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家看03版的天龙八部,说起来真是不好意思。
当年热播的时候我都没看,就是闲它浪费时间消磨意志,这几天本来也是当个休闲时候的无聊事儿的,想着有一搭无一搭的看看也耽误不了什么,哪儿想到一下被乔帮主的魅力震慑折服,神魂颠倒了几日。
惭愧这真不是一26岁大龄女郎该干的事儿。
后在网上与朋友聊天,竟然发现乔峰这个形象在很多女同胞们心里都曾经占据过或者仍然占据着一席位置,当年招致网络热议三个版本究竟哪个最能传达此人物的神韵,胡军与黄日华也因此给人定位为硬汉的正面形象,甚至很多女孩将其当做老公的标准人选。
才明白我也只不过是比大家晚了10年而已,而这位乔大哥真给我们灌了不少迷魂汤呢。
虽然没怎么看过金庸小说,电视剧却看了不少,像雪山飞狐,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之类的也都多一集少一集的算是看过。
里面不乏虚构出来的英雄豪杰,当时看过也觉得是还可以,却总觉得都还是少了点什么终不能达到心目中完美的英雄形象,人无完人,金庸笔下的英雄形象也是生活化的,总还是有些这样那样的缺点或者致命伤,要么就是博得了女看官的欣赏却被男同胞鄙夷,要么就反过来。
唯独乔峰这个形象被创造的高大完美,人神共赏,不愧金庸笔下的第一大英雄。
超个人心理学有句话说,“当欲望与渴求一出来,坑洞也就冒出来了。
”说的是当人对任何事物产生出一种向往渴求之情时,预示的并不是你真的需要这件人事物,而是欲望在向你展现你的缺失,这缺失的东西本来其实也是你的一部分,只不过当你认为你没有它的时候,才会向外去寻找。
论及世间一切求与求不得,痛苦之源也许都来自于此,当人们向外去求本在自己之内的东西时,当然求不得,即使求得也是伪造品,向内探求才是关键。
比如感情,比如崇拜,比如志向,比如物质,总之你想要什么或想要成为什么,那想要的就都是来渡你的,向你证明你本自完美无需外求。
我深信这点,所以就产生出另外一些好奇,我们崇拜乔峰这样的英雄人物,男的想要成为他,女的想要嫁给他,到底是为了什么,这又是在向我们展现我们缺失了什么呢?
这就要从乔峰身上到底有些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特质说起,我总结了几点,欢迎大家评评有无道理:首先,乔峰武功高强、天下第一,深得众人敬佩,丐帮帮主之位更是当仁不让。
他身材魁伟,英气逼人,年轻气盛,前景大好,将来定会大有作为,甚至统一武林成为盟主也并不在话下。
若在当今社会,用钻石王老五来称呼他也算有辱他的气概和前途了。
这满足了大家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期盼,一个人在世界上总是势单力薄,然而一个人若能有着一呼百应,号令三军的气势与地位,自己虽然身怀绝技,是绝对的强者,却又能聚众为友,克己服人,那么一个人翘起世界的力量也许就并不足为奇。
现实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怀抱各种志向,却又难以克服各种无力感,甚至认为很难在各自的领域中有所建树,就更别提像乔帮主这样叱咤风云了。
其次,乔峰行侠仗义,一身正气,豪迈爽直,能为朋友两肋插刀,对属下平等相待,看不惯世间不平之事,他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与众弟兄打成一片,却并不鲁莽,并非拔刀而起的莽夫,而是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大丈夫。
他在杏子林宽恕企图造反的众长老,用刀自伤以换取众长老性命保全的那一段让人看的血脉喷张,不得不翘起拇指说一声好汉当如是!
能够惩罚并不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不吝惜给予宽恕的才是,惩罚别人只能证明自己不够厉害,不够自信,一切伤害的来源都是恐惧本身,乔帮主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勇敢。
这样的人,当今社会可有吗?
第三,乔峰虽是平易近人,广交朋友,不分贵贱称兄道友的豪爽之人,骨子里却足实涌动着一股傲气,一种自命不凡,认定自己将大有作为的抱负心。
骄傲不是好品质,但是傲气和自命不凡本就无可非议,这两种性格是一个人对自己有着基本的认可和寻找自己天命的动力,自信是种高傲,这种高傲防止我们与奸诈小人为伍,鼓励我们与胸无大志之辈疏远,也提醒我们识别真假朋友不做烂好人。
广交朋友,并不是滥交朋友,我们这个社会,太多人混淆这两者的区别了,拿捏不好或者不懂如何拿捏与人的亲疏远近关系,到最后只能做出一些亲者痛仇者快的糊涂事,当真蠢驴。
乔峰在血站聚贤庄那一段中,面对那些纷纷要与自己恩断义绝的昔日好友,果断端起一碗碗断义酒与昔日好友饮酒绝交,人群中突然冲出一无名小卒狂言要与乔峰对饮绝交酒,乔峰翻起一掌将其当即打死在地,口中嚷着:“我乔峰今天是与昔日好友旧交喝绝交酒,你是什么东西,也配与我乔峰对饮!
