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犯过的错,如何才能弥补?
一意孤行的走下去,即使得到全世界,终究还是犯错了啊!
结局或许不是一定的,但错误是不可抹杀的,想要当错误未曾发生过,只能是一厢情愿了。
曾经的三大剑客之一德基为了自己的野心,背叛了同伴,背负着罪恶,逐渐走向权力的巅峰。
德基的爱人,同是三大剑客之一的雪郎,在伤心绝望的同时,抚养自己和德基的女儿长大,而这个女孩的责任就是为另外一个三大剑客风天报仇,也就是杀死德基和雪郎。
雪郎做错了吗?
没有啊!
是德基犯错了,当第一个错误开始,就会出现第二个错误,然后错误就会不断的出现,已经成为宥白的德基想要证明自己没有做错,最终发现一切都已无法挽回,即使他权倾天下,曾经的爱人和他的女儿都不会原谅他的过错,唯有死亡才能使错误终结。
当一个人犯错,在不远的将来,另一个错误会找到他,使他成为错误的牺牲品,像是禅机故事,可现实中有很多同样的故事在发生。
当人们真正明白的时候,错误已经无法挽回!
是这样子的,剧情99%逻辑性都是行得通的,但最后的1%分明是把一个局外人从很惨弄到更惨,然后怎么样艰难弄死本来就作的要死的两个人的狗屁不通的故事。
但是我还是要给四星,动作美画面美,关键是金高银美,盖过了壮年时期的偶像全度妍。
顺便说下那些把金高银和周冬雨相提并论的人是磕了屎吗?
她们两完全就是反义词好吗?
不要以为有单眼皮平胸麻杆腿会耍性子就是美好吗?
《七月与安生》是几乎看不下去,无论剧情还是演技。
同类型电视电影《濑户内海》完全碾压,国产还是靠性格人物和争议话题吸引观影的阶段也太弱了吧。
1.故事主线就是:男主背叛并杀死了兄弟及其妻女,以求攀登高位;男主的女人觉得愧疚,为赎罪便生下了男主的女儿(即女主),培养她去杀了自己的父母(也就是男主及女人自己)。
请问: 女主杀了爹妈,复仇成功后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编剧这是脑子吃错药了吗,请一帮大牌演员来这么作?
2.影片的亮点:在于服化道及武打动作还不错,然并卵。
看这部片子是为了看下武侠题材的片子。
但这部片子真的是熬着看完的,与其说是剑的记忆不如说是吊威亚的记忆更恰当,全片从头开始一直到末尾全程吊威亚,飞来飞去太过虚假。
构筑在虚假的基础上的剧情本来就不真实不贴近生活,可问题是剧情更扯,完全违反人性。
与其拍这种虚头巴脑却又想重点讲感情剧情的烂片,不如真真实实的拍些贴近生活的感情片,生活篇等更来得贴近生活和人们的内心世界。
用中国的建筑,日本的内饰家具移门,又全程用上吊威亚正显示了韩国这种小国的心虚
今年很喜欢金高银,于是去搜了这部影片,然后看到李秉宪和全度妍都是实力演员,然后坚持看完感觉还不错,至少不要把这个当成武侠电影看还是不错了,韩国人擅长讲故事,韩剧编剧可以将无聊到俗的叙事将的生动有感染力,这部影片虽然打着武侠的幌子,画面有坡有点向《卧虎藏龙》致敬的意思,但韩国人显然不擅长武侠剧,所以武大部分有点尴尬,即使演员也很辛苦,估计全程在吊威压,看得出来打的很辛苦,但这不能作为原谅该剧扑街的理由。
回到该剧的剧情,个人觉得叙述的还是不错的,演员基本上也都尽力的演出了角色的感觉,李秉宪演技颜值都还在线,全度妍、金高银也都基本表现出了角色的设定,很多人觉得侠女杀了亲生父母,但个人认为这恰恰是淑郎希望她做的。
