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The Chanting Willows,Peach Blossoms in Fan

主演:汪飏,阚昕,郑云龙,阿旺仁青,权桐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柳浪闻莺》剧照

柳浪闻莺 剧照 NO.1柳浪闻莺 剧照 NO.2柳浪闻莺 剧照 NO.3柳浪闻莺 剧照 NO.4柳浪闻莺 剧照 NO.5柳浪闻莺 剧照 NO.6柳浪闻莺 剧照 NO.13柳浪闻莺 剧照 NO.14柳浪闻莺 剧照 NO.15柳浪闻莺 剧照 NO.16柳浪闻莺 剧照 NO.17柳浪闻莺 剧照 NO.18柳浪闻莺 剧照 NO.19柳浪闻莺 剧照 NO.20

《柳浪闻莺》剧情介绍

柳浪闻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系列小说《爱情西湖》,故事以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为背景,主要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江南越剧团两个姑娘与一个画家间的情感纠葛。极具天赋的女小生垂髫(汪飏 饰),与花旦银心(阚昕 饰)自幼相识,一起在戏班子长大,两人性格迥然不同,但情同姐妹。垂髫至情至性,为舞台而活;银心看似单纯天真,实则是个知进退、会钻营的女孩。她俩本是彼此眼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可世事无常、种种分歧纷沓而至,特别是杭州画家工欲善(郑云龙 饰)的出现,让相依为命的两个女孩变得相爱相杀。时代变迁,越剧由盛转衰,垂髫与银心的命运与越剧一同沉浮。曲终人散之时,放眼世间,她最放不下的那个人,还是她。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落头氏之吻异次元爱情故事神圣十月民间憋宝传说祝你幸福!天伦生活大爆炸第十二季制造杀人犯第一季贴身兄弟民俗怪闻录之诡戏班龙虎少年队2好友请求窒息吉隆坡黑帮她和她的猫歇斯底里我们并非国王之子罪爱胎儿驱魔神的记事本二五传说死亡中惊醒六壮士乙方恋爱赌博默示录白虎屋顶上的吉列尔莫你是我兄弟巅峰决战夜幕降临冯梦龙传奇

《柳浪闻莺》长篇影评

 1 ) 《柳浪闻莺》

垂髫“春意阑珊,无你何欢,与你无关”➺垂髫“你一句有缘再见,从此我忘不了江南”➺垂髫“我始终相信你,杨柳会遇见春风,我会遇见你”➺垂髫“心里,一直有一个关于江南的梦,还有明媚的你”➺工欲善“喜欢江南,尤其是你眼中的江南”➺喜欢黄昏时分秾丽的晚霞,➺喜欢四季更迭的季风讯息,但还是最喜欢你。

 2 ) 第三性:白马非马

工欲善送给垂髫的那把扇子上所绘的正是“柳浪闻莺”,可是《柳浪闻莺》却不是单纯地讲工欲善和垂髫之间的爱情,它是在工欲善、垂髫和银心的心路之间蜿蜒的低吟浅唱,是对人与人之间隐秘情感的新的揭示。

这部电影运用了许多倒序与插叙的结构,看起来似乎非常复杂,实际上极其简单,只不过一个谜题,一个谜底罢了。

谜题是工欲善第一次给来杭州汇演的越剧演员的讲课中问道:“《梁祝》里的十八相送为什么要用扇子?

只是为了你们舞台上的表演吗?

我不这么觉得。

梁山伯用一把纸扇代替了男人的利剑,其实是遮蔽了男人女性化的实质,而祝英台用一把纸扇对自己的女儿身既遮蔽又暗示,我觉得中国的扇子有些时候还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暧昧。

其实就像越剧的女小生那样,她是介乎于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第三性。

就像这位学院眼上带着墨镜一样,她遮蔽了你的眼睛,却让你的目光在别人眼里变得独一无二。

”谜底是银心去往美国之后的一个夜里,垂髫对工欲善说出了她对工欲善谜题的理解:“女小生不是男的,也不是女的,也不是不男不女,她是超越男女,像是把男人与女人揉成了一个更加纯粹的性别,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我就是明白了,外公说过白马非马,女小生就是白马非马。

”何谓“女小生不是男的,也不是女的,也不是不男不女”?

片中的女小生是垂髫,她在《梁祝》中饰演的是梁山伯,但在这部电影中,她的身份却与祝英台异曲同工。

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结拜,而垂髫则女扮男装饰演梁山伯,这暗示了垂髫就是那个拿着扇子的对自己的女儿身既遮蔽又暗示的祝英台。

梁山伯用一把扇子遮蔽了男人女性化的实质,指的是在越剧中扇子遮蔽了由女角饰演梁山伯的实质。

总之,这戏里戏外的性别关系都指向的是垂髫,或是由女性扮演的梁山伯,本篇的一切的情感的生发点都来自与这里,而这似乎也是本篇最难以理解之处。

工欲善对垂髫一眼动情而痴情缠绵,银心因喜欢工欲善而钻营留在杭州,银心的表姐为了妹妹能够留在杭州而告发垂髫眼疾,这些情感动机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而难以理解的是垂髫。

当垂髫得知留在杭州剧团的人是银心时,她看似盛气凌人地找到银心,却只对她说了三句话。

“留在杭州对你就真的这么重要吗?

