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我看片少,被推薦的這部影片讓我小開眼界。
短評中讀到一句話像總結,大意是他們真得很努力從另一個角度詮釋現今的性少數世界。
片中多處表情特寫及手持攝影機拍攝的臉部拉近了觀者與演員的距離,易入情境,有在場感。
兩位主演很厲害,情慾與日常演繹得自然真切,收放自如。
他們的言語與肢體充滿細膩柔情,讓人信服這一對愛人。
男一浩輔先生講究衣著搭配,即使再難過也不忘對著鏡子畫好眉,多處細節生動形象地塑造出他的性格特徵。
角色設定讓白皙瘦弱的男二為健身教練也很有意思。
後半段男一照顧並接濟男二母親的情節再次引出“利己”主題,他也在彌補失去母親的遺憾和痛苦,互相推脫生活費的那幕很真實。
愛既無私又自私,是簡單的一見鍾情一眼萬年,也是複雜得不知所措永遠說不清。
愛人即愛己,為此愛才能繼續生長。
摘錄男一與男二母親的一小段對話:“如果我沒有誤會的話,你對於龍太,對於我都有著深深的愛吧?
(看著浩輔,停頓)當然是咯!
”“我,搞不太清楚到底什麼是愛?
”“你其實不需要搞清楚。
我們覺得你付出的是愛,這樣不就夠了嗎?
(再停頓,看著浩輔)沒事的,沒事的。
”
亮平一开始的亮相很爆笑,一个有着贵妇心的肌肉男演得活灵活现,和一众“姐妹”聊男朋友、喝酒、发疯,都市金领基佬形象跃然而出。
和冰鱼扮演的私教龙太第一次见面,他收敛了自己身上的贵妇气质,就像一个普通的男人。
冰鱼演出了天真烂漫却性感诱惑的青年感,看浩辅的眼神,和自己主动的第一个吻,都让我在内心里大叫“他实在太会了!
” 床戏似乎来得猝不及防,尺度倒是在意料之中,毕竟这部电影可是R15啊!
冰鱼和亮平甚至和路人的床都拍得很真实很血脉喷张👍前半部分看得我非常开心,生活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直到电影中出现了很多flag。
这些flag让我突然想起之前看到的剧透,非常紧张,就怕哪里突然来个打击!
当电影最大的转折到来时,本已有了心理准备并没有太难受,直到亮平的演技给予了我会心一击。
他演得非常收敛,镜头从头往下连他的脸都没有拍正面,但是颤抖的肩膀和细微的抽泣暴露了他的难过。
情绪传递给了观众,这一幕让全场各处响了抽泣声,真让人感动。
我没想到剧情走向是一个drama queen通过爱人,找到了人生爱的归宿,这个爱是母爱也是爱情,虽然两个爱都将远离他,可是在天堂有人在等着他。
导演全场手持镜头,和某导演有得一拼,不过一点都不晕,手持中算稳的,人物大特写用得很多,非常能够关注到角色的内心世界。
几个小细节,浩辅后来把送给龙太的外套又穿回来了,龙太穿着那件外套时显得袖子好短,哈哈哈哈,还有在做爱时龙太喜欢亲人的手臂,后来龙太也亲了自己这个位置!
亮平高歌一曲的那场戏实在太有趣了,唱得很好不要再唱了,哈哈哈哈。
龙太要身高有身高,要颜值有颜值,明明可以去做模特干嘛要去当鸭子赚钱,这是不解之谜(喂喂 日本好像30号就要下映了,还有合适场次的话还想二刷啊啊啊!