故事开始就说淑郎是三剑客中代表公正的存在,但在德基背叛风天的事件中,她因为爱背离了自己的,为德基杀死了风天,但她不能原谅自己和德基,所以将自己的女儿当成洪伊养,让她完成自己的梦想,成为正义和公正的化身,杀死自己和德基,最后她倒在德基怀里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洪伊,随后洪伊将剑刺向了她,洪伊在此理解了母亲,并传承了她的梦想,成为正义和公平的侠客。
德基的死是他对自己的救赎,虽然化身宥白成为宰相并成为实际的王,但他心底应该是觉得愧对风天的,并一直活在遗憾中,他扬言娶到公主后要杀死淑郎,感觉是他一直想抛弃过往和罪恶往前走,证明自己是对的,但心底里又知道自己错了且无法回头。
他开始以为洪伊是风天女儿时数次没有出手杀她,但看到剑伤后确认不是洪伊却可以毫不犹豫的出手,说明他对风天是愧疚的。
他对淑郎也是一直无法忘情,希望可以再次喝到她泡的茶,最后淑郎挡下他的剑,他满眼震惊和伤痛,一是应该知道了洪伊的身份,另一个应该是震惊自己亲手杀死爱的人,所以他选择了和淑郎一起死,成全淑郎一直想拉着他赴死赎罪的愿望,也成全自己的救赎。
即使他不死也将面临和女儿永生死敌的对立局面,所以他选择了自杀,这是他的归宿。
感觉整部剧的剧情虽然俗套,但还是完整的且逻辑合理清晰的,不要当成武侠电影来看的话,还不错,金高银在这里作为新人,表现还是不错的,前面无忧无虑的少女,后面知道身世后的痛苦,无法向淑郎出剑复仇的纠结,以及最后成为传承母亲理念的正义侠客,表现的很有层次,个人觉得不错!
《侠女 剑的记忆》是已经下了有段时间的电影了,和很多电影一样静静地待在电脑硬盘里。
今天拿出来完完整整地看了一遍,总觉得是少了点什么的好电影。
谈及侠,最先想到的总是金庸小说的那句名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觉得一位侠客,不做一点为国为民的大事,不弘扬一下侠义精神,就难以论之为侠。
说到侠,也无法忘了古龙小说中风流倜傥,潇洒不羁的游侠。
于是乎,侠的概念基本就圈定在要做大事,要行侠仗义,要与众不同,要特立独行,要心怀天下。
如此说来,能够称得上侠女的,也只能是本片中,早在德基背叛前的述郎了。
述郎爱德基,从头到尾不曾变过;述郎恨德基,从德基背叛起也未曾变过。
述郎对德基的爱使她保全了这个爱人的生命,述郎对德基的恨,却要让她去夺取这个爱人的生命。
此中最痛苦的,也就是这位叫做述郎的女人了——曾经的三大剑客之一,如今背负悔恨与仇怨的女人。
我这个《爱与恨》的题目,好像更是为了述郎写的一样。
爱,爱得痴,爱得奋不顾身;恨,恨得愁,恨得黯然销魂。
我在很多时候,写“恨”这个字,喜欢用其中的“遗憾”这个解释。
因为我觉得用“遗憾”来解释“恨”才更有悲情的美感。
这部电影中,述郎正是这种悲情美感的由来。
她仇恨德基吗?
恐怕不。
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是不存在仇恨的。
你只会遗憾,遗憾自己爱上的人变了模样,遗憾自己为了自私的爱而背弃了太多应该守护的东西,这其中,填塞的是无尽的悔恨。
可惜,悔恨的事情,往往是即使让你再次经历,你依然会那么去做。
我相信,如果让述郎再选择一次,她仍然会救德基。
可是她的悔恨逼迫着她,她心里那颗属于侠客的心让她痛苦万分。
她需要的是赎罪,最好的赎罪就是让她和德基死在洪伊手中。
可惜,洪伊死了,她的赎罪之路遇到了阻碍。
可怕的是,她想到了另外一种赎罪的方法,更彻底,更痛苦!
述荷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她一出生就变成了洪伊,一个背负着血海深仇的洪伊。
洪伊,她在了解一切之后,知道她必须变成洪伊,即便她原本的名字叫述荷,即便她本无仇可报,更不该报仇!
