞——這哪是唱歌?
分明是將七年等待熬成鴉片,一口口啜飲。
最妙的是片中片的設計。
邁克為阿秀拍一部電影,讓亡夫在虛構的林海中生還。
戲裡戲外,真真假假,杜琪峰彷彿在嘲弄觀眾:現實太苦,何不容許藝術撒個謊?
當阿秀在戲院泣不成聲,銀幕上的團圓像一劑嗎啡,暫時鎮痛,卻也揭穿所有癡守的荒誕——愛情啊,本就是場自導自演的超現實主義戲碼。
高原的風終究會吹散執念。
阿秀放下照片,邁克戒了酒,二人相視一笑的結局,與其說是愛情戰勝死亡,不如說是時間赦免了偏執。
香格里拉教會他們的,並非如何相愛,而是如何與遺憾共生。
畢竟,這世上哪有什麼「海拔之戀」?
不過是兩個缺氧的靈魂,共用同一瓶救命的氧氣,在稀薄的喘息中,聽見彼此心跳的共鳴。
當片尾曲響起,影院燈光亮起,都市男女們低頭查看手機訊號,恍惚間竟覺得,那海拔3800米的雪,早已落在每個人心底最荒涼的角落。
所谓“饱暖思淫欲”,在中国电影逐渐步入快车道的今天,电影业日趋蓬勃,都市爱情题材电影如雨后春笋般一般鳞次栉比不断取悦着当代观众。
而时下又正值情人节,爱情电影更是比比皆是,不过对于中国的爱情片来说,远不如日韩等纯爱剧那样突出,这类题材的电影,在中国恐怕还是属于一个难以界定的题材,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是比较少的。
近几年不少爱情电影出现在大家视线中,时有佳绩传出,但大多都市爱情电影都被打上了剧情狗血、人物苍白缺乏认知等之类的定论。
但这部《高海拔之恋Ⅱ》却令人眼前一亮,大有沁透心脾之感。
香港有个杜琪峰,异端疾走,行世有道,以不变应万变,或以万变不离其宗。
杜琪峰曾经说过,左脑拍爱情,右脑拍黑帮。
一个游走于黑帮写实片与浪漫爱情片之间的导演,从《枪火》到《孤男寡女》、从《机动部队》到《瘦身男女》,从《黑社会》到《百年好合》,风格的混搭,情调的多变,或而冷峻肃杀,或而浪漫温情。
如今,《高海拔之恋Ⅱ》,杜大炮再次轮回左脑,伙同韦家辉在电影中塑造的别样爱情令人醍醐灌顶,银河映像,确实难以想象。
乍一看这个故事,无非是一个落魄的大明星跑去香格里拉远离尘世而发生的爱情故事,大明星偶遇超级粉丝,却是一副韩剧的外表。
但在本片中,无非插科打诨或者爱情狗血等流入俗套,而是一副纯爱写真的内核。
在这部浪漫爱情电影中,可以看出杜琪峰左脑逻辑感的发挥了强势作用,有别于一般爱情片形象化占据主导作用,所以这里我们看到既有爱情主线丝丝入扣的浪漫物语,又有逻辑结构的层层递进的主次分明,也像他拍黑帮片一样,一个难以破局的爱情迷局,主动权掌握在各自手中,有着强势的爱情铺垫,却又爱你在心口难开。
《高海拔之恋Ⅱ》圆润的剧情,生动的细节,饱满的人物,令人回味无穷。
古天乐于片中饰演一位灰头土脸的大明星,本片伊始风采依旧却遭遇爱情冷水浇头,而随后一身邋遢如乞丐般的酒鬼造型让人大跌眼镜。
熟悉杜琪峰的影迷们都知道,此人向来不走寻常路,用落魄对比一个大明星的欲扬先抑手法比比皆是,也为后期的翻身做了铺垫。
在《单身男女》中就让吴彦祖演绎了一回落魄帅哥翻身仗的好戏。
而对比与本片中的古天乐,被吴彦祖击败情有可原,而在本片中,一时风光的大明星竟然让自己的爱人高圆圆被王宝强抢婚,确实做到了“理解不能”,看来古天乐确实是与高圆圆无缘了,一句玩笑之话。
而本片在香格里拉的故事才是本片的中心,原本大明星与粉丝之间的爱情乃是一拍即合,但偏偏粉丝名花有主。
