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常用心有诚意的一出医疗剧,主要讲述台湾健保(也就是大陆医保)制度下衍生的不合理以及医疗体系内外的政治问题。
2. 开头少年熊森打了医师一拳,这是因为他的父亲在救护车上被当成医疗人球被医院拒收因而延误治疗时间而死亡(来自第一季的剧情)。
所以本质上并非医闹,而是医院与调度中心的行政疏失,这个事件原型是发生在2005年台湾的邱小妹事件。
所以观剧的医疗从业人员别不分青红皂白地就开喷医闹。
3. 剧中所描述的“删点”,是指健保点数。
要了解核删制度,要稍微理解一下健保署与民众的关系。
简单的说大家缴健保费给健保署,然后去健保医院或诊所看病,只需要缴部分负担,不用全额自费。
而医院运作需要成本,除了大家看病付钱以外,医院会以看诊行为的点数跟健保署申请给付。
例如照CT是6000点、X-ray 750点(实际数字不知,单纯举例)。
从这里就会衍生出一个小问题:如果有医师故意做一堆高价检查,跟健保署申报一堆高额给付来冲收入怎么办?
因应这个问题,产生出来的就是核删制度。
也就是健保署会去审查医院的申报资料,若是觉得有些医疗行为是不需要的,多做的(ex: 安排支气管炎患者照CT),健保署就会把这笔给付删除,不付钱给医院,这就是核删。
(以上资料来自林俊龙医师blog)核删制度有其不合理性,这个剧中有表现出来就不多说了。
4. 台湾医学院要念七年。
七年(含实习)之后会进医院当住院医师(Resident)。
住院医师当三到四年不等(R1R4),可以开刀(但不能主刀)、为病人诊疗,一般擔任主治的助手。
之后就会是总医师(CR),也就是剧中熊森的职位。
总医师年限不一定,端看何时考上专科医师证照,考上了,就是可以独当一面的主治医师了。
5. 台湾的医学生都是全台湾最聪明IQ最高的一群人。
台湾医师的社会地位以及对自身工作的荣誉感是非常之高(但是对病人不会高高在上或傲慢自大)。
剧中熊森的那种高智商屁孩真的是很常见于医学生(不過熊森已经是CR啦,还这么屁真的是有点欠揍)。
6. 本片的手术场景非常真实,道具、说话都几乎100%还原,这点真的要为剧组鼓鼓掌。
腾讯将部分太血腥的画面有做过处理,大概因为原版太真实血淋淋了。
这是一部短小精悍的剧,格局很大,是很难得的第二季精彩过第一季的剧集。
全剧手术场面和医用术语都很准确,具有戏剧张力,延续了第一部的大胆直接,展现医改和人伦的冲突、药厂和政界的勾结,探讨了生命、情爱和坚持的意义。
全剧多条线并进, 每条都清晰合理,就算带有中二气质也不扣分。
最后萧政勋的画面回放真的是哭点 ,他写给他的妻,"在你之前,不知生,在你之后,不惧死", "我将清醒地睡去,在你心里。
每当黑夜來临,只要你回望內心,即可重聚" ,真的太感人了,体现了一位具有人文精神的内敛医者对生命的思考。
萧医生我是你的脑残粉!
希望大陆医疗剧可以以此剧为标杆。
这部剧,是我很喜欢的那种类型——故事有张力,表演比较克制,角色的成长和关系的演变轨迹清晰。
一共两部,共19集。
主题是揭露台湾健保制度的黑幕。
整个故事从一个局外人、一个小切口切入,逐步把医生、患者、患者家属、管理阶层、媒体纳入,较好的讲述了健保制度混入权力和私欲后的恶果。
剧名麻醉二字,一语双关,既指代主角麻醉医生萧正勋,更点明了故事主题。
还记得鲁迅爷爷的比喻吗?
他把精神麻木的家伙比喻为“熟睡的人”,其实熟睡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装睡。
如果用睡觉比喻,本剧有三种人:一是被体制同化的熟睡之人。
他们坚信自己做的是对的,记得《驴得水》里校长的话吗?
