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三集,第一集的小设计还挺有意思,女高中生的房间不是正方形,打破常规思维到还算可以。
就是这张太强行拿手机出来摄影就怪的离谱,刚经历了东京所有人瞬间消失,还能用刚拿到的手机录像消遣,过于强行突兀。
但是后面的解密倒很爽快干脆,如果能维持第一集的水准倒不愧为优秀的佳作。
可惜它没有,从第二集开始崩坏,五十分钟的长集。
这个张太和紫吹实在是要好好说道说道,紫吹你和这三人一组,你想拉拢其中一个的话。
男主展现出来智力了,苅部展现出来体力了。
而这个张太腿窝囊废一个,看到女高中生死了就在那干呕,自己跑得慢还被火被伤了腿。
这紫吹不是瘾犯了真没必要勾引他。
再说说张太,那段邪教剧情我是真没看出来有什么用,硬拖节奏,嘴里神神叨叨的说那些话,一点用都没有,也没有丰富人物性格,也没啥后续作用。
就为了展现他精神崩溃了?
还有这集的游戏设定也有问题,躲猫猫,直接枪战了是吧。
没有啥需要智力的地方,就硬找,我看到那个鬼离那么远开枪都知道那个房间必是阵地了,还有躲在门后拿着冲锋枪,在房间这么小的房间里还能射空实在太说不过去了。
而且,两个鬼在阵地门口的话是一定能守住的。
这集游戏设定没啥智力就硬打,以血腥暴力为卖点和日剧风格真的不兼容。
第三集是我认为最最拉胯的一集。
就硬煽情。
日剧或者日漫的爽点在于游戏本身设计的精妙。
结果好家伙,狼与羊这游戏上来就直接告诉你,只有一个人能活。
就在我以为男主拿到狼之后会有什么操作的时候,他在那硬拆项圈?
离谱。
压根就不是玩游戏,而是强行剧情杀伙伴,掐着你的脖子让你哭。
还有这个张太呀,我实在是恶心。
变态猥琐男加神神叨叨,邪教信徒。
居然还他么是正面人物。
你睡了人家妹子,你不帮她也就算了,人家也不欠你什么的吧。
你自己想死,你非要拦着人家求生?
紫吹凭什么为了你们的兄弟情献祭呀。
你一直压着人家,一点碧莲都不要了,然后最后要死了还相视一笑,抱在一起。
这什么脑子能想出来这种剧情呀,这关压根没有存在必要,剧情杀的毫无逻辑,人物没塑造起来就死了,强行靠回忆催泪实在是low。
你们两个莫名其妙的爱的供养实在给我人看麻了。
张太这个东西实在太ex了,苅部没来你怀疑人家走了,人来了你又生气。
一直搞得像是和紫吹一头似的,后来又反水。
就这种玩意死了我能有什么感觉?
苅部泡人家酒店老板的马子,属于第三者插足,最后死的时候盯着戒指看,我能有什么感觉?
我只觉得小丑死了都活该好吧。
最后山崎贤人声嘶力竭的鬼叫着,第三集就结束了。
拉胯中的拉胯,这种题材应该是最拉胯的一集了。
完全没有设计游戏,一点不像是日式风格的剧情,拖沓的我昏昏欲睡。
我压根不在乎你什么游戏了,你直接给我看山崎贤人和Tao的脸就行了。
网飞的电影级制作还是不错的,可惜没有用在刀刃上。
《弥留之国的爱丽丝》——第一季,好像是什么低智暴力狂的狂欢,反转没什么内涵,益智游戏没什么内涵,都是很轻易就能看出来答案的那种,或者仅仅只是一层反转,不是生门,因为不要看表现,只有表明“死亡”字眼的才是生门,但是有没有想过一点,因为大家早就知道了这些套路,所以为什么死门不是用来蛊惑人的陷阱呢?
死门才是生门的设定已经太常见了,所以大家就会想,死门不一定是真正的生门吧,说不准生门才是真正的生门。
一切信息都得来太容易了,主角有太多光环了,一会儿这个人给你提供点信息,一会儿这个人给你提供点信息,就没多少是主角自己搞出来的,他所能搞出来就是待在一个地方然后被人救,之后坐在哪里思考出来大家一起生存下去的方式。
海滨这个信息也太有问题了吧,你随便在一个陌生人身上找到了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带来的传呼机,里面传出了一声要你去海滨的消息,你就这么相信了?