至少本场上座率蛮高的,很多情侣来看,男的也有哭。
最近看了部日影《利己主义》提名了东京国际影节、亚洲电影大奖
原本是为了肉肉冲的,前部分的船戏的确多受在时尚界工作,时刻保持自身的亮丽精致的衣着和健壮的身材受被朋友介绍给健身教练攻攻因家境困难辍学,早早出来打工挣钱影片前一半是两人互生情愫及甜蜜相处我全程带着微笑看完前部分,有被他俩淡淡的幸福感动
但攻最后向受坦白,自己当教练的钱根本不够给母亲治病所以他晚上会当鸭,和其他客人做受在震惊之后,决定每个月资助攻攻也决定不再做鸭,凭受的资助,每天自己没日没夜的工作两人生活貌似慢慢变好时攻却得知了受过劳死的消息……
攻对受的感情,看得我后劲太大了!
攻对母亲说:“XX的出现,让我知道这个世界不全是地狱”工作强度压的攻坚持不下去时,攻早上问受:“你喜欢我吗?
”得到了肯定答案后,便能靠着受的爱意,苦苦支撑下去电影对阶级、爱、亲情、利己的表现挺不错,好剧一部!
VX攻众号:天鹅许愿屋,可以获取网盘资源哦~
浩辅:“我喜欢你,我理解你为妈妈而工作,我包养你!
如果还不够,我们在做其他工作,如果这样还不行,那我放弃。
”这是多爱一个人才能说出的话,做出的事!
龙太答应了浩辅,小两口的幸福且辛苦的日子,日复一日的过着,龙太突如其来的离世,让我太意外了。
浩辅代替龙太,继续照顾妈妈,生活也依旧继续着。
男朋友妈妈住院后,浩辅推妈妈出来溜达,妈妈说:我很喜欢你,我想你也爱着龙太和我吧。
浩辅说:我不知道什么是爱。
妈妈说:你不需要明白,因为我们认为那就是爱。
❤️❤️❤️我习惯了用名牌华服包裹自己,遇见他才学会脱掉盔甲。
他习惯了赤裸流连在别人床榻,遇见我才懂得穿上自尊。
送他的牛仔服明明不合身,睡他的床榻明明最难眠,他却是拯救我的天使,我也是他拾起来的硬币。
你没有会错意,对你们都付出了爱,因为爱有利己主义,所以爱你们我才能获利,才能从地狱获得阳光。
ps:部分来自豆瓣
看到男主的社交觉得略尬又不失真,比如第一次见面就讲自己的经济情况和成长经历还有家庭状况,不合适吧hh看来我是有些社交恐惧症的。
评分有一小半是给演员的吧。
之所以觉得尬,是因为觉得关系不真实,有性吸引力,但经济与学识都不同,想到新鲜感过后就觉得尴尬,觉得真实是因为确实描写了交往过程中的钱与性。
现实一点看,男主这是请了私教外加特殊服务吗?
每次都是健身完回家做,尬hh看到男主突然表白自己是男妓要结束关系,因为无法专心于工作,让片子内涵上升到另一个维度,这让主题从有点尴尬的纯爱或者霸道总裁走向了更现实的一面,让主角变得更立体了。
对于男妓的描写,<老水仙>里也看到了性与爱的分离的描写,日本的性文化还是很开放的,特别是对于性工作者的情感处理。
不过男主得知性伴侣是男妓后第一时间不是检测吗hh影片开始讲述男主卖的时候的角色多面性,从进门的冷面到进门后的假装害羞,很专业呢hh看到有人对于10角色的意外,觉得对于同性的认知还是很刻板印象的。
一个月200000日元,10000元?
有点少吧hh sorry我有点何不食肉糜。
当男主提出一个月10000包养时,一边会觉得有点少吧,一边又觉得虽然赚得少点但更稳定更安全了...我...hhh还一边觉得这样的关系不能长久吧,如果关系不对等,激情退去都是鸡毛,虽然如此,但即使关系对等经济独立,也未必能长久。
影片还缺少对男主工作的描写,能做时尚编辑,在职场中混的人,工作中的干练老成与精明算计应该是了熟于心的。
男主和妈妈个头相差这么大?
选角不合适吧?
生物学上是亲生的吗?