做大事,不拘小节;二是屈服体制装睡的人。
他们明知不对却不敢指出,顾及生命财产安全其实也无从指责,这些人尚有一丝清醒,却兀自装睡;三是无论如何也睡不着的人,萧政勋以及他的小伙伴都是这样的人。
对不平、不公也会害怕,但最终还是决定奋起抵抗。
说到睡不着,本剧第一集开头,就是萧政勋睡眼惺忪的模样,他由于学生时期的某件事常年失眠。
因为失眠,精神不济,在麻醉事故后,他无法理直气壮为自己辩护。
同样因为失眠,他去看心理医生,结识了女主角杨惟愉。
他们的感情戏,是除了正篇剧情外,最最触动人心的部分。
他们之间那种似有若无,试探着靠近的关系,非常真实,也非常动人。
有句话说“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想触碰是想保护,收回手是害怕伤害对方,我觉得,他们就是这种状态。
我想,附上萧政勋的遗书(对,就是剧透的这么突然,男主角最后死了)来让你们感受下:我挚爱的妻子,惟愉,我希望你永远不会看到这封信,如果你正在读,表示我已然沉睡,从这世界,从你身边睡去。
那一天,我们去登记之前,我走在公园里,想着过往的一切,突然清醒了,担心害怕的一切毫无意义,每一秒都弥足珍贵,踏出去的每一步都无比新奇。
记得一见到你,吻你,像是新的初吻。
我想告诉你的是,我是多么庆幸,能够醒着在你身边。
我拥有无数个、无数个孤寂的夜晚,而你就像切开黑暗的光刃。
在遇见你之后,在不见光的点点滴滴之中,现出银河。
那恒亘在时间、在生与死之间的银河。
在你之前,不知生,在你之后,不惧死。
而时间不再流动,凝止结构在心中,只待我们去探寻。
我的妻子,我的爱,我将清醒的睡去,在你心里。
每当黑夜来临,只要你回望内心,即可重聚。
而这世界全在你手里,勇敢,勿惧。
晚安,惟愉。
一部好剧会常驻内心,每次回望,同样是一次重聚。
剧中探讨的两个问题,对我们每个人其实也都有现实意义:沉醉于繁盛的假象,如何揭露粉饰的谎?
沉浸在痛苦的往事,如何跨过心里的坎?
真心希望,跌跌撞撞后,每个人都能像剧中人一样给出相同的答案——Never give up!
我有两个台剧天花板 但只看到了萧政勋
沈柔伊“当一则新闻没有问过熊医师 也没有经过查证 这样也可以算是新闻吗” 阅听人比号“我们都是医生 不管结局是好是坏 我们都在救人”
萧政勋好少的戏 thebest与妻书 我将清醒地睡去 在你心里 晚安 惟愉
剧中一头一尾, 萧医师写给杨医师的两封信, 很治愈! 尤其遗书, 那么凄美却有带着希望 勇敢, 配上男主温柔的台湾腔, 忽然想说,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啊!ps: 两封信都是萧医师的演员黄健玮自己写下的,真是有才华的男子呀!初看麻醉风暴时,男主真的不是花美男,加上角色设定, 总是一副精神萎靡的样子,就很普通so so...但是啊,他一笑起来, 露出不整齐的虎牙, 憨憨的淳朴笑容, 就觉得是个有故事的人! 有不好的经历 有心结,多年封闭在心底, 但依然坚守工作岗位, 带着高度责任感. 自从遇见杨医师, 一点点的解开自己的心结, 两个人内敛拧把的人, 小心翼翼靠近, 治愈彼此... 短短的一段,却是美好爱情的样子!关于结局, 演员有解释: 为什么要追求幸福? 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能平静就是很好的了...他应该是平静的,他把时间给了深爱的人.是啊, 这就是一封遗书却那么治愈的原因吧, 如同他的为人,平实却真挚, 萧医师有说他觉得人生都是带着遗憾 悔恨走到最后的, 尤其医生看过那么多的生死离别, 生不如死, 但他 "我要走的时候你要让我走", 到最后一刻,有一种看透人生却依然热爱生命的温暖!