还把他当成绝对的目标,还有你主角,相信你基友说的一定没错,也要去找海滨,咱们哪怕查证查证呢。
还有这个海滨的存在,就妥妥的意淫,什么第一条一定要穿泳衣,什么恶臭男凝社会。
武斗派和理想派的俩领导人绝对不是敌对关系这一点好像也挺好猜,就没啥悬念。
找女巫这一点,既然不用花多长时间找个指纹的事情就行了,你们就非得把全部人都给杀了,行,是武斗派领导者认为这些人把他的好朋友带坏了,所以要全部人都陪葬,幼稚不幼稚啊,咱们哪怕是再多想想这些人也是无辜的呢,那些规则也是你朋友定的啊。
还有什么红外线的出现,冲天激光,就没人想一想这些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期还有那么多摄像头,也没人想想要不要找一下摄像头,说不准能窥探到真相呢。
但是没有一个人这样做,即便有能力好好活下去的人也不这样做,就搁那自相残杀,沉浸在这个暴力世界当中无法自拔。
还有最后貌似说明这是人为控制的,我真的很好奇你一夕之间怎么就把所有日本人都给搞不见了,然后进入游戏人的时间还不一样,唯一的想法只能是这里不是现实世界,仅仅只是现实世界的投影,仅仅只是沉睡中的意识世界,或者类似于数字生命那样的存在,要不然这通天的激光,还有无处不在但却没有一个人发现的摄像头,还有诸如此类各种bug是真的没法圆。
还有就是,这些人还没让人讨喜呢,就搁着回忆杀,一个不讨喜的人物来再多回忆杀,然后给你说教一番即便世界很糟糕也要回去直面自己的人生,真的很影响观感,只会让你感觉好水啊好水啊,为什么还不结束啊,这才仅仅只是八集而已,当时这部剧是怎么火得啊,只能说也许是设定,也许是营销。
很多游戏当中也有不少这样的设定,但是要玩好其实挺困难的,玩不好就只会感觉你们在过家家吗?
赶紧洗洗睡吧。
哦还有还有,男主你圣母心泛滥没有问题,就像是《鱿鱼游戏》主角似的没有问题,但是你能不能别拿别人的水杯来泛滥圣母心,哪怕你问一句呢,就是说长了张嘴问一句你的水可不可以给别人喝,可不可以给别人用你的杯子就这么困难吗?
虽然可能是个很小的细节,但是也确实很影响观感。
喝《鱿鱼游戏》一对比的话,其实即便游戏弱智一点也没问题,但是你得有那种价值感啊,人家联系了小时候的游戏,让人稍微有点代入感,完不成这么小小一个但是确实有难度的游戏的话就会死。
但是这里面,那个开灯问题也没多困难吧,很常见的益智问题,灯泡久了会发烫,也不算多困难啊。
然后就成为了主角莫名其妙进入干部团的测试,成功了我们海滨就会让你进入干部团,主角他做啥了啊,这光环也太强烈了点。
之后来到地铁站,主角不过是捡到了尸体旁边的手机,然后知道了这个地点,然后就被白毛认可,啊不愧是我看中的人物呢,主角他做啥了啊?
主角光环、主角滤镜别太强烈啊。
还有最开始的三人团,主角不敢死可以理解,队友两人的牺牲也可以理解,但不能理解的是你主角难道不知道这些事情,朋友也是,潜意识里面不将自己与另一个伙伴的命当命,我心想人家社畜也没做错什么,你们就合该被牺牲,并且这种牺牲色彩也太没必要了点,好像全部的事件都是为了主角的成长而出现,真的让人感受不到一些内在的事情。
这玩意在影视剧当中就个设定还有点意思,毕竟虽然游戏与小说很多这种设定,但是影视剧当中确实比较少见,但是其他的真的一无是处,就算设定不错但自己好像也没玩明白,看个乐呵都觉得好像也没那么乐呵;
记录一下第一集三个人在涩谷路口引发交通事故以后,一个正式展开整部剧的长镜头,这个长镜头在厕所内外有大量空间转换,和《谜一般的双眼》那个经典长镜头很是相似。
镜头开始是用斯坦尼康在室外倒退跟拍有栖三人,随后跟进JR站内,非常顺畅地从室外光转进室内光。
接着继续跟拍有栖进厕所,空间和光源再变化,考虑到主角三人马上就会挤进小包间,所以此时厕所有些过曝也问题不大。
轻微过曝随后三人挤进小包间,在有栖头上有一个光源来配合三人站位,光线恰到好处。
由于使用广角镜头的缘故,虽然空间狭小,看上去却很宽敞。
同时如果摄影师体力不足需要更换,这里也是一个很好的换接点。
有栖脸部阴影,张太额头高光然后是熄灯,镜头跟着有栖出来,走位之后张太和苣屋也跟了出来。
注意这个调度非常有意思,镜头刻意从有栖背后运动到有栖身前倒退跟拍,充分利用三个人由于背光而形成的剪影来配合剧情增加悬念。
厕所内背光剪影回到JR站内,自然光,曝光正常,然后继续走位。
这里也有一个换接点,不过应该不需要换接。
随后通过调度再次让镜头移动到三人后方,第二次形成大背光来强调空间转换,镜头跟随出站时,有一种好戏开场的仪式感。
好戏开场最后跟拍三人出站,从斯坦尼康换到大摇臂,镜头缓缓升起,一个赛尔乔莱昂内式俯拍全景镜头,预示着开场序列结束,全剧正式开始。
长镜头结束
被推荐了好多次,都因为名字没看下去,这部作品的翻译还真是失败啊。
话说回来,这部作品四五集看下来,感觉失望比较多一点吧,明明印象中它好评度满满,大有“这是部神作”的意思,但事实是它的bug多到有点莫名其妙,甚至还没国内端脑的网剧版带给我的畅快多比如第一集生门死门,为什么没有任何人有尝试丢东西进门里试探一下的意思,都是脑袋先往里面探。
在这种情况下,编剧居然还设置游戏开始前,女配丢了张太工作证,来证明外面有激光的情节,这不就是更加引导观众在意这个BUG吗?