很日系,道歉文化很多。
虽然到了这个年纪经常会听闻身边有人离世,但电影里这么写,我更愿意看日常琐碎。
“我根本不知道爱为何物”“不知道也没关系,毕竟我们觉得那是爱,这就足够了”片名为利己主义,利己主义经常是否定爱的,只有情感的需求与互利共赢,时常的自我感动。
就像我妈常把爱挂嘴边,我时常心里排斥,觉得儿女情长过于小爱。
但利己主义对于爱的否定,也有些妄自菲薄。
男主初次拜访带回家的菜,都快到人家家里人都死完了才吃,没坏吗?
刚开始看时,真觉得这是一部纯爱片,但越往后看越心惊,尤其在男一浩辅在男二龙太死后的表现,更能让人明白本片为什么要叫“利己主义”,导演真心吃透了原著小说,拍出了其中的内核。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酌情观看,但因为没有概括剧情的部分,建议看完电影之后再看,如果与你意见相左,欢迎友善讨论,毕竟每个人对同一部电影的感受都会是不同,没必要辩个对错输赢。
(浩辅与龙太母子合影)浩辅爱龙太吗?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有些残酷,他们之间有爱,但他并没有那么爱。
为什么这么说呢?
影片很多地方都有铺垫,两位主角第一次亲吻,是龙太主动的,但两个人的关系一开始更多也只像是床伴,第一个说“爱”的人也是龙太,而浩辅在处理这段关系时,经常买美食,但都是送给龙太妈妈,请问有多少情侣,每次见面送礼,都要打着给对方妈妈送礼的旗号呢?
(浩辅给龙太送礼,说的却是送给他妈妈) 其次,在龙太为了赚钱要离开浩辅后,浩辅通过金钱让对方留在身边,一开始或许会以为这是因为“爱”,但实际想想,如果你的伴侣有经济问题,或者说是你所爱的人有经济问题,除了给钱的方式,难道就没有其他方式了吗?
影片最大的一处对比,就是龙太在搬家刷碗奋斗时,浩辅在拍摄写真,那他有没有一种方式,是可以推荐龙太去当模特呢?
毕竟龙太的身材比例也不是太差,给个机会面试总是可以的吧,费用方面肯定比搬家刷碗要高一些吧,那浩辅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这暗示了他对龙太的爱并不浓厚,也和下个章节要讲的东西也有关。
另外,当你知道对象或所爱之人为了赚钱那么拼命,是想办法帮对方分忧,还是只给对方涂护手霜呢?
(浩辅拍写真 / 龙太忙搬家和洗碗 / 浩辅给龙太涂护手霜) 同时最能佐证浩辅并非是真心爱龙太的地方还有两处,一是浩辅和好友们聊关于“谎言”的地方,一种是伤害他人,一种是不伤害他人,而他是后者,他对于龙太的谎言,也确实做到了后者,只不过他或许把自己也骗了;二是结尾处他和龙太妈妈的聊天,也明确表示自己并不知道什么是爱,这也从侧面表达出,他和龙太在一起,并不是因为“爱情”。
(浩辅和好友们聊“谎言” / 浩辅表示不懂爱) 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对于浩辅而言,这更像交易,只不过在龙太眼中,这就是爱,所以相较于浩辅,龙太是真的爱上了对方,所以他也没有再从事与之前相关的任何职业,从两个人看彼此的眼神也多多少少能感觉到这方面的区别。
浩辅是怎样的性格?
说到这里,那可能就要问了,龙太死的时候,浩辅如此悲伤,这难道不是“爱”吗?
