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山下寶藏的一段淒美愛情故事阿部寬飾演的園藝師有朋戰時名義上是園藝師,實際是負責埋藏山下奉文寶藏的負責人,而當地駐軍司令小林守則是具體的執行人,他們以當地勞工婦女為勞動力挖掘埋藏寶藏,正因為這個原因,有朋才能解救一些女慰安婦,然而他坐視更多的婦女和勞工被糟蹋蹂躪,最後被炸死滅口,他們打著是國家的名義,然而行罪惡的實行,他和那些軍人一樣有罪,小林守至死不吐露戰俘營的所在,也即寶藏的所在,應該也是為了國家的利益。
不知道是不是從這時開始,帶有負罪感的有朋喜歡上了受盡虐待的張雲林,他讓雲林講戰俘營的經歷以折磨自己,為自己最後以刺青的形式告知雲林她妹妹雲紅埋骨所在增加理由,他征服雲林的心也是也有贖罪之意,讓雲林在他的庇護下忘記過去,並以建造夕霧花園的方式埋沒山下寶藏的秘密,達成雲紅的心願,作為他對那些冤魂的救贖,然而他採取移景的方式過於隱諱,直到他失蹤二十年後雲林才從四方形的移景暗示中明白了寶藏的所在,了解了她們當年勞動的目的,明白了有朋當年離開她時的那個笑意。
他的確是日本間諜,但是他埋藏了寶藏後並沒有告訴國家(那三個讓他回國的日本人其實是要他告知山下寶藏的存在,他的沈默就意味著對國家的背叛),雲林最後的選擇是否認有朋的間諜身分,即是不願意讓更多人知道寶藏所在,也是不願意雲紅的遺骸受到挖掘和侵擾,同時,她謀求最高法院大法官的遠景也不允許她洩漏寶藏的存在,最後五十歲的雲林凝視著夕霧花園庭院外有朋離去的身影,正如她當年目睹一樣,只是時光流逝,有朋身影依舊,而她紅顏白髮,令人唏噓。
本部影片雖然引入了馬共,但只是為了介紹時代背景以及引出山下寶藏,但僅憑這個內容加上對日本人的美化就註定引入大陸無望,我有幸能在對岸看到這部金馬獎九個提名的影片。
有機會的話,希望能看原著,看看電影改動有多大。
本片中出演的障礙技巧,李心潔,阿部寬演技都可圈可點,值得稱讚。
导演林书宇采用三段时空平行交叉叙事的结构模式,一是中年时期的法官张云林因其被指控与日本前皇家园艺师中村有朋(疑似日本间谍)有染,使其期盼已久的联邦法院任命被搁浅,张云林因此重返夕雾花园寻求证实;二是1941年日本武力入侵英属马来西亚,青年时期的张云林与妹妹被关入劳改营,1945年日本投降前,将劳改营的人逼入矿井活埋,云林因被日军遗忘逃过一劫;三是成年时期的张云林曾在战犯法庭工作,会见过最高军阶战俘小林守,通过帮忙转交信件来获取自己妹妹当年被埋的营地位置——金百合,可惜未能如愿。
于是前往夕雾花园寻访中村有朋,希望拜师学艺,建造一个妹妹身前喜欢的日式花园,来祭奠妹妹。
其中导演穿插了日军惨绝人寰的恶行(诱骗和强迫马来妇女到慰安所强奸施暴等),并揭露马共虚伪的爱国主义的丑陋嘴脸,升华了电影的主题思考深度,结尾的反转在精彩绝伦的同时,充满了哀感顽艳的色彩,有朋背叛了国家,抛弃了找寻日本战败后掩藏黄金(金百合)所在地的任务,将金百合位置地图用纹身加以时间来借景的方式告诉了云林,且用金百合解救了修道院的修女,无论是其至死靡它的爱情,还是高山仰止的人道主义精神,都着实感人肺腑!!!
有朋清楚云林藏怒宿怨已久,即使是他俩之间的爱都不足以消释,她需要时间疗伤,所以有朋借景于时间,让多年后重返故地的云林,能够在拥有足够的人生历练与宽广胸怀的同时,放下仇恨,去拥抱那份藏在背上的澄澈之爱!!!