还有这群人参加比赛,游戏明明就没有扫描身上物品的机制,居然都没人起过利用城市物资的念头(听说后面也只有反派带枪?
),没人想过要带上基本生存、治疗、搏斗的物资,都特么是两手空空轻装上阵,我看着第三个游戏男女主走进会场,都觉得浑身毫无安全感可言。
如果这是中国的无限流,我不信会有人两手空空走进去,越是害怕,越不可能这个样子轻装上阵好吗?
穿高跟鞋参加游戏的都有了,就离谱而且我第二集看女配他们在超市挑东西,还以为大家都准备好工具了呢,真就离谱,为什么总有这种bug与势必会引导大家关注bug的情节?
话说回来,前几集给人的感觉,这些幸存者(他们自己认知上的)真的就是相逢全靠缘,理所当然地平时活在毫无人声的世界里,收到通知了能够徒步抵达同一地方,碰了面却没有任何交流的欲望像男主这样一开始还和同伴在一起的应该是少数吧,绝大多数人就好像被丢进了一个空荡荡的世界,四周没有任何人类,这群人一个人独处不会疯掉吗?
为什么不会在有机会见面时(话说既然每次都能有一批玩家抵达同一会场,那么这群人应该彼此住的也不远啊)疯狂抱团取暖,一起交换游戏情报,缓解心理压力,共同探索真相,朝着离开这个鬼地方前进,或者起码生活上彼此分工有个照应,反而老玩家都冷漠地拿着手机不说话,根本没有半点寻求生路的欲望可明明他们在游戏里也都努力想要活下去了,活下去的欲望那么强烈,明明大部分都是会害怕的普通人,一遇到困难,压根没有那么强悍的实力,明明是共同遇难的同胞,是这个见鬼的地方唯一能说话的对象,明明是接下来极有可能需要团结作战的玩家,偏偏个个都勇到仿佛想要单打独斗,完全不考虑分工停留在休息日时,好像大家都无事可做似的,完全不像个群体性生物,女主还是随随便便捡到了男主,这才有了游戏外的交集,到了游戏前,这群人也没有好歹找同病相怜的人聊两句缓解紧张、谈谈自己的人生、互相交代一下遗言的想法编剧实在懒得为他们制造一点点的合理性,这些人就跟工具人一样,只在游戏剧情需要时,才会说话,完全就是为了死而死,既不害怕,但到了该害怕的桥段,又突然害怕整个剧情看下来,给我的体验就像是在等待着线索降临,等待着剧情推进,根本没有那种机智之下的主动性,包括男主的脑子在内,都是为了破解游戏而存在着,游戏之外,什么也没有,前面所有违和的bug都在拉低他的人设而且男主真的,即便是在破局的环节有那么点体现其机智的戏份……也让人感觉不出来他有多擅长游戏,都是靠配角嘴上强调的,这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最弱的一个无限流男主了,哪怕是那种搞笑类的无限流,主角怂到靠着什么奇葩方式取胜,都好歹有自己的小聪明看了一下讨论剧情的观众,有些总是用原作来给电视剧找补,但电视剧版也是一部完整的作品啊,这又不是粉丝专供向作品,该交代的东西,总该好好交代的,这是创作、叙事最基本的吧?
之前看好几部片子也是的,没人考虑普通观众的信息接收了吗?