洪伊,她所了解的命运,就是解脱自己的父母。
也许她做的事救国救民,也许她以洪伊的身份报仇雪恨,但她背负的血和泪,让她做的一切只能是解脱。
就如她一曾躲开世事,想解脱自己。
而这一次,她解脱了她的父母。
她走在一条命运交付给她的路上,走得无奈,走得决绝。
宥白,曾经的德基,三大剑客之一。
一个守护正义的人,却成了最大的背叛者,背叛了所有挡在他前进脚步上的人。
他的心是挣扎的,挣扎在曾经的爱和当下的权利。
在面对爱人的时候,是他唯一存在柔情的时候,不管是对述郎还是述荷。
他的泪,只为这两人流。
而流泪的宥白,更多的是曾经的德基吧。
在面对洪伊的挑战前,他脱去了身上的铠甲,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铠甲太重了”。
是铠甲重,还是他挣扎着的心重?
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明白。
登上高丽皇位,是宥白最大的梦想,而在死前能握住述郎的手,应该是德基最大的梦想了吧。
剑,有记忆吗?
剑,当然没有记忆。
有记忆的是人。
爱和恨都在有记忆的人的心里。
可以这么说,画面挺美,特别各种轻功也凑合,人物演的更好,关键这个编剧我真心的无语了,如果只从编剧看,差到家了。
李秉宪和全度妍不用提,真心的演技不错,尽管全度妍演个神经病,关键 李秉宪太帅了,我真心的希望他成功篡位,他知道民间疾苦,从基层提拔各种官员,手下特别拥戴,他还知道皇帝不是生来就有了,没准跟赵匡胤似的,以后是一代明君。
我甚至都希望导演让他加台词,比如用大义,用救苦民众的大义去说服他师傅,他老婆,她女儿,把自己说成一个智者,一个忍辱负重的英雄人物。
为什么我会这么想,就是因为这个垃圾编剧,既然李秉宪是坏蛋,是叛徒,搞得老婆女儿非得弄死他,那可不可以把他编的坏点,编成无恶不作的,或者把那个傻冒皇帝编的好些,编的正常些,好好的一个民间传说,好好的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好好的女侠为了大义用自己姑娘搞死自己丈夫,让这个傻冒编剧各种臭显摆自己会的多,各种线索剧情穿插,比如那个年轻小伙,我一直以为有大用,结果就是个傻冒木头人。
我保证大部分男人看完都会痛恨女主角,因为她就跟反派似的,神经病坏了一个成功逆袭屌丝的伟大创举。
为什么说男人,因为从女人角度看,这娘俩太惨了,同情心会泛滥。
最后在吐槽一句,编剧能不能给姑娘编的性情阴暗点,比如是神经病。
要不然这个那么阳光的一个姑娘,莫名其妙的就想搞死她爹她妈,特别是她后面知道她父母了,干嘛还能神经变似的非得干死她爹。
垃圾编剧。
完全是个杂合体,揉进了很多元素。
先说电影,整体感觉很接近“英雄”“卧虎藏龙”,虽然剧情出入较大,但格局和动作设计很相似。
再说女主金高恩,有周冬雨的影子,但本剧走的是刚猛的路子,将来不可限量。
大学时,曾经在韩国艺术综合大学话剧院就读,休学。
她只参加过校内演出和学生电影,从未在电影和电视上露面。
原本连《银娇》选角一事都不知道的金高恩通过在电影界工作的学校前辈偶然认识了郑址宇导演,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和导演交谈并参加了试镜,最终获得了这个角色。
这是一个原本天真烂漫的少女因为母亲无限的愧疚而被迫杀了自己亲生父母的谜之故事[微笑]全度妍从头到尾就只有两个表情,面瘫和张嘴哭,李秉宪从头到尾也只有两个表情,面瘫和闭眼哭,金高银刚开始还有少女的天真和男孩子的调皮,到后来每隔二十分钟嚎啕大哭一次,也不是很懂编剧这一波三折整成这个鬼样子是想干什么[微笑]好好的三个优质演员就这么被毁了[微笑]尤其心疼我金女神,就这样演技还是那么赞🙈女主角述郎(这怎么就不是一个男生的名字!
