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算得上是近期不错的科幻片和灾难片了,难能可贵的居然还是法国人拍的,上一次看同类型的电影还是2007年时的“迷雾”了,不过与“迷雾”的克苏鲁风格不同,本片在绝望之中至少还给观众带来了些许的希望,片尾的职责反转也算得上是神来之笔,难怪国人 乌泱乌泱的去法国旅游,巴黎为什么光看屋顶都这么漂亮呢?
总结一下:“养儿防老,养女防灾”。
大自然如果真正的有危险来临,我们人类是阻挡不住的,呼吸都成为了渴望。
这部电影看出了人们对生命的渴望,还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没有抛弃有先天性呼吸病的女儿,可以为了给女儿换电池,可以重新跑下去寻找女儿,给女儿求一线生机,果然天底下的爸爸妈妈对女儿都非常的好。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们面临相同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
披着灾难片的家庭伦理剧情片,法国片都有种独特的感觉,就是遇事不慌,很温和不暴力,与好莱坞完全不一样,与中国的团结抗灾也不一样。
单纯讲伦理家庭,母亲为了救女儿死了,女儿自责,父亲说这是母亲的选择和你无关。
而后就是结尾,原本正常的父亲被关在密封舱里,患病的女儿却自由了。
很嘲讽?
我不明白那对老夫妻是真的坦然。
然后来讲讲真实一点的,首先那么多人去哪了?
楼顶住户都不在家么?
远处高楼林立市中心应该有很多人,可能因为故事发生在矮楼的住宅区,重点不是灾难。
那不讲周边环境,就讲讲这对父母,首先不知道雾气什么特质跑上楼是ok的,但是男主后面直接用手摸就过分了,不知道有没有腐蚀性。
起码也得小心翼翼用手指轻轻点一下试试吧。
然后去楼下找氧气瓶,不能砸了窗再上来换口气再下去么?
然后就是氧气罐作为最重要的呼吸资源,没有详细规划使用频率和尽量平缓呼吸延长使用时间。
而且还是去帮女儿换电池的重要工具。
不知道没了之后就不能去换电池了吗?
说到这又有个方法,你搞跟管子长长的水管,一头放楼上不就能一直呼吸下去换电池了嘛。
然后就是去实验室拿防护服,明明有两套,都拿了还可以去救女儿的小伙伴啊,就拿一套。
然后实验室没有氧气瓶和面罩的吗?
实验室诶!
物资丰富的地方,不搜刮干净再走?
爆炸了上楼没检查箱子是否完好。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他们竟然全程靠走,路边那么多摩托车自行车,比你走路节约时间多了啊。
说到这就扯到军队了,法国军队运输直升机都去哪了?
士兵都死了吗?
卡车开不进来不能装甲车撞开么?
都什么时候了。
对讲机只有两个么?
两人出门不各自拿一个以防走散?
在自行车行碰到一条狗,我还以为是变异丧尸狗呢,后来以为是动物园跑出来的狼,结果就是一条狼狗。
旁边那么多汽车,钻进去关门不就咬不到了?
留条缝用榔头敲死。
我还以为到了车行会骑车去实验室呢。
实验室起火也是神奇了,消防喷淋停电也是能用的,实验室消防这么渣么?
实验室所有的门没有锁的,停电就能全打开?
实验室没有单独备用发电机?
氧气瓶医院肯定有,可能住的社区没医院,医院在城区高楼那边。
男主在停车场看到有人被杀竟然没有危机意识,主动大喊有人吗,这不是找死行为么?