”“为什么选你?

”“银心,你记住,以后只演小姐,别演丫头。

”而这一段表演,垂髫演得恰到好处,而这种恰到好处在于,这三句话的表达处在愤恨与祝愿的模糊地带。

银心以为垂髫在愤怒,于是她辩解、申诉乃至发泄,都容易让人以为垂髫此时是怒火攻心。

可是细品演员的表演和台词的含义,不难发现每句台词的背后,还有另外一层含义。

“留在杭州对你真的这么重要吗?

”(如果是的话,那我会成全你。

)“为什么选你?

”(希望你可以对我坦诚。

)“银心,你记住,以后只演小姐,别演丫头。

”(我希望你好。

)所有的潜台词都暗示了垂髫对银心的真挚感情,也揭示了垂髫的至情至性。

对于垂髫而言,留不留在杭州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和银心一起唱戏。

所以当她落选杭州剧团时,她宁愿离开原本的剧团,因为银心留下来了,她回去之后便没了祝英台。

而当她能够去乡下唱戏时,她第一时间联系的还是银心,这个过程中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芥蒂,因此,她的情感始终是一以贯之的。

而这种感情是同性之爱吗?

似乎不是,是闺间密友之情吗?

又似乎不是。

垂髫对银心的感情,仿佛介于两者之间,因为她对银心既无自私占有之情,又无愤恨责怪之意,有的只有谅解和成全。

她在雨中的泪,不是愤恨的狂飙,而是离别的暗流。

也许从始至终,她从未怪过银心,她在雨中想到的是,很久以前的一个雷雨夜,银心会因为害怕雷电而钻到自己的被窝里,或许这其中也有些许长姐如母的亲情在其中。

垂髫对银心的宽容或许并不是宽容,谅解也非谅解,好像是什么,但又完全不是。

所以最后她说,她说不清楚,但是反正就是明白了,这就是白马非马,也就是似是而非。

古语云: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也。

大约如是了。

西方也有类似名言: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艺术表达的就是人的情感,艺术既然是不可定义的,那人的情感也是不可定义的。

最后,我还想到一个拿过两次First影展最佳影片的导演说过的一句话:人永远是不自知的。

 3 ) 第三种性别

工欲善真是个好花瓶,电影里怎么说来着?

“小男人”。

赏心悦目的存在(褒义),多数时候有南方男人独有的孱弱和脆弱,然而一副宽大身板骨架戳在那儿,让人总觉得这男人在扮猪吃老虎。

两个女人一个男人的故事总让人想到《七月与安生》,男人叫工欲善,私以为其实和叫家明没什么区别。

都是女人欲望的承载工具,扁平得无药可救。

美景好看,绿山绿水绿雨,片尾的柳树叶子青翠欲滴,如波如海,让人心向往之。

梁山伯因祝英台另配他人导致抑郁而终,最终与祝英台双双化蝶,可以说是为爱而死,人物身上投射了太多理想和浪漫的想象。

就像电影中工欲善这个角色,被两个女人摆来弄去,毫无招架之力,没有一点自己的灵魂,然而在电影里就是美丽得不行,因为他所展现的是一个理想化的情人形象:文雅、英俊、痴情,能带给人爱情的幻觉,所以哪怕从头到尾他都没有任何用处,(开始没有留住女一,后来没有拒绝女二,连为了女一坐牢的都不是他),仍然让观众心向往之。

这就有点像台上的梁山伯,面对英台另嫁他人束手无策,人还未嫁他自己先撑不住病死了,然而因为他是为爱而死,依旧成了一桩佳话,为什么?

因为这种情节在现实中太稀有,只能存在于戏台上。

现实中的男人少有如此孱弱而痴心,而由女人扮演的男人不是现实中的男人或者女人,它不是普通的你我他,而是超脱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理想化的东西,终归只是艺术创作,是“第三种性别”,文艺创作中的人物形象大多都像是第三种性别,美好归美好,但仅仅是一种理想,就像工欲善一样,看看就算了。

哪怕世上真的有这种人,大多数人只会像女二一样消磨掉他所拥有的美而已。

 4 ) 关于《柳浪闻莺》的小经历

想和大家来分享一下,这一次拍摄柳浪闻莺的小经历,在遇到柳浪闻莺之前,我从来没有拍摄过大银幕电影,这也是我的第一部。

在毕业之后,没有机会也没有拍过多少戏 ,直到遇见柳浪闻莺让我拍了一直想拍的文艺片儿,我刚接到柳浪闻莺试戏的时候,距离开机的时间非常短,短到我没有任何时间去提前准备越剧部分,以前也没有接触过,包括我看完剧本发现银心这个人物也很难与她产生共鸣,她是一个过于现实,非常爱自己,特别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一个人,而我又和她相反,身为普通的书迷或者影迷,我确实不太喜欢这个人物,但是作为演员,我很爱她,因为她能让我去塑造一个和我本身性格相反的角色,所以这也是银心吸引我的地方。

和导演视频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把这些顾虑告诉了导演,导演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肯定,说对我有信心,我记得当时这个角色有俩个备选,挂视频之前导演说他要和团队再商量一下,我就坐在家里一直等消息等了大概半个小时,我收到了导演的一条微信,“欢迎银心进组”看到消息特别兴奋,当晚买好机票一大早就进了剧组,随之而来的压力来了,没有任何休息的时间就开始定妆,然后老师开始教我越剧,因为我们开机前一周也由于场景的时间问题必须要提前拍摄越剧部分。