”这种大丈夫嫉恶如仇,不屑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决断力,当真是现今这个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社会少有的豪情。
第四,乔峰位居帮主之位,权力金钱两不缺,又是如此这般的大丈夫气概,但却惟独对女人极端迟钝。
最好笑的是面对马夫人康敏处心积虑的勾引居然没有看出半点迹象,照样大口喝酒吃肉不为所动,后当他知道马夫人有意加害去找她报仇,马夫人告诉他“我这么漂亮你却看都不看我一眼,我就是为了这个记恨于你”的时候,他说“你漂亮与否与我乔峰有何关系,就算比你再漂亮百倍的女人我也不会多看一眼,我心中只有阿朱一个女人。
”我想他的这句话足以收买天下所有女子的心,也让天下所有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人汗颜,反过来也一样。
这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硬伤,试问现如今所有有过恋爱经验的人们,谁不害怕吃负心汉负心女的苦头,不谈爱情,就说人和人之间的彼此信任,这个社会是否也已经所剩无几了呢?
乔峰作为一个优秀的男人,不脚踏几只船,不常动心,但一旦动心就专一深情,给所有人上的重要一课就是负责任,讲信用,对朋友如此,对感情更该如此。
一个人对自己身边的朋友情人尚且不能专一负责,还妄谈什么仗义,妄谈什么情分呢。
最后一点其实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乔峰只是具有以上四种优秀品质,而缺少了一种境遇的话,他也不足以被称之为金庸武侠的第一大英雄。
所谓逆境造英雄,说的就是这件事!
乔峰虽然拥有足以被世人羡慕的一切特质,却是虎落平阳被犬欺,世人无法理解的孤寂,身世命运的悲怆,无端被人冤枉的懊恼,很难想象他的人生经历落在任何人身上,会怎样的悲伤愤慨。
而他却忍耐了下来,最终成为促进民族和解的英雄。
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个境遇,才足以遇到人中鸾凤的知己阿朱,在他过往所有朋友都背离他的时候,对他依然怀着一种执迷的信仰,真可谓高山流水遇知音,当为知己者死。
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境遇,让所有看过小说或者电视剧的女子们都对他又崇拜又怜悯,怜悯是爱的来源,若是一个大英雄,他什么也不缺,爱是很难升起来的,最多只是升起一些羡慕和崇拜而已。
以上几点重叠起来,才塑造了金庸笔下乔峰/萧峰这个形象,这个迷倒无数女人羡煞无数男人的形象。
现在看来,这个形象确实太过于高大全了,现实中似乎不会出现。
然而英雄就当如此!
当我们喜欢这些特质的时候,探究自己内心到底缺失了什么也不失为一种修行吧。
能够通过看穿我们所缺失的,去尽量弥补自己的弱点和软肋,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有一个更好的性格,或者说让自己发现原来自己本来就是那个更好的人,我们并不缺失,只是没有发现自己完整。
这才不枉与乔峰乔大哥神交一回!
即使内心狡黠狠毒如阿紫,面对爱情,也会有幼稚和迷信的时候。
当契丹王妃告诉她有一种能让自己所爱之人爱上自己的圣水时,老江湖阿紫竟然毫不怀疑的相信了。
爱情使人盲目,这话是不错的。
然而爱情圣水毕竟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不信你不会爱上我”的幻觉与执念。
与其说是飞蛾扑火,不如说是带着一些自私的偏执,对所爱之人的占有欲,一如儿时对橱窗里的精致玩偶的占有欲。
阿紫对乔峰的占有欲以及对获得乔峰的爱的执念既纯粹又霸道,也许是因为在遇到乔峰之前,阿紫未曾在爱情上遇过挫折,也没有对缘分妥协的概念,于是在遇到爱情时,便以在江湖中谋生的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攫取爱情。
不得不承认,世间确有一种叫缘分的东西的存在,不然怎么会倾尽所有也得不到他的心。
这样想着,也许多少能释怀一些吧。
念念不忘,未必有回响,这才是生活的真相。
与其念念不忘,空抱着执念也握不住一捧水,不如洒脱些相忘于江湖。
你怀着终生非他不嫁的意气远走也好,或是抱着生活还是要继续的态度正常度日也罢,向缘分妥协放下执念终归是面对生活的不二法则。