郑秀文的角色在片中成熟不少,颇具沧桑之感。
其老公生死未卜几乎让他断送了爱情之路并活在幻想之中。
而她对于古天乐的感情更多的是同情,还有崇拜。
两人生活中也存在着诸多不稳定的因素,各自的阴影也让动摇了对爱情的执着。
对于这样二位生活中充满波折的人物,根本的出发点就是各种对生活迷茫的观点,对自己的前进道路以及方向无从过问,只是一味的闷头向前走。
一间小店中发挥了杜琪峰的长项,对爱情戏的大量铺垫,使得最终两人逐渐贴近,两个寂寞的心相约天际之都。
或许,两人之间存在着一种互为关系,郑秀文让古天乐重燃对爱的希望,而心系丈夫的郑秀文则自暴自弃,纵身树海殉情。
却得古仔奋力挽救,悉心照料她,并劝勉她放下小田。
秀不无感动,爱情不知不觉在他们之间发生了。
双方都是“熟悉的陌生人”。
但随后的故事发展,也就像大部分苦情小说一样,两性交往的微妙和不确定是更富张力的关系,两个无法面爱情的人不能让他们把爱情如此简单地就此托付,同时心灵的创伤却需要对方时时刻刻的慰藉。
平静之中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蔓延全片,对爱情的煽情处理功效也可见一斑。
本片将爱情发生之地定位香格里拉,一方面美景诱人,大气而又清新,另一方面也阐述了杜琪峰对爱情的理解。
生活中的爱情总是不甚完美,即便你是大明星也会遭遇“屌丝逆袭高帅富”的难堪局面。
而在于3800米的高海拔,号称天际之都,世外桃源,两个人从不完美走到完美,曲折之后更是情感交织,更象征一种理想的爱情。
正如古天乐为郑秀文拍摄电影《高海拔之恋》一样,郑秀文的丈夫于片中复活。
因此古天乐的角色经历了香格里拉的洗礼,最终蜕变为象征着世间所有少女梦寐以求的人物,有理想、有爱心、有事业、有家业的四有好青年可望而不可求。
电影就是电影,《高海拔之恋II》解答了完美的爱情,但敢问世间性情中人,对于片中理想”与“现实”的爱情,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可望而不可求”呢?
这个问题恐怕要留给观众来解答。
最后赞一下电影的摄影,香格里拉的美景被拍出来气势,光影对比,层次感分明,颇显功力。
2012年2月13日,下午3点,刚刚看完了《高海拔之恋2》,随之第一次注册了豆瓣账号,只是想说说对电影的看法及一些心理感受。
之前因为女朋友的原因每每看一部新电影都上豆瓣看一下影评,没想到这部电影的分会这么低,虽然看过很多好看的和让人恶心的电影,也有过好几次想评论一部电影及评论一些影评的冲动,庆幸终于在今天实现了,首先一定要把一直以来憋在心里的话吐出来,就有的一些瓣迷连电影都还没看过,只看演员就把电影说的一无是处的愤青表示强烈鄙视,简直比我看过最差的电影还让人恶心,真太TM自以为是了,总以为自己与众不同,NB你也像古天乐一样拍个《高海拔之恋1》,说了这么多还是言归正传谈谈电影,恋2这部电影总体还是不错的,很温馨、很感人,杜导在细节处理上还有些欠缺,例如古天乐打吊瓶那段场景就不符合常理,吊瓶都比针管低了,血不倒流才怪,马上就会让人联想到古仔的手上只是胶带没有针头,但不影响整体大局,还有就是很久没看见033的电影了,掺杂着一些怀念的情愫,喜欢她的歌多过电影,在傻傻发呆的时候还是值得消磨一下时光的,我还是推荐此片的!