影片末尾,云林将原本扔弃的小林守的信件,委托给Frederick寄出,表示了她跨越国界与历史的伤痕,放下了芥蒂,开始了崭新的人生!!!
(ps:张艾嘉、李心洁、阿部宽三人演技可谓炉火纯青、驾轻就熟,令人叹服!!!
)
很幸运,猪尾巴时看到这部片。
前半段琐碎又说教,我几乎以为在看“日本艺术大赏”,好在导演节奏蛮好,几乎是一条线看累的时候就跳到另外一条,尤其是姐妹的故事线,不论是画面,场面,还是情感流露,都令人重新打起精神。
恋爱开始,电影变得有意思起来。
禁欲系阿布宽和情绪外露的李心洁,意外般配。
尽管恋爱过程有些老套,日本艺术的说教桥段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编剧借女主之口吐槽自己也厉害了),但是美景和细节铺垫足够动人。
最后一部分,前面铺垫的细节疯狂涌现,情感线上有千纸鹤、肖邦等等,金百合线有纹身、园艺,只是前面有些冗长,导致煽情并不圆满,但也至少做到了前后呼应,记忆点*10。
想吐槽的地方也不是没有,对日本文化介绍太浅薄,teaser部分作用几乎为0,恍惚间以为自己在看纯文艺片。
另外,如果一个女孩被日军一次次侵犯,她还热爱日本园艺文化,我觉得也不是很合理。
(尽管导演试图解释文化和国家的界限问题——“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艺术来自你的文化,文化是有国界的。
”)最后女主目送男主离开的镜头,让我突然感动:爱情,能穿越时间、空间、家国仇恨、文化差异,从心里向你奔袭而来,带你回到最美好的时光。
之前看电影梗概说是战后受害者以日式庭院来治愈的情节,总是怀疑这是个什么阳春白雪不接地气奔着拿奖去的文艺片,所以一直跳过这部没看。
今天看完之后呆坐了很久。
抛开电影里时不时让我想吐槽的一些关于庭院文化历史溯源问题,总觉得电影里是在以枯山水的波纹来隐喻一切发生的已发生,且印记永恒。
但花园里的每样元素都有自己的时间,不变的也会慢慢被多变的改变风貌。
整部电影的地域和时代背景让无数的文化审美元素被安置在一个框架下,就好像庭院设计,达到了微妙的平衡,有一种目不暇接的浮空且炫目的感觉,就好像在梦境中总是不能完全睁开眼睛看清楚,一切都是朦朦胧胧。
里面的不同故事线,不同的人物,都如同庭院元素一般,在自己的时间里各自精彩。
在一起却绘制成了一幅南洋背景的浮世绘。
关于感情,有几个点真的太戳中我了。
一是纹身的时候妹妹擦去李心洁的眼泪,后面阿部宽也说,当一个人心中充满痛苦的时候,只有肉体上的疼痛才能带来解脱感和赎罪感,“only pain feels right”。
再来就是关于借时间这个概念。
我曾经有过一个恋人,刚在一起的时候我简直是飞蛾扑火不顾一切的以自己的方式去爱他。
但是他总是跟我说慢慢来,慢慢来。
以后的时间还长,我们还什么事情都没一起经历过呢。
曾经我以为我懂了。
电影里李心洁和张艾嘉两次与阿部宽对望,我忽然感觉对这句话的体会更深了一点。
对于某一种人,他们所追求的爱情不在当下,而在未来。
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五分的好电影。
马来西亚华人关于日本侵略战争苦难史的记忆,伏笔得当,后劲十足。
也真不愧拿了金马最佳造型设计奖,意境美得如梦似幻,又听闻片中连服饰布料都与那个年代流行款式丝毫不差,便不得不佩服其精细程度。
(阿部宽书桌上貌似还摆着一本《茶经》)最初知道这部影片是因为演员阵容,李心洁、张艾嘉、阿部宽,哪个都好吸睛啊!