是的,我没否认他们之间是有一定爱的,或许他也在这个时间,才反应过来,其实自己有些爱上对方,所以镜头语言中,也给了不少闪回的画面,但是他在葬礼上的表现,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读,那就是掌控欲。
从浩辅的很多细节来看,他是很明确想要掌控自己生活的,比如他没有和父亲一起生活,毕竟在一个父权的社会里,尤其是日本这样的家庭环境,脱离父辈,其实也有脱离他人掌控的意味;比如浩辅在和朋友聚会时,往往想要成为C位,尤其是吃蛋糕的那场戏;而他对于龙太的很多行为,也是有着诱导性的,比如第一次见面的夸赞,就很明显是语言挑逗,而后是送礼,不断让对方对自己产生依赖,还带对方到自己家中,之后还要主动牵手等,可以说一切都是按照他的想法和剧本进行的,所以当龙太要和他分手时,他显得手足无措,一方面可以解读为他动了感情,被对方甩了而不知道如何是好,但从他不懂什么是爱的表达来看,其实更多应该是遭到拒绝后,看到有事情脱离自己的掌控后,不知道要如何应对。
而此时的镜头语言也很有趣,导演非常喜欢用手持镜头进行拍摄,这一方面加强了影片的真实感,另一方面这也是在男主内心状况的暗示,在被分手的这段时间里,晃动的频率很低,甚至有静止的时刻,这也代表了他内心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波澜起伏。
(浩辅被分手的不知所措) 从这些视角来看,浩辅的很多行为便更有目的性了,他用金钱的方式将龙太拴在身边,其实就是想要让一切重回自己的掌控,而所有脱离他控制的行为,他都有过反抗,比如龙太在自己家中想要强吻浩辅时便是如此。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分析龙太去世后浩辅的痛苦,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一方面可能是他发现自己对龙太有爱,但另一方面则是一切再次失去了控制权,就像他当初失去妈妈一样,接下来导演很很巧妙的让浩辅回家乡,看着自己妈妈的遗像发愣,而这也很好的引申出,浩辅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龙太去世后,浩辅盯着生母遗像发呆)浩辅想要的是什么?
整部电影前半部分不断地有表达浩辅与去世妈妈的羁绊,有很多闪回的镜头,而后半部分则是讲述他和龙太妈妈的故事,可能一开始会让人觉得,浩辅对龙太妈妈是爱屋及乌,但越往后越会让人觉得古怪,因为他明显过度了,而这也正是浩辅想要的事物:妈妈。
浩辅早年失去妈妈,这也是他一生的痛,他和龙太交往以来,所送礼物的对象,都是龙太的妈妈,在得知对方生病要多次往返医院,更是要给龙太买辆车,这些都表明他的目标更多是为了龙太妈妈,虽然从其他角度也可以解读,比如这是怕龙太不愿意收下车子,而故意表示的说辞,但个人觉得浩辅此时说的就是真心话。
(浩辅为龙太妈妈买车,送给龙太) 同时,浩辅第一次拜访龙太家时,镜头语言很奇怪,持续拍摄浩辅的后脑勺,时间不短,一开始没有其他人物入画,后面是龙太妈妈入画,两个人聊了会儿天,后来不聊的时候,镜头语言也是一直拍摄浩辅直视前方的后脑勺。
一般情况下,这种初入他人家里,大多数会给正面镜头,看到来访者第一次“见家长”的局促不安,那为何要这样拍呢?
这也是导演埋下的暗线,隐藏了浩辅从头到尾都在盯着龙太妈妈,那眼神太炙热了,因为他想要的,就是与妈妈的羁绊。
(浩辅紧紧盯着龙太妈妈) 而且还有一个细节,他默默盯着龙太妈妈时,对自己妈妈的回忆片段,以及最后他与龙太妈妈和解时,也都用了较为稳定的镜头语言,这也代表了他内心重回平静,而这就是他想要的,那种大特写晃动会让观众看晕,而这种不适感是浩辅内心的写照,只有在“妈妈”身边,才会得到安宁。
从这个角度来看,之后他送龙太衣服,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讨好龙太妈妈,在龙太偷偷亲吻浩辅时他的躲避,也是因为害怕惹龙太妈妈不开心,在得知龙太妈妈生病,第一时间去医院,也是真的有些慌了。
(浩辅拒绝龙太亲吻) 所以,当龙太去世之后,他便将龙太妈妈当做自己的妈妈照顾,这也是对他自己的妈妈,以及对曾经的痛苦,进行的一种投射,两个人的相处也越发的朝着母子的方向进行,就连出门购物,也不再是购买那些昂贵的精品,而是更加生活化,平凡化。
而他去医院照看龙太妈妈时,其他病床的患者说他是好儿子,龙太妈妈也承认这是她的好儿子,他便去了厕所,对着镜子留下的眼泪,这也是在表明,他内心渴望的是妈妈的爱。
(浩辅在医院厕所落泪) 到了这里,也就能明白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了,它并非讲是爱情,而是在讲男主浩辅如何走出内心对妈妈去世的痛苦,他做的所有事情,也都是抱着这个目的进行的,到了最后,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也算是鸠占鹊巢,真的获得了一个妈妈,而这也就是片名“利己主义”的由来,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利己”还是“利他”?