\一封跨越生死的信, 真的一下子拔高了这部剧的格局.这就是一部好剧,一个好演员的意义吧, 披露现实的残忍腐败黑暗, 哪怕结局再不美好, 但有人在坚持做对的事情啊, 这个世界还是有那么多平凡普通的小美好, 有那些如阳光般存在的人啊, 想一想他们, 就会觉得这个世界还不错啊[与妻诀别书 ]我挚爱的妻子 惟瑜,我希望你永远都不要看到这封信。
如果你正在读,表示我已然沉睡。
从这世界,从你身边睡去。
那一天,我们去登记之前,我走在公园里,想着过往的一切。
突然清醒了,担心害怕的一切毫无意义。
每一秒都弥足珍贵,踏出去的每一步都无比新奇。
记得一见到你,吻你,像是新的初吻。
我想告诉你的是,我是多么的庆幸,能够醒着在你身边。
我拥有无数个 无数个孤寂的夜晚,而你就像是切开黑暗的光刃。
在遇见你之后,在不见光的点点滴滴之中,现出银河。
那横亘在时间、在生与死之间的银河。
在你之前,不知生。
在你之后,不惧死。
而时间不再流动,凝止结构在心中,只待我们去探寻。
我的妻子,我的爱。
我将清醒的睡去,在你心里。
每当黑暗来临,只要你回望内心,即可重逢。
而这世界,全在你手里。
勇敢,勿惧。
晚安,惟瑜
[战地医生来自约旦的信]惟愉: 這是我在約旦的最後一天,明天會啟程去瑞士。
頭上的縫線昨天拆了,傷口癒合的很快,從爆炸發生到今天已經十天了。
十天前,我們在醫療站內被緊急撤離,說是有炸彈,Basem正在縫合一個傷患,我們先被衛兵拉出走廊外,阿里在我身旁,看著我大叫:foot ball!
他掙脫一個衛兵往診療間跑,我差一點點就抓到他了,但是沒有。
他跑得好快。
我也往前跑。
他進到診療間內不到三秒,就爆炸了,我當場暈厥。
Brain和阿里都在裡面。
上次給你寫信,是八個月前了。
太多死亡了,惟愉,太多了。
這次卻臨在己身。
暈厥前的短暫時分,血幾乎浸滿了我的雙眼。
血紅色的,就是天天從我們身邊手中經過的傷患的視野。
在死亡面前,我是如此赤裸,一無所有。
今天清晨,清真寺塔頂的廣播器響起,開始傳遍全城的經文廣播。
雖然看不見,但你知道,隔著厚厚的一無裝飾的泥土牆,這個城市,整個國家你認識的不認識的人們都跪了下來,而如此如此,已千百年了。
我無法停止的哭了,牽動了前額的傷口疼痛。
我也跪了下來。
我的名字,我的時間並不重要,我和他們並沒有不同。
我跪下來為了Basem祈禱,為了阿里祈禱,為了所有已逝的生命而祈禱,為了活著的我們祈禱,為了你祈禱。
我是如此的思念你。
爆炸後,隔天我在安曼的醫院醒來,從來沒有如此強烈的渴望希望你在我身邊,讓我能夠看看你,握握你的手。
但在今晨的禱文中,那渴望希冀緩緩的隨著淚水滑下,滴落黃土,漸漸緩去消失了。
如果再也見不到你,沒有你的消息也沒有關係了。
因為我和你並沒有不同,我們之間的距離,在心念裡不過一瞬。
你一直在這裡。
給你我所有的祝福 政勳
一个胡子大叔笑起来有傻子般的少年感[ 这里的人,既不盼望死亡,也不把死亡看作倒霉的事, 他们相信,是从今生 走向来时的过程,才是真正的生命. ] 台剧: 美剧的节奏, 韩剧的台词虽然国难当头弯弯还禁止出口大陆口罩...但真的蛮喜欢台剧的剧情都很扎实接地气, 影射现实 人情世故 搞笑幽默 loveline都有顾到, 明明是肥皂剧还追求深度 而且台湾的男演员啊,好像都没有中年油腻感,自带清新干净 善良踏实的感觉,
献给所有医务人员的致敬
看到剧中我给了三颗星,今天看到剧末我增一颗星,到四颗星吧。