不得不说,他们确实演得好。
李心洁和杨雁雁的角逐让人有种死亡般的纠结……阿部宽角色台词设计得着实巧妙。
我初听和李心洁反应一样,以为是装腔作势的土味情话,大道理一套一套的,解迷后才明晰其深意。
云林,don't forget it. 花园里的一切都有时间,只是有的快,有的慢。
So , you need time. 那么这部影片的探讨焦点或许可以理解为人们该如何面对苦难。
战争从来没有输赢可言,一方的苦难是所有参与者的“对倒”。
分别归属侵略方和被侵略方的有朋和云林都徘徊在爱情(宽恕)与家国(仇恨)之间。
云林重返花园的目的是为了追寻失踪的中村有朋。
她说,“我也不清楚我和有朋之间到底是怎么结束的”,她的“重返现场”,一方面是在追寻自己戛然而止不知所踪的爱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求证自己的爱情是否合乎正义。
云林一直怀疑有朋的不告而别是弃她回国,那么这便暗示了有朋的非正义性,而作为战争受害者的云林竟然爱上了归属施暴者那一方的有朋,这便令她产生了背叛国家、背叛妹妹的罪恶感,但殊不知真正的“背叛者”是中村有朋。
有朋这个角色的本质类似《南京!
南京!
》里的角川,他最终选择“背叛”国家来完成自我爱情的升华与自我内心的忏悔救赎。
而于云林来说, “不要忘记”和“宽恕”并行不悖,对信件态度的细节刻画最能直观地显现出她与世界的和解,另一处则是在她确认自己的爱情合乎正义后,欣然地决定了争取法官席位。
有朋说,个体能选择的,是自我如何看待外景。
人生也需要借个景啊!
花园的雾散去,有朋走了,年迈的云林吻了吻岁月,世间依然阳光普照。
《夕雾花园》的故事并不复杂,当年的东南亚也是被日本人蹂躏的地方。
在日本战败前夕,李心洁幸运的从战俘(慰安)营逃出来。
然后,好像成了有点“地位”的人。
由于她亲眼见证了日本人的残酷和疯狂,更加亲眼见证了自己的妹妹的惨痛遭遇,心底里对日本人是厌恶的。
然而,当年在战俘营,支持她妹妹活下去的,就是梦想中的花园。
为了完成妹妹的心愿,李心洁不得不面对一个日本人。
这个日本人,是个园艺大师,好像还是国宝级的人物。
但是,这位大师对国家数次召回的“命令”置之不理,一心一意的忙活手头的“夕雾花园”。
李心洁的到来,大师并没有给太多的好脸色,反而成功捕获免费劳动力一枚。
李心洁的阴影面积估计得好好算一算。
国仇家恨+民族仇恨,够这位大师喝一壶。
于此同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当时的日本人搜刮了很多的宝藏,战败后还没来得及带走,就淹没在这无边的大山里头。
这段插曲很有意思,但似乎又不适合说太多。
在“日夜劳作”下,李心洁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大师的“个人魅力”所倾倒,反正国仇家恨就愉快的放到了一边,和大师欢快的滚了个床单。
刺青从痛苦到愉悦,只差一个“爱情”的距离。
时隔多年,李心洁已经“位高权重”。
当年的爱情,好像也消失在“夕雾”之间。
没想到旧事重提,当年的大师,有“间谍”的嫌疑。
李心洁不得不重回“夕雾花园”,去揭开那尘封的往事。
那段往事里,有历史的痕迹,更有她被埋葬的爱情。
故事的结局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毕竟文化差异相隔,唯一能“同仇敌忾”的只有“共同的敌人”。
不过,当地的景色真的非常漂亮,如果有机会,在“夕雾花园”听一场雨,应该是相当的惬意的。
阿部宽是真的帅啊,就是喜欢的气质和脸。
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是孔雀讲给我听,大抵阿部宽这样如今带有年代感的明星是今年35、6的他才会印象深刻的明星,而是我只看演员表名字只有若隐若现的记忆。
第二条故事线揉着日本文化,看得很心水。
全程想着过去孔雀和我讲的日本文化种种。
“文化有国界”。
有朋说了很多次“come”,有点冷到我,似乎比起“you have to talk like this?