那么,龙太妈妈知道这些吗?
从很多地方来看,她是知道的。
龙太对妈妈隐瞒了自己的私生活,但通过其妈妈和浩辅的对话来看,她很早就知道了一切。
同样的,她也能看出浩辅的情况,尤其是在自己儿子去世后,对方一直如此粘着她,她有接受对方的一些好意,但也有拒绝,因为她能看出来对方把她当做了自己的生母去照顾,而她自始至终不可能成为对方的生母,这也是为何在她住院后,并没有去打扰浩辅。
不过,当她和浩辅在长椅上慢慢聊开后,便多多少少接受了这个“儿子”,因为他也是一个可怜人,两个人都有着伤痛,都从对方身上找到了安抚,这也是为什么之后浩辅来看她时,她会承认,这是她最好的儿子。
(龙太妈妈承认浩辅是自己的儿子) 通过这些,也能衍生出另一点,那便是“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男主一直以来的行为,其实都是在做“利己”,还是比较极端的“利己”,但从外人眼中,这也是一种“利他”,他对龙太的照顾是真的,对龙太妈妈的照顾也是真的,这也是为什么在长椅上,龙太妈妈会对浩辅说出那句“你不知道没关系,因为我们觉得那是爱,就是这样不是吗?
”
(龙太妈妈安抚浩辅) 这也是影片非常高级的地方。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利己”和“利他”是相反的存在,但其实两个并不相斥,反而像是硬币的两面,只有组合在了一起,才能成为硬币本身。
比如某人想要得到别人的夸奖,这是一种“利己”,那他就可能尝试讨好别人,就变成了“利他”;再比如某人想要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然后他去求助他人,这也是一种“利己”,最后在分功劳候,其他人也因此沾了光,这又变成了“利他”。
反之,古人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当你帮助他人后,再遇到困难,大部分情况下,那些受过你恩惠的人,也会反过来帮你;再比如某人随手记录生活,分享了自己的旅游攻略,对于大众而言,这是一种“利他”,甚至会起到避坑指南的效果,同时这也在无形中让他涨粉,有人愿意给他打赏,甚至一些商家也因为他的流量,愿意花钱找他打广告,就变成了“利己”,哪怕他原本就是想要流量,达到“利己”,但也做出了“利他”的行为… 所以,“利己”和“利他”从来不是敌对的,而是一体两面,想要达到真正的“利己”,就需要“利他”,而只有“利他”,才能够真正“利己”,这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含义。
就像片中的男主一样,不断的想要得到母爱,做出了很多“利己”的行为,但实际上也帮助龙太和他妈妈,变成了“利他”,最后也得到了回报,让龙太爱上了他,也让龙太妈妈认可了他,变回了“利己”,而龙太妈妈也同样依靠“利他”认可了浩辅,最后也让她不再孤单,完成了“利己”,这也是电影最后一幕,浩辅和龙太妈妈相视一笑的场景。
(浩辅和龙太妈妈相视一笑)
结合片名,我想到了《东京物语》里的纪子。
在亡夫之母见背之后,她向亡夫之父袒露心声说,她自认为并不如二老所想的那样善良孝顺,她的心并不真的澄澈透明,她是自私的。
或许纪子已经意识到,她对二老无微不至的关怀,一方面是她内心深处对于亡夫放不下的思念眷恋的转移;另一方面是由于她对未来充满焦虑,期待新生而又愧疚自责于这种想法,于是通过对二老尽孝,以填补自己的内疚感。