这剧的BUG硬伤确实太显而易见,影响观感了吧,悬疑剧有bug是正常的,但一部八分的悬疑剧,这么影响逻辑的bug比比皆是,且因为前情的安排,导致它们都极其容易被观众注意到,这就有点离谱了。
当然,这部剧也是有优点的,就像种田剧一样,这类题材在影视圈里都很少涉足,堪称稀有要素,矮子里面拔将军,且看且珍惜吧。
这部剧也确实质感不错,整个制作都很上得了台面,堪比电影,很多镜头的拍摄真的有让我惊艳,相较之下,其他幸存的无限流电视剧,在拍摄质感上多半就显得比较廉价了,比如欺诈游戏的死亡打光……当然人家剧情上炸裂多了而且土屋太凤给我好大一个惊喜,完全没认出她来,明明她在P与JK里,拍摄的海报都堪称女装大佬了,这里却还蛮好看的,拜托以后还是按照这个造型发展吧,那么灾难的印象还是不要有第二次了
过于少年漫画,空有转折而毫无值得细细思考的详尽设定。
原作中二就算了,改编成真人还直接沿袭基础设定的话就完全没法看了。
每个游戏从基础逻辑上都说不通,这个文章就说明得很好,我就不再多废话了。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051713/单是为什么会有这个游戏就完全说不通,《大逃杀》是反应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无望和社会的残酷,胜者能活下来就是个很强的动力了。
《鱿鱼游戏》则是规则明确,能赢就能解决自己的烦恼,能咸鱼翻身,直接财务自由;背后也是反应韩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和西方常见的光照会阴谋论,而这些“游戏”也是对顶层的“天龙人”们是有娱乐价值和商业价值的。
但《弥留之国的爱丽丝》什么都没有,主办方只是把玩家当柴火烧,不断地拉新人加入,再不断地杀掉他们。
而且游戏胜利也是毫无意义,只是苟延残喘而已。
哪怕是主神空间都比这好玩,起码人家是有明确规则和奖励的,而《弥留之国的爱丽丝》就是玩了个寂寞。
在这种绝对绝望的环境下,人类是极为脆弱的,精神也会快速崩溃。
根本不可能像主角团这样,活都活不下去还能天天惦记着旧世界的道德观。
一开始饼画得太大,直接全世界消失。
如果幕后黑手是神或者外星人的话还好说,但目前的走向就是不断试图强行把一开始画得过大的饼圆回来,如果幕后黑手只是人类的话,直接腾出东京都首都圈这种世界级的核心地区就为了搞大逃杀是图啥?
也不可能像《鱿鱼游戏》那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吧,毕竟再高不可能高过东京的价值,更何况还有东京之外的世界了。
总之就是方方面面都说不通。
多少人是《鱿鱼游戏》过来的?
我是先一晚上看完了鱿鱼,然后很多人说这部更好,于是慕名而来的。
同是网飞出品,同是大逃杀题材,鱿鱼牺牲了精巧的游戏设置降低了观剧的门槛,而将更多功夫花费在塑造人物上,而且从整体的背景设定上,鱿鱼更具有现实感。
不得不承认,爱丽丝的宏大故事背景,精巧且秀智商的游戏设置,精彩的打斗场面,泳装派对上年轻的肉体,都给人强烈的感官刺激,制作不可谓不用心。
与它相比,鱿鱼只要简单的置景和绿幕就行了,服装也可以批量制作。
我觉得,鱿鱼最大的长处是用鲜活的人物让你共情了这群被逼到穷途末路的人最后的困兽之斗。
而观众的入戏恰恰是鱿鱼胜过爱丽丝的地方。
爱丽丝中的诸多人物在关键时刻竟强行战胜生存本能。
男主的两个朋友等于将生的机会让给了男主,最后那个乌托邦社会,所有人都甘心臣服于拥有卡牌数最多的统治者,这么重要的东西竟然没有人去偷,去抢?
男主虽然有一些智商展示,可是后期输出全靠嘴炮,居然有很多人被他洗脑,结局设计游戏的女孩竟然为了说出真相宁可死也要自爆身份。
男主活下来不是因为他有多强,而是别人都愿意把命让给他,明明可以一枪崩了的事儿,就是不杀他,简直是假的不能再假。
正因为如此,即便有诸多优点,我看的时候也是全程冷漠脸,用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才看完,完全没有看鱿鱼的欲罢不能。
我宁可看到角色丑陋的狗咬狗,也不能接受这种虚假的、没有理由的崇高。
然而科幻奇幻魔幻各种幻最重要的是虚假背景和故事设定下人物的真实。
包括人物个性真实和选择的真实。
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相较于鱿鱼,爱丽丝更加深刻,但实话实说,我更爱鱿鱼。
萝卜白菜更有所爱,谁也并不比谁高级。
有一说一,鱿鱼对我来说就像一根甘蔗,汁水实在甘甜,可嚼一嚼就剩下渣子了,没什么回味的空间。
至于爱丽丝,的确可以硬拗一些人生的虚无,边缘人群不被主流社会接纳等一些看似高深的大道理,可我也不会第二次了。
鱿鱼的爆火,说明它的确有它的长处。
不喜欢、不追随大众的选择没毛病,但可以想一想,群众为什么做如此选择。
不讨论鱿鱼的游戏抄没抄,我不关心。
不杠,杠就是你对。
日本人对于“智力游戏”一直有着异样的执念,且不论亚洲推理文学几乎被日本推理文学占去半壁江山,就是历年被王道制霸的日本漫画界,令人耳目一新的智斗漫画依旧层出不穷,且涉猎的范围甚广,随意列举几例,就有大名鼎鼎的《欺诈游戏》、棋牌题材的《逆境无赖开司》(国内被改编成《动物世界》,李易峰主演)、棒球题材的《超智游戏》。
珠玉在前,《弥留之国的爱丽丝》(看过原著)实在显得非常呆笨可笑——游戏设计毫无精巧可言,角色刻画高度面谱化,连世界观的设计都充满了陈腐味道,当真是乏善可陈,难怪原本只能通过月刊连载,到了中期才顺利转为了周刊。
实在是因为太不出色。
要说《弥留之国的爱丽丝》有什么亮点,那大抵就是足够黑暗血腥,能够给观众提供一种简单有力,不需要大脑就能轻易消化的强力视觉刺激。
这个亮点在Netflix的资金加持下,不但能够更有效地刺激观众,还顺势蒙上了一层“精心制作”的外衣,赢得了“质感好”的美名,真是快哉。
屎上镀金箔,大抵就是这般操作了吧?