.Ps:我想知道豆瓣有没有评分标准,别让一些鸟人放出来乱咬
他她他都沒有說「我愛您」,但都選擇在愛情裡忠誠付出。
誰不曾在愛中經歷遺憾?
遺憾;也許是下一個幸福的預告。
「我等你,遠比我愛你三個字,更須要勇氣」。
這一篇文字擱置了兩天我都不敢輕易下筆,14年的愛太過深厚,深厚到常常我都不知道該用什麽語言去講述才恰到好處。
旁人覺得矯情的人或事,于飯看來都是順理成章。
因為你,我順理成章的度過了14個飽滿的年華;因為你,我順理成章的結識了同樣深愛你的美好而積極的朋友;因為你,無數個情緒崩潰的夜晚才有了支撐;因為你,在變幻無常的人世中,給了我堅定無比的信仰。
也是因為這一次,你借著【阿秀】,給了我愛下去的理由。
9號首映,我冒雨去看了影院的第一場。
迫不及待的想與你見面,然後歡心的于心裡默默講一聲:“久違了,老朋友!
” 繼08年《大搜查》之後,這又是足足等够了4年。
歌者或影者,每一次你都是力求完美,交出最好的自己。
我甚至不忍心見你于大螢幕前撕心裂肺的呐喊,在雪地裡不顧一切的滾打……擔心你又一次入戲太深,走不出困境。
你太過清瘦的軀體,怕抵擋不住高原的嚴寒……我太怕你消失,太怕沒了你的期待,開心亦或傷心,都不再有凭吊。
你堅定的說不用擔心,你已經完完全全走出了陰霾,你只需展現最好的自己,其他的都交托給上帝。
而我知道,這部戲,你使出了全身的力氣,去講述你最真切的愛情信仰。
愛從來並非易事,人人都可以脫口而出一句【我愛你】,但又有幾個能花上幾年最寶貴的時光來等一個最好的你?
歲月易老心易冷,不負相思不負君。
並非脫口而出的承諾才是有跡可循的堅持,我始終相信,愛,是個動詞,不言不語,也有最美的風景。
有時愛情躲得太遠,遠到你甚至覺得快要孤獨終老;有時愛情來得太悄無聲息,微妙到你甚至無法察覺。
忠於自己的內心,為愛學習按捺,就像你所唱,【待情流像細水,才去承諾你,拿一生兌換愛】。
可別說一生,縱使七年也太過漫長。
我有點埋怨杜琪峰,您老給阿秀的角色設定太過沉重且無奈。
短短三個冬天的擦身而過,卻要這個女子用七年的時間來堅守承諾。
戲裡,阿秀笑著笑著就哭了,我卻跟著這個女人,哭著哭著就笑了。
那一刻,我只看到了一個完完全全的阿秀,忘了鄭秀文。
這一刻,sammi既是阿秀,眼淚順著鼻翼上淡淡的雀斑緩緩的流,毫無半點刻意成份。
她與小田在樹海外最後一次擁抱時,我甚至好希望戲里來一首老歌配樂,就唱《理想對象》,想得多麼理想,以後我與你歲月還漫長……等待的時間太過漫長。
很多人說當阿秀誤打誤撞遇上Michael那一段,分明就是《我左眼見到鬼》。
酒醉后的Michael脫口而出的那一段臺詞,讓不知所措的阿秀來不及掩藏悲傷,我也在此哭了第一場。
《我左眼見到鬼》是02年的作品,也是杜琪峰+韋家輝,時隔10年,多謝你們讓我放鬆的哭了一場。
無論是02年的“何麗珠”,還是現在的“阿秀”,沒有改變的仍是真實豐盈的鄭秀文。
而Do Re Mi的前奏響起之時,淚腺才是真正打開。
印跡太重,逃避不及,不如接受,然後重生。
Do Remember Me,情歌就是這樣,沒完成也都可以很完整。
既然這樣那就不要再去設想,如果7年後小田回來了,阿秀的選擇會怎樣。
美好的人,相信上帝不會太為難你,它會為你安排好最完美的結局,在此之前,你只需遵從自己的內心,你會清楚,誰人是那位不可取替。