不应该悄悄进去,没人拿了悄悄走随时留意有没有人回来。
好在反应快。
特意捡了枪后面也没用。
楼顶间距很短的,找个梯子就能上能下能搭桥。
完全没有食物储备,都没去超市便利店洗劫物资。
没有想办法搞一点雾气研究成分。
我记得韩国拍过一部类似的有毒雾气灾难片,一样沉在几层。
那里面就生存元素很多。
全片最正常的是那个警察,搜集物资,找个地方苟,可惜没注意到雾气会缓慢上升,那个停车场呆不久,搜集氧气瓶才是最重要的,假如是我是男主,前面肯定是一样,从到顶楼开始,先找根管子,去楼下砸窗然后一头让女主在窗边拿着一边找氧气瓶,长度不够就放在窗边,没事吸一口,当然要找东西堵住管口防止雾气进入管子。
然后上楼观察雾气看看会不会升高,整理生存物资。
背着氧气罐出门找商铺寻找有用物资,氧气瓶难找但是水管应该简单,梯子,绳索。
考虑楼顶移动。
然后用水管呼吸下楼找物资。
遇到军队要的氧气罐回去能不用就不用。
发现雾气升高,找个摩托自行车也行,找根棒球棒高尔夫球杆弩武士刀一类的武器平底锅简单防御出门,去实验室,搜刮物资重点氧气瓶。
看看实验室能否从屋顶来回。
去警局看看能不能搞到装备。
去医院和潜水店看看氧气瓶。
尽量不要遇到其他生还者。
规划好路线,带足氧气瓶,找辆大的suv装上物资带着人离开市区往高的地方去。
与《迷雾》的小镇暴风雨类似,巴黎地震过后,涌现大量有毒雾气,吸入即倒地街头,人们仓皇夺路,慌忙奔逃,乱成一片。
这片雾虽不断涌现,如水般淹没城市建筑,但只要不吸入就没事,高地的安全性最好。
不幸的是马蒂厄的房子就在一楼,更惨的是,他与安娜的独女有呼吸疾病,日常只能住氧气舱。
现在无异雪上加霜。
故事就在这里展开了。
灾难只是一个背景,包裹着的是父母救孩子的故事。
如何克服困难:冒险远途取防护服、被恶狗追咬,与人搏杀,憋气换电池终于没憋住,安娜死了。
亲子救援也不是重点,环保才是主题,困在氧气舱的病孩子出来街头活奔乱跳,正常人得带着防护面罩。
所以,有没有病还得看在谁的环境。
剧本主题大概是想说,源于一些老生常谈的原因,上帝想洗牌地表的生物(类似诺亚方舟的故事),所以搞了一场生化危机,并在之前已经准备好了一批天选之子及动物,打算重启文明。
线索很明显:起雾前电视新闻说瑞典和一个啥欧洲国家地震了,很奇怪云云,说明不是一地一城,都有份;女儿说某某病友曾经以第一个斯坦伯格症患者身份为荣,女主跟老年夫妇介绍该病现在很常见,说明这十来年都在选秀,超女和快男都准备好了;天选之子们已经开始性启蒙,都想谈恋爱了,下一步就自然到了交配繁殖的季节,文明开始重启,插一句,都是女孩主动,新文明应该还是以母系文明开始;天选之子们在阳光下的伊甸园快乐奔跑,暗示未来雾会散的,不散怎么有阳光,没有阳光怎么种田;男主活女主死,暗示旧人类男性被留下来辅佐天选之子们生存,毕竟还小,扶上马还得送一程,旧人类女性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留下来继续繁殖吗?
显然违背上帝的本意。
其实我特别好奇,那两条狗为什么就没事,鸽子都交代了…………………………………………………………………………………………………………………………………………………………………………………………………………………………………………………………………………………………………………………………………………………………………………………………………………………………………………………………
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原因去下载了这部灾难电影来看,简直是灾难。
充斥着大量莫名其妙的反智情节,虽然时长还不到90分钟,但加速看完都觉得很漫长。
BUG一堆,有些能强行解释,但架不住最关键的“毒气”的设定都让人产生很大的疑惑。
从路上的人的死法来看,“毒气”是的毒性是非常高的,很多人几乎是瞬间毙命,比如在车上就突然挂了,但是男女主在毒气密布里面跑来跑去,带着那种简易的氧气装置,经常暴露,居然没事,甚至有几次还扑街晕过去了。
回头看一下一开始毒气蔓延过来的时候,男主知道要跑,真的是往死里跑,仿佛知道这个是毒气很危险,非常谨慎,但是后来逃到楼上,看到毒气没有继续往上,居然敢用手去摸,还去闻,一副没有上过化学课的样子,跟前面的谨慎态度截然相反。
而且既然摸了,闻了,都没有什么事,正常人是不是会放松警惕,但是他也没有,那么这段“试探毒气”的戏份是有什么作用?
掉下水那一段,那个氧气面罩非常神奇的居然还能潜水,看到有人解释这种面罩能隔绝空气为什么不能潜水,这个解释的槽点简直比电影还多,吐槽这句话感觉都可以重新开一篇文,先放下,我们就假设真的能潜水,那这段掉下水的戏份是有什么作用?