)和男主角德基还有一个风天是当时最厉害的三个剑客,一心想要通过江湖力量与残暴的朝廷抗衡,解救处于水深火热的百姓。
然而就在最后关头,德基叛变,述郎为保护爱人杀了风天,德基为了彰显自己的忠诚杀了风天的妻子并重伤风天的女儿洪伊。
述郎因为内心无限的愧疚和自责,本欲抚养洪伊成人之后,让洪伊习得剑术来杀德基和自己(怎么想的啊[微笑])不料洪伊没能活下来,于是她把自己与德基的女儿变成了洪伊,代替死去的洪伊完成一开始的使命(脑子怎么长得!
让自己的女儿去杀自己的父母!
)来弥补内心的愧疚,洗刷罪恶。
最开始被欲望驱使的德基一步步站上的权利的顶峰,洪伊也知道自己的身世,然而还是坚持去完成母亲的愿望(有人说是因为如果不这样做洪伊不知道自己将来的方向是什么,呵呵哒[微笑])然后三个人死了俩,然后没了。
不知道电影是想歌颂述郎这种为了义不顾一切的牺牲精神,还是说想要展现欲望的可怕,又或者说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编剧的愚蠢和过度理想惹的祸[微笑]我觉得是最后一种。
这是正常人的逻辑吗!
母亲让女儿杀父母!
女儿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后还是义无反顾选择杀父母!
之前那么热衷于权力的人最后一瞬间突然就又因为年少时候的爱与恨选择了死亡!
笑脸笑脸笑脸对不起我不懂🙄但是!
画面真的很美!
分分钟可以拿来当屏保!
然而剧情和思想是硬伤,和最近的《大鱼海棠》一样,看到泡菜国也有存在用力过头和用力不均的导演编剧,心里长吁了一口气。
两位导演都切实展现了本国的传统特色,然而剧情和思想真的惨不忍睹。
希望我们的编剧导演首先想好怎么去讲好一个故事,然后再去考虑其他,我们的差距不是一部《侠女》就可以忽略的。
另外中间那部分描写水沸腾的地方倒是很有趣。
最后,还剩两部金女神的电影要补,爱你么么哒,希望以后有更好的作品。
一个怎样的故事,才配得上一把伟大的剑?
朴兴植的电影给我们展现了高丽时代那个乱世里的剑影,和剑影里爱与罪的记忆。
那是“一个到处是茶叶、暴乱、刀和剑的世界。
”第九代的剑客大师栽培出了三名伟大的剑客:潘春、德基和苏让。
他们的剑为苍生而战。
“他们可以像一家人一样地战斗至死”。
德基和苏让是恋人。
两人的剑在锋镝交飞和生死须臾间都配合得默契自如。
在一次反叛中,潘春抓住了皇太子。
他打算将太子作为人质,迫使皇帝作出以利苍生的承诺。
当他们带着人质进入城堡与皇帝谈判时,德基背叛了他们,他释放了皇太子。
他说,“我们三个人可以做更伟大的事情。
”潘春说,“还有什么事情比为苍生而战更重要呢?
”因为德基的背叛,那天死了很多人,包括潘春的妻女。
德基开始做他的“更伟大的情事”,在权力之路上攀爬。
他冷酷无情,他忍辱负重,“他从不失败”,他挫败了所有针对他的图谋,包括一次又一次的行刺。
他掌握了高丽最精锐的军队,包括皇家禁卫军。
他设计了宏伟壮丽的幕府,他将在那里与公主成亲。
他是皇帝的主人,皇帝是他的傀儡。
他将君临天下。
一把出类拔萃的剑,很难不诱使人去追逐那最高的权力。
无论那权力是九五之尊的权势,或是一统江湖的地位,还是天下第一的声名。
根据艾斯勒的考察,剑的传说代表了一种统治的关系(圣杯则代表了一种伙伴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名剑传说,大多跟权力、谋杀或复仇的主题联系在一起。
一个像德基那样的人更难摆脱这种诱惑。
他背叛的契机,是他看守被囚的皇太子时悟到的人生道理,就像李斯比较官仓与垃圾堆里的老鼠而悟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身陷囹圄饥饿难耐的皇太子宁可用一个馒头去交换一次洗澡的机会——某种意义上,这还算是一个把尊严看得比饥饿更重要的人。
看着皇太子在溪水中洗澡的样子,德基领悟到,脱了衣服,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不去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呢?