就此打住好了,不再劇透。
感謝末日前的2月,Sammi給的感動。
《高海拔之戀II》——你接受結局才能重生。
影片已经上映三天,豆瓣上的评分并不高,跟去年同是杜琪峰指导的《单身男女》相比,本片在口碑上似乎输了一截,甚至有些观众认为杜琪峰还是回去拍港产黑帮片比较好。
其实杜琪峰早年是拍爱情喜剧片的行家,他执导的《孤男寡女》《瘦身男女》等片均收获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也令郑秀文成为了当时的票房女王。
不过自从2004年的《龙凤斗》之后,杜sir便很少拍摄爱情题材了,就连在他影片中出现的女性角色都凤毛麟角,加上《黑社会》《放逐》等片受到的一致好评,使我们淡忘了那位曾经靠爱情喜剧拯救香港票房的杜琪峰。
直至去年上映的《单身男女》才使我们翻飞的思绪拉了回来,不禁感慨老杜的爱情片依旧光鲜诱人。
可能正是这次试水的成功又给了老杜执导爱情片的信心,《高海拔之恋2》也应运而生。
跟之前杜琪峰擅长的爱情喜剧不同,《高海拔之恋2》是以悲情作为基调的,因为老公失踪,秀(郑秀文饰)独自坚守在香格里拉经营着一家小旅馆。
天王巨星Michael(古天乐饰)在婚礼当日被抢婚,自此昏昏噩噩酗酒成性,机缘巧合下Michael来到了秀经营的旅馆,二人上演了一段彼此疗伤的情感故事。
其实两个心灵需要慰藉的大龄青年相遇在香格里拉,这样的故事还是很有看头的,可是编剧认为这样还不够,于是安排秀成为Michael的第33号粉丝,此处的设定我就不是很喜欢,因为这种身份上的居高临下使他们之间的爱情掺杂了一分崇拜的气息,本来二人是因为情感缺失这个相同的立场才走在一起的,可是一旦加入明星与粉丝这条线索,就会削弱彼此情感的依赖,换句话说这段爱情不纯粹了,而且变得有些俗。
尤其是“粉丝”这个身份在不同场合的放大和减弱,比如当Michael初到旅馆时秀的镇定以及秀和丈夫相爱时粉丝这个设定的推波助澜,这更让我相信“粉丝”只是让情节推进的工具,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设计。
当我最初听说这部戏的片名时有些困惑,尚未看过《高海拔之恋》何来一部《高海拔之恋2》呢?
看过影片才知道这是编剧韦家辉先生卖的一个小关子,戏中戏的想法我很喜欢,想想一个男人为了弥补一个女人心中的伤痛,拍了一部不同结局的电影,也许现实中的遗憾已经不再重要,关键的是此刻有个真心人能帮你拾回心中缺失的Do Re Mi。
这个意味深长的结局有几分韦家辉导演的《再生号》的意思,现实与虚幻的交替让人们更加懂爱,依旧是银河的调调。
我很中意片中Michael为秀写歌的那场戏,本来Michael想写一首没有Do Re Mi的歌,但越想逃避反而这个念想越往心头涌,所以曲子写完后才发现竟是Do Re Mi,这首由罗大佑作曲,林夕填词的歌曲很好地契合了影片的主题,放下才能走出困境,拾回Do Re Mi的钢琴才是一架完整的钢琴。
看完后不得不提的是郑秀文精彩的演绎替本片加分不少,她将一个感情受到重创的女子秀诠释得入目三分,时而歇斯底里时而天真活泼,更令人动容的是其对感情的执着,对比郑之前出演的一些爱情喜剧,这部电影中的表演更有种洗尽铅华的感觉。