巨大的压力还有崩溃也随之而来,只要一有休息的时间就反复的看视频,越剧老师也会一直在自己的身边,包括收工回到酒店,汪飏也会来到我的房间,帮我复习第二天要拍摄的越剧部分,很感谢她们对我的耐心能够让我顺利地完成越剧的部分。

除了越剧部分在演戏方面自己也有很多的不足,我和大龙是在拍摄一段时间后发现对方都是第一次拍电影,他在每一次拍摄前都会问我们对这场戏的想法,一起相互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刘丹老师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她会非常准确的去告诉你怎样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包括控制,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我们几个演员随着这部电影的拍摄在一起进步,很幸运遇到这么好的团队,感谢监制大圣导演和青松老师,谢谢每一个帮助过我的人,今天电影正式上映了,希望大家喜欢我们的电影《柳浪闻莺》。

 5 ) 隔扇羞窥意中人 说点《柳浪闻莺》

写于20220305《柳浪闻莺》是超出我预期值的一部作品。

在去看《柳浪闻莺》之前,我先分了两天把《七月与安生》看了。

坦白来说,我不喜欢《七月与安生》里面有我觉得比较“雷”的点吧,包括但不限于很早知道男朋友人品不怎么样仍然坚持交往,向往自由的人独自生下了人渣前男友的孩子。

《柳浪闻莺》看似同样是双女主,因为一个摇摆不定的男人,产生隔阂的故事,因此在看之前我真的非常忐忑,担心我会不喜欢。

看完后,我还挺喜欢的。

怎么形容《柳浪闻莺》呢?

这部电影整体给我的感觉是湿润的、氤氲的。

听惊蛰的时候,觉得“三月多雨的季节,雾气弥漫的湖边”和《柳浪闻莺》很搭。

电影把西湖拍的很美,在西湖边拍大合照的那场戏,让我想到21年去柳浪闻莺的那天,风瑟瑟、水澹澹,是个差不多的阴天,怀念那次不完美但珍贵的高考暑假出游经历。

垂髫、银心、工欲善,都是美的。

垂髫爱越剧,爱银心,爱工欲善。

垂髫真的太吸引人了!

她是很坚韧的人,温柔的人。

舞台上闪闪发光,谁看了都迷糊。

“你都演了一百场梁山伯了,我就演了十几场祝英台。

”“那我脑子里的祝英台怎么都是你啊。

”姐姐你真的好会说,好会撩,很难不心动吧,反正我已经疯狂心动了。

银心爱自己,爱垂髫。

银心漂亮娇俏,吵架会吵着吵着哭,有时候会犟,没有什么主见,她依赖垂髫、阿姐、工欲善、叶老板,这并不意味着她不清醒,和工欲善分开的时候,她是爽快的。

理想与现实,垂髫更偏向前者,银心更偏向后者,垂髫可以放弃稳定的工作奔向戏台,银心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

如此不同的她们,能喜欢上同一个男人,需要这个男人具备同时吸引她们的点。

垂髫喜欢工欲善,是因为第一印象不错,最根本是他们都热爱艺术,他们的心、灵魂是可以靠近的,这也是工欲善喜欢垂髫的原因。

银心喜欢工欲善,因为他是阿姐介绍的,杭州户口的,看着挺顺眼的扇庄老板。

工欲善像是什么呢?

垂髫、银心在对方那儿受了伤,就借工欲善来排解情绪,他就像是一粒安慰剂。

垂髫和银心的“相爱相杀”,与工欲善不能说毫无关系,但是更多的是和越剧有关,越剧的兴衰、各自的浮沉、两人的离合,这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汪飏的越剧女小生扮相真的太好看了,有把视力不断变差的垂髫演出来,我觉得最难的是“隔扇羞愧意中人”那场,垂髫视力不好,但又要从眼神中展现对工欲善的情,我觉得处理得还是很好的。

阚昕的银心很可爱,而且她真的好白,初遇叶老板那场戏,胳膊比脸白!

