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理:结局时应该快70了吧?
曾经受重伤体虚,估计活不到80,在抗美援朝结束时死去,为新中国的强大无比欣慰。
那素芝:本就比老戴小,而且女人又长寿,估计活到85,死于3年大饥荒中。
直性子,肯定忍受不了大跃进作假成风那一套,眼见世风日下,在哀叹中逝去。
戴三斤:结局时好像是团长了?
参加抗美援朝,上甘岭战斗英雄,回国当了师长驻军热河,因为曾经当过土匪,又跟汉奸的女儿结婚,文革时惨遭批斗,但是按照主弦律桥段,一定有某位中央首长出面保了他,免遭武斗致死,下放到边疆农场。
文革后复出,举着“小平你好”的牌子参加了84年阅兵。
格格:生了儿子为了纪念取名九斤,文革时被批斗,为了保护女儿淑珍和儿子九斤,带着他们又跑到茅山上那个山洞里藏了起来,过着茹毛饮血的艰苦生活。
被三斤找回来时,已经是满头两米长的白发。。
戴若男:独自抚养3个儿子,再婚两次,第一次嫁给某红色资本家,文革中被抄家丈夫被游街打死,第二次改嫁给某当地造反派头头,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成了红卫兵小将但分属两派,互相争斗,三儿子厌世自杀。
那耀宗(那图鲁的儿子):跟着方梦觉的老婆到北平读书,后来赴美留学成为物理专家,娶了一美国老婆生下一儿子取名那兴邦,新中国成立后只身回国,参与两弹研究,文革时被人揭发是汉奸儿子被批斗致死。
那兴邦(那图鲁的孙子):在美国跟随母亲长大,经商有成,改革开放后到大陆投资受到当地政府追捧,回热河探亲,与格格姑姑与堂兄妹淑珍、九斤相见,决定出资共同建一粮厂,选址在杨公祠(文革中已被捣毁),挖地基时发掘出了戴天理埋下的打狗棍,一家人回首往事,禁不住感叹历史尘埃滚滚,人生如梦如烟……
难得让我不反感的抗日题材剧之一,老戏骨担纲,新人也是实力派,每个人物都很出彩,故事情节合乎逻辑和人性。
一身正气的男主也会生气发火,也知道为亲人朋友报仇;女主也不是圣母光环专坑队友。
最大的亮点是男配二丫头(老二婶),刚出场的时候gay里gey气真没好感,最后才发现是一个铁铮铮的汉子,对爱情忠贞不渝,为国仇家恨能抛下个人恩怨,轰轰烈烈一生可歌可泣。
正是因为演的太好了,所以后面那素芝跟男主在一起了让我心里很不爽,觉得辜负了老二婶的一腔深情。
其实很多国产剧都有这样的通病,男主女主就是绝对的中心,所有配角、龙套为他们牺牲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
配角挂了以后男女主能象征性的嚎两声挤几滴眼泪就是有情有义了,然后就扔到脑后理直气壮寻找幸福去了。
刚开始是家里长辈在看,戴瀚霆拿大刀准备劈人那个镜头,当时觉得挺搞笑的,就一直看着,才发现是从清朝刚灭亡开始的。
在众多雷剧 神剧中,没有抗战爱情,也没有手撕鬼子这种桥段,唯一让我觉得不太好的是杨志刚,您说话能别一字一句的来吗,说快一点给人感觉会更好,当初演《江塘集中营》时相当不错。
全局雷点有两个:一是戴天理脚筋被割断后居然能找到外国医生给接好了,二是剧末那一句“中国共产党万岁”。
那图鲁演得很不错,老二婶也行。
原以为,这种节奏的戏不是我的菜,看惯了TVB的刑侦剧,乐于找些另类电影,变态杀人狂、性剥削、铅黄电影似乎更适合我,这些才是我的低级趣味。
最近有些闲,以至于晚上能够一集不落的把《打狗棍》看下去,不理解打一星的高人,你们是品味只停留在高端,还是只追你们的呕像,还是看到国产剧就反感。