难道就是为了让男主在偷别人衣服的时候发现其他人的太空服?
应该有更简单的方式去引出吧,为什么偏要加多一段落水戏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难度?
至于为什么感觉整个巴黎的人都死光了的情况下居然还有电就不吐了,如果连这都纠结其实整部电影的BUG根本说不完。
原本还挺期待这样一出戏结局会是怎样的,没想到就是把男主关进净化仓,放女儿出去,好家伙两个小孩在满是毒气的世界里到底能干什么?
2018年,科幻灾难电影《呼吸 | Dans la brume》法国灾难片,灾难中都透露着深情与浪漫还有四处洋溢的爱。。
多余的矫情和煽情也是比比皆是。。
当然他们缺乏想象力是因为没有见过真正的雾霾,看看我们大天朝,生存环境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
这个电影看的还是很巧的,赶上大首都雾霾爆发,当然似乎很多地区都飚到500+了,再加上看这个电影也是颇有感触。
电影剧情设计也是脑洞比较大,从使用的一些科技产品来看,科技水平还是普遍高于我们正常认知的,但是很多别的设备却又比较老旧。
还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思维方式和处事判断。。
难道是文化差异?
这里更多的是表现的爱,在人性方面的讨论非常的少,楼下层层雾霾,远处暴乱四起,但是家里,依旧温馨,天空依旧湛蓝。。
很奇特。。
嗯嗯 巴黎的屋顶也是很美丽的。。。
(唉?
跑题了吧)结尾也不难猜到,片中多次有镜头暗示,我这里也就不剧透了,其实大部分人都应该能猜到了。
但是最后的最后的画面,产生了一种反差感,但是感觉是已经跑远了的主题,一下子又拽回来的生硬。。
让人颇感不适。
-我是雾霾的分界线-推荐指数:★★★(6/10分),不论天灾人祸,我们依旧彼此相爱。
这片子好像20年引进过一次,正好对应目前的口罩问题,今年8月23日晚上10:20央六又放了一遍,写评论时刚关电视,简单谈谈感想。
1.这个片子是灾难片,主题是老生常谈的环境保护问题。
不过法兰西导演手笔不大,喜欢搞一些小而美的东西,所以想看画面特效的都歇歇吧,这不是美国大片。
2.看到十一点多点我都要尬死了,为了等结局强撑着困意看完。
这里面不合逻辑的事情太多了,看片不能带脑子。
比方说为啥宠物犬吸毒气挂了,疯狗反而没事,没事就没事吧,男主还被疯狗追了半条街跳河了。。
女主不用湿毛巾或者塑料袋套头,跑下楼直接换电池,最后英勇就义,真是生的伟大死的憋屈。
不合逻辑就不合逻辑吧,偏偏导演还想夹私货,黑一波法国zf,男主跳房子回家时候还杀了一个抢劫的警察,这么拍要是没鬼谁信呢,呵呵呵。
3.影片结局也够雷人了,导演能想出来雾霾不影响患病女孩,只影响正常人的特性,真是牛逼克拉斯,影片结尾爹地住进隔离仓,女孩正常生活,想暗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还是普通人破坏环境最后都会沦为囚徒?