”更神秘还更多想象的是直接带你体验感受。
电影画面记得有《茶经》的那一帧,因为看茶经是我亲身离了解日本文化最近的一次,其他不怎么了解。
也头一次看到刺青针的细节,是因为这电影。
看女主角的脸总是很出戏,两个时空都是...have no idea for why。
另外很跳脱,一些地方神秘搞得太刻意,甚至也觉得女主角在得知真相后的表现和emo太拉人出戏。
有些镜头手法也刻意,情绪没表达够或正确,显得衔接生硬。
我试图在两人戏里捉出以前孔雀和我说的那种情谊传达式,但没有感受到。
如要找,也许还需下眼日本本土的“昔日爱情“电影。
最喜欢的还是女主角的友在年轻时未表爱意前的两三场戏。
最近也看太多甜腻视频了,太爱这一种。
三四星之间我踌躇颇久。
因为本剧有其可取之处。
影片的完成度甚好,对园艺的理解、时间的诠释甚至刺青的擅用也非常精妙,悬念设置得恰到好处,情爱的探讨——无关宏大背景只是两个人心灵的碰撞——很深刻,画面构图很美,风格很高级——全篇仅使用英语粤语和日语是高级的原因之一(不喜勿杠)。
单纯当作虐恋剧看,是相当内敛优雅又含蓄的上乘之作。
李心洁的表演到位,饰演妹妹的华姐不仅美貌惹人怜爱符合剧情而且演技又颇具潜力,生离死别那段表现优于李心洁;当然张艾嘉的演技一如既往的炉火纯青深沉感人。
只有阿部宽的选角有点问题,气质与园艺大师怎么也不搭——当然后来证明他是间谍勉强自圆其说。
然而,怎么看都感觉几分别扭,即使是我这样再没有民族主义也偏爱日本文化的观众。
对被日本残害的妹妹的愧疚,需要自己再被日本人虐一次被占有一次才能救赎么?
她可以爱上一个日本人,甚至爱上杀妹仇人,但那种救赎实在是不合情理之极。
最后的宽恕本来恰到好处,不错,需要时间,寄出久存的信件(久存完好本来预示女主内心良善的一面)。
但宽恕到爱上曾经折磨她也欺骗她的人甚至爱欲永存,至少对于女主出身高贵学识出众冷静理智的法官人设,太过违和。
说此片美化军国主义,真不为过。
可惜了一个好架构和一众好演员。
战争片,要么拍得极度残酷,要么就拍得极致浪漫。
有的战争片让人记住历史,但同时它又让观众变得愤懑,激化人们心中的仇恨。
而有的战争片不仅让人记住了历史,还让人感受到了和平的珍贵,于痛楚之中收获大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是每一部战争片都是合格的反战片。
而2019年末上映的这部影片,就再次诠释了反战的重要性——《夕雾花园》
《夕雾花园》的制片地区是马来西亚,看来亚洲人对于日军的愤恨是共通的啊,不过主演阵容是来自各个不同的地区。
主演阵容很强,分别是:李心洁、阿部宽、张艾嘉,都是影帝影后级别的人物。
其中李心洁曾凭借《见鬼》摘得金马奖和金像奖的最佳女主角奖,凭《爱你爱我》获过柏林电影节的新秀奖。
阿部宽也多次摘得日剧学院赏最佳男主角奖,代表作有《龙樱》、《比海更深》、《步履不停》、《不能结婚的男人》等。
总之看见阿部宽就知道,这作品不可轻视。
张艾嘉就更不用说了,大名鼎鼎的才女,代表作包含《饮食男女》、《少女小渔》、《相爱相亲》等。
能编能导能演,还常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她在金马奖和金像奖上被提名和获奖的次数,可不是一般女演员能比的。
《夕雾花园》的故事发生在二战之后,二战时期隶属英国殖民地的马来西亚曾遭遇日军的入侵,影片就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有悖伦理道德的凄美爱情故事。
影片女主名叫云林,她和妹妹云红曾在二战时期受过日军侵害,云林沦为日军的底层劳工,一天得工作18个小时以上。
妹妹云红的命运更惨,她成了日军的慰安妇,并在战争结束时丧生于日军手中。
孤身逃脱的云林,怀着愧疚找到了阿部宽所饰演的有朋,后者是著名的日本皇家园艺师:
云林找到他,希望他能帮自己建造一座日式园林,实现妹妹未完成的梦。
《夕雾花园》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各种冲突感和撕裂感。