我感觉《打狗棍》绝对算得上一部不错的剧,70集的电视剧拍成这样应该算得上成功了,抗日,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的融入其中。
别纠结戴天理为何死也死不了,他应该是一种象征,哪部戏,哪部书里面的主角不是历尽磨难,却就是死不了。
这应该是一部爷们戏,你会发现每个人物性格都有很“硬”的一面,如果你是个唯唯诺诺的娘娘腔自然不喜欢,当然,“二丫头”除外。
受不了这种剧,男主万能无敌金手指大开反派死蠢抓到人套不出话来不赶紧杀了他还让巴拉巴拉一大堆骂人,秀儿年轻漂亮但那个死脑筋好像女人不能为男人传宗接代就是垃圾一样的思想受不了,男主儿子和那素芝 两个台词都是非同一般的烂。
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那个特别能装样子的玉格格和娘兮兮的老二婶。
玉格格除了一个称号好听点,内里落魄的差不多了但当她看到那图鲁吸鸦片毅然决然自杀的悲剧样还是挺可怜。
老二婶虽然看起来娘兮兮但实际也是非常男人。
相比对这几年层出不穷的各种浮夸的手撕鬼子子弹打不死的抗日神剧,《打狗棍》算是抗日剧里面的一股清流了。
至少没有过分夸大打鬼子的人的能力,这些打鬼子的,比如戴天理,会流血会受伤。
但是还是有一些情节我觉得稍微夸张了,就是那图鲁从部队逃回热河那里,他发现儿子再哭,老婆在被他之前那个好手下欺侮,一怒之下他朝那男的扑过去咬住他的脖子,像吸血鬼一样把人的脖子差点咬断。
个人觉得夸张了点。
汉奸是怎样修炼成的?
此剧中人物众多,但光汉奸就重点描写了六个:方梦桥、那图鲁、白金柜、虾米、段瘸子、迟大彪。
方梦桥,满口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的男盗女娼,标准的伪君子,当汉奸就像理所当然一样,极好的口才用错了地方,把那图鲁哄的得一愣一愣的,这种人和汪精卫是一路货色,这样级别的干部当了汉奸,祸害最大,属于官员汉奸。
那图鲁,那素芝嘴里说的小时候的憨厚孩子,没有主见,耳根子软,是非不分,鲁莽武夫,年轻时贩卖鸦片,挑断师傅的脚筋,比武用暗器,休妻娶格格,无不拜他爹所教,受他混蛋爹的教唆,慢慢上了邪路,他的思想、行为一辈子受他爹的影响,抗战时,也曾热血沸腾,自告奋勇杀鬼子,但胆小怕死的汤玉麟几句话就把他说转了心,后来战场上也曾奋勇杀敌,所向披靡,但是虾米和落合次郎的一番“教育”,又使他成了铁杆的汉奸,在成份上他属于地主汉奸类型。
白金柜,一个会提条件的人,夹缝中生存,有奶就是娘,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嫉妒心强,是广大小人物中的代表,学坏很容易,属于平民汉奸类型。
虾米,墙头草,势利眼,地痞流氓,两面三刀,见风使舵,又敢下狠手,没任何信义可言,鬼子来了第一个当汉奸的就是这种人,是无赖汉奸。
段瘸子,标准的下三滥,从不讳言、掩盖自己的丑恶嘴脸,我是流氓我怕谁,属于流氓汉奸,迟大彪,自私小人,妄自尊大,目光短浅,本来不该死,但有了当汉奸的苗头,打狗棍就饶不了他了,是小人汉奸。
我国八年抗战中出现了大批的汉奸,此剧基本囊括了各种汉奸的代表,导演兼编剧的郭靖宇确实会塑造人物,会讲故事。
看看时下充斥荧屏的家庭伦理剧,故事单调,对白肤浅,表演苍白,假装搞笑,故作深沉,简直侮辱全国观众的智商,反观打狗棍,人物众多但性格鲜明,故事曲折但脉络清晰,人物命运多舛但合情合理,年龄跨度大,但化妆效果好,动作戏、战争戏真实震撼,演员表演感染力极强,剧中表现的民族大义、生死抉择、为人之道,都表达出足足的正能量。
力挺!
.
