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点17分,启程巴黎
The 15:17 to Paris,15:17 巴黎列车(台),15时17分,启程巴黎,15:17开往巴黎,15点17分到巴黎,列车危情,巴黎列车剿恐记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主演:斯宾塞·斯通,安东尼·萨德勒,亚历克·斯卡拉托斯,朱迪·格雷尔,珍娜·费舍,贾里尔·怀特,托马斯·列农,托尼·海尔,P·J·伯恩,布莱斯·吉扎尔,斯蒂芬·考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法语,阿拉伯语,德语,荷兰语年份:2018
简介:影片源自真实事件,讲述2015年8月一列从阿姆斯特丹开往巴黎的高速列车上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三位美国士兵挺身而出将歹徒制服的故事,电影将根据三位当事人的回忆录改编。详细 >
三位英雄一位东木,每位半颗星。都是感情分。
……???
这个片子的时长应该是8个小时。现在的剪辑太短了,20多个故事线呢,根本说不清楚。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变着法气人。去东京飞机上看的,一愣一愣的看的我。克林特有病吧,信教了吧。浪费时间。不爱了!
阅
过路英雄!向英雄致敬!
搞不懂你们为啥不喜欢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部电影由所有当事人亲自出演。这个难度是相当大的,而且,也很冒险。虽然评分很低,但是我却没有一点儿走神的看完了这部电影,而且被感动到。谢谢老爷子!
挺喜欢这片的两点尝试。第一,去英雄化;冗长的闲笔把三个主角打造得毫无魅力,他们就是身边的普通人;第二,无趣的闲笔将三人尤其是斯宾塞的英雄主义,做出了冥冥之中的一种宿命般的必然效果。如果斯宾塞没有参军,如果没有在威尼斯遇见美女临时起意去巴黎,如果AK没卡壳,这都将是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成长史+欧洲游记+真实事件,太美国主旋律了。想当初知道要拍电影可激动,结果。。。
并不难看。故事主题是凡人如何成为英雄,从创作语汇就是如何在日常性中提取电影性;但片子很快就在成为英雄(走向电影性)和日常真实性呈现这两大诉求中分裂,最后,仅剩下缺乏电影性的旅游素材,和略显业余的英雄时刻。片尾愚蠢的纪录片和电影拼贴显示了这种导演思路上混乱。
贵在真实,重在平凡~
乏味的前戏臭又长,高潮短又低。让刚醒的我看睡着,剧情平淡无奇,归类成纪录片算了
@balmes 像个烂纪录片导演拍的。关键事件现场10分钟草草了事,莫名其妙的成长故事和冗长无趣的欧洲游记谁要看啊?!而原型人物毕竟演技业余,在刻意做作的剧情设计里大半时间都很尴尬,明明该是东木很擅长的题材这次完全舍本逐末了。
Skarlatos,Sadler和Stone的事迹真是太英雄了,但是改变不了这件事根本不够足够的素材和可挖掘的东西,不可能构成一个电影的事实...不过请三位凡人出演自己还是很好的想法,虽然演得...语气都是平的...
我也想当英雄
让英雄人物本人来出演自己,已经很有魄力了,再加上全片极具生活化的甚至可以说是类似家庭DV的内容,东木这次仿佛有了点阿巴斯的意味。对于这种“平凡英雄”,避免刻意的戏剧化描写,实际上正是最恰当的拍法
东木老爷子咋拍成这样呀 不过想说罗马威尼斯那些景点的镜头 全部都去过 literally every single one of them 还有火车都是一样的 巴黎火车站也是 我真的很喜欢意大利 明年有机会还要去
与其说是一部动作电影,不如说是一部教育片,让美国欧洲全世界的家长们都看看捣蛋鬼是怎么成长的,英雄是怎么养成的!!
记世界警察的一次执法经历,开心的是又能看到东木老爷子的片子。
在危难时刻唤醒心中的勇气,所有人都可以成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