《麻醉风暴》第二季承接着第一季留下来的谜团悬念,一层一层层层铺开,从医疗体制的不合理,映射到政府官员的贪污受贿,甚至留下了更深、更庞大的谜团。
其中,有医护人员本身的强烈反抗与妥协,有良心记者与媒体的对于探寻真相的执着,有深居泥潭的高位者的麻醉与苏醒,也有无畏的小孩与避事的大人间的对抗。
布局很大,涉及的社会问题很多,完成度也尚可。
但是,与第一季相比,第二季的剧情节奏明显慢了下来,可能是因为要叙述的支线太过庞大,但这也造成的问题是,其实蛮多地方我根本就没有想要看下去的欲望。
列出几个我蛮欣赏的点吧,第一个是熊崽的成长,理想主义者只有在受到现实教训之后才会从原来的壳里跳脱来,走出固步自封的牢笼,才能长大,才能成为大人。
谁都期盼一个物尽其用,人尽所善的“大同社会”,可我们都清楚这不可能存在,有阳光的地方一定会有黑暗。
第二点是邱淳的自杀式报复,跟第一季的叶建德一样,邱淳想要自杀引起社会关注从而去冲撞不合理的体制,还记得邱淳说如果他的父亲等不来公平正义,如果没有人能给他正义,那他就创造正义,堵上他的一辈子,去赔给他父亲一个正义。
他是勇敢主义的激进者,虽然他对体制失望,但其实寄托了一丝会改变的希望曙光,可是他错了,他是那1%的牺牲者,他所创造的正义,于他是正义者的牺牲,于不公的体制是无谓甚至错误报复的自杀行为。
不值得的,邱淳与第二部的叶建德形成及其鲜明的比对,叶建德用头脑、用人脉、用关系、用人心险恶去打击犯罪者,但邱淳只是用一腔热血与不怕死的生命。
第三点,是尬到刚刚好的叶建德与萧医师,没有想到他们之间尴尬微妙的友谊会成为萧托付后事的最后一块地。
总而言之,这部剧还是很值得看的👍
两个愤青的篇幅用来交代以下细节不好吗?
1.为什么萧和惟愉为什么分开;2.惟愉不是在第一部讲到自己有语言障碍(还是什么障碍),给萧治疗咨商时都要练习很多遍吗?
跟人沟通都这么困难,请问是怎么摇身一变成一个医院的副院长的?
(难道就因为是院长的女儿?
)3.惟愉为什么称自己的父母为叔叔阿姨;4.史佩宣跟万大器为什么是这种关系;5.熊崽为什么会用公文纸写歌(一个医学外行的记者仔细看都知道那是重要的公文,他居然不知道?
)萧蓄个胡子而已,有必要用开场约旦那场戏来支撑说明吗???
结局时便利店店员的戏份是为了什么?
相比别的细节有这么重要吗???
第一部是从麻醉医师的角度出发,第二部几乎没有“麻醉医师”视角,就是一部揭示社会黑暗面的传统医疗剧而已,挂羊头买狗肉。
虽然比第一部多了一倍集数,但细节粗糙,很多情节交代不周。
真心没有第一部精彩。
台湾影视剧以前不了解 ,但最近看了血观音 大象席地而坐后对台湾现实剧刮目相看。
也许我想把大陆剧的缺憾从台湾剧这里补。
这部麻醉还是不错,就是两个年轻演员熊崽 zoe的表现和这部严肃题材剧不太吻合,黄健伟 吴康仁 许伟甯 包括万大器都很出彩,zoe这个角色如果让一位成熟的女演员来塑造的话这部麻醉2还能涨几分。
印象深的有:黄健伟和许伟甯的爱情戏,万大器的精彩表演,以及整部剧成熟的构架(结尾仓促了点 是不是经费不够了啊)。
以后我会继续关注台剧
第二部接着第一部又引出了一个更大的阴谋,这部的主角是第一部人球案受害者的儿子,他痛恨没有能力的医生,以为是医院的制度和没能力的医生害了他爸爸,“没能力当什么医生,我一定要当上比你们都厉害的医生”,后来他真的成了一个很有天赋的胸外科熊医师,白天在医院救人,晚上是一个rap歌手,有着相当多的粉丝,唱着抨击社会黑暗制度的说唱,在医院里,他常常不遵行规章制度,未证实病理的情况术中更改术式为病人省下下次开刀的麻烦,给病人保证会痊愈,这样风险的做法引得很多上级的不满,但是每次都是熊医师很完美的治好病人,直到有一次社会上的am2药物抗议组织中的一员不满抗议无人问津,自制炸弹在地铁站引爆,出现了很多强者,刚好第一部的男主角萧医师从战地归来,被医院聘为创伤小组主任,熊医师也加入,接二连三的抢救死亡让熊医师深深的撼动了,这才体会到了无奈……