先说说段延庆:天龙八部中最早出场的头号大反派,可在剧中却始终没有做什么令人发指的恶事,连篡位报仇都还讲仁义礼智。
书中最后描写他当年的经历和心境让人动容,没落皇族,其恶也善。
虽然造型很可怕,但一招一式却无比潇洒自如。
顺带说说这个演员,计春华,最近两年才演了第一个正面人物,最早饰演《少林寺》里的一个恶人,主角李连杰在成名后花天酒地,到处挥霍。
而他为人低调,热情,坦率,圈内一致好评,他老婆也是个美人。
年少时看皮相,易受其惑,如今,到底不再那么幼稚了。
金庸武侠,最让我着迷的是跟中国文人自古以来的情怀一脉相承的山水、美人、大义。
天龙八部在金庸武侠里,是主要人物最多最繁复的一部,萧峰,段誉,虚竹三线并行,从苍山洱海到孤烟大漠,大理、北宋、辽国、西夏、女真、吐蕃,皆有所涉猎。
这样广阔的地理跨度,就有了多种多样的文字风貌。
这一部天龙八部电视剧,很好的还原了小说中雄奇险秀的景致,也大致得了书中人物神韵,在我心中可当金庸剧最佳之作。
先来说景少女时代看小说,对“青衫磊落险峰行,玉璧月华明"颇为向往。
大理的无量山,有一个颇具意味的名字。
这景致非实地拍摄所不能有。
剧中苍莽树海,郁郁葱葱,倒真有点看书时候的意境。
无量玉洞中所立塑像,应当是照着当年的天仙的模样雕刻的,比TVB呆板的审美不知道美妙了多少。
又有江南慕容世家,雕栏玉砌小桥流水,烟波太湖浩渺无际,荡舟其上,袅袅歌声,方才得到一点中国式清韵。
再到莽莽塞外,天地为之一宽,壁立千仞,豪情与风声并在。
有柔有刚,深得情怀精髓。
次来说人。
这一版天龙,以萧峰为主穿起许多人物,所以萧峰一定得是能镇住场子的演员。
胡军的萧峰特别让我感动的一点就是外形太贴。
他往林志颖和高虎面前一站,明显就是当大哥的气场。
他这种刚毅无畏的感觉,和刘涛扮演的温柔狡黠的阿朱,放在一起看,恰好又是刚柔并济浑然天成。
以前我看小说,或者看从前版本的电视剧,都没有过分在意峰朱之间的感情,或者说没有很在意阿朱这个形象。
本作中不知是编剧的偏爱还是剧本的需要,阿朱的形象变得特别的生动饱满,不是那么活泼捣蛋了,但是更加聪慧可爱,叫人怜惜。
一首《仰望》一首《宽恕》,足以说明电视剧对峰朱之间的羁绊刻画之深。
然后就是形形色色的美人,大概是这些年来武侠剧的巅峰了。
真可谓环肥燕瘦各有所长,不爱看剧情的,看看这些貌美如花的阿姨姐姐们也是很开心的。
我唯一不满的是马夫人,总觉得她卖弄风骚的时候演技很差……舒畅的天山童姥可以说是童星里的演技巅峰,那份少年戏骨的劲儿,是别人所没有的。
同年龄的天仙,那时候也是美貌巅峰,一颦一笑,都不需要演技,只要她站在那里就是一帧美好的画。
蒋欣的木婉清清丽决绝,从那时候一直到如今,娘娘演技都是在线的。
最后说情义。
段誉的爱情故事我觉得是最没什么说头的,因为当年拍摄的时候还没有修订版,所以我姑且认为他是着迷于王语嫣的美貌,迷了心才会恋上她。
天仙那时候的颜值也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峰朱之情都让仰望和宽恕说尽了,这里也不提了,我倒很想说说阿紫。
阿紫毫无疑问自始至终对萧峰都是单恋,而且她也始终不能像她姐姐那样理解萧峰情义之间的锥心之痛。
因此阿紫到死都是孤独的,勘不破人生有许多的求不得。
她唯一比她姐姐幸运的是她能够和萧峰共同葬身万丈悬崖,而阿朱之墓只能孤零零的立在湖畔。
想说一说江湖大义,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总觉得以我的格局,是不敢随便评价这百十个江湖人物的侠义情仇的。
短短的文字,也是说不尽天龙故事里的情义千秋的。
写烦了,不写了,贴一个天龙八部群像以滋纪念。
【03版天龙八部群像】一首江山美人,带你看尽英雄美人(人生短短几个秋啊,不醉不罢休,愁情烦事啊别放心头)_哔哩哔哩_bilibili
在看到这个版本的天龙八部以前,我一直不怎么看金庸武侠改编的电视剧,因为之前版本的电视剧根本无法表现原著的韵味,尤其是港台那些粗制滥造又小家子气的版本,简直是惨不忍睹。
还记得《天龙八部》首播时,开始是每天连演四集,我都能不措眼珠的一直看。
我平时看电视总爱吃点东西,或干点别的什么。
但是看这个的时候愣是什么都不想干,就是特别认真地看,找到小朋友看动画片的感觉了。
剧情紧凑,节奏很快,表演到位,非常经典。
唯一的缺憾:主题歌音乐太一般了,完全没给人留下印象。
阿朱好漂亮,神仙姐姐真的很仙。
那时候觉得段誉好帅,也很苦逼,喜欢的都是他的妹妹,哈哈,也怪他老爹!