郑云龙,我犹豫了很久,但还是感觉写不出来,他的工欲善是很吸引人的“小男人”,他演出了工欲善整个人“温吞”的感觉和他的“痴”,对艺术的痴、对垂髫的痴。

只有自己去电影院看了,才能直接地体会到郑云龙饱含的情绪,他的气质。

我从2020年的夏天开始期待的工欲善,终于在2022年的春天得以看见,他和我想象中的工欲善不同,他更加立体,真的比我预期中更好。

 6 ) 电影 柳浪闻莺

工老师和垂髫的戏真好看 下课后请教扇子 戏院后台画眉 工老师台侧看垂髫唱回十八 画室里唯美的船戏 最后听垂髫讲女小生和第三性 多么浪漫的灵魂契合抛去一些毫无意义的银心的情节 真的是一个非常浪漫的西湖边的越剧女小生和扇庄画师的爱情故事大荧幕上的郑云龙长身玉立 湿漉漉的西湖边 湿漉漉的工老师 他是含蓄的 温柔的 深情的 谁不会爱上这样一个烟雨朦胧的江南画师呢垂髫的戏装梁山伯装扮挺英气的 我爱工老师和垂髫之间那种思想上的共鸣 灵魂上的契合 温柔缱绻 也有张力然而好几处关于垂髫对越剧的坚持与热爱 关于工老师对扇子的专业 对垂髫的情感 工老师的个人性格 全部被快速掠过甚至完全抹掉 取而代之的是银心大篇幅的汲汲营营与自我感动 如此艺术性的 浪漫主义的爱情故事里 用那么多篇幅来刻画一个俗人 恕我直言 毫无意义导演完全放错了故事的重点 那么美的一个故事 有些可惜另外好的一点是 这个电影的色彩很鲜亮 湖水清澈 花红柳绿 空气新鲜 很绿很清新的杭州 非常漂亮郑云龙的首次触电 非常惊喜 大荧幕上那个眼神清澈 头发卷长 身材清瘦的工老师 没有人会不心动

 7 ) 时隔很久的一些屁话

听说郑云龙演的是霸王别姬里的巩俐?

其实看完这部已经很久很久了,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对于这部电影我一直不好说些什么……所以也一直没办法下手写些什么东西。

不过距离这部已经过去这么久了,现在终于是敢瞎写几句了……喜欢龙马上满四年了,我很高兴能看到他在不同领域的大胆尝试,但是有些时候也会为这些尝试捏一把汗,比如在听说他要出演这部的时候……其实龙的大银幕处女作选了这部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有为了妈妈的浪漫,也有一个月左右就甩肉30斤的果敢,说到做到一向是我龙哥做事的风格,我也非常非常喜欢龙这样的品质。

不过我还是要说,这部电影,尤其是整个团队的创作水平是非常有待提升的。

做为一部主打双女主的电影,在宣传口一开的时候就敢大胆地放话要比肩霸王别姬,做女版的三人故事,原谅我马后炮地讲一句,这种噱头实在是大可不必,且不说有多容易被打脸,这种抱着模仿,而模仿只到皮毛就先要去赶超的思想产出的作品,其创作的思路和态度首先就会让人对其初印象大打折扣,所以说句不好听的,从一开始我就没有抱非常大的期望……而剧目看下来也确实在我预期之内,龙是常年在舞台进行表演的艺术工作者,他自己本身也被很多媒体和粉丝或者路人问到过关于大银幕与舞台之间表演形式的差异,光我看过的采访,龙前后就回答了有好几十次吧,所以我觉得龙自己对自己的认知是非常清晰的,大银幕上你的每个动作眼神都会被无限放大,讲究的是一个精准细腻,演员什么都没说又什么都说了,什么都没表现又什么都展现尽了,这才是大银幕的魅力,也是大银幕对每个演员的严苛要求。

而这与龙习惯的舞台演出显然是两种概念,音乐剧的舞台就是讲究个大开大合舞台调度,要让剧场最后一排的观众都清晰地听清你的每一句台词和演唱,感受到你或细腻或澎湃的情绪,要从身体、心理以及理念上去完成这种质变显然不是依靠短时间的突击就可以轻松实现的,而这部,本应,本应需要对人物刻画非常细致入微,对演员表演要求极高的电影,却样样都没有做好……导演功力不够是一方面,编剧的改写又是一方面,总之整个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非常的矫情和唯唯诺诺,所谓江南风情柔软细腻,景致柔美人也温情,但是不该是这样的啰里八嗦,温柔跟矫情是绝对不能粗暴地画等号的。

再回过头来看演员们,演垂髫的演员应该是有不少演绎经验的,而她自己也说等这个角色等了十年,所以她的表现还算可圈可点,算是这主演三人中表现最出色的一个,另一位女主我先按下不表。

反观龙就真的是非常可惜……整部电影中龙都显得左支右绌,本就187的大高个儿,这大骨架子还有那刀刻斧凿的轮廓都在超大声地说自己摆明了不适合这个角色,至少那个阶段的龙,还没有那么多银幕表演经验的龙,是暂时还不适合的,让他缩进那么一个一个小小的取景框,好像多迈一步,下一秒就得出画,所以多余的动作表情是一个也不敢做,他演得难受我看着也难受,实在太拧巴……做为新晋的电影演员,我有个不成熟的建议,龙我说直白一些,我们是不是该多抛开一些人情世故,多考虑下整个制作班底的水平及角色的适配度?

一来就这么细腻实在不是很适合,先尝试个风流无度的王子皇孙,杀伐决断的江湖侠客,无脑但拽的霸道总裁,说白了就是那种废话少但拽得二五八万又有血有肉的角色,既能过把戏瘾还能熟悉镜头摸索表演方法,怎么不香呢?

我觉得哥自己心里门儿清,我也就不废话了,首次触电,“一般”就一般啦,龙我想看更多好东西,你继续加油哦!