荒唐的是,这种屎上镀金箔,靠着肤浅直观的强力视觉刺激吸引受众的手段,正是抖音最引以为豪又最为人鄙薄的主流招数。
那边厢抖音的肤浅刺激被人指指点点,这边厢的肤浅刺激却被冲上了豆瓣8.3分,个中展露出来的,受众的不明就里,当真让人啼笑皆非。
或许这充分说明了,社会撕裂的真正内涵,并非一群人看不起另一群人,而是明明是同一群人,他们却无法认出彼此其实志趣相当,只不过因为外在的表现形式有了差异,就不明就里地将彼此拆分成不同的群体,相互鄙薄。
这实在是,既滑稽,又令人悲从中来。
给五星因为看完还挺快乐的,虽然剧情上有槽点吧,但是很喜欢游戏给我的感受,如果有一天觉得世界无可救药还是一了百了的好,也许就需要安排这样一场游戏,让你体会到生的可贵与死的恐惧,当然,也可能是你卸下现实的面具在这里肆意横行在死前做那些所谓很想做的事情。
人设嘛,本来就不是什么现实剖析人性的东西,但有些配角的故事与人设却让感觉恰到好处的合理,这个世界上不管疯子还是变态都有很多,有人质疑真的有人曾经看似温顺如今杀人不眨眼吗?
我想现实里的杀人犯从来没让人猜到过他即将杀人吧。
有人也质疑真的有人会临危不乱会那么圣母心balabala,我想应该也有,除了变态疯子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异类,无非作品将其具象化,所以我很喜欢。
游戏的一些设计不太惊艳,但站在去翻找同类电视剧,也算是排的上名的作品呢。
但总是很难get到主角,也行是我还真的没遇到过看到过见识到过这种人吧,难以想象呢,但也许就是想象,毕竟我也是宅,我也爱打游戏,我在半死不活下幻想过很多风光未来,就是害怕放在现实里不现实,我才将未来投射到不现实的世界里。
过几天看第二季,希望不负期待吧
原作漫画《弥留之国的爱丽丝》是麻生羽吕在2011年开始连载的月更作品。
当初追漫画可谓一波三折,因为原本汉化本漫画的“王样汉化组”分崩离析,导致本漫画后半部分无人翻译,全靠贴吧大佬用爱发电,那时候画质和翻译质量相当地差,但是有人肯翻译真的想跪谢,因为本漫画着实精彩,不可多得的神作。
(今年被B站重新引进翻译,真的推荐大家去看看)原作100话【第一部87话+第二部Retry13话】花了很大的篇幅讲述了主角的心里,但是本真人漫改只有8集,剧情大量压缩删改,有原作的型,但还差一点原作的魂。
本文章着重讲解剧情差异,所以没看过本剧的读者请酌情观看。
1·男主和朋友的设定漫画里有栖是没有梦想的咸鱼高中生,无所事事逃避现实。
张太是他同班同学。
苅部是有栖小学同学,开了酒馆自己当老板。
这里的苅部谈澳大利亚放羊的梦想,对应了红心7的泪点。
真人版男主是个宅在家打游戏的无业游民。
张太是社畜,苅部是酒馆调酒师。
2·进入弥留之国的地方漫画是在凌晨车站坐着看见了烟花。
真人版是进了涉谷的厕所。
3·原作里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手机可能是由于漫画是2011年的作品,虽然月更...但剧版上映的2020年的科技已经远超连载时期。
4·梅花3的游戏不同原作梅花3是庙会里的抽签游戏,每个签上都有问题,根据运势不同,难易度也不同,需要抽签者回答签上的问题,答错,会射出与正确答案相差数量的火焰箭矢。
这个游戏充分展现了有栖无与伦比的观察能力。
我想可能是后期1亿只火箭的特效不好做,真人版就换了一个游戏。
5·紫吹小织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紫吹会跟张太做,而不是更强的有栖和苅部。
这可能是剧版改变一些漫画情节带来的逻辑冲突。
原作里紫吹并不是一个为了升职跟上司啪啪的人,但确实跟张太做了。
所以实际上紫吹并不是为了上位做这种事,而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在现实世界里,紫吹这样的美女不可能会看上张太这种又矮又丑没有上进心又好色的男生。