蒋欣真的很帅!
虚竹在我的印象里好像和谁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污染了我年少的心啊!
去云南的天龙八部城还看到了神仙姐姐的雕像,分毫不差。
这部剧颜值很高,乔峰好霸气!
慕容复也是挺好的,不然段誉怎么能和王语嫣在一起呢?
多谢!
阿紫原来大概只喜欢一种男人。
要像她的师傅、师哥,那样阴险狡猾、心狠手辣、六亲不认。
“我有天下无敌的师傅”,类似的话,阿紫常常挂在嘴边。
其实师傅、师兄们对她一点都不好,没有爱,没有温情,一不顺心,就可以像捏死一只鸟儿般要了她的小命。
然而,对于这种恐惧,她早就习惯了,并一点点转变成艳羡和崇拜。
她看男人只有一种视角:要么是施暴者,要么是羔羊。
其他类种的男人,比如宽厚,豪迈、勇武、温情……他通通欣赏不了。
乔峰刚出现的时候,在他的眼里,是啊“粗鲁难看的蛮子”。
直到那一晚,小石桥上,雷声隆隆,大雨倾盆。
啊紫子躲在桥下,看到乔峰抱着阿朱痛哭,像一匹中枪的狼。
那一瞬间,她突然爱上了他。
当时漆黑的天幕上,“一条长长地闪电过去,宛似老天爷突然开了眼一般,”阿紫的心里,也像突然打开了一双眼睛,仿佛上天赐予了他一枚棱镜,将苍白画出五彩。
原本目光狭隘的她,只是欣赏丑恶她,突然多了一个视角,具备了欣赏另一种男人的能力。
一个雨夜跪在痛哭的悲伤大汉,放在过去的她眼里,是二货,是傻蛋。
但在此刻的阿紫的眼里,那个人突然有了致命的吸引力。
她在心里默默的乔峰说了一句话:“你不用这么难受”。
没了阿朱,我也会像阿朱这样,真心真意的待你好。
有的时候,多一种视角,能看到以前所不懂的美好事物。
从来都不觉得张纪中版的那些金庸剧有什么不好。
香港版有太多导演天才的重构,后来于正偶像剧气息太重。
张版的没有什么导演编剧的灵气在里面,就是老老实实的按照金庸的原著去找景找演员设计招式和服装,真的是最本分的翻拍。
初中的时候有个本子,会画一些侠女,她们的发型有的就像许晴版的任盈盈那样,两个大辫子,有的就像刘亦菲版王语嫣那样温婉低垂,松松的发髻,有的像周迅版黄蓉那样灵巧的盘起来。
还有一些形象,比如说用川剧变脸的余沧海,君子如玉后来翘起兰花指的岳不群,老的像古树树根连须子都枯了的曲洋,用二胡一弦杀人的莫大,聚贤庄喝了几坛子酒打得一身血雾的萧峰,灵气的穿着厚袍子跟在杨过后面的郭襄,曾经妩媚暖香最终却被镜子中一身血污蚂蚁自己吓死了的康敏。
我看过这么多版金庸剧,现在提到这些形象,我能想起来的依然是张版。
新版天龙,今天考完太极拳我看了第一集和第二集,粉嫩嫩的段誉说自己学会飞的时候,我尴尬的截了屏作为近期笑料。
我想我假期还是会坚持把这部剧看完,毕竟我太爱天龙八部了。
我喜欢胡军版天龙八部的所有演员。
蒋欣版的木婉清感觉太对了,黑衣服黑斗笠,身跨坐骑黑玫瑰,红色的耳坠,红白相间的衣服镶边,木婉清是全书中第二性感的姑娘,也是骨子里最清澈性情最真的姑娘,这些她都对。
刘涛演的阿朱,大家回顾剧照的时候都说难不成她那时候真爱上胡军了吧,眼睛中柔的水一样。
我不想说阿朱这样的姑娘注定会牺牲给萧峰这样的大英雄这样的话。
阿朱和每一个感情中善良却自以为是的姑娘一样,自己做出了对对方最好的选择,却让对方陷入更深的不复之地。
舒畅的天山童姥是一个奇想,钟丽缇的马夫人掰弯了我。
书里面段誉出场的那章叫做青山磊落险峰行,不会一点武功的段誉卷入了两派武林人士的斗争。
林志颖表演的痕迹重,但段誉就是一个不太淡定,小矫情,易陷入自身剧情的敏感男文青。
从枯井脱难后赴西夏公主招亲的宫殿时,林志颖并不在画面的中心,但他做了几个玩扇子的动作,瞬间段王子情场得意的感觉就出来了。
修庆演过水浒传里面的花荣,青年帅气武将一枚,演过射雕里面的欧阳克,大配角小反派,演过天龙里面的慕容复。
无论在书中还是在剧里,慕容复在真正出场前都不断被人称颂或忌惮,然而慕容复是个心事极强的人,心计却段数不高,因此需要大量的心理独白,表演出来就要多用神态特写。
修庆眼睛很大,双眼皮很厚,因此这双眼睛就会显得比人的整个状态要老,这正是慕容复的模样。
最后慕容复疯了,只有阿碧陪着他。
语言课老师跟我们分析过这段台词,阿碧给小孩子们发糖说的是明天再来,小孩们笑笑嘻嘻说的是明天又来。
同样是反复意,再和又在这里特意变化出现,琢磨一下,再有企盼的意思,而又有不耐烦的感觉。
而慕容复是不知道阿碧的苦心和孩子们的鬼胎的,他只戴着假皇冕蹲坐在草堆上,嘴里还嚼着草根。
萧大爷就是胡军这样的!
