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幻电影里搜到了这部,看完发现是个哲学片。
一惊。
二惊此片评分如此低。
信仰,宗教,因果,在一个很大的背景(外星人入侵)和很小的空间(一家四口)得到了完美诠释。
电影中到处都是圆圈的隐喻,麦田圈,两兄弟绕着房子跑了一圈然后碰面,在地下室又绕圈找到了通风口。
圆,是开始也是结束,是终点也是起点。
代表了一种必然性,简而言之,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只是人家能把一个信仰电影拍成惊悚片,这就是能耐。
所以想看人类大战外星人请选择独立日世界之战变形金刚= =等等······此片文艺哲学佛理信仰,很意识流,慎入。
印度小哥果然是我的茶!
看完《阴森林》再看《天兆》,再回忆《第6感》,这又是个永远只拍一部电影的导演。
喜欢他的会一直喜欢他,不喜欢的会很快厌倦。
《天兆》没有《森林》好看,因为太说教。
男主角是个神父,妻子的死亡让他对信仰产生怀疑。
然后,导演用一个近两小时的故事让他重拾信仰。
这个人,明摆着不是娱乐观众的,这点有点烦。
“灵异”一直是个幌子,《第六感》说的是阴阳交流,死者的遗憾通过通灵者来补偿;《天兆》几乎是教会电影了;到了《阴森林》,终于鬼怪妖魔外星人统统都没有了,直接说人内心的力量,爱产生的强大的力量。
可是他的电影能抓的住人,卡朋特是吓唬观众,西区科克是做秀,他就是完全沉下去,静下来,安静到我们听得到角色的心跳。
如果《达芬奇密码》他来拍,说不定可以把一部通俗小说拍成另一种味道,而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
《天兆》的投资恐怕少的可怜,没办法和《世界之战》相比,但收益估计要高的多。
这到底是他厉害还是观众被骗进电影院?
不得而知。
但接下来的《森林》也大卖。
观众会彻底抛弃他这个大骗子吗?
不知道。
但他似乎也应该尝试一点改变吧。
《天兆》倒是成全了老梅,演的很卖力。
但风头被小凤凰抢了。
原来觉得小凤凰和哥哥差别好大,身材太壮硕,五官太男性化少了阴柔。
《一往无前》倒不是最牛的,萨马兰电影里的他倒是让人吃了一惊。
不管是《森林》还是《天兆》,都可以看到,原来小凤凰完全不着边的外表底下,是有大凤凰的影子的。
1.这个电影的悬疑性太强了,从开头起,你就很好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怪圈,最终人类的结局会是什么样子。
2.小男孩和女孩戴的帽子,我以为这是个已经被外星人控制的隐喻,后来男主的的弟弟也戴上了一样的帽子,我还以为他们三个都被外星人控制了。
3.他们把房子的窗户封起来,外星人在屋顶跑,我觉得真的很恐怖。
设想一下,如果是你处在那种环境下,你不知道外面有什么,但是一直听得见奇怪的声音,真的感觉超恐怖。
这个感觉太真实了!
4.有一幕是男主突然看见门下伸出的手!
我的天,吓死我了!
我特别怕这种类似床下或者门缝里突然出现什么东西的场景,感觉特别吓人!
男主还突然把外星人的手指砍掉了……5.我记得有一幕是外星人倒地的情景,拍了第一视觉,让人身临其境。
还有水杯落下来,我觉得这个拍得特别好!
我很喜欢。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Leno的结局,也是这种第一人称视觉拍摄的,我觉得很好,观众很容易被带入剧情。
也更容易体会那个场景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种拍法很独特。
3.看到最后十分钟,男主回忆起妻子死亡的经过,我差点以为这个外星人是男主的妻子变出来的,回来只是因为太想念家人。
(哈哈哈,脑洞有点大)4. 其实我有个不一样的想法,如果那个外星人给小男孩喷的不是毒药,而是救他命的解药呢?
如果在外星人真的是她母亲变得呢!?
(不过好像没有太多的线索和暗示可以表明)5. 我一开始就看出来男二是演小丑的杰昆,那时候他好年轻!
杰昆也是个好演员,眼神戏也特别赞!