比如沦为慰安妇且命丧日军之手的妹妹,她在战前就爱上了日式园艺,结果自己梦想的艺术,和残害自己的人,竟然来自同一个国度。
所以妹妹曾对女主说,她爱的是花园,而不是建造它的人:
听起来很神圣,但却更像是身处地狱时不得不对自己说的心理安慰。
后来姐姐面对男主时,说的那句“艺术无国界,但艺术源于文化,文化是有国界的”,刚好与妹妹的话形成反衬。
妹妹的矛盾和痛苦延续到了姐姐身上,为了帮妹妹实现梦想,女主不得不去向日本人拜师学艺,中间更是心不由己地爱上了对方。
期间有一段争执,男主责备女主,说她与自己在一起,只不过是源于内心对痛苦的追逐罢了。
因为云林在赎罪,只有她和日本人在一起的痛苦更深一些,她对妹妹的愧疚才能更轻一些。
故事的高潮点在于一个纹身图案:
云林跟男主讲了妹妹的故事,还给对方看了背脊上那些受日军鞭打留下的伤痕。
于是男主提议,在云林的背上做一个全背纹身,用来遮挡疤痕。
纹身的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云林从未想过那些图案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后来两人之间有过痛苦,有过怀疑,最终分手。
云林一直怀疑男主曾在二战时期担任过日军的间谍,直到多年后她才得知,原来那些她追寻了一生的秘密,男主早已帮她把答案写在背上了。
女主背脊纹身的轮廓,跟金马伦高原的地图是一样的,而中间被特意留下的那块空白,正是妹妹被埋葬的地方。
《夕雾花园》的节奏比较缓慢,但剧情极具张力,有着强烈的戏剧冲突感,让人可以感觉到人物身上撕心裂肺的痛。
比如男主,他用黄金买下了那些被日军侵害的战俘,拯救了许多人。
但即便冒着生命危险,他也不愿说出日军埋藏黄金的地点在哪里。
他肯定士兵们对于国家的忠诚,同时又极尽一生都在为日军赎罪。
这就是《夕雾花园》好的地方,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充满了撕裂感,影片以此来告诉观众,战争残酷的本质。
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受战争侵害的,不止是那些内心怀着仇恨的人,还有那些同时怀着仇恨与爱的人。
战争年代,有多少人爱上了不该爱的人。
战争隔绝了种族,隔绝了文化,《夕雾花园》中有许多关于日式园艺、浮世绘、刺青、折纸的描述,然而这些日本文化都给女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战争对于生命的践踏,不仅仅体现在那些泯灭人性的行径上,即便是一个好好活着的人,他的精神也可能正在被摧毁和杀死。
作为战争剧情片,《夕雾花园》也有一些令人不适的场面。
比如前一秒姐妹俩还在讨论梦想与未来,后一秒妹妹就被冲进来的日军暴力对待。
作为姐姐,除了眼看着这一切发生,屏息听着妹妹绝望的声音,什么也做不了:
影片用软硬兼施的方式输出自己的反战理念,给观众造成极大的冲击感。
当然了《夕雾花园》也有很多缺点,比如前期铺垫过长,导致结尾有些仓促,女主获知真相后的情绪变化,描绘得不够饱满。
还有两位女主的演技差距有点大,在张艾嘉的衬托下,李心洁确实稍逊了好几筹。
尤其是开篇的这段瞪眼式表演,让人有点出戏:
还有沦为战俘的部分,妹妹发现姐姐逃了出去,既开心又绝望的神情也演绎地极为到位:
她希望姐姐赶紧逃走,不要管自己,同时又为已经预见的死亡感到害怕和绝望,各种复杂的情绪在短短几秒之内就被呈现出来。
就这段来说,妹妹的光彩比女主更盛。
《夕雾花园》不完美,但总的来说,它是一部值得看的战争片。
纯粹浪漫主义情怀的战争片很老套,但也越来越少见了,似乎我们都活得越来越麻木,把那些极致的残酷和浪漫忘记了太久。
《夕雾花园》的导演林书宇曾经说过:“许多电影谈到战争与伤痛,但有时反而让观众的心里产生仇恨,这是我特别注意和避免的。
如果战争的结果没有让人意识到爱与和平的珍贵,却适得其反深化了人的仇恨与愤怒。
死于战场上的那些孤独的灵魂就是被辜负。
”如今看来,《夕雾花园》没有辜负那些灵魂。