导演给观众老爷出了道阅读理解,直接给本片从俩星拉到三颗星,其实本篇要是剪一剪精华部分,保留开头结尾,当一个讽刺短片也未尝不可。
总之吧,这导演是不是参观过德特里克堡实验室,早知道两年之后全球闹口罩,才拍了这个玩意出来,咱不说电影本身艺术性有多高,最起码这片拿到今天还是值得讨论的。
电影频道下午重映《寂静之地》,晚上重映《呼吸》都是能带动话题度的电影,如今的大环境,也就六公主敢头铁这么玩啦,让人佩服至极啊。
法国电影《呼吸》和韩国《极限逃生》都讲的是有毒气体在城市中泄漏蔓延的故事。
虽然只是科幻电影,但是有毒化学品泄漏事故在生活中挺常见的。
1,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氰化物泄漏造成了2.5万人直接死亡。
2,日本东京地铁恐怖分子在5列列车上释放沙林毒气,造成10多人死亡5000人受伤。
3,常能在热搜上看到某某化工厂爆炸的新闻常见的有毒危险化学品有,火山灰,硫酸/盐酸,氯气,氨气,光气。
而战争中会出现的是沙林毒气,催泪瓦斯,芥子气,氰化物。
如果发现自己处于危险中,应该向上风或侧风的方向逃跑,远离危险地带。
下风处是污染区会增加危险。
同时带好口罩,帽子和手套,避免皮肤暴露在有毒气体中。
安全后把所有衣服、口罩脱掉销毁。
对有毒化学品的识别和应急处理:1,盐酸,工业和生活用途十分广泛。
外观是无色或者淡黄色清澈液体,有强烈的刺鼻气味,具有较高的腐蚀性。
能溶于水。
接触到皮肤后要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并且立即就医。
2,氯气,主要用于杀菌、消毒、漂白等工业产品中。
外观是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酸味的剧毒气体。
具有窒息性 ,密度比空气大。
吸入气体者应该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3,氰化物的味道像苦杏仁味。
民间常有过量食用苦杏仁中毒的新闻。
4,芥子气的味道像大蒜味,呈微黄色或无色的油状液体。
糜烂性毒剂。
主要是军事用途,目前无特殊解毒药物。
2003年的时候,黑龙江一处建筑工地挖出二战时的芥子气,因为保管不当,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伤。
我记得《浩劫求生》里有一集是讲毒气求生的。
盐酸、氯气、氰化物、芥子气的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不会收尾了,有三个编剧呢
是部好片子,比好莱坞灾难片有情怀多了,该探讨的点也抓住了很多.....就是看着喘不上气....结局如此反讽啊......跟迷雾一样令人生气
一部充满温情大爱的片子,没有一般灾难片的大场面和恐慌,但从一个小家庭和两个老人的患难中体现出人性的伟大。
这个反转结局有点意思
如果我是在电影院看的话,肯定会被最后这道反转气得踹前排的靠背。
未成年吸烟不会死的设定,已经用小白狗铺垫了,但是没有细讲。整体氛围营造还是完善的。主题隐含有一点点环保的味道。
好像想要表达什么。人性、亲情。又没太清楚。情感互动流于表面。女儿自动免疫的设定我觉得是败笔。还说像《迷雾》,差了十万八千里。
想法挺好,拍得一般。从头到尾就是救女儿,结果救了个寂寞,还挺讽刺的。
表面是灾难片,实际电影想告诉大家的是,很多时候,父母都在用错误的方式爱孩子,甚至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父母感动了自己,却不知一直在害孩子,使得孩子无法健康成长,无法认识真实的世界。
法国电影看得多了,没想到连灾难片也玩这手:眼看结尾要悲剧收场,突然来个莫名其妙地转折,一切都解决了。这部更是夸张,之前一切的努力和牺牲都白费了。
老妈死得太冤枉了——个人觉得,老妈换了电池之后,应该立刻进入女儿的密闭室内呼吸一口空气,或者就留在密闭室内等待救援。这样,就不用发生后面的悲剧了。但是,这太美式了,不够法式
法国片感觉还是有点不一样的,没那么快餐。但是感觉很穷,灾难片就个面罩啊,还是看起来非常老的那种。
小女孩长得像杨幂。
在法国宣布封国的今天刚好在电影院看了一部法国片,同样是由“呼吸”引起的问题,还挺巧合应景的。难得一看的法国科幻文艺大片,本年第二次在电影院内听Olga Kurylenko讲法语。剧本确乎一般,格局小,既没惊喜亦无新意,设置的冲突点俗套,由始至终愣是没解释毒雾的缘由,倒是胜在结尾猛然来个讽刺意味十足的处境对调,够拉分。
如果遇到由于地震引起的超浓有毒雾霾,要先往楼上跑越高越好,再尽力寻找防毒面罩,尽量在屋顶上行走,如果家里备有防毒口罩、面罩是最好的。8
主演的演技还行,但是这个故事过于俗套和笼统,完全无法自圆其说
看完了无因无果,这也许就是法式创意,但结尾的反转又学好莱坞一点味道。
3.5星,法国拍灾难片都能拍出浪漫感,设定很喜欢,不知道怎么那么多评论说结尾反转得莫名其妙?前面一直有暗示会是这种结果啊,很妙的结局
只能看到屋顶的巴黎街区真是法国的浪漫 结局???
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