看了麻醉风暴第一部以后直接一口气把2也看完了,个人建议是不要跳过1直接看2,因为部分主要人物、重大事件(比如人球案)和人际情感是延续下去的,如果没有铺垫可能无法全面理解。
我觉得第一部的精彩在于反转,主要人物关系和斗争都在医生和体制之间,没有展开太多。
麻醉风暴2就不同了,可谓野心满满。
第二部开篇就引入了记者、政府官员、医院管理层、不良药品受害者自救会、医药厂商专家等多条线,算是完全跳脱了单纯的从医人员的视角,从上到下由内而外地进行全方位台湾医疗体制大透视。
从多条并进的故事线里面,能一窥台湾医疗现行的健保和核删制度的运作以及不合理性,第一部的人球案显然也是讽刺这种行政管理疏失。
恍然一看,都激动得我以为碰到了台剧里面的《the wire》。
第二部的主线是多个爆破案串联的,爆破案的急救关联起了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杂志记者、医院高层;爆破案的主谋关联了受害者自救会、政商勾结黑幕。
不得不说,我觉得能用13集把第二部的主线和暗线故事从多个角度合理地关联并收尾,而且揭发了第一部主线里面的背景和更多黑幕,虽然结尾略潦草,但真的可以算是业界良心。
要说败笔的话,记者女主沈柔伊可以算其一。
孟耿如实在有点撑不起来,很赶客。
她的人设是那种理想主义者,本身其实就和李国毅演的愤青医生有点重合。
表演上也实在没有惊喜,她和李国毅的感情线后期我都快进了,导致我对结尾的never give up都共鸣不了,感觉既拖沓又不好看。
而且论颜值,不要说混血的许玮甯,刘品言就足以秒杀她——虽然刘品言比小时候胖了些许,但是完全脱离少女时期的憨傻气了,有着明媚的成熟女性的美,令人惊喜。
(是的,我看到弹幕说她怎么这么胖都好心痛,谁要看她一直少女!
现在就很美啊!
虽然剧里有时候要戴难看的假发)后期绊倒大老虎的那个Hank感觉也是编剧开金手指了,我觉得也算一个败笔。
因为全剧的主题都是现实主义,紧贴实际,突然开一个金手指感觉和之前苦心营造的现实氛围很冲突。
而且这些取证也不能说是程序正义,感觉像是刻意为了“天亮了”的happy ending而强行收尾的,不能为了让观众爽就这么来吧(捂脸)看麻醉风暴2之前不认识李国毅,我觉得他的造型和人设在里面不算很讨喜(反正我觉得论气质、颜值、造型无论是黄健玮还是吴慷仁都比他好……黄比他有气质有魅力,吴的圆寸眼镜肌肉腹黑男也是击中胸口的那种)他的前半段完成度不错,但是后期熊森这个人物应该是有一个成长线的,这个成长感觉看不大出来,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沈柔伊拖累的关系……所以说还是略有点失望的……许玮甯和黄健玮的那条线本身有第一部的铺垫,在第二部里面虽然着墨不多,反而很有水准。
他俩谈得看上去不咸不淡,表演方式也是不咸不淡的,倒是真实而动人。
他俩的结局虽然很多人大概会觉得唏嘘(开什么玩笑我是被一把青虐过的人这些对我来说不算什么),我反而觉得点到为止很不错,和开篇的约旦戏以及第一部都能接的上。
杨惟愉在第二部开篇就是副院长,身世也拓展了(虽然我一开始就猜到了最后叫妈的剧情)就是最后董事长改选那个有点随意啊……话说看麻醉风暴其实是因为吴慷仁,他在第二部实在太惊艳了,感觉和第一部完全变了人,是所有人里面节奏感最好最压得住的人(虽然我后期一直在想他哪儿来的钱呢?
