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狂欢派对
24 Hour Party People,24小时派对狂
导演:迈克尔·温特伯顿
主演:史蒂夫·库根,约翰·汤姆森,保罗·帕波维尔,连尼·詹姆斯,雪莉·亨德森,帕迪·康斯戴恩,雷蒙德·沃林,罗恩·库克,约翰·西姆,丹尼·坎宁安,Dave Gorman,纳尔夫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02
简介:1976到1992年,曼彻斯特,一个关于摇滚乐、性和药物的故事。汤尼威尔森和朋友创立著名唱片品牌:Factory,旗下有多个知名乐团,例如Joy Division、Happy Monday,以及在Joy Dividion主唱Ian Curtis自杀后,其余成员组成的New Order。全片以DV拍摄,经由汤尼威尔..详细 >
原声赞
乏味的一切摇滚元素,性、毒品、混乱、虚妄
诞生了《Unknown Pleasures》的传奇音乐厂牌Factory的故事。Joy division占的篇幅不多,却是我看过的相关Joy Division(含乐队, Ian个人传记片在内)最让我热泪盈眶的一部。//另:Joy division之后,几乎所有的后朋乐队都有他们的影子。所以说主唱去世后新创了一种风格,并同样影响了一大批追随者,New order也是足够伟大。
前后两截感觉完全不同,后半截更dizzy。。
一个非典型朋克式的超级经纪/媒体人的世纪之旅
曼彻斯特确实是个神奇的地方,它诞生了许多在摇滚乐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乐队,Joy Division、The Smiths、New Order、Buzzcocks、10cc、Happy Mondays、The Stone Roses、The Fall、A Certain Ratio、等等(别问为什么没有那两兄弟)。回到电影本身,《24小时狂欢派对》讲述的是Factory Records的历史,其通过Tony Wilson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曼彻斯特的音乐发展。事实上影片的氛围营造是十分混乱的,但这与当时的情况也相符合,故事本身的戏剧性与真实性赋予了影片这种底气,美妙的音乐更是为其带来了生命力。影片有着粗犷的力量,同时也有着曼彻斯特独有的工业下的潮湿感与一颗真诚的心。
其实就是为了看绵绵
意配
什么鸡巴
不知道拍的意义是什么,能看下去是神人,冲着乐队或者曼彻斯特音乐场景的话不如去看纪录片或者live
看到后来忍不住想到老mao,虽然其实也没什么关系TAT
曼彻斯特狂想曲,再往后面拍的话Oasis大概就要登场了吧;热衷社会研究的温特伯顿;不时加入的间离手法并没有什么亮点;“很显然这需要技术,没有一只鸽子在拍摄时死亡”;“无常是我们的悲剧,也是我们的希望”
开篇剧情差点把我骗了
喜欢破壁 喜欢男主 喜欢和missuk调情那段关门/ 展开对话的设计 / 路边哲学家的很多阴郁 梦回曼城 ! 喜欢最后排队关门之后的所有失去的人的闪回 我要画男主 最爱戴丝巾的男孩纸
JD的部分忽略好了,请参考一下真人真事
輕鬆幽默的訴說一個音樂文化轉型間的苦處。
压根儿没有可看性
家庭录像复制曼城工厂传奇,迷幻列车嗑药高速展览秀。狂放不羁摇滚电影典范,不拘一格打破所有陈旧。手持跳接,打破四墙,酸性闪光,派对pogo,应有尽有。这并不是关于Tony Wilson的电影,而是关于音乐以及制造音乐的人的电影。Mani真帅。
哎Steve Coogan实在是大煞风景
所有的伟大都将死于疯狂。