青石电影编辑部|老王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我知道我们的爱注定不会有结果,所以我从你那里借来时间,埋藏在这花园之中,让我们的爱在时间中得以延伸。
这座花园由许多时钟组成,有些快,有些慢,当你回到花园的那一刻,借来的时间将会偿还给你,你会感受到我对你的爱从未停止。
感谢阿部宽出演本电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是本色演出,剧中人的心路历程也是他本人的心路历程。
庆幸这个世界有你这样善良的灵魂存在。
7 阿部宽好有熟男魅力呀~夕雾🌫️好美!刺青那一段和点灯那一段很喜欢。关于救赎与爱。阿部宽角色的复杂性和艺术性蛮好的。刺青的含义也有悬疑解谜感。不够厚重,但是作者的意思应该就是这样。李心洁演的比张艾嘉好呀… 这么多年还是能看到他站在树丛里对着我温柔的微笑…引用一段“如果战争的结果没有让人意识到爱与和平的珍贵,却适得其反深化了人的仇恨与愤怒。死于战场上的那些孤独的灵魂就是被辜负。”
感觉男女主的爱情相较于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的太轻易太迅速了,面对爱上来自和自己有着国仇家恨的国度的男人这件事,女主没有犹疑,没有羞愧,就这么坦坦荡荡的深爱着,这事儿怎么看怎么怪。
看的版本有7分钟删减,所以电影里的情绪或情欲没达预期,这是一部关于日军受害者与日军顾问爱的水深火热的故事,题材之大胆,格局之沉重,聚焦战乱的创伤与时代阵痛,将个体的无奈和挣扎,拍的惊心动魄,以回忆和现实的时间线铺陈,将不同时空交错,各种倒序和闪回,把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情感交流,与政治和战争相结合,来展现马来西亚殖民地的苦难,所以乱世下的凝重,人性的幽微,爱情的惆怅,还有无尽的遗憾,都无比厚重和悲凉,而同一个角色的两个世代,李心洁和张艾嘉都贡献了精彩的演技,无论是与阿部宽沉溺在涓涓细流的日式田园风里,还是揭露出隐藏在纹身里十年的“借景”秘密,都拍的丝丝入扣真实感人。对比小说,电影不排除有节奏缓慢,华美空洞的缺点,但那种对遭遇和亲情的伤痛挣扎,和对爱情和遗憾的撕扯之痛,无不在沉重里折射出凄美和余味
电影节奏拖沓,格局太小,故弄玄虚。恰恰是因为对马来西亚有深度了解和非同寻常的感情,所以反而不喜欢。#2019釜山电影节
刺青和情欲的部分其实都是可以映射日本侵略的行为和痕迹的,但是巨作还是将仇恨误解化解为个人之间的爱意。为什么是一千次,因为时间未到,很玄学很宿命。其实年轻气盛不认输,完全可以讲清楚的,但故事为了留遗憾就这么编了,最后才能借用花园借景对比地图找到有朋指出的妹妹的安葬点。
3🌟半。可能是我期待过高,觉得叙事方式太过老套,这种故事穿插像命题作文,一切展开都在预期之内。
一般很少从意识形态角度评判电影,因为大多数时候这都是场外因素,但这片的思想根基也太低级了,反马共、媚日、追忆殖民主义,导致最重要的一点:李心洁在经历了集中营之后,居然还能说爱上就爱上一个日本园艺师,完全说不通
太感人🙄的逻辑了,日式逻辑加ww逻辑真是歪上加歪,无法理解这片里的角色,演得么就是中规中矩。
近代亚洲在战争和流亡中错综复杂的连结和被埋没在宏大叙事中的枝节是我最近着迷的一个话题。描述二十世纪的战争,人们习惯于大国博弈的叙事,但是实际发生的不是几个刚体的强烈碰撞,而是一种多维度的diffusion. 华人的diaspora,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共产主义现代化全球化政治经济力量的反复涂抹,在大陆港澳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这部电影最让我喜欢的就是这个站在马来西亚看我们共同经历的侵略战争的视角,在这个视角里马来华人面对的侵略和苦难与大陆视角的不同,却同样被大浪潮所拍打。南洋烟火气,日本的庭园和刺青,人们口中的粤语,每一样屏幕上出现的东西都是一种misplacement.