《打狗棍》该剧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该剧讲述了热河“戴”、“那”两个家族半个世纪以来的恩怨情仇,以及以戴天理为首的民间组织“杆子帮”的抗战传奇故事。
该剧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极富悬念,人物形象丰满。
既有扣人心弦的家族恩怨,也有令人扼腕叹息的儿女情长,还有畅快淋漓的革命斗争史。
再加上该剧演员精湛的演技塑造出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荧幕形象,为该剧的成功锦上添花。
最近在隔离,无聊中又在电视上看了这部剧。
看第一次的时候感觉故事还挺饱满,有江湖情怀,有家国天下。
虽然前期有些神神叨叨的,但不影响后期的剧情。
但最近看了第二遍,感觉一些怪怪的,跳出剧情和演员本身,突然发现剧中主要演员演起来有些过劲儿了,每个演员必须要喊,必须要拿出国仇家恨的劲儿才能说台词。
这种不自然的演法有点儿太矫情了。
《打狗棍》是荧屏上难得的大型年代传奇巨制,该剧题材独特,是一部具有热河地方文化的电视剧,令观众耳目一新。
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热河人民奋力抗日为主线、热河两大家族情仇为辅线,讲述了老一辈抗日英雄的传奇人生以及谱写热河儿女不畏牺牲团结抗战的动人故事。
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极富悬念,人物形象丰满。
既有扣人心弦的家族恩怨,也有令人扼腕叹息的儿女情长,还有畅快淋漓的革命斗争史,剧中以一个独特的视角上演了热河人民近半个世纪的创业史、抗争史和觉醒史,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使该剧区别于一般抗战题材,年代传奇题材的电视剧,从而更富有吸引力及传奇色彩。
再加上该剧演员精湛的演技塑造出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荧幕形象,为该剧的成功锦上添花。
讨厌动不动就砍头枪毙的大场面,三星全给二丫头。不过演这个戏也太不容易了,嗓子每天都喊哑。
不知多少人根本没看就说抗日神剧和拖沓。这种国产剧虽然很长,注了水,但总比跟只注了空气似的chat after chat with just scenes changed的所谓大片强,起码让人还觉得被水浇了,而不是毫无感知过后还装模作样大呼节奏快!
陪爹娘看,陪公婆看……感觉太假啊啊啊,但老人们喜欢
好看。缺点有点长,人物太理想话,缺点优点太极端。
太拖了。。看的累。。
前面挺不错,到后面居然沦为了某党的宣传片,品位和可看性直线下降,最后恍然大悟,原来说的就是:只有XXX才能救中国,无论是武术还是GMD都不行!
郭靖宇导演的传奇剧里最喜欢的一部。除了有些那个时代的封建观点我不太赞同,情节上真不错
居然断断续续看完了 看得蛮开心的丫
格格那个小侍女真的好好看啊,梨花带雨我见犹怜,可惜就是让那个那图鲁给坑了,说着多爱格格,然后背地里干恶心人的生意,还在格格自杀以后十几年娶了侍女,然后还护不住自己老婆孩子,我呸
好片值得肯定
感动过我就够了 虽然男主女主说话都像演话剧 二丫头真的是纯爷们 所以你们不要嫌弃外表委婉阴柔的男生 说人家娘炮啥的 其实骨子里的血液比谁都热 比谁都正
这部剧让我特别不能忍的一点就是,有话不能好好说吗?非要吼吗?这样演技就显得好了?情绪激动也不是这么表现的。
陪外婆看。对虽和其他抗日神剧一样突发奇想连环串串不依不饶,但至少在这个里看出一丝这世界人心恶的程度的现实感。对了,戴老爷子城门前着清朝花翎蓝袍大刀劈鬼子,格格一己之力雨中收尸三英雄,以及若冰和高镜湖刑场婚礼三场,我本不想为抗日剧落泪的。
一神剧居然拍了70集,真TM有钱。。。。
抗日神剧,最后一集共产党万岁升华了
重男轻女,过分
你们这跟买保健品忽悠老年人钱有啥区别?
剧情俗套,陈旧。人物刻画呆板,有些脸谱化。很多地方雷点太多,男主父亲一身满清官服手拿大刀砍日本鬼子那段,这种桥段真的太不尊重历史事实了,当时的日军,只有在两军拼刺刀肉搏的时候,怕误伤自己人,才会把子弹退出来。你这边就一个人,谁跟你肉搏啊?早就一枪打死了。结尾的狗血、冗长,男主以超级老迈的年纪,用武侠片的方式,打败了敌人。还强行交代与主线故事没关联的 结尾。毫无亮点可言。
演员们都像打了鸡血似的,处处看的我热血沸腾呀。虽然剧长但是真的好看哦
咋咋呼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