胡军本身就有契丹人的豪气,单脚一跺,金刀飞起,自戕换得宋辽两国数十年平安。
还是初中生的被完完全全的震慑到,后来再看的时候想的是辽王听到结义兄弟自杀了时在千军万马中那一个回头,再低头,再回头,这里面的感情太厚。
陈好长着一双狐狸般媚气的眼睛,她从人群中冲出连喊了很多次别留下阿紫一个人,她看了最后一眼天地就决然挖出双目,她说再也不会有人来伤害我们了,然后抱着姐夫的尸身跑到雁门关外悬崖边纵身一跃。
段誉虚竹们拥上去,山岚隔住视线,镜头拉远拉远拉远,最后是一个山河的画面,全剧终。
很多年过去了,所有的这些片子都有了年代感,画质被新设备甩出几条街,现在看来演员的表演也话剧感显著。
而我依然觉得那些少侠们还青衫磊落,行走在青山竹林,古镇酒楼中,中年的酒客一身酒味,有一酒坛的沧桑故事。
斗笠之下,初探江湖的姑娘剑眉星目。
红烛香榭中,美妇人眼带温柔。
这些画面都是张版带给我的,无法取代。
说金庸善写穿越,我很同意这一说法。
而对于慕容复这一角色,我仍没感到金庸对于他的爱。
他姿颜秀丽,谈吐风流,却少有人为他倾倒。
他声名赫赫,身系名门,一切却只成了他的负累。
他的一切都值得羡慕,而又让人悲哀。
这次穿越,注定了他的悲哀,虽然结局注定,但将慕容复写的这般不堪,因缘际会下却始终没有给出一点曙光,笔下是何其造化弄人。
这就是我所钟爱的慕容复啊。
一. 背景《天龙八部》就我看来是部穿越小说,是以北宋来写十六国。
里面可以看到金大侠对既定历史的一些修缮。
中国人并不崇拜神,但却偏偏崇拜人,这开创了中国以人为本的优秀历史观。
自太史公以来,历朝正史皆采以纪传体。
每当推开一部史料除了工作需要以外,更多的则是对英雄人物的倾慕和动荡大时代的向往。
那不仅只是一卷卷印刷物,更寄托了深陷囫囵的我们翱翔于九霄之上的思绪。
《晋书》在历代正史中,算不得严谨之作,选择史料也筛选并不得当,颇有志人志怪之色。
同《二十四史》中前一部,以严谨著称的《三国志》风格差异很大。
比较于同为唐代修纂的《梁书》到《北史》的另七部正史亦不见出色。
而晋书之所以吸引我们的原因,除了错综复杂的门阀政治外,相信就是后面的载记了。
《晋书 载记》是为一些少数民族践祚政权中的重要人物所作的传。
慕容姓诸人就安眠于此。
相信金大侠亦是十分中意这段历史,可他偏爱的宠儿却偏偏不是我们的慕容家。
二. 外貌谈起慕容家的外貌,我首先想到的是胯下赭白马,发着步摇冠,白面沧桑的鲜卑男儿慕容廆。
鲜卑本属山戎,战国以后统称为东胡。
直到一代天骄冒顿单于整合匈奴部众,大破东胡。
部分东胡退守大兴安岭鲜卑山,是为鲜卑人。
到了东晋时,北匈奴早已西向欧洲迁徙,南匈奴大部也早已归汉(刘渊即属南匈奴),鲜卑遂强。
所以鲜卑人大体上和我们汉人人种不同,后又几经融合,到宋朝时内陆的鲜卑血统已然就是汉人了。
所以对于慕容复异于常人的英俊面容,应也算是不同人种混血的产物吧。
中国正史用词一向精当严谨(当然程度不同而已),对于相貌的描述也有十分严格的要求。
举个熟悉的例子来说,比如《三国志》中:“周瑜‘壮有姿颜’,荀彧‘为人伟美’(裴松之引注),诸葛亮‘姿貌甚伟’。
”通常是一个人长像可以不提,但若加赞扬,定然有不凡之貌。
而慕容家偏偏是量产帅哥,“美姿颜”之类语屡见不鲜。
其中对慕容皝的评价是我遍观正史所见过的最高评价“龙颜版齿”。
这也是对慕容复这个人物,金大侠只是冠以这个姓氏就让人想入非非的原因。
三. 原型慕容复的人物原型很难定论。
并不像乔峰一样,让人很自然就想到了冉闵。
慕容复的人设里我们能看到慕容翰的坚毅,慕容皝的野心还有慕容俊的狡黠。
在慕容复去征选西夏驸马时,甚至想到了无耻以美色侍奉苻坚以谋取倾覆的慕容冲。
与乔峰的宿命对决又让人想到了慕容恪。
倒是慕容博的感觉很想慕容廆。