还有个有意思的事情,有些观众看完开玩笑说影片最出彩的是抢婚的王宝强,这个荒谬的人物选择更像是杜琪峰有意而为之,对中国电影市场和香港电影市场的隐喻也就不言而喻了,所以不要纠结王宝强何德何能击败古天乐抢走高圆圆,这只不过是杜sir一个狡猾的比喻罢了。
如果迈克不是所谓的天王巨星,而是有型的实力派。
如果抢亲的不是傻根,而是李大仁。
如果失恋了没有沦为酒鬼,而是开始一段正常的散心之旅。
如果醉汉没有爬上卡车从昆明颠到香格里拉,而是旅途中的停驻。
如果小田不是挨到第七年才死,而是七年前死的。
……如果这个故事不是这么扯淡,其实还能看。
被朋友推介看的,开头那颁奖礼我是颁发给这部戏,后面黑人牙膏在颁奖礼台上求婚,真的很浪漫。。
太符合感人的编剧手法。。
结婚当天高圆圆换口音那一刻我的鸡皮疙瘩就起来了,同时庆幸天下无贼终于醒悟了,一切横刀夺爱的人都是賊,黑人牙膏终于碉堡了挖槽,开始入>>播放阶段......................不好意思,我有选择性失忆症............好吧,我承认至少5年没有看港产、国产电影了(除了3D肉蒲团),但也不会这么不幸吧,至少推介我看的这位是个靓女啊(我无意鄙视靓女请别见怪),最基本的现实逻辑这编剧也至少要配合点嘛,整个乡下口音出来踢馆子,恶心死多少人,教坏多少孩子呢。
不想多说,我重新找个片子晚会想心情...挖槽!
碉堡了!
有没有搞错啊,她老婆是棒槌吗?
七年的时间都想不出办法帮他老公走出树海?
如果是我,我老公进了树海一夜没回来。
不说别的 一定会在接来的日子在树海的出口建一个很高很高很高的灯塔。
一两公里内都是可以看到灯的,这样夜里还是在白天都可以看到方向!
每天都在出口放超大声的广播。
还有还有,搜山队的进去找居然没有找到人?
稍微有点智商的都知道在野外如果迷路了 用手电筒照向天空啊 !
吹哨子啊!
还有还有他老公不知道用 熏烟火。
就是用干树叶把火捂住,让烟冲上天。
这样 在附近都是可以看到烟冒在天空的,外面的人就知道那里有人拉。
可以钻木取火的好吧!
还有还有 七年的时间,居然都没被狼啊什么的追杀?
还有还有,在树林里吃什么?
有水吗?
冬天可以吃雪,那夏天吃什么。
这么冷的天 为什么不生火??
这剧本都不符合生活逻辑嘛。。
随意吐吐槽。
88
导演太不敬业了。
情人节档期的商业片,既不文艺不小清新不感人并且浪费香格里拉的风景就算了,关键是连笑点都没有(不过要承认的是,当七年后的李光洁变身白毛男坐在距离出口五百米的地方抚摸盒子的时候,我还是笑了)。
去年的《单身男女》,把一个美貌落魄灰姑娘与单身帅气多金男、守身如玉火星男的故事讲得多漂亮多花哨!
今年这个……本来不知道为什么叫2,看完了才知道,导演多么有自嘲精神。
站在树海边敲锣打鼓,一会儿就唤回古天乐,七年却换不回李光洁啊。
七年了,人家都变野人了,背包都石化了,只能日复一日地痴痴看相片了。
导演认为这样的情节很催泪,于是闪回了三次,怕我们看不清楚,又给了髑髅三个特写啊。
只要在镜头前一站,郑秀文就是一根筋各种轴偏执加自闭的形象。
当年她也是这样的,可那部和古天乐拍的《宠物情缘》,多清新的港剧,《百年好合》《恋上你的床》也还有笑点吧。
可现在,真没看出这俩人有什么电光火石的吸引力。
纳闷,他们是怎么看对眼儿的?
还有那些配戏的,你们敢再生硬些吗?