回到这部电影,浩辅对龙太的爱固然是真挚的,对他的帮助也是实在的,可是龙太离世之后,他却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想到假如不是因为他的介入,龙太恐怕也不会因为繁重的体力劳动而压垮身体;他怀疑自己改变了龙太的人生轨迹,亲手造就了他的死亡;他认为这一切都来源于他的自私。
没有人性中的自私,恐怕也就不会有爱的产生;而没有人性中的感恩,宽容与体谅,也就没有爱的延续。
周吉夫妇会感激纪子比亲生子女更为尽心尽力的付出,龙太的母亲也会欣慰于儿子生前能够拥有这样一个真诚的爱人。
爱是一种先验的本能。
非常好看非常有深度的电影影片大概有120分钟 完全没有多余的情节 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台词都有深刻的含义结尾也收得恰到好处 让我看完以后整个人处于一种“舒服”的状态可能在日本生活得久了 我了解日本人的性格 有礼貌 谦逊 得体 却也冷漠 某种意义上的以自我为中心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利己主义 只不过方式不同 角度不同 有些人表面上就很自私 内里却是有大爱的 但实际上这种大爱还是自私 是为了让自己心里舒服而体现的“虚伪的”大爱还有一些表面很无私 好像总是为别人着想 实际那只是一种伪装 为了让自己活得“体面”来满足内心里的那个自己 这也是利己主义但是利己主义有罪吗 为了自己活着没罪 自己活明白了才能有能力去帮主周围的人 利己即是无私
平淡到让人有点惊讶了,从中间开始就一直在想这要怎么结尾。
与其说像剧情电影感觉更像纪录片,结果一看介绍说原作小说有自传性质,访谈时又提到监督是纪录片出身,一下变得合理了。
观众提问时有人形容影片是“quiet”,觉得好像从根本上是对的。
角色结构有点像蓝宇,但情感流截然不同,完全是好人meets好人的故事,纯爱到不能再纯了。
纯爱片是不是不死一边就很难收场啊。
但死了一边居然还能演这么久,忍不住在心里问爱到这个程度?
我好像已经无法共情了,这是我的degrade。
同性爱和家庭两个主题,影片给予两边的比重是基本一致的,甚至可能更强调的是后者。
可以看到三对家庭关系:浩辅与其家庭、龙太与其家庭、浩辅与龙太的母亲(一种母爱的填补)。
取了一个题目叫egoist,但是一点egoist都看不出来,反而观感是彻头彻尾的利他。
但看简介文又有点理解,本质上是在追问“爱的真实性”。
爱的动机是填补自己,那么如果爱本质上是利己的,怎样才算真诚。
于是有对话:“我不明白什么是爱。
”“作为被爱者的我们得到了,这就是爱了。
”访谈环节监督说正是读到这两句才变得想拍的。
监督真的好喜欢脸部特写和背部镜头,镜头晃得像手持,移动范围特别大,像在模拟一种第一人称视角。
场景之间声音和沉默的对比也很明显:一个吵闹的镜头,毫无征兆地接上一个完全沉默的镜头。
影片放映结束我这样写了后,Q&A环节居然真的有观众问为什么有这么多脸部特写和单镜头内大幅度移动的拍摄手法。
监督说前者是想要展现一种更近的视角,让观众并不是客观的、远离的,而是手が届ける一般的距离感;后者是有点one cut one shot的纪录片拍法。
且共同点是这样的拍摄都会导致无法拍摄到全景,影片末尾浩辅在自动贩卖机买饮用水,镜头集中于他的脸部,根本没有拍摄到自动贩卖机。
监督说本来就没有拍进去的必要,依靠演技与声音,观众可以靠想象力自行填补。