就像很多人那样,一想到所有的人最终都难免一死,那么高尚与卑鄙有什么区别呢?
他穿上了皇太子脱下的袍服。
一种价值的虚无感,消解了他曾经的理想。
中国古代的传奇似乎相信,名剑若粘染俗物,便会丧失神奇的威力。
其实不然。
无论是铸剑还是击剑,一把伟大的剑,一定得有它的主人赋予它伟大的灵魂。
如若丧失了灵魂,它的锋利本身就意味着邪恶。
就像《大菩萨岭》里主人公手上那坠入魔道滥杀无辜的剑。
德基的剑上,只闪耀权力的寒光。
那苏让的剑呢?
“这是苏让的剑,一把伟大的剑。
”她在首次把剑交给洪懿时说。
但她告诉洪懿,“苏让的剑在为邪恶而战。
”背叛三剑客理想的是德基,但在潘春背后刺中致命一剑的却是苏让。
她爱德基,因为爱,“我只知道一件事情,不管是什么,你做的都是对的。
”她那一剑,是出于爱。
她会烹制无与伦比的茶。
她说,“新出的茶,没什么味,折绉多了茶才清香。
”这更像是在说爱的清涩与成熟。
电影里,醇厚清和的茶香代表了爱。
烹茶的那一节,拍得就像是一首爱的奏鸣曲。
“等一等,没到时候,水还没开。
听着沸水冒泡的声音,就像下雨的声音,然后,像是车轮转动的声音,像地震的声音,像是万马奔腾的声音,然后声音变小了,像很小的风声,很快连风的声音也没了。
当什么声音都听不见的时候,——好了,就现在,水开了。
”她相信,“最好的东西是不知不觉自己来的”,当她回首嫣然一笑,补充说,“慢慢的……”她在说茶香,也是在说对德基的爱。
苏让那语若喃喃的烹茶之道,令人动容。
茶的世界,安娴而美好,就像苏让的声音。
那声音回响在德基的回忆里,却没有唤醒他的爱。
最后,他发现,自己再也不能饮茶了。
实际上,是他再也不能爱了。
权力欲窒息了他爱的能力。
苏让出于爱而刺出的那一剑,也铸就了她的罪孽,爱的罪孽。
她说,潘春直到死,看她的眼神,都是信任的。
她要把潘春的女儿培养成一名剑客,长大后去杀死那害了她父母的仇人。
洪懿从小就以为自己是苏让的女儿。
直到有一天,她暴露了自己的剑法,苏让告诉她,她是潘春的女儿,而她本人,以及早上遇到的俞将军即曾经的德基,正是杀死潘春的两个仇人。
苏让把自己的剑给了洪懿,让她走。
“下一次见面的时候,我们中的一个,必定得死。
”以洪懿的剑艺和江湖阅历,根本不是德基的对手。
莽撞的行动,差点丢了性命。
剑客大师救了她,治好了她的伤,并调教她的剑艺。
大师居住的小屋隐在山崖之上一块巨石的后面,很像我钟爱的宋画《松风高卧图》里的画境。
那画总让我想起曾经去过的一处山谷。
站在那山谷,我曾感叹,这真是练剑的好地方。
超绝人寰之境,合当是这样的地方。
单是那画境就让我编了一个关于剑的故事,编了整整一个冬天。
洪懿剑艺精进。
大师却将她领到了一处青塚前,告诉她,她根本不是潘春的女儿洪懿,青塚中埋的才是洪懿。
她是德基和苏让的女儿苏熙。
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孩子,对自己的身份,经历了两次颠覆性的震荡。
与其说,她要确认自己的身份,不如说,她要确认自己手中剑的意义。
她的剑,将为何而战?