 8 ) 不接地气的垂髫与现实女人银心

都是雨,下在纽约跟下在杭州差太多了,杭州这个黏糊,人跟人之间这叫一个扯不清,经受过多年江南烟雨“磨难”之后居然觉得片子由内而外味儿很正。

《纽约的一个雨天》雨下得清爽,人物和人物关系也清爽。

银心一开始是很心机的,为了留杭州,“上赶着”去工老师家里做饭照顾甚至不惜上床,后面垂髫把她与工老师的“定情扇”还给工老师之后,工老师真爱无望、自暴自弃提出要和她结婚的时候,银心突然爆发,已经到手的杭州户口和大好的杭州生活说扔就扔,这个转折我当时是觉得突兀的。

看点映分享场时,一个杭州籍老先生的解释是,杭州做茶叶的于老板是暗线,攀上于老板这个能让自己跳脱困窘生活、甚至还能去美国、比嫁给工老师更光鲜的这根“高枝”之后,她当然有底气在看到工老师的懦弱和窝囊之后爆发。

银心其实没有把宝押在工老师身上,也没有对工老师有所谓多深厚的真心,所以这个人物是非常一以贯之的,没有突兀、没有“突然的自我”,就是很现实的一个女人。

银心肯定不完全是一个心机的现实女人,人的多面、人诉求的多变,叠加上外在际遇的变化,肯定是动态调整的过程。

这种解读把银心这个人物的“比例”或者“倾向”放在现实考量这一端,比较容易理解她的行为逻辑、比较圆融。

垂髫这个人物让我想起了萧红,有才华,在艺术领域是“俯瞰众生”的,但是生活能力低下,一直团团转于身边的男人给她安排的生活,是一个理想化、不接地气的人物,包括几次好像很有担当地安慰银心,“不怕,有我在”,但是其实于解决实际问题没有什么有效推动,算是与银心行成某种对照吧。

写一点,做个记录。

 9 ) 关于一些常被误解为聪明或性情和顺的品质--柳浪闻莺中的银心

关于一些常被误解为聪明或性情和顺的品质--柳浪闻莺中的银心观影前有人说银心好漂亮。

对此,我到现在都毫无感觉,银心给我的感觉始终是恐怖,即使在视觉上也是如此,始终很阴郁,从纯洁的小姑娘,到坚定、集中那有限的注意力、近乎愚钝地射着爱的箭,完成她准备要完成的谈话、计谋(虽然看上去是小姨对她的人生设计)。

这样的关系,既像幼女又像太后,既纯洁无知又坚韧狭窄,决心要专横,决心要自己生活中的人协助自己完成自己所想要的那种生活,你可以说是一种奉献、牺牲(她以为的全部付出),却没有想到在那个加速车轮,摧枯拉朽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小地方的女性要留在省城,所能想到的只有同样的牺牲(当然,基于主题,影片中处理的是垂髫对艺术的坚定追求,可以理解为艺术而献身)。

那么银心这种暴虐者的心灵习惯体现在接下来的所有的对白、行为,如果不是浮在表层的,就是对陈词滥调的重复,不然就是计谋已久的迂回曲折的控制。

事实上她所作的一切都是要求,将生活以现在这种模样过下去的隐秘要求,都是谋杀。

“三载同窗情似海山伯难舍祝英台“那些常被误解为聪明或性情和顺的品质,银心并不是重视传统或稳定,她实际是重视旁人的眼光和内心的虚荣,她在传统的稳定思想下考虑与他人组成家庭的关系,是因一种基于自然而然的顺理成章。

但她没有判断有关承诺、爱、和誓言的表达之内涵的能力,所以也就不能理解垂髫与工欲善,只是霸道而已。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不仅是指向内心世界的欲求,它还是这样的——呼唤内心事物的智慧。

银心有对自己关心的人的敏锐,不同于敏感,这种敏锐是种习惯研究人的文化培育出的精明(上台前的情绪起伏,泪光盈盈是因为她的真挚而表现的矛盾情绪,为接下来的计谋激动),与“小姨们”的过度精明以至于在人际上耗费自己的那些人不同、与虚无者和堕落者不同,似乎是纯洁的,标志着这种不可改变的凝滞;自己爱的人不爱她但内在仍有力量和希望,这帮助她说服自己值得活下去,值得在这里活下去。

“贤妹妹我想你“银心认为垂髫那种隐忍、沉默仅仅是种蒙昧状态,是由死水保证的。

是建立在隔绝基础上的真挚。

(其实也不是啊,在那个盲人按摩的小间里,不说话只唱词:梁祝故事,求仁得仁,本就荡气回肠,想来没有人能拒绝在这种气氛下所营造的感情吧)倘若我们说,垂髫的关系是“只有放弃你,我才能爱你”,那么,银心与垂髫之间恰恰是一种注定悲惨的状态,爱的冲动灭绝了银心的可爱和真挚之处。

意图打破隔绝,与新的他人试图建立关系的内心冲动下(由她所在的文化决定的)她诸多努力的具体形式,反而使得银心那仅有的一点可爱也消失了。

不再纯真后,她不再可爱。

在《白鹿原》里,田小娥是进不了祠堂的,最不得原谅的始终是不合规和反叛的女性。

银心眼中,垂髫,简直不得好死。

当她轻描淡写、倘作无意的说着情敌的落魄时的迟钝与漠不关心,她是没有智慧的,索求的(保持着幼时、成年时在雷雨天的无助)。

作出决定,需要人呼唤出智慧。

她的决定过程并不是思辨过程,是为自然而然的逼迫、表演、仪式、操纵找到内心和言语上的理由。

那些常被误解为聪明或性情和顺的品质,还有一个人物,叫袭人。

S2022-03-06

 10 ) 越剧女小生的社会性别形象探究——以电影《柳浪闻莺》为例

性别反串是中国戏曲舞台的一大艺术特色,体现了中国戏曲虚假性的特点——演员不必在舞台上塑造与自己生理性别相同的角色 。

而其中尤以越剧女小生为代表。

相比于其他剧种中起点缀性作用的女小生,越剧女小生数量多、地位高,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范式。