我觉得我会多找几部杰昆的作品看。
6.不过我觉得有点小缺点就是铺垫稍微有点长,感觉最后四十分钟最精彩,不过这点缺点可以忽略,这仍然是一部好电影!
ps:外国小孩子真是太可爱了!!
我超喜欢!
影片主题深刻,讲述如何重拾信仰,可是说教部分太多,影片对悬疑惊悚的气氛制造的不错,可是到了最后外星人一出来就几乎前功尽弃,让前面所以的铺垫顿时失去了最大效应,而且还会让观众增加了许多疑问,作为一部科幻片,不给观众对细节的起码解释,是不太说得过去的,当然,演员们的表演非常棒,各种表情戏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总的来说,还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作品,只是比《第六感》等还是要差了一些,难以置信的是,M.奈特·沙马兰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才31岁,而他的作品已经有一定的个人风格了。。。
《天兆》这片子,主题是外星人侵略地球时,面对灾难的人性和亲情,当亲情片来看,我能给点高分,当恐怖片,也有那么点意思,但若是当科幻片,编剧导演我去NMLGB,笑死我了。
外星人发动那么大规模的星际战争,不远万里来侵略地球,武器竟然是用手指放毒气,好高端啊。
开战之前想打哪个地方就在那的麦田里做几个怪圈做标记,外星侦察兵半夜站房顶上偷窥,被发现了就钻苞米地,闯进印度阿三家里被揍了一顿关在厨房里出不来,外星军方的通讯方法是电波,小朋友发现用婴儿监护器就能拦截,飞碟在全世界各城市上空大张旗鼓的停留了好几天,看样子应该免不了一顿炮火什么的,可结果呢,人家战术是挨家挨户砸门放毒气,木头门砰砰砰砸了一夜都砸不开,等天亮了砸玻璃挟持小孩,被人类用球棒打,不知道还手,一杯水浇在头上就死了,知道自己不能沾水,你们来地球是活腻了吗,下场雨都能死一大片,至少你穿件雨衣啊,连条裤衩都不穿在苞米地里裸奔,这是来打仗的吗我去,
2002年,科幻剧情恐怖电影《 天兆 | Signs》在我看来这个电影是来描写家庭创伤和治愈的故事。。
和外星人没有太大的关系,可惜,我是来看外星人的。。
电影的叙事比较乱,气氛烘托非常不错,但是没有内涵的气氛烘托我习惯叫故弄玄虚。。
---剧透了可---很多逻辑上说不通的事情比较影响整体印象。
大家都知道能开着这么大的飞船来,那科技水平完全不是一码事了。。
但是单兵作战能力,简直就像小丑一样。。
基本是裸奔来的。。
最不能接受的设定是。。
一个怕水的种族。。
会来侵略地球。。
是不是溅它一脸血,外星人就被秒杀了?
┑( ̄Д  ̄)┍所以说这个并不是一个科幻电影。。
中心只是在灾难中一个家庭患难与共的故事。。
(╯‵□′)╯︵┻━┻ 我是来看正经外星人的!
不是来看它们用麦子画画的。。
我是麦子的分界线---推荐指数:★★(4/10分),租碟时代的电影。。
真的是不好看的比较多呢。。
摘两段我觉得不错的对话我告诉过你们有些人可能会想这就是世界末日没错你觉得是吗?有可能你怎么能这么说?你想听的不是这个?你能不能就象以前那样给我点安慰?人大致可分为两类当他们交上好运的时候第一类人以为这不单是运气不单是机遇他们把这个看作一个征兆--是有一个高高在上的人照看着大小诸事的证据第二类人把它就看成单纯的运气一个幸运的转机我相信第二类人会以相当怀疑的态度看待那14个发光体对他们来说,这并不是个两分的形势或许好些,或许坏些但内心深处他们觉得无论发生什么他们都孤立无援这让他们充满恐惧是的,有这一类的人可还有许多人应归于第一类当他们看到那14个发光体他们把它看做奇迹并且在内心深处,他们觉得无论发生什么都将会得到别人的帮助这让他们充满了希望明白了吗,你要问自己的是:你属于哪一类人?你是那种看到征兆,看到奇迹的人吗?还是只相信纯粹运气的那种人?或者换个角度看问题--是否有可能世上,根本没什么巧合呢?