但是你如果能理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就应该很好理解这段。
其实现实中的我们也是这样,性格张扬的人容易和性格张扬的人做朋友,性格内向的人也容易和性格内向的人做朋友。
喝酒的和喝酒的一起,打麻将的和打麻将的一起,看动漫的和看动漫的一起。
漫画里,苅部、有栖、张太都是学生,苅部热血冲动,有栖自卑沮丧,张太能起到完美的调和气氛作用。
可弥留之国更像是在公司上班。
苅部虽然不聪明,但是有强健的体魄,能在力量方面做出贡献;有栖就是智慧与心理方面的专家,反观张太,除了拖后腿、被人救,似乎找不到存在的价值(尤其是脚伤以后)。
而紫吹小姐也在经历过几轮游戏以后身心疲惫,由于签证问题,觉得自己每一天都有可能会死,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
他们想着随时可能被抛弃,于是两个弱者抱团取暖。
在床上释放了压抑的情绪。
6·黑桃5——鬼抓人原作通过苣屋讲解了有栖第一次看见“鬼”为什么没有向下跑的原因。
真人版这里略去,使得观众没办法看出有栖的聪明。
苣屋是个独B,并不会给别人打招呼。
更别提丢电击枪给柚叶。
有栖在要被“鬼”发现的时候蹲在了原地,因为其自暴自弃存在感低微,马面人并没有看到。
苅部这时以为有栖被“鬼”抓到。
决定给有栖报仇。
此时刚好有两个玩家决定狩猎“鬼”。
苅部加入了这个行动。
栗国并没有出现在这个游戏。
真人版设计了两个“鬼”,漫画只有一个。
狩猎失败的原因是因为“鬼”有第二把枪。
“鬼”在最后守大本营,苅部袭击了“鬼”,给有栖制造了进入大本营的机会。
苣屋也用枪帮忙阻止了“鬼”追杀苅部。
有栖在进入大本营以后才发现大本营需要两个人同时按按钮。
这时柚叶出现在门口,配合有栖通关黑桃5。
紫吹在黑桃5以后讲解了自己进入弥留之国的第一个电车游戏【红桃2】。
7·红心7——捉迷藏首先想说明的是,很多人纠结于这个游戏如何完美通关,有说暴力拆项圈的,有说用镜子一看二的,还有说挖眼珠子的...(从漫画给的条件看也不大可能)我明白观众总是想展现自己比编剧和作者更聪明的心。
无论是破坏规则,还是利用bug,那些听上去就很奇葩的方法,既不好听又不好看。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你让他最快速度通过一个迷宫,他会告诉你可以从墙外面走啊,反正也没写。
你说不能走墙外面,他会告诉你坐飞机,用弹弓弹过去。
反正总能找到办法。
用上帝视角看片并不可取,屏幕外的我们总是比主角冷静,比主角时间多。
知道故事的结局并不美好以后,再回头去想办法。
这无异于批改过的考试卷子,在已知C选错了的情况下,回头去分析A和B。
我明白每个人都希望所有事情都能完美解决,但故事也需要情节来推动。
在故事符合基本逻辑的情况下,就不要再去纠结什么完美过关办法。
如果非要用上帝视角把剧批得一文不值,那也基本不用看任何电视了,省的每一部都去生气。
说回正题:原作里红心7的戏剧性更高一些。
张太和紫吹做爱的事成了转折。
一开始众人并不明白只有狼获胜的游戏,羊为什么要躲起来。
几个人都不想死,互相追杀。
有栖意外变成狼,躲起来悄无声息。
张太自曝与紫吹做了。
提前有栖一步告别处男,引得有栖发出疑惑的声音。
故事出现转折。
张太跟两个小伙伴说了很多,最终使两人心境变化。
张太并没有按住紫吹(这里剧版人物刻画有些奇怪),紫吹一开始表示才不管你们玩什么友情游戏,反正我要活着,听完他们三个的聊天以后表示自己无法承受三个生命之重活下去,所以也放弃了生的希望。
感情转变毫不生硬有栖决定退出游戏,站到游戏开始的地方等其他人过来,但是并没有人出现。
随后苅部谈起要去澳大利亚放羊的梦想,是因为有栖想去澳大利亚...