为了衬托天王巨星的号召力,身边人非得集体花痴。
一高一矮的俩妹纸跳到镜头前挤眉弄眼像在演话剧,神父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看到最后还是个路人乙。
负责搞笑的还有恬妞,角色就像《单身男女》里的林雪,但是她讲起悲伤的故事来,敢再港味一些么?
镜头啊镜头,你切得敢再生硬些么?
还有呢,骑着锃亮的摩托追日落……敢再怀旧再帅酷再陈凯歌一些吗?
那啥啥广告,你敢再显眼些么?
那谁谁,挂着国际歌友会的胸牌,把偶像的硬纸板堆了一屋纸。
那谁谁,嫁了傻根,切着面片儿,看剧本看得涕泗横流的,敢演得再真实些么?
那天皇巨星的片子,《老公的眼镜》《追风日落》……亲爱的导演,您的观众都生活在八十年代么?
总结:YY出来的剧本+高山反应的导演=不靠谱的情人档。
杜琪峰導演+韋家輝編劇+鄭秀文主演,本是銀河映像愛情喜劇的金字招牌,但在本片卻收效甚微。歸咎起問題,導演的節奏控制失常,編劇的劇情安排失當,以及全體演員的表演略有過火。鄭秀文此次的角色像《我左眼見到鬼》和《長恨歌》的結合,可惜除了後半段戲院一場戲外,發揮並不出色。
我会很爱你,因很爱很爱。
这个片中片还有点意思。
-艾里斯的迷影在强调看,一种对看电影的刻骨铭心,于是在《闭上眼睛》中会拼尽全力去寻找幽灵(恰如影像的不在场性)。而杜琪峰更注重观看的内容,也就是说,前者的视角是观众而后者的视角是银幕。前半段古天乐、郑秀文总是在遥远的零距离的站位中存在,一种遥远的连接,它本身就是影像的不在场性。片头的电视转播已经说明了影像的不可介入性。在大声呼喊老公的时候却要依靠通灵术才能让老公复活,影像的不在场性是因为迷影强大到畸形的爱,正因为这种爱才能够连接起所有不曾有关联的事物。后半段不在场性逐渐明晰,所有人都恢复了理智(或者说有了真实的情感),只需要那么五六个特写——033的特写、骑车的特写、拍电影的特写——就能够回到近一百年前的好莱坞。如果要用什么来形容杜琪峰,可能他是少数几个完全知道看电影意味着什么的人
高海拔,真的很2唉
不错
让我感动的是李光洁的那部分戏,喜欢李光洁那种feel
没诚意 连背景音乐都是侠骨仁心的 琪峰..下次别这样 留一星给你
杜琪峰商业片里最最烂的一部
我就纳了闷了,古天乐只身上车,咋变出那么多衣服和鞋?
如果男主角是刘德华,一定酷死!!
真心不知道哭点在哪
还是郑秀文演的港女有味道。戏中戏的构思有点儿意思。喜欢电影里郑秀文doremi那首歌。话说情人节档期怎么没有一部好好谈恋爱的小清新影片,怎么全是这种如何放下旧爱开始新生的。。。
全都变态了。
极为一般,人物都是神神叨叨
我是郑秀文脑残粉
戏中戏的桥段挺不错的整体感觉也很好,电影不仅可以造梦,还可以给你另一个人生。不过片子略显生硬的地方太多,如果没有真实事件的支持起码7年那个段落很让人在意。王宝强抢婚这个桥段太牛逼了!
七年是因为七年之痒么?很难相信能待七年却倒在最后一步。
翻遍了豆瓣才发现根本就没有第一部,那这Ⅱ从何而来?古天乐被王宝强抢婚,这完全是屌丝的逆袭!被吴彦祖抢百分之二百想得通,被王宝强抢就实在太重口味了。
看到何丽珠就哭了,还有项少龙(@_@)延续放下这个主题的心意实在太令人感动了,更别提再次炫技的戏中戏了。。那些只是负责搞笑的傻逼们完成任务了啊,要是换人换成吴彦祖的话就没得笑了啊!看韦家辉看银河的人会明白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