其作为一种文化中的性别符号,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别研究意义和极高的研究价值。

而电影《柳浪闻莺》正是以越剧女小生为聚焦对象,反映出越剧女小生作为一种 “过渡性客体”的社会性别文化内涵。

女主角垂髫询问作为男性的工欲善如何在舞台上演绎一名男性——“像真正的男人那样,还是像女人男人?

”并在几年的戏曲沉浮及人生跌宕中得出了自己的答案,破解了女小生“第三性”的谜语。

本文将结合电影《柳浪闻莺》,探究越剧女小生的社会性别形象。

一、越剧女小生的舞台造型形象 在戏曲舞台上,女小生需要借助有别于花旦等女性角色的舞台造型来增添男性外形气质,但同时不刻意向生活中的男性形象靠拢,仅作适度模仿以追求中性之美,来完成自己艺术化的性别跨越。

在众多舞台造型手段中,以化妆与服装的差异性设计效果最为直观、明显。

1、服装 小生演员的妆扮程序通常是化妆、勒头、束胸、穿高靴、穿服装、戴帽子和饰物,其中,勒头、束胸和穿高靴是女演员异性扮演必需的步骤。

发达的胸部作为女性区别于男性的第二性征,在女小生进行性别转换时最需要被改变和掩饰。

束胸是改变女性胸部特征的最为常见的一种手法,在电影《柳浪闻莺》中有所展现。

银心捧起白布,在垂髫的胸部一圈一圈围绕、贴紧,使其胸部像男性一样平坦。

身高差异也是区别男女的明显外部特征之一。

在生活中,一般男性都较一般女性高。

因此在舞台上,女小生需要通过穿高靴的方式,来与同样是女性的花旦拉开身高差距。

所谓高靴,就是在一双布鞋下面垫 上两寸至四寸不等的包有白布的木质鞋底。

增高的身高既能够体现女小生的艺术地位,同时也能带给女小生男性的心理暗示。

但是,高靴也是对女小生基本功的一个重大考验,为了能够穿着厚重鞋底的高靴走出如男性般潇洒飘逸的步子,女小生往往需要长久的艰苦练习。

电影中,垂髫与银心练习《十八相送》中梁山伯扶祝英台过桥的片段。

垂髫步伐稳健,自信从容,既表现其扎实的“靴子功”,也暗示了她已经出色地完成了“女扮男”的性别认知与性别认同。

在其他的戏服装扮上,女小生与花旦并无太大分别。

从电影《柳浪闻莺》中垂髫和银心的戏服对比便可窥见一斑。

在面料、绣花、帽子、配饰方面,女小生垂髫饰演的梁山伯与花旦银心饰演的祝英台没有太大不同,都是鲜亮的, 最明显的便是梁山伯穿蓝,祝英台服粉。

在多数情况下,除了上文的高靴,女小生与花旦的服装主要以款式区分,女小生穿穿袄子,花旦穿裙子。

这种显露出两性的区别但并不刻意突出的服装设计,体现了越剧女小生的中和之美。

2、化妆 男性与女性在肤色、眉型、唇色、鬓角上都有显著差别,而这些差异便需要通过化妆技术来呈现。

女小生化妆,一般用更深的底色,勾勒出锋利的剑眉与花旦的柳叶眉做区分。

同时为了贴近男性特征,女小生的的鬓角较花旦更加黑且厚。

在越剧的舞台造型上,体现出来中国戏曲文化的写意式的美学风格。

女小生与花旦之间的造型差异更多是象征性的,其直接目的在于让观众发现角色的性别差异,也因此客观地推动了女小生形象朝着中性美的方向不断发展。

二、越剧女小生:理想的男性符号 在艺术形象上,越剧女小生与其他传统剧种类、行当相比有着明显的独特性。

由于地域性差异,北方剧种的小生人物以阳刚、勇猛、忠诚、刚烈为主,带有强烈的北方人民性格特征。

而脱胎于吴越文化的越剧,更注重女小生与男性的“神似”,以清秀俊美的扮相、阴柔婉转的唱腔、潇洒灵动的表演为特色,男性人物多为长相俊美、才高八斗的书生才子,他们既具备传统男性的雄心、坚韧、谦和与绅士风度,同时又有着温柔、体贴、细致、柔美等女性气质。