只是觉得他说的“没必要”很一针见血。
我很喜欢那个镜头,一部分是因为以上,另一部分是零钱掉在地上时浩辅立刻情绪崩溃,实际上是呼应了影片最开头初识时的场景,此处并不特意点出是由于回忆,仅依靠观众的记忆意识到这处呼应,且觉得这一崩溃很有力量,隐忍的悲伤的狂潮。
另外还注意到后期有两处画眉的细节,不太确定是什么寓意,可以考究一下。
还很喜欢的一个点是监督回答选角问题时说:演员身上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引き出す的,必须是本身存在角色相应element in him(整体意思是铃木亮平与他本来就是朋友,因此他知道对方身上有角色的元素,是能够演的)。
让我想起我自己原有的一个观点是,作者是无法塑造一个超出自己的角色的,简单来说,作者不可能创作出比自己智商更高、情商更高的角色。
角色必须内含于作者自身,仅仅是一部分切片,因此作者必须比一切都要丰富,否则没有创作余地。
一大部分应该是之前读陀时想的。
电影节这种看完电影立刻有主制访谈的形式确实很有意思,能更多感受到一些。
监督还提到说影片的1/4是脚本里根本没有的scene,是拍摄时临场做的;且有时候会只给演员台词的关键词,让他们自己发挥填满。
最后海报的构图真的很好看。
日版的《阿黛尔的生活》mix《春风沉醉的夜晚》,既没有无产学生抗击小资审美的愤懑,也没有情感隔山隔水寄托追思的忧郁,却同样在同性题材的阶级反思上跨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浩辅凭名贵衣装而龙太以赤裸肉体作为各自游走社会的面具,二人在顶楼的缠绵被惬意包围,美好从中释放;但偶有前置的格挡物也在暗示阶级隔阂的始终存在,而这种残酷在龙太死后才被揭示——即中产的付出需要底层的妥协才能达成,无关于底层对社会体制的认同或不满,而是出于相信对方的真情实感。
龙太之死在此基础上更应被视为日本社会的转型正义契机,因小恩小惠的福利无法抵抗工作制度的压迫,原本以为他的死会成为破坏和谐关系的开始,事实上也是如此,浩辅亲身进入龙太家时显然局促不安,心意的传达也在失去了一个能接受妥协的中间人后也变得举步维艰。
此时则呈现出了付出一方的反复述说的必要性,述说基于尊重,于对方和公共空间的尊重,因此心意在以物件传达时能不间断地流动,公共空间正由这些尊重与信任组成。
尽管让对方母亲搬到自己家住的请求是一次尴尬却又令人心酸的弥补尝试,可最后母亲道出一早明了二人关系的真相,又促使其心结解开——付出与期望付出被接受始终包含自私动因,但爱在参与的起初就被该空间里的所有人感受到,这也是公共参与的价值不被结果决定之义。
拍得不行 氷魚くん演技也不行 QA时監督讲话倒还蛮真诚 蛮有魅力 于是少骂两句(另 一度想吃代餐 买完票看短评以为亮平是bottom 内心抗拒一整天 差点不想进影院lol 看了才发现都是versatile 欣慰/看了眼監督的wiki 发现人二十多年前就出演过ハッシュ……论细节跟执导能力 真的是差橋口さん十个今泉
小成本低质量文艺片,镜头很晃,极其反感这种手持拍摄法。还有就是虽然我听不懂日语,但是全程人物支支吾吾跟说悄悄话似的,非常影响观感。忍耐着看完,故事本身还是挺打动人的。最后应该表述一下龙太妈妈治疗癌症,男主出了多少钱。考验人性的关键点编剧避开了。
好离谱的剧情,能看下去完全是因为宫泽冰鱼那张脸,他的动态实在太美了!具有说服力到代入那张脸任何离谱的bl文都可以成立的程度
摄影大哥过分沉浸了。
还可以