正是因为人物原型的杂糅,让我们在慕容复身上看到了更多的东西。
四. 性格慕容复志向高远,但似乎又缺少隐忍。
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应该是他的傲慢和压抑吧。
距离祖上光辉的时日以相距甚远,如今偏安于姑苏一隅,这叫慕容复如何能甘心呢。
于是为了那个世代的目标,他可以牺牲一切,甚至他自己。
但平心而论,无论是金大侠笔下不能隐忍的慕容复,还是历史上仅建立几个地方割据政权的鲜卑慕容氏,还是小说时间定位上历史上根本没有的慕容复政权,我们都从一开始就隐约感受到了那个隐喻的悲剧结局。
慕容复心思缜密,但却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虽机关算尽,但霸业全无进展。
盲目中反而输掉了自己为数不多的本钱。
利欲熏心的他至终也没有得到一个健全的人生。
我们跟随着他的脚步一步步看他弥足深陷,看他众叛亲离。
孤独,前所未有的孤独随之而来。
而其实慕容复一只就是孤独一个人,没有可以谈露心声的人。
慕容博惊天阴谋欲为慕容家创造机会,岂知却在慕容复的身上烙下了无法磨灭的阴影,复兴家族的千斤重负摧毁了慕容复健康的童年。
最终还是崩溃了,不仅是慕容复自己,也是慕容家。
在历史和现实的面前,谁人不会感到无力呢。
我们正是在慕容复身上看到了熟悉的东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五. 情感以慕容复的魅力和姿容本应最易达于情感,可偏偏金大侠笔下弄人,慕容复至疯亦不知人世间情爱为何物。
从小便失去父亲,缺少家人的关爱,加之复兴祖上的压力,彻底扭曲了慕容复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比之下的乔峰虽身世凄惨,但却有恩师的教化养父母的疼爱和帮众的肝胆相照。
我们不禁对慕容复惋惜,如果那时有人再多给他一些爱,他可能不会走向那个结局。
时隔多年,慕容博终于再出现了,最后他参透人生皈依三宝,但却不管儿子的死活,最终将儿子逼上了绝路,慕容复的悲剧,他就是始作俑者。
乔峰也许能与慕容复成为朋友,但他们各自背负太痛苦的宿命了。
其实乔峰比慕容复幸运得多,也比冉闵幸运得多。
乔峰最后死在民族大义上,正是金大侠定义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可乔峰从没以慕容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反而是羞与哙伍“耻与他齐名”。
乔峰这个慕容复唯一真心萌生过结交想法的人却又成为了他人生中最大的阻碍。
不得不说是乔峰把他引上了那条最终毁灭的道路。
慕容复有过爱情吗?
有人说他不知珍惜眼前人,但阿碧即使是在慕容 复疯癫以后仍似一奴婢,在阶级的差距上慕容复何尝思考过这段感情。
应说金大侠在这部小说里雕刻出了绝美的慕容复,但却没给他一个匹配的她。
有人说慕容复不珍惜王语嫣,其实王语嫣根本就不爱慕容复,至少不是真正的爱。
最后的慕容复癫狂了,他不会去伤害别人了,王语嫣为什么不回到他的身边。
阿碧可以,他为什么不行。
王语嫣最终选择了第二志愿,离开伤心之地去过另一段生活去了。
很讽刺,王语嫣的内心居然不如一朱一碧两个女婢美好。
最终阿朱为萧峰而死,萧峰亦生无可恋。
慕容复癫狂,阿碧侍奉身侧。
不若怜惜眼前人。
六. 霸业慕容复一生痛苦源于家族复兴的桎梏,而历史注定是不可逆的。
就好像慕容复和乔峰在少林寺那名无名神僧面前是那么的无力。
慕容复也确实忘之不似人主。
虽魅力非凡但仍未登用到一人为其效力,麾下仅是传承的四位家臣。
霸业无望,生亦何欢啊?