角色选的可以,风景也不错,其他的……没了
不是很能理解,太文艺了,剧情又总体平淡,没什么张力。这是哪里被日本侵略了我都不知道,马来西亚?女主是马来西亚人?女主被日军抓去做慰安妇然后逃跑了,妹妹被炸死了,然后因为妹妹有个想法要弄个日式园艺,然后女主向日本的园艺师阿部宽拜师学艺,然后两个人相爱了上床了?而且我仍然无法理解把一块石头弄来弄去的到底有什么不同。战争时期能活着不才是最重要的吗?后面半小时什么纹身啊石头啊不知道在讲啥,完全没耐心看,一路快进结束。
母语广东话的华人女子在目睹妹妹惨死日军慰安营后依然执着追求一处日式世外桃源,再以一份与帅气日本园艺师的爱恋达成释放和救赎……这怎么想都有点逻辑上站不住脚,浪漫唯美的滤镜,遮住多少真实存在过的复杂和剧痛
画面真美。通过镜头第一次感受到日式庭院之美。但是本片,全片都是赎罪,以东方人的方式。看到最后才发现,女主所有不合常理的举动,包括对男主的感情,都源于痛恨和自残式的赎罪。而男主,日本庭院设计师,也是洞悉了一切,默默的给女主修花园,指明女主妹妹的葬身之地,借时间的力量来赎罪。主演选的真好。阿部宽这样的颜和技术,让女主自毁式的爱有了更多可信度,若不是在那个年代,是很容易被爱上的吧。李心洁也不负这个角色。有大把机会来展现内心的复杂。相比之下,老年版的女主-张艾嘉的时候,展现机会太少,还有种用力过猛的感觉。
你这个电影叫夕雾花园,你倒是给我展示一下这个花园有多么美丽啊????全程都在那里搬那个石头,烦死
一般般吧,二倍速看完还是感觉剧情温吞
三星半吧。配乐满分,摄影满分,好久没看到美术做得这么厚重的电影了,一股千禧时期华侨大片味很讨喜,其余没了。最重大的缺陷在于,李心洁和阿部宽之间我是没看到一丁点火花,就这一点,电影其他部分再怎么使劲全白搭。
去网上搜了完整剧情后回来多给了一颗星。剧本设计得是很巧妙也很动人的,既有细腻的感情也有庞大的命题。比较可惜的是由于节奏过于折磨人和拍出来的并没有剧本这么巧妙,哪怕是看完介绍回首片子本身都觉得没有拍出这个故事的精美之处。全片唯一打动我的是最后张艾嘉发现秘密时的片段,节奏终于正常了起来。感觉就像是一个能拍小故事拍得很好的导演尝试拍一个大故事,然后拍出了六成,这样子。
好久没有碰到让我有耐心看下去的历史片了。这部很好。精巧而厚重,切口小却荡气回肠,将复杂历史下异族个体间的微妙情感刻画得细腻可信。
闷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闷就一个字,我再说一次;闷就一个字,你记住了吗?
主题是讲慰安妇的题材,讲对她们造成的伤害是几十年过去了依然无法磨灭的。但是从个人角度上女配对日式庭院的喜爱让整个故事的走向变得有些奇怪。对战争和慰安妇的描述变成电影画面还是不够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