靠萧援助?
)叶建德和萧政勋的对手戏都太绝了,我一边看一边内心在为编剧鼓掌,你俩真的尴尬的刚刚好呢。
演朱院长的班铁翔在一把青里面是飞机修理师,当时把我哭惨了,他在里面演院长还不错,就是气场弱了些。
配角里面最出彩的还是吴次长,万大器稍微有点过火。
不知道写什么收尾好,总之还是推荐给喜欢现实主义题材的豆友们,医疗剧里面制作称得上用心且专业,是台剧中的值得一看。
新加入的记者朋友总是一脸迷之微笑自信,rap朋友一脸全世界我最屌,在座的都是垃圾。
從制度的問題還是推到高層個人哪怕是萬大器上邊還有人最終也只是人之過,萬大器還洗成迫不得已戴罪立功了,就離譜!第二部對蕭政勛的感情戲完全無愛,但他第二部好像一直在感情戲,這部吳慷仁突然變得會演戲而且一點都沒有原來的過火把握的度特別喜歡。
瑕不掩瑜四星半 zoe的女演员演技差就算了 李国毅至少演了十多年戏竟然还是那么流于表面真的很吃惊的… 很高兴看到吴慷仁真的一直一直一直在push自己进步 细节上的处理真的非常用心
吴慷仁的演技是绝的,从监狱出来,眼神里有对这个世界的陌生同时又有一种看穿了世事的透彻感,他恭敬,隐忍,平和,做事又一步到位,干净利落。这保险哥真厉害,出狱后的叶建德看着看着瘦诶。另外,萧政熏真的是大爱。
作为续篇,完全合格!期待3。。。
许玮甯跟谁处对象我都爱看
故事比第一部更复杂,而且也是把第一部的故事更细节展开了,每个人物变得更加立体,剧情推进也非常紧张有序。还是要感叹,黄健玮和吴慷仁演技太自然,太自成一派,一出现就自带气场。这次加入了李国毅,算是新生代中唯一让我觉得演技比较有看头的一位,非常适合熊崽这个角色,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更多热情和现实感,更惊喜的是孟耿如,这几年演技进步不小。故事后半部分一度让人很绝望,但是编剧还是给了人们希望。萧政勋的遗书,是这今年看过最美最感人的情书!!!
被萧政勋这种男人迷倒
冲着杨副和萧医师的爱情来的,吴慷仁很会演,为了角色做橡皮人👍。节奏没有第一季快,剧情太托
因为《一把青》和《我的自由年代》迷上的两位台剧墙头吴慷仁和李国毅竟然合作拍剧了!
bug太多,一颗星给吴慷仁,一颗星给许玮甯,一颗星给两封信。
我给两星的原因是好多处的陈述断档,好多处给我一种编剧在抓着头发大喊,哎呀我编不下去了快来救救我的感觉。整体故事推动的相当牵强很是便秘。真的我和豆友们对台剧的感受往往相距甚远。。。
還是第一季好看。第二季某對加進來的cp太討厭… 想快轉。 而且,蕭政勳怎麼可以死掉!!!! 最後表白一下護士長和娜娜好了
又臭又长
太拖沓了
比1节奏拖沓;结尾极仓促,强行结束;熊和zoe的演技撑不起人设,人设又不贴故事;萧的情书太美了。
其貌不扬的黄健玮用两封信,苏过了吴慷仁蓝正龙李国毅。
水
萧医师这个假男主,终于下线了。纵观这两季,用奇案的线索引入,虽然是把可看度提高了,但焦点被模糊掉,同时第二季的案子实在是没什么新鲜的,所以没有第一季好看
我觉得这个剧挺不错的,悬疑跟科班知识都不错,最起码没有挂羊头卖狗肉。我一个学医的看着比较舒服,挑出的毛病也不是很重点。剧情挺有意思的,挑战观看者的思维,我觉得就是用心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