偏偏最后慕容复居然没能死去而是疯了。
真实莫大的羞辱啊,金大侠即使到最后亦不忘对慕容复进行无情的凌迟。
慕容复何以癫狂,也许是看到了事无可逆吧,绝望的他遂渴望在幻梦中拥抱理想,也仅能在幻梦中。
相比于萧峰可以痛快一死,萧峰带走了一切的牵挂,而慕容复却在幻梦中留下了他的理想。
看见了癫狂的慕容复,感叹得失尽是虚幻,岂止这各种的苦涩……功败涅灭 终唤梦中。
录梦龙的一首诗感叹造化弄人,以作结语青楼梦 林梦龙 伎。
兰芷, 芳懿。
奉衷曲, 叙假意。
周郎眉谑, 郭生言戏。
千金盼回顾, 万里追侧睨。
东床嘻融颜脂, 夕阳誓乱弦丝。
高楼坠落绿珠虑, 长江沉断西子希。
晓篦羞抚云鬓, 暮镜恶观老杞。
江湖飘浮絮, 风尘碾污泥。
陈平始欺, 相如终弃。
明月夜, 念君贻。
素面, 泪洗。
泣。
本文版权属于小乔到手(真林梦龙),转载请注明作者。
首先说仅代表个人,如有异议不要谩骂。
言论自由,本人85后,97版看着长大的,小说也看过多遍,就评论来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只是说我的想法,你不能左右我,我也不会左右你,ky谩骂好走不送。
正式开始 说说人物主角乔峰我觉得胡军更好,虽然有的地方有一点点过,但是瑕不掩瑜。
黄日华给人感觉还是文气了点,不用说演技,外形不是演技在好也不是,比如黄渤演技好,但是演不了花无缺是一个道理。
赞叹黄日华少年郭靖本色出演。
03胜主角段誉个人觉得97版陈浩民更好,林志颖没有不好,就是有些平。
97胜主角虚竹这个角色03 和97 各有千秋吧,03身高偏高,长相还算贴切,表演也不错97版外貌不太贴切,樊少皇还是挺周正的,但是好在他会功夫,表演也不错,03 97打平主角慕容复本人认为演技两版都没毛病,但是97的演员确实年纪偏老了。
03版胜王语嫣这个怎么说呢,都是平平,主要王语嫣性格也不是很突出,不是很好演,97李若彤王语嫣扮相跟小龙女没发比,扮相偏老,演技不错,看她演王夫人就很好。
03刘亦菲,首先年龄和长相确实符合原著,当年15岁,演技也偏生涩一些。
03 97打平阿朱03版完胜,不多说。
阿紫03版陈好稍稍洗白了一点阿紫,角色编写比原著讨喜一些。
97版刘玉翠,演技确实不错,把阿紫讨厌的地方全部演出来了,身高也小巧,变相弥补了黄日华身高。
03 97打平木婉清这个角色,97版当年是我特别惊艳,但是演员本人在这部电视剧外却没有这个扮相惊艳。
03版不用多说,华妃娘娘当年确实嫩啊,也是让人惊艳03. 97打平钟灵97版稍稍胜那么一点点,其实两个人人演技都很好,长相也都符合,只是长相我更吃97版得颜97版略胜游坦之演技都可以,但是按年纪来说03胜康敏这个角色两版编剧定位都不太对,但是就单看和谐度的话97版稍稍好点,但是03版钟丽缇很敬业,蚂蚁在她脸上爬,她恍若未闻,好演员,她惜败97是因为她配音出戏。
马夫人声音应该是柔情似水,柔中带媚却不腻的那种。
其它配角97出众的 全冠清,坏人专业户,还有阿朱阿紫的母亲,大眼睛我感觉比03版符合一些,王夫人也好过03,刀白凤我也更倾向于97其它配角03最好天山童姥,段延庆,舒畅和计春华老师演绎到完美,稍有不足的是舒畅孩童腮红也太中二了吧。
丁春秋我也喜欢03版的,申军谊老师演的太臭不要脸了,褒义耶律洪基,完颜阿骨打,都是倾向于03版再说故事97版有点节奏掌握很好,连贯,这是tvb传统强项,但是改编过大,尤其我不喜欢萧峰给康敏下跪的剧情,当时我就想说这是萧峰,什么鬼03版把萧远山在雁门关被截的部分演出来我很喜欢,还有最后把慕容疯癫部分提前了,萧峰自杀收尾结局悲壮挺好,但是有的地方台词拖拉,虽然是按原著来的,这点97版稍好一点服装造型97版和03版萧峰扮相我都不特别喜欢,黄日华帽子和条纹衣服挺出戏的。
胡军虽然不是都披头发,但是前期跟批头差不多,后期辽国形象就很好。
风景不用多说03完胜武术指导其实这就是你想看那种风格的了,97港版一如既往记忆中的一招一式03版武打设计尤其是萧峰荡寇鏖兵这个场面确实大气,应该也花了不少钱特效,其实现在看特效97版确实有点花哨,03版强一些场面对比,03版有几场戏我喜欢的,第一虽万千人吾往矣,血洗聚贤庄,萧峰正面擒王,萧峰单骑荡寇鏖兵,还有燕云十八飞骑,少室山大战,虚竹大战鸠摩智,确实大气97版本我喜欢的场面,段誉艳遇木婉清马蹄香幽雅,现在回忆就能想到木婉清一脚把段誉踢下马,还有几处段誉救王语嫣的部分,让王语嫣最后投入段誉怀抱不那么生硬。