泪目,你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
时间即将终止时,三个伙伴一一在耳机里告别。
然后远处传来了三个爆炸声。
通关奖励是羔羊肉【相当恶趣味】。
杀人诛心看到这一幕老实人直接被逼疯,情绪炸裂。
万念俱灰的有栖没有勇气去查看三位友人的尸体,用汽油和打火机亲自放火烧了植物园,红心7牺牲的三人成了有栖挥之不去的阴影(到最后一个游戏之前)。
感觉真人版因为日常部分讲少了所以翻转的比较生硬。
8·梅花4【Run-away】——公交车的游戏公交车游戏是漫画的特别篇,本篇没有出现主角,全是配角。
其中混进了游戏主办人之一的九头龙慧一,装成腿脚不便的人,并表示:你们快走...不用管我...
戏演的不错漫画里有的人表示在弥留之国想活下去必须变得无情(看样子是被弥留之国教育过),还有一个黑道小哥也表示之前扶过他了,但是因为自己有不得不回去的理由(为了回去让一个女人得到幸福,整篇对这个小哥的故事有比较详细的描述,也算有血有肉了)所以只能放弃他了。
只有一个善良的女生留下来陪他。
这女生看上去就天真,但谁叫她幸运呢最后毫无意外地,其他人到达隧道最远处发现是起点。
留下来陪他的女生一直在公交的终点才获救。
当然这也跟他们都“不学无术”有关,run-away乍眼一看意思是逃跑,其实意思是:轻松获胜。
也许你认为没用的书,关键时候能救命9·海滨原作海滨的二号是栗国。
栗国是亦正亦邪的存在,且在第二阶段有非常重要的戏份。
感觉真人版把他做的比较纯粹的坏。
有栖没有参加♦4的电灯泡开关游戏。
游戏是安解决的,全程运筹帷幄,突出一个简单,其他几个头脑不行的倒是慌得很...漫画里用了7页来描写这一个游戏。
跟其他戏比挺少,也就表明作者也知道游戏简单,并非重点描写,主要是衬托出安这个女人智商的与众不同。
10.红心10——魔女狩猎本篇剧情和漫画差异并不多,但是很多人看到这一篇就觉得并不精彩开始打低分。
也是,在前几个游戏那么精彩的对比下,红心10显得比较小儿科了。
甚至很多人在看到游戏内容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魔女就是萌萌花本人。
这个猜到的过程其实是观众多年来看类似片子的总结。
就像看柯南,你一定知道犯人就在那三个人里,更有甚者看一看嫌疑人表现,就能知道凶手。
但是剧里的人肯定不能用这种方法去破案/过关了。
漫画里作者的重心更偏向于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故事。
主角,配角,甚至龙套都有自己的故事。
写的更多的是人经过弥留之国,内心的转变。
在红心10里,有栖被捆在椅子上,差不多直到最后才放出来。
放出来不到一会儿就解开了红心10的谜团。
也就表明作者也认为难度并没有多少,情况变得复杂的原因在于栗国并不是想解开谜团,只是想屠杀。
封印有栖的这段时间,笔墨着重给到形形色色的配角们。
所以本剧并非单纯的闯关游戏。
剧版在这里结尾确实比较尴尬。
按照其他剧的模式,结尾这几集应该正是精彩的时候,却停在了这个扩展世界观和人物的章节。
如果你的心里在想:第一季都做成这鬼样了,第二季能好看?
那我能给你打个包票,只要第二季不大改,剧情精彩程度秒杀第一季。
11.特别篇红桃4——问卷调查【其实这个漫画的特别篇都是正篇】可能作者是觉得中间突然插入一段别的故事,导致节奏不连贯,所以命名为特别篇。
游戏内容是把人放到大楼外部的升降梯里,系统会出有两个选项的问题,并给出民意调查结果。
玩家需要在1分钟内选择支持多数派还是少数派,答对会上升一层,答错下降一层,上升到顶层游戏通关,下降到底层游戏结束。
个人觉得可能会成为剧版 第二季的开头,本篇出现了后期比较重要的人物【道堂隼人】,也是有栖参与过的游戏之一。
当然编剧删了这个篇章也有可能,反正第一季♣梅花4的情节就嫁接到有栖身上了。
12.其他萌萌花拍摄视频那段改编自一个接近尾声的转场章节【弥留之国的记录】,由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龟山海斗】拍摄。
这一篇带领大家参观了一下弥留之国的各种环境和形形色色的玩家。
最后【龟山海斗】被杀,摄影机被有栖捡到。
故事又回归主线。
现在的有栖跟第一话的画风差距是真大红心10通关之后由加纳未来讲述第二阶段。
原作4个花牌BOSS只露出剪影。
无病不入弥留坑
提前告诉观众红桃Q和方块K总的来说其实故事大体在按原作进行,原作的第二阶段游戏相当经典,希望第二季能有所还原。
只是某个不穿衣服的BOSS...咳咳....有人在看完表示苣屋并没有高光表现,是因为苣屋高光表现全在第二阶段。
原作其实是一个群像剧,游戏并不都是有栖通关的。
特别篇的人物众多,且十分有看点,不知道第二阶段会如何改编...【原作里有栖在第二阶段只通关了两个...】关于第二季9月28日网飞表示第二季即将到来。
目测也是2022年吧。
原作者麻生羽吕在第一季播放的时候,续画了一个13话的正统短篇故事《弥留之国的爱丽丝Retry》。
刚好凑够一个单行本的容量。
(在B站漫画有)
明明要参加生存游戏了,还不去搞点枪啊,防弹衣啥的。
大奶妹还穿一身ol。
完全不合理吧。。。。。。。。。
至于窝囊废存在的意义,我倒是可以理解,可以用来推进剧情。。。
然后隧道里钻进大巴就能活,那么拼命干什么,那么多车,找一辆钻进去不就行了???