“我们都是别人口中的坏人”。前半段打得火热,极为私密的贴身接触和精致的生活图景透过快速掠过的镜头,给予一些窥视和想象;而后半段转为冰冷,用悲剧烘托着角色困境和足够不安的自我审视。比起《哈纳莱伊湾》是有进步,但那种仍然复杂化的切换方式谈不上喜欢;也更只被铃木亮平“抓”走,无功无过的同志肥皂剧吧。
怎么说,感觉像一个类似于蓝宇的故事,可惜两个主角没有胡军刘烨年轻时候的容颜和演技,健身教练看上去真的很像一个仙人跳的……时不时流露出一副要黑化的表情……
还是觉得人不要为自己没有做错的事情道歉啊。
一直都很期待,但是但是在我没有预先想象之下,铺面而来的十分钟,这部电影就已经倒塌了,且奇怪的韩剧观感。
两个男主角之间缺少化学反应(尽管回过头看好像又有点符合电影主题),前半小时让人几乎想放弃,死亡发生后才有所起色。铃木亮平的表演像他的角色一样过于用力,大部分时候说不上好或不好,但没撑起来葬礼和画眉这两场该是真情流露的戏。爱是利己/利他、自私/无私的复杂混合体,但这怎么不算爱呢。5/10
男主耳朵尖尖的好像精灵族。进门拥抱时候没放下的寿司是在暗示什么。卧槽哈哈哈哈突然昭和KTV。这个片的节奏我真的爱不起来。这么不对等的关系,错误的开始,真的要洗吗?希望是BE。以为男主是艺术总监,没想到是模特?我的马鸭!你包养人家,不能让人家去学习,给他机会也做平面模特吗?果然BE了,但是死得也太特喵的强行了吧?人设完全他喵的立不住,也没懂想表达什么。现在已经不是蓝宇时代了,同性主题要反映一点当下现状叭?!雾草????后半段细思恐极,好严重的情感缺失+恋母情结+代偿心理。好可怕。如果导演要表达的是这个????
我用我对你的爱让你心甘情愿接替我去继续照看留下的母亲,你也用你对我的爱在这场照看中得到一次修复少年时对亡母的亏欠与遗憾的机会。我们当然相爱,但我们也是无可厚非、精致成熟的利己主义者。
影片对于LGBT群体的描绘还是偏日常自然的,但阶级差异和消费主义的主题没有深入探讨,或者说被后半段的温情冲散了,二人的爱情也缺少了些说服力,不足以支撑后面的情节。铃木亮平有很努力在演,但一身腱子肉还要假装健身小白可真是太瞎了,宫泽冰鱼演出了角色的青春和美好。
是个普通的烂片啊。
什么破玩意……
真的这片子完美地(褒义)避开了我所有的想象(包括谁演1谁演0),甚至过半了都以为宮沢氷魚是来骗钱的。抱着看激情GV的心情来看结果后半段在电影院哭到妈都不认识。他们真的很努力在从另一个角度诠释现今的性少数世界。两位主演也辛苦了真的(甚至怀疑鈴木亮平是不是本色出演😂
最近这部很火,超过弯弯那个鬼做家人了。悲剧,剧透慎看,比《蓝色长袍》差一些。主要在,提出了男主因为利己包养又给的少,导致男2悲剧,但并没挖掘这一点。男主的自责也看不见,只有悲伤。婆婆也光速原谅了他;嗯我就。。。?哪怕多一点拉扯,这片都能再高分些~~
两位演技太差,直男硬演男同,情绪流转一点都不到位,眼神变化根本看不出…男瘦也太突然了吧…不明白…他妈一点都不难过…男壮除了流于表象以外,我看不到情感的交流与交互……故事是中规中矩的本子…拍的不好演的不好…
爱是占有。两人好有化学反应(虽然第一场床戏有穿帮镜头)。
3.5 每次都要夸一句,宫泽冰鱼大美人。感情里自己付出的好是可以信赖的,投入的感动是趋避伤害的外衣,铃木亮平把两人关系的来往,哄着却是带着命令演很好,后段粗看语焉不详,但还是在讨论怎么去爱人。那种想把他人留住的心情,是弥补自己但也是真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