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晚会我和Rada McKinney,坐在一张沙发上她就坐在那儿看上去那么美,看着我我上前俯身去吻她突然意识到,嘴里还有口香糖因此我转身把口香糖吐出来吐到沙发旁的一个纸杯里再转回头来却发现Randa McKinney吐得满身都是我知道这事是个奇迹有可能我正在吻她的时候她正好吐出来那会让我一辈子都吓坏的永远也摆脱不了我是个相信奇迹的人那些发光体是个奇迹这就是了那么你是那类人呢?你感觉舒服多了吗?是呀那么我是哪类人,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从没告诉过你,Colleen的临终遗言她说,“看”这时她的眼睛亮了一下然后她又说,“挥棒”你知道她为什么说这些吗?因为在她濒临死亡的时候,神经也未终止活动一些在你棒球比赛中有关我们的零散记忆突然出现在她脑海中没什么至高无上者在照看我们我们是孤立无援的Merrill, 等等.嗨, 亲爱的.嗨, 宝贝.我...只是想在晚饭前出来散一下步.你很喜欢散步.这都是注定的.很疼吗?我并感觉不到什么.那就好.告诉 Morgan...要多玩游戏.即使傻了点也无所谓.我会的.告诉Bo要听哥哥的话.他会好好照顾她的我会的.还有告诉Graham --我在这里.告诉他...要领会.告诉他要领会.还要告诉Merrill要努力的打出去.看, 你得问自己的是,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那个能看到征兆,看到奇迹的的一类吗?或者你认为人们只是走运?没有巧合,这一切可能吗?挥臂吧, MerrillMerrill...挥臂吧.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当他们遇到好事的时候第一种人相信这不仅仅是巧合或者好运,一定是冥冥中有人在眷顾我第二种人相信这只是单纯的巧合或者好运第一种人唯心第二种人唯物第一种人相信奇迹的发生第二种人质疑奇迹的存在我曾经说过,我相信所有没有发生在我身上的奇迹,换言之,我曾经自我悲观到不相信自己身上会出现奇迹。
我想这部电影给予我的是一种正能量,现在这个说法或许可以适当update一下,也就是,我相信自己身上也能发生奇迹。
看电影前我一直觉得这是一部讲述麦田记号的天文科普片,标记电影的时候,看到豆瓣的影评我以为这是一部讲述伟大亲情的文艺片,看完电影之后,我更觉得这是一部讲述态度,充满正能量的好电影!
这部电影和我还有个小渊源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一部分关于这部电影的解说当时介绍的是导演营造恐怖氛围当时提到的便是《天兆》中外星人第一次登场时的场景在玉米地里露出的半条腿而我也一直记得那个场景记忆里是没有皮肤包裹的血淋淋的腿然而看了原片才知道并不是那样所以记忆真的会被混淆吧这部电影如果不看解说只是个人观影体验的话我会打四分导演的镜头语言太娴熟了连我这个门外汉都看得出来床头的一张全家福照片、墙上一个空白的十字架印记就关联了影片的核心内容我并不能想到这是一部过于信仰的电影但确实有注意到男主从一个信徒到放弃神父的身份再到重新穿上那身祭服这是一个人信仰崩塌再重塑的过程这也是电影要讨论的东西而外星人、麦田圈都只是借助的“道具”男主曾经是一名虔诚的信徒一次车祸带走了他的妻子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为什么这场意外会发生是注定的还是巧合一好事发生了有一类人会认为这是一个征兆是被什么特意安排的他们是相信“奇迹”的人(有信仰的人)还有一类人只是把这件事当做运气好当好运散尽他们依然会陷孤立无援(唯物主义者)电影中男主和他的弟弟那段对话抛出一个问题你是哪一类人?