成为女性凝视下的“完美男性”。

电影《柳浪闻莺》中,身为花旦的银心在舞台上扮演祝英台,爱慕着梁山伯;在舞台下作为传统女性,追求着“梁山伯式的男性”。

观众可以从她与垂髫、工欲善二者的关系中总结出越剧女小生作为理想男性符号的特质。

1、与垂髫 垂髫是女小生,是银心舞台上的“梁山伯”。

两姐妹的关系经历了“亲密无间—关系破裂—重归于好”的过程。

在两姐妹相处的空间内出现了多次的镜子,暗示银心对垂髫的态度及二人关系转变的深层原因。

电影的第一面镜子出现在二人的宿舍内。

镜头内是一面镜子,垂髫对镜洗漱,实焦。

随即银心出现在镜子中,视线看向了镜子中垂髫的位置,而垂髫转为虚焦。

这表明了在银心的眼中,垂髫的形象是在镜子中那个“女小生”,是雷天会让银心躲进自己被窝、对银心说:“有我在一天就会由你一天戏唱”的充满男性魅力的“大女人”。

而由于舞台下垂髫女性的生理性别无法满足银心对男性的想象,银心出于同性之间的排斥与嫉妒背叛了垂髫,导致二人关系的破裂。

可是垂髫受女小生影响,兼具男女气质的高傲、坚韧、刻苦、温柔与细心的性格却在无形之中深深吸引了银心,影响了银心的择偶观,也为最后姐妹的重归于好埋下情感铺垫。

2、与工欲善 如果说垂髫是“梁山伯”在现实生活中的镜面投射。

那么工欲善就是“梁山伯”在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留着一头长发,长相清秀阴柔,学识渊博,温润有礼。

他的男性性别优势使其代替垂髫成为了银心心中的意淫对象,引起了银心的追求。

可是当工欲善被垂髫拒绝后破罐破摔般向银心求婚时,一直想与其结婚地银心却果断地拒绝了他——银心爱的只是幻想中完美的“女小生”,而非在感情面前游移不定的“小男人”。

三、越剧女小生:两性平等与超越 1、与男性平等的优秀女性越剧中的女小生与其他剧种中的男性人物不同,以“有情人终成眷属”为人生追求,而非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理想。

以重视家庭、婚姻的“新”男性形象对男权文化下事业为重、理想高远的的传统男性形象进行颠覆。

女小生在舞台上通过饰演男性的方式打破传统女性的刻板印象,建立和培养原本那些被剥夺的"男性特质"来完善自身,摆脱女性对男性的从属地位,实现自主和独立,成为一种与男性平等的优秀女性代表。

电影《柳浪闻莺》中,女小生垂髫在遭遇舞台和人生变故的过程中磨砺出棱角与锋芒,她的男性气质由戏曲舞台上圆融到了人生舞台中。

从她两次遭遇困境时对工欲善的态度变化中可以体现。

第一次困境中,垂髫被好友银心背叛,没被市越剧团选上,同时自己即将失明的事也被曝光。

在多重打击下,垂髫走进大雨中,奔向工欲善的怀抱里。

在人生初遭变故的时候,垂髫作为一名女性还是会下意识地去寻找男性的温暖与安慰。

但当垂髫第二次遇到苦难——乡下剧团面临解散时,她拒绝了工欲善伸出的援手,以坚韧、顽强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努力生活。

2、超越性别差异的丰满人性 女小生本身是一个雌雄同体的存在,是一个能够成功融合男女两种性别而不受传统性别规训限制的女性。

电影《柳浪闻莺》通过女小生垂髫与花旦银心的对比来突出女小生具有的独特的人性魅力。

“表姐”这一角色是电影中性别规训的实质化体现。

她千方百计使银心留在杭州,帮银心与工欲善牵线搭桥,实质上是体现了社会传统观念对女性从属男性,相夫教子的要求。

她劝诫银心远离有家室的于老板,同样是在传递传统女性的价值道德观念。

而银心显然被性别规训所束缚。

她与工欲善相处时无不是在炒菜做饭,展现自己成为“贤妻良母”的潜质。

最后远嫁美国,与垂髫分离,被性别规训彻底地囚禁在重洋之外,再也没有寄过一封信回来。

垂髫则正相反,她勇敢地反抗加诸在她身上的性别规训,不断突破传统观念的樊笼,在绝境里挣扎发光。

她柔和善良,如长姐般耐心地帮助天赋不如自己的银心练戏,在与工欲善的相处中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也都在散发着动人的魅力——与银心不同,童、工二人在探讨越剧、扇子、艺术与美中互生情愫,这暗示了垂髫个性中 “女小生”的艺术化特点。

她帮银心拒绝了搭讪的于老板,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不自暴自弃,学习盲人推拿,在鱼龙混杂的火车站顽强生活,哪怕名誉因此受损,也从不怨天尤人。

她在戏曲舞台上高傲明艳不可方物,在生活的泥沼里沉静淡然,具有超越两性的性魅力。

四、结语 越剧女小生以其独特的审美旨趣及艺术风格使其成为极好的社会性别研究范本。

越剧女小生追求神似而非形似,在舞台造型及人物扮演上同时兼具男子的气质美与女子的柔和美。

在一方面,越剧女小生是女性观众对异性的集体想象,在满足了女性观众的审美期待的同时,以体贴、忠厚、率真等满足女性对男性要求的男性人物来满足女性观众的情感愿望。

另一方面,越剧女小生体现了女性对传统性别规训的反抗需求,成为引发女性的男性气质的身份介质与载体。

《柳浪闻莺》短评

第三性只是说出来了并没有表现出来,演员问题很大,男主似乎僵硬的在演一个盲人。导演拿《梁祝》作衬对比片中两女主命运但表达古板刻意。

10分钟前
  • 最佳配角
  • 较差

好喜欢这部电影的布景和服化道,每一种画面都美的想要让人截图来做壁纸,演员的举手投足之间也散发着优雅迷人的味道,戏装台前画眉的那一幕,让我看得为之沉醉。实在是太美了。