知道了真相的她,还是拿起了潘春的剑。
那是为苍生而战的剑,闪着剑客理想性剑光的剑。
她要去杀的人,是她的生身父母,又是她的杀父仇人。
电影里很多画面都拍得非常优美,几场激烈的打斗,或置于白花遍地的原野上,或置于秋风猎猎的芦苇中。
这种背景衬出了剑姿的优雅与飘逸。
最后雪景里的那一战,尤其拍得精彩绝伦。
白与黑,明与暗,动与静,远景与近景,虚影与实相,组合成一幕幕优美的画面。
雪地上的闪展腾挪,舒缓如水墨大写意;而暗影里的剑光交错,却又惊心动魄。
利器砍斫刺削所发出的凌厉的声音,烘托出生死悬于一线的紧张感,而近景灯光下的雪花,却只悠然地飘落。
导演拍出了一种叠影感,这种叠影感,又符合这一战本身所叠合的意义:恨与爱,爱与罪,罪与罚……最终了断于那决定性的一剑。
对于苏让,那一剑,成全了她的爱,也消弥了她的罪孽。
她爱他吗?
她爱!
因为爱,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她才会在潘春背后刺出致命的一剑。
她的爱,铸就了她的罪。
她恨他吗?
她恨!
她恨眼前的这个利欲熏心的德基杀死了曾经的那个笑容灿烂的德基。
为此她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了替潘春报杀父之仇的剑客。
迎候这一剑,是她后半生惟一的期盼。
她的罪,造就了她的罚。
两人倒在雪地上,用最后的力气,牵住了手。
血流在了一起。
雪光与血光中,剑光与剑气里,那剑,记起了什么?
忆起了什么?
覺得沒有評價說的那麼爛,不去管翻拍,我覺得演員演的蠻好的畫面也很好看,主要是編劇寫這麼個故事實在有點⋯莫名其妙
看hgr拍武侠真的好奇怪....画面倒是不错,但是打戏真的不行,一个劲的慢镜头,威亚飞来飞去。以及莫名其妙的转场,奇怪的剧情衔接。
武设,画面很好,剧情太狗血。
李秉宪和全度妍合作的‘记忆中的风琴’太经典,15年后再次合作太令人期待。如果不是两人的演技,恐怕难以支撑只有摄影美术尚可圈可点的一部电影。全女神已老却气质鼎盛,帅哥涉嫌婚外丑闻但眼里的光彩不减当年,所谓天生戏子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最后全黑暗中打斗的拍摄实属先河
画面唯美到无可挑剔,演员的表演细腻动人,只是剧情缺少了内核,太过于单调的剧本使得影片的看点略显不足,很多片段有过度煽情的嫌疑,而少有的惊人之处在于,金高银的演技完全不输全度贤,算是观影中的意外之喜。
天呐全度妍家庭主妇的发型真的不像侠客,母女俩=闫妮+周冬雨强烈赞同,剧情好离奇
狗血家庭伦理片裹着复仇武侠的外衣,一个想要赎罪的女人把自己和前任的亲生女儿当成仇人的孩子抚养成人并传授她武功,最后让她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父母。背负着莫须有的仇恨长大和蒙上弑父母的心理阴影对孩子本人真的公平吗?算了,电影本来也没有什么伦理道德可以谈,恕我不懂艺术,但这片还是别碰瓷卧虎藏龙了。
上海电影节看的,韩国人拍古装满屏小家子气,为女主加一星
武术指导太狗屎了,只会慢镜头,剑非剑,刀非刀,抄都没抄会,剧情也狗屁,非要安排杀父弑母的情节,这个妈真的有毛病,饼叔的演技依然稳定发挥,安排一个野心家突然变成恋爱脑,篡位都成功了然后就殉情了,有病啊
棒子玩剑真的不行,玩贱倒是一流,武侠片差了中国几十年
标准的国产武侠商业片。
编剧厉害,这么垃圾的故事也能编出来,佩服
行为模式理解不能
因为演员、道具、镜头、配乐…电影表现出的强大共情能力,五体投地。
镜头很美,可剧情真是无力吐槽,她那个妈妈真是.......
韩国电影也能空洞无趣到这种地步
三剑客为了民众大闹官府结果其中一个叛变,一位被杀,剩下的2位本来是情侣却也分开了,叛变的那位当官 喜好权位,女剑客把自己女儿培养让她为被杀的剑客报仇,虐啊。最后女儿把男女剑客都KO了,他们是她的亲生父母。PS那狗皇帝开心了。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
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真没看下去 老套 无聊 浓浓的模仿痕迹
拧巴的一家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