打猎是什么鬼,城市里一堆超市,吃超市就行。。
电灯泡那一关真是不明所以,装逼女真就那么自信。。
海滩大逃杀,男主真就躺赢。。。。。。。。。。。。。。。。。。。。。。。。。。。。。。。。。。。。。。。。。。。。。。。。。。。。。。。。。。。。。。。。。。。。。。。。。。。。。。。。。。
苅部才三集就领了饭盒,妈妈的心都碎了💔!马老师真是演啥是啥!这种有颜有演技的大帅哥不火天理难容!
从第三集开始就拉胯了,妹子勾引基友这个伏笔也没能好好利用,总之就是强行让基友们下线。游戏设计也不太行,虽然有解谜元素但深度不够,更别提bug了,海滨篇也莫名其妙,反派突然就洗白,突然就开始煽情,真的是剧情不够煽情来凑,也就最后一集稍微揭秘了游戏的部分真相有些看点。怎么说呢,本身设定是不错的,题材也足够刺激,但是智斗元素太少了,或者说太小儿科了,远不及同类题材作品,看结尾貌似还有第二季,人头牌游戏也来了,希望能提高点游戏水准吧
以第一季的尿性来看,终将是良平贯穿全系列的大男主戏份,其余伙伴都将沦为工具人不断杀青,我倒要看看到了第二季你要怎么圆。
Netflix出手果然和一般日剧不是一个画风。Tao就应该多接演这种类型的片子,漫改真的不适合她,演些酷酷帅帅的角色多圈粉。
让人眼前一亮的观感只持续了一集半,其余的时间就是对智商的慢性鞭挞和情感的急性拷问。人性的深度探讨和游戏的精巧设计都想要,导演的贪心拖垮了叙事,打乱了节奏,最后落得两手空空。
设定很傻
设定不错
三星半吧,之前评论都说好,但一直拖着没看,赶在第二季之前补了下,其实爽点并不多,悬疑解密推理的部分比较对口味,但是惊悚恐怖的感觉在整体这样一个异世界还是比较容易猜到所以还是比较尴尬。
有让人一口气刷完的气势,但其中的漏洞和现实感上的逻辑缺陷不容细究,比如摸灯泡那个到底怎么回事我始终没搞清楚,B开关明明没亮但是居然过关了,倒回去看了半天还是想不通。另外煽情拖剧情的环节当然不能少,但作为一部科幻设定剧而言,娱乐性不错。
苅部最高!!!网飞爸爸可不可以给个机会复活一下TAT(在网飞自动网速马赛克的折磨下完食S1!想说是有不同分镜监督吗?为啥后面有点混乱… 前三集节奏真的不错,其实个人感觉第一个游戏最有意思w 总分4.5/期待第二部
剧情设定挺有意思的,不过看到最后还是有点乏味,第三集朋友死掉之后就开始拉垮,看到最后只知道肯定是要有第二季了,但是并不期待。有一点我一直觉得不合理,就是“海滨”里都是乳臭未干的愣头青们,不多的几个大叔也多是变态,也没有知心大姐,按理说中年人才应该是这种游戏的主角,平添一丝悲壮。
节奏很差,无处不在的煽情和回忆杀
游戏性一般,世界观凑数,角色比较亮眼,且关键金主给力,经费足,看上去很爽,期待第二季,4.5星安利一下。
町田启太冲啊!!!!给我🔥
土屋不演漫改演打女顺眼多了
比鱿鱼游戏草台不少,从扮相到故事都非常家乡风味
比动画差太多了,动画是智斗,真人版是至逗。。。有空我再写长影评对比吧。放一个分析得很对的知乎答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4269166/answer/1635195249
前几集还行,结尾感情戏、友情戏支线太拉胯。武斗派那帮屠夫能被洗白or原谅,真是体现了日本人独特的战犯情节。
如果游戏的时间拖长一点咆哮哭泣的时间缩短一半可能会更好看不少,但日剧毕竟是日剧啊不可能那么好莱坞,总体比鱿鱼烧脑设定也更宏大但叙事不够紧凑,但依然期待第二季。
前三集真的很炸,进了海滨就给我煽情!什么人生意义!搞乜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