音乐97版配乐胜,完全符合97版快节奏,确实很振奋 主题曲03跟97都是由林夕作词97词是世间百态刻画了整个天龙万象,03是由阿朱为视角刻画了儿女情长好听都很好听气势跟包罗度97版真的是难念的经经典中的经典97胜最后97版是我的童年,但是97版出彩的是段誉,当年最喜欢他,疯狂迷恋,多次刷也喜欢虚竹,但是萧峰喜欢不来,跟我看书里的萧峰不太一样 没有代入感。
剧情确实快引人入胜03版喜欢萧峰和阿朱,特别喜欢。
其实主角找好了剧就成功了一半,这部剧突出的是萧峰,闪光点也在萧峰身上,几场武打大戏胡军完成的也好,主要当时胡军年纪正好符合,身高185也正好符合,他还是满族人,还是符合。
据说他本人性格也乔峰。
优缺点都有,整体我更喜欢03版
这一版真的太经典了,每个选角都很到位,胡军刘涛林志颖刘亦菲舒畅……演技和颜值全都在位,还原了我心中的武侠。刘亦菲就是因为王语嫣这个角色才被叫了神仙姐姐这么多年吧?真的是绝色了,这几天重温才发现那时候的妆容现在看也依旧出色,她的王语嫣真的是加分点。
回忆
央视版胜在坐拥多样河山及充足的演员储备。慕容复、段正淳、段誉、木婉清、刀白凤、秦红棉等选角精妙。大陆的所有金庸剧在这两处远超任何港版;阿朱病倒之客栈也因布景开阔有足够室外光线,显得观感大气非凡;但全剧很多台词,大小主配角、群众演员举手投足里展现的气质,又和恢弘的室内外景别、更为讲究的服饰设计、细微的背景音乐创作,有着一种俗不可耐的奇异混搭;同样恶俗的所谓慢镜头特写并无美感又频繁使用;胡兵成功诠释了乔峰的野性,但黄日华在儒雅之外展现豪情也不遑多让。单看杏林和聚贤庄两场大戏,1997港版虽“小”但细腻动情又豪气干云。央视版把杏林裁切为前后两集,不知意欲何为?
你们喜欢就喜欢吧,为什么要给97版的打一星呢?97版我的童年!
大胡子你可以动笑傲可以动射雕可以动神雕,你动了天龙就天天诅咒你。。。你再动飞狐我就去横店。。。
没有比林志颖更帅的段誉,也没有比刘亦菲更美的王语嫣
我实在搞不懂张胡子怎么每部武侠剧都能拍出土匪气息。
补记,差点忘了看过这版本。胡军刘涛陈好等都不错!
农民起义版天龙八部。
远不如黄日华版
胡军版的的乔峰又帅又man,还有演技。
补录
没看全过,但看了几场重头戏,包括段誉木婉清,段誉初见王语嫣,杏子林,小镜湖,雁门关,实名表示,胡军不行,不行,不行,看过的段落最好的是陈好的阿紫
乐色
总觉得不够连贯,有些不得劲 【萧峰,侠义英雄也!人世间的求不得,众生相的两难全】
最侠气豪爽的萧峰,最温润柔美的阿朱,最帅气灵动的段誉,最神仙姐姐的王语嫣。儿时只觉得阿紫厌烦,而今重看,厌恶之情更甚。结尾的ed,萧峰与阿朱牵着马沐浴在落日的余晖里,还有波光粼粼的河水在荡漾,这幅剪影,配上王菲的宽恕,只恨塞上牛羊空许约,空许约。
不予评价
喜欢胡军的萧峰,有英雄的一面,也有柔情的一面
2003版《天龙八部》不仅是目前为止最好的一版《天龙八部》,而且是大陆最好的武侠剧,没有之一!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黄日华版《天龙八部》更好,可能是因为先入为主或者盲目崇拜港剧吧。事实上,2003版《天龙八部》在服饰、道具方面对辽宋对峙时期还原度更高,更体现了萧峰为追求不同族群和平共处而献身的侠义精神,场景更唯美壮丽,更有历史的沧桑感,更凸显了中华大地上不同族裔应该平等相待而不是相互侵略和仇杀的沉重话题探究的深刻程度,更强化了家国情怀和悲剧精神!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这版《天龙八部》极其忠实于金庸先生的原著,不魔改,并且始终被天下大义和沉重的悲剧宿命感笼罩着。契丹辽朝、北宋、西夏、大理、吐蕃、女真人并立于亚洲大陆的时代背景,显然更适合放在比港剧更大气磅礴的大陆剧框架下展现!
和大陆版笑傲江湖差不多,花里胡哨,缺乏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