我们对这个世界判断、对新事物的认知都基于自己的见识和经验经验会占主导作用、见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判断信仰的本质:凡事都有意义或凡事都没有意义事件的发生是随机的还是注定的这个命题或许我们永远无法得知但意义的寻找并非在“真空中”进行而是与我们周围的人有些内在联系我们很大程度上通过他人的分享和认可来获得自我感知来寻找除了自己以外的意义
喜欢华金,角斗士里在阴影中的一笑立马记住他了,就像oldman在杀手不太冷里的表演,深入我心。
在这部里他还很年轻,也比较喜欢梅尔吉布森,还有阳光小美女里的那个小女主,演员方面舒心。
电影主题倒有点跟降临相似,虽然两部电影完全不是一回事,懂的人自然懂。
有不少处很诙谐,有的地方自我代入是有恐惧的,是心理恐惧,麦田那部分还有外星人进房屋那段等等,观感特别真实。
当年第一次看完后就有种冲动,在正午的时候跑进大片麦田中,迷失在其中然后疯狂找出路,想想就刺激。
除了代入的心理恐惧外这部最大让我喜欢的是温情,很浓的温情。
导演方面,本以为要扑街了,好莱坞是那种不管导演还是主演把商业电影搞砸了,投资没收回来,基本好资源以后跟你就没关系了,搜了下导演的最后风之子,我竟然在电视上看过,但完全没印象,应该是非常平淡的作品,没有一点让我有印象。
金酸梅最差导演,一片吐槽,但发现他明后年的有3部电影,阵容还不差,而且还有最后的风之子续集。
导演是个比较固执的人吧,看了下几乎所有电影剧本也是他自己写,他完全要把自己的想法观点思考投射到电影里,但是也不那么晦涩,有的导演是想法太多大杂烩,这导演有想表达的但不会让你看完感觉乱,顶多是平淡。
他会在电影里铺垫线索,最后串成一起,让你好好理解下什么叫“前因后果”而且感觉导演挺喜欢用“预兆”这个点的,电梯里的恶魔也是讲了预兆。
关于外星人最怕的竟然是普通的水,也没什么可吐槽的,感觉看起来很邪恶很不可战胜的外星人竟然如此简单的被地球上普通的水制服了,寓意很多了。
记得上映时大肆宣传什么意外结局,没觉得啊,不过我也不记得多少了
第一,导演写剧本功力差;第二,导演不懂指“导”表“演”;第三,导演剪辑功力差,节奏把握不对;第四,讲故事的基本功不扎实拜托不要玩实验镜头
男主角和他的年轻邻居(男,前棒球选手)共患难的故事。怎么没人告诉我这是个基片???
科幻是壳,惊悚是魂!奈特·沙马兰在处理惊悚片的能力上绝对令人惊叹!本片虽然没有他的另一部作品《第六感》卖座,但其剪辑手法和声光的运用上完全可以作为惊悚电影的教科书了。
沙马兰最优雅的一部作品,科幻是外衣,内里是关于信仰的探讨。氛围营造不用说,事物越发模糊,给人的恐惧愈发深刻。用各种细节作为预兆串联,如女儿对水质挑剔、儿子有哮喘、弟弟是专业棒球手、妻子临终前的话,这些看似刻意的安排让男主重新拾回信仰变得顺其自然,换句话说,除去铺垫外星人的那些惊悚片段,本质其实是部优雅的温情片。
沙馬蘭這一部確實令人失望了。當然了,我知道故事的內核其實是關於尋回信仰,跡象既可以表示明面上的外星人留下的跡象,也可以表示暗裡的上帝幫助一家人找回信仰的跡象。但是,找回信仰的事件是外星人入侵啊,外星人入侵是這部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啊,不能因為主題而丟了故事吧。這部電影無法給高分的原因就是,我是不太能接受,你把一個造出宇宙飛船並能來到別人星球的生物描繪的比一頭熊聰明不到哪裡去。除非這個外星飛船是他們撿的,借來的,要不然他們本身怎麼可能蠢的像個傻子,侵略地球連個武器都沒看到,飛船本身也沒有武器,這到底是來度假的還是打仗的?完全就是人類自己的傲慢才把別的智能種族描繪的像傻子一樣,所以從這點出發,就沒法給這部電影高分。而且說實在的,這部電影也確實拍的一般,這麼多明星感覺根本都被浪費了。
地下室、玉米田追逐戏和刀子反射门缝的几段拍的不错,不乱搞跳脸,景别选择和镜头排列是精心设计的,很像希区柯克那种“看不见所以害怕”的概念
对这种拼命想表现自己比任何人都有信仰 都重视亲情 都帅都牛逼的电影以及过重的野心实在是极度审美疲劳。