13分钟前
  • aidi_aidi
  • 推荐

我有点不甘心,《花束般的恋爱》这种海藻寿司在豆瓣都配上桌了,凭啥瞧不起西湖莼菜汤啊。//我想给3星,但我妈说很不错,折中4星吧。我是冲着郑云龙、江南的景色去的,故事基本讲圆了,90年代年轻人的迷惘也略见一斑。里面几出越剧还是我妈告诉我的名,还给我讲茅威涛老师。//那啥大家用淘宝买票呀,别花大价钱。

18分钟前
  • sunny
  • 推荐

特意去上海电影节看了首映,事实证明高铁来回看电影也可以非常值得!电影叙事节奏快,故事讲的非常清楚,完全不会出现文艺片常有的“看不懂”,几段插叙也是让人豁然开朗。尤其是男主演员郑云龙,原本是舞台演员,第一次演电影,有大段的怼脸拍摄,把情绪在细微处表现得非常好,太期待他以后更多的作品!

21分钟前
  • 叶不遥
  • 力荐

作为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故事性还是弱了,人物设定依然没有跳出常规架构,难以与挣扎共情。但我永远无法抵抗江南的烟雨,场景真的美啊。SFC上海影城首映

26分钟前
  • Sherlawyy•̫͡•
  • 推荐

最后第三性的解释我真的觉得有点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27分钟前
  • WANGXY
  • 推荐

故事平淡技术陈旧,越剧的部分有形无神,演员表演生涩业余,好久没进厅看过这么平庸的电影了,后悔。

28分钟前
  • 劉圍觀
  • 较差

叙事法 90 年代某国产片水准,摄影 80 年代某国产片水准,粥都没得喝却学人家玩轻断食,也倒是像。

29分钟前
  • hitlike
  • 较差

越剧大概是藏在了我基因深处,结尾“最好的时候”真让我觉得该放下所有意义,一辈子活在自我陶醉里才是美的。在乡下,垂髫将新衣捧给银心,我忍不住哭起来。人海茫茫,能聚在一起,好像就够了,人生那么长,只要有一件事可以热爱,好像也够了。美学上做足了功课,但是难掩想象力的单薄和呈现情感关系时的单调,只让观众看到了三个人各有所爱、所为,却很难走入他们的内心,感受同一种触动,我也只能凭推理得知。姬情的欲盖弥彰让最后垂髫的领悟,即第三性,显得像是一种借口。郑云龙哪会表演呢?表情永远就那样也罢,演戏两只手都在发抖。

33分钟前
  • 我不在这
  • 还行

大呼救命!是怎么把第三性这么有魅力的东西拍成台偶都不如的造作小言的。

38分钟前
  • AsuraHu
  • 较差

把梁祝揉开穿在剧里,越剧像拉链一样联结着两个女孩。加上了杭州画家,三个人的故事多出了很多变化的空间。文艺片的一切都有了,画面很美,节奏很慢…最喜欢画眉的那场戏,有crush欸。是女孩儿的电影,讲女孩的故事,还有大帅哥可以看。

42分钟前
  • mie
  • 力荐

双女主可可 百合可可 狗男人狗带

44分钟前
  • Painkiller
  • 还行

“第三性”,怎么这部到处都很别扭呢?

48分钟前
  • 抛掉奶盖上街去
  • 较差

女主真有气质,有中国古典的丹凤眼,扮上以后好有魅力啊,好看又英气,这个演员挑的真好。

49分钟前
  • 龙小姐
  • 推荐

整部戏都过于平铺了,风格也不足,很像一个长片版本的大学毕业作品。为越剧加一星,扮相太美,这类题材总希望能被更多得关注以及更好的表现。

54分钟前
  • 褪到黑色
  • 还行

郑云龙的银幕处女作,确实不辜负期待。工欲善已经从郑云龙的身体里长出来了。此时他就是江南一修竹,温润细腻。非常常值得推荐。

57分钟前
  • 来福和圆圆
  • 力荐

这也上线得太快了,他妈的!说明不好看啊!郑云龙为啥这么像慕容复!

60分钟前
  • 老孙
  • 较差

从前有青白二姝,同时逢得了许仙。但其实她待她,她待她,才是有许多细细碎碎的情意的。

1小时前
  • 不良生
  • 还行

电影整体感觉很文艺,配乐和摄影都很唯美,大龙第一次出演电影表现非常惊艳,等线院上映了一定多刷几次

1小时前
  • 爱笑的雨萱
  • 力荐

没看过小说文本,就电影影像而言,把工欲善的角色作为两个女人之间情欲投射的“载体”去理解,应该更有说服力。垂髫和工欲善都是“中性”的角色,彼此“吸引”的是对方身上同性性别特质。戏台之上,女小生的伴侣可以是祝英台,戏台之下,只有具有女性特质的“小男人”才能激发情与欲。垂髫对“绝对”男性-琴师没有情欲,工欲善对“绝对”女性-银心没有情欲。电影想探讨的还是太保守,一些情节和镜头语言也略显多余。

1小时前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