7.0,沙马兰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有耐心用一整部电影做前戏去铺结尾独树一帜的沙马兰时刻,不单只在情节合理性上下功夫,而是结合主题与视听呈现一整套体系所构建出的形式内容统一体。这部的视觉母题主要就是窥视与被窥视,通过各种侧面或局部呈现提示观众外星人的存在,又将故事主体局限在一栋房子内各自失去信仰的一家人之中,以书籍、广播、电视等媒介相连,一切诡异元素的细致铺垫皆为最后的神迹时刻服务,相当沉稳的老派手法,能看出沙马兰这个人挺务实的。但故事本身实在有些乏善可陈,甚至颇具说教意味,把他的短板暴露得太多。
最后实在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啊
该片的主题不是人类跟天外来客的冲突,而是主角对做人原则的反思,并由此提出同样的问题:你要做一个怎么样的人?有一类人认为,天下万物事出有因,人类不是孤立的,这些就是有信念的人;另一类人相信,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异数和偶然,我们的命运谁也掌握不了,也就是对超自然的存在、对自己都没有信念
6/10。重温。沙马兰大大降低了灾难图景,玉米田奇怪符号的上帝视点镜头、格兰拿起刀折返回储藏室门口趴下来看个究竟、地下室御敌时打碎的灯和楼上零零碎碎的外星人脚步声,所有外星人的攻击都存在一种假想性,全程通过电视信号的中断和恢复来转述外星人进攻和撤退,到最后外星人的整体形象出现,手中抱着摩根对他释放毒气,也只有切断的手指和电视机上逆光的黑影,更多镜头是人物害怕、犹豫的反应,如此反类型手法表达了沙马兰的宗教母题:从决战前晚餐、拆木板保卫房子到摩根的大难不死,正是格兰从放弃信仰、战胜恐惧到重拾上帝眷顾的心路历程,结尾处一个窗外冬天降临的内部蒙太奇,格兰穿上了神父的衣服,令911噩梦后社会秩序受威胁的美国观众,通过一部电影中威胁的象征性解决重拾精神支柱,这种远离中国大众生活的宗教情感是本片口碑失利的原因。
较早期看的此类电影,印象还是非常深刻的。
现代社会对前现代信仰的寻回与重塑。沙马兰看到了神与外星人源自人类同样的心理需求,即对周遭未知事物和自身前途命运的解释。美国70年代的外星人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混乱。上帝、电视和书等本任何一种权威都无法令人相信的现代社会,外星人其实是一种经过科学包装的现代神,是活在祛魅环境下的人们的自主赋魅,它在遥远的外星系监视着人类,即可能给人类带来惩罚(奴役掠夺),也可能带来福音(科技交流)。作为具有同样神秘色彩的事物,上帝和外星人的信仰在本质上是互通的。电视机里的外星人是存在的(结尾映射了外星人的手法如同跑出电视机的贞子),那么神也是存在的(结尾环视客厅的“不在场者”)。
MG的眼神比任何外星人都可怕。。。。
有人说这是希亚马兰的堕落之作,我倒觉得作为恐怖片,它做得很到位了,尤其前半部的悬疑气氛很阴冷。只是片子对外星生物的描写超越了对主题“麦田怪圈”的探讨,而且片子后半部主角们跟外星人的对阵让人失望
【B-】剪影、遮掩、局部特写、主观镜头、音效环绕,以及透过电视媒介的镜面反射,通过一切视听手段来隐藏外星人的真身,是绝佳的氛围营造,同时也是受限于制作成本的拙劣表达。文本上的装神弄鬼与影像内部的作者表达同时存在,但大部分时间内都被前者所拖累,于是糟粕>精华。直到最后十分钟才得以看见沙马兰的真正目的,前面大段大段的冗长都是为了这十分钟的“奇迹”降临,但文本上并未做到《第六感》那般让人信服,场面调度又没有《不死劫》那样惊艳,导致影片就卡在这么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处境,宣告了沙马兰的失败。
超低成本C片,貧民窟來的外星人,設定太蠢了,能飛來地球卻開不了木門??小女孩演的不錯。
小时候就迷麦田。有点失望
一切在结局之前都挺好的,悬念塑造得好棒啊,比一众恐怖片的氛围都强,但结局也太草率了。以及设定为怕水的外